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 2021 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一)(北京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将条形码
衡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讲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5 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从 1953 年到 2020 年,我国已经进行了七次人口普查。1964 年,我国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内容
加入普查项目;1982 年,首次使用计算机处理普查数据;1990 年,普查项目拓展到 21 项;2000 年,首次
使用光电录入技术并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首次采用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2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条
例》颁布,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的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人口普查的不断完善和规范,
见证了国家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
人口普查经历了“全手工”采集、记录、汇总,到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再到今天全面电子化、实时上
传信息、用大数据比对查缺补漏的过程,这真实记录了我国相关技术不断提高的历程,说明如今的互联网
普及率、公众对互联网的操作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2020 年的普查中,如果普查对象的户口在老家,但常住在外地,普查员会进行两头登记汇总时再进行
排重;对一些作息不规律、下班较晚的住户,普查员会配合他们的时间,甚至可能深夜入户普查;对群租
房等普查“硬骨头”,相关单位和人员也有预案……一位上世纪 80 年代曾协助民警普查人口的阿姨说,“当年
大家下了工基本就回宿舍、回家了”,与之相比,时下的人口流动、人户分离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体现了社
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
近来,不少媒体报道了人们关于人口普查的一些疑问和担忧,如“人口普查收费吗”“填写私人信息会不
会泄露隐私”。对此,有关部门在普查前己经做了有针对性的安排。这既说明了普查工作考虑得周密,也反
映出人们的权利意识、法治意识在提高。
通过人口普查,国家可以了解每一个人的信息,对人口进行精准画像,对人口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
这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比如,对年龄的统计,可以分析出一个地区有多少适龄儿童需
要就学,有多少老年人需要照料,从而指导相关部门规划学校,布局老年人服务设施、医疗资源等。在不
少人口集聚的城市,许多老人为了自己的孙辈能够进入心仪的幼儿园,开学前会提前几天去排队报名,这
说明城市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够充足。
(取材于林琳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是居住在国内的中国公民。
B.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使用大数据比对人口数据。
C.我国人口普查的项目逐渐丰富,技术不断进步。
D.几十年前人们下班就回家,这增加了普查难度。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公众互联网操作技术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人口普查的效率。
B.人口流动、人户分离和住址变化的现象可能导致漏报重报。
C.在信息时代,普查员入户调查登记的方式将会很快被淘汰。
D.有关部门应该对普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周密预案。
材料二
作为摸清我国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査、五年一次的 1%人口抽样调查、每年的 1%
人口抽样调查,构成了我国基本的人口调查体系。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利国利民的工程。
自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査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出现重要变化,人口总规模
增长惯性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开展人口普查,了解人口增长、劳动力供
给、流动人口变化情况,摸清老年人口规模,有助于准确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准确把握人口发展
变化的新特征和新趋势。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对于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有了人口分布的“全貌图”,我们就可以以人口的空间分布为基础促进国土空间优化,也可以通过国土空
间的优化来引导人口合理分布。我国将按照城市化地区、农业地区和生态地区三种类别开发和保护国土空
间。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城镇是可以集聚人口的;农作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二氧化碳等,这些
特性决定了农业生产需要分散人口;生态空间也服务于人类,但是它几乎不需要人口在其中发挥作用,最
好的保护生态的方法是无为而治,我们迁出人口不干预自然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将来可以将非城市地区
建设为农业区或生态保护区,在农业区需要保留足够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生态保护区只需要保留看
护管理的人口,而更多人口则要进入城市就业。这就要求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全国一盘棋”,使建设用地指
标的供给与人口在空间上的流动和分布相一致。考虑国家的“整体效益”而非“个体效益”,才能实现山川美好、
城市发达。
我们要用好人口普查数据,引导城乡人口流动,让人口布局更加合理。一方面要通过健全农业转移人
口的市民化机制,处理好日益庞大的进城农民群体的居住、子女入学等问题;另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壮大乡
村产业为城乡人口流动提供优质就业平台,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取材于武风珠、林火灿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按照我国人口调查体系,每年都要有人口调查工作。
B.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总规模在下降。
C.实现土地资源配置,需要统筹考虑全国的整体效益
D.利用人口普查数据,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乡村振兴。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口的年龄结构波动变化将会影响我国社会发展。
B.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可以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
C.农作物生长特性决定了农业区不能聚集过量人口。
D.只要人口分布合理,就能实现山川美好城市发达。
5.人口普查对我国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具有多重深远的意义。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概括。(6 分)
二、本大题共 6 题,共 25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1 题。(共 18 分)
灵、博之山,有象祠(1)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
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
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予曰:“胡然乎?
有鼻(2)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
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祀者为舜,非为象也。意
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
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3)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抵于奸.,则必入
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
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4)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
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
之封象欤?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
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
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取材于王守仁《象祠记》)
注释:(1)象祠:象的祠庙。象,人名,传说中虞舜的弟弟。(2)有鼻:古地名,在今湖南道县境内。
相传舜封象于此。象死后,当地人为他建了祠庙。(3)瞽瞍(gǔsǒu):舜父名。(4)管、蔡:周公的弟弟管
叔鲜和蔡叔度。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斯祠之肇.也 肇:开始
B.举.而不敢废也 举:进行
C.不抵于奸. 奸:邪恶
D.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 殆:疑惑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其.下诸苗夷之居者 其.新之也
B.皆尊奉而.禋祀焉 既死而.人怀之也
C.而请记于.予 吾将以表于.世
D.而.象之祠独延于世 而.犹可以化之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
大概是在(舜)用干舞羽舞感化了苗族以后吧
B.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
自我修养向善,就不会到邪恶的地步
C.象不得以有为也
象在他的封国里无所作为
D.承象之终也
承认了象最终的表现
9.下列理解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在唐朝时,象是被否定的人,因此象祠曾被拆毁。
B.苗民为象立祠,只是为了感恩舜,与象并无关系。
C.作者引用《书》上的话,说明舜用孝德使家人和谐。
D.作者认为,君子的修养和高尚的品德能感化天下人。
10.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 分)
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
11.文章第二段中说“我知之矣”,请概括回答“我”知道的内容。(4 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2 题。(共 6 分)
12.阅读下面《论语》二则,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
(《论语·学而》)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分别解释句中“敏于事而慎于言”“未足与议也”的意思。(2 分)
(2)这两则中,孔子强调了什么主张?对你有哪些人生启示?(4 分)
三、本大题共 5 题,共 24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3-15 题。(共 12 分)
题杜甫画像
王安石
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丑妍巨细
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①。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
攘盗贼森戈矛。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
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后之游。
注释:①雕锼:雕刻。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13.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浩荡八极”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洪荒天地之中,事物丰富繁多。
B.“丑妍巨细”两句说杜甫的诗写尽了世间百态,不见斧凿痕迹。
C.“瘦妻僵前子仆后”一句详细描绘了诗人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遇。
D.“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化用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
14.“青衫老更斥”一句中以“青衫”代指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B.昔日青衫遇知己
C.尚忆青衫陪众隽(陆游《书怀》)
D.青衫昔作督邮时(刘克庄《挽黄岩赵郎中二首》
15.这首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 分)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 分)
①孔子特别注意日常言行的细节。弟子“言志”时,子路言谈不够谦逊,孔子因“______,________”而哂
笑他。
②古人特别重视广开言路。齐王听取邹忌的谏言后,朝中呈现出“群臣进谏,__________”的局面;诸葛
亮在《出师表》中也向刘禅提出“___________,以光先帝遗德, ”的建议。
③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悲苦中蕴含着不屈的抗争精神。
④学校组织“一片丹心照汗青”主题书法比赛。请你从古诗文中选取切合此主题的文句进行书写,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7 题。(共 5 分)
17.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中,贾政猜完四春的灯谜后,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
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有人说,贾府的命运与元春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原著情节,谈谈你对这一说
法的理解。
四、本大题共 4 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8-21 题。
南太行的妖娆山野
杨献平
①板栗树冒出黄色嫩芽的时候,杏花、桃花和梨花早已经开过。与板栗树同步的,是洋槐树。这种树
木,在南太行乡村的山野极其普遍。每当春天,满树花朵洁白绽开,蜜蜂们忙得前脚跟后脚的时候,村人
会提上荆条编织的篮子和长把的镰刀,到附近的山坡上去采。
②花朵当然是人吃,绿叶子喂猪。猪在吃绿叶子的时候,常常故意先捡里面残剩的洋槐花来吃,还把
嘴巴吧嗒得很响,以示抗议..。人们把洋槐花洗干净,再和玉米面搅拌在一起,放点盐,放在箅子上蒸熟,
倒点香油,吃得满口生香,仿佛整个身体,从里到外,也都有了花香似的,觉得特别轻.盈,又很充实。洋
槐花和玉米面联合的甜丝丝的滋味,至今还留在舌尖上,每一想起,就忍不住吞咽一口唾沫。
③从这个时候开始,新的一年才算真正开始。农人一方面跟随节令,另一方面就是跟随庄稼,展开一
年四季的生活。这时候,麦苗连夜疯长,早上吓人一跳。青油油的,像是染了绿墨;没有太阳光的时候,
看起来有些发黑,但也是油油的那种黑,深深的黑。玉米也是,悄悄拔节,把星光下的山野吵闹得愈加热
闹。只有各种豆子长势缓慢,它们大都被套种在玉米或麦子地里。人很偏心,总是先照顾长得快的、高的
庄稼。豆子们也知道,为了使自己长得快一些,它们会伸出柔软的青色的手臂,挽住人高马大的玉米秆子,
努力攀缘而上,不断争取与阳光谋面的机会。花生也要在这个时候点种,但它们的待遇一般较差,人总是
把他们种在山坡上。还有芝麻、黄豆、红小豆,等等。在人们眼里,它们是类似于杂草一样的庄稼,越是
与荒草挨得紧密,越会长得好。
④河北沙河、武安一带的太行山山峰林立,莽苍无际,众多的悬崖隐藏其中,林子虽然不大,但也很
茂盛。人进去,就和其中的一棵树没有区别了。要找,得扯着嗓子喊。林子的树下,特别是阳光可以经常
光顾的地方,茅草丰厚,里面有柴胡、党参、黄芪等药材。为了挣到零花钱,不太忙的时候,村人就扛着
锄头,提着篮子,去挖药材,回来晒干了,卖给药材贩子或者就近的中药铺。
⑤高山起伏,犹如不停翻卷的巨大波浪,也像是群龙聚首。但再高的山,也是一沙一石积累起来的。
接近村庄的时候,山势逐渐减缓,土质也随之改变,松软、肥厚,用锄头一刨,把野草和荆棘搬离原位。
通常,大半天工夫,就可以开出一片田地。据父亲说,他年轻的时候,大家觉得田地少,人口倒是一年比
一年多。为了多打粮食,村人就选择山上土比较多的地方,开垦出一些新田。可也奇怪,山里田地,总是
产量很小。同样一片地,即使雨水充沛的年景,也还是不如村子附近的正规田地。开始人不明白,久而久
之,才发现,那些野草和荆棘虽然被除掉了,可它们的根还在,一不留意,就又滋生出更多的同类来,使
得庄稼无力抵抗,土地的营养都被原来的植物吸取了。
⑥人们渐渐离开了山坡,有的出去打工了,有的办了养殖场,还有些,凭着脑子和嘴巴做生意。再加
上政府号召封山育林,不到一年,先前的山坡就又恢复了原来的葳蕤,杂草卷土重来,就连消失了的野鸡、
野猪、狼,都再一次出现了。老人们说,从前没有电灯的年月里,都是听着鸡鸣和狼嚎睡觉、起床和上地
下工的。现在,有了电灯、电话和楼上楼下,又可以听着狼嚎过日子了。还有的,栽种了苹果树,每当秋
天,沉甸甸的苹果在枝头上纷纷笑出声来,红扑扑的脸蛋,胖胖的身子,惹得孩子们总是流口水,有胆子
大的,趁主人家不注意,从茅草当中爬到果园边上,惊慌得兔子一样,摘几个连滚带爬地躲到自以为安全
的地方大快朵颐。
⑦麦子已经成熟,不要三五天,就被人收割了。玉米开始吐穗,粉红还有点发紫的玉米缨子挂在长长
的叶子之间,闺女的发辫一样。四季豆也开花了,紫黑色的,很不起眼。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站在院子
里,头顶不断有鸟鸣,还可以听到喜鹊等鸟儿忽闪翅膀的声音。阳光下的山野,一片苍郁,庄稼和草木竞
相展开,不断分枝,增添新的力量。天空上,云朵飘逸,如丝带。两边的青山上,寂静而又喧哗。
⑧板栗树早已开过花了,长条状的、有点像弹簧的花朵枯萎成黑色,慢慢掉落,取而代之的是浑身长
满细小尖刺的板栗。圆球形的板栗,开始小如指头肚,慢慢地膨胀、扩大、成长,想起来就很有意味..。站
在山岭上,漫山遍野的板栗树,青色的果实、稠密的绿叶子,看起来蔚为壮观。
⑨村庄在远处近处的山坡上燃起烟火,慢慢增多的各式车辆在盘山道上,一会儿钻出一会儿隐没。那
是来这里旅游的外地人。近些年来,南太行开发了不少景点,引得外地人不远千里万里,来到南太行,一
个个睁着好奇的眼睛,在生养我们的沟壑、山野之间,寻找自然与乡野之美。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还把嘴巴吧嗒得很响,以示抗议.. 抗议:表达不满意
B.觉得特别轻盈.. 轻盈:轻松舒适
C.先前的山坡就又恢复了原来的葳蕤.. 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D.想起来就很有意味.. 意味:板栗美好的味道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头写春天的板栗树冒出黄色嫩芽,与后文漫山遍野的板栗果实成熟相呼应。
B.文章第③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农作物应时生长,长势喜人的情景。
C.文章结尾写南太行开发景点吸引外地人来旅游观光,暗含作者对环境破坏的担忧。
D.作者情感细腻饱满,语言生动有趣,亲切自然。叙事描写有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
20.文第⑦段中写到“两边的青山上,寂静而又喧哗”根据文意回答“寂静”“喧哗”的具体内容,并分析作
者这样写的寓意。(6 分)
21.文章题目“南太行的妖娆山野”内涵丰富。结合全文,请你分析“妖娆”的内涵,并谈谈以此为题有怎
样的表达效果。(6 分)
五、本大题共 3 题,共 65 分。
21.语言基础运用(5 分)
①滴滴汗水,折射闪光的人生价值;颗颗螺钉,铸就新时代的发展征程。②孙泽洲、白玉晶等 10 人当
选为 2020 年度全国劳动模范。③他们有的致力于深空探测领域研究;有的埋头于供排水岗位;有的潜心于
发明创造……④他们爱岗敬业,立足本职,殚精竭虑,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长为知识型、
创新型、技能型劳动者。⑤这些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激励了成千上万的普通劳动者参与到社
会主义建设大业之中,谱写了一幅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绘就了一曲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奋
斗赞歌!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①句的运用了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B.③句中的“有的”删除之后不影响语意。
C.④句的画线词语顺序与第③句对应不当。
D.④句的“殚精竭虑”可改为“处心积虑”。
(2)文段中⑤句的画线句有语病,请找出病因,并加以修改,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卡上。(2 分)
22.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
结合原著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写出人物姓名,符合原著,言之有据。150 字左右。
(2)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年代创作的许多诗篇,今天读来依然让人倍感振奋。请从下列诗句中,任
选一句作为开头,联系今天的社会生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小诗不超过 150 字,抒情文字 150 字左右。
①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②雄关漫道真如铁 ③江山如此多娇
(3)为丰富同学们的劳动体验,提高实践能力,学校新开辟了一块园地,准备种植瓜果蔬菜。现校学
生会面向全体同学征集园名。请你为该园地拟写一个名字,并阐释以此命名的理由。要求:园名有特色,
有意蕴;言之成理。150 字左右。
23.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2020 年 8 月,考出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好成绩的农村女孩钟芳蓉,在选报专业时,毅然选择了北
京大学考古专业,一时间引起人们热议。有人说,这姑娘有头脑,能辩证地看待冷和热的选择问题;也有
人说,钟芳蓉能将个人发展和时代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还有人说,考这么高的分数,完全可以选报最好的
专业……
围绕上述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合理。不少于 700 字。
(2)请以“毕业”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 700 字。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居住在国内的中国公民”错,由原文“2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条例》颁布,首次将居住在中国境内
的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可知。
B.“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使用大数据”错,原文“1982 年,首次使用计算机处理普查数据”说的是开始使
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D.“增加了普查难度”错,人们下班就回家比时下的人口流动、人户分离是降低了人口普查的难度。
故选 C。
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普查员入户调查登记的方式将会很快被淘汰”错,由原文“2020 年的普查中,如果普查对象的户口
在老家,但常住在外地,普查员会进行两头登记汇总时再进行排重……甚至可能深夜入户普查”可知,普查
员入户调查登记的方式不会被淘汰。
故选 C。
3.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人口总规模在下降”错,原文“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说的是“增长惯性
减弱”而不是“下降”。
故选 B。
4.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进行推断的能力。
D.“只要……就能……”说法绝对,原文“考虑国家的‘整体效益’而非‘个体效益’,才能实现山川美好、
城市发达”。
故选 D。
5.(1)使国家对人口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从而进行合理布局;(2)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
构优化;(3)促进国土空间优化,引导人口合理分布;(4)引导城乡人口流动,让人口布局更加合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通过人口普查,国家可以了解每一个人的信息,对人口进行精准画像,对人口信息进行分
析和研判,这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具有深远的意义”可知,通过人口普查国家对人口信息进行分析和研判,
从而进行合理布局。
结合材料二第二段“开展人口普查,了解人口增长、劳动力供给、流动人口变化情况……深刻认识这些
变化,对于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推动人口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可知,通过人口普查能调整完善人口政策,
推动人口结构优化。
结合材料二第三段“有了人口分布的“全貌图”,我们就可以以人口的空间分布为基础促进国土空间优化,
也可以通过国土空间的优化来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可知,通过人口普查促进国土空间优化,引导人口合理分
布。
结合材料二第四段“我们要用好人口普查数据,引导城乡人口流动,让人口布局更加合理”可知,通过人
口普查引导城乡人口流动,让人口布局更加合理。
6.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意思是“这也许是仿效舜封象的办法吧”。殆:大概。
故选 D。
7.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代词,代指山;表选择语气,还是;
B.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C.介词,向;介词,给;
D.连词,表转折。
故选 D。
8.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C.“象不得以有为也”,意思是“象不能为所欲为”。“不得以有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能够因此有
所行为”,即“不能为所欲为”。
故选 C。
9.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只是为了感恩舜,与象并无关系”错。原文是“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夷之奉之
也,承象之终也”,可见苗人为象立祠,是因为象后来的表现很好,他们信奉象,不是因为舜。
故选 B。
10.从这里能够看到象已经被舜感化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有:斯,代词,这;见:看到、看出;既,已经;化于舜,被动句;化,感化。
11.人们之所以为象立祠,是为了纪念舜,即所谓“爱屋及乌”之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可知,作者明白了人
们之所以为象立祠,是为了纪念舜,即所谓“爱屋及乌”之意。
参考译文:
灵鹫山和博南山有象的祠庙。那山下住着的许多苗民,都把他当作神祭祀。宣尉使安君,顺应苗民的
请求,把祠庙的房屋重新修整,同时请我做一篇记。我说:“是拆毁它呢,还是重新修整它呢?”宣慰使说:
“是重新修整它。”我说:“重新修整它,是什么道理呢?”宣尉使说:“这座祠庙的创建,大概没有人知道它
的起源了。然而我们居住在这里的苗民,从我的父亲、祖父,一直追溯到曾祖父、高祖父以前,都是尊敬
信奉,并诚心祭祀,不敢荒废呢。”有鼻地方的象寺,唐朝人就把它毁废了。象的为人,作为人子则不孝忤
逆,作为弟弟则蛮横无理。对他的祭祀在唐朝就已被废弃,今天却还有保存着这一习俗的地方;有鼻地方
已经废除了祭祀活动,这里却香火不断。这是为什么呢?
我说:“为什么这样呢?有鼻那地方的象祠,唐朝人曾经把它毁掉了。象的为人,作为儿子就不孝,作
为弟弟就傲慢。对象的祭祀,在唐朝就受斥责,可是还存留到现在;他的祠庙在有鼻被拆毁,可是在这里
却还兴旺。为什么这样呢?”我懂得了!君子爱这个人,便推广到爱他屋上的乌鸦,更何况是对于圣人的弟
弟呢!既然这样,那么兴建祠庙是为了舜,不是为了象啊!我猜想象的死去,大概是在舜用干舞羽舞感化
了苗族之后么?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古代凶暴乖戾的人难道还少吗?可是象的祠庙却独独能传到今世。我
从这里能够看到舜的品德的高尚,进入人心的深度,和德泽流传的辽远长久。
象的凶暴,在开始是这样的,又怎见得他后来不被舜感化呢?瞽瞍也能听从,那么他已经被舜感化成
为慈祥的父亲了;如果象还不尊敬兄长,就不能够说是全家和睦了。他上进向善,就不至于仍是恶;不走
上邪路,就说明一定会向善。象已经被舜感化了,确实是这样啊!孟子说:“天子派官吏治理他的封地,使
象不能为所欲为呢!”这大概是舜爱象爱得深,并且考虑得仔细,所以用来扶持辅导他的办法就很周到呢。
不然的话,像周公那样圣明的人,他的兄弟管叔、蔡叔却还免不了身败名裂。从这里能够看到象已经被舜
感化了,所以能够任用贤人,安稳地保有他的位子,把恩泽施给百姓,因此死了以后,人们怀念他啊。诸
侯的卿,由天子任命,是周代的制度;这也许是仿效舜封象的办法吧!
我因此有理由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天下没有不能够感化的人。既然这样,那么唐朝人拆毁象的
祠庙,是根据象开始的行为;现在苗民祭祀他,是信奉象后来的表现。这个意义,我准备把它告诉给世人。
使人们知道:人的不善良,即使跟象一样,还能够改正;君子修养自己的品德,到了极点,即使别人跟象
一样凶暴,也还能够感化他呢。
12.(1)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要追求敏捷,说话要谨慎。(或:做事快,少说话);未足与议也:不
值得和他讨论问题。意思是不值得搭理他。
(2)人不应过多关注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享受,而应该在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习道理这些精神方面上
有所追求。我们正处于青年时期,要把心思放在知识学习、能力提升上,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不
应比吃比穿,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名著中重点句子含义的能力。
“敏”, 勤奋敏捷;“慎”,谨慎。句意为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足”,值得;“议”,讨论。不值得和他讨论问题。即为不值得搭理他。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段内容,把握作者观点并加以阐释的能力。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说人生活应简朴; “敏于事而慎于言”,要少说多做; “就有道”, 接
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可知孔子观点为:人不应过多关注衣食住行方面的物质享受,而应该在
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习道理这些精神方面上有所追求。
启示方面谈如何不讲究物质享受,专心求学即可。青年正是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时期,青年人应该
不比物质比学习,不比吃穿比精神。这样才可学有所成,成就理想。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
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
了。”
13.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C.“详细描绘了诗人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遇”错。“瘦妻僵前子仆后”句描绘的是杜甫家庭生活的遭遇,并
不是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遇。
故选 C。
14.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判定修辞手法的能力。
题干中的“青衫老更斥”的“青衫”代指人,故该句所用修辞是借代。
A.“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用官职“青衫”是指官服,故该句中的“青衫”不是代指人。
B.“昔日青衫遇知己”中的“青衫”代指青年学子、书生,因为古代学子都是穿青色的服装。
C.“尚忆青衫陪众隽”中的“青衫”代指青年学子、书生,因为古代学子都是穿青色的服装。
D.“青衫昔作督邮时”中的“青衫”之微贱者的服色,借指官职微贱者。
A 项中的“青衫”不是指人,B.C.D 三项的“青衫”代指人。
故选 A。
15.开头从杜甫的诗歌写起,赞美杜甫的诗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惊人的表现力;接着描述了杜甫坎坷不
平的一生,慨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最后表达了对杜甫的钦敬,表示愿意追随杜甫。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诗的开头两句“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先从杜甫的诗歌写起,“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
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锼”句赞美杜甫的诗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惊人的表
现力。“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描述了
杜甫坎坷不平的一生。“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
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作者慨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表达了作者对杜
甫的钦敬。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后之游”,表示作者愿意追随杜甫。
综上分析,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开头从杜甫的诗歌写起,赞美杜甫的诗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惊人的表
现力;接着描述了杜甫坎坷不平的一生,慨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最后表达了对杜甫的钦敬,表示愿意
追随杜甫。
16.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门庭若市 诚宜开张圣听 恢弘志士之气 万里悲秋常作客
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
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
宜、恢、弘。
17.贾元春的命运可以说最能代表贾府的命运,贾府的荣辱兴衰都和元春有着很深的关联,从元春的“才
选凤藻宫”再到“元妃省亲”,荣国府发展到了极盛。省亲之后,元春回宫似乎是生离,其实是死别;她丧失
的不只是自由,还有她的生命。因而,写元春显贵所带来的贾府盛况,也是为了预示后来她的死是庇荫着
贾府大树的摧倒,为贾府事败、抄没后的凄惨景况作了反衬。元春之死不仅标志着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
派在政治上的失势,敲响了贾家败亡的丧钟,而且她自己也完全是封建统治阶级宫闱内部互相倾轧的牺牲
品。这里贾政已经有不祥的预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元春的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元春做了贵妃,二十岁左右死的,她生前执掌大权,
是皇帝非常宠爱的一个贵妃。有点像五月的榴花一样,红得发紫。石榴的花是最红的花,古代叫做榴火。“三
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初春就是元春,后面迎春、探春、惜春,没有一个比得上元春。后面“虎
兔相逢大梦归”,元春的死跟贾家的败落有非常大的关系。荣国府受到皇帝非常大的恩宠是因为元春,元春
一死,接下来就是贾家抄家,整个没落了。从元春的判词里面可以看到,她的命运主宰着整个贾家的盛衰。
贾元春的命运可以说最能代表贾府的命运,贾府的荣辱兴衰都和元春有着很深的关联,从元春的“才选
凤藻宫”再到“元妃省亲”,荣国府发展到了极盛。后来她死后不久,贾府事败、被抄家。元春之死标志着四
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在政治上的失势,敲响了贾家败亡的丧钟。
18.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D.“想起来就很有意味”,联系原文“圆球形的板栗,开始小如指头肚,慢慢地膨胀、扩大、成长,想
起来就很有意味”,这里的“意味”是针对板栗的生长过程而言的,应当是指这个过程“有趣”“有意思”。
故选 D。
19.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B.“比喻”错,“它们是类似于杂草一样的庄稼”不是比喻。
故选 B。
20.“寂静”是指青山上没有人的打扰,只有各种动植物自由自在的生长;“喧哗”是指各种动植物生机勃
勃,展现出生命蓬勃生长的热闹。寓意:作者这样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乡村宁静生活的怀念和热
爱,也照应了后文担心过度旅游开发打扰到乡村的宁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句子作用的能力。
先看“寂静”,文中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通过描写“头顶不断有鸟鸣,还可以听到喜鹊等鸟儿忽闪翅
膀的声音”,来表现田野和青山的宁静。这里只有动植物自由自在的生长,即将被收割的麦子、吐穗的玉米、
开花的四季豆、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头顶的鸟鸣、鸟儿呼扇翅膀的声音、如丝带般飘逸的云朵……阳
光下的原野没有人的打扰,只有动植物自由自在地生长,显得十分“寂静”;
“喧哗”是因为“阳光下的山野,一片苍郁,庄稼和草木竞相展开,不断分枝,增添新的力量”,这里是它
们的天堂,各种动植物生机勃勃,展现出生命蓬勃生长的热闹。
作者这样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对乡村宁静生活的怀念和热爱。同时与后文“慢慢增多的各式车辆
在盘山道上,一会儿钻出一会儿隐没。那是来这里旅游的外地人。近些年来,南太行开发了不少景点,引
得外地人不远千里万里,来到南太行,一个个睁着好奇的眼睛,在生养我们的沟壑、山野之间,寻找自然
与乡野之美”形成照应,表达了对旅游开发可能会打扰到乡村宁静的担忧。
21.内涵:(1)“妖娆”是指南太行原野景色美丽,充满生机与活力;“妖娆”是指南太行的原野以它的慷
慨与包容养育着这片土地上的人,让他们过得美好而幸福。效果:以“南太行的妖娆山野”为题,运用拟人手
法,既写出了南太行的美丽,又饱含着对它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首先看“妖娆”的含义,它的本义是美丽,文章也描写了南太行景色的美好,如“每当春天,满树花朵洁
白绽开”,“这时候,麦苗连夜疯长,早上吓人一跳。青油油的,像是染了绿墨……玉米也是,悄悄拔节,把
星光下的山野吵闹得愈加热闹……”“阳光下的山野,一片苍郁,庄稼和草木竞相展开,不断分枝,增添新的
力量。天空上,云朵飘逸,如丝带”,这些描写写出了南太行原野的生机与活力,给人以美的感受;
“妖娆”也指南太行人的美好生活。你看,“人们把洋槐花洗干净,再和玉米面搅拌在一起,放点盐,放
在箅子上蒸熟,倒点香油,吃得满口生香”,“林子的树下……里面有柴胡、党参、黄芪等药材。为了挣到零
花钱,不太忙的时候,村人就扛着锄头,提着篮子,去挖药材,回来晒干了,卖给药材贩子或者就近的中
药铺”,“接近村庄的时候,山势逐渐减缓,土质也随之改变,松软、肥厚,用锄头一刨,把野草和荆棘搬离
原位。通常,大半天工夫,就可以开出一片田地”,“每当秋天,沉甸甸的苹果在枝头上纷纷笑出声来,红扑
扑的脸蛋,胖胖的身子,惹得孩子们总是流口水”,南太行以它的慷慨和博大的胸怀包容、养育着这里的人
们,让他们过得美好而幸福。
效果:“妖娆”一词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南太行山野的美丽;这个词语也包含着作者对南太行家乡的赞
美和热爱之情。
21.(1)C
(2)搭配不当。应改为:绘就了一幅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气势恢
宏的奋斗赞歌!
【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本题包括修辞手法、病句和成语的运用,需要学生调动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等知识进行分析。
A.“颗颗螺钉,铸就新时代的发展征程”将劳动模范比喻为“螺丝钉”没有排比的修辞。
B.“他们有的致力于深空探测领域研究;有的埋头于供排水岗位;有的潜心于发明创造”是排比修辞,
并且“有的”表明“致力于深空探测领域研究”“埋头于供排水岗位”“潜心于发明创造”是这些劳模中的一部分,
删去影响语意。
C.④句中划线词语应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故正确。
D.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贬义词。语境是夸赞劳
模们的精神,所以二者不能互换。
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谱写了一幅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绘就了一曲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奋斗赞歌”中“谱写历
史画卷”与“绘就奋斗赞歌”都是动宾搭配不当,应当将“谱写”和“绘就”互换位置。
22.(1)《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的行为就体现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论断。他在失败面
前绝不退缩,坚信人是不能被打败的。他是一个体现着人类尊严和命运重压下仍有优雅风度的硬汉子形象。
象征着一种永恒的、超时空的存在,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无论他是否成功,我们都应该尊敬他。尊敬他
那永不言败的高贵灵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本题要求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原著情节,谈
谈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句话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对这五部作品都得有较详细的了解。
首先这句话主要是强调人要有精神追求。结合作品中的人物来写的时候,要注重人物内心和性格的描
绘,突出强调其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以《老人与海》为例,其中只有两个主要人物,小男孩马诺林和老渔夫圣地亚哥,其中老渔夫圣地亚
哥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人物,圣地亚哥一生虽然厄运重重,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垂头丧气,而是乐观自信。
在面对其他捕鱼人的嘲笑、在连续 84 天以来捕鱼一无所获、在他唯一的伙伴小男孩不得不离开的情况下,
他并没有消沉颓废,没有放弃追求,他保持这种自信与希望。他认为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被打败,老人
显示出的是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乐观并不是对生活、对对手的盲目乐观,而是在一切重压下的优
雅风度。这正体现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信念。
其他作品可选的人物,如《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红岩》中的许云峰,《边城》中的爷爷等。写
作时注意“150 字左右”的字数要求。
(2)示例:雄关漫道真如铁,如铁的雄关、如铁的征程,终究会在如铁的意志、如铁的精神面前变成
坦途。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我们只是看准了方向,
咬紧了牙关,抵住了眩惑,用自己的脚步走出了行者无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题目要求学生选择一句毛泽东诗句作为开头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考生首先需要理解诗句的含
义。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出自《沁园春·长沙》,描绘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表达的是
青年的无畏与气魄。如选择这句做开头,考生可以歌颂当代中国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青年们,他们以“后浪”
的勇气搏击风雨,勇立潮头,成为建设祖国的钢铁力量。
“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忆秦娥·娄山关》,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代表是重重困难,后半句是“而
今迈步从头越”,表达出革命者和建设者不惧困难,战胜困难的信息与豪情。如选择这句做开头,可以歌颂
中国人咬紧牙关战胜重重困难取得的伟大胜利。
“江山如此多娇”出自《沁园春·雪》,此句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表达出身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如
选择此句做开头,考生可以描写祖国壮丽的河山,表达要守护好这大好河山,把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好的信
心和豪情。
(3)绿之源。“绿之源”意为绿的源泉。同学们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是绿色无公害、健康生态的,这
体现了以宣传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师生生态环保意识、呼唤更广大的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为目的。同时,
绿本身就给人一种生机,有活力的感觉,象征着同学们的青春活力。源,有源头的意思,指水果蔬菜源自
天然,给人美好的遐想。同时,“源”和“园”谐音,“绿之源”也可理解为绿色的园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理清题目的基本意思。题干是要求为园地取名,注意园地“种植瓜果蔬菜”的用途,所
以取名要和这一点有关联,不可随意,要有意蕴。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拟定一个名字;②介绍
名字的由来,尤其是需要与园地特色相结合;③命名力求新颖,不落俗套,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23.(1)【范文】
做自己喜欢的事
湖南耒阳考生钟芳蓉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 676 分的成绩,名列湖南省 2020 年高考文科第四名。钟芳
蓉决定选择北大考古专业,这件事在网上引起了热评。我认为,钟芳蓉选择考古专业,是因为她喜欢考古
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是值得鼓励的。
人活在这世上,不光是为别人而活,更重要的是为自己而活,做最真实的自己。但丁曾说过:“走自己
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的,人生在世,有时候不要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自己喜欢做,就要坚守,不
要动摇。
听说过一个故事:两个老朋友在公园里散步,一个是州长,一个是亿万富翁。州长向老朋友抱怨说他
被政务搅得心烦意乱,经常失眠,并慨叹当初要是他当作家的理想不被生活改变,该有多好。而亿万富翁
则向老朋友诉说金钱使他失去了自由,并对当年一个人坐在海边看潮涨潮落、晚霞翻飞的惬意念念不忘。
这时,他们看到大哲学家罗尔带着孙女在草地上放风筝的愉快场景,异口同声道:“他们真幸福!”于是,州
长和亿万富翁走上前求教罗尔:“幸福是如何获得的?”罗尔看了看他们说:“做你喜欢做的事!”说完,又放
起了他的风筝。
在这多彩的世界里,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弹自己拿手的乐器,烹饪美味可
口的饭菜以及享受舌尖上的美味。我们可以多运动,坚持锻炼身体,去和大自然拥抱,去公园走走,欣赏
美丽的风景,呼吸新鲜的空气,亦是一种美妙的享受。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会很自由,很放松,完
全不受他人限制,爱干什么就做什么,开心做自己。所以,钟芳蓉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选择自己喜欢
的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就认为,选最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比选最赚钱的专业重要。这个道
理简单质朴,却又一针见血——如果不喜欢,又怎么可能有前行的动力?考古专业“钱景”也许不让人看好,
但是考古专业是钟芳蓉喜欢的,因为金钱的利诱而改变自己的选择,又有何快乐而言呢?
哲学家告诉我们:“做我们所喜欢的,然后成功就会随之而来。”自己喜欢什么,爱好什么,感兴趣什么
就去尝试,去做,去实施。当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会体验到一种快乐。所以,我支持钟芳蓉选择自
己喜欢的考古专业!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能力。
【审题】
要点:材料说,湖南耒阳考出湖南省文科第四名好成绩的钟芳蓉决定选择北大考古专业,对于这件事
网友有着不同的看法。审清这些材料内容后,考生可以依据网友的看法或从钟芳蓉的角度出发,谈谈自己
对此事的看法或感悟。可以肯定网友的看法,如“这姑娘有头脑,能辩证地看待冷和热的选择问题”,谈谈坚
定自己的想法,不被“冷热”功利所惑等问题;又如“能将个人发展和时代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分析她选择考
古行业而不选择热门行业,是一种有责任有担当的表现,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行为,而不是为个人谋求私利
的行为;也可以分析“考这么高的分数,完全可以选报最好的专业”的观点,什么是“最好的专业”,从钟芳蓉
的角度来说,显然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才是“最好的”;当然,考生也可以从就业的角度或其它角度考虑,提出
相反的看法。
从文体来看,要求写作议论文,观点要明确,论据要充足。
【立意】
1.坚定初心,勇往直前。
2.专业选择不能太功利。
3.现代大学生应有责任担当意识。
4.喜爱的专业才是最好的专业。
5.因为热爱,所以成功。
……
【素材】
1.号称智商只有“007”的憨豆先生,现实却曾是主攻电机工程学的牛津大学硕士,所以屏幕上那个“轻
度智障”的搞笑形象,实在不是他的本色出演。那么他又为什么放弃硕士学位来演戏呢?因为热爱。他放弃
了前途,去努力追求他热爱的东西。虽然刚开始,并没有人买他的帐,只是觉得这个人很傻,但后来,他
慢慢的靠着他独特的方式与脸庞,收获了大批粉丝与观众的喜爱。观众们说“他本是一个博士,却演了一辈
子傻子。”也许,他按照原有的生活过下去,也会有不错的收入,但为了追求热爱的东西,他宁愿受苦,也
要拥抱快乐。
2.莎士比亚生于英国艾汶河畔斯特拉福德镇一个羊毛商人的家庭,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都很低。他
在六七岁的时候,入学学习拉丁文和古希腊文。五年之后,因家庭破产,他只得中途退学,前往伦敦谋生。
到了伦敦,他四处奔走,到处央求,才找到为一家戏院的绅士赶车的差使。由于工作间歇,他常能从门缝
和小洞里窥看舞台上的演出,渐渐地对戏剧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一次他偶然被老板抓差临时扮演了一个仆
从,表演得很出色。这样,他便开始走上了舞台,后来竟成了剧场的正式演员。要做一名出色的演员,莎
士比亚深感自己的知识浅薄,就利用点滴时间苦读,博览了大量的书籍,还广泛地接触了英国的社会现实,
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剧团写出了《亨利六世》等三部剧本,引起了戏剧界的注意,紧接着,他又写出了《理
查二世》等剧本,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当时,英国戏剧界正活跃着一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职业剧作家,这
些“大学才子”根本瞧不起这位仅有五年学历的“马车夫”,他们咒骂莎士比亚偷窃了“孔雀的羽毛”,是混进白
鸽队伍中的“乌鸦”等等。莎士比亚对这些攻击和谩骂并不理会,埋头创作,孜孜不倦。在后二十年的时间里,
写成了叙事长诗 2 部,戏剧 37 部,十四行诗一卷共 154 首,成为举世公认的戏剧家、诗人和文学巨匠。
3.坚守本心,则恬淡悠然。“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依山而居,结庐而舍,采菊种
豆,观鸟赏云。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为世俗所累,不为权贵所扰。坚守本心,隐居南山。只要坚守本心,
披星戴月又如何,夕露沾衣又如何,草盛豆稀又如何,东篱采菊、鸡鸣狗吠又如何?泻水置平地,各自东
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庭前花开花落,我自宠辱不惊;天外云卷云舒,我仍去留无意。
荣华富贵,非其所欲,粪土耳;卑躬屈膝,非其本心,远去也。于南山之下,听风又飘飘,看雨又潇潇,
苦累又何妨,但使愿无违。
(2)例文
毕业
快毕业了,三年的情感不是普通的心灵碰撞,不是平凡的缘分纠结,不是生命的匆匆路过。就像星星
忘不了夜空,因为那里有他曾经的故乡;就像鱼儿忘不了小河,因为那里曾经有他的欢声笑语;就像雄鹰
忘不了蓝天,因为那里是他学会飞翔的地方;我总忘不了你对我的鼓励——因为是你把我从地面上扶起,
是你让我战胜困难,重拾信心,鼓起勇气!
记得有一次,在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围绕操场跑四圈。我跑着跑着,突然,可能是因为操场太滑了
吧,我就像“猪八戒脚踩西瓜皮”似的向前狠狠地摔了一跤,膝盖都被摩擦出了血,我疼得批牙咧嘴的,睁着
大眼睛泪水汪汪的看着我的同学们像端菜似的一个接一个的往前面跑去,却没有一个朋友停下脚步然后伸
出援助之手扶我一把——此时,我是多么的希望有人停下来啊!只要有人轻轻地把我的手一拉,我就可以
顺势站起来了,可是,所有的人都对我熟视无睹;就在我渐渐地绝望,放弃了向同学们求助、打算向老师
求助的时候,是你在我的身边停了下来,对我说:“你怎么了?”我抬起头来,看见了你担忧的脸色,顿时感
觉我的膝盖好像已经不是那么痛了,我轻轻的回答道:“我刚才在跑步的时候地太滑了,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现在站不起来了。”说完,我指了指膝盖上受伤的地方,你一看,关切地说:“疼不疼?要不要我叫老师?”“不,
不必了,不用叫老师了!”我摇了摇头,看着受伤的膝盖。“哦,那我扶你到一旁去休息休息吧?这里大家都
在跑步,不小心踢到你了就不好了。”说完,你就把我扶到了一边。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我却一点儿也不感
觉冷,心里充满了一股暖流……
还有一次期中考试,我考得很不理想,有一道应用题老师讲解了我还不会做,下课了,我坐在座位上
冥思苦想,你见我学习上遇到了一只“拦路虎”,就走到我的身边,对我说:“铭枫,让我来给你讲解讲解吧?”
我听了,高兴极了,连连点头说道:“好啊好啊!那就麻烦你了!”“不会不会!”你听了,连连摆摆手,说:
“不用谢!”说完了这一句话,你就拿出草稿纸,在纸上演算给我看,边算边帮我讲解,讲完了一遍之后,你
说:“怎么样?听懂了没有?我讲的你明白了吗?”我听了之后,对这道题仍然是一知半解,但是,你却不厌
其烦地再次给我讲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听懂了为止。当你得知我听懂了,你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
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此时,我的心里是多么的感动!
毕业在即,我们就要分开了,情,让人牵挂;爱,让人倾情。我永远也忘不了你对我的鼓励和帮助,
因为是你给了我朝阳般的温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命题作文。“毕业”,意思是学生在学校或训练班修业期满,达到规定要求,结束在本校学习的课
程,也可以引申指小结、休止。本次作文要求以“毕业”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
文。考生可以设定毕业的场景,回忆学生时代感触很深的人、事,可以写友情、师生情等;也可以设想毕
业时离别的场景,或者毕业后的生活等。当然也可以写“毕业”的引申义,如我的青春已毕业;爱,永不毕业
等。
文体为记叙文,选材要贴近生活,内容要充实,切忌大且空。切入的角度要小且巧,从小角度折射出
一个大问题。一定要写出的典型细节,用细节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由浅入深,有真情实感。
【立意】
1.我的青春已毕业。
2.爱,永不毕业。
3.毕业季,伤离别。
4.毕业,是结束,也是开始。
5.毕得了的业,毕不了的情。
6.珍惜友情,莫在毕业后留遗憾。
7.高中毕业,学习不毕业。
【素材】
1.毕业在即,难忘恩师。他是一位敬业的老师。他热爱教学,热爱书法,他的字写得好,每每上课前,
他都要认真地备课,然后认真地上课,课上讲得一丝不苟。演示写字时,站得稳稳地,态度很虚诚的样子,
小小的毛笔在老师手里运转自如,好像孙悟空的金箍棒,运腕晃膀子气势很足,行云流水,一纸好字就自
然天成。老师每天坚持练习书法,雷打不动,即便白天有事耽误练字了,宁愿耽误晚饭、耽误睡觉也要练
上一练,每天必须练,从不间断。所以,身上有墨香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
2.赛跑到终点,大楼竣工,学业结束,作品完成……这些就可以算成完成态吗?不!这些仍然是未完
成态。运动员跑到终点,等待他的是下一站的拼搏;大楼的竣工,仍需要装修及维修才能矗立不倒;学业
结束,莘莘学子将面对学业生涯或人生生涯的下一个学业;作品完成,创作者的使命并未就此了结。
3.犹记得小学毕业那天的场景。我们在离别的悲伤中沉默着。似乎过了很久。她从口袋里掏出块苏打
饼干,递给我,我接过:没有夹心和奶油,只是一块不起眼的苏打饼干。平时我是绝对不会吃的。但是我
却很快地把它塞到嘴里,用力吞了下去,我害怕饼干会同她一起消失。饼干很难咽,干涩干涩的,但我却
觉得很开心,似乎饼干中夹杂的难得可贵的友谊也被我一并吞了下去,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