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五)(八省新高考)试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五)(八省新高考)试卷

ID:584940

大小:364.5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3-1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备战 2021 年高考语文百日冲刺模拟卷(五)(新高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将条形码 衡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讲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戏曲改良要求的提出早于五四。戊戌维新失利后,社会维新派归因于民智不开,鼓吹时事新戏以启迪 民心。1904 年柳亚子为陈去病、汪笑侬主办的《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所写发刊词直接祭出“戏剧改良”旗 号,企盼“民智大开,河山还我,建独立之阁,撞自由之钟,以演光复旧物、推倒虏朝之壮剧快剧”,一时应 者云集,形成风潮。为了增强宣传效果,于是借鉴西方话剧的所谓长于演说。新文化主帅陈独秀 1904 年呼 吁戏曲“采用西法:戏中夹些演说,大可长人见识”。戏台上逐出现许多脱离剧情议论时事的“言论老生”“言 论小生”,直接对社会发言,而穿西装、旗袍扯四门唱西皮、二黄的怪诞形式屡见不鲜,诞生出许多不古不 新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怪胎。后来欧阳予倩批评改良新戏说:“他们的言论都是即兴的。因此不可能有什么 标准。高兴起来就完全不顾剧情,大放厥词,把其余角色僵在台上,说完一通再来做戏,最初是为了宣传 革命,后来就成了演员自我表现……像顾无为、潘月樵就往往说得很长而词句不通,有时前后矛盾……不 久观众也就厌倦了。”加之加装电灯和机关布景的新式戏台蜂起,演出中不乏以时装和舞台设备的光怪陆离 来取悦观众,造成罢花一现式的轰动,终究短命。改良新戏就在这样的哄闹声中很快走向失败,连一出剧 目也未保留下来。 其中有价值的是欧阳予倩的京剧探索。欧阳予倩从演改良新戏转为演改良京剧,带着新文艺的想法、 用自己的办法去改造京剧。他认为戏剧是综合艺术,而以剧本为统领。“戏剧者,必综文学、美术、音乐及 人身之语言动作,组织而成。有其所本焉,剧本是也。”“演剧者,根据剧本,配饰以相当之美术品(如布景 衣装等),疏荡以适宜之音乐,务使剧本与演者精神之一致表现于舞台之上,乃可利用于今日鱼龙曼衍之舞 台也。”因而他坚持自己编剧,并且坚持一定要按照剧本演出,这就使他的戏不同于当时众多的幕表戏之随 意。他还注意克服旧戏结构松散、缺乏一盘棋精神的毛病,例如他编演红楼戏,“虽然是照着二黄戏编的, 却是照新戏分幕的方法来演,因为嫌旧戏的场子太碎,所以就把许多情节归纳为一幕来做,觉得紧凑些, 而且好利用布景”,另外“非常注意配角”,“不专求一人出风头,要注意整个的平均”。由舞台价值方面衡量, 欧阳予倩可说是有效推行戏曲改革第一人。 (摘编自廖奔、刘彦君《百年“戏改”》) 材料二: 时装戏在上海京剧舞台的流行,引领了反映现实的剧目的编写和演出。与此相应,观众对戏中角色的 扮相“像不像”与舞台背景的设置“真不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京剧中男旦演员的化妆而言,以往只是 在脸上抹点胭脂,整体给人的观感与所扮演的女性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在上海,由于洋行林立,资讯 发达,世界上最新的化妆术与化妆品都能了解与购置,从而为海派京剧演出追求“求真写实”提供了坚实的基 础。海派京剧的男旦演员冯子和为了使所扮演的旦角面部更俊俏,“用锅胭脂(眉膏)加深眼圈,把传统的 一字眉改画为柳叶眉,把清末盛行的点唇樱桃小嘴,改成用胭脂板(口红)涂抹整个嘴唇,增强了女性的 自然美”。并用日本进口的最新化妆品进行化妆,整体塑造成更仿真的女性形象,因而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 迎。 梅兰芳看后认为,“南方旦角的贴法似乎更为好看……回到北京,就在眼圈、片子方面已经开始有了新 的改革”。并据此排出《孽海波澜》《生死恨》《一缕麻》等时装新戏,对传统旦角妆扮进行了贴片子、画眼 圈的改革,进而带动整个京剧女性人物扮相的创新改善,给人一种更贴切的真实之美。 求真写实的理念不仅促进了京剧化妆术的演进,也促进了京剧舞台演出的变革。传统京剧在舞台表演 上追求虚拟写意的美学风格,舞台道具极其简单,往往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后面挂一幅帐幔,边上 有两个门,用门帘遮挡。舞台上再没有其他东西。如演员需要演爬山,便临时搬上几张桌子搭起来虚拟为 山。观众依靠演员程式化动作表演来想象具体内容。这一方面是中国传统京剧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 中国传统京刷在经营舞台布景上的简陋。海派京剧受新理念的驱使,首创拟真布景道具的运用,使观众能 在看戏时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海派京剧的著名演员欧阳予倩回忆道:“上海的舞台第一个大规模用布景的 就是新舞台……他们的布景最初是完全仿效日本,他们派人到日本去……聘了一个布景师和一个木匠,又 照日本造了转台,因此演戏的形式也就跟着变了……他们的办法,在当时正算一种大改革。”这种仿真的舞 台布景的设置,实物道具的上台应用,以及力求真实的舞台表演,使观众看戏从完全的虚拟化领悟转变为 设身处地的感受,心灵感触的深度和审美欣赏的效果自然大大强化了,演新戏的受欢迎程度也就更加水涨 船高了。 (摘编自陈伟《海派京剧:五四新文化的有力推手与重要角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增强宣传效果,柳亚子在《二十世纪大舞台》上所写发刊词祭出了“戏剧改良”的旗号,并且希 望借鉴西方话剧的演说。 B.注重剧本作用、凝练戏剧情节和平衡舞台角色使得欧阳予倩的改良京剧获得了一定的舞台价值,成 为有意义的戏曲改革。 C.受到冯子和对旦角面部化妆的启发,梅兰芳对整个京剧女性人物的扮相进行了创新改善,使得这些 角色更富有真实之美。 D.海派京剧仿真布景道具的运用,改变了此前观众只能依靠演员程式化动作表演来想象具体内容的虚 拟写意的美学风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认为戏曲改良的时代背景并非五四运动,戊戌变法的失败才是那些被改良的新戏陆续登上舞 台的时代背景。 B.和维新派提倡的改良戏曲的立场完全不同,欧阳予倩主要是带着新文艺的想法按照自己的办法对京 剧进行了改良。 C.世界上最新的化妆术与化妆品是海派京剧演员在“求真写实”的理念下能够对旦角的形象进行成功改 良的必要条件。 D.材料二分别引用的梅兰芳关于改变传统男旦形象和欧阳予倩关于仿真舞台背景的话,提高了论述内 容的可信程度。 3.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各项中最不可能是社会维新派所提倡的时事新戏的一项是(3 分) A.《曾公平逆》 B.《二十世纪新茶花》 C.《民国万岁》 D.《新罗马》 4.请将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 25 个字。 5.同样是对舞台设备进行改良,材料一中的改良新戏失败了,但材料二中的海派京剧新戏却深受欢迎,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原因。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归心似箭 一兵 她是在大年三十下午匆忙赶到豫北农村婆婆家的。在村口,她被在疫情防控点值班的村支书拦住做了 登记,测了体温,不发烧才进了村。 当她提着行李箱戴着口罩推开那扇油漆斑驳的大门时,系着围裙在厨房的灶台上忙活的婆婆竟然没有 认出她。 “妈,我是小敏啊。” 婆婆惊喜万分,双手在围裙上使劲擦了擦。“小敏啊,看我这眼睛越来越不顶用了,小敏都看不出来了。” 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又突然停了下来,眼睛期盼地向她身后瞅一瞅。 “萌萌没来,疫情这么重,我把她留她姥姥那了。” “哦,赶快进屋吧。”婆婆脸上掠过一丝遗憾,满脸堆着笑说,“你不是说今年医院忙,不回来了吗?咋 没打个招呼就来了啊?” “我和别人调了个班,今天回来,初二回去。”她说。一进屋,她就看到了墙上挂的丈夫的遗像。她怔了 一下,呆呆地看着照片上的丈夫对着自己微笑着。 丈夫是一位消防官兵。那天也是大年三十,一家三口做了一桌菜正准备吃,突然接到队里的火情电话。 丈夫穿上衣服,女儿急忙绕过桌子跑去抱着他的腿。丈夫抱起女儿亲了一口:“萌萌乖,和妈妈在家不要淘 气,爸爸一会儿就回来了。”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上:“萌萌来,让爸爸赶快走, 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的样子吗?” 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啥时候回来啊?归心似箭是啥意思啊?她含着泪说, 归心似箭,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国家和人民尽责尽力的心情。 “小敏,洗洗手吃饭吧。”婆婆看到她发呆地看着儿子的照片又掉泪了,端着一碗水饺在旁边说。 她摘下口罩,打开行李箱,从里面掏出一包医用口罩。 “妈,现在外面的疫情非常严重,我给你带了一包口罩,你在家不要出门,如果非得出门,一定戴上口 罩,回来后一定要洗洗手。这是一瓶消毒液,这是喷壶,家里多消消毒,特别是院子门口多喷喷。” 丈夫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婆婆含辛茹苦把他抚养大,供他考上了军校。每次丈夫和她谈到自己的身 世,就会默默流泪,这时她会给丈夫轻轻擦干眼泪…… 丈夫走了以后,她想把婆婆接到南方自己生活的城市一起住,可婆婆不去,她说舍不得自己养的鸡鸭, 舍不得豫北的这个村儿,这个院儿,几分地里的活儿…… 她就每年春节带着女儿萌萌回来看婆婆。每次回来,婆婆总是早早地在村口迎接她和女儿。 “我从电视里看,今年这疫情可严重啊,全国都影响了。咱村的大喇叭这两天也在一个劲广播呢。” “是啊,妈,全国去了好多医疗队,我们医院可能也要去。” “工作忙就不要管我了,我一个人在家有吃有穿的,啥也不缺。” 吃完饭,她看到婆婆正给擦得一尘不染的丈夫的遗像上香烧纸钱,看着婆婆佝偻的身影,望着微笑着 看着自己的丈夫,她的眼泪又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婆婆走过来。“孩子别哭了,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她抬头看到婆婆没有哭,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 突然,她的电话响了,单位的…… “妈,我得走了,我们医院组织了医疗队也要去援助,要求我今晚赶到单位,明早出发……”她一边收拾 行李一边急切地对婆婆说。 婆婆急忙跑到里屋,提了几个塑料袋子:“这是萌萌爱吃的糯米丸子,这是你爱吃的豆包……还有,这 红包是给萌萌的压岁钱,我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的新钱,到超市买的红包……” “妈,你不用给萌萌压岁钱,她不缺钱。这是我给你的一千元钱,你收好了,别舍不得花,想买点啥就 买,我得赶紧走。” 她急切地想赶回单位,突然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归心似箭的贴切含义。她最后看了一眼丈夫的遗像,提 着行李箱就向外走。村支书在村口的疫情防控点又挡住了她,不让她出村:“不行啊,再急你可能也走不了 了,现在出租车、公交车都停了,私家车更不让跑了。”她说明了情况,急得皱起了眉头。村支书接着说: “你别急,你的事确实万分重要,我给派出所说一下试试。” 一辆警车停在了村口。她提着行李放到后备箱,拉开警车车门坐上了车。 一直紧跟着她的婆婆急忙走到警车边,拍着玻璃,喊她的名:“小敏,小敏……” 她急忙落下车窗:“妈,你回去吧,五一节我带着萌萌再来看你。” 婆婆把头伸到车里,伏在她耳际,用布满皱纹的手挡着嘴压低声儿说:“孩儿啊,遇到好的你就再找一 个吧,啊,别亏待了自己……”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以疫情暴发为宏观背景,以主人公在年三十匆匆来又匆匆走为微观背景,展现了她义无反顾逆 行“参战”的家国情怀。 B.小说开篇写她被村支书拦住做登记、测体温,展现了以豫北农村为代表的基层到位的防控措施,让 人感受到疫情的严重性。 C.小说中“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又突然停了下来”,一“走”一“停”的矛盾动作写出了婆 婆的遗憾之情。 D.婆婆“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新钱以及在儿媳收拾行李准备回去时“提了几个塑料袋子”等细节体现她 关爱晚辈的朴实情感。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运用补叙手法写丈夫当年赶赴火情现场的场景,映衬主人公援助疫区之举,使作品内涵更加丰 富。 B.“女儿无数次问她”这一句话感人至深,引出下文“她”对“归心似箭”的解释,也深化了小说主旨。 C.小说略写村支书和派出所联系的情节,因为这不是小说的主要内容,显示出作者对情节安排的匠心 独运。 D.结尾写“村支书在村口的疫情防控点又挡住了她”,既照应开篇,也表现了村干部对工作的严谨负责。 8.请简要分析婆婆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 9.小说以“归心似箭” 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熙宁、元丰间,士大夫论天下贤者,必曰君实、景仁。其道德风流,足以师表当世。二公盖相得欢甚, 皆自以为莫及。遂约更相为传,而后死者则志其墓。故君实为《景仁传》。轼幸得游二公间,知其平生为详。 今景仁之墓,其子孙皆以为君实既没,非子谁当志之,且吾先君子之益友也,其可以辞! 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考讳度,赠开府仪同三司。有子三人,长曰鎡,终陇城令。次日锴,终卫 尉守丞。公其季也。 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道遇鎡,求士可客者,鎡以公对。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曰: “大范恐不寿,其季廊庙..人也。”还朝与公俱。或问奎入蜀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于世。”时故相 宋庠与弟祁名重一时,见公称之,祁与为布衣交。由是名动场屋,举进士,为礼部..第一。故事,殿廷唱第.. 过三人,则礼部第一人者必越次抗声自陈,因擢置上第。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 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上疏论民力困弊,请约祖宗以来官吏兵数,酌取其中为定制,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 备水旱非常。又请罢焚瘗锦绣珠玉以纾国用,从之。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公独引大体,略细故。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 术,非宰相器。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狱 犴充斥,执中当任其咎。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者韪之。 以翰林..侍读学士出知陈州。陈饥,公至三日,发库廪三万贯石,以贷不及奏,监司绳之急,公上书自 劾,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陈人至今思之。年六十三,以本官致仕。 元丰初,公已属疾,乐秦三日而薨。讣闻,辍视朝一日,赠右金紫光禄大夫,谥曰忠文。 (节选自苏轼《范景仁墓志铭》,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B.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C.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上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D.公不肯自言/至第七十九人乃出拜/退就列/无一言/廷中皆异之释褐/为新安主簿/秩满/擢起居舍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廊庙,廊,指殿下屋;庙,即太庙。古代国事必先在廊庙进行谋划,故后以廊庙指代朝廷。 B.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为冲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礼仪规制及学校贡举之法。 C.唱第,科举考试后宣唱及第进士的名次。第,科第,科举考中叫及第,未考中为落第。 D.翰林,官名,唐朝开始设置,掌管朝廷和地方有关任免、讨伐等机密文件的起草发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范镇才华出众,处事淡然。他考中进士,被礼部列为第一名;在唱第之时按惯例自陈便可进入上等, 而他却不肯这样做。 B.范镇心怀百姓,直言敢谏。百姓困顿疲惫,他上疏君王按照开国以来人数的一半核定官吏军队的规 模,以减轻百姓负担。 C.范镇秉持正义,客观公正。他认为陈执中学问不高,能力不够,应对当时的混乱局面担责,但反对 借家事对其加以弹劾。 D.范镇德行高标,名动当世。他是熙宁、元丰年间的士大夫公认的贤者;他去世后,君王停止处理朝 政一天,并厚加追赠。 13.把文中画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薛奎守蜀,道遇鎡,求士可客者,鎡以公对。 (2)以今赋入之数十七为经费,而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 14.苏轼为范镇作墓志铭的原因有哪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5~16 题 寓驿舍① 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①驿舍: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②晋代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 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 ‘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 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既表明诗人旧地重来,又蕴含了奋发有为和超然物外的情感。 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 16.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 村风俗画卷。 (2)古代诗人常用“梨花”这一意象来代指美好春光,或者渲染浓浓乡愁,或者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等。 诗人岑参就特别喜欢运用这一意象,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对词的一大贡献就是使用大量的军事化意象,让充斥女性柔婉之美的词有了昂扬的血性男 儿之美,扩大了词的表现空间。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最典型的两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9 分)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2018 年 10 月 1 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 将中医纳入其 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①中医治病常用中药,中药的概念讲究“气”。这个“气”是个多义词,常特指“药性”,我们的先祖用寒、 热、温、凉来诊释药的特性,是为“四气”。中医还有“补脏气”之说。②这个“补”是调理,增强的意思,“气” 则指生理功能,“补脏气”即指用药物来调理,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③《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 中、下三品,④并说:“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所谓“养命”、“养性”,都是突出了中药 人 体的功效,这就是许多人信奉中药的原因之一。⑤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味药中,因为这种 特性对于疗疾治病十分重要。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 所谓相反相成,这就是药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如果“以热益热,以寒增寒”,就会导致“精气内 伤,不见于外”,这是治疗上的 。由此可见,( )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具有 调教 若非如此 刮骨疗毒 B.拥有 调养 若非如此 刮骨疗毒 C.具有 调养 反之 助纣为虐 D.拥有 调教 反之 助纣为虐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用来治病的药的“四气”,是多么重要。 B.多么重要啊,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 C.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多么重要。 D.何其重要呀,用来治病的药的“四气” 20.文中加序号的句子有一处有标点错误,有一处有语病,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1)标点有误的句子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2)有语病的句子是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11 分) 疫苗只能预防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 13 价肺炎疫苗无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EV71 疫苗只能预防 EV71 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① ;同理,还有 5 价轮状病毒疫苗、9 价 HPV 疫苗等。 疫苗可保护绝大多数人避免发病。由于受种者个体差异、免疫应答功能等原因, ② ,如有较小 部分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乙肝抗体或产生抗体滴度较低,无法检测出来。大量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后 即使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会轻很多。 此外,与儿童相比,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感染各种疾病的风险更大,有的成年人,即使儿童时期接 种过疫苗,抗体水平也可能会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③ ,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乙肝疫苗等等。成人疫苗需自费接种,“花小钱,防大病”,何乐而不为?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 四、写作(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泰戈尔 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茅盾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思考、研究、实践等途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每个人自我提升的 过程。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为了增强宣传效果,柳亚子在《二十世纪大舞台》上所写发刊词祭出了‘戏剧改良’的旗号”错误。 从原文“1904 年柳亚子为陈去病、汪笑侬主办的《二十世纪大舞台》杂志所写发刊词直接祭出‘戏剧改良’旗 号,企盼‘民智大开,河山还我,建独立之阁,撞自由之钟,以演光复旧物、推倒虏朝之壮剧快剧’,一时应 者云集,形成风潮”来看,柳亚子在《二十世纪大舞台》上所写发刊词祭出了“戏剧改良”的旗号,并不是为 了“增强宣传效果”,而是启迪民心。 C.“梅兰芳对整个京剧女性人物的扮相进行了创新改善,使得这些角色更富有真实之美”错误。原文的 表述是“对传统旦角妆扮进行了贴片子、画眼圈的改革,进而带动整个京剧女性人物扮相的创新改善,给人 一种更贴切的真实之美”,并不是对整个京剧女性人物的扮相进行了创新改善。 D.“观众只能依靠演员程式化动作”错误。从原文“传统京剧在舞台表演上追求虚拟写意的美学风格, 舞台道具极其简单,往往只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后面挂一幅帐幔,边上有两个门,用门帘遮挡”“国传统 京剧在经营舞台布景上的简陋”来看,以前的观众并不是只能依靠演员程式化动作想象具体内容。 故选 B。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和维新派提倡的改良戏曲的立场完全不同”错误。从原文“后来欧阳予倩批评改良新戏说……不久观 众也就厌倦了”来看,欧阳予倩对改良戏曲的诸多怪诞现象进行了批判,但不能说“立场完全不同”,选项无 中生有。 故选 B。 3.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A.《曾公平逆》讲述的是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的事。与社会维新派所提倡的时事新戏不符。 故选 A。 4.求真写实促进京剧化妆术演进和舞台演出变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概括要点的能力。 题干要求将材料二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 25 个字。 材料二共有 3 段,第 3 段的首句“求真写实的理念不仅促进了京剧化妆术的演进,也促进了京剧舞台演 出的变革”是过渡句,承上启下,是整个材料的重点句子,故可概括为:求真写实促进京剧化妆术演进和舞 台演出变革。 5.①材料一中的改良新戏使用光怪陆离的设备来取悦观众,失败在“怪”上;②材料二中的海派京刷新 戏的改良重在求真,通过“真”打动了观众;③从观众真实需要和审美欣赏效果出发的改良才能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一中的改良新戏失败了,但材料二中的海派京剧新戏却深受欢迎的原 因。作答本题要从改良新戏和海派京剧新戏各自的改良措施分析。 由“戏台上逐出现许多脱离剧情议论时事的‘言论老生’‘言论小生’,直接对社会发言,而穿西装、旗袍扯 四门唱西皮、二黄的怪诞形式屡见不鲜,诞生出许多不古不新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怪胎”“演出中不乏以时装 和舞台设备的光怪陆离来取悦观众,造成罢花一现式的轰动,终究短命”可概括为:材料一中的改良新戏使 用光怪陆离的设备来取悦观众,失败在“怪”上; “从而为海派京剧演出追求‘求真写实’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动整个京剧女性人物扮相的创新改善,给人 一种更贴切的真实之美”可概括为:材料二中的海派京刷新戏的改良重在求真,通过“真”打动了观众; 由“这种仿真的舞台布景的设置,实物道具的上台应用,以及力求真实的舞台表演,使观众看戏从完全 的虚拟化领悟转变为设身处地的感受,心灵感触的深度和审美欣赏的效果自然大大强化了,演新戏的受欢 迎程度也就更加水涨船高了”可概括为:从观众真实需要和审美欣赏效果出发的改良才能成功。 6.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相关内容的能力。 C.小说中“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又突然停了下来”,一“走”一“停”的动作并不矛盾,“疾 步走过来”是为了迎接,“突然停了下来”是为了“向她身后瞅一瞅”,看孙女是否回来。当听到孙女没回来后, 才产生了“遗憾之惰”。这“遗憾之情”也不是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整个情节表现出来的。 故选 C。 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A.小说运用的不是补叙。小说在叙述中心时间的过程中,插入丈夫当年赶赴火情现场的场景,这样的 情节安排属于运用插叙手法,补叙一般放在结尾,插叙是穿插到记叙之中。 故选 A。 8.①慈爱,在儿媳临走时,给儿媳装上儿媳和孙女爱吃的食品;②隐忍,儿媳看着儿子的遗像流泪, 而婆婆“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她的隐忍令人动容;③大爱,将儿子送往消防部队又支持儿媳去抗疫,有大 局意识,无不体现了她的大爱无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就本题而言,儿媳回来她惊喜万分,并“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婆婆急忙跑到里屋,提 了几个塑料袋子:‘这是萌萌爱吃的糯米丸子,这是你爱吃的豆包……还有,这红包是给萌萌的压岁钱,我 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的新钱,到超市买的红包……’”,分析概括出:在儿媳临走时,给儿媳装上儿媳和孙女 爱吃的食品等情节表现婆婆对儿媳的慈爱。 “‘婆婆走过来。‘孩子别哭了,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她抬头看到婆婆没有哭,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 分析概括为:儿媳看着遗像流泪,而她“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并不是她不难过,而是怕儿媳在过年时过度 伤心,表现了她的隐忍。 另外,婆婆大年三十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大,供儿子考上了军校,把儿子送往消防部队,儿子称为一 名优秀的消防官兵。在儿子为消防事业牺牲后,婆婆又在大年三十,支持儿媳去抗疫,这些事情都体现了 她有大局意识,大爱无私的情怀。 9.①概括小说主要事件,把小敏大年三十赶回家和急着返回医院,以及丈夫着急返回部队几个主要事 件概括起来。②作为线索贯串全文,小说以“归心似箭”为线索,申联起回家、返回部队和返回医院三个情节, 使之成为一个整体。③揭示小说主旨,“归心似箭”的标题,展现了小敏夫妻义无反顾、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 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的能力。 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应从意象角度着手。 (1)从主要内容的角度看 据“她是在大年三十下午匆忙赶到豫北农村婆婆家的”“那天也是大年三十,一家三口做了一桌菜正准备 吃,突然接到队里的火情电话。……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上:‘萌萌来,让爸爸 赶快走,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的样子吗”“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啥时候回来啊? 归心似箭是啥意思啊?她含着泪说,归心似箭,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国家和人 民尽责尽力的心情”“‘妈,我得走了,我们医院组织了医疗队也要去援助,要求我今晚赶到单位,明早出 发……’她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急切地对婆婆说。她急切地想赶回单位,突然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归心似箭的贴 切含义”分析可知,这篇小说写小敏大年三十回家时的“归心似箭”和返回医院的“归心似箭”,并插叙了丈夫 返回部队的“归心似箭”,所以,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起到概括主要事件。 (2)从结构安排的角度看 小说以疫情暴发为宏观背景,以主人公小敏年三十匆匆回婆家又匆匆返回医院为中心时间,展现了她 义无反顾逆行“参战”的家国情怀。中间插叙了作为一名消防员丈夫当年也在年三十赶赴火情现场,返回部队 的“归心似箭”的情节,所以,小说标题“归心似箭”起到串联起回家、返回部队和返回医院三个故事,起到了 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是小说的线索。 另外,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读者会猜想何人、何时、因何原因、因何事“归心似箭”,这样词标题起 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从作品主题设置的角度看 “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上:‘萌萌来,让爸爸赶快走,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 的样子吗”“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啥时候回来啊?归心似箭是啥意思啊?她含着 泪说,归心似箭,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国家和人民尽责尽力的心情”分析可知, 小说借小敏给女儿解释了“归心似箭的深刻内涵,就是当国家和人民遇到紧急大事,急着我们赶会自己的工 作岗位,为国家和人民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焦急心情。而这篇小说的主题是赞美了 那些在国家和人民遇到紧急、重大事情时奔赴一线,坚守岗位,勇挑责任的精神,所以,小说以“归心似箭” 为题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 10.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分析文段及画线句可知,此处是说范公参加进士考试,考取礼部的第一名时在朝堂上经历的事情,可 知“出拜”应理解“出来拜谢”,中间不能断开,“就列”即回到班列,因此在应在“出拜”后断开,排除 AB 两项。 又根据常识可知“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职。“为新安主簿”是担任新安县的主簿,这里是说他考取 功名后初次为官的情况,因此两个内容中间不能断开,故在“释褐”前断句,排除 D。 故选 C。 1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D.“掌管朝廷和地方有关任免、讨伐等机密文件的起草发布”理解有误,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 端机密的文件。 故选 D。 1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按照开国以来人数的一半核定官吏军队的规模”理解有误,文章第四段原文“酌取其中为定制”应理 解为斟酌取它们的中间数作为固定的规模,因此说不是一半。 故选 B。 13.(1)薛奎做蜀地太守,在路上遇到范鎰,向他询问可以做门客的士人,范鏃就把范镇推荐给他。 (2)用现在赋税收入数目的十分之七作为开支费用,而储备其中的十分之三来防备水旱灾害以及意外 情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客”,门客;“以”,介词,把;“对”,这里有推荐之意;“求士可客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 是“求可客者士”。 (2)“十七”,十分之七;“储”,储备;“其三”,其中的十分之三;“非常”,意外情况。 14.①范镇道德风流,为当世师表;②苏轼与范镇有交往,详知其生平;③受范镇后人请求。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细读文章可知,第一段交待了苏轼为范镇作墓志铭的原因,原文内容有“其道德风流,足以师表当世”“轼 幸得游二公间,知其平生为详”“今景仁之墓,其子孙皆以为君实既没,非子谁当志之,且吾先君子之益友也, 其可以辞”。翻译出来就是第一点为范镇道德风流,为当世师表,我认可范镇为人,愿为他写;第二点,苏 轼与范镇有交往,详知其生平;第三点,范镇的后人认为苏轼是范镇的好友,除了他没人能担此为范镇写 墓志的重任。即可知是受范镇后人的请求。 参考译文: 熙宁、元丰年间,士大夫谈论天下贤能的人,一定会谈到司马光、范景仁。他们的道德和风度,完全 可以作当代人的表率。他们二位相处非常愉快,都自认为不能够比得上对方。于是约定互相作传记,后死 的一个就为对方的坟墓写墓志。所以司马光写了《景仁传》。我有幸能够和他们二位交往,知道他们的生平 事迹比较详尽。如今范景仁的坟墓,他的子孙都认为司马光去世以后,除了您谁能够写墓志呢?况且您是 我们父亲的好朋友,怎么可以推辞呢? 公姓范,名叫镇,字景仁。他父亲名叫范度,朝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有三个儿子,长子叫范鎡,在 陇城令任上去世。次子名叫范锴,在卫尉寺丞任上去世。公是他的小儿子。 他四岁失去父亲,跟随两个哥哥学习。薛奎做蜀地太守,在路上遇到范鎡,向他询问可以做门客的士 人,范鎡就把范镇推荐给他。范公那时只有十八岁,薛奎和他交谈,感到很惊奇,说:“范老大恐怕不能长 寿,他们家小儿子是朝廷中人。”薛奎任满还朝时,就带着范公一起回到京城。有人问薛奎去到蜀地有什么 收获,他说:“得到一个卓越的人,会凭借文章学问在当世扬名。”当时以前的宰相宋庠和他的弟弟宋祁一时 间名气极大,见到范公很是赞赏他,宋祁和他结为平民朋友。因此他的名气震动科举考场,参加进士考试, 考取礼部的第一名。按照惯例,在朝廷宣唱进士及第次序时超过三个人,那么礼部排名第一的人一定要越 过等级高声为自己陈述,于是会提升到第一等级。范公不愿意为自己说话,到第七十九个人才出列拜谢, 然后退回到班列中,没有说一句话,朝廷上的人都认为他很奇特。他初为官担任新安县的主簿,任期满后, 被提拔为起居舍人。 范公上奏章谈论百姓财力困顿疲惫,请求估算一下开国以来官吏军人的数量,斟酌取它们的中间数作 为固定的规模。用现在赋税收入数目的十分之七作为开支费用,而储备其中的十分之三来防备水旱灾害以 及意外情况。又请求停止焚烧锦缎丝绸、埋葬珠宝玉器的墓葬行为来缓解国家用度,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仁宗性情宽容,奏事的官员专靠攻击别人来使自己扬名。有的甚至以暴露别人的隐私来抬高自己。唯 独范公只看别人的主要方面,忽略细微的地方。当时陈执中担任宰相,范公曾经谈论他学问不高,不具备 做宰相的才能。等到陈执中的宠妾打死了一个婢女,御史弹劾他,想要把他赶下台。范公说:“如今天地阴 阳不调和,国家财政匮乏,人民贫困,盗贼盛行,官司诉讼到处都是,陈执中应当承担这些罪责。但是家 庭内部的私事,不是用来责备宰相的理由。”有见识的人都赞同他的说法。 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出京担任陈州知州。陈州闹饥荒,范公到来三天,就打开府库和粮仓拿出三万 贯钱三万石粮食,因为贷借给灾民来不及上奏,主管官员急切地要治他的罪,范公上奏章弹劾自己,皇上 下诏原谅了他。这一年粮食大丰收,贷借出去的钱粮全部还清,陈州百姓到现在都怀念他。年龄六十三岁 时,在这个官位上退休。 元丰初年,范公已经疾病缠身,音乐吹奏了三天后死去。讣告传到朝廷,皇上停止处理朝政一天,追 赠右金紫光禄大夫,谥号叫忠文。 15.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 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 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B 项,“奋发有为和超然物外情感”错,应是“物是人非”。颔联运用两个典故,“鲲自化”用《庄子•逍遥游》 鲲化为鹏故事,喻指不少得志者飞黄腾达,官运亨通,但他们扶摇宜上,与我本不相干;“鹤仍归”用《搜神 后记》中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故事,一方面切自己此日旧地重来,一方面有物是人非之叹。这一联用 的两个典故,格言升沉异势,深寓感慨,既表明诗人旧地重来,又蕴含了物是人非的感叹。 16.(1)借景抒情,首联写地处僻静的“闲坊”,陈旧、荒凉的“古驿”经常掩着门,空荡荡的,营造了驿 舍荒凉幽寂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2)动作描写,诗人在细细数竹、量松的动作中发现竹 增松长,从而感慨时光飞逝,壮志难酬。(3)对比手法,尾联用今昔对比,曾经壮志豪情的诗句,而今蛛 网尘封,字迹模糊,抚今追昔,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沉痛抑郁之情。 故选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题干 问的是“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需要明确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通过分析诗句可知,首联写景叙事,“闲坊”“古驿”的荒僻烘托了诗人孤寂凄冷的感情。颔联运用鲲化为鹏和 丁令威成仙后化鹤归来的典故感慨人事浮沉,物是人非。颈联紧承“仍归”,运用动作描写,写此日追寻旧迹 的行动,故地重游,驿中庭院已经起了变化。那片竹子比过去长得更多了,那株古松比过去长得更粗大了。 诗人在思量这些年闲抛的岁月,亦在寻找这些年往来奔波的脚印。竹增松长,岁月如流。可见这数竹量松 看似悠闲的动作中,实含有无穷感慨,万种凄惶写作者一根根数竹,解下腰带量松,这些动作寄寓了作者 岁月如流的无穷感慨。尾联今昔对比,壁上的诗句,留下了往日的雪泥鸿爪,也记下了当日的激烈壮怀, 抚今追昔,诗人怎能不心事万千结联?感慨今夕,情感沉痛。 17.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示例二:边城细 草出 客馆梨花飞(《河西春暮忆秦中》)示例三:徒教柳叶长 漫使梨花开(《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示例 四:客舍梨花繁 深花隐鸣鸠(《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示例五:自怜蓬鬓改 羞见梨花开(《春 兴思南山旧庐,招柳建正字》))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箫、简朴、戈。 18.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 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具有”,有(多用于抽象事物);“拥有”,领有,具有(大量的土地、人口、财产等);语境是 说“影响力”,属于抽象概念,应使用“具有”。 第二处,“调教”,调理教导(多指儿童),照料训练(牲畜等);“调养”,调节饮食起居,必要时服用药 物,使身体恢复健康;语境是说中药对人体的调节,应使用“调养”。 第三处,“若非如此”,假如不是这样,后面是假设的结果; “反之”,与此相反,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 前面说“对于寒病就要用热性药,对于热病就要用寒性药,这里药性与病性是相逆的,所谓相反相成……”, 而后面“如果‘以热益热,以寒增寒’”是与前面相反,应使用“反之”。 第四处,“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刮骨疗毒”,三国蜀将关羽左臂为流矢所中,镞之毒入于 骨,医者为其破臂刮骨去毒;语境是说如果不依据药文化特点而反过来做的话,就相当于帮助病毒来侵害 人体,应使用“助纣为虐”。 故选 C。 19.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 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 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 填写的句子属于语段最后,由“由此可见”可知,应是对上文的总结,而上文主要是讲药的“四气”与治病 之间的关系,所以总结的内容应该与此相关,且强调运用药的“四气”来治病是很重要的,应从用药“四气” 治病的角度来说,而不是药的“四气”,这就排除 AD 两项; B 项,选项采用倒装的句式,不符合人的表述习惯,排除 B 项。 故选 C。 20.(1)标点有误的句子是②, 改正:将“调理增强”间的“逗号”改为“顿号”。 (2)有语病的 句子是⑤, 改正:去掉“被”字。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以及辨析修改病句的能力。对于标点符号,考生要根据句子 之间的关系以及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辨析;对于病句,考生可以先抓主谓宾,看主干是否搭配,是否残缺, 再看修饰成分,主要是看修饰成分与修饰对象是否搭配,修饰成分的语序当不当。 本题第一个问题要求找出标点有误的句子,并进行修改,应是②,“……‘补脏气’即指用药物来调理, 增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中“调理”和“增强”是一个句子中的谓语,“调理”“增强”共用宾语,所以中间不能 使用逗号,逗号是句子之间的停顿,而此处是两个词语之间的停顿,应改为顿号。 本题第二个问题要求找出有语病的句子,并进行修改,应是⑤,“中药的这种特性,被一一体现在每一 味药中……”错误,此处不应使用被动,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 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和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而文中该句,“中药的这种特性”是“体现” 的实施者,所以不能使用“被”。 21.①不能预防其它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②可能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 ③成人可接种的疫苗也不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根据上文“13 价肺炎疫苗无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和后文“同理”,可知,“EV71 疫苗只能预 防 EV71 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那么根据肺炎疫苗的句式,第一处应该填写“无法预防其他病毒引起的手足 口病”;第二处根据下文“如有较小部分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乙肝抗体或产生抗体滴度较低”可知,接种 疫苗后可能会产生接种失败的现象,故该处应太填写“可能会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一类的句子;第三处, 根据上文“有的成年人,即使儿童时期接种过疫苗,抗体水平也可能会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和后文“如流感疫 苗、肺炎疫苗……”可知,此处应该填写“成人也应该接种疫苗”一类的句子。 22.①疫苗不能预防所有同类疾病 ②疫苗的保护率不能达到 100% ③疫苗接种不是儿童“专利”(或∶成人疫苗接种不能忽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 本题题干要求“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文段共计三个自然段,每个段落要用一 个否定句进行中心意思的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疫苗只能预防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故用否定句 概括为“疫苗不能预防所有同类型的疾病”;第二自然段主要内容是“疫苗可保护绝大多数人避免发病”,故用 否定句概括为“疫苗不能保护所有人避免疾病”;第三自然段主要内容是“成年人也需要接种疫苗”,故用否定 句概括为“成年人不能忽略疫苗的作用”一类的句子。 23.例文: 学与思结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两千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死记硬 背,而不知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 学的补充,这二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事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 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有”。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 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相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是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马列主 义传播到中国大地是时候,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主义精髓的同时,结合 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 而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岂不是要断送在王明之流的左倾教条主 义者手中?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 当时产生吗?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吗?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 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 努力改革原有教育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步其 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 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 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 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材料+写作要求的材料作文题。所给名言类材料一共五则。首先要解读材料并按照一定的标准 进行分类。第一则材料讲的是学习的方式及效果,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能登上高峰。第二则材料讲的 是具体的学习途径,学习和实践相结合,要边学理论边实践。第三则材料强调向生活学习,善于从生活中 汲取知识,是我们对学习这一概念认识的拓展。第四则材料讲的是学和思之间的关系,二者不可有偏颇。 第五则材料讲的是要读“好书”,在不同阶段,为不同目的而选择不同的书籍,要善于“读书”。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等角度立意。 【立意】 ①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②学习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能登上知识的高峰;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学习,为个人赋能; ⑤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 【素材】 1971 年,赵普出生在安徽省太平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赵普放弃读高中考大学的机会去参军。16 岁的 赵普离开家乡,到北京某后勤部队当了一名士兵。1990 年 3 月,赵普退伍后,体育馆当了一名保安。要强 的他心想: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从此,每个月几百元的工资,大部分都被他用来买有关主持艺术的 书籍。为了练好普通话,咬准每一个字音,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将《新华字典》上的字连同拼音抄满 6 页, 折成小卡片,放在衣兜里,一有时间就一个字一个字地进行练习。为了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有关播音主 持的知识,赵普报名参加了北京广播学院的自学考试。从此,他一边当保安,一边抽时间做临时气象播报 员,一边自学。1994 年 11 月,接连遭受丧父和下岗的双重打击,24 岁的赵普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赵普 立即开始在合肥找工作。两个月过去了,他连当搬运工的活儿都没找到。最终他只好拿出了仅有的 2000 元 积蓄,加盟了一个同学的服装摊位,卖服装。赵普在北京一边念书,一边打工,转眼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北京电视台的领导在看了他的资料和临场表现后,最终同意给他 3 个月的试用期。2006 年年初,恰逢中央 电视台举办《魅力新搭档》比赛,赵普拿着材料去报了名。经过 40 多天的比赛,赵普从千余名选手中脱颖 而出,夺得比赛第三名,进中央电视台,成为中央电视台出色的新闻主播之一。 著名的战地摄影师费利斯的父亲巴克尔出身贫苦农家,只读到五年级,家里就要他退学到工厂去做工。 从此,世界便成了他的学校。他对什么都有兴趣,他阅读一切能够得到的书籍、杂志和报纸。他爱听镇上 乡亲们的谈话,以了解人们世世代代居住的这个偏僻小村以外的世界。巴克尔非常好学,他对外面世界的 好奇心,不但随同他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后来还传给了他的家人。他决心要让他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受到良 好教育。巴克尔认为,最不可宽恕的是一个人晚上上床时还像早上醒来时一样无知。他常说:“该学的东西 太多了,虽然我们出世时愚昧无知,但只有蠢人才永远如此。”为了防止孩子们堕入自满的陷阱,巴克尔要 自己的孩子们每天必须学一样新的东西,而晚餐时间似乎是他们交换新知识的最佳场合。费利斯进大学后 不久,便决定以教学为终身事业。 1935 年,金克木经人介绍,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负责借书还书。一天,他忽然想到:我为什么不 能像那些教授、学生一样读一些书呢?但如何在书海中寻到最有价值的书,令他一筹莫展。后来,他想到 了一个办法“索引”,就像他根据“索引”给借书人找书一样,反过来,他也可以从借书人那里搜索到有价值的 书啊!从此,借书人就成了他的“导师”。白天,他在借书台和书库间穿梭;晚上他就偷偷阅读那些被别人借 过的书。他的“导师”五花八门,但以毕业生为主,这些学生要写论文,因此他们借的书都很有方向性。给金 克木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从十几公里外步行赶来的教授。他夹着布包,手拿一张纸往借书台上一放, 一言不发。金克木接过一看,全是些古书名。待这位教授走后,金克木赶紧把记下来的书名默写出来,以 后有了空闲,便照书单到书库中查看。日久天长,这个曾经的懵懂少年不仅靠自学精通了梵语、印地语、 世界语等十多种语言文字,还在文学、历史、天文等领域卓有成就,成为一代奇才,与季美林、张中行和 邓广铭并称为“燕园四老”。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