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07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解读与训练(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实验07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2021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解读与训练(解析版)

ID:585823

大小:848.5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实验 07 (考点解读)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实验原理(如图 1 所示) 由 R=ρl S 得ρ=RS l ,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 l、横截面积 S和金属丝的电阻 R,即可求出金属丝的电阻 率ρ. 图 1 2.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0~50 Ω),开关, 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 d. (2)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值 l.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I和 U的值,填入记 录表格内. (6)将测得的 Rx、l、d值,代入公式 R=ρ l S 和 S=πd2 4 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方法总结 1.数据处理 (1)在求 R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 ①用 Rx= U I 分别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②用 U-I图线的斜率求出. (2)计算电阻率 将记录的数据 Rx、l、d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Rx S l = πd2U 4lI . 2.误差分析 (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 (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 值偏小. (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 (4)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误差. 3.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丝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一般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被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连成主 干线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金属丝的两端. (3)测量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被测金属丝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端 点间的被测金属丝长度,测量时应将金属丝拉直,反复测量三次,求其平均值. (4)测金属丝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 (5)闭合开关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6)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被测金属丝的电流不宜过大(电流表用 0~0.6 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 长,以免金属丝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7)若采用图象法求电阻阻值的平均值,在描点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尽可能地 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明显偏离较远的点可以不予考虑. 1.某同学要测量一未知电阻 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下列器材: A.待测电阻 Rx B.电池组(电动势 3V) C.电压表(量程 3V,内阻约 3000Ω) D.电流表(量程 5mA,内阻约 10Ω) E.滑动变阻器 R(50Ω) F.开关,导线若干 他使用完全相同的器材用不同的测量电路,测量未知电阻 Rx的阻值,并将其测量数据绘成 U—I图象,如图 甲和图乙所示。由测量结果判定图_____测量结果较为准确,Rx=_______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x 的测量值_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请把正确的的测量电路画在方框内。____________ 【答案】甲 1.08×103 大于 【解析】[1][2]由 U-I图象可知,电阻测量值 3 3 2.8 1.5 1.08 10 2.6 10 UR I          甲 2 3 3 2.8 1.5 7.22 10 3 10 1.2 10 UR I             乙 电流表内阻为 10Ω,电压表内阻为 3000Ω,相对来说待测电阻阻值远大于电流表内阻,电流表应采用内接 法,则甲图测量结果较准确,其测量值 Rx=1.08×103Ω; [3]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分压作用,电压测量值大于真实值,由欧姆定律可知,待测电阻测量值 大于真实值; [4]由以上分析可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时测量结果较准确,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5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 值远小于待测电阻阻值,为测量多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2.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的因素”的实验中,需要测量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电阻,进而用控制变量的方 法进行实验探究。 (1)先用刻度尺测量出合金丝的长度,再将合金丝紧密地并排绕制成一个线圈,用刻度尺测出它的宽度, 如图甲所示,线圈的宽度是__________cm,用宽度除以圈数就是合金丝的直径。 (2)采用图乙所示的电路图进行电阻的测量,请在丙图中完线条代替导线,完成实物连线_______。 (3)采用图乙所示的电路测得电阻的阻值_______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在图乙中,若将电表视为理想电表,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和电源内阻。当触头 P从 a向 b端滑动 时,电阻 Rx的电流 Ix随滑动变阻器 a、P间电阻 RaP的变化而变化,下列反映 x aPI R 关系的示意图中可能 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2.52(2.51-2.54) 小于 B 【解析】(1)[1]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0.1cm,所以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精确值为 2.5cm,估读值为 0.02cm,图甲所示线圈的宽度是 2.5cm+0.02cm=2.52cm。 (2)[2]采用图乙所示的电路图进行电阻的测量,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分流作用使电流表示 数变大,会使得电阻阻值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3)[3]根据图乙电路图补充完成图丙中实物间的连线,如图所示 (4)[4]电阻 Rx与电阻 RaP并联,再与电阻 RPb串联,结合 aP PbR R R  滑可知总电阻 2 x x x aP aP Pb aP aP R R RR R R R R R R      滑总 电阻 Rx的电流 x 2 xx x aP aP aP aP aPaP RE EI R RR R R R RR RR R        滑 滑滑 所以反映 x aPI R 关系的示意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B。 3.某同学要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 Rx的阻值除 Rx 外可用的器材有: 多用电表(仅可使用欧姆档) 电流表(量程 0—10mA,内阻约为 50Ω)电压表(量程 0—3V,内阻约为 5KΩ) 电池组(电动势 3V,内阻约为 1Ω) 滑动变阻器(阻值 0—15Ω,允许最大电流 1A)开关一个,导 线若干 (1)为了设计电路,需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粗测 Rx阻值,将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档的“×10”档,先______再 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测量结果为_____Ω; (2)在设计实验电路时,该同学在甲、乙两图中确定只能用乙图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原因是_________; (3)在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电路,请按照该同学的选择完成余下实物图的连接______。 (4)在图乙所示电路中,有同学认为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相对待测电阻的阻值越小,电压表的示数随滑片 移动距离变化就越接近均匀变化。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请加以论述____。 【答案】欧姆调零 100 见解析 见解析 【解析】(1)[1]欧姆表测量前要先欧姆调零,欧姆调零的具体操作为: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 钮至指针指在欧姆档零刻度线上; [2]图 1所示指针读数为 10.0Ω,又有欧姆档倍率为“×10”,故测量结果为 10.0Ω×10=100Ω; (2)[3]图甲中滑动变阻器为限流式接法,但是滑动变阻器阻值较小,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调节 作用几乎没有,且无论滑片 P置于何处,电路电流都会超过电流表量程; (3)[4]由图乙得到电流走向,即可根据电流走向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4)[5]电压表的示数为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也是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并联后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总 阻值相对待测电阻的阻值越小,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并联值越接近滑动变阻器并联部分的电压,则总电 阻越接近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则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可知,电压表的示数随滑片移动距离变化就越接近 均匀变化 4.某实验小组要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 Rx、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电源 E B.电压表 V1、V2 C.电流表 A D.定值电阻 Rx E.滑动变阻器 R 开关和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甲所示电路连接好实验器材; ②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 V1和 V2以及电流表 A的示数 U1、U2、I;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重复②,得到多组数据; ④描绘出 U1-I、U2-I图像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乙 a可得,定值电阻的阻值 Rx=_____Ω。 (2)由图中数据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 E=_____V,电源内阻 r=_____Ω。 (3)若考虑电流表、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则定值电阻 Rx 测_____Rx 真,电源电动势 E 测_____E 真,r 测_____r 真, (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答案】2.0 3.0 2.0 小于 等于 大于 【解析】(1)[1]由图乙 a可得,定值电阻的阻值 1 1.0 0.5 Ω 2.0Ω 0.25x UR I       (2)[2][3]根据 2 x( )E U I R r   由图中数据,则电源内阻 2 x 1.0 0.5 2.0 2.0Ω 0.625 0.500 Ur R I          当 U2=0.5V,I=0.625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 E=3.0V。 (3)[4][5][6]若考虑电流表、电压表内阻的影响,则通过电阻 Rx的实际电流小于电流表的电流,即电流的 测量值偏大,根据 2 x UR I  可知定值电阻 Rx 测小于 Rx 真;若将电流表的内阻以及 Rx都等效为电源的内阻,可知内阻的测量值也包括了 电流表的内阻,可知 r 测大于 r 真;而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源的电流,电压表测量是等效电源的路端电 压,则电源电动势的测量是准确的,即 E 测=E 真。 5.物理学习小组在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 E和内阻 r时,用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 ab替代滑 动变阻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其中 R0是阻值为 2 Ω的保护电阻,滑片 P与电阻丝始终接触良好。 实验时闭合开关,调节 P的位置,测得 aP的长度 x和对应的电压 U、电流 I数据,并分别绘制了如图乙所 示的 U − I图象和如图丙所示的  U x I 图象。则: (1)电源的电动势 E = _________V;内阻 r = _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已知电阻丝的横截面积 S = 1.0 × 10−7 m2,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______________Ω∙m,电流表内阻为 _______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通过本实验方案测得的电源电动势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真实值,电源内阻 ____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真实值。 【答案】3.0 1.0 9.5 × 10−7 2.0 小于 小于 【解析】(1)[1][2]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路端电压 0( )U E I r R   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电源电动势 3.0VE  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 0 Δ 1.20 3.00 Ω 3.0Ω Δ 0.60 Uk r R I       解得电源内阻 1.0Ωr  (2)[3][4]由图示电路图可知,根据欧姆定律得 A UR R I  电阻丝 由电阻定律得 xR S 电阻丝 整理得 A U x R I S     U x I 图象的斜率 6.0 2.0 Ω/m 0.42 k S     图象的纵轴截距 2.0ΩAb R  解得 79.5 10 Ω m    (3)[5][6]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流过电源的电流大于电流表示数,即电流的测 量值小于真实值,从而导致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测量值都小于真实值。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