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全国卷地区1月联考语文试题(丙卷)(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全国卷地区1月联考语文试题(丙卷)(含答案)

ID:584822

大小:1.76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3-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秘密★启用前 “超级全能生”2021 高考全国卷地区 1 月联考丙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纵观古今,放眼寰宇,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等数个古老文明早已湮 灭,只有华夏文明继自古昔,数千年来未曾断绝,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许多学 者都曾追问,是否华夏文明在原点时就携带了某种类似于“基因”的东西,而这种“基因” 保证了历史传承的延续性?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追本溯源,从本民族历史的源头处探问。 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 本质特征远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春秋时,周天子与各国诸侯均与夷狄通婚,韩愈 概括《春秋》,认为“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中国退于夷狄则夷狄之”,孔子有言“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足可见华夏是以“礼”这样的文化概念作为区分“华夏”“夷狄”之标志 的,执华夏礼者皆华夏。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 决定性的建构作用。 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 中华文明的“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温柔敦 厚”,语出《礼记》,其指的绝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而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 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在四海升平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 在天灾人祸时,“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在我国历史上,不乏一 些“露才扬己”的天才式人物,如屈原、苏东坡、文天祥等。这些人物,虽然其行为可能不 流于时俗,但其天才式的锋芒背后,是对民众与家国的深深眷恋与悲悯,仍无改其“温柔敦 厚”的本质。“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 籍中。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 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无数慨 然赴武汉的医务人员、志愿者、解放军战士等,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再次印证了我国历史传 统中“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 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 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 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 帝王的封禅巡守,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 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的文化 包容心态,“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文化在伊始时期就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换句 话说,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 心维护和引导,基因也可能发生变异。放之于当下,如何讲述历史,如何追溯历史记忆,正 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王学典《江山胜迹 我辈登临——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秦朝时就已定型的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的文化基因,健康而有活力,对中国历史的发 展传承有决定性的建构作用。 B.语出《礼记》的“温柔敦厚”,是指个人对于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等,而不 是人的性格或态度。 C.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中华文化中的好仁、不武等文化特质,无一不与“温柔 敦厚”密切相关。 D.唐宋时期施行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使儒家思想与普通大众紧密联结,从而塑 造了华夏“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华夏文明携带文化基因,然后分说,最后总结这种基因 是宝贵财富。 B.文章从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和对“温柔敦厚”的追求两个方面,分析中华文化具有历史 传承的延续性的原因。 C.文章引用韩愈和孔子的话,论证了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的纽带不是种族、血缘或地域,而是 文化这一观点。 D.文章第三段不仅探寻了“温柔敦厚”这一文化基因的出处,而且采用例证法,对其进行进一 步阐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四大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未曾断绝,这与其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文化基因有着密切关系。 B.屈原、苏东坡与赴武汉的医务人员、志愿者一样,都有对民众与家国的深深眷恋与悲悯。 C.无论是封禅巡守,还是尊孔祭礼,这些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及文化传承的外在形式。 D.为了保障文化基因健康发展,在当下,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是讲述历史、追溯历史记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10 月 28 日,我国独创的内生安全云平台“莲花哪吒”等四项最新成果在南京发布,这标 志着我国开辟的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新领域,已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典型设备研制阶段迈 向了普适应用创新的新阶段。为探究其中奥秘,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 记者:网络安全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您对网络安全 威胁产生的本质和根源是如何看待的? 邬江兴:网络空间安全威胁源于内生安全问题。例如,大数据能够根据算法和数据样本 发现未知规律,而蓄意污染数据样本、恶意触发算法缺陷却能使人们“误入歧途”。网络空间 不是真空。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构建一个“无毒无菌”的网络空间,要实现“标本兼治”,必 须着眼于提升网络生命体的“自身免疫力”,以创新的思路寻找一条在“有毒带菌”条件下保 障网络安全的技术路径。 记者:请您具体谈谈如何构建一个更安全的网络。 邬江兴:人们面对网络空间安全威胁走出了两条技术路径,一条是外挂式防御,比如防 火墙、入侵检测、身份验证等技术,这个好比西医,就是打针吃药。但是这种防御必须基于 先验知识,要事先提取恶意代码的样本特征,才能定向进行防御。如果没有先验知识,即使 亡羊也不能补牢。第二条就是内生式防御,比如我们现在提出的内生安全技术体系,这个好 比中医,提高网络生命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内生安全技术有望彻底改变网络空间当前的“查漏堵门、杀毒灭马、亡羊补牢”游戏规 则,促进具有“自身免疫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为从根本上解决网络空 间安全难题,探索出了一条适应经济技术全球化时代“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新路子。 记者: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技术从理论上可以防范安全威胁,对这一创新理论我们如何验 证它具备有效应对安全威胁的能力? 邬江兴:网络安全不安全,应该由攻击者说了算。从 2018 年开始,我们先后组织了三届 “拟态强网”国际精英挑战赛,对基于内生安全技术的网络设备进行高强度众测。先后经历 10 余次国内顶尖测试团队开放式暴力测试和高强度渗透攻击,即便公布所有的技术指标,也 能安全可靠。内生安全理论与方法的提出,为解决信息系统安全性可量化设计、可验证度量 世界难题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破解之道,对促进网络安全技术由外挂式向内生性转变具有 重大的引领意义。 记者:您能总结一下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技术体系的创新之处以及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吗? 邬江兴:日前,我们在南京正式上线了由紫金山实验室打造的全球首创的“莲花哪吒” 内生安全云,这是在内生安全新理论指导下产生的最新成果。它能让用户更灵活、便捷地配 置异构资源,有效解决异构冗余系统综合调度难、应用门槛偏高等难题。同时,为了推动内 生安全技术更好发展,我们还联合国内 180 余家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成立了“网络空 间内生安全技术与产业联盟”,深度整合优势资源,助力网络强国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提供新动能。 (摘编自蔡侗辰《我国开辟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新领域》,《光明日报》2020 年 10 月 30 日)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构建“无毒无菌”的网络空间相比,提升网络生命体的“自身免疫力”,才是标本兼治的 良策。 B.如果没有事先提取恶意代码的样本特征,人们就无法利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技术进行定向 防御。 C.开放式暴力测试和高强度渗透攻击可以验证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技术是否具备有效防范安全 威胁的能力。 D.“莲花哪吒”是全球首创的内生安全云,对促进网络安全技术由内生性向外挂式转变具有重 大引领意义。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莲花哪吒”等科技成果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新领域迈向新阶段。 B.文章用中西医治疗方式来比喻,有力说明了内生式防御能够构建更安全的网络。 C.内生安全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根本保障,大数据的正确运用能够解决内生安全问题。 D.除了科技创新,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各机构的合作,可以有效推动网络安全防御。 6.网络空间内生安全技术的重要意义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忘不了那棵树 那是一棵盆景树,热带作物,碗口粗细,高一米多,枝干扭曲盘旋并且开裂,没有半寸 树皮,光溜溜的泛着白光。是的,任何人第一眼见到的必是它光溜溜的枝干。我记得小时候 母亲教育我的一句老话:树怕没皮,人怕没脸。现在,树——果然没皮了。光溜溜的主干极 度扭曲着,摆出让人无限神往的造型,宛如春晚中《飞天》舞蹈中舞女的腰肢。没有树冠, 仅有的几个枝杈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在其顶端各自绽着几簇绿叶。 这棵树是过了三月,暖气停供以后被搬到楼下阳光地带的,那时候很有几分垂死的感觉。 当我从它身边经过,不由得惊呼起来:“太可怜了。”是的,太可怜了!为了追求所谓的盆中 异景,竟然有如此的奇思妙想!生活中不乏创意,创意缔造品质。但是,如果是这样的创意 ——将好端端的生命摧残到如此触目惊心的程度,却又不能不令多情者悯惋。人啊,利用植 物顽强的生命力来造就奇特的视觉效果,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了。我不能不佩服!可是, 为了这种所谓的艺术作品,摧残生命、蹂躏生命,难道不是一种罪过吗? 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仅就盆景来说,就花样百出,变幻无穷。本来应该长成百米高的 大树,人们偏要将其植在迷你盆中设计成袖珍模样,打造成所谓的小可爱、小清新;本来是 挺直茁壮的两株树苗,偏要将其中的一株洞穿,另一株则扭曲穿越,打造成所谓的胶着状态, 连理共存,惺惺相惜;本来是一棵数百年树龄的古柏,偏要将其锯伐截断,只余下半尺高的 树桩突兀矗立,触目惊心,那发出的零星细芽尤其聚焦眼球,令人耳目一新;本来是好庞大 的根系,盘根错节的,偏要十断其九,留那三星两点须根苟延残喘,令见者皆惊,一面难忘。…… 天,我无话可说! 两个月来,每次从楼下经过,我都会驻留片刻,看看那棵没有皮仍然“活得好好的”树 是不是又多长了几片叶子,颜色是不是更加的油亮。我确实被它震撼了,因为只是没有皮还 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主干被人为地剖裂成好几部分,只相互微微地粘连着,但就是在这种 情形下,这株树在小小的、浅浅的紫砂盆里竟然郁郁葱葱起来。尤其是阳光晴好的日子,那 几捧绿端亭亭地闪着油油的光,竟爆出无限的活力了。 于是,终于有一天,我经过楼下它曾经驻留的角落的时候,发现它已不在了。这其实是 我早就预料到又一直担心的。它的主人是不会让它一直待在阳光下的,这两个月的好日子只 是让它聊以自救而已,既然活过来了,就不能只顾自己享清福了,因为它的使命是待在客厅 的角落里营造生活气氛的,哪能任其逐光而居自顾自幸福呢?虽然我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 但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我心里还是很难受。我想,等到下次我再见到它,又将是它奄奄一息、 游丝犹存的时候了。不过,下一次它能否躲过劫难,却很难说。毕竟,生命并不总是顽强的, 有时候,生命还是很脆弱的。 亲爱的,我们只需想想就会知道有多少这样的生命正在被我们摧残。哪一套商品房中没 有一二十盆这样的植物呢?或高或低,或粗或细,或袅娜或坚挺,放在玄关上,书房里,卧 室的窗台上,厨房里,洗手间里,阳台上应该更多,关键是看主人的审美情趣与爱好了。它 们如烟如翠地缀饰着我们的生活,直到死去的一天。 我们生活的美好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其他生物的痛苦上的,比如笼中咕咕鸣叫的鸽子或 鹦鹉,比如脖颈上戴着铃铛和绳索的小狗,比如水族箱里游弋的金鱼,比如…… 还是拐回头来说我们的树吧,我已经有一个月左右没有见到它了,我的这位老友近段可 好,无从问起也不可能知道。我并不是没有审美追求,只是我更热爱生命,我希望所有的生 命都开心快乐。虽然我也知道这只是痴人说梦,但是,我确实是这样奢望的。也许很多正常 的人会笑我痴傻,可是我愿意一直痴傻下去。 我们都喜欢绿色,因为我们来自于自然,最终也必将回归到自然中去。只是,我们可以 到自然中去亲近绿色,在那里,我们可以尽情地倾听他们的呢喃、尽情地感受他们的呼吸、 尽情地触摸他们的肌肤,尽情地品味他们的甘美。相约健康、守护生命,难道不是最美的事 情吗? 忘不了那棵树,忘不了饭店门前笼子里的待宰的鸽子和鱼儿,忘不了实验室里那些舍己 为人的小白鼠…… 7.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不仅详写盆景树的枝干,还生动地描绘它的姿态,为后文进一步写盆景的命运 做铺垫。 B.文章以盆景树为线索,将作者的所见所感结合在一起,引出其对生命的感悟,体现作者的悲 悯情怀。 C.作者以时间顺序行文,展现了一个树皮被剥光、枝干被扭曲但生命力仍然极为顽强的盆景树 的形象。 D.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笔调轻快,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如烟如翠地缀饰着我们的生活”的生命 的感激之情。 8.这篇散文在写法上运用的主要手法有哪些?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分析。(6 分) 9.本文以“忘不了那棵树”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建中,字得中,其先京兆人。曾祖逢,唐左卫兵曹参军。祖稠,梁商州刺史,避地入 蜀。会王建僭据,稠预佐命功臣,左卫将军。建中幼好学,十四丁外艰...。会蜀平,侍母居洛 阳,聚学以自给。携文游京师,为王佑所延誉,馆于石熙载之第,熙载厚待之。 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岳州录事参军。转运使李惟清荐其能,再迁 著作佐郎,改殿中丞,历通判道、郢二州。柴成务领漕运,再表称荐,转太常博士。时言事 者多以权利进,建中表陈时政利害,序王霸之略,太宗嘉赏,因引对便殿,赐以绯鱼..。会考. 课.京朝官,建中旧坐公累罚金,漏其事,坐降授殿中丞,监在京榷易院。苏易简方被恩顾, 多得对,尝言蜀中文士,因及建中,太宗亦素知之,命直昭文馆。建中父名昭文,恳辞,改 集贤院。数月出为两浙转运副使再迁主客员外郎历通判河南府知曹解颍蔡四州景德中以久次 进金部员外郎。 建中性简静,风神雅秀,恬于荣利,前后三求掌西京留守司御史台,尤爱洛中风土,就 构园池,号曰“静居”。好吟咏,每游山水,多留题,自称岩夫民伯。加司封员外郎、工部郎 中。建中善修养之术,会命官校定《道藏》,建中预焉。大中祥符五年冬,命使泗州,奉御制 《汴水发愿文》,就致设醮①。使还得疾,明年卒,年六十九。 建中善书札,行笔尤工,多构新体,草、隶、篆、籀、八分亦妙,人多摹习,争取以为 楷法。尝手写郭忠恕《汗简集》以献,皆科斗文字....,有诏嘉奖。好古勤学,多藏古器名画。 有集三十卷。 (节选自《宋史·李建中传》) [注]①设醮:道士设立道场祈福消灾。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数月/出为两浙转运副使/再迁主客员外郎/历通判河南府/知曹解颍蔡四州/景德中/以久/次进 金部员外郎。 B.数月出/为两浙转运副使/再迁主客员外郎/历通判河南府/知曹解颍蔡四州/景德中/以久/次进 金部员外郎。 C.数月/出为两浙转运副使/再迁主客员外郎/历通判河南府/知曹解颍蔡四州/景德中/以久次/进 金部员外郎。 D.数月出/为两浙转运副使/再迁主客员外郎/历通判河南府/知曹解颍蔡四州/景德中/以久次/进 金部员外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丁外艰,指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文中指李建中父亲去世。 B.绯鱼,在文中指宋代朝官的红色品服和五品以上朝官佩的鱼符袋。 C.考课,是古代官吏奖励制度的一种,即对官员进行定期考核奖励。 D.科斗文字,是我国古代篆书手写体的俗称,因其状如蝌蚪,故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建中才能卓著,善于进言。李惟清、柴成务都举荐他有才能;当时言事的人大多因权势和 利益进言,他却上表陈述强国策略,受到赏赐。 B.李建中淡泊名利,禀性沉静。他本已身居朝廷要职,却多次请求外放掌管西京留守司御史台; 他在洛阳修建园林,为自己取雅号“静居”。 C.李建中懂得道教,擅长修养之术。他参与过校定《道藏》,皇帝命他出使泗州,他携带皇帝 所作的《汴水发愿文》,设立道场祭祀。 D.李建中书法有名,受人喜欢。他游山玩水时多题诗留墨,创作的书札,行笔工巧,多种字体 都很精妙,人们争相将他的书札作为范本模仿学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携文游京师,为王佑所延誉,馆于石熙载之第,熙载厚待之。 (2)尝言蜀中文士,因及建中,太宗亦素知之,命直昭文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阆山歌① 杜甫 阆州城东灵山白②,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③?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 [注]①本诗作于 764 年杜甫在阆州时,叙写阆州清明祭祀时所见所感。②白:指清明祭祀的白 花、白纱等让山色似白云。③此句说江流汹涌而石头不崩倒,或许是有鬼神呵护。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叙述阆州的清明祭祀活动,“白”与“碧”对比,暗含祭祀背景。 B.颈联表明阆州清明祭祀盛况空前,连山势也可与嵩山、华山一比高下。 C.诗歌的结构谨严,首句之“白”与结句之“青”前后呼应,由人及己。 D.尾联表达出诗人漂泊西南仍牵挂中原不稳定的时局、思念家乡的情感。 15.古人点评本诗颔联是“绝妙危语”,你认为此联妙在何处?请简要概括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人们常用《爱莲说》中“ , ”两句来比喻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 又洁身自好。 (2)《荀子·劝学》中说,刀剑要锋利,需要磨砺,人要成为“ ”的君子,就必须 “ ”,强调了学习的意义重大。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 , ”两句,回忆四 十三年前北方人民此起彼伏、如火如茶反抗异族统治的斗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几千年来,汉字从无到有,经历了各种变体和进化,从简单的象 形字发展为今天的为天下华人共同使用的通用文字。纵观大千世界,各类文字 , 但没有哪一种文字像汉字一样,( ),既书写严谨又 。21 世纪的今天,电 子工具日益取代纸质文字,以打字取代手书的倾向是世界性的,这对汉字文化的伤害十分严 重。近年来,包括大学生在内,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多见,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汉字危机 的提法也不断在媒体的报道中出现,对此,不少有识之士发出了拯救汉字的呐喊。拯救汉字, 从书法普及教育入手。但是,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效果目前仍然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流于形 式。21 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信息是他们的先辈无法比拟的,而 他们的时间并不比他们的先辈 ,要求他们像先辈那样去学习书写是有困难的。因 此,我们要针对时代和青少年,探索新的书写理念和方法,培养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兴趣和效 率。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林林总总 美轮美奂 必须 富裕 B.琳琅满目 美不胜收 必需 富余 C.林林总总 美不胜收 必须 富余 D.琳琅满目 美轮美奂 必需 富裕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既古远又细微,既博大又现代,既精深又不失显易 B.既古远又现代,既细微又博大,既精深又不失显易 C.既古远又现代,既博大又精深,既细微又不失显易 D.既古远又现代,既博大又细微,既精深又不失显易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要针对时代和青少年的特点,探索新的书写理念和方法,培养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兴趣和 效率。 B.我们要针对时代和青少年,探索新的书写理念和方法,提高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兴趣和效率。 C.我们要针对时代和青少年,探索新的书写理念和方法,培养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兴趣和效率。 D.我们要针对时代和青少年的特点,探索新的书写理念和方法,提高青少年汉字书写的兴趣和 效率。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字。(6 分) 每 天 10 分 钟 快 步 行 走 不 但 对 身 体 健 康 有 益 , 而 且 能 使 消 沉 的 意 志 一 扫 而 光 。 ① ,但不少愿意尝试的人在快步走 10 分钟后,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他们的疲倦 顿消,身心畅快,做事有激情。② :长期徒步行走上班的人,心血管疾病、神经 衰弱、血栓性疾病和慢性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都明显低于喜欢乘车的人。③ ,包 括心脏疾病和中风、高血压、骨关节炎、肥胖、精神抑郁、某些类型的糖尿病以及结肠癌等。 走走路就可以远离疾病拥有健康,我们应该多走走路。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字(含标点符号)。(5 分) 自然资源部近日召开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调度视频会议,要求 10 月底前形成第三次国土 调查初步数据成果。目前各地正积极开展核实整改。自然资源部要求各地对照发现的问题, 持续纠正调查错漏,确保一次性整改到位,达到国家复核要求。据悉,作为耕地保护的重要 措施,耕地资源质量分类被纳入第三次国土调查。自然资源部要求把耕地资源放在自然地理 格局中分析,以摸清耕地资源宏观地域分布规律,进而掌握耕地资源自然本底条件、生态环 境状况和耕地资源最重要的基本特征。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 2019 年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增至 2.54 亿人,占总人口的 18.1%,“十四五” 期 间将突破 3 亿人。有关调查显示,60 岁以上人群当中使用电子支付方式付款的仅有 51%。 材料二 支付宝推出“关怀版”小程序,集合扫码、付款、缴水电费、挂号问诊等老年用户 最常用的功能,并将字体放大;无锡火车站为无健康码者设置专门通道;浙江一女孩为外婆 手绘微信说明书;重阳佳节来临之际,北京市老龄办和老龄协会发出智慧助老行动倡议书, 呼吁社会通力合作,帮助老人跨过“数字鸿沟”…… 材料三 每个人都会老去,将来我们也会像今天的老人一样,因跟不上“科技步伐”而面临 种种窘境,关爱老年人,同样也是关爱我们的未来。 班级计划围绕上述材料举行一次讨论会,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