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 2021 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Zn-65 I-127
一、单项选择题:共 13 题,每题 3 分,共 39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各微粒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其中●和○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该化学反应的类型不一定是( )
A. 分解反应 B. 氧化还原反应 C. 吸热反应 D. 可逆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不选 A;
B.由图示可知,该反应是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有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 B;
C.该反应可能是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为放热反应,故选 C;
D.由图示可知,只有部分反应物的分子发生反应,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不选 D;
选 C。
2.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FeCl3 溶液具有酸性,可用于蚀刻铜制品
B. 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 甘油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化妆品的保湿剂
D. Na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高温下与 TiCl4 反应制备 Ti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FeCl3 溶液用于蚀刻铜制品,是利用 FeCl3 的强氧化性,故选 A;
B.过氧乙酸用于杀菌消毒,是利用过氧乙酸的强氧化性,故不选 B;
C.甘油用作化妆品的保湿剂,是因为甘油具有吸水性,故不选 C;
D.Na 与 TiCl4 反应制备 Ti,体现金属钠的还原性,故不选 D;
选 A。
3.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室中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 做焰色反应时,铂丝先用稀硫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
B. 滴定接近终点时,用锥形瓶内壁触碰滴定管的尖嘴
C. 金属镁不慎着火时,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 酯化反应完成后,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和乙醇反应的产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硫酸及硫酸盐等不易挥发,应选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故 A 错误;
B.滴定接近终点时,用锥形瓶内壁触碰滴定管的尖嘴,使尖嘴处可能悬挂的液滴全部进入锥形瓶中并参与
滴定反应,以得到较准确的测定结果,B 正确;
C.Mg 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因此,金属镁不慎着火时不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 C 错误;
D.乙酸乙酯不溶于水,酯化反应完成并除去杂质后,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乙酸乙酯,故 D 错误;
故选 B。
4. 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环保获取氢能源的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
已知反应 1:SO2(g)+I2(g)+2H2O(l)=2HI(aq)+H2SO4(aq) ΔH0
反应 3:2HI(aq)=H2(g)+I2(g) ΔH>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过程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 该过程降低了水分解制氢反应的活化能,可加快反应速率
C. 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的总反应为 2H2O=2H2↑+O2↑
D. 升高热源温度可使上述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均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图可知该过程中利用太阳能使化学反应发生,实现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A 正确;
B.该过程中利用 SO2 和 I2 作催化剂,改变反应途径,降低了水分解制氢反应的活化能,可加快反应速率,
B 正确;
C.反应 1、2、3 相加可得总反应为 H2O(l)= H2(g)+ 1
2 O2(g),即 2H2O=2H2↑+O2↑,C 正确;
D.反应 1 焓变小于 0 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5. 水合肼(N2H4·H2O)是重要的氢能源稳定剂,其制备的反应原理为 NaClO+2NH3=N2H4·H2O+NaCl。下列
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在装置甲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碱石灰制取 NH3
B. 用装置乙作为反应过程的安全瓶
C. 制备水合肼时从装置丙的 b 口通入 NH3
D. 用装置丁吸收反应中过量的 NH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浓氨水遇碱放出氨气,在装置甲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碱石灰制取 NH3,故 A 正确;
B.氨气易溶于水,为防止倒吸,装置乙作为反应过程的安全瓶,故 B 正确;
C.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为有利于氨气和 NaClO 溶液反应,制备水合肼时从装置丙的 a 口通入 NH3,故 C
错误;
D.氨气会污染环境,用装置丁吸收反应中过量的 NH3,并能防倒吸,故 D 正确;
答案选 C。
6. 氨硼烷(NH3·BH3)是一种颇具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环境友好性。下列关于氨硼烷的
说法错误的是( )
A. 氨硼烷结构与乙烷相似,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
B. 氨硼烷与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故易溶于水
C. 分子中 N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小于 B 原子
D. 分子中由 N 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与 B 原子形成配位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氨硼烷(NH3·BH3)的结构式为 ,与乙烷类似,固态时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
A 正确;
B.氨硼烷中氢原子与氮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氮元素电负性较强,可以和水分子间形成氢键,B 正确;
C.同一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至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B 元素不相邻,N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B 原
子,C 错误;
D.N 原子价层电子数为 5,采取 sp3 杂化,与 3 个氢原子分别形成一个σ键,还有一对孤电子对,B 原子价
层电子数为 3,采取 sp3 杂化,与 3 个氢原子分别形成一个σ键,还有一个空轨道,所以分子中由 N 原子提
供孤电子对与 B 原子形成配位键,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C。
7. 科学家利用氨硼烷设计成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该电池在常温下即可工作,总反应为 NH3·BH3+
3H2O2=NH4BO2+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室为该原电池的正极区
B. a 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NH3·BH3+2H2O-6e-=NH 4
+BO 2
+6H+
C. 放电过程中,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 b 室移向 a 室
D. 其他条件不变,向 H2O2 溶液中加入适量硫酸能增大电流强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根据总反应可知 H2O2 被还原,所以 b 室发生的是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区,A 正确;
B.根据总反应可知电池放电时 NH3·BH3 被氧化得到 NH 4
和 BO 2
,结合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可得电极反应
式为 NH3·BH3+2H2O-6e-=NH 4
+BO 2
+6H+,B 正确;
C.原电池中阳离子由负极区流向正极区,即 H+通过质子交换膜由 a 室移向 b 室,C 错误;
D.硫酸为强电解质,加入适量的硫酸,可以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强导电能力,增大电流强度,D 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 C。
8. 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为 CoO 和 Co2O3,含少量 Al2O3 和 ZnO)为原料制备锂电池的电极材料 CoCO3 的工
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入 SO2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o3++SO2+2H2O=2Co2++SO 2
4
+4H+
B. 加入适量 Na2CO3 调节 pH 是利用几种氢氧化物 Ksp 的不同除铝
C. 若萃取剂的总量一定,则分多次加入萃取比一次加入萃取效果更好
D. 将含 Co2+的溶液缓慢滴加到 Na2CO3 溶液中沉钴,以提高 CoCO3 的产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钴废渣主要成分为 CoO、Co2O3,还含有 Al2O3、ZnO 等杂质,加入硫酸酸浸并通入二氧化硫,纵
观 整 个 流 程 最 后 得 到 CoCO3 , 说 明 该 过 程 中 二 氧 化 硫 会 还 原 Co2O3 , 发 生 反 应 :
Co2O3+SO2+H2SO4=2CoSO4+H2O,硫酸与 CoO、氧化铝、氧化锌反应,所得溶液中还含有硫酸铝、硫酸锌
等,加入碳酸钠调节溶液的 pH,使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过滤除去,然后加入萃取剂,萃取锌离子,
在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可得到硫酸锌。在水相中加入碳酸钠生成 CoCO3 固体。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酸浸过程中二氧化硫会还原 Co2O3,根据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得到离子方程式为
2Co3++SO2+2H2O=2Co2++SO 2
4
+4H+,A 正确;
B.氢氧化物 Ksp 不同,则开始沉淀时所需的 pH 值不同,加入适量 Na2CO3 调节相应的 pH 可以只沉淀 Al3+,
B 正确;
C.萃取过程中,每一次萃取都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的溶质分配,多次萃取相当于不断降低物质的浓度,提
取效率就高,C 正确;
D.将含 Co2+的溶液缓慢滴加到 Na2CO3 溶液中,碳酸钠过量,碱性过程,会生成 Co(OH)2 沉淀,降低 CoCO3
的产率,D 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 D。
9. 一种新型电池的电解质是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元素 W、X、Y、Z 处
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Y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X 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