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第一课时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结合时代背景,解读老王临终前送香
油和鸡蛋的丰富内涵。(重点)
2.学习本文按特定顺序、线索将细节串联起来的写法,分析
人物形象,品味文章平淡朴实的语言。(难点)
3.感悟作者对普通人的关爱和人道主义精神,学会同情、关
爱弱势群体。(素养)
知识备查
杨绛(1911—2016年),本名杨季康,
江苏无锡人,作家、翻译家。著有剧本
《称心如意》《弄假成真》,小说《洗
澡》,散文集《将饮茶》《干校六记》等,
译作《小癞子》《堂吉诃德》《吉尔·布
拉斯》等。
作者介绍
知识备查
钱锺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
先,字哲良,后改名为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
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
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了杨绛。
1937年,获得牛津大学学士学位。
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1958年,其《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1972年3月,六十二岁开始写作《管锥篇》。
1982年,《管锥编增订》出版。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锺书、杨绛均被“揪出”,
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打入了“牛鬼
蛇神”的阵营。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锺书蔑视领袖著作,钱锺书夫
妇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69年11月,钱锺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
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7月,杨绛也来到干校。
1972年3月,钱锺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住在他们家的“革命
男女”的毒打、迫害,被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
知识备查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作者记叙了自
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
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
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
的交往深深地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田螺眼
yǔ huánɡ zuàn pì
jiànɡ
wǔ
yì
dì
kū lóu
zhì
zuòqiàn
ɡàn luó
伛着 惶恐 攥着 荒僻
杨绛
侮辱
眼翳
取缔
骷髅
滞笨
愧怍镶嵌
干校 瞪
dènɡ
读 一 读
预习检查
绷 捎 肿胀 降格 门框
bēnɡ shāo zhàng kuàng
【惶恐】
【荒僻】
【塌败】
【取缔】
预习检查
惊慌害怕。
荒凉偏僻。
塌陷破败。
明令取消或禁止。
词语解释
【骷髅】
【滞笨】
【愧怍】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呆滞笨拙。
惭愧。
多 音 字
预习检查
qiǎng 勉强
qiáng 强迫强
gǎn 称杆
gān 旗杆
杆
jiàng 倔强
形 近 字
预习检查
蹬 dēng 蹬车
澄chéng 澄澈
谛 dì 谛听
缔 dì 取缔
老王”与“王老”,二者同为称谓,你觉得有何
不同?
“王老”指受人尊重、有名望的人,“老王”指
平凡的人。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杨绛女士走近一位普通
人——老王,去认识认识他吧。
1.老王是谁?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这些信息中
你读出什么?细读课文,找出相关信息。
情况 分析
姓名
职业
家庭成员
外貌特征
家庭住址
老王
蹬三轮车
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
“没出息”,便就没了。
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
螺眼”,瞎的。
荒僻小胡同里的破落大院里
的塌败小屋。
谋生手段的艰苦
生理缺陷
居住条件恶劣
地位卑微
老光棍、孤独终老
生
活
艰
苦
整体感知
精读细研
面对艰苦的生活,老王是怎么
做的?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
哪几件事?表现了老王的什么品质
?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思考答案。
精读细研
事件 品质
送冰块,车费减半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
老实厚道
善良仁义
知恩图报
善良
精读细研
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
?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
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一说。
精读细研
老王临死前还要送鸡蛋、香油。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
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简短的话语透露出老王的朴实、憨厚,
读来让人心酸。
示例: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敲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
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
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精读细研
“镶嵌”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说明老王
瘦弱无力、身体僵硬、毫无生气的病态,暗示
老王离大去之期不远了。
描写以往的外貌与现在的外貌作对比,真切地表现
了老王身体的极度虚弱,生命将逝。
精读细研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
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爬出来的,就像我想象
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
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运用肖像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王因受病痛
折磨而变得外表干瘦、恐怖的特点,更加突出了老王知恩图
报的善良品行。
精读细研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
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老王不是为钱,只为答谢。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
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
“攥”“滞笨”“直着脚”写出了老王离开时
的情形,为第二天老王的去世埋下伏笔。
讨论:如何理解文中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行为?
当时的情况:老王的生机陷入难以维持的窘境。作者一家也
在落难之中,双方互施援手。
精读细研
作者一家和老王在对方困顿时互施援手,老王十分珍重与
这家人的情谊,加之作者一家对老王一贯的尊重、关心、同情、
照顾,孤苦无依的老王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不仅是在表达谢
意,也是在表达他对这个世界最温情的留恋。
精读细研
老王生活艰苦却心地善良,那么
别人是怎么对待他的呢?作者又是怎
么对待他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
个怎样的人?
精读细研
1.自读课文第3段,看看是别人如何对待老王的。
两个“也许”是不确定
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
测,从中可以看出老王的
身世无人知晓,他从不被
人重视。
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
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
是更深的不幸。
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
么。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
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不愿坐他的车;
叫他“老光棍”;恶意地
揣测他眼睛瞎掉的原因。
2. 作者又是怎么对待老王的?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结
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精读细研
①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
②女儿送鱼肝油,治好老王夜盲症;
③关心老王的生活;
④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⑤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
平 等
关 爱
极富爱心
善良
精读细研
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
样去世了,作者有什么感受?找出文
章最能表明作者情感的一句话,说说
你的理解。
精读细研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这句话中的“幸运的人”和“不幸者”分别指
的是谁?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怍”的感
人之处在哪里?
精读细研
“不幸的人”——老王
老王是个“不幸”的人,一是他“不仅老”,他还贫(物
质上),他还病(身体上),他还孤(精神上),可以说是
“不该有的全都有”。老王在经济与社会地位上并未“翻身”,
作为标准的劳动人民贫穷、病痛、孤独依旧,也就是“本该有
的却没有”,这是老王更深的“不幸”。
幸和不幸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作者与老王比起来是幸运
的。原因有二:一是同为老年的“我”和老王,与老王的“
老、贫、病、孤”对比,“我”自是“幸运的人”;二是虽
然“我”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承受了不少非人的折磨,但
与老王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贫病致死相比,“我”的活下
来让自己成为“幸运的人”。
精读细研
“幸运的人”——“我”
精读细研
面对老王抱病上门送礼表示谢意,作者并未
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
讨论1:作者为什么对老王感到愧怍?
作者反思自己只充当给予者的角色,没能接
受老王无偿的馈赠,因此感到懊悔……
作者没能完全领会老王的深意,仅以金钱回
报,感到对不住老王的情义;
精读细研
讨论2:你认为这“愧怍”的感人之处在哪里?
作者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和解剖;
能从他人角度考量事情;
知识分子可贵的自省精神……
上节课我们重点理解了文章内容,分析了
老王、作者的人物形象。这节课让我们再次
走进课文,一起来分析一下本文的语言特点
及所要表达的主题。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杨绛女士的文学语言朴素本色,却灵气飞扬,别有韵味,试
比较下列三组语句在语意、感情色彩、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顺理成章的情况说“当然”。这里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帮助
老王是诚心诚意的,并不要求老王回报,作者一家也很同情老
王的贫苦生活,从来没有占便宜的念头。
①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当然”用在这里,流露出“我们”怎样的心理?
合作探究
“从”强调以前从未发生过,“压根儿”强调一点儿也
没有过,“大概”表明这是作者的推测,而“压根儿” 表明
作者坚信老王的诚实和善良,他绝不会有欺负主顾的念头。
②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从”和“压根儿” 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 “压根儿”
是否矛盾?
合作探究
“我知道”重复两次,表示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因为老王
强调“我不是要钱”。“不过……既然……就”的句式,强化
了委婉的语气,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以此方式让老
王体面地收钱。
③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
得托人捎了。”
“我”为什么这么说?
合作探究
讨论:比较下面每组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哪一句表达
得更好。
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第①句更好,“强笑”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出作
者见到老王病得那么重,还来谢“我们”,心中有说不出的
悲酸和感动。
合作探究
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第①句更好,“前任”一词简练,小词大用,又
很风趣。
合作探究
杨绛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其沉定简
洁的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
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
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
杨绛的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
合作探究
2.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
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
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
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示例:
合作探究
钱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成了传递爱心的载体,同时,对
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老王给“我”提供了帮助,不肯拿钱,说明老王心好,老实
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
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
“我”执意付钱给他,体现了“我”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
关心、同情和尊重。
合作探究
3.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
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从文章内容来看,首先要有平等观念。在
作者看来,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
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
只有有平等意识,才能平等对话。
其次,还需要有人道主义精神。作者一家对老王
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作者的女儿
就送了他大瓶的鱼肝油。为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
车,让他挣点儿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
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
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
心人、爱护人。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4.你的生活周围有像老王这样的人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说出你的做法或想法。
生活中依然存在老王这样的人,面对他们,要持一颗爱心,
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幸运者,只有关爱
帮助不幸者的责任,没有嘲笑歧视不幸者的理由。赠人玫瑰,手
有余香。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有温度的情感社会里。
概括主题
课堂小结
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
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
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
同情和尊重及愧怍之情。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
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学后感悟
弱势群体就像生长在角落里的小花小草,他们更需要
阳光和水分。一个灿烂的笑容、一声温暖的问候、一次小
小的帮助,对他们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请不要吝啬你
的爱,哪怕只是那么一点儿,也是一首动听的歌!
课堂小结
❶以小见大,寓意深刻。
写作特色
文章能通过对一些小事的叙说,描摹出一个人最具风
采的性格特点,立起一个“人”的形象。有意无意之间“
带”出了一个时代的影子,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同时
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❷文字质朴,语淡意浓。
写作特色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饱含感情的语言来刻画老王的语言、
动作、神情,描写细腻而真实,感情真挚。作者在看似不经意
的叙述中让人物的形象显得越来越清晰,如春雨润物一般影
响着读者,感染着读者。
板书设计
状
元
成
才
路
老
王
善
送冰
去医院
托人传话
送油送蛋
我
们
关
注
、
关
心
苦
谋生困难
孤苦伶仃
生理缺陷
居住环境
送鱼肝油
聊天
坚持给钱
询问生活
课堂检测
(1)惶恐 肿胀 默存 冰相
(2)塌败 骷髅 湖涂 抱歉
(3)荒僻 善良 取谛 闲聊
(4)滞笨 诲辱 凑合 愧怍
“相”应为“箱”
“湖”应为“糊”
“谛”应为“缔”
“诲”应为“侮”
1.指出下列每组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课堂检测
(2)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
规矩,不惹事的意思。
忠厚诚信的意思。
2.指出下列句子中“老实”一词的不同含义。
(1)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1)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 )
(2)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
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
(3)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
课堂检测
3.指出下列各句对人物描绘所采用的手法。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这位著名的诗人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
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
的改善。
C.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所以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
D.为了避免像老王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我们应该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课堂检测
【解析】B项,“素质……改善”搭配不当。C项,应把“所以”改为“因为
”。D项,“避免……不再发生”否定不当。
A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拓展阅读
拓展探究
(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列小题。
雪夜的老人
叶骑
①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
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②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
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
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
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
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
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
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
眼睛里跑出来。
拓展探究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
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
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
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
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
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
没有离开的意思。
拓展探究
拓展探究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
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
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
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⑪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
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
回忆?
⑫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
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拓展探究
⑬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
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⑭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
何必在意。
⑮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⑯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
⑰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
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⑱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拓展探究
⑲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⑳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
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
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21)风雪愈紧了。
(22)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
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拓展探究
。
1.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内容 情感变化
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疑惑
起身离开,老人捡走易拉罐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释然
失意
对面长椅,老人一直坐着
顿悟
拨通母亲的电话
拓展探究
2. 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含义。
⑴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⑵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
将他掩埋。
一语双关,既写了天气的冷,更暗示了自己创业失败
的绝望和无助。
这句看似普通直白的话里却透露出一个不普通的道理:一
个人,只要你在努力,再大的困难都不会把你淹没,你的努力
也不会白费。
拓展探究
3.请联系上下文,阅读第④段画线句,具体分析人物的心理。
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
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
倾听?
打给爸妈怕让爸妈担心自己,打给朋友,恐怕危难之中
也难有真正的朋友,也不过被敷衍而已;还是自己来承受这
挫折和打击,不打扰,也不指望别的任何人。
拓展探究
4.误会是小说在情节设置中常用的手法。请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
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小说的误会,就是对老人一直坐在对面的各种推测和狂
想。这样的误会能推动情节的发展,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给人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阅读享受。
5.研读第(22)段中“我”打给母亲的电话内容,请说出其中揭
示了哪些人生道理。
拓展探究
人生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生经历磨难和挫折才会
有更大的勇气和斗志;人生只有在不断的战胜困难中成
长,在经历失败中成功。
课下作业
本文在老王来“我”家送鸡蛋时,对老王的肖像进
行了精彩的描写。请你写一个片段,鲜明地表现人物的
性格特点,200字左右。
课下作业
示例:
门被用力地推开,由于惯性门板狠狠地把墙壁砸出一个凹陷。他
扑进哥哥怀里,号啕大哭,泪水足以将整个屋子淹没,而哥哥则是一
脸温柔:“怎么了?”他抬头,一双如同星星般闪耀的大眼睛不知灌
了几升水,可怜的样子如同被所有人抛弃。“我考试没考好!怎么办
怎么办!”他委屈地大吼着,整栋楼都为之一震。哥哥轻轻地为他擦
去眼泪,双眸中的温柔如同积累了几世:“没关系,还有我呢。”他
终于破涕为笑,嘴角仿佛快咧到耳朵后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