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课时作业 课件(84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文言文阅读课时作业 课件(84张ppt)

ID:584721

大小:1015 KB

页数:84页

时间:2021-03-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三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借常员数/缺则补 B. 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 C. 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 D. 縻损浩/广虽不出国用/要自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滥伪相半/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 A [解析]“縻损浩广”意思是浪费严重,中间不断,排除B、D两项;“日殚”是一天天用尽、一天天困难,不能 与前文断开,排除C项。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浮屠,亦作“浮图”,佛教用语,可指佛教、和尚、佛塔、寺庙。文中“浮屠”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 “唐浮图慧襄始舍于其址”的“浮图”所指相同。 B. 顿首,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 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 C. 烧尾,是指唐代大臣新授官时向皇帝献食,亦可指唐代士子新登第或升迁的庆贺宴席。文中即是第一个意思。 D. 阴阳,我国古代哲学概念,两者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具体可以指日月、天地、昼夜、寒暑、君臣等, 文中指国家大事。 A [解析]“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的“浮图”是指和尚,而本文中是指佛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苏瑰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扬州地处都会,多产珠翠珍怪。前任长史都趁机捞取很多钱财,而苏瑰任扬州长 史时,严格约束自己,洁身自好,分文不取。 B. 苏瑰公正处事,直言进谏。百姓担心来俊臣再次被起用,写信给苏瑰。苏瑰承诺绝不会错待一个小人;武后 要建佛寺,立庙塔,苏瑰从容讽议,最终武后减少修建数量。 C. 苏瑰为人耿直,不怯权贵。郑普思私结党羽并到处煽动诱骗作乱,苏瑰力争追究到底;公卿大臣初次为官, 照例“烧尾”,苏瑰出任仆射,独不献食。 D. 苏瑰志存大节,独发谠言。中宗驾崩后,遗诏让皇太后临朝,相王辅政。宗楚客等讨好太后,要求停止相王 辅政,苏瑰坚决反对。最终削除相王辅政,苏瑰称病不再上朝。 B [解析]“最终武后减少修建数量”不合文意。文中说“请并寺,着僧常员数,缺则补。后善其言”。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瑰叱其使曰:“吾忝州牧,高下自有体,能过待小人乎?” [答案]苏瑰将这些使者叱退说:“不才我任职州官,高下自然遵照一定规格,怎会错待一个小人呢?” (2)有诏勿治。瑰廷争不可,帝犹依违。 [答案]因此中宗特下令要苏瑰不要再追究。苏瑰在朝廷力争郑普思不可救,皇帝仍旧犹豫。 [解析](1) 叱,呵斥、斥退;忝,谦辞,有愧于;体,规格;过,错误。 (2) 勿治,不要追究;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犹,还是、仍然;依违,犹豫。 5. 请结合文本和下面两则选自《新唐书·酷吏列传》的材料,概括来俊臣被贬州参军时,“人惧其复用”的三点 原因。(3分) (1)武后以为谅,擢累侍御史,按诏狱,数称旨。后阴纵其惨,胁制群臣,前后夷千馀族。生平有纤介,皆入 于死。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 (2)久之,俊臣纳贾人金,为御史纪履忠所劾,下获当死。后忠其上变,得不诛,免为民。长寿中,还授殿中 丞,坐赃贬同州参军事,暴纵自如,夺同僚妻,又导其母。 [答案]①心胸狭窄,打击报复。②武后帮凶,冤狱无数。③贪淫无度,卑劣无耻。 [解析]由文中“俊臣未至追还,恨之。由是连外徙,不得入”可见,来俊臣心胸狭隘,好打击报复。由材料 (1)“后阴纵其惨,胁制群臣,前后夷千馀族。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可见,来俊臣为武后帮凶,挟制群 臣,心胸狭隘。由材料(2)“俊臣纳贾人金”“暴纵自如,夺同僚妻,又导其母”可见,来俊臣贪淫无度, 卑劣无耻。 参考译文:   苏瑰,字昌容,是雅州武功人,隋朝尚书仆射苏威的曾孙。科试得中进士,补为恒州参军。母丧期间极度悲哀。左庶子 张大安上表荐举他孝悌,提拔为豫王府录事参军,历任朗、歙二州刺史。那时,来俊臣因贪淫罪贬为同州参军。人们担心来 俊臣会再被起用,很多人写信给苏瑰,苏瑰将这些使者叱退说:“不才我任职州官,高下自然遵照一定规格,怎会错待一个 小人呢?”于是没有打开那些书信。来俊臣还未到达所贬州就被召回,对苏瑰心中怀恨。因此,苏瑰连连外徙,不得入京。 很久以后,转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理位置很重要,且多产珠翠珍怪。前任长史张潜、于辩机都收取了好多万,而苏 瑰只单身及简单行装,自我约束很严。武后建佛寺、立庙塔,没一年不派劳役。苏瑰进谏说:“浪费严重,虽然不要国库拿 钱出来,但重要的是百姓的生产日见困难。百姓不足,君王怎能富足?天下的僧人尼姑有一多半是假的。恳请合并寺庙,定 出僧人尼姑的数目,缺了再补。”武后觉得他说得很好。神龙初年,入京任尚书右丞,封爵怀县男。苏瑰明晓法令,十分了 解台省的旧章。当时的律、令、格、式均特命他删正。中宗复位,郑普思以妖幻之术任秘书员外监。他的党羽分布在歧州与 陇州之间,到处煽动诱骗作乱。苏瑰将郑普思逮捕入狱,穷追到底。郑普思的妻子以鬼道为韦后所宠,能随意出入禁中。因 此中宗特下令要苏瑰不要再追究。苏瑰在朝廷力争郑普思不可救,皇帝仍旧犹豫。司直范献忠,是苏瑰让他审讯郑普思的人, 他进言:“苏瑰身为大臣,不能诛杀叛逆小人而报答天子,犯了大罪,请让臣先诛杀苏瑰。”那时,仆射魏元忠叩头说: “苏瑰是忠厚长者,用刑不会错,郑普思依法该当死罪。”皇帝不得已,将郑普思流放到儋州,其余党徒都处死。苏瑰后来 连续升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晋封爵许国公。那时,公卿大臣初次为官者,照例要献食天子,称之为“烧尾”, 苏瑰独不进献。到侍宴时,宗晋卿嘲讽苏瑰,皇帝听了默不作声。苏瑰对皇帝解释说:“宰相一职,主管调和阴阳,代天治 理万物。现在粮价暴涨,百姓穷困,宿卫兵中还有三天都没吃饭的,臣实在不称职,所以不敢烧尾。”皇帝驾崩,遗诏让皇 太后临朝,相王任太尉辅政。韦后召宰相韦安石、宗楚客及苏瑰等人在禁中议事。宗楚客讨好说:“太后临朝,皇太后与相 王有叔嫂不通问之礼,应该停止相王辅政。”苏瑰严肃地说:“遗制,是先帝的意思,怎能更改?”宗楚客等人生气了,最 终削除相王辅政的制度。苏瑰称病不入朝。景云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二,赐谥为“文贞”。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 变其风俗 B. 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 变其风俗 C. 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 变其风俗 D. 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 变其风俗 B [解析]本题,“臣前待罪相州”的意思是臣以前在相州获罪。句中主语是“臣”,谓语是“待罪”,状语是 “相州”。所以应在“相州”之后停顿,排除A、D两项。“请复为相州”的意思是请允许我再次治理相州。句 中主语省略,谓语是“为”,宾语是“相州”。所以应在“相州”之后停顿,排除C项。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刺史,汉武帝时始置。分全国为十三部(州),部置刺史,职任监察。 B. 母忧,也作“丁内艰”,指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 策试,谓以对策试士。大凡以政事、经义发问,使试士条对。策,写在简策上的试题。 D. 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如赠言。也指古代皇帝对在职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如赠官。 D [解析]“在职官员及其亲属”错误,应为“故去的官员及其亲属”。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梁彦光恪守孝道。梁彦光母亲去世,他因悲伤过度极度瘦弱;不久被起用任职,皇帝看了梁彦光的形貌变化 后,对其感叹不已。 B. 梁彦光施行惠政。梁彦光任岐州刺史时,当地民风淳朴,他用宽缓平和的办法来镇守全境,教化得很好,朝 廷考评接连第一。 C. 梁彦光生性执着。梁彦光第一次治理相州不力被处罚,但他自请再回相州任职,虽遭当地豪强地痞嗤笑,但 他毫不退缩。 D. 梁彦光重视教育。梁彦光创立学堂,招纳名儒授课;在厅堂设宴款待特别优异的学生,让其余成绩差的学生 都坐在走廊下。 D [解析]“让其余成绩差的学生都坐在走廊下”错误,由文中“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可知梁彦光 让喜欢争辩是非、懒惰,学业无成的坐到庭院中,并不是让其余成绩差的学生都坐在走廊下。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答案]邺都的习俗杂乱,当地人诡变多诈,为梁彦光写作诗歌,说他没有治理才能。皇帝听说之后责备梁彦光, (梁彦光)最终因此被免职。 (2)通遂感悟,悲愧若无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 [答案]焦通于是受感动而醒悟,又悲伤又惭愧,无地自容。梁彦光教诲开导了他就让他回去。后来焦通改过自 新,勉力培养良好的品行,最终成为善良的人士。 [解析](1) 变诈,诡变多诈;谴,责备;坐免,因此被免职;竟,最终。 (2) 感悟,受感动而醒悟;训喻,教诲开导;遣,让……回去;励行,勉力培养良好的品行;卒,最终。 10. 梁彦光两次到相州任职,执政思想有什么区别?请简要说明。(3分) [解析]首先找到梁彦光两次到相州任职时的执政措施,然后根据他实施的具体措施概括其执政思想。第一次, “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及居相部,如岐州法。”意思是梁彦光先前在岐州的时候,风 俗非常质朴,他用宽缓平和的办法来镇守那里,……等到任职相州,仍然按照治理岐州的方法。由此可见,梁 彦光第一次到相州,采用仁政或宽政,“以静镇之”。第二次,“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 潜窜,合境大骇。”意思是梁彦光刚到任,就揭露隐蔽潜伏的坏人或坏事,好像神明一般,于是狡猾的人没有 不潜逃的,全境都非常惊异。由此可见,梁彦光第二次到相州,采用严政,“发擿奸隐”。 [答案]第一次,仁(宽)政,以静镇之;第二次,严政,发擿奸隐。 参考译文:   梁彦光,字修芝。父亲梁显,任北周荆州刺史。梁彦光幼年聪慧,有卓越品行,他的父亲常常对亲近的人说: “这个孩子有刚正的气概,一定会使我们家族兴旺。”西魏大统末年,进入太学,开始涉猎经史,遵循规矩法度, 即使匆忙的时候,也一定按照礼仪做事。初次任官担任秘书郎,当时年仅十七岁。北周建立,(梁彦光)升任为舍 人上士。武帝时,多次升迁后担任小驭下大夫。母亲去世(梁彦光)辞去官职,(因守孝)超过常礼悲伤过度而极 度瘦弱。不久,(梁彦光)被起用任职,皇帝看到他形貌变化很大,感叹不已。宣帝即位,授任(梁彦光)为华州 刺史。   等到隋高祖登基,让(梁彦光)做岐州刺史,做了很多对民有利的政事。后来又过了几年,转任相州刺史。梁 彦光先前在岐州的时候,风俗非常质朴,他用宽缓平和的办法来镇守那里,全境教化得很好,朝廷考评接连最好, 是天下第一。等到任职相州,仍然按照治理岐州的方法。邺都的习俗杂乱,当地人诡变多诈,为梁彦光写作诗歌, 说他没有治理才能。皇帝听说之后责备梁彦光,(梁彦光)最终因此被免职。一年多后,(梁彦光)又拜为赵州刺 史。梁彦光向皇帝上书说:“臣以前在相州获罪,百姓称呼我为‘戴帽饧’。臣自己料想(被)罢免之后,没有恢 复官职的希望。没想到天恩又垂青录用我。请允许我再次治理相州,改变方法,希望改变当地风俗。”皇帝答应 了梁彦光,又让他担任相州刺史。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听说梁彦光自己请求前来,没有人不嘲笑他。梁彦光到 任,揭露隐蔽潜伏的坏人或坏事,好像神明一般,于是狡猾的人没有不潜逃的,全境都非常惊异。    当初,北齐灭亡后,士绅大多迁往函谷关内,只有手工业者、商人以及从事音乐的人家移居在州府内外。因 此人们都很阴险狡诈,无端散布谣言,到官吏那儿告状的,名目繁多。梁彦光想要革除弊病,于是用俸禄招纳 太行山以东有名气的儒生,在每一个乡设立学堂,不是圣哲的书籍不能教授。经常在每季最后一个月召集学生, (梁彦光)亲自出题考试。特别勤奋好学、聪明有美名的学子,在厅堂设置宴席招待他们,其他人一起坐在走廊 下。有喜欢争辩是非、懶惰学业无成的,让他们坐到庭院中,摆上粗劣的饭食。于是人们都克制私欲力求上进, 风俗有了很大改变。   有个叫焦通的滏阳人,喜欢酗酒,侍奉双亲的礼节缺少,被堂弟告了状。梁彦光没有处罚焦通,而是把他 带到州里的学校,让焦通在孔子庙观看韩伯瑜因为母亲用手杖打而没感到痛,(韩伯瑜)哀怜母亲力气小,所以 对着母亲悲伤哭泣的塑像。焦通于是受感动而醒悟,又悲伤又惭愧,无地自容。梁彦光教诲开导了他就让他回 去。后来焦通改过自新,勉力培养良好的品行,最终成为善良的人士。梁彦光用德行来教育、感化民众的行为, 都如这样的情况。后来又过了几年,(梁彦光)死在任上。(梁彦光)被追赠为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号襄。 课时作业(十二) 课时13~16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B.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C.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D.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C [解析]“又精方药”与“其疗疾”要断开,“合汤不过数种”,意思表达完整,排除A、D两项,“心解分剂不 复称量”,是心里了解药剂的用量不用再称量。“不”前要断开,排除B项。 B [解析]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是西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 的制度。“征辟”是西汉选用官员的最主要途径,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华佗不爱做官。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 从来没有后悔之情。 B. 华佗医术高超。懂养生之道,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 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 华佗善用方法。他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就离开了,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 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 华佗医者仁心。华佗在狱中遭受拷打,临死前还是交出救人的方法,只不过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将 书烧掉,曹操却不得而知。 A [解析]从“以医见业,意常自悔”这句话可以看出,华佗还是常常产生后悔之情的。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答案]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 (2)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答案]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 [解析](1) 近,短时间;济,成功,指治好;恒,经常。 (2) 实,确实、实在;县,同“悬”,系、牵连;宜,应该;含宥,包涵宽容。 5. 曹操最后为什么要杀华佗?请简要说明原因。(3分) [解析]从太祖的言行中找原因,如“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不 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答案]①华佗借称妻子有病作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来,欺骗了曹操,后被逮捕押送回来,最后华佗服罪。②荀 彧向曹操求情,曹操认为不用担忧,天下并不缺乏有这种医术的人,最终将他拷问致死。③曹操认为华佗不根 治自己的病,是想使自己显得重要,即使不杀他,他也不会断掉他的病根。 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外出到徐州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沛国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 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 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 病人饮服,告诉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就 应手消除。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 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 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病患如果 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药膏,四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 痊愈复原了。    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 丢下他走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赶捕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 追赶。郡守非常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升黑色的血,病就好了。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曹操听说了, 就召唤华佗来。曹操为头痛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要针刺鬲这个部位(膈俞 穴),病随手就好了。不过华佗本来是读书人,用行医作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封建社会医生 被视为“贱业”)。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生病很沉重,让华佗专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 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说:“刚收到家信,正要短 期回家一趟呢。”到家后,借称妻子有病作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来。曹操多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上路。 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 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于是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核实证据,本人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 “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 无能鼠辈吗?”终于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   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 也不勉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头痛病没有好。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这小 子有意留着我的病,不加根治,想用这办法来使自己显得重要。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 掉这病根的。”等到后来他的爱子曹冲病危,曹操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 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 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B.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 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C.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 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D.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 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D [解析]“借客报仇”的主语是朱云,之前断开,排除A、B两项;“年四十”强调年龄,引领后文,之前断开, 排除C项。 7.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易》,“五经”之一,深富哲理,是传播儒家思想的著作中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 B. 封事,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陈奏秘密事项时,用皂囊封缄,以防泄密。 C. 御史大夫,官职名,西汉时相当于副丞相,以协助丞相综理大政,偏重于监察执法。 D. 东阁,在文中并非“开我东阁门”中的“东阁”,而是指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A [解析]“是传播儒家思想的著作中……”错误,道家和儒家学派成型之前,《周易》已经成书,后为道家和儒家 所信奉。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朱云才兼文武,得到世人尊重。华阴守丞因为朱云忠正而有智谋,向朝廷请求任命他为御史大夫;朱云带领 学生乘牛车出行时,探访的人都对他很敬重。 B. 朱云直言谏诤,留下槛折佳话。朱云弹劾张禹,汉成帝很生气,御史拉他下殿,他攀住栏杆不走,直至栏杆 被拉断;经大臣辛庆忌劝解,他才被饶恕。 C. 朱云特立独行,好倜傥有大节。致仕后的朱云远离官场,居住在乡野,教授学生;与宰相薛宣交往,薛宣邀 他留在丞相府中,朱云谢绝了对方的好意。 D. 朱云恬淡无欲,要求死后薄葬。朱云病重时未请医喝药,临终嘱咐用便服入殓,棺木只需容身,墓穴只需容 棺即可,家人遵其嘱造了一丈五尺的小坟。 A [解析]“忠正而有智谋”错误,只是华阴守丞认为的,而且“试守”的意思是试任,并不是直接任命。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妄相称举,疑有奸心,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 [答案]虚妄地称颂举荐他,恐怕怀有奸邪的想法,应该交给有关部门查验了解他的好坏。 (2)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答案]后来要修治栏杆,成帝说:“不要换了!就把旧栏杆修修,用它来表彰正直的臣子。” [解析](1) 相,动作偏指一方,他;举,举荐;有司,有关部门;案,查验。 (2) 治,修治;易,换;旌,表彰。 10. 左将军辛庆忌为什么能让皇上怒气消解,饶了朱云?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①辛庆忌不顾自己的性命,冒死求情。②朱云一向狂傲直率,并没有故意冒犯皇上,应该宽容。③如果 杀了他,皇上会被人认为是暴君。 [解析]“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可知辛庆忌不顾自己的性命,冒死求情;“此臣素著狂 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可知朱云一向狂傲直率,并没有故意冒犯 皇上,应该宽容;“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可知如果杀了他,皇上会被人认 为是暴君。 参考译文:   朱云,字游,鲁国人,后迁居平陵。年轻时结交轻捷豪健的侠客,依靠侠客帮人报仇。他身高八尺多,容貌壮伟,凭借 勇力闻名。四十岁时,才改变节操跟随博士白子友学习《周易》,又跟随前将军萧望之学习《论语》,都能够传承《周易》 和《论语》。喜欢倜傥洒脱的大节,当时社会上的人因此而很看重他。汉元帝时,华阴县守丞嘉向皇帝上呈密封的奏章,说: “治理的办法在于得到贤才。平陵人朱云,文武兼备,忠正而有智谋,可以让他以六百石的官秩试任御史大夫,以尽显他的 才能。”元帝于是把这建议交付公卿研究,征询意见。太子少傅匡衡在对策中认为:“大臣是圣明的君王谨慎地选择的。可 是嘉却曲意称颂朱云,想让他担任御史大夫,虚妄地称颂举荐他,恐怕怀有奸邪的想法,应该交给有关部门查验了解他的好 坏。”嘉竟因此获罪。成帝时,安昌侯张禹凭借皇帝老师的身份得到破格提拔,(皇上)极为尊敬推崇他。朱云上书求见成 帝,说:“请求陛下赐一口尚方斩马剑,斩一个佞臣,以此来劝勉其他人。”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答道: “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罪死不赦!”御史拉朱云下 朝堂,朱云攀住殿上的栏杆,栏杆被他拉断。朱云大呼道:“微臣我得以和龙逄(夏桀时忠臣,因谏被杀)、比干(商纣时 忠臣,因谏被杀)在九泉之下交往,也就满足了!只是不知圣朝将要怎样?”御史便把朱云拉了下去。这时左将军辛庆忌摘掉官 帽,解下宫印和绶带,在大殿之上叩头,说:“朱云一向以狂傲直率之名著称于世。假如他说的有理,就不可诛杀;他说的 不对,也应该宽容。臣斗胆以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这样)成帝的怒气才消解,然后才饶了朱云。后来要修治栏杆, 成帝说:“不要换了!就把旧栏杆修修,用它来表彰正直的臣子。”朱云从此以后就不再做官,常居住在鄠县乡间,教授学 生。有时带领着学生们乘牛车出行,探访的人都对他很敬重。薛宣为丞相,朱云前往拜见。薛宣以宾主之礼相待,并趁机挽 留朱云住宿,很随便地对朱云说:“您在田野间也没有事,暂且留在我的东阁中,可以看看天下的奇士。”朱云说:“你以 为我想当你的属吏吗?”薛宣就不敢再提这事。朱云七十多岁的时候,在家中去世。他病重时不请医不喝药。临终嘱咐用身 上的便服入殓,棺木只需容身,墓穴只需容棺即可。(家人)只造个一丈五尺的小坟,(把他)埋葬在平陵东郭之外。 课时作业(十三) 课时13~16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尝至溧阳/溧阳令阮崇与熹共猎/值虎突围/猎徒并奔散/熹直前射之/应弦而倒/ B. 尝至溧阳/溧阳令阮崇与熹共猎值虎/突围猎徒/并奔散/熹直前射之/应弦而倒/ C. 尝至溧阳/溧阳令阮崇与熹共猎/值虎突围猎徒/并奔散/熹直前射之/应弦而倒/ D. 尝至溧阳/溧阳令阮崇与熹共猎值虎/突围/猎徒并奔散/熹直前/射之应弦而倒/ A [解析]“值虎突围”意思是“遇到猛兽突围”,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猎徒”指来打猎 的人,是下句的主语,应与上句断开,与下句相连,排除C项。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字,又叫表字,是18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 B. 侯,我国古代五个爵位中的第二个爵位,在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爵,后代爵位制度不尽相同。 C. 母忧,指母亲的丧事。丁忧期限为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并且需要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D. 追赠,即加封死者的官职、勋位,一般用在因公殉职的官员身上,或特意表扬对朝廷有贡献的死者。 A [解析]“字,又叫表字,是18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解说错误,古代男子加冠是在20岁。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臧熹本好经籍,后来改行从军。由于隆安年间战事不断,于是就转而练习骑射,想要凭借军事立下功勋,后 来如愿以偿。 B. 臧熹为人正直,不愿贪图享乐。臧熹到皇宫收取图书和各种器物,高祖问臧熹想不想要黄金装潢的乐器,他 没有接受。 C. 臧熹体恤百姓,为官治理有方。临海郡历经战乱破坏严重,人民死亡众多,臧熹用心安抚百姓,重整法度, 招集流民。 D. 臧熹英勇善战,深得高祖赏识。臧熹曾随高祖讨伐桓玄,征伐广固,领兵伐蜀,攻破成都,后因功被高祖拜 为将军。 D [解析]“臧熹曾随高祖讨伐桓玄,征伐广固”分析错误,原文中“熹求从,不许”可知,臧熹没有跟从高祖征 伐广固。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熹从容言曰:“公若凌威北境,拯其涂炭,宁一六合,未为无期。” [答案]臧熹从容地说:“主公您如果出征北方边境,拯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统一天下,并不是遥遥无期的 事。” (2)孙季高海袭广州,路由临海,熹资给发遣,得以无乏。征拜散骑常侍,母忧去职。 [答案]孙季高从海路进攻广州,途中经过临海,臧熹供给他物资,使他没有后顾之忧。臧熹被授予散骑常侍, 因母亲去世而没有到任。 [解析](1) 凌威,出征;涂炭,陷入泥沼,坠入炭火,比喻极其艰难困苦;六合,天下;未为,并不是。 (2) 道,路途;资给,供给;乏,因缺少物资引发的忧虑;忧,父母的丧事。 5. 臧熹为何会受到皇帝喜爱?(3分) [答案]①才能突出,治理有方。②为人清廉,不贪财物。③四处征战,屡建军功。 [解析]①“行参高祖镇军事,员外散骑侍郎,重参镇军军事,领东海太守。以建义功封始兴县五等侯”“以为 建威将军、临海太守。郡经兵寇,百不存一,熹绥缉纲纪,招聚流散,归之者千余家”,可见他才能突出, 治理有方。②“高祖使熹入宫收图书器物,封闭府库”,臧熹认为“皇上幽逼,播越非所。虽复不肖,无情 于乐。”可见其为人清廉,不贪财物。③臧熹跟随皇帝,四处征战,屡建战功,如治理临海郡中表现出卓越 的政治才能,在讨伐刘毅,讨伐蜀地,平定成都等战斗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参考译文:   臧熹字义和,是武敬皇后的弟弟,他和哥哥臧焘都爱好儒家经典学问。晋安帝初,战事纷起,臧熹于是练 习骑马射箭,志在取得功名。曾到溧阳,与溧阳县令阮崇一起围猎,遇上猛兽突围,来围猎的人一起奔跑散开, 臧熹上前一箭射去,猛兽应弦而倒。跟随宋武帝入京城,臧熹本家的侄子臧穆斩杀了桓修。到了京城建业,桓 玄逃走,武帝便派臧熹进入宫中收取图书和各种器物,查封府库。看到有用黄金装饰的乐器,武帝问臧熹说: “你不想要这个吗?”臧熹脸色严肃地说:“皇上受到胁迫,流亡到不该是皇上所居住的地方。将军您首立大 义,勤劳于朝廷。我虽然不肖,实在无心于歌舞。”武帝笑着说:“且和你开个玩笑罢了”。后来担任了武帝 的参镇军事,员外散骑侍郎,又担任镇军军事,担任东海太守。因为有建议的功劳,被封为始兴县五等侯。又 做了武帝的车骑将军,参与军中大事。武帝将要出征广固,议论这件事的人大多数都不赞同。臧熹从容地说: “主公您如果出征北方边境,拯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统一天下,并不是遥遥无期的事。”武帝说:“你说的 很对。”等到出征时,臧熹请求跟随出征,武帝没有答应,让他担任建威将军并兼任临海郡的太守。临海郡被 兵贼所劫掠,老百姓死亡、逃跑众多,臧熹于是整顿纲纪,招募逃走的人员,回来的有一千多家。孙季高从海 路进攻广州,途中经过临海,臧熹供给他物资,使他没有后顾之忧。臧熹被授予散骑常侍,因母亲去世而没有 到任。时间不长,要讨伐刘毅,臧熹被起复授予宁朔将军,跟随武帝征讨刘毅。刘毅被平定之后,武帝派遣朱 龄石统帅大军讨伐蜀地,命令臧熹率领一支奇兵从水路进发,以所担任的将军称号兼任建平、巴东两个郡的太 守。蜀国国王谯纵派遣大将谯抚之带领一万多人驻守在牛脾,又派遣谯小苟率领重兵驻扎打鼻要塞。臧熹攻到 牛脾这个地方,谯抚之战败退走了,臧熹追上他并斩杀了他。小苟听说谯抚之的死讯后,当即四处逃窜。成都 已经平定,臧熹患上了疾病。义熙九年,死在蜀郡的牛脾县,年龄三十九岁。被追授为光禄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B.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C.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D. 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 C [解析]句中“善士”作“拔用”的宾语,不要断开,排除A、B两项;“用人”和“所”构成“所字结构”不要 断开,排除D项。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从弟,旧时以姑母、姨母或舅父的儿子中比自己年轻者为从弟。 B. 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孝,指孝悌之人;廉,指廉洁之士。 C. 足下,古代常用于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D. 五品,即“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A [解析]从弟,旧时以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弟。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许靖年少成名,却遭排斥。他善于评判人物,受人称赞,但与从弟不协,受到排挤,生活艰辛。 B. 许靖仁义宽厚,慷慨善施。他以仁厚之心对待他人,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照料并接济他们。 C. 许靖临危不乱,先人后己。避难交州时,他让随从及亲属先走,自己最后离开,在场的人莫不赞叹。 D. 许靖奇伟不凡,才干盖世。刘备攻克蜀地后,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D [解析]“刘备攻克蜀地后,接受南阳人宋仲子的举荐”张冠李戴,原文“南阳宋仲子于荆州与蜀郡太守王商书 曰”。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 [答案]举贬升降天下官员,淘汰清除腐败昏庸官吏,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 (2)君其勖哉!秉德无怠,称朕意焉。 [答案]你一定要勤勉啊!持之不倦地布施仁德,以满足我的心意。 [解析](1) 进退,举贬升降;沙汰,淘汰清除;秽浊,形容词用作名词,腐败昏庸之官;显拔,提拔举荐;幽 滞,形容词用作名词,怀才失意之士。 (2) 其,一定;称,满足。 10. 董卓专权后,让周毖和许靖掌管官吏的升降一事,后来周毖被斩首,而许靖却得以保全性命,为什么?请 简要说明。(3分) [答案]许靖害怕被董卓杀害,先逃到孔伷那里,又投靠扬州刺史陈袆,后来受到会稽太守王朗的保护。 [解析]许靖得以保全性命的原因,语在“靖惧诛,奔伷。伷卒,依扬州刺史陈袆。袆死,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 有旧,故往保焉”,意思是,许靖害怕董卓诛杀自己,于是逃奔到孔伷那里。孔伷死后,许靖又投靠扬州刺 史陈祎。陈袆死后,会稽太守王朗向来与许靖交情深厚,因而前来保护许靖。据此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许靖,字文休,是汝南郡平舆县人。他年轻时就与堂弟许劭一同成名,并且都有喜好评品人物的声名,但 两人私下感情颇不融洽。许劭官任本郡功曹,排斥许靖并使之不得被录用,许靖只好替人赶马磨粮来养活自己。 颍川人刘翊担任汝南太守,就举荐许靖为掌管簿籍并负责上计的官员,负责察举孝廉,后又任职尚书郎,掌管 官员的选用。汉灵帝死后,董卓专权,以汉阳人周毖为吏部尚书,让他同许靖共同商议,举贬升降天下官员, 淘汰清除腐败昏庸官吏,提拔举荐怀才失意之士。于是任命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人孔伷为豫州刺史,而许 靖本人则被提升为巴郡太守,他不就职,被改任为御史中丞。韩馥等人到职后,纷纷举兵反攻京城,打算杀掉 董卓。董卓怒斥周毖说:“你们都说应当选拔任用品行高尚之士,我董卓听从你们的计策,不愿违背天下人心。 而你们所录用的这些人,上任之日,就掉头来攻击我。我董卓为何要起用这些忘恩负义之徒!”喝令将周毖推 出,在城外斩首。许靖害怕董卓诛杀自己,于是逃奔孔伷那里。孔伷死后,许靖又投靠扬州刺史陈袆。陈袆死 后,会稽太守王朗向来与许靖交情深厚,因而前来保护许靖。许靖出于仁厚之心收养抚恤亲族乡邻,经常照料 并接济他们。   孙策东渡长江,人们纷纷逃往交州躲避战乱,许靖自己坐在江岸上,让随从人员乘船先走,亲属族人都出 发后,自己才起身随后跟去,当时看到这一场景的人莫不赞叹。到了交阯郡,交阯太守士燮对许靖格外敬重厚 加款待。陈国人袁徽也寄身交州,他给尚书令荀彧写信说:“许文休乃英才伟士,智谋策略足以参与国家大事。 自他流落交州以来,与众人生活在一起,每当遇到忧患危急之事,他总是先人后己,与亲族内外的人同饥共寒。 他以人伦纲常对待同类,仁义宽厚,都很有收效,只是无法一一陈述而已。”    后来刘璋派遣使者征召许靖,许靖由此入蜀,刘璋任命许靖为巴郡、广汉太守。南阳人宋仲子在荆州给 蜀郡太守王商写信说:“许文休风流倜傥奇伟不凡,有盖世之才干,您应当以他为楷模。”建安十六年,许 靖调任蜀郡。建安十九年,刘备攻克蜀地,任命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刘备为汉中王,许靖又被拜为太傅。刘 备即位称帝,即册封许靖说:“朕得以承嗣帝业,君临天下,日夜惶惶不安,惟恐不能平定四海。百姓未能 亲附,五德不彰,你身为司徒,应当谨慎地布施五常教化,使其弘扬光大。你一定要自勉啊!持之不倦地布 施仁德,以满足我的心意。”许靖虽年过七十,仍然喜爱人才,奖掖后进,品评清谈不倦。章武二年,许靖 去世。 课时作业(十四) 课时13~16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B. 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C. 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D. 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C [解析]“畿亲临狱”句意为“杜畿亲自来到监狱审问”,主谓宾齐全,句意完整,不应该断开,排除A、B两 项;“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郡中人们已经对他这样年轻有主见感到惊奇。而,表示语意的转折,承接上 文,中间不应该断开,排除D项。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与《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 “持节”含义基本相同。 B. 郡县是我国古代的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于今天的省和县。西汉建立后,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C. 徭役是古代统治者强迫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务,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杜甫的《兵车行》就揭露了徭役给 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D. 尚书最早设于战国时期,是掌管文书的官,后来权势渐大,隋代分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以尚书为各部长 官,历代多有沿革。 B [解析]“西汉建立后,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错误。应该是在秦统一全 国后,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杜畿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卓识。在被派往河东时,杜畿对形势作了详细的分析,没有“强攻”,而是采用 “智取”,先用计谋困住了卫固。 B. 杜畿临危不惧,成功平定河东。杜畿不顾生命危险,单身前去河东;叛军叛乱时,他单独率领几十名骑兵赶到 张辟坚守,与大军一起打败叛军。 C. 杜畿为政有道,深得百姓爱戴。杜畿治理河东郡的时候,推崇宽松惠民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促生产、 行教化,深受百姓爱戴和拥护。 D. 杜畿才能出众,深受太祖赏识。杜畿既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又有突出的治理才能,以至太祖多次把他和立下 赫赫战功的萧何、寇恂相提并论。 D [解析]“以至太祖多次把他和立下赫赫战功的萧何、寇恂相提并论”错误。没有多次进行相提并论。原文为 “君为我举萧何、寇恂以镇之。彧曰:‘杜畿其人也。’”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张晟寇殽、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 [答案]张晟在殽山、渑水之间作乱,向南联络刘表,卫固等人也效法张晟,我担心他们为害太深。 (2)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答案]杜畿亲自为双方陈说大义,让他们回去认真思索,如果还有什么要申诉的,再到官府申诉。 [解析](1) 寇,名词用作动词,作乱;南,名词用作状语,向南;通,联络;恐,担心。 (2) 亲,亲自;谛思,认真思考;若,若果;意有所不尽,还有什么要申诉的。 5. 杜畿在被太祖派遣镇守河东时为什么反对派大军征剿?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说明。(3分) [答案]①河东郡并不是所有人都想作乱,大兵压境,容易使人们归附于卫固,反而消除了卫固的后顾之忧。② 用兵如果不能取胜,邻郡就会响应,天下就会大乱,难以平息。③即使取胜,也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 [解析]根据第二段,他所说的话来进行总结。畿曰:“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 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讨之不胜,四邻应之,天下之变未息也;讨之而胜,是残一郡之 民也。”杜畿说:“河东郡有三万户人家,决不是人人都想作乱。现在如果大兵压境,把他们逼急了,想做 好事也找不到带头的,就一定会因为惧怕而服从卫固。卫固一旦消除后顾之忧,必然要拼死抵抗。我们讨伐 他如果不能取胜,四周的邻郡就会响应他,天下的变乱就平息不了了。如果我们能够取胜,也是摧残一郡的 百姓。”据此可以概括出答案。 参考译文: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县人。幼年父母双亡,继母虐待他,他却孝顺出了名。二十岁时在郡中担任功曹, 又暂时署理郑县的县令。县里关押了几百人,杜畿亲自审问,衡量犯人罪行的轻重,都一一定案发送,虽然不 是都判处得很妥当,郡中人们已经对他这样年轻有主见感到惊奇。曹操委任他为司空司直,又升任护羌校尉, 让他持节,领受西平太守的职务。   曹操已经平定了河北,高干在并州反叛。当时河东太守王邑被朝廷征召,河东人卫固、范先表面以请求封 地为名,背地里却同高干勾结。曹操对荀彧说:“关西的那些将领有险要的地形和骑兵依恃,要是去征剿他们 一定会引起叛乱。张晟在殽山、渑水之间作乱,向南联络刘表,卫固等人也效法张晟,我担心他们为害太深。 河东郡依山绕河,是当今天下的战略要地。请您为我推荐像萧何、寇恂那样的人去镇守河东。”荀彧说:“杜 畿是合适的人选。”于是曹操追授杜畿河东太守的职务。卫固等人派了几千人马截断去陕津的路,杜畿到了那 儿不能渡过黄河。有人对杜畿说:“应该派大军来。”杜畿说:“河东郡有三万户人家,决不是人人都想作乱。 现在如果大兵压境,把他们逼急了,想做好事也找不到带头的,就一定会因为惧怕而服从卫固。卫固一旦消除 后顾之忧,必然要拼死抵抗。我们讨伐他如果不能取胜,四周的邻郡就会响应他,天下的变乱就平息不了了。 如果我们能够取胜,也是摧残一郡的百姓。”杜畿单身前去,出其不意。卫固为人计谋很多,但缺乏决断的能 力。他在郡城呆一个月,设法用计困住卫固。   碰上张白骑的人马攻打东垣,高干的叛军进入濩泽,上党一带各县杀死县官,弘农郡扣押了郡守,卫固等 人秘密调遣军队而调兵还没有到。杜畿就单独率领几十名骑兵赶到张辟坚守,遇上朝廷的大兵前来征剿,高干、 张晟都被打败,卫固等人被抓获斩首。杜畿赦免了卫固等人的余党,让他们恢复过去的居住和产业。那时候全 国的郡县都残破不全,河东郡是最先平定的,而且损失也少。杜畿治理这个郡,推崇宽松的政策,让百姓休养 生息。有人曾经打官司,互相争讼,杜畿亲自为双方陈说大义,让他们回去认真思索,如果还有什么要申诉的, 再到官府申诉。郡中下属各县,推举出孝子、贞妇、顺孙,杜畿都免除他们的徭役,并随时慰问勉励他们。逐 步地开始督促百姓养牛和牝马,直到猪、狗、鸡,都有具体的章程制度。在冬天整治戎装,讲习武艺,又开设 学宫,杜畿亲自讲授儒家的经典,郡中风气也因而有所变化。   韩遂、马超叛变的时候,弘农郡、冯翊郡很多县邑都起兵响应他们。河东郡虽然同敌境相连,百姓却没有 二心。曹操征伐汉中,调遣河东郡的五千民夫担任运输工作。这些人自发地互相勉励说:“人总免不了一死, 可不能辜负了我们的太守。”始终没有一个人逃跑,杜畿就是这样得人心。   魏国建立以后,用杜畿为尚书。事情定下来以后,朝廷又下令说:“过去萧何平定关中,寇恂平定河内, 您也有他们那样的功劳,即将授予您纳言的职位。但是又考虑到河东郡是我的股肱要地、充实储备的所在,占 据那里就足能控制全国,所以还要麻烦您去那里坐镇。”杜畿在河东十六年,他的治理总是全国最好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 右金吾大将军 B.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 金吾大将军 C.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 右金吾大将军 D. 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 右金吾大将军 B [解析]“求自试”为动宾短语,中间不停顿,排除C、D两项,“言”后为说的具体内容,其后停顿,排除A项。 7.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与本名意思有一定关联的名字,字与名的意思不得相反。 B. 门荫,指子孙因先辈有功而获得入仕的权利,是除科举考试之外入仕的一条途径。 C. 司农,即司农寺,古代官署名,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等事务,长官为司农寺卿。 D. 六宫,指天子的正寝和五处燕寝,即皇后和妃嫔的住处,也可用于指皇后和妃嫔。 A [解析]“字与名的意思不得相反”错误,字与名的意思可以相反。如韩愈,名愈,字退之。“愈”有超越之意, “退之”有后退之意。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杜中立执法严明,重惩不羁恶少。他执法严格,皇帝也有所耳闻;有京城恶少在路上耍杂戏,言行不羁,他派 随从官吏前去抓捕,并处死恶少。 B. 杜中立实施新规,防止官员舞弊。有官员舞弊,挪用款项,六宫的饭食钱不能及时下发,他将相关款项收归 钱库,及时发放,解决了这一问题。 C. 杜中立以船代车,减轻百姓之苦。他任义武节度使时设置“飞雪将”,以船运输物资,改变了徭役耗费大量 人力物力的状况,减轻了百姓负担。 D. 杜中立妥善治水,保障治所安全。大中十二年,大水泛滥,多地发生水灾,他亲自巡视,运用导引之法治水, 使徐、兖、青、郓四州皆免遭水灾。 D [解析]“使徐、究、青、郓四州皆免遭水灾”理解错误。由原文“大中十二年,大水泛徐、充、青、郓,而沧 地积卑,中立自按行,引御水入之毛河,东注海,州无水灾”可知,十二年,大水泛滥于徐、兖、青、郓四州, 而沧州地势低洼,杜中立亲自巡视,将御水引入毛河,向东注入大海,沧州没有发生水灾。根据文意,不属杜 中立管辖的徐、兖、青、郓四州遭受水灾,而杜中立管辖的沧州在他的治理下免遭水灾。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陛下无遽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济。 [答案]陛下不要轻信流言,给臣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扭转这种局面。 (2)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答案]其间即使因受牵累被免职,等到被重新任用,也不因此而有所宽容。 [解析](1) 遽信,轻信;假,给;济,成功。 (2) 坐,因……获罪;累,受牵累;及,等到;复用,重新任用;宽假,宽容。 10. 杜中立受文宗召见,升任驸马都尉、娶到真源长公主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①文宗有将公主下嫁士族的想法,并下令选择世家子弟。②杜中立出身世家。③杜中立有才能。 [解析]由原文“开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曰:‘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 顾不及崔、卢耶?’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可知,开成初年,文宗打算把公主下嫁士族,对宰相说:“民 间谈婚论嫁,不计较官位品秩而崇尚世家门第。我李家做了二百年天子,反而比不上崔、卢两家吗?”于是 下诏令宗正卿选择世家子弟上报。由此可知,文宗有将公主下嫁士族的想法,并下令选择世家子弟。由原文 “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召见禁中”可知,下诏令宗正卿选择世家子弟上报,杜中立 及校书郎卫沫得到皇帝的召见。由此可知,杜中立出身世家。由原文“拜著作郎。月中,迁光禄少卿、驸马 都尉”可知,被授予著作郎之职。月中,杜中立升任光禄少卿、驸马都尉。由此可知,杜中立有才能。 参考译文:   杜中立,字无为,因祖先的功勋历任太子通事舍人。开成初年,文宗打算把公主下嫁士族,对宰相说:“民间 谈婚论嫁,不计较官位品秩而崇尚世家门第。我李家做了二百年天子,反而比不上崔、卢两家吗?”于是下诏令宗 正卿选择世家子弟上报。杜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到皇帝的召见,被授予著作郎之职。月中,杜中立升任光禄少卿、 驸马都尉,娶真源长公主为妻。杜中立多次请求自我尝试,闷闷不乐,因此说:“朝廷法令详备,我如果不称职, 为什么要依靠贵戚扰乱天下法令呢?”皇帝听后很惊讶,改任杜中立为太仆、卫尉二少卿,历任左右金吾大将军。 京城恶少在路上耍杂戏,马匹装饰华丽在前面开道,自称“卢言京兆”,策马奔驰自由自在。杜中立部署随从官吏 将恶少逮捕拘留,立即用杖刑处死。杜中立升任司农卿。制裁官吏心情迫切,反而受到中伤,降为庆王傅。过了很 长时间,杜中立第二次任司农卿,入朝谢恩,皇帝说:“你执法苛刻,确实吗?”他回答说:“京城百官白养人员 不做事,如司农寺尤其严重。陛下不要轻信流言,给臣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扭转这种局面。”皇帝允许。当初,财 政部门计算出六宫所需饭食钱的数目如数交给司农寺,司农寺每个季度拿出钱交给官吏支付,其中大吏将拿到的钱 全部借给他人,用所得的利息支付六宫,这样就不能及时将钱送到六宫,宦官前来督责谩骂。杜中立将钱收入钱库, 大致五天支付一次,属吏不能作弊,后来就成为制度。加授检校右散骑常侍。京兆尹缺人,宣宗准备任用杜中立, 宰相认为他年龄小,打算试试他各方面的才能,改变主意派他出任义武节度使。过去服徭役的车有三千辆,每年到 海边运盐,百姓深受其苦。杜中立设置“飞雪将”数百人,用船来载运,从此百姓不再劳苦,军粮也充足了。大中 十二年,大水泛滥于徐、兖、青、郓四州,而沧州地势低洼,杜中立亲自巡视,将御水引入毛河,向东注入大海, 沧州没有发生水灾。去世,终年四十八岁,追赠工部尚书。杜中立为官精明能干,属下官吏害怕顺服。其间即使因 受牵累被免职,等到被重新任用,也不因此而有所宽容。 课时作业(十五) 课时13~16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乃 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B.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 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C.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 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D. 前日将军杖策归朝廷/上推赤心置将军腹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上也/今乃倚将军为重/ 乃纵部曲戕民/不禁平居尚尔/如缓急何/ A [解析]“客遇之礼”是主语,“客遇之礼无所不至”意思完整,不断开,排除B、D两项;“而将军未有尺寸功报 上也”中“未有尺寸功报上”的主语是“将军”,不断开,排除C项。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什一,十分之一。古代赋税制度,农民向官府缴纳的土地税,约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叫作“什一之税”。 B. 通判,官名,在州府的长官之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同时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职责。 C. 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类似于现在的“省”。“烽火扬州路”中的“路”与文中的“路”意义相同。 D. 北狩,指到北方打猎,这里运用了春秋笔法,实际指的是两宫因金人再犯京师而被迫向北撤退。 D [解析]“北狩”是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委婉说法。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郭永不畏权势,坚持原则。他任丹州司法参军时,太守贪图私利无所顾忌,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凶 神恶煞似的逼迫郭永,郭永不为所动。 B. 郭永体恤民情,反对腐败。面对太原主帅对大谷县的严重的掠取,他写信给幕府反对,表示如果不能获得应 允,将呈递弹劾自己的文书而弃官回家。 C. 郭永喜爱藏书,仰慕贤者。他得到钱就买书,家中藏书万卷,写文章不求别人知道;读到有名节的古人,常常 掩卷感慨,叹息终日。 D. 郭永足智多谋,忠于朝廷。他取消了捕鱼的禁令,百姓捕鱼,池不冰结,阻止了金人登城;听到两宫北狩的消 息时,号哭气绝,从此重疾不起。 D [解析]“从此重疾不起”不准确,原文没有体现。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 [答案]太原的主将任用重臣,经常摆酒筵,毎次花费千金,都从各个县索取,其中对大谷县的盘剥尤其厉害。 (2)郭药师屯边,怙恩暴甚,与民市不偿其直,复驱之,至坏目折支乃已。 [答案]郭药师屯驻在边地,依仗皇恩非常凶暴,到集市上买东西不照价付钱,又殴打百姓,直到打伤眼睛折断 四肢才罢休。 [解析](1) 率用,任用;宴飨,设宴飨客;“诸”,兼词,之于;亟,急,厉害。 (2) 怙,倚仗;市,交易、买东西;不偿其直,不照价付钱;折支,折断四肢。 5. 文中杜充为什么大惭?这反映了郭永怎样的性格?(3分) [答案](1)杜充沽名钓誉、名不副实受到郭永指责。 (2)反映了郭永不愿媚上、敢于批评的性格。 [解析]结合文章倒数第二段中“充之守大名,名称甚盛,永尝画数策见之,它日问其目。曰:‘未暇读也。’ 永数之曰:‘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遗实,骄蹇自用而得名声,以此当大任,鲜不颠沛者,公等足与为治 乎?’”等语句来概括。 参考译文: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年轻时刚强英明。继承祖先的官职担任丹州司法参军。太守是个习武之人,无所顾 忌地谋取私利,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非常愤怒,凶神恶煞似的逼迫郭永,郭永动摇,太守就假意说 好话把他推荐给朝廷。后来太守想更改已经定罪的案卷,郭永竭力争辩,但太守不听从,郭永用袖子举起文书 还给他,拂袖离去。   不久又任大谷县知县。太原的主将任用重臣,经常摆酒筵,毎次花费千金,都从各个县索取,其中对大谷 县的盘剥尤其厉害。郭永上书到主将的府署,说:“(赋税如果)不是按十分之一收取的,(其余的)都是民脂 民膏,怎么可以用来充当宴会的经费呢?如果不能获得应允,那么我将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而弃官回家。”府 署因此不敢强迫他。   调任东平府司录参军,府中事情无论大小,都由郭永决断。官吏有不能办理的,私下相互嘲笑说:“你不是 郭司录!”通判郑州,燕山战事兴起,让郭永担任那个路的转运判官。郭药师屯驻在边地,依仗皇恩非常凶暴, 到集市上买东西不照价付钱,又殴打百姓,直到打伤眼睛折断四肢才罢休。安抚使王安中不敢过问。郭永告诉 王安中,不惩办将难以控制他,请见到他明确地责备他;如果不服从,就抓住那些罪行严重的在集市上斩了。他 就去见药师说:“朝廷有对不住将军的地方吗?”郭药师吃惊地说:“这是什么意思?”郭永说:“前些日子将军骑 马归顺朝廷,皇上推心置腹地和将军交谈,像客人那样招待你,礼节无所不至,而将军没有立下尺寸的功劳报 答皇上。现在委你以重任,你却放纵部下残害百姓不加禁止,平常尚且这样,如果情况紧急时怎么办呢!”郭 药师虽然谢罪但没有惭愧的神色,郭永对王安中说:“将来败坏边事的一定是这个人。”不久调任河北西路提举 常平。   碰上金人向京师进发,所经过的城邑都想立刻攻占。这时天气寒冷,城池都被冻住,金人一概利用在冰上 设置云梯登城,不攻而进入城中。郭水刚好在大名,听到消息,首先放松了在濠沟中捕鱼的禁令,人们争着出 来捕鱼,冰不能冻住。金人到了城下,观望了很久而离去。   郭永博古通今,得到钱就买书,家中藏书万卷,写文章不求别人知道。看到古人有立名节的,没有不合上 书感慨叹息终日的,尤其仰慕颜真卿的为人。杜充守卫大名,名声很大,郭永曾经谋划了几条策略去见他,过 了几天问事情的眉目。杜充说:“没有时间阅读。”郭永数落他说:“人有志向而没有才能,喜好虚名而丢掉实际, 骄横傲慢刚愎自用而取得名声,用这来担当大任,很少有不导致百姓颠沛流离的,你们值得让我和你们一起处 理政事吗?”杜充非常惭愧。   靖康元年冬天,金人再次侵犯京师,内外被隔绝,有人把两宫被迫北行的消息告诉郭永,郭永号哭气绝, 倒在地上,家人把他抬回去,好几天不吃东西,听说大元帅府的檄书来到,才勉强吃了一顿饭。他的忠义大概 是天性使然。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 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B.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 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C.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 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D. 樊将军亡秦之燕/太子容之/太傅鞠武谏曰/不可/夫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将军之在乎/是以 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 A [解析]“太子容之”,“太子”是主语,故不能断开,排除B项;“寒心”明显不能分开,据此排除D项;“又”表 示列举另外的情况,宜在句首,排除C项。 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太傅,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老师,国王年幼或空缺时可以代为管理国家。 B. 避席,是古代交往礼节,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都要离开坐席(古人席地而坐)而伏于地。 C. 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礼节,意为拜两次,表达对对方的敬意。一般只有向很尊贵的人才施再拜礼。 D. 孤,是古代帝王自称的谦辞,古代帝王自称的谦辞还有“伯”“寡人”“不谷”等。也用于一方之长的称谓。 D [解析]“古代帝王自称的谦辞还有‘伯’”说法错误。“伯”是自称而不是谦称。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在秦将灭六国,兵临易水之际,太子请教鞠武、田光以及接见荆轲都是为了解决秦灭燕之患。 B. 樊将军从秦流亡到燕后,太傅鞠武以为大患,建言太子丹急遣樊将军入匈奴,想借匈奴之手来杀掉樊将军, 来避免因收留樊将军给秦国借口。 C. 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担心田光不担大事,谨慎叮嘱他谈话内容勿泄,田光羞 愤自刎而死。 D. 对于太子的建议,荆轲一开始没同意,太子上前叩头至地,坚决请他接受这个使命,不要推辞。这样,荆轲 才答应了。 C [解析]“太子向田光请教如何缓解燕、秦两国紧张局势之后,担心田光不担大事,谨慎叮嘱他谈话内容勿泄, 田光羞愤自刎而死”说法错误。田光以死封口,解除太子丹和荆轲的后顾之忧,并非羞愤。 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 [答案]虽然如此,我不敢因为我精力不如以前就荒废了国家大事。庆幸的是我要好的朋友荆轲可以为您所用。 (2)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答案]希望你马上去拜见太子,说我(田光)已经死了,以此来表示我没有把国家大事泄露出去。 [解析](1) 虽然,虽然这样,但是;乏,荒废;善,要好。 (2) 愿,希望;过,拜访;明,表示。 10. 太子丹想让荆轲实现的计划具体是什么样的?请结合文本分析。(3分) [答案]找到一位勇冠天下之士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劫持秦王。如果真能劫持秦王,让他全部返还侵占诸侯 的土地;如果不行,趁势就杀了他。那些秦国大将这时都在国外指挥军队,而国内出现了大乱,君臣会互相猜疑。 可以凭借这样的机会,使得诸侯能够再次合纵,打败秦国。 [解析]结合“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贽,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 侯之侵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大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 从,其破秦必矣”分析可知,太子丹想让荆轲实现的计划具体是: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劫持秦王。如果 真能劫持秦王,让他全部返还侵占的诸侯的土地;如果不行,趁势就杀了他。那些秦国大将这时都在国外指挥 军队,而国内出现了大乱,君臣会互相猜疑。可以凭借这样的机会,使得诸侯能够再次合纵,打败秦国。 参考译文:   秦国就要灭掉六国,秦兵已经逼近易水,害怕亡国之祸就要降临燕国。太子丹为此而担忧。   樊於期将军从秦国逃到燕国,燕太子接待了他,太傅鞠武劝他说:“您不能收留。秦王暴虐无道,一直 怨恨燕国,本来就很让人害怕的了,更何况又听说樊将军躲在我们这里呢!这就是所说的把肉扔在饿虎出没 的小路上,祸患一定无法挽救了!希望太子赶快送樊将军到匈奴去,以便消除秦国进攻燕国的借口。并且向 西与韩、赵、魏三国结盟,南边与齐国和楚国联合,北边与匈奴单于结交,这样才可以想办法对付秦国。” 太子丹说:“樊将军在诸侯中走投无路,投靠到我这里来,我总不能因为受到强秦的胁迫,便抛弃我所同情 的朋友,把他推到匈奴去,现在是我拼命的时候了。希望太傅重新考虑。”鞠武说:“燕国有位田光先生, 可以和他商量。”   太子跪拜上前迎接,很恭敬地退着走为田光引路。田光坐好以后,看左右没有人,太子便离开座位,毕 恭毕敬地请教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希望先生能够想想办法。”田光说:“现在太子听到的是我精力 旺盛的情况,却不了解现在我精力已经消耗完了。即使如此,我不能因为精力不足就耽误国家的大事。我的 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太子说:“希望能够通过先生结交荆轲,可以吗?”田光说:“可以。” 太子把田光送到门口,说:“我所说的,先生所说的,是国家大事,希望您不要泄露。”田光低头而笑。   田光去见荆轲,说:“我和您交情很深,燕国没有人不知道。我向太子举荐了您,希望您到宫中去拜见 太子。”荆轲说:“遵命。”   田光又说:“希望您马上去拜见太子,说我已经死了,以此表明我没有把国家大事泄漏出去。”说完就自 刎而死。    荆轲见到太子,告诉他田光已经死了。太子拜了两拜,双腿跪行,泪流满面,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 之所以告诫田光先生不要泄密,是想实现重大的计划罢了。现在田先生用死来表明他没有泄密,这哪里是我的 本意呢?”荆轲坐定后,太子离席,给荆轲叩头,说:“田先生不知我是个无能的人,让您来到我面前,愿您 有所指教。这真是上天可怜燕国,不抛弃他的后代。我私下考虑能得到天下最勇敢的人出使秦国,用重利引诱 秦王,秦王贪图这些厚礼,我们就一定能如愿以偿了。如果能劫持秦王,让他归还侵占的全部诸侯土地,那就 更好了;如果秦王不答应,那就杀死他。秦国的大将在国外征战,而国内又大乱起来,那么君臣必定会相互猜疑。 趁这个机会诸侯就可以联合起来,势必击破秦国。这是我最高的愿望。但不知道把这个使命托付给谁,希望先 生您给想个办法。”过了一会儿,荆轲才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才能低下,恐怕不能胜任。”太子上前叩头, 坚决请求荆轲不要推辞。荆轲这才答应下来。于是,太子尊荆轲为上卿。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