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中学、樟树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文科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万载中学、樟树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文科试题(解析版)

ID:585119

大小:2.14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1-03-2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西省高三上学期联考文数试卷 (宜春中学 万载中学 樟树中学) 命题学校:樟树中学 命题人:刘园根 审题人:王英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   { | 1 2 0}A x x x    ,  = 1 3B x x   ,则 A B  ( ) A.  3,1 B.  3,2 C.  1,1 D.  1,2 【答案】D 【解析】 【分析】化简集合 ,A B 即得解. 【详解】由题得 ( 1,2)A   , ={ | 3< 1 3} { | 4 2} ( 4,2)B x x x x         , 所以 ( 1,2)A B   . 故选:D 2.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 A. 3y x B. | |3 xy  C. 1 2y x D. 3logy x 【答案】A 【解析】 【分析】对选项逐一分析函数的奇偶性或单调性,由此确定正确选项. 【详解】对于 A 选项, 3y x 为 R 上的奇函数,且为 R 上的增函数,A 选项正确. 对于 B 选项, 3 xy  为偶函数,B 选项错误. 对于 C 选项, 1 2y x 的定义域为 0, ,为非奇非偶函数,C 选项错误. 对于 D 选项, 3logy x 的定义域为 0,  ,为非奇非偶函数,D 选项错误. 故选:A. 3. 在等比数列{ }na 中, 1 41, 27a a  ,则公比 q  ( ) A. 1 3  B. 3 C. 3 D. 1 3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得 3 1 27a q  ,化简即得解. 【详解】因为 1 41, 27a a  , 所以 3 1 27a q  , 所以 3 27q  , 解得 3q 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的基本量的计算,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4. 已知向量  3 4a   , , 2b  ,若 5a b  ,则 a 与 b 的夹角为( ) A. 2 3  B. 3  C. 4  D. 6 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向量数量积运算的定义可求得夹角的余弦值,从而得到夹角. 【详解】由  3, 4a   得: 9 16 5a    cos , 5 2cos , 5a b a b a b a b              ,解得: 1cos , 2a b   a 与 b 的夹角为: 3  本题正确选项: B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夹角的求解,关键是能够熟练掌握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5. 若 ln 2a  , 0.5 2logb  , 0.51.2c  ,则 a,b,c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a c  B. a b c  C. c b a  D. b c a 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求出 , ,a b c 的范围即可比较. 【详解】 ln1 ln 2 ln e  , 0 1a   , 0.5 0.5log 2 log 1Q , 0b  , 0.5 01.2 1.2Q , 1c  ,  b a c  . 故选:A. 6. 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 “ 2x  ”是“ 2 4 4 0x x   ”的充要条件 B. 若等比数列 na 公比为 q,则“ 1q  ”是“ na 为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 C. 在 ABC 中,若“ A B ”,则“sin sin A B ” D. 命题“若 1 4m   ,则方程 2 0x x m   有实根”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答案】B 【解析】 【分析】对于 A: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判断; 对于 B:列举特殊数列-1,-2,-4,-8……作为反例否定结论; 对于 C:根据大边对大角及正弦定理即可判断; 对于 D:先写出原命题的逆命题,再利用判别式解得 m 的范围,即可判断. 【详解】对于 A:由  22 4 4 0 2 0 2x x x x        ,∴A 正确; 对于 B:数列-1,-2,-4,-8……是公比 1q  的数列,但是是递减数列,故 B 错误; 对于 C: 在 ABC 中,根据大边对大角, A B a b   ;又有正弦定理 sin sin a b A B  得: sin sina b A B   ,所以 sin sinA B a b A B     ,即若“ A B ”,则“sin sin A B ”,故 C 正 确; 对于 D:命题“若 1 4m   ,则方程 2 0x x m   有实根”的逆命题是“若方程 2 0x x m   有实根,则 1 4m   ”, ∵方程 2 0x x m   有实根,∴ =1 4 0m   ,解得: 1 4m   ,故 D 正确. 故选:B 【点睛】(1)要说明一个命题为真命题,需要严格证明;要说明一个命题为假命题,只需要举一个反例就 可以了; (2)判断充要条件的四种方法:①定义法;②传递性法;③集合法;④等价命题法. 7. 函数 sin ln | | y x x 在区间[ 3,3] 的图像大致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分析:判断  f x 的奇偶性,在 (0,1) 上的单调性,计算  1f 的值,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设   sin lnf x x x  , 当 0x  时,     1sin ln cosf x x x f x x x      , 当 (0,1)x 时,   0f x  ,即函数  f x 在 (0,1) 上为单调递增函数,排除 B; 由当 1x  时,  1 sin1 0f   ,排除 D; 因为      sin( ) ln sin lnf x x x f x x x f x           , 所以函数  f x 为非奇非偶函数,排除 C,故选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识别,其中解答中涉及到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和函数值的应用, 试题有一定综合性,属于中档试题,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8. 2sin 6 4       ,则sin 26       ( ) A. 3 4  B. 3 4 C. 7 4 D. 2 4 【答案】B 【解析】 【分析】先求得 3cos 23 4       ,由 sin 2 cos 26 3               ,即可得结果. 【详解】由 2 2 2 3cos2 1 2sin 1 26 6 4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 3cos 23 4       ,因为 2 23 6 2                 所以 3sin 2 sin 2 cos 26 2 3 3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故选:B 9. 定义 1 2 ... n n p p p   为 n 个正数 1 2, ,...... np p p 的“均倒数”,若已知正整数数列 na 的前 n 项的“均倒 数”为 1 2 1n  ,又 1 4 n n ab  ,则 1 2 2 3 19 20 1 1 1 b b b b b b     ( ) A. 19 20 B. 1 20 C. 10 11 D. 1 11 【答案】A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新定义求得  2 1nS n n  ,再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以及求得 nb n ,最后利用裂 项相消法求和. 【详解】由已知可得数列 na 的前 n 项的“均倒数”为 1 2 1 1 .. 2 1n n n a a a S n      , 可得  2 1nS n n  , 则 2n  时,     2 1 2 1 1 1 2 3 1nS n n n n          ,  1 4 1n n na S S n    ,当 1n  时, 1 1 3a S  ,满足 4 1na n  , 4 1na n   , 又 1 4 n n ab  ,故 nb n , 1 2 2 3 19 20 1 1 1 1 1 1... ...1 2 2 3 19 20b b b b b b           1 1 1 1 1 1 191 .. 12 2 3 19 20 20 2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数列的理解,考查裂项相消法求和,以及已知 nS 求 na ,属于基础题型,本题的关 键是理解新定义.,并能抽象为 1 2 1n n S n   . 10. 已知双曲线   2 2 2 2: 1 0, 0x yC a ba b   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 1 3,0F  ,  2 3,0F ,过原点的直线 与 C 交于 A,B 两点.若 2 2 3AF B   , 2 2 | | | | 2 6AF BF  ,则 C 的方程为( ) A. 2 2 12 x y  B. 2 2 12 yx   C. 2 2 1 5 2 yx   D. 2 2 1 5 2 x y 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于双曲线和直线都关于原点对称,知 OA OB ,连结 1AF , 1BF ,则四边形 1 2AF BF 为平行四 边形,利用余弦定理求出 2 2 4AF BF  ,又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2 2 2BF AF a   ,代入整理即可得出结 果. 【详解】 由过原点的直线与C 交于 A , B 两点, 则 A , B 在双曲线的两支,且 OA OB , 连结 1AF , 1BF ,则四边形 1 2AF BF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1 2AF BF , 2 1AF BF , 1 2 3F BF   . 在 1 2F BF 中,由余弦定理得,  2 2 2 2 2 1 2 1 2 2 2 2 22 2 cos 3c BF BF BF BF AF BF AF BF           2 2 2 2 23AF BF AF BF    , 即    2 2 2 22 3 2 6 3 AF BF   , 化简得, 2 2 4AF BF  . 又由双曲线的定义, 1 2 2AF AF a   , 即 2 2 2BF AF a   . 所以      222 2 2 2 22 4 2 6 16 8a AF BF AF BF        , 故 2 2a  ,从而 2 1b  , 故双曲线的方程为 2 2 12 x y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方程的求解,是中档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得四边形 1 2AF BF 为平行四边形, 进而利用焦点三角,双曲线的定义,余弦定理运算求解. 11. 已知三棱锥 P ABC 中, 2 3APB   , 3PA PB  , 5AC  , 4BC  ,且平面 PAB  平面 ABC , 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16 B. 28 C. 24 D. 32 【答案】B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得到CB  平面 PAB ,再将三棱锥 P ABC 放入直三棱柱中,求其外接球半径,计 算表面积即可. 【详解】在 PAB△ 中,由余弦定理得 23 3 2 3 3 cos 33AB        , 又 2 2 2AC AB BC  ,所以 ABC 为直角三角形,CB AB . 又平面 PAB  平面 ABC 且交于 AB , 所以CB  平面 PAB . 将三棱锥 P ABC 放入直三棱柱中,如图所示: 1O , 2O 分别为上下底面外接圆的圆心, O 为三棱锥 P ABC 外接球的球心,且为 1O , 2O 的中点. 所以 1 1 22OO BC  . 设 PAB△ 的外接圆半径为 r ,则 32 2 32πsin 3 r   ,所以 3r  . 设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为 R ,则 2 2 22 ( 3) 7R    , 所求外接球的表面积 24 28  S R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棱锥的外接球,将三棱锥放入直三棱柱中为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12. 已知函数   1 1 x xf x e x    ,对于函数  f x 有下述四个结论: ①函数  f x 在其定义域上为增函数; ②对于任意的 1a  ,都有   1f a   成立; ③  f x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 ④若 xy e 在点  0 0 0, 1xx e x  处的切线也是 lny x 的切线,则 0x 必是  f x 零点. 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序号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对函数求导得 2 2( ) 0( 1) xf x e x     ,只能说明  f x 在 ( ,1) 和  1, 上都是增函数,不 能说明  f x 在其整个定义域上为增函数; ②直接计算  f a 的值,分离常数后,在 1a  的条件下与 1 比较大小即可; ③可得  f x 在 ( ,1) 和  1, 上都是增函数,由零点存在性定理即可判断; ④先写出 xy e 在  0 0 0, 1xx e x  处的切线方程l ,再设直线l 与 lny x 相切于  1 1,lnA x x ,化简整理 可得  0 0 0 0 1 0 11 x xe xx    . 【详解】①函数  f x 的定义域为   ,1 1,  ,且 2 2( ) 0( 1) xf x e x     ,  f x 在 ( ,1) 和  1, 上都是增函数,但不能说明  f x 在其整个定义域上为增函数,故①错误; ②当 1a  时,有 2 01 ae a   , 1 2( ) 1 11 1 a aaf a e ea a           ,故②正确; ③  f x 在 ( ,1) 上是增函数,且 2 2 1 1 1( 2) 03 3f e e       , (0) 2 0f   ,  f x 在 ( ,1) 上 有且仅有 1 个零点;  f x 在 1, 上是增函数,且 5 5 24 45 9 3 3 04 e         , 2e(2) 3 0f    ,  f x 在  1, 上有且仅有 1 个零点,故  f x 有且仅有两个零点,故③正确; ④ xy e 在点  0 0 0, 1xx e x  处的切线方程 l 为  0 0 0  x xy e e x x ,又 l 也是 lny x 的切线,设其 切点为  1 1,lnA x x ,则 l 的斜率为 1 1k x  ,则 0 1 1 xex  , 0 1 xx e  ,即  0 0,xA e x  ,又点 A 在l 上,  0 0 0 0 0 x x xx e e e x    ,  0 0 0 0 1 0 11 x xe xx     , 0x 必是  f x 零点,故④正确. 故选:D.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切线方程、单调性和零点问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解题 的关键是利用清楚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 13. 已知向量  4,2a   ,  ,6b k ,若 a  与b  共线,则 k  ________. 【答案】 12 【解析】 【分析】利用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得 2 ( 24) 0k    ,即可求 k 值. 【详解】由 a  与b  共线,知: 2 ( 24) 0k    ,解得 12k   . 故答案为: 12 14. 若命题 :p x R  , 2 1 0x mx   为假命题,则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2 2 , 【解析】 【分析】利用题 p 的否定为真命题可求. 【详解】 命题 :p x R  , 2 1 0x mx   为假命题, p : x R  , 2 1 0x mx   为真命题, 则 2 4 0m    ,解得 2 2m   , 即 m 的取值范围是 2 2 , . 故答案为: 2 2 , . 15. 为了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某地政府投入16 万元帮助当地贫困户通过购买机器办厂的 形式脱贫,假设该厂第一年需投入运营成本 3 万元,从第二年起每年投入运营成本比上一年增加 2 万元,该 厂每年可以收入 20 万元,若该厂  *n n N 年后,年平均盈利额达到最大值,则 n 等于_______.(盈利额  总收入  总成本) 【答案】 4 【解析】 【分析】设每年的营运成本为数列 na ,根据题意可知数列 na 为等差数列,确定该数列的首项和公差, 并求出年平均盈利额,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年平均额的最大值,利用取等号的条件可求得 n 的值. 【详解】设每年的营运成本为数列 na ,依题意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 1 3a  , 2d  , 所以 n 年后总营运成本     2 1 1 1 3 1 22n n n dS na a n n n n        , 因此,年平均盈利额为  220 2 16 16 1618 2 18 10 n n n n nn n n 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 4n  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 4 . 【点睛】考查等差数列的应用,考查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16. 将函数   cosf x x 的图象先向右平移 3 4  个单位长度,在把所得函数图象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 1 0 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 g x 的图象,若函数  g x 在 3,2 2       上没有零点,则 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 【答案】 1 1 50, ,6 2 6          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关系求出函数的解析式,结合函数的零点存在条件建立不等式进行求解 即可. 【详解】解:将函数 ( ) cosf x x 的图象先向右平移 3 4  个单位长度, 得到 3 4cosy x      , 再把所得函数图象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1 ( 0)  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 ( )g x 的图象. 即 3( ) c 4osg x x      , 由 ( ) 0g x  ,得 2 3 4x k      ,得 4 5x k    , 得 1 5( )4x k   , 若函数 ( )g x 在 3( , )2 2   上没有零点,则 3 2 2 2 T      ,即 2T  ,即 2 2   ,则 0 1  , 若函数 ( )g x 在 3( , )2 2   上有零点, 则 1 5 3( )2 4 2k     , k Z 即 1 1 5 3( )2 4 2k   , 当 1k   时, 1 1 1 3 2 4 2  ,得 2 4 23   ,即 1 1 6 2   当 0k  时, 1 1 5 3 2 4 2  ,得 2 4 23 5   ,即 5 5 6 2   , 综上若 ( )g x 在 3( , )2 2   上有零点,则 1 1 6 2   或 5 5 6 2   , 则若没有零点,则 10 6  „ 或 1 2 5 6 „ „ , 即 1 1 50, ,6 2 6             故答案为: 1 1 50, ,6 2 6       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出函数的解析式以及函数零点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个大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ABC 的内角 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 a,b,c,已知 2 sin 2 sina C c B . (1)若 4 2b  , 45C   ,求 ABC 的面积 S; (2)若 : 2:3b c  ,求 2 sin 2 sin 5sin A B C  . 【答案】(1)8;(2) 1 9 . 【解析】 【分析】(1)由 2 sin 2 sina C c B ,利用正弦定理,得 2 2a b ,进而求得 4a  ,利用三角形的面积 公式,即可求解. (2)由(1)得 : : 2 : 2:3a b c  ,利用余弦定理,求得 cos A的值,即可化简求得结果. 【详解】(1)由 2 sin 2 sina C c B ,得 2 2ac bc , 2 2a b  . 4 2b  , 4a  , 1 1 2sin 4 4 2 82 2 2S ab C       . (2) 2 2a b , : 2:3b c  , : : 2 :2:3a b c  , 故可设 2a k , 2b k ,  3 0c k k  , 则 2 2 2 2 2 2(2 ) (3 ) ( 2 ) 11cos 2 2 2 3 12 b c a k k kA bc k k        , 2 sin 2 sin 2 2 sin cos sin 2 2 cos 5sin 5sin 5 A B A A B a A b C C c      112 2 2 2 112 5 3 9 k k k      .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正弦定理和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求解三角形问题,对于解三角形问题, 通常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转角”寻求角的关系,利用“角转边”寻求边的关系,利用余弦定理借助三边 关系求角,利用两角和差公式及二倍角公式求三角函数值,考查学生的转化与化归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 属于一般题. 18. 受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学校都推迟 2020 年的春季开学.某学校“停课不停学”,利用云 课平台提供免费线上课程,该学校为了解学生对线上课程的满意程度,随机抽取了 500 名学生对该线上课 程平方.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若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到的评分低于 80 分的概率估计值为 0.45. (1)(i)求直方图中 a,b 值 (ii)若评分的平均值不低于 80 分视为满意,判断该校学生对线上课程是否满意?并说明理由(同一组中 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为代表) (2)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样本评分在[60,70) 和[90,100] 内的学生共抽取 5 人进行测试来检验他们 的网课学习效果,再从中选取 2 人进行跟踪分析,求这 2 人中至少 1 人评分在[90,100] 内的概率 【答案】(1)(i) 0.01a  , 0.04b  ;(ii)满意,理由见解析;(2) 9 10 . 【解析】 【分析】(1) ( )i 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能求出 a ,b . ( )ii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能求出评分的平均值. (2)由题知评分在[60 ,70) 和[90 ,100] 内的频率分别为 0.1 和 0.15,则抽取的 5 人中,评分在[60 ,70) 内的为 2 人,评分在[90 ,100) 的有 3 人,记评分在[90 ,100) 内的 3 位学生为 a ,b ,c ,评分在[60 ,70) 内的 2 位学生为 D , E ,从这 5 人中任选 2 人,利用列举法能求出这 2 人中至少 1 人评分在[90 ,100] 内 的概率. 【详解】解:(1)(i)由已知得(0.005 0.03) 10 0.45a    , 解得 0.01a  , 又 (0.015 ) 10 0.55b   ,∴ 0.04b  . (ii)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评分的平均值为 55 0.05 65 0.1 75 03 85 0.4 95 0.15 80          , ∴该校学生对线上课程满意. (2)由题知评分在[60,70) 和[90,100] 内的频率分别为 0.1和 0.15 , 则抽取的 5 人中,评分在[60,70) 内的为 2 人,评分在[90,100) 的有 3 人,记评分在[90,100] 内的 3 位学 生为 a,b,c, 评分在[60,70) 内的 2 位学生 D,E, 则从 5 人中任选 2 人的所有可能结果为:( , )a b ,( , )a c ,( , )a D ,( , )a E ,( , )b c ,( , )b D ,( , )b E ,( , )c D , ( , )c E , ( , )D E ,共 10 种, ∴这 2 人中至少一人评分在[90,100] 的概率为 9 10P  . 【点睛】本题考查频率、平均数、概率的求法,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列举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 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属于基础题. 19. 如图,在几何体 BACDEF 中,四边形 CDEF 是菱形, //AB CD ,平面 ADF  平面 CDEF, AD AF . (1)求证: AC DF ; (2)若 2FA FC FD   ,求三棱锥 E BDF 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1. 【解析】 【分析】(1)推导出 CE DF , AO DF ,由此 DE  平面 AOC ,从而 AC DF . (2)三棱锥 E BDF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 B EDF 的体积,因为 //AB 平面 CDEF,所以点 B 到平面 CDEF 的距离等于 A 到平面 CDEF 的距离,根据体积公式与已知条件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如图,连接 CE,与 DF 交于点 O,则 O 为 DF 的中点, 连接 AO,由四边形 CDEF 是菱形,可得CE DF , 因为 AD AF ,所以 AO DF , 因为CE AO O ,所以 DF  平面 AOC, 因为 AC  平面 AOC,所以 AC DF . (2)因为 //AB CD , CD  平面 CDEF, AB  平面 CDEF, 所以 //AB 平面 CDEF, 故点 B 到平面 CDEF 的距离等于 A 到平面 CDEF 的距离, 因为平面 ADF  平面 CDEF,平面 ADF I 平面CDEF FD , 且 AO DF ,所以 AO  平面 CDEF, 由 2FA FC FD   ,四边形 CDEF 是菱形,且 AD AF , 可得 ADF 与 CDF 都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 2 sin60 3AO     , 1 1 3 3 13 3E BDF B DEF EDFV V S AO       V . 【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垂直与锥体体积求解,等积转换顶点是求三棱锥体积的常用方程. 20. 已知函数   2lnf x x x ax   . (1)若 1a   ,求函数  f x 的单调区间; (2)证明当 2a  时,关于 x 的不等式   21 12 af x x x       恒成立; 【答案】(1) 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1, ,函数  f x 的单增区间为 0,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先求出函数  g x 在 10,x a     是增函数,在 1 ,x a      是减函数,得到函数  g x 的最大值 1 1 ln2g aa a       ,再证明   1 ln 02h a aa       即得解. 【详解】(1)     21 2 12 1 0x xf x x xx x         , 由   0f x  ,得 22 1 0x x   . 又 0x  ,所以 1x  , 所以 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1, ,函数  f x 的单增区间为 0,1 . (2)令      2 211 1 ln 1 12 2 ag x f x x x x ax a x                , 所以      2 1 11 1 ax a xg x ax ax x          , 因为 2a  ,所以    1 1a x xag x x        , 令   0g x  ,得 1x a  , 所以当 10,x a      ,   0g x  , 当 1 ,x a      时,   0g x  , 因此函数  g x 在 10,x a     是增函数,在 1 ,x a      是减函数. 故函数  g x 的最大值   21 1 1 1 1 1ln 1 1 ln2 2g a a aa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令   1 ln2h a aa      ,因为   12 ln 2 04h    , 又因为  h a 在  0,a   是减函数, 所以当 2a  时,   0h a  ,即对于任意正数 x 总有   0g x  , 所以关于 x 的不等式恒成立. 【点睛】方法点睛:求函数的最值常用的方法有:(1)函数法;(2)导数法;(3)数形结合法;(4)基本 不等式法. 要结合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方法求解. 21. 已知椭圆  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离心率为 1 2 ,P 为椭圆C 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任意一点, 1 2PF F△ 面积的最大值为 3 .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已知 A 为椭圆C 的右顶点,过左焦点 F 的动直线交椭圆于 B ,D 两点(异于点 A ),直线 AB , AD 与定直线  : 0l x t t  的交点分别为 M , N ,若以 MN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 F ,求直线l 的方程. 【答案】(1) 2 2 14 3 x y  ;(2)直线l 的方程为 4x   . 【解析】 【分析】(1)当 P 是短轴端点时, 1 2PF F△ 面积的最大,由此可处 bc ,再由离心率,及 2 2 2a b c  可求 得 ,a b 得椭圆方程; (2)设直线 BD 的方程为 1x my  ,代入椭圆方程,  1 1,B x y ,  2 2,D x y ,得 1 2 2 6 3 4 my y m    , 1 2 2 9 3 4y y m   ,设  1,M t n ,  2,N t n ,由 A , B , M 三点共线得 2n ,同理得 2n ,把 .M N 坐标代入 0NF MF   ,并代入 1 2 1 2,y y y y 可求得t . 【详解】解:(1)由离心率 1 2e  得, 2a c ,① 因为当点 P 为短轴端点时, 1 2PF F△ 面积最大, 1 2 32 c b bc    ,② 在椭圆中 2 2 2a b c  ,③ 由①②③解得, 2 4a  , 2 3b 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2 2 14 3 x y  . (2)由(1)知,  1,0F  ,  2,0A ,设直线 BD 的方程为 1x my  , 联立 2 2 1,4 3 1, x y x my       消 x 得 2 23 4 6 9 0m y my    , 设  1 1,B x y ,  2 2,D x y , 则      2 2 26 4 3 4 9 144 144 0m m m           , 1 2 2 6 3 4 my y m    , 1 2 2 9 3 4y y m   . 设  1,M t n ,  2,N t n , 由 A , B , M 三点共线得, 1 1 1 2 2 y n x t   , ∴   1 1 1 2 2 t yn x   ,同理得   2 2 2 2 2 t yn x   , 因为以 MN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 F , 所以 NF MF ,于是 0NF MF   , 由  21 ,NF t n    ,  11 ,MF t n    ,  2 1 21 0t n n    . 将   1 1 1 2 2 t yn x   ,   2 2 2 2 2 t yn x   , 代入上式,得      2 21 2 1 2 2 1 02 2 y yt tx x       , ∵ 1 1 1x my  , 2 2 1x my  , ∴      2 21 2 1 2 2 1 03 3 y yt tmy my       ,③ 将 1 2 2 6 3 4 my y m    , 1 2 2 9 3 4y y m   , 代入③得     2 22 1 04 t t     , 解得 4t   ,或 0t  (舍去). 故直线l 的方程为 4x   . 【点睛】本题考查求椭圆方程,考查直线与椭圆相交问题,解题方法是“设而不求”的思想方法,即设交点坐 标,设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元后应用韦达定理得出 1 2 1 2,y y y y (或 1 2 1 2,x x x x ),然后把 这个 1 2 1 2,y y y y 代入其他条件化简变形,得出结论. 请考生在 22、23 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22. [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 已知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 2 2 2 9 cos 9sin     ,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 x 轴的正半轴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曲线 C的普通方程; (2)A,B 为曲线 C 上两点,若 OA⊥OB,求 2 2 1 1 | | | |OA OB  的值. 【答案】(1) 2 2 19 x y  ;(2) 10 9 .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1)将 2 2 2cos , sin ,x y x y        代入曲线的方程,即可求得曲线的普通方 程; (2)因为题意得 2 2 2 1 cos sin9     ,由OA OB ,设 1( , )A   可得 2( , )2B    , 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 (Ⅰ)由 2 2 2 9 cos 9sin     得 2 2 2 2cos 9 sin 9     , 将 cosx   , siny   代入得到曲线C 的普通方程是 2 2 19 x y  . (Ⅱ)因为 2 2 2 9 cos 9sin     , 所以 2 2 2 1 cos sin9     , 由OA OB ,设  1,A   ,则 B 点的坐标可设为 2 , 2      , 所以 2 2 2 2 2 2 2 2 1 2 1 1 1 1 cos sin 1 10sin cos 1| | | | 9 9 9 9OA OB              . 【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23. 已知   3 4f x x x    . (1)求不等式   9f x  的解集; (2)若  f x 的最小值是 k ,且 2 2 2a b k  ,求 2 2 9 16 a b  的最小值. 【答案】(1) 5 4x x   ;(2)1. 【解析】 【分析】(1)分 4x   、 4 3x   、 3x  三种情况解不等式   9f x  ,综合可得出原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可求得 7k  ,进而得出 2 2 49a b  ,将代数式  2 21 49 a b 与 2 2 9 16 a b  相乘, 展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 2 2 9 16 a b  的最小值. 【详解】(1)   3 4 9f x x x     . 当 4x   时,   3 4 2 1 9f x x x x        ,解得 5x   ,此时 5 4x    ; 当 4 3x   时,   3 4 7 9f x x x      恒成立,此时 4 3x   ; 当 3x  时,   3 4 2 1 9f x x x x       ,解得 4x  ,此时3 4x  . 综上所述,不等式   9f x  的解集为 5 4x x   ; (2)由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可得   3 4 3 4 7f x x x x x         , 所以  f x 的最小值为 7 ,即 7k  . 所以  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9 16 1 9 16 1 9 16 1 9 16 9 16 25 2 149 49 49 b a b aa ba b a b a b a 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且仅当 2 21a  , 2 28b  时,等号成立, 因此, 2 2 9 16 a b  的最小值为1. 【点睛】易错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 (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 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 (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 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