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现代文阅读Ⅰ
课时作业(一) 课时1~4
一、(2020菏泽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乡村文化的衰落可以追溯到近代。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这100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文化掠夺从
未间断,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使得乡村文化遭受了无数次的劫难,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文化
财富被抢、被偷、被烧、被毁,损失之惨重实属罕见。打倒“孔家店”,立“西学”之新、破“中学”之旧,
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严重贬值。20世纪30年代,
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曾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提出并实验了“乡农学校”“博
士下乡”“文艺教育治愚”等诸多方案,但终因没有一个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政府,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乡
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
而同样在这100年里,与中国农村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较早地
开启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之路。据统计,1848年时,中国、美国的城市化率分别为10.9%、10.6%,而到1949年
时,中国的城市化率仍然是10%左右,美国已接近70%。发达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空间规划,
特别是乡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直接反哺和辐射。美国的乡村“巧发展”战略、日本的“一村一品”农村振兴
运动,使得乡村经济和文化一起得以重构和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
代化的资本,我国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致城乡文化差距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断拉大。但是,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建设,走出了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当前,我国城市化率已近60%,乡村文化早已走出衰落的
经历1949年到1978年的复苏期、1978年到2017年的建设期,具备了开启文化振兴的基本条件。历史证明,推动
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是对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理想的再实践、再创造,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
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大历史责任,是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
求。
(摘编自王磊《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
材料二:
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亟须推行“乡村记忆工程”。各个地区可以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具有浓
郁地方特色、具备传统文化特征的古村古镇进行整体的保留、保护和维修利用,结合生产用具、生产生活遗物
遗迹的展示,形成集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乡村博物馆”,集中展示当地的村史、村情,增强当地村
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古村落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古村落,要处理好保护与旅游开
发的关系,尽可能地保留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特色,传承好文化根脉。古村落、文化名镇的开发要杜绝“千篇
一律”的开发模式,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要在以保护文化和生态的前提下,适度控制开
发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城镇建设要注意有文化特色,要能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
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分门别类,将列入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名录的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资料逐一进行数字化采录、存储,以便长期保存。通过调查、采访,将各类非
遗项目以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的形式记录下来。
(摘编自李长庚《加强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材料三:
乡贤是乡村社会教化的启蒙者,是乡村内外事务的沟通者,是造福桑梓的引领者。在传统社会,皇权止于
县,乡贤则以其特有的社会文化权威主导和推动着乡村社会的治理和发展。在现代社会,新乡贤既包括传统村
落精英、返乡创业者和退休还乡者等“本土化”社会群体,也涵盖非政府组织志愿者、专家学者、村官等“非
本土化”社会群体。要破解传统村落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须发挥好这些新乡贤的作用。
村落空间布局与形态是传统村落的“筋骨肉”。保护传统村落要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与形态进行“修复”
和“再造”。一方面需要新乡贤利用新思想、新理念启蒙和引导民众,让他们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对传统村
落的自然资源、历史遗存、文化传统等进行普查、整理,认识到传统村落是迥异于城市聚落形态的,具有宝贵
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人居形态,重新树立对传统村落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需要新乡贤指导
村落民众修复传统村落中的山水、田园、道路、建筑等基本格局,保护村落中的文物古迹、历史遗存、特色民
居等传统建筑,恢复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修复传统村落的格局与形态,而非自鄙自毁,大拆乱建,盲目过度
开发。
村落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精气神”,只有发挥新乡贤的“燎原”作用,示范和带动村落民众依托国家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和优化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恢复传统村落的公共文化生活,复苏传统村落的节
民间信仰、手工技艺等历史传统和文化记忆,才能激发传统村落的生机和活力,彰显传统村落的特色和魅力。
村落共同体是基于“乡、土、人”三者关系而结成的利益共同体。重塑传统村落共同体,需要发挥新乡贤
独特的“聚合”功能,推动村落民众把村落传统礼治秩序与现代村民自治有机结合,提升传统村落的治理能力
与水平,让村落民众在村落发展和村落事务管理中掌握主动权、增强话语权、赢得发展权,在与国家政策、市
场力量以及现代城市的“互动”中增强对传统村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聚合”为新的村落共同体。
(摘编自王院成《传统村落保护呼唤新乡贤》,有删改)
1. 下列对“我国乡村文化衰落”的原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近代西方列强接连不断地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和文化掠夺使我国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文化财富损失惨重。
B. 打倒“孔家店”等文化运动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这也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乡村文
化严重贬值。
C. 解放初期,我国为了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导致乡
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距越来越大。
D. 新时期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化率较新中国成立时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国乡村文化日
渐衰落。
D
[解析]“新时期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我国城市化率较新中国成立时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国乡村
文化日渐衰落”错误,“因此”强加因果关系。“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城市化率大幅提高”与“乡村文化日
渐衰落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中国乡村文化走向衰落是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
B. 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是中国人民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
在要求。
C. 特色小镇的建设,要以保护文化和生态为前提,适度控制开发规模,既要体现地方风情、风俗和历史文化,
又要融入现代文化气息。
D. 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从而使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建设更有文化特色,更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
和历史文化。
B
[解析]A项,曲解文意,“是从1840年开始的”错误,原文说的是“可以追溯到近代”。C项,“又要融入现代
文化气息”错误,文中“要注意有文化特色”是指传统文化特色,不是“融入现代文化气息”。D项,“非遗
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从而使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建设更有文化特色,更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历史
文化”曲解文意,原文是“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城镇建设要注意有文化特色,要能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
当地的历史文化。同时,非遗保护要利用好数字化技术”。
3. 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 广东省汕头市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专项规划,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
延续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环境宜居的古村落。
B.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村民们纷纷收集使用过的老物件,用集中陈列的方式展示其生活生产、民风民俗、乡村
变迁等内容。
C. 江苏省连云港市区专门下发文件,深入开展新乡贤文化建设,为乡村治理、农村发展、文明乡风注入新活力。
D. 山西省晋中市广泛发动群众发掘梳理本乡本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地方”“老物件”“老传统”“老故
事”“好习惯”,形成完整准确的文字记录和清晰翔实的影像资料。
C
[解析]强调的是新乡贤文化建设的问题,而非“推行乡村记忆工程”,故C项不能证明材料二的观点。
4. 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结构特点。(4分)
[答案]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文章先提出“要破解传统村落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须发挥好新乡贤的作
用”的观点,然后从三方面论述新乡贤保护传统村落的作用,启蒙、引导和指导作用,“燎原”作用,“聚合”
作用。
[解析]由材料的出处《传统村落保护呼唤新乡贤》可知,材料三应该是阐述新乡贤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
材料三共四段文字,第一段“乡贤是乡村社会教化的启蒙者,是乡村内外事务的沟通者,是造福桑梓的引领
者”“要破解传统村落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须发挥好这些新乡贤的作用”,先说乡贤的意义,再提出
要破解传统村落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须发挥好新乡贤的作用”这一观点;第二段“保护传统村落要对
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与形态进行‘修复’和‘再造’。一方面需要新乡贤利用新思想、新理念启蒙和引导民
众”,第三段“村落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精气神’,只有发挥新乡贤的‘燎原’作用,示范和带动村落民众依
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第四段“村落共同体是基于‘乡、土、人’三者关系而结成的利益共同体。
重塑传统村落共同体,需要发挥新乡贤独特的‘聚合’功能”,这是从三方面论述新乡贤保护传统村落的作用,
由此可知,材料三采用的是总分结构。
5. 如何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①国家(政府)要把振兴乡村文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②做好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大力推行
“乡村记忆工程”;③发挥新乡贤的作用,保护好传统村落;④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以反哺和助力振兴乡村文
化,每个公民要以振兴乡村文化为己任,积极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工作。
[解析]可根据材料一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材料二的“乡村文化的保护与
传承亟须推行‘乡村记忆工程’。各个地区可以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备传统
文化特征的古村古镇进行整体的保留、保护和维修利用,结合生产用具、生产生活遗物遗迹的展示,形成集乡
土建筑和村民俗为一体的‘乡村博物馆’,集中展示当地的村史、村情,增强当地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归属感”,材料三的“保护传统村落要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与形态进行‘修复’和‘再造’。一方面需要新
乡贤利用新思想、新理念启蒙和引导民众”,材料三的“让村落民众在村落发展和村落事务管理中掌握主动权、
增强话语权、赢得发展权,在与国家政策、市场力量以及现代城市的‘互动’中增强对传统村落的认同感和归
属感,从而‘聚合’为新的村落共同体”等进行概括。
二、(2020威海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
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
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
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
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
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
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
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
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
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
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
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
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
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
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
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
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代。
随着文明的发展,今天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能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
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延续,人类要延续,这是文明的
思维。地球能否延续,人类能否延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浮在无垠的星际海洋,
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
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
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为地球——一颗绿色
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
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一旦丧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
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
着这方面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
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节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然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需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
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库,任意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
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
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
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认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
两个方面:在认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如果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
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能动性和受动性的关系,人类就得不断推进自
己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了解。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片面性观念,把人们引向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无
节制的耗费上。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脱离人的受动性而盲目膨胀,这种“能动性”无疑会
祸及自身。恩格斯在总结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经验与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的自
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们不能只注重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
力量的增长,而忽视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总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做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
切关系的。
(摘编自卫美云《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先秦儒家崇尚仁爱,主要表现在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博爱之情,而对于动物,他们认为爱人甚于爱物,是有
差别的。
B. 人类离不开地球的哺育,地球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二者互为依赖,互为支持,才有了今天生机勃勃的
地球生命。
C. 材料三中“能动性”主要指人类的主观意向和活动,如“杀伐以时”“善待地球”“掠夺和浪费自然资源”
等都属于此类。
D. 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人类不仅负有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责任,还必须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
力。
C
[解析]A项,理解概念有误,文中“差等之爱”指对人的爱也有亲疏之别,并非“对所有人一视同仁”。B项,
夸大人类对地球的作用,错在“更离不开人类的力量支持”这个地方,主要是“更”字的使用导致错误。原文
的表述是: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
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原文“地球可以没有人类”,说明对地球而言,“人类的力量支持”绝非必要。
D项,曲解文意,“作为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表述,对人类的界定错误。从材料三最后一句话可知:总
之,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几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做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
的。言下之意,人类自以为是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点是错误的。
7.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在荀子看来,人类有智慧和道义,有超出动物的道德水平,因此人利用动物、杀伐捕猎是有其天然的合理性
的。
B. 材料二中的“生命共同体”,是指人与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这与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
观点有所不同。
C. 人类创造了文明,文明的力量使得人类似乎拥有了对地球的生杀掠夺权但地球的毁灭必定带来人类的毁灭,
二者命运与共。
D. 材料一中多处引用古人古籍中的话,材料二中列举了一组数字,这些内容都为观点的论证提供了有力的材料
支撑。
B
[解析]B项,分析不当,错在对二者观点异同的判断。事实上,二者是相同的。材料一中先秦儒家的观点是人与
动物的关系应和谐仁爱,其“尽物之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是尊重了动物与人是有机整体的存在关
系。这与材料二所倡导的“生命共同体”是一致的。
8.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C. “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D. “君子之于食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D
[解析]材料二观点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君子之于食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
其肉”是孟子劝谏齐宣王施行仁政的话,这强调的是君子的恻隐之心,与材料二观点不符。
9. 同一话题往往有不同的论述角度,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和材料三在论述角度上有何不同。(4分)
[答案]材料二,立足科学事实,围绕人与自然作为生命共同体的辩证关系,从正面展开论述。材料三,立足人
类未能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而导致危机这一角度,从反面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
[解析]材料二的首句是: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即中心论点是“人与自然是一
个生命共同体”。从“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讨论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说明立足点是“科学
事实”,并且包含着两个“所指”。而材料三第一段的最后两句:人类意欲征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罚。
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从反面来说,正是由于人类肆意地破坏,遭到了自然界的惩罚,
并指出根源就是没有摆正关系,自以为是主宰和统治者。
10. 当前我国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实现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生。(6分)
[答案]①了解自然。加强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②爱护尊重自然。爱护动物,尊重其本性
(善待地球,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③适当利用和改造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杀伐以时”(控制自我
欲望,有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
[解析]首先要从观念上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其次,作为人类要发挥主观能
动性,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规律,才能做到遵循自然规律;再次,懂得自然规律后,要尊重自然,热爱和保
护自然。最后,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真正做到趋利避害,变害为利。
课时作业(二) 课时1~4
一、(2020滨州高三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19分)
材料一:
智能产品已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一大热点,每年都呈增长之势。包括互联网企业、手机企业等在内的各领
域市场主体,纷纷试水智能家居领域。但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当前智能家居概念日趋火爆,但市场情况尚不理
想。比如一些消费者诟病较多的“伪智能”问题,以市场上大多数智能电饭煲为例,厂商目前只能做到让用户
通过手机控制开关的程度,做饭时仍需用户自己操作。很多智能产品虽能联网、能让用户通过手机端操作,但
与消费者期待“智能”仍相去甚远。
真正迈入“全屋智能”时代,我们仍要跨过一系列技术门槛。如“全屋智能”要求智能家居中所有产品运
行在统一平台上,遵循统一标准。这就意味着厂商要在进一步升级改善智能化单品基础上,实现跨产品、跨品
类互动。对已进入这一领域的厂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来说,携手打造更大的平台,克服产品兼容性差、难以相
互连接等问题,事关长远发展。此外,智能产品的厂商和行业主管部门还要妥善解决消费者信任问题,比如消
费者担心的隐私泄露、安全及系统稳定性等问题。破解机器之间、人机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症结,才能加速智
能家居产业健康发展,让智能产品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美好生活。
(摘编自何希《迎接“全屋智能”时代》
《人民日报》2019年9月20日)
材料二:
标准,既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也是局中人的游戏规则,人工智能无论将如何改变世界,改变不了的是标
准的不可替代性。如果缺失标准,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将变得混乱;如果标准不统一,市场将被分裂。我国虽
然在关键技术领域已具备一定标准化基础,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标准化工作的统筹推进机制还待落实。
为抢占人工智能这一轮科技主导权,在《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策略规划》欧盟的“人脑计划”、日本
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网络安全综合项目”中,标准规范与核心技术、顶尖人才一起被列为强化部
署重点。
发展至今已逾60年的人工智能近几年却如横空出世般站在“风口”,其迫切需要建立明确规范的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为我国人工智能持续健康发展掌舵。
(摘编自刘艳《标准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化竞争》,
新华网2018年2月12日)
材料三:
这段时间,一款AI换脸软件持续刷屏。该软件通过获取人脸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将影视
剧、综艺节目片段中明星的脸换成用户的脸。可在满足用户短暂娱乐心理后,这款软件中所设置的灰色条款引
发用户对自身肖像权和信息安全的担忧。同时,软件换脸行为是否对影视剧、综艺节目构成知识产权侵权仍有
待商榷。这场讨论,进一步促进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未来的反思。可以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智慧
大爆发”带来的工具伦理性问题一直未被解决,进而造成个人隐私泄露和法律伦理困境。如何确保安全、合理
使用人工智能,亟待向整个社会求解。
实现技术可用、可靠、可知、可控,首先要在人工智能商业考量中注入更多人文关怀。必须明确的是,利
用技术的主体和收益方应是人本身。其次更要让人工智能处在一个公平、安全的市场伦理下发展。技术应当存
在伦理边界,技术发展和市场伦理的底线就是公平和安全。一方面,新的产品和技术应当经过严格测试和验证,
确保其性能达到合理预期;另一方面新技术发展应确保数字网络、人身财产以及社会发展的安全。
(摘编自付千也《为人工智能注入更多安全基因》,
《人民日报》2019年9月16日)
材料四:
疫情来袭,社会各界纷纷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疫情治理及物资管理能力,提高疫情诊断及防控水平。AI
赋能,使得疫情管控能力不断提升,但目前依然存在着技术自身短板及能力建设滞后等关键问题,制约了AI技
术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流行病学体系中关于生物研究及医药学科研发需要对数据内在关联因素有详尽的论证,疫苗制造、
药物研发等需要严谨的科学研究,尽管AI模型能够快速实现数据内在关系的建模挖掘,但尚不能解释其因果及
相关性原因,因此依靠AI算法对流行病进行建模还需进行可解释性的理论攻关。
其次,当前AI模型输入对于数据要求高,需要数据清洗、对齐等大量前期工作。而各信息通信系统采集数
据规则不同,格式各异,尽管各个维度数据统计覆盖相对完备,但仍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成为AI系统的有效输入,
导致大量关键数据重复收集处理,造成资源浪费。
另外,在疫情数据采集中,个人出行信息、生物特征信息、病情病理信息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对于打赢抗疫
“战役”至关重要,而由于相关数字化信息采集及整合能力匮乏,建设及采集主体分散,疫情治理所需的相关
基站数据(运营商采集处理)、支付数据(银联及第三方支付机构采集处理)、出行数据(铁路公司、航空公司及酒
店等信息系统采集处理)、城市摄像头及户口等行政数据(公安部门采集处理)的采集能力仍然相对欠缺,同时尚
未形成有效的数据规范体系,直接制约了AI在疫情防控治理中的融合高效应用。
(摘编自《疫情十万火急,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发力?》,
“新浪科技”2020年2月12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目前智能产品成为我国市场消费一大热点,每年都呈增长之势,互联网企业、手机企业等市场主体都在试水
智能家居领域。
B. 市场上大多数的智能产品虽然打着“智能”的旗号,但实际所达到的“智能”水准太低,所以被消费者称为
“伪智能”。
C. 我国在关键技术领域已具备一定标准化基础,只要落实标准化工作的统筹推进机制,就能抢占人工智能新一
轮科技主导权。
D. AI换脸软件背后潜在的消费者的隐私泄露现象,几乎是目前大部分人工智能产品都存在的一个问题,亟待解
决。
C
[解析]“只要落实标准化工作的统筹推进机制,就能抢占人工智能新一轮科技主导权”错误,材料二第一段原
文“我国虽然在关键技术领域已具备一定标准化基础,但由于缺乏顶层设计,标准化工作的统筹推进机制还待
落实。”但是,不能说只要“落实标准化工作的统筹推进机制”,就能“抢占人工智能新一轮科技主导权”。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加速“全屋智能”的发展,需要解决智能家居跨产品、跨品类的互动和产品的兼容性、连接性等技术门槛问
题。
B. “全屋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一个方面,其概念火爆,虽然众多其他领域的企业纷纷在此领域有所涉及,但市
场情况并不理想。
C. 美国、欧盟和日本都将人工智能标准规范与核心技术、顶尖人才列为强化部署重点,这足见人工智能领域国
际竞争的激烈。
D. AI换脸软件中的灰色条款引发了人们对自身肖像权和信息安全的担忧。软件换脸行为对影视剧、综艺节目构
成了侵权。
D
[解析]“软件换脸行为对影视剧、综艺节目构成了侵权”错误,材料三第一段原文“软件换脸行为是否对影视
剧、综艺节目构成知识产权侵权仍有待商榷”,可知选项“软件换脸行为对影视剧、综艺节目构成了侵权”,
不符合原文。
3. 根据材料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人工智能无法对生物研究及医药学科研发等的数据进行因果分析,因而不能对疫苗制造、药物研发提供帮助。
B. 个人出行信息、生物特征信息、病情病理信息等对于抗击疫情十分重要,而AI技术则是打赢这场“战役”的
关键。
C. 各信息通信系统如使用统一的规格和格式采集数据,可减少AI模型前期所要进行的大量数据清洗、对齐等工
作。
D. 运营商、银联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公安部门等对居民数据采集能力的欠缺,使AI在疫情防控治理中无法发挥
作用。
C
[解析]A项,“因而不能对疫苗制造、药物研发提供帮助”错误,原文为“依靠 AI算法对流行病进行建模还需
进行可解释性的理论攻关”,不能笼统地说“不能对疫苗制造、药物研发提供帮助”。B项,“AI技术则是打赢
这场‘战役’的关键”错误,无中生有。D项,“使AI在疫情防控治理中无法发挥作用”错误,原文说的是
“制约了AI在疫情防控治理中的融合高效应用”,可知只是制约。
4. 疫情面前,AI技术赋能所存在的关键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答案]①AI的不可解释性无法有效融入流行病学体系;②AI 对于多维数据的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大量关键数据重
复收集处理,造成资源浪费;③数据采集及整合能力建设滞后, 制约了AI融合进程。
[解析]“流行病学体系中关于生物研究及医药学科研发需要对数据内在关联因素有详尽的论证,疫苗制造、药
物研发等需要严谨的科学研究,尽管AI模型能够快速实现数据内在关系的建模挖掘,但尚不能解释其因果及相
关性原因,因此依靠AI算法对流行病进行建模还需进行可解释性的理论攻关”,可知AI的不可解释性无法有效
融入流行病学体系;“当前AI 模型输入对于数据要求高,需要数据清洗、对齐等大量前期工作。而各信息通信
系统采集数据规则不同,格式各异,尽管各个维度数据统计覆盖相对完备,但仍然无法在短时间内成为AI系统
的有效输入,导致大量关键数据重复收集处理,造成资源浪费”,可知AI 对于多维数据的处理能力不足导致大
量关键数据重复收集处理,造成资源浪费;“疫情数据采集中,个人出行信息、生物特征信息、病情病理信息
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对于打赢抗疫‘战役’至关重要,而由于相关数字化信息采集及整合能力匮乏,建设及采集
主体分散,疫情治理所需的相关基站数据(运营商采集处理)、支付数据(银联及第三方支付机构采集处理)、出行
数据(铁路公司、航空公司及酒店等信息系统采集处理)、城市摄像头及户口等行政数据(公安部门采集处理)的采
集能力仍然相对欠缺”“同时尚未形成有效的数据规范体系,直接制约了AI在疫情防控治理中的融合高效应
用”,可知数据采集及整合能力建设滞后, 制约了AI融合进程。
5. 请以智能电饭煲为例,结合前三则材料,说说智能电饭煲应如何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6分)
[答案]①跨越技术门槛,升级改善智能电饭煲的性能,实现各类智能电饭煲与其他家居智能产品的互动;②在
智能电饭煲的技术和市场方面,建立明确规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③在智能电饭煲的商业考量中注入更多
的人文关怀,严格测试和验证智能电饭煲的性能,确保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和社会发展的安全。
[解析]题干虽以“智能电饭煲”为例,但问题实际要考査的还是人工智能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方法。三则材料的
内容都涉及人工智能合理健康发展的举措,找出每则材料中与人工智能持续健康发展相关的信息,对其进行分
点概括,并且要准确结合智能电饭煲的例子。“真正迈入‘全屋智能’时代,我们仍要跨过一系列技术门槛。
如‘全屋智能’要求智能家居中所有产品运行在统一平台上,遵循统一标准。这就意味着厂商要在进一步升级
改善智能化单品基础上,实现跨产品、跨品类互动”,可知跨越技术门槛,升级改善智能电饭煲的性能,实现
各类智能电饭煲与其他家居智能产品的互动;“发展至今已逾60年的人工智能近几年却如横空出世般站在‘风
口’,其迫切需要建立明确规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我国人工智能持续健康发展掌舵”,可知在智能电
饭煲的技术和市场方面,建立明确规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实现技术可用、可靠、可知、可控,首先要
在人工智能商业考量中注入更多人文关怀。必须明确的是,利用技术的主体和收益方应是人本身。其次更要让
人工智能处在一个公平、安全的市场伦理下发展。技术应当存在伦理边界,技术发展和市场伦理的底线就是公
平和安全。一方面,新的产品和技术应当经过严格测试和验证,确保其性能达到合理预期;另一方面新技术发
展应确保数字网络、人身财产以及社会发展的安全”,可知在智能电饭煲的商业考量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严格测试和验证智能电饭煲的性能,确保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和社会发展的安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9分)
材料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
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遴选部
分高校开展试点。2020 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据悉,“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
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
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
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据了解,在计划起步阶段,教育部将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其中包括北
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
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相关高校可向教育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
教育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
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
据悉,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
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
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
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 85%),根据考生填报志
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
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
叶雨婷《教育部推出“强基计划”》)
材料二:
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贯通国家急需拔尖
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两阶段。在这一点上,强基计划显然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
限定于基础学科专业,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对战略人才的需要,而不仅仅是高校个体的需要。自主招生
的初衷就是为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高考分数录取有点像招收十项全能选手,著名高校更是需
要每科都强或者没有短板。但是对于那些有某些专长的学生来说,高考显然不够科学合理,甚至会埋没这些专
门人才,于是,自主招生政策推出了。但长期以来,自主招生政策更着眼于招生,这部分有学科特长的学生获
得的更多是降分照顾,而在其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自主招生的出发点。
新出台的强基计划则完全聚焦于基础学科。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基础性甚至是决定
性作用。日前,华为负责人任正非就多次谈到,华为能在 5G 等关键通信技术上取得突破,主要就是靠华为的
“700 多位数学家,800 多位物理学家以及 120 位化学家”。近年来,华为从全球大规模引进了基础科学领域
的一流人才,为华为在关键技术上的领先奠定了重要基础。日前,科技部联合教育部等部委还专门出台了加强
数学科学研究的专门文件,目的也在此。此次强基计划明确限定了招生专业,以基础学科(如数学、物理、化
学、生物等)为主,也是响应国家号召,从培养国家急需人才的角度出发。正因为此,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基
本上都需要在其擅长的领域从事基础学科学习,而不是把个人专长作为一个进入名校的跳板,转而就读其他热
门应用专业,比如金融。
限定于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缩小招生数量,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而
不仅仅是招生。
新的强基计划鼓励支持高校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并与原有的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统筹考虑,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同时也鼓励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
学中心等国家重点技术攻关单位吸纳这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研究,探索建立一种结合重大科研 任务的人才培养
机制。
也正是基于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第一批试点高校限定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这和过
去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 90 余所高校数量相比,显然有大幅缩减。但作为一项重大改革的起步阶段,从小范围
开始试点是非常积极稳妥的,也体现了高等教育为国选材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摘编自中国教育部官网,
陈志文《“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材料三:
1月15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即“强基计划”。
这也意味着本轮以义务教育阶段坚决减负、新高考改革这一首一尾相向而行、共同驱动的教育综合改革,完成
了又一项标志性的顶层设计,整体架构更为清晰,导向更为明确。
其政策要点有三:一是从 2020 年起,原有的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彻底终结。二是业已探索多年的综合评价
录取方式得以保留,但在细节流程上做了重大调整。三是该计划初步试点的范围限制在国家“双一流计划”中
的部分“一流高校”,后续走向及开放性值得进一步观察。
应该说,改革走到这一步是漫长教育链条传导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逻辑自身的演进使然。大学怎么招生,
说到底还是指挥棒,小学、初高中的教育改革结果,还是要落实在高招中。上游搞素质教育,就要减少耗费在
题海战术中的低水平重复性劳动。中游的高中阶段,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学生综合素质纪实报告,为每个学生在
其成长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情况画像。那么,在下游的大学招生和录取环节有所呼应,建立配套的制度支撑,显
然是有必要的。
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是十余年来在大学招生改革探索的两条路径。应当承认,两个探索方向积累了
不少宝贵经验,但也像文件所说的出现了“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
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不真实的学科特长材料等”问题,这些偏向需要纠正。
如何泼掉洗澡水的同时保住孩子?在教育部本轮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规定: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
这意味着高考成绩在综合评价录取中的比重回升,高校对学生的“合法”选择权的比重有所回落,其实是一次
“再平衡”。
取消“自主招生”,不是“倒退”,在以空间换时间、循序渐进地协同推动大中小学一体化联动发展,在
素质教育开弓没有回头箭之后,再以招录政策改革的组合拳反向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梗阻。
强基计划就是改革的2.0,用来巩固基于高考成绩的、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改革成果。
(摘编自澎湃新闻,《强基计划:
用改革巩固高考改革的成果》)
6. 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强基计划”取代了原先的高校自主招生,只限于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
关专业招生。
B.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首先在“一流大学”建设
高校开展试点。
C. “强基计划”比原来的自主招生站位更高,但它限定了基础学科,限定了招生专业,所以招生范围上比自主
招生狭隘。
D. “强基计划”初步试点的范围限制在国家“双一流计划”中的部分“一流高校”,以后会陆续放开,在全国
高校推行。
B
[解析]A 项“只限于”歪曲文意,原文为“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 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
业招生”。C项“招生范围上比自主招生狭隘”表述错误,综合材料二内容可知,“强基计划最突出的一点就
是已经跳出招生的狭隘范畴”。D项“以后会陆续放开,在全国高校推行”根据材料三内容可知,强基计划初
步试点的范围限制在部分“一流高校”,后续走向及开放性值得进一步观察。
7.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 “强基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
等,进行了系统性重塑。
B. “强基计划”是高校人才选拔培养迎来的又一重大变革,作为新高考在新时代的新突破,集中体现了新高考
的改革方向。”
C. “强基计划”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
D. “强基计划”取消论文、专利等作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积极探索建立基于能力考查的笔试、面试,
增强选才的科学性。
A
[解析]A项指出了“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的本质不同,最能支撑“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这一
论点。
8. 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强基计划”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华为在关键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与大批基础科学领域的一流
人才分不开。
B. 材料一主要介绍“强基计划”,从培养目标、实施的意义、试点的高校、报考要求以及录取的原则方面进行
阐述。
C. 材料二在材料一基础上,分析了“强基计划”与原来的自主招生的区别,指出“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完全
不同。
D. 材料三认为“强基计划”是着眼于教育逻辑的自身演进规律的,是本轮教育综合改革所完成的又一项标志性
的顶层设计。
C
[解析]“完全不同”表述绝对,综合材料二内容可知,强基计划在实施的目标、试点的高校、面向的学生方面
存在重合。
9. 我国的自主招生政策与“强基计划”在培养目标和录取原则上有何区别?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4分)
[答案]自主招生政策的目标在于招生,看重的是学生的学科特长,录取学科优秀的学生,录取时有降分照顾,
在就读专业上并没有过多限制。强基计划的目标在于选拔人才,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
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录取时限定了招生专业,基于高考成绩,通过综合评价多元录取。
[解析]问题主要涉及材料一、材料二,题干有明确要求“培养目标”和“录取原则”,所以筛选整合信息时,
要从这两点出发。
10. “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①强基计划更多参考高考成绩,使高校选拔录取过程更加公平;
②强基计划强调拔尖创新人才从选拔到培养的整个贯通培养,有利于人才成长;
③强基计划聚焦基础学科,有利于提升中国科研实力,突破关键技术。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积极影响”,就是要分析“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的意义,可以从个人发展、
高考录取原则、国家需要这些方面去考虑。
课时作业(三) 课时1~4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因
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
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
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其次,使用核心价值
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
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最后,使
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
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
材料二: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近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
《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
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
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另一方面,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
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从更大层面看,正如
“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
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伴随。
在生活的场景中,有顺境也有挑战。流行语中,也自然存在一些带有情绪的真实表达。今年评选出的“我
太难了”,是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但从当年的“蓝瘦香菇”,到“扎心了,老铁”“我太难
了”,不少流行语本身带有幽默调侃、自我解压的色彩,也有通过网络社交抱团取暖的含义。进一步说,“996”
对企业的人性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融梗”与抄袭界限不清倒逼法律进一步细化,正视流行语中折射出的问
题与挑战,个人才能在克服困难中成长,社会才能在解决问题中进步,进而激发出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年度流行语是一个以年为跨度的社会观察哨。换上历史的广角镜头,流行语的变迁展现出时代的变与不变。
以科学技术领域为例,从几年前的“互联网+”“引力波”,到时下的“5G”“区块链”,日新月异的革新不断
拓展着生产生活的疆域。从“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
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的生动注脚。流行语持续更新,归根结底是因为时代在变化、国家在发展。在
这一过程中,无论是“铁人精神”还是“蛮拼的”态度,无论是“个体户”首吃螃蟹还是“创客”掀起创业热
潮,拼搏奋斗的精神始终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不变,这些都将汇聚起推动中国向好发展的磅礴力
量。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临近年末,很多机构相继
发布了不同版本的年度热词,其选择各有不同。但无论如何,流行语只能投射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并不能代
表时代的全部。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越说明中国具有
发展的无限可能。
(摘编自《流行语中的时代活力》,
2019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微博、微信、QQ等聊天工具的兴起,着实让网络变得沸腾起来,不断涌现的网络词语开始从网络走进生活,
这是一种新的文化,也是一种进步,激活了网民的创新意识。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不少网络词语也
纷纷进入了词典。这让网友们更加热情高涨。市民陈小姐认为,“现在网络发展太过迅速,几乎每天都会有很
多新词出现,平时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别人时不时会说一些比较新潮的词汇,很多我都不太懂,然后就去百
度,有的很有意思,也很容易就能接受,比如‘十动然拒’‘囧’‘么么哒’等等,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有不
断地接受新事物才不会被淘汰,用网络词汇武装自己,看起来也很新潮不是么?”网络词汇的涌现已经势不可
挡,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这些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具有新意与活力,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市民
担忧,过度的简单化、碎片化、卡通化,是否对下一代产生不好的影响呢?也有部分市民对此不以为然,市民
易先生说:“就像古时候的成语一样,网络词语都是通过不断的积累而来,也有很多表达贴切,极具新意,如
果能从中不断地吸收时代中好的部分,也不失为一件好事。”部分词汇超文化底线,好词坏词能否“一刀切”?
由于网络词汇是在自由化的网络上产生的,所以,在“野蛮生长”的环境下,既存在积极正面的词汇,例如
“正能量”“干巴爹”“给力”,同时也有非常多的词汇并不文雅,例如“屌丝”“撕逼”“绿茶婊”等等。
这样特定含义网络词语并非那么容易为社会所接受。
(摘编自《网络流行语来袭,传统汉语“伤不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流行语具有接地气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来传播价值观,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传递
社会正能量。
B. 流行语的去留符合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在不能为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的时候,就会选择快速流行随后快速
消失的结局。
C. 流行语伴随网络文化普及而流行,已经成为年轻人保持活力的新事物,这使得网友也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
语进入词典。
D. 流行语的流行和积累与成语有相似性,只要能从中不断吸收符合时代潮流的部分,就一定能够产生积极的、
正面的作用。
D
[解析]A项,“利用这一优势来传播价值观,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错
误,文中“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
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可知题干中的“价值观”并未说明
是何种价值观,不一定会产生选项所示的作用。B项,文中“但另一方面,有的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
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可知原文说的是“无法逃脱”,而不是带
有主动倾向的“选择”。C项,因果颠倒,文中“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不少网络词语也纷纷进入了
词典。这让网友们更加热情高涨。”“这”的指代是“不少网络词语也纷纷进入了词典”,才让“网友们更加
热情高涨”。题干却是“网友也热情高涨地推动网络词语进入词典”,颠倒了原文中的因果关系。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基础,具有包容特征,可以用来引领社会心态,帮助个人寻求自身价值与社会
价值的统一。
B.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强调流行语有宣泄情绪的作用,也都认为流行语有助于个人在克服困难中成长,塑造积极
的社会心态。
C. 流行语有个人表达和宏大叙事两个层面,其中,“我太难了”属于低层次的个人表达,“文明互鉴”是高层
次的宏大叙事。
D. 中国科技领域持续更新的流行语,既反映出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也折射出新中国不断取得的新成果和创
造的新辉煌。
C
[解析]本题中,材料二提到“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
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
张”“在生活的场景中,有顺境也有挑战。流行语中,也自然存在一些带有情绪的真实表达。今年评选出的
‘我太难了’,是一些人面对生活压力时的真实感受。”由此可知,“从更大层面看”中的“大”指流行语适
用对象相对于“个人表达”和“宏大叙事”更大,并不是C选项所说的层次高低。如“文明互鉴”已经超越了
“宏大叙事”范畴,成为中国主张。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 “教科书式”源自一段上海民警街头执法的视频,其中记录的执法程序和现场指令都无可挑剔,具有教科书
般的规范性。
B. 营造网络流行语不等于低俗的全民意识,主流媒体做到坚决不用低俗流行语,鼓励全体网民主动抵制有害的
低俗流行语。
C. 从网络热词中驱散负能量的寒霜,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的载体,才能让这座语言的花园更美丽、这个语言的
城市更繁荣。
D. 若真想让年轻的网络流行语成为一种坚实的语言力量,那么对网络流行语的创造与使用有一些适当规范也是
非常必要的。
C
[解析]本题中,从文中材料二的首段和结尾段知观点侧重从正面阐述流行语的选择和变化与时代进步的多样性
和中国发展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A项,侧重流行语的来源;B项,说的是主流媒体对待流行语的态度;C项,侧重
于让流行语成为正能量载体,能够体现时代进步;D项,侧重流行语的规范问题。故选C项。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①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强化论点,引导读者辩证看待流行语现象。②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各分论点从“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三个侧面,并列式展开论证,有较强的说服力。③论证中综合
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
[解析]本题中,材料二用“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开篇,结尾段首句也是
“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是以具有辩证关系的三组词引出和总结强化论
点,引导读者辩证看待流行语现象。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开头结尾又相互照应,中间分论点并列式展开
论证,2、3两段是说“新与旧”,4、5两段是说“小与大”,第6段是说“变与不变”,有较强的说服力。论
证中综合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如“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是引用论证,
“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但另一方面,有的内涵有
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是对比论证,“从
‘两弹一星’‘陈氏定理’,到‘神舟飞船’‘港珠澳大桥’,中国科技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新中国70年辉煌
历程的生动注脚”等是举例论证。
5. 如何辩证评价材料二中画线句“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
越说明中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①画线句的因果关系成立。流行语源自各个社会生活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和国家发展,体现人们正
面的精神和追求,说明中国向好发展。②画线句在逻辑上不严谨。产生于“野蛮生长”环境下的流行语,有的
带有粗俗的特定含义,与时代进步相悖,对中国发展会产生负面作用。③画线句需要加上“核心价值观引领”
的前提,才能严谨地表达出流行语对时代和国家发展的正面意义。
[解析]本题中,“流行语选择愈多样、变化愈快速”与“越说明我们这个时代充满了进步的多样性,越说明中
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构成因果关系,说明流行语的选择多样性与快速变化,能给时代进步带来多样性,体
现人们正面的精神和追求,说明中国向好发展。 材料三中的说到“由于网络词汇是在自由化的网络上产生的,
所以,在‘野蛮生长’的环境下,既存在积极正面的词汇,例如‘正能量’‘干巴爹’‘给力’,同时也有非
常多的词汇并不文雅,例如‘屌丝’‘撕逼’‘绿茶婊’等等。这样特定含义网络词语并非那么容易为社会所
接受。”这就说明产生于“野蛮生长”环境下的流行语,有的带有粗俗的特定含义,与时代进步相悖,对中国
发展会产生负面作用,所以画线句在逻辑上不严谨。如果加上“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前提,就能严谨地表达出
流行语对时代和国家发展的正面意义。
二、(2020全国新高考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17分)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着加州夏日烈阳的
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的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
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
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
浅橙色的鳞片层层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
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常常把巴
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研究细菌和其他
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
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
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
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
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来的极少数动
物。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
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
—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难以估量的病毒。
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们的周围也寄宿着活
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本体,因为它的上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
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
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威尔斯曾经
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
不孤独,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
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
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
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
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
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
往来、互动。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
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
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
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
万象。”
(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6.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层层叠叠的鳞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浅橙色“外套”。
B. 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甚至细胞内部都聚
集着微生物。
C. 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泻时,可能就是你肠道菌群的稳定
性遭到了破坏。
D. 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
观点是错误的。
D
[解析]“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物的研究证明
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表述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
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可见,“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
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而不是一个“错误的观点”。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本文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这种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B. 为了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作者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海绵和结构复杂的北极熊这
两个例证。
C.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人类与
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
D.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
这三句话在本文中都表达了同一种观点。
C
[解析]“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点”
于文无据,作者并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看法,而是通过对穿山甲身上
丰富微生物的描述,引出“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的论述,文中从未提到
日常生活人们对微生物和疾病的看法。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这说明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月球上可能
还没有地球上的微生物。
B. “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同理,当我们死
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
C. 我们观察动物时,会发现某些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与人类身上的微生物遵循着相同的生存规律,这些遵循相同
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
D. 微生物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不断迁移时,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
而损害人体的健康。
A
[解析]B项,“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
生物从未缺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可见,
“我们死亡后”,微生物并不会立即消亡,而是会消化我们。C项,“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
生物”错误,原文第四段说“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可见,遵循
相同规律不一定就是“同一种微生物”。D项,“会影响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于文
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微生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
涉,它们使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并无“损害人体的健康”的说法。
9. 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自然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 )
A. 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曾经说过:“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
B. 生物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表示:“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
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 微生物学家们开展过“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的思维实验,并得出结论:“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
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
D. 生物学家勒内·杜博写道:“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影,但却没有人漂
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B
[解析]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论点根据“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
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
未缺席”“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可见,观
点是我们与微生物关系十分密切。A项,“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的蛋糕本体”,
是认为细菌是生命的本体,是主导,不符合该观点;B项,“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
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体现了微生物与动物关系密切的特点,符合该观点;C项,“‘如
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地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强
调微生物的重要作用,不符合该观点;D项,“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电
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强调微生物作用于人体内部的有益作用
被人们忽视,不符合该观点。
10. 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答案]①作者借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与奥逊·威尔斯“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遥
相呼应,既使文章结构严谨,又再一次强调了本文的核心观点: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②作者
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并非想证明奥逊·威尔斯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想轻松幽默、兼具文采地总结全文。
[解析]“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呼应前文作者引用威尔斯诗句
“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同时通过“忘记”前者,“听从”后者,巧妙地表达了我
们“并不孤独”,而是携带着无数微生物的聚合体的“包罗万象”的生物的观点;引用诗句让文章显得颇有文
采,同时能够更幽默地表达本文的观点,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巧妙地点出“人体是一个携带丰富微
生物的聚合体”的观点,让人更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