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ID:58587

大小:50.0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知道卢沟桥事变等一系列日本侵华的史实; (2)       知道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国共两党在两个战场的抗战; (3)       知道中国军民抗日的主要战役及抗战的胜利; (4)       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抗日战争爆发原因的学习,学生学会利用史料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2)通过对全民族抗战具体内容的学习,学生学会分析和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与辩证的看待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学生能够掌握综合、归纳等基本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全民族艰苦抗战史实的介绍与学习,学生能认识历史真相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激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树立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全民族抗战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敌后战场、正面战场的比较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 三、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教学方式:参与式、互动式、讲授法与探究法。 2.教学用具:课件、相关图片和音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日本老兵在卢沟桥下跪”等图,启迪学生思考:日本老兵为什么要在卢沟桥下跪?中日关系除了敌视是否还有其他,等等,以此引入新课。 【学习新课】 (一)全民族抗战的背景 1.日军的疯狂侵略: 活动1:引导学生总结日本历次侵华事件,并结合相关资料,探究:20世纪30年代日本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的背景是什么?师生互动探究得出要点: ①日本方面: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因素 ②中国方面 ③国际方面 教师总结:日本侵华既是其本身资本主义发展矛盾所导致,又同中国本身衰弱与列强对侵略的纵容有关,正是在这种复杂的环境当中,日本对中国发动了更加凶悍的进犯。 活动2:情景模拟:假如你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在日本的铁蹄之下,你可能受到怎样的迫害? 学生模拟并观看相关图片之后得出结论:      残酷压迫      屠杀      病菌活体实验      …… 结合华裔著名女作家张纯如的相关资料总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对日军的残暴行径,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势必团结起来誓死抗战。 2.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 结合所学知识并借助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为什么能迅速结束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师生互动探究得出结论:日军侵略使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其残暴行为激起全中国人民的强烈义愤,卢沟桥事变之后,国共两党捐弃前嫌,携手合作,组成包括各阶级各阶层爱国人士在内的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这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展示当时广州街头儿童以擦鞋收入支援抗战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抗日统一战线的丰富内涵。 (二)全民族奋起抗战 活动1 :听《保卫黄河》。“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保卫黄河》显示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她的每个音符都表现出强烈的战斗气氛,充满了同仇敌忾、团结御敌的豪迈气概。让激昂的乐曲把师生带回那战火纷飞的抗日年代。 活动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中国敌后抗日战场及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内容;展示敌后抗日战场相关图片,与学生进行开放式讨论: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有何必要性与可能性? 总结要点如下: ①必要性:敌强我弱; 有效地积聚、发展人民群众的抗日力量。 ②可能性: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 广大农村是自然经济,生存能力强; 有利的地形,人民的支持。 教师指出,尽管实行全民族抗战,但抗日本身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抗战处于低潮的时候,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展开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结合教材内容,师生归纳出百团大战的概况与地位。 活动3:展示国民政府抗战的相关资料及图片,让学生主动归纳总结: ①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抗敌的主要战场,国民党组织的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它们对于打破敌人的侵略计划起到重要作用; ②正面战场总体节节败退,武汉广州沦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对于正面战场的节节败退,传统观点认为这是国民党片面依靠政府军队的必然结果。但事实上,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思考:抗战初期,国民党依靠人民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了吗?是否应该根据中日双方的客观条件来予以重新审视? 活动4:展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图片,归纳: ①在英美军队配合下,1945年初,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②国外抗日战场,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紧密结合在一起。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侵华日军的目标是迅速灭亡中国,但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广大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使其非但没有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反而陷入了中国人民的奋勇反抗的包围之中,不能自拔。两个战场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它们共同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活动1.出示抗战胜利相关图片并借助资料回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20世纪30年代,中日国力悬殊巨大,但在两国的对抗当中,中国为什么能坚持到最后胜利? 总结: ①中华民族个阶级、阶层、各界爱国人士等广泛参加。 ②中共为抗战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方针。 ③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4国际反法西斯力量和爱国华侨的积极援助。 强调: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国都失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全民族的抗战是取得胜利的关键,为抗战的胜利作出牺牲和贡献的中华儿女,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活动2.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师生根据国内、国际两个方面共同总结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  国内意义: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国际意义: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活动3. 教师总结日本帝国主义给近代中国带来巨大灾难和难以医治的创伤。展示日本少数愚顽分子游行等图片,让学生深刻感受日本某些极右势力否认历史、美化侵略的可耻行径;结合聂荣臻与他收留的日本女孩的图片,师生共同讨论:如何看待日军的侵华罪行?如何理性处理当今中日关系? 【课堂小结】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历次反侵略斗争中的第一次完全彻底胜利,这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在这次战争中,以国共为代表的中国各阶层爱国人士顾全大局,捐弃前嫌,共同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爱国篇章。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面临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近代化两大任务,抗日战争无疑使争取民族独立的进程大大向前跃进了一步,而这一步又为推进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六、学案设计 第9课抗日战争 一、全民族的抗战     1.历史背景 (1).九一八事变后,______沦为日本的殖民地,________日益殖民化。 (2).1937年7月7日 ________,日本全面侵华。 2.共赴国难  (1)国共合作:两党停止内战,组成______________,开始全民族抗战。  (2)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  (3)正面战场:国民党组织了________会战、太原会战、__________会战等.虽取得______、______战役的胜利,但华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片领土失陷。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________________ (1)时间:______12月. (2)暴行:六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________人。 2.____________惨案 (1)时间:_______年初。 (2)地点:河北省__________的潘家峪村。 3.研究_________ (1)地点:中国_______。 (2)暴行:成立“______________”,利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1)概况:1940年,__________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__________出击日军。 (2)地位:是中国军队__________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3)结论:党领导的___________军民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2.入缅作战 (1)背景: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侵入我国__________。 (2)战况       A、救出被围在___________的英军七千多人。       B、__________年在___________配合下,击败__________。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___________投降。 4.胜利意义 (1)是近代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胜利。 (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为世界____________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