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言语字(不
要写成诗歌)。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
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
思考和感悟。
知知与共,美美与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出了人之三境,乃是迷茫、探寻,终会偶遇;我
认为人之认识也有三境,认识事物并非是一味探寻的过程。
其一乃是各识其识,各美其美。就好比对音乐的“中国味”来讲,初听这类
音乐,我们对“中国味”的含义理解不深,只能在浅层感受它的音韵之美。这是
一种模糊又笼统的美的感受,我们此时将它与其他国家的音乐做出简单的区分,
欣赏认识“中国味”音乐,在这些“单曲循环”中我们揣摩并鉴赏。因此我们是
只知其知,与其他风格的音乐各美其美。这就又犹如百年前那明末海边的禁令角,
片甲不得入海的政策下,我们只听朝中歌舞之声,却不曾听过大海上一艘艘帆船
乘风之声。
因此,第二境便是识人之识,美人之美。仍然是对音乐的“中国味”来说,
我们开始思考,何为“中国味”。定义的最好方法是寻找其逆否命题,因此我们
会寻找“什么不是中国味”。在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
音调后,我们便达到了识人之识的境地;而若能做到欣赏他国音乐则是能美人之
美。这一环节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十分重要。古之学者如史学家刘知几则是翻阅
上百册史集花费十几年以研究史学方法,若是仅看一本《史记》的一家之言又怎
么能严谨对待历史呢?因此广博地学习后才能体悟到糟粕与精华的不同,オ能术
业有专攻,放眼全局才能看到局部之微妙。
当对中国味的音乐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后,我们将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此时的“中国味”将不再局限于音乐领域,而是走向了生活中的每一处。这便是
第三个境界:知知与共,美美与共。此时我们有了充沛的知识储备,却仍未达到
完全认识事物的标准,我们将自己所知融会贯通使其不再与生活割裂,因此这是
知知与共。而在这大同之世,世间一叶一花皆有其美,故我们对认识事物不再孤
立欣赏,我们将其放入整体欣赏,从而达到美美与共的欣赏方式。自此,我们对
事物的认识不再刻意追寻,而是以一种“珻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
情遇到它、理解它。
正如周国平所说:“我们的意识赤裸裸地来到一片废墟,我们要做的不是回
忆而是重建,是俯瞰全局,是自由发挥。”对事物的认识亦是如此。此三境构成
封闭的环,唯有美美与共后才可再美其美,就如同广博中方能精专。
故认识事物有三境。现如今大同之世下,知知与共,美美与共方有和谐之声!
2
评析
文章立意不俗,精准把握题意,立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认识事物”,
视角独特,思考认识事物的三种境界,体现了思维的活跃度与个性化。全文围绕
三个境界逐一展开,看似形式单一,实则文脉连贯,思维缜密。对“各识其识,
各美其美”“识人之识,美人之美”“知知与共,美美与共”三者之间的差异把
握准确,同时,内在的推进性、逻辑关联均有清晰呈现,语言表达能力强,文意
畅达。可谓化“呆板”为神奇,体现了考生的高度自信。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对材料中认识事物的方式的分析略显不足,尤其是第三境
部分未能充分挖掘材料中所蕴含的认知方法。与前两部分之间均衡用力,未能再
进一层,再深一层。不过,瑕不掩瑜,作为考场作言语,短时间内构思立意,以
别于多数考生的形式呈现个人理解,实属难能可贵!
全面比较方能深刻
在音乐领域中,想要对音乐中的“中国味”有更深刻的感受,似乎只有在倾
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与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后才能更好地做到,并去有意
追寻其中的“中国味”。
而我认为不仅是在体味音乐中是如此,在生活中认识体察事物时也不能眼前
只被所考察的单个对象填塞满,更应在不同事物的比较中得出清晰的认识,方能
有更深的理解。
倘若单单只碍于对眼前事物的探究,我们往往只能止步于它们的表面,甚至
会产生认知的偏差。就拿先前所述的音乐而言,若仅仅只拿有“中国味”的音乐
进行研究,那么大抵便只会将“中国味”的音乐与拿笛子、古筝、二胡演奏出的
音乐画上等号(因为如今大众最常听到的中国味音乐便是以这几种乐器演奏),但
其实不然。“中国味”的音乐感受其实来自它独特的宫商羽的音调。而这音调间
的差异,便是要由与不同地域音乐的比较聆听后才可准确得出。而如若音乐认知
的偏差是无实际妨害的,那么将此种观念放入社会中,却有着一定无形的伤害。
正如心理学中提出的“光环效应”一般,人们常会对一件事物做出“好”或“坏”
的最初印象,然后照着最初印象评判事物。由此人们总不将一件事或人的其他方
面与本身或外界进行比较、自以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却只能成为社会偏见的来
源。
而倘若我们学会在不同事物或视角的对比中看待事物,那么无论是对个人,
亦是对国家,皆会使他们有意识地追求其真正适合与想要的。
对于个人而言,似乎“寻找到真正的自我”是每个人毕生的命题之一。许多
人在荣格那句“向内看是清醒者”的名言后业已纷纷向内心寻找真正自我的所在。
但其中亦有许多人在如此过程中依旧迷惘不定。而反观《德米安》中的辛克莱、
他虽也“向内看”,但仍是在接触了不同身份的人们,体味了不同滋味的各路人
生后,终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自我,并以这条路一直清晰地走下去。因而在寻找
3
自我时,亦不能一味“闭门造车”,去体味、接触不同的世界,才能更好地找到
并坚定真正自我的信念。
而对一国而言更是如此。正如如今中国能有如此的发展,也是在与其他国家
发展形势与政策的对比中,在接触了不同的文化后,方能找到了真正的“中国之
路”,并更有意识地向着该方向前进。
综上,我认为当我们不论在认识事物,抑或认识自身与社会之时,都应对同
类事物做出对比、比较,更全面地看待事物,方能有更深刻的理解,有意识地找
到真正的方向并坚定不移地前行。
评析
从意志来看,本文并未见突出之处,无非是认为在认识事物、自身与社会时,
应对同类事物做出对比、比较,更全面地看待事物,进而有更深刻的理解。有意
识地找到真正的方向并坚定不移地前行。
不过,本文胜在具体论证过程中展示的思维深度、丰富的学养以及事例分析
的精到。如在论述“只碍于对眼前事物的探究”这一认知方式所带来的影响时,
借用心理学的“光学效应”概念,分析人们认识的局限,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偏
见。再如从个人角度论证“学会在不同事物或视角的对比中看待事物”的价值意
义时,引用荣格的“向内看是清醒者”,并提出自己的看法等。这些内容无不体
现了围绕一点深入分析思考的纵深意识。文章中运用的事例、名言体现出个性化
的阅读积累,具体分析过程叙议结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
服力。
走出去,返回来
罗素曾言:“多元乃万物之本源。”正如大千世界,古老的华夏文明乃是古
埃及、古巴比伦等诸多历史起源中的一支,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该如何认识我
们认为自己早已熟识的事物。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
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
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对于事物的认识,总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这是一个“走出去”进而“返回来”的过程。
不同事物本身具有复杂化和多样化,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认识事物时带有简
化作用的偏见的产生。布朗斯说过:“偏见是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思考能力缺乏
的体现。”我们以“中国味”的大气磅礴定义所有中式风格的音乐,而以西方的
小夜曲、圆舞曲最为著名,在不知不觉中便沦为了偏见的奴隶,此时便具有了“走
出去”的必要性。华为老总任正非否定了“自主创新”所带有的光辉,这并非是
否定“自己”的价值与意义,而是提倡人们避免陷入偏见的泥沼,一再简化前进
的目的,而无法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多样,以致丧失了认识自我的情感。
沉重的历史积淀化作包袱,迫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浮于表面,使我们安逸于
4
认识的舒适圈中。失去了交响曲的激情澎湃,我们如何体悟高山流水的悠扬绵长;
失去了摇滚音乐的自由舞动,我们如何沉醉陕北民歌的精神支柱。失去了与其他
事物的交融与荟萃,我们在认知惰性中越陷越深,正如路遥所写:“当个人沉浸
在温柔之乡以后,就再也难以获得重回风暴的勇气。”走出去,突破局限,更为
全面而理性地看待与认识事物。
倾听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走出去,让我们窥探到一
个更为全面的世界。同时,“返回来”的重要性也是应当重视的。若是只管“走
出去”,那便向鲁迅先生笔下《拿来主义》所批判的那样所靠拢,只知“送去”
而不知“拿来”。在“走出去”的基础上,我们冲破了偏见与局限的束缚,我们
要“返回来”,形成更为深刻的感受。
中国社会具有“从旧见行古道”的传统意识。我们寻找的“中国味”常常是
能令我们孤芳自赏的“历史荣耀”;可是,缺失了对于多样事物的认识,我们如
何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似已熟知的事物,缺失了深刻的认识,很快我们的兴趣或许
便灰飞烟灭,我们如何才能更有意识地去创造自己的价值?
走出去,返回来,这是缺一不可的过程。
或许我们不知道将去往何方,但我们已经在路上。
评析
站在材料之外审视材料,不局限于材料本身,才能够获得自我的认知。“走
出去,返回来”的命题中便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跳脱材料之外,建立自我思考的自
信。这种自信实质上是建立在优秀的思维品质之上的,文章展示思维深度的表达
俯拾皆是。
另外,作者具有“文章合为时而作”的意识。材料仅仅提供一个个性化的例
子,由此展开思考,作者从中国社会“从旧见行古道”的传统入手,从“沉重的
历史积淀化作包袱”角度看问题,从而使得文章具有现实针对性,因此,“走出
去,返回来”的意蕴才显得更加深邃。
文章语言表达方面也显示出扎实的功底,对现象本质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对
问题分析的铺排推进等,都展示出成熟老练的品质。
守着窗儿,看遍千山万水
林徴因曾在《窗子以外》一文中指出,自我是一扇口,窗外是不同风格的生
活与文化。有人说,在倾听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后,他才深刻地了解了音乐的
“中国味”。
借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我们所看见的自我与事物,不过是世界的投影。由
此,接触多元文化、不同事物,有利于我们在“同与“不同”的比较中,明了自
身特点,进而发展提高自我,扬长避短,厘清自身投影的“轮廓”。
诚然,在全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的今天,我们愈发能接触到多样化的事物。
互联网的接通,更能让我们轻而易举地听到异域音调。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国
5
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等偏激说法。
难道,接触多元文化,就意味着全盘否认自己的文化吗?并不!接触多元事
物,并不意味着全盘接受外来物,将自己的文化弃之不顾。须知,凡事皆有优劣
两面,倘若全盘接受,恐怕我们就沦为了《拿来主义》中,连烟枪姨太太也不愿
放下的“混蛋”了。如臭油烂酱悉贮其中,我们又何谈发展寻找自己的文化内涵?
又何谈寻找“中国味”?因此,接触多元事物并为之己用的前提,定是肯定自我
(民族)价值的基础上的。我们是一扇窗口,唯有将那窗子用铁、用金一般的自信
加固,我们才不致于被窗外的千山万水、多元文化吹破了自己的窗,以致流离失
所。当今国人吹捧潮牌,出现哄抢的画面,不正是因为它们不知何为个性,以致
盲目追求潮流吗?相反,包容并济的上海,在接触了东西南北、海内海外的文化
后,有意识地寻找出了“上海味儿”。
进一步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通过中国人的窗,去接触全世界的文化,
以发展自身,是我们都应思考的命题。“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我们看见了不同
国家的国情,因而强化了我们在贸易中的优势。这,不失为“守着窗儿,看遍千
山万水”的最好例证。
而那些企图闭窗锁门,追求“一家独大”的人,他们只能在阴暗的房间中,
闭塞又偏执地,看不清自我长处与短处,如盲人摸象。
守着那扇名为“自我价值”的窗儿,看遍窗外的千山万水,我们才能点亮自
己、点亮国家的这幢房屋!
评析
本文视野开阔,立意高远。从肯定自我(民族)价值的角度看待认识问题。
立足当下,针对全球化的当下,人们接触外来事物后对自身文化的全盘否定现象,
提出自己观点,表达自己看法。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自信力。
有别于一般考生聚焦认知过程,本文更多聚焦接触多元事物的目的所在。把
肯定自我(民族)价值作为接触外物的前提。体现了立意的独特性与深刻。行文
过程流畅自然,张弛有度,详略安排与内容表达相得益彰,开篇引用言论,贴切
凝练地表达对材料的理解,把握材料蕴含的认知道理,可谓惜墨如金。而一转入
对现实的批判,则浓墨重彩,先是分析接触多元事物的原则,进而分析其前提,
并进一步推延至中国人的窗,关注时事。另外,文章的语言表达也体现出成熟老
练的一面。
见之广,乃可思之深
遍闻欧风、和风、韩风,方知“国风”。通读道家、释家、法家,方知“儒
家”。此所谓见之广,乃可思之深。
“见广”是“思深”的基础。我们的眼睛看得见万物,却看不见自己,但我
6
们却可以通过万物来映照自己。在不同事物的映照下,我们对比收到的不同反馈,
从而做到苏格拉底所言的“认识你自己”。这就是为什么在倾听过各国音乐后,
我们反而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地感受。因为仅仅单一的信息源是不够
的,仅听中国音乐,个体观感最显著的是其差异,而非共性。而一旦有了异国的
音乐作为对照组,共性便显现出来,原来似乎首首不同的“中国风音乐”又“美
美与共”起来了。
音乐如此,万物亦是如此。陆九渊与朱熹论道后各自对其“心学”与“理学”
更深一步;加缪与其论敌萨特一番论战之后说出那句著名的“不可战胜的夏天”;
西蒙嫏·波伏娃在广阅阳性思维哲学后写出《第二性》……这些宏大的世界观、
崭新的思想与理论,或者原有系统的再深化,无一不出于对于异质思想、不同文
化的深入了解与广博阅历。正是在异质思维的冲击下,人オ会对自己先前所认识
的事物进行再认识与再处理,并对自己所认识的事物之特性有更深一层的思考与
感悟。否则,便如夏虫语冰,其所谓的认识,也仅仅是建在沙中的城堡,一推就
倒。
然而,一个不被察觉到的问题是,在全球化发展迅速的当下,本应拓宽视野,
达到“深思”地步的我们其视野却在被缩小。试举新闻网站的推送为例,经过一
定时间的使用,我们渐渐发现呈现给我们的词条与链接几乎全部与我们的喜好有
关。而认知范围的变窄,带来的必然是“回音墙效应”即在相似观点不断的重复
下,人丧失反思与重新认识的能力而对其旧有认识的坚信不断被加固。对此,我
们不得不心怀警惕。显见的问题是,这样的机制剥夺了我们“见广而后深思”的
能力与权力,而更深一层的问题是,极端的信息单源化造成极端的认知自信,而
极端的认知自信引起的往往是极端思想与集权统治。当年法西斯的民族仇恨主义
大行其道,一部分原因恐怕正是认知的片面化。一个不曾读过犹太人书籍的人,
是很难认同其“人”的本质的。
回到一开始的话题,我们为何要“见广”?一则,是为了加深对自我认知的
深入,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更有意义地构建并发展我原有的世界观。
二则,更是为了对他人之美怀有宽容,也救自己于认知极端之囿,达到“各美其
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所谓见广而后思之深,思己之深,思人之深,思万物之深,应如是。
评析
行文自然畅达,语言功底深厚,文采斐然,但是毫无卖弄炫耀之感,辞藻不
堆砌,可谓文采飞扬而又富有理性,表达不疾不徐,无一不精当地表达出自己的
观点。事例材料信手拈来,积淀丰厚。这些是构成本文受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原
因之一。
而文章逻辑谨严、思考深刻则是文章优秀的另一原因。开篇对“见广”与“思
深”的关系分析、“见广”之价值意义分析,均体现了思维的缜密与思考的深刻。
尤其是对全球化发展迅速的当下,人们视野缩小现状的分析与论述部分,诸如“认
知范围的变窄,带来的必然是‘回音墙效应’,即在相似观点不断的重复下,人
7
丧失反思与重新认识的能力,而对其旧有认识的坚信不断被加固”等分析可谓十
分深刻。
美中不足的是文章推进过程中,文末呼应前文的部分,与上文的衔接处理的
略显不足。
曲之道
近来,在面对记者来访时任正非提出了在坚持独立开发芯片的同时亦去接纳
美国芯片的使用的发展方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眼光或许不该仅仅集中于他们
想要认识的事物本身上,也应广泛聆听世界的声音。
我们所接触的“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即帮助我们认识我们想认识的事物的
其他事物,而“中国味”则为我们想认识的事物本身。
以这样的先了解其他事物再回归所想认识的事物本身的“曲之道”自有其利。
对于同一领域的不同事物而言,剥去其细枝末节,余下的均是一个共通的骨干。
而借力于此,人们方可认识到其关键要素所在。先注目于他物也是一个学习的过
程,而认识他物亦有利于我们意识到事物成败背后的真正原因。通过取长补短,
我们为自己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也提高了我们的个人素养与意趣。
然而反观如今,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怀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也必将
导致认知的不完整性。这种趋之若鹜将使得“感受”本身建立于虚无之上,而这
种感受由于没有经过他物之参考比对也往往容易与事物的本真脱节。正如达·芬
奇画鸡蛋一样,认识他物可以为人提供万万不可缺失的基础。而急于去认识目标
事物本身则是一种浮躁,基于此构建起的圣堂之道也不过是空中楼阁,必将破灭。
人们去认识事物时,应当乐于遵循“曲之道”从侧面出发,从曲折的角度出
发,避免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同时也不能够盲目排外,将建立基础视作无用功,
而是应当以学习接纳之眼而观之。
《人生如登山》中写着这样的话语:“我登山,不是因为山在那边,而是因
为我在这边。”我们去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认识而认
识,也不是为了认识它本身而去认识。我们切不能舍本逐末,应当永远心系认识
他物背后的真正目的:为了对“中国味”有更深刻的感受。认识他物只是在帮助
我们认识所想要认识的事物,其目的在于提高自我价值、提升个人的能力。
心怀本心,始终铭记自己的目标,同时也应当以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看待他
物,从中学习、汲取经验。在以铁石磨砺剑锋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剑的指向,
方为真正的勇士。
评析
本文对材料内容的把握准确,认识到先了解其他事物的作用,同时,认识到
回归所想认识的事物本身的重要性,并以“曲之道”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思考。
行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引材料提炼出认识过程之后,反观当下人们认识
事物存在的急功近利的心态,并且清晰地呈现这种认识存在的弊端。针对此,提
出遵循“曲之道”的倡议。进而分析这种认识过程的真正目的,即“为了对‘中
国味’有更深刻的感受”。精准地把握了材料中对认识的呈现过程。
8
文章论证方法多样而灵活,选用论证的素材丰富多样,体现了很好的积累。
语言表达方面也有独特之处,理性的分析思考多以形象化语言表达,使得文章说
理形象生动,韵味十足。
因鉴而思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因此会对音乐的“中
国味”有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像这样对于“中国
味”更深刻的认识源于对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的比较,让人感受到了
其中的不同,有了比较多的对象,才让人更细致深入地思考,并且オ能因此有更
深刻的认识与见解。
不仅对于音乐和“中国味”如此,对于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地比较来帮助对
它们的认识。唐太宗有“三鉴”用来助他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我们也可以有一
“鉴”,以比较的对象为“鉴”,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事物。
因鉴而思,可以根据事物的不同之处进而引发深入的思考为我们的认识提供
了更多的角度。我们一般认识事物可能只是基于其表面的特征,或者是最吸引人
的一个侧面,但有了比较的对象,以此为鉴,可以让人对于其中的不同之处展开
进一步的认识,如此便能拓展思维,开拓视角,跳出第一认识的局限性,因而思
考更全面,对事物的认识也就更完整。
有了比较的对象,并因此展开思考才不会使认识有失偏颇。
鲁迅看到了当时日本人对中国的蔑视以及中国人的麻木,才认识到中国人真
正病症在于心;彼得一世亲自来到西欧,看到他们的工业,才认识到俄国的落后;
明治天皇以西方列强的政策作比,オ认识到自身制度的错误…与其他人或事物有
了比较,才不会有想当然的认识,以此为鉴,那么对于事物的认识才能更深入、
更准确,才不会受到主观意识的蒙蔽。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查的人生不值得过”而我想说,未经比较而产生的
认识不值得确信。经过比较而产生的认识,如对音乐的“中国味”的认识,就会
有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探寻。不论是何事物,都需要以比较对象为鉴,
因鉴而思,或纠正、或补充,能使认识更充分、更准确。
当然,经此产生的认识也未必准确,只是相对更加完善。赫拉克利特有言:
“世界是一团永恒流动的活火。”世间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唯有不断地比较,
时时更新自己的认识,才能保证自己的见解时刻趋于准确。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而以比
较对象为鉴,因鉴而思,方是认识事物的正确方式。
评析
本文是一篇带有典型意义的考场作文。首先,考生对考题的审读清晰,清楚
地认识到题目材料与写作提示之间的关系,扣住材料对认识事物的启发这一点,
9
自然引出自己的观点。其次,围绕个人观点,论证不蔓不枝,逐层推进。先是从
“比较鉴别”拓展思维、开拓视角方面论述,之后,从“比较鉴别”避免受主观
意识蒙蔽角度论述。论述聚焦中有所推进。并且,文末辩证思考,使得对“认识
事物的启发”的思考更加周全。再次,本文语言表达流畅自然,干净利落,很好
地表达了个人的观点与思考。另外,文章中选用的素材很好地为表达服务,事例
选择典型,引用贴切恰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具有典型意义,具有很
好的借鉴价值。
多元认识
我们难以直接感受“中国味”音乐。所以只有倾听、接触不同国家不同风格
的音乐,我们才能对“中国味”的音乐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从而才能更有意
识、有方向地去寻找“中国味”。
认知的森林永远是一棵接着一棵,他们的枝桠相互挽着才能形成一个整体。
没有任何一样事物可以脱离外物而独立存在。
只有有了更多的知识和了解,才能在比较之中划定鲜明的界限;只有更加全
面地认识事物才能更好地体悟事物本身的优劣、特点。
然而,反观当下的人们,我们常常会沉溺于单方面的认识。我们仿佛自己把
自己局限在小小的暗箱之中,只管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忽略定义和边界的更新。
但只有鲁迅先生看过了不同国家的弊病和不足,才能对那时国人的劣根性有更加
深刻的认识,从而更“有意识”地弃医从文,将笔直指黑暗社会中麻木、思昧的
劣根性。
若把音乐比作海洋,那么对“中国味”音乐的认识就如同一支小流如若没有
经历过大海的浩瀚,自己对“中国味”的认识便如同小溪圈地自封,没有“源头
活水来”,他的认识必然是干瘪而单调的,终将干涸。
我想,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社会将认识事物简单地等同于事物的分类。
将简单的定义和分类包装成多元化的认识,只要分类明确、直观易懂就好,不用
说每个人对事物多角度的认识,更遑论精神美感和文化多元。若人人都只单一地
认识一种事物,那对任何事物的见解
认识多是陈词滥调,人们因为简单的认识而使自己人性中的浅薄和惰性占了
上风,沉溺在自己世界中的“优异认识”的虚无满足而忽略了认识不是单独存在
的事实,更是忽略了认知的星空要有群星才能打动人心。
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超越人性中的堕性呢?我想,虽然我们很难做到像钱锺
书先生一样旁征博引,但我们可以抵制单片面的认识。不固步自封地沉溺于众多
元素中的一个而忽视了整个全集。要勇于接触不同的子集,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
这一事物,才能打开更多的平行世界的大门。
更好地认识一定是建立在更全面“知道了解”的基础上,切勿画地为牢,固
步自封,而止步于浅层的“中国味”。
错别字:堕
订 正:惰
评析
10
本文入题以简练文笔阐述自己的理解,准确地把握了更多地接触、了解外物
的作用,“比较文中划定鲜明的界限”“更好地体悟事物本身的优劣、特点”的
概括展示了语言的凝练。接下来,文章别于一般考生对认知过程的纵深分析阐述:
首先,反观当下,形象地表述当下人们沉溺于单方面的认识存在的情况以及其影
响;接着,分析这种认识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再次阐述这种认识所导致的结果;
最后,从怎么办的角度分析如何改变这种认识的缺陷。具体论述过程,很好地与
材料对话,紧扣“如何认识事物”这一对话点展开。这样的侧重点的不同,体现
了思维的独特性、构思上的个性化。
差异铸就独特
人们常说:“听从你心,无问东西”,并奉此为箴言来强调保持自我的独立
思考、独特性之重要。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对所有的与己相异的“不同”
置之不理呢?当然不是。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
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有人如是说。诚如斯言,尽管我们总是不断地强调
自我的独特性才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哲人们一遍又一遍地叹息“独立思考丧矣”,
我们不能不肯定的是正因为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差异性铸就了我们自我本
身的独特性。因此,在我看来,对他人,甚至他见差异的尊重才是塑造、寻找我
们自身独特之处的根本
我们首先必须明白的是,“不同”并非是对万物独特性的剥夺,差异也不会
使我们運灭于不同的声音之中失去自我而是从根本上来说,是我们更好地寻找自
身的“中国味”的根本。然而,反观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一面高举着“呼唤
独特自我”之旗,一面却往往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面因平庸自我而愤世嫉
俗,一面却又安于现状,对他人的规劝听而不闻。如此便是西西弗斯般周而复始
却又心安理得地成为了蒋方舟笔下的“陀螺青年”真的是我们自我独特性的彰显
吗?抑或是因其天生平庸而抹灭了其自我特色,消解了差异性,而甘于成为一个
个“单向度的人”吗?
事实上,比起呼唤独立思考,过度对独特性的强调,我们所忽视的是对于差
异性的引导性的重视与尊重。归根结底,每个人生而平凡却又有其不凡之处,我
们对于“不同”的忽视其实是在于我们对于差异性本身缺乏思考而导致的固有偏
见。正如那句话所说的“倾听了不同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中国味’有了更深
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不仅仅运用于对外物的认识上,
更可以映射到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上,有时候,听从他人的声音,进而求同存异,
能够使我们更深刻、更明确地了解自我的独特。这时,差异变成了铸就独特自我
的坚固基石。
当然,呼唤对于差异的理解尊重并非是要我们过于在乎“不同”甚至囿于高
傲其中,被他人声音之套索所束缚,而是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真正地反
观自我。正如陈寅恪所言的“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他人的眼睛有时并非
是我们的牢笼,于差异之中,方可见自我之独特人格,找到自我之“中国味”。
评析
11
本文针对当下人们过度追求独特性、独立而忽略物与物之间差异性的现实,
逐层推进思考。首先分析“不同”差异对于寻找自身的“中国味”的作用与意义,
并以形象的“陀螺青年”来传达认知方式不好的结果。接着,分析差异性的引导
性作用,认为人们缺乏对差异性本身的思考导致的固有偏见的结果。最后,把呼
唤对于差异的理解尊重放诸反观自我的目标之下,提出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策
略。整个论证过程严谨,推进自然。
作为一名高中生,能够用批判的眼光认识到当下人们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并
结合对材料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很好的思维品质与担当意识。
跳出箱子思考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音乐的“中国味”,我们只有在接触与之
截然不同的异域音调后方可对其有深刻的感受,并有意寻找。普遍而言,看似越
熟悉的事物我们往往越难认识,而对其深入认识的唯一途径,便是跳出该事物本
身,从远处加以重新审视。
对熟悉事物缺乏深入认识,首先源于比较的缺失,由于熟悉之物就在身边,
甚至我们就是它的一部分,我们对其习以为常,将之作为判断一切事物价值的标
准。但“镜不能自照,剑不能自击”,用尺子测量自身,永远无法得出正确的结
果。而只有在比较中,我们才能认识到熟悉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恰是这种不
同定义了该事物的特点与价值。正如“中国味”并非绝对存在,正是与异域音调
的不同与比较造就了“中国味”。
同时,对熟悉事物认识的不深入还源于一种陌生感的缺失。“不识庐山真面
目,只缘身在山中”,陌生感的缺乏让我们无法从整体上客观认识事物,从而让
对熟悉事物的判断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的色彩。清末士大夫置身中华文明内部,
以其“天朝上国”的成见审视西方蛮夷,以这种心态自然无法正确认识事物也更
无法认识自身。
由此可见,比较的缺乏与陌生感的缺失,将熟悉的事物隐入我们的认识盲区,
这也解释了为何认识自我、感受身边的美等议题经久不衰,成为人们反复提及的
重要话题。
而要打破这一局限,对熟悉的事物做出更深入的认识,需要做的就是跳出该
事物本身,与其拉开一段距离对其进行客观审视,正如西语所云:“在箱子外进
行思考。”只有当我们以一种陌生的眼光重新审视我们原本早已习以为常的事物,
在与他物的比较中进行整体而客观的重新认识,我们方可对其有更深的体悟,也
会更有意识地寻觅之,恰如在接触不同异域音乐后,我们方可认识“中国味”的
真正内涵,在“中国味”的不同特色中感悟其独特价值与美感。
更进一步说,跳出熟悉事物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回到熟悉事物,发现身边
的美与价值。“阿波罗”号字航员在被问及自己登月后看到了什么时,回答道:
“其实我们看到的没有别的,就是地球。”跳出熟悉事物的局限,对事物进行重
新认识,恰如从月球看这颗美丽的蔚蓝星球,我们终要回来,但这种客观的重新
12
认识,让我们真切体会到地球之美,对其有更深刻的整体认识与体悟。
艾略特言:我们将不断探索,而最终的目的,是物归初始,此境初识。跳出
箱子思考,方可对习以为常之物甘之如饴,挖掘其美与价值。
评析
读罢全文,有意蕴深厚,意犹未尽之感。文章展示了出色的写作水平。
首先,文题“跳出箱子思考”,借助西方谚语形象表达对材料的思考与理解,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思维的独特性。
其次,结构严谨,思考有深度。先分析“对熟悉的事物缺乏深入认识”的原
因,超出一般考生的思考,凝练地概括出“比较的缺失”“陌生感的缺失”两点。
进而,分析怎么样打破局限,探究解决问题之道。接着顺势探究跳出熟悉事物的
最终目的何在。可谓丝丝入扣,逐层推进。尤其是在局部分析过程中,具有透过
现象直抵本质的思维能力。
再者,文章引用材料新颖独特,体现了丰厚的积淀与学养。诸如“镜不能自
照,剑不能自击”、“阿波罗”号宇航员的语言、艾略特的观点等内容,均贴切
地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美人之美,天下大同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在吸收他国先进技术
与文化的同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学习中加快发展步伐。
诚然,只有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才能对音
乐的“中国味”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换言之,在
认识事物时,我们要学会借鉴汲取他人的优势及长处,才能在比较中体悟到自身
及文化的弊端,才能放下偏执与高傲看清事物的本真,达到美人之美,天下大同
的境界。
萨特说:“要想改变一些事物,必须先接受一些事物。"要想清晰全面地认
识事物,其前提是我们已看到他人之美。事物的美丽都是相对的,没有绿叶的陪
树,何来红花的夺目艳丽?上海的海派文化以博采众长、有容乃大而闻名世界,
也正是在其他各具特色的文化的指引下,上海文化自我改善提升,有了更高品质
的飞跃。
反之,如若我们故步自封,蜗居于自我的一方小天地之中,终会来到“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境遇。乾隆帝曾对外来文化的抵触与自大
保守的心态闭关锁国,国家也因此而落后。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博采众长不是
为了被不同文化与思想异化,而是成为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参考。正如伍尔夫
所言:“一个人一旦有了对他人及自我的清醒认识,他就有了独立人格,也就不
再会浑浑噩噩,虚度年华。换言之,他一生都有一种适度感与幸福感。
在学习他人的优点之时,我们会时刻反观自己,认识到自我的不足与劣势。
《诗经》有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如若不尽,与古为新”。不敢跨出舒适
圈,蜷缩在原地的井底之蛙终将被世界的高速的更新换代所淘汰,更将以守旧古
13
老的眼光看待事物,做出错误的前进抉择,抑或是安于现状,停滞不前。坚守自
我不是一味地逃避学习借鉴,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走出去去倾听、去感受他人与
我的不同,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创新。
爱因斯坦曾说:“青年学习已被证实的真理缺乏创造的勇气,那是错误的。”
是的,认识到其他事物的优势才能反观自我的劣势。做到美人之美,オ能美美与
共,天下大同。到那时,我们所找寻的“中国味”在学习发展的发酵之下历久弥
香,并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性。
他人的思想是我们做出创造的花园。
评析
本文开篇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与材料中的认识过程类比,进而
提出观点:在认识事物时,我们要学会借鉴汲取他人的优势及长处,才能在比较
中体悟到自身及文化的弊端,才能放下偏执与高傲看清事物的本真,达到美人之
美,天下大同的境界。然后,文章紧紧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证,首先,通过对比
论证,突出接受事物给认识带来的变化。接着,论述在学习他人的过程中,要坚
守自我,走出去倾听、感受他人与我的不同,从而实现最大程度上的创新。最后,
总结全文,呼应开头观点。文章结构层次清晰,思维有推进。
本文比较突出的是对名言的引用,不仅数量多,而且引用人物涉及古今中外,
展现了丰富的阅读积累。同时,也使文章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递进的认知过程
中国风的歌曲很是风靡,但又有多少人有深刻的理解呢?有人在与多元的风
格的音调对比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宫商角徵羽”,更深入地寻找更多的“中国
味”。
认识事物想必大多皆是如此:在不断地对照外物中找到物质差异,加深了理
解。同时这种认识的深切又推动了对于与之相关的问题、事物的认识与寻找、思
考。而之前的具体事物,已然成为了一座桥梁。
要想拓展自己的思考与认识,首先是对特质的深切感受。这种深切感受来源
于一种包容、开放的对比。但此事也并不容易。人们倾向于包容自己拥有的观点、
信仰与文化,而本能地排斥反对外物的接纳与思考。闭关锁国正是中国对于本
事的盲目认识而造成了之后一系列的困顿处境。不与外物对比反省而认识的
事物总是平扁而狭隘的,这种经不起推敲的事物认识忽略了,也令人难以看清事
物本身的特质,造成了危害。
因此,在不断地对比中,依靠博大胸襟与开阔视野认识多元的事物,升华自
我对其本质的认识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外物如此,自身的思想文化亦如此。只
有对外界的倾听理解,吸收,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特征。正如苏格拉底曾言:“未
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这种对自我的深刻理解,能够激发自我找到真正归处,
14
实现自我的价值。
但我们也应谨记,寻找差异的对比的过程,不是同化的过程,差异无关对错,
而是多元化的体现,我们不应同化他物,也不应被同化。
同时我们也不应止步于此处。认识了特质并不是认识的终点,而是一个中点。
对于特质的认识也并非止于认识,而是在此基础上的更深入博大地研究。在思想
与文化上尤为重要,认识中国味的歌曲,更深刻寻求中国味的原动力,而真正重
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了解、认识中国风、中国味、中国传统。这种基于特质的寻
求后的认识是真正深刻的,激起的民族自尊心与荣誉感才是经得起检验的。空喊
认识而不去实践的理解与认识是缺少底气而虚伪的,更像是一种惧怕对比的自卑
与不自信。
不断对比中深化认识,深化后的再探寻又促进了认识的理解,且需要更进一
步的对比,比较深化认识……这种循环是深化认识的必由之路。但当下社会,人
们却忽略了对比思考的重要性,获取的认识也如空中楼阁一般。因此,以宽容、
广得心态认知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思考得来的知识オ是真知识,不会片面而狭隘,
才能使我们更深刻。在文化上,也要如此才能获得真正的民族自尊心与认同感。
评析
本文胜在思维的不断推进,文章结构严谨,随着作者的思考不断延伸。开头
部分概述材料,从而引出话题,进而概括认识事物的过程。承接这一概括,分析
想要拓展自己的思考与认识的前提条件,即对特质的深切感受以及依靠博大的胸
襟与开阔视野。在局部内容中分析有层次,有纵深。这一分析之后,围绕寻找差
异的对比的过程进一步展开论述。从“同化”与“多元化”的区分中道出认识的
正确方向。而认识了特质不是认识的终点而是一个中点的辨析,也体现了作者对
认识过程步步为营的思考分析。如此把整个认识过程的递进性完美地呈现出来,
与文题形成巧妙地呼应。
寻悟此中味
对事物认识的多层次渐进发展,赋予了我们无限的可能,去寻悟此中味。
走过梵音漫漫的佛教圣殿,震撼于气势宏壮的交响乐,流连在日式和风的古
朴雅乐……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你是否也对本
土的“中国味”有所“回甘”?
寻悟此“中味”在接触丰富“西味”时,被赋予了更多觅得“真味的路径与
可能,我们能在梵音中识得大唐盛世佛徒的低语,从日式和风雅乐中捕捉到一些
“中国味”的影子……这些他国之音、异域之音中,我们总能寻得一些“中国味”,
从而加深对“中国味”的情感体验与认识。
寻味的过程,实际上反映了我认识事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在识得“中国味”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将已听已感的?外国味进行相互
比对,提升的不仅是我们的鉴赏能力,更周延了我们认识事物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从而使得对本体的认识更加深刻与严谨。
15
就如未听过宫中制礼做乐的庄重之音,怎会叹花曲不堪入耳,下流低俗?而
未真正带着客观的眼光,鉴赏各类词曲,又怎会叹其不堪?
“他味”要求我们谨慎,不偏激。我们认识事物不仅是通过丰富认知体验,
而使得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入而客观,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寻悟此“中国味”,
不断深刻认识后,我们如何带着审慎包容的目光去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味”,同
时也不贬损“他味”,这考验着我们认知的厚度与精神的广度。
如何充实认知的厚度,拓宽精神思想广度从而更深刻地寻悟此中味呢?
若寻得音乐中的“中国味”,那么我们倾听各种其他风格、其他国家的音乐
时,有意识地比对,寻觅“中国味”还不够,更要了解认识其中的历史、背景、
内涵等等,这样才能确保意识尽量不发生偏离,也可为“中国味”的认识提供更
加合理丰富的动力与养料,从而拓展我们认识的深度与广度而不落入局限和偏激
的套子里。
寻悟此“中味”其实是寻得其中的“真味”,带着不偏激、不局限的思考,
有意识地向更深处求索。
“西味”带给我们多元的事物以及广博的见识。“他味”要求我们审慎、不
偏激、更客观地去认识去发掘。而“真味”则需结合两者之上不断努力求索,从
而寻得此中味。
评析
文章并篇便高度浓缩地阐明了材料所蕴合的认知过程,即“对事物认识的多
层次渐进发展”,考生的思维品质可见一斑。从文章的整体架构来看,也很好地
体现了对这一认识的呈现。首先,论述接触丰富的“西味”给认识带来的变化,
其中相互比对之后提升鉴赏力、周延认识事物的全面性与客观性的分析,透过现
象直抵本质,体现了思维的独特性和深度。接着,从对“他味”的审慎包容角度,
论述认知的厚度与精神的广度。然后,从怎么办的角度再次审视寻悟此中味的问
题,论述探寻其中“真味”之道。如此,文章整体稳步推进,思维缜密,体现出
超出一般考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论认识事物之道
有言道:“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
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而此
话对我如何认识事物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诚然,在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应当对我们所期望了解的“目标事物”本
身有完整、清晰的认识。这是一种目标明确的缜密规划和远见,让我们在对事物
认识、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地避开其他障碍的干扰,而一心向目标进发。
然而,若认识事物只是冲着目标又未免有些单一,我们极有可能遭遇因认知
范围狭窄,面对目标本身的鲜明特色难以洞察的风险。如此为了对于事物的认识
可以不只停留于表面,而能从更深刻、更全面的视角看待事物,我们理应对那些
与其同类机关的其他事物也有了解和接触。
在了解、接触与目标事物同类相关的其他事物时,我们的视野得以被打开。
16
而在二者差异的冲击之下,也就更激发了我们对于目标事物的深层思考,二者的
差异突出体现了目标事物的何种鲜明特征?何种属性?那又是什么导致了这般
特征?是自古以来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价值理念?抑或其他。
同时,了解、接触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体现的不仅是行为上为了有客观认识
的努力,这更是一种全局观的意识和包容多元的心态。其对于个人不仅让我们在
认识事物时得以从容、稳重。无论对于自己所向往的目标之物抑或“看似无关”
的他物都不带有偏激的个人色彩,放眼到社会,更是促使人人对万物有全面了解、
尽力包容的宽大胸怀。
当然,我们这里所指的去了解他物并不是说毫无目标,一味广泛涉猎最终没
有所得的盲目追求。我们所推崇倡导的认识事物之道,应是在明确了自己所向往
了解之物,确认了清晰目标后,再借力和他物的了解接触,对此,从更广阔的视
角中更好地了解目标之物。因而,对心中目标事物的坚守应是不可动摇的前提。
再让他物可以为我所有,而不是让自身被外物束缚。
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亦多种多样在这般状态下,我
们则更要坚定自己心中最原本的坚守,不要被包装华丽的外物给迷惑了双眸。也
唯有这般坚守,我们才不至于在追求的航道上偏离航线;也唯有这般坚守,才是
我们头顶的明月或朝阳,才是我们脚下依赖的大地和呼吸的氧气,使我们赖以生
存,了解事物之根本。
坚守住内心最初的选择,不忘接触包容他物的丰富视角方为认识事物之根本。
评析
文章展示了出色的思维品质,引述材料后,首先从一般认识事物的角度入手,
论述其合理性。
体现了思维的周全与辩证。然后,由此转入认知范围狭窄角度,自然引出个
人对认知的思考。在阐述“了解、接触同类相似事物”对认知的意义时,不仅看
到对目标事物深层思考的一面,更挖掘出全局观、包容多元心态的一面,可谓难
能可贵,体现了思维的独持与深刻。“在充分分析“了解、接触同类相似事物”
的价值之后,能够对认知事物的目的作深入探究,关注心中目标事物坚守的重要
性,思维具有突出的思辨性特征。另外,本文整个论证过程紧扣个人观点,逐层
推进,结构自然浑成。语言表达老练畅达,是一篇难能可贵的考场佳作。
认识差异,珍视本质
聆听了西欧古典音乐的恢宏沉郁,北美流行乐的开放活力,东南亚民族乐的
热情畅达,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的感受。它融汇传统中华民族血脉相
承的深沉与果敢,豪迈与激荡,却也能平静如涓涓细流,润物无声。从此,我更
有意识地去搜寻、去辨析,那独属于东方音乐的“中国味”。
或许人对事物的认知都必然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事物的本质、特色,一概是
在关联与差异中愈辨愈明的。
17
个人认知事物或认知自我本身的途径常因纷繁错杂的相似性而受到阻塞,至
于迷失。我们时常爱问“我是谁”,就是试图归纳属于自己的特性而厘清物我关
系,促成本性的自由发展。然而这种尝试时常因事物的混淆而失败,或失去了对
自身有别于其他个体之处的多角度考量。
于社会而言,认知这种事物间的差异并更确立“自我”、本民族的独道之处,
多极化格局下的中国,更需要这样一种契机,在“闭门造车”、妄自尊大早已成
为过去的今日,拥抱多元化的审美情趣,亦在倾听、接触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
异域音调后,发掘自身丰厚底蕴下的壮丽与雄奇,开创独属于我们的延续文明之
良方。
不言自明的是,这种倾听与接触需要广纳博识,先通览后专精的认知态度,
亦需要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宏阔气量。它绝非单向的吸收与汲取,时刻面临目
标的异化与文化的同质化威胁,而是一种交流的姿态,是认识到彼此差异性后,
更明晰、笃信自我特殊性的珍贵之桥梁。
也因此,倾听、接触与我们相异的事物,本质上的落点,就在于成就每个独
立个体、独立文化自身的后续发展。在赏析他国音乐文化的同时,我们领悟出渗
透于音乐间一段历史、一股精神于中国传统是怎样互异,进而反哺对于中国文化
的塑造,我们将更有意识地去刻画具有中国气蕴的事物,呵护并珍惜它,避免它
沦为同化,亦对“民族魂”、中华气魄有了深入本质的认识。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在这个语境下解读,不失为对每一个
体、每一种文化立足根基之保护的赞扬。在中国本土文化受冲击的今日,启发我
们在认识多国不同文化的前提下去传承,去发展。
在认识事物的道路上,我们总该相信,同中存异,更彰其异;求同存异,发
扬己异,方璨繁荣共生之境。
错别字:道
订 正:到
评析
行文大气,视野开阔,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针对认识事物的过程,从个人而及社会,从音乐而及中国本土文化,纵横捭
阖,展示出思维的广度,同时,也展示出极强的驾驭能力,大开大合,收放自如。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文质兼美,思维的深度经由成熟大气的语言表出来,更
显其力度。“我们时常爱问‘我是谁’,就是试图归纳属于自己的特性而厘清物
我关系,促成本性的自由发展”“它绝非单向的吸收与汲取,时刻面临目标的异
化与文化的同质化威胁,而是一种交流的姿态”“倾听、接触与我们相异的事物,
本质上的落点,就在于成就每个独立个体、独立文化自身的后续发展”等表达均
展示这种特色。
识广寻根以致妙
我们每个人,从朦胧幼嫩的状态走来,带着我们自身文明的色彩,去认识这
个世界,要怎样才能更好地看明白这个世界呢?
有人说,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才由此对音
18
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在我看来,
这正启发我们以识广、寻根、致妙的方式去认识事物。
识广,也即跳脱出自身文化与格局的局限,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观照这个
世界那些别于自身的文明,去见多识广。正如孔子周游列国察看世风,也如彼得
大帝乔装微服到欧洲游历学习又如普希金、泰戈尔等伟大诗人一生都在广表大地
上行走积累灵感…见识广泛是我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丰富提升我们的视野,也
促使我们去整合、思考,从而向更高精神境界漫溯。
随着见识的增长,我们必不可避免地面临异质文明与自身文明、新兴觉解与
固有认知之间的矛盾。我们会本能地去寻找自己的认知之根来解惑,也即“寻根”
的认知过程。就像广泛遍聆了异域音调的人们,一时间难以辨明何雅何俗,何取
何弃,而一回归孕育滋润自己成长的“母乐”,则倍感亲切,外音全不亿,而对
那“中国味”产生更深刻的信奉。
这自然有助于我们竖立更强烈的身份认同从而获得安全感,然而,一味地寻
外持自,一来使得曾经的“广识”成了废弃品,不深刻思考加工之使其成为真知
深理;二来使得我们的眼界格局变得更加狭窄而难以悦纳他物,甚至可能演化为
民粹主义者。
故而,真正的“寻根”是在见识了大世界之后,有意识地以一种严谨而深钴
的方式去找寻自己的文化、认知之根,在新兴觉解和固有认知的不断地两相比照
中,完善自己的认知,从而“致妙”。正如孔子观遍列国国制最终仍持“仁”待
天下;彼德大帝历欧归国,以俄式方法进行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后,学遍西物,
而最终经广泛的民族反思确立“和魂洋才”之路;普希金遍游欧亚大陆,而后更
加审慎且认真地在俄罗斯大地上行走……
识广、寻根以致妙,助我们认识事物,更助我们认识自己,安身立命。愿我
们每个人虽带混沌走来,却都能携清醒离去。
错别字:竖
订 正:树
评析
文章展示了作者出色的语言功底,尤其是在对“识广”“寻根”“致妙”等
概念作界定时,表达精练而明晰,语言干净利落,同时,又不失活泼灵动。
文章以“识广”“寻根”“致妙”的过程来架构全文,但是结构并非四平八
稳,部分与部分之间逻辑严密,段落形式上又各具特色。“识广”部分以典型事
例铺排论证,简短而有气势。“寻根”部分则笔法曲折,先论述一般“寻根”存
在的问题与不良结果,然后,重新界定“寻根”之义。这部分尤其能够体现小作
者的思维深度,见他人所不见,思他人所难思。“致妙”部分则巧妙地嵌于“寻
根”之中,作为真正“寻根”的结果来呈现。
另外,文章在事例运用上也体现了高超的手法,同一组事例前后运用,把认
知过程关联起来,使读者更易把握自己的观点。
构建“个性化”之自我
19
认识事物是一个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的过程,事物间的差异揭露其本质,方能
突显其个性。
宋明理学提倡“格物致知”的认知途径,对事物的逐步了解正是这样一个“格
物”的过程。中外音乐的差异性便使“中国味”的特色更为突出,可若不了解、
不接触异域音域,这份差异又从何体现呢?因此了解,尤其是全面而广泛的了解
是必经之路。
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呈开放、包容的竖态,卢梭曾言“当我过
去一个劲地对别人的见解提出抗议时,我还带着别人见解的桎梏而不自知。”心
态拘束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而致对事物认识的偏差。清朝统治者的固步自封导致国
人的愚昧无知,而新文化运动中的全面批儒却也是剑走偏锋。如何在事物间的差
异与矛盾中找到平衡点,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因此在循序渐进地了解事物之后,我们仍要返璞归真,回归最初的目的。差
异所呈现出的事物本来的特性促成了我们更深刻的感受,而这种“有意识”指向
一种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所谓的“和而不同”即源于此。中西文化论战中,有
陈独秀、李大钊力挺西军,却不乏梁漱溟对传统儒学的维护,才促使有识之士在
反思与尝试中找到有“中国味”的治国之道。这种意识更是对自我的坚守。
反观我们自身,重要的是构建自我认识事物的体系。巴赫金认为人生活在“他
人的话语世界里”而自己的全部生活是“对他人话语”的反应,对“中国味”更
有意识地寻找似乎就是对异调的一种反应,即要求我们既避免“孤芳自赏”,也
不可“照单全收”。音乐是事物、是生命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中国味”
的寻找,我们也是在构建自我乃至整个民族的存在方式,以期望呈现出独一无二
的中国面貌。
由此看来,认识事物的这一过程远比事物的真正样貌来的重要。马斯洛纯粹
地欣赏“前往”而更胜于“到达”。我们在认知的过程中修养了容忍“异己”的
气量,看清事物全貌的清醒与对自我意志的坚守。而我们的所有认知回馈于我们
独特的个性如普鲁斯特所言一般在我们身上“沉淀起来”,而塑造了小我之醒悟,
大我之气节。
认知事物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我的思想左右我对事物的了解,而事物交
织呈现在个人自身的形象上、思想上。当寻找“中国味”成为一种自觉,中国形
象必将展现其光辉。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正是“个性化”的重要一环。
评析
见识决定视野,成就文章的品质。
文章的见识首先体现在对材料深意的把握上。小作者精准地把握住了材料中
20
“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的分量,提出“在循序渐进地了解事物之后,
我们仍要返璞归真,回归最初的目的”的观点。
其次,在对“中国味”的定位中也体现了小作者的见识。他认为有意识地寻
找“中国味”指向的是一种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是在建构自我乃至整个民族的
存在方式,以期望呈现出独一无二的中国面貌。
再次,文章在对所运用的历史素材的分析过程中也体现出了超出一般考生的
见识。如对新文化运动中全面批儒“剑走偏锋”的定位、对梁漱溟维护传统儒学
的认可等均展示了不俗的见识,具有大视野、大姿态。
聪明见雪,智者见白
从出生起,我们便通过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认识世界。认为见山是山,见水为
水,目及耳闻,尽是世界之貌。而一百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世界的样貌在
不同的认知中各不相同。
在文化、世界未交汇认识时,西方不知有《牡丹亭》,东方不识有《哈姆雷
特》,各自都将自己所见所识的事物放于一层面比较来分划等第、风格。在认知
中,刻板印象便逐渐形成,人们习惯于将自己已预先形成的判断作为标准去定义
他物。
当认识事物的标准被固化,固定在了仅以个人“自作聪明的眼光中,人们的
认知也将被定格在这一标准下。单一化地认识世界是我们现在的病症,不论是否
予以证明我们都必须承认:人人都有单一化认知的时候。音乐、文化也罢,交流、
社会也罢;音乐世界不变的万能和弦,文学界莫能说清的雷同,交流中总有的偏
袒与社会中对立的與论,都是单一化认识在如今的具体表现。
单一化认识会带来什么?除却盲目的自信,不知前路的追求,便只剩下日渐
匮乏的创造力与冰冷麻木的内心。我们认识一件事物认为自己机敏聪明,见即所
悟,为之分化区块时,便似哲人所言“聪明见雪”。而雪后的白,早已被抛之脑
后。
北岛说:“一个人行走的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在单一认知世界中,我们
不能真正识得世界之貌。所谓认知,不仅见雪,更要从各处之雪中领会不同之“白”,
识万种,而后才知何处之雪有其特殊之美。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
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认识事物应当是多
元化的。多元化认知不仅仅意味着眼界得以开阔,行迹变得长远,更重要的是使
我们能鉴赏所识之物,认识事物特殊之处。认识更多的人,我们方知善恶,珍惜
身边之人;认识各处山川,方明阿尔卑斯山之冷峻与玉龙雪山之清寒的不同,发
现更多的美;了解异域风俗,方识何为中国味,从而真正苏醒对“中国味”的认
识。
当我们已然具有观天地之能力,自当悟天地。虽然天天地广阔,乾坤浩大,
人生不能全然目见,但只要所识多一分,所感便多一分。“已识乾坤大,犹怜草
木青”,最终,我们仍要回归身边之物,毕竟,我们识“天下之白”的初心只是
为明“脚下之雪”。
21
聪明见雪,智者见白。希望我们能识得“雪”之特殊,无论男女,北国或南
方,总有令人挂念的地方。
评析
本文亮点有三:
其一,语言凝练老成,体现出高于其他考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在观点表达、
概念界定等内容呈现时均体现了这种语言表达品质。为文章增色不少。
其二,结构严谨,推进有力。入题又从一般认识事物的方式入手,使文章具
有很强的针对性。之后,论述认识事物单一化的表现以及影响。在此基础上,自
然进入多元化认知的分析论述。最后,把认知的最终目标点出。每一层均有深入
分析与阐释,诸如对单一化认识的影响分析,不仅看到“盲目的自信”,还看到
不知前路的追求导致的创造力匮乏以及内心的麻木;如对多元化认知的价值分析,
既看到视野开阔的作用,还看到提升鉴赏能力、认识事物特殊等方面的作用。
其三,思考富有深度,见识高。文末“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最终,
我们仍要回归身边之物,毕竟,我们识‘天下之白’的初心只是为明‘脚下之雪’”,
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对认识的最终目的的阐述,展示出对认识的独特思考,呈
现出不一般的见识。
博泛而精
人们在认识一件事物时,常常会执着于盯其一处,将其吃透,专心而致志。
然而,普鲁斯特曾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谈到“真的发现之旅不在于新的景观,
而在于新的眼光”,新的眼光从何而来,我以为只有博泛异类,才可真正地抓住
事物之本,之真。
当我们把目光放得广阔,放得开远之时,回过头来,我们才能抓住事物的独
特与精髓。在饱览国外的古典西方建筑与高楼耸立的摩登都市之后,我们才能体
味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不在于宫殿的金碧辉煌与风水的奇妙流转,而在于风水背
后“天人合一”的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四合大院、里弄小巷向相濡以沫,
远亲不如近邻的思想。因而建筑大师贝聿铭感叹:“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
将一生都投掷于现实主义建筑的他,归乡后抓住了园林的光和影的这份独特的中
国味,构造了他“最喜爱的小女儿”。当泛览别处的异景,而并不只是着眼于一
处,其中的对比、映照、相较,就更能突出事物的独特与精华出来。
托尔斯泰曾言:“认识真理的最大障碍不在于那些谬误,而是那些似是而非
的真理。”独守一株,守株待兔子,往往会使人没于自己固守的眼光与看法,为
井底之蛙,产生巴纳姆效应,只看到那些自己选择去看到的。而认识事物的过程,
是如剥洋葱般层又一层的。只有开阔视野拥抱异与同,才能打开新的视角,看到
事物中包含的缺陷与长处,进而进行扬弃,清晰而明了地探索隐匿在深处的内核。
一如百年前西方自由民主的思想传人中国,才能让封建的中国反思而警醒,意识
到所谓的封建礼教已是统治阶级腐朽的操控手段,因而真正地探索到中国文化的
内核与力量,开创一个与众不同,既富有生机又蕴含历史力量的新时代。
22
在今日的中国,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与辅助,面朝一个崭新未来的同时,
民众们开始寻找自己的根来于何处。然而此时,有些人却忘了从前的教训,有了
摒弃外来事物之姿,一味夸耀放大自我之物。打着复兴古风、汉服之名号,耀武
扬威,苟且与肮脏却早已在暗处滋生真正地去认识、了解、寻找事物的价值,应
有开阔之胸襟、博览之眼光,进而精而准的抓住回归本真、发扬本真的价值。如
故宫博物馆汲取了世界大博物馆的成功之处,回首抓住自家无可比拟之处,发扬
光大。
在众里寻他千百度,饱览万千风光后,你回首暮见,原来事物的本真,就在
灯火阑珊处。
错别字:的 暮
订 正:地 蓦
评析
本文是一篇文质彬彬的考场佳作,展示了超出一般考生的独特成熟品质,语
言表述凝练畅达,针对内容的分析深入独特,对典型事例的分析独到,与观点契
合度高。内容方面,体现了思维的深度与逻辑的严谨度,正反两面展开论述,分
别以典型事例呈现自己的思考,把广泛博览行为背后的认识上的本质挖掘出来。
“当泛览别处的异景,而并不只是着眼于一处,其中的对比、映照、相较,就更
能突出事物的独特与精华出来”“只有开阔视野,拥抱异与同,才能打开新的视
角,看到事物中包含的缺陷与长处,进而进行扬弃,清晰而明了地探索隐匿在深
处的内核”等语句均展示了这种思维品质。另外,本文论据选择精当,分析有力,
论证方法多样,素材使用得心应手。略有不足的是个别字词表达上有些欠缺,出
现个别错别字,不过,瑕不掩瑜。
万籁中的共鸣
不同的音乐与异域音调能使唱作人对音乐的“中国味”有更明晰的洞见。诚
然,只有聆听了世间万籁,方能在茫茫音曲中发掘新的“流水之音”。
从音乐到万物皆是如此。不囿于已有的认知,在万籁中寻找共鸣,才能更完
整地构造自我认知地图,回归生命的本味与初衷。
坚守传统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美德,在对本味的传承中人们得以体悟祖先
的智慧结品。不论是流传千年的蓝染工艺,抑或是被奉为经典的繁复茶道,对传
统的坚守使得我们的文化遗产长盛不衰。
然而,一味的坚守有时却会使得自身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脱离了现代人需
求的非遗文化正在遗失衰落的边缘挣扎。只有在广泛的交融中,才能使传统的“中
国味”重新焕发光彩。宋明理学融合佛道思想,在儒学式微的时代重兴孔孟道统;
孙中山结合中西审美所研制的中山装,亦在“洋装盛行”的民国初期重振华夏之
风。在不同的吸收与融合之下,自我方可更好地还原本真。
于万籁中游走,为自身明确未来的方向亦有不可忽视的指向作用。佛家语“所
23
知障”揭示了人往往会受自己已有的认知所阻碍的本质,因而难以在原有的认知
地图中探寻新的方向。来自异域的不同正为我们提供了明晰自我的定位基石,从
而在未知的海域中确定方向,抛下自己的锚。
罗素有云:“参差多态乃是人类幸福的本源。”世界本是复杂而包容的共同
体,于不同中寻找体悟,方能提升自我境界。诚如苏子瞻云“博观而约取”,在
认知之途中,我们须先以博观的包容之姿态去倾听与理解不同的声音,在不同中
寻找新的共鸣。
当然,广泛地接触也并非将自身已有的基础全然摒弃,那便于鲁迅先生口中
的“废物”并无大异了。我们所要做的是在探索中捕捉新的灵感,使我们自身的
认知地图得以完善并散发新的光彩。
揆诸当下,虚无主义盛行,人们往往拒听来自外界的不同声音,更有甚者将
自己闭塞于自我的思想之套中,俨然成了契珂夫笔下的套中人,最终迷失了自己。
“《圣经》的最好读者在异教徒之中。”于万籁中寻找共鸣,方能冲破自我
之封界,感受广阔的天地。
错误字:于 珂
订 正:与 诃
评析
首先,从文章俯拾皆是的引用材料来看,小作者拥有丰富的阅读积累,难能
可贵的是,这些材料在文中发挥了恰如其分的作用,为内容表达增色。其次,文
章思路清晰,由转述材料点明观点之后,先从坚守传统入手论述,辩证看待坚守
传统的意义,从而,凸显“于万籁中游走”的重要性,并在结尾部分辩证思考,
关注已有基础的价值意义。尤为突出的是文章体现出来的思维深度,文章对“如
何认识事物”的把握由音乐推及万物,但是,这种推及不是简单的由此及彼,而
是关注到个体的“认知地图”的构造,关注认知的回归本味与初衷。整个论证过
程紧紧扣住自身已有基础,进而吸收融合,“在探索中捕捉新的灵感,使我们自
身的认知地图得以完善并散发新的光彩”。从整体来看,小作者之所以有如此深
入的认识,和他立足当下,关注现实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
有了对“虚无主义盛行”的反思,才使得文章的思考更有力。
以外来之识,悟原生之知
倾听过不同风格的音乐后,我们却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从而加强了寻找“中国味”的意识。对事物的认知,往往都有着相似的过程,不
仅是在于音乐,我们对于一切,都在不断地以外来之识,悟原生之知。
诞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国音乐,自然有着独具的意蕴。我们以中国的文
化鉴赏观去欣赏它,更是能味出别致的感受在这样一种美的交互中,我们便得以
认识到各种风情的不同,自然也就加深了对“中国味”所具有独特性的认识。我
24
们以外来之识,在求同存异中悟出更多的原生之知。
在我们逐渐认识世界、构筑世界观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基础支撑的,是诸
如传统文化、家庭教育这样的原生认知,这些原生认知构造出我们基本的自我。
在不断遭遇外来的思想事物之后,我们有选择地吸收、舍弃、融合,使自我变得
更为立体和饱满。外来事物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有机会开阔自己的视野,避免陷
入到对自己原生认知的核心自恋中。
我们在接触外来事物时,更多地是与它们所带有的原生意蕴进行接触。就如
鉴赏音乐的过程一样,我们开始认识到本来自我的特性与世界的共性,由此,我
们对原生事物的感知加强,也能更有意识地去感悟自我,从而加强了自省、自察
的意识。在认识了更多的观念以后,我们对于自我对事物的认识也就能拥有更为
辮证的审视眼光。
当我们藉由外来事物,开始加强对原生认知的新探索时,我们也应当注意避
免走向两个极端,即对原生的核心自恋和原生被外来的洪流所吞噬。
其一,当我们认识到事物间的差异,我们不能陷入自恋的陷阱。每个人都会
自然地想要坚持自己所本来相信的是正确的,这样的认知偏差,极易被塔勒布所
言的“黑天鹅”所影响,使整个认知开始崩塌。
其二,我们仍然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原生认知中必然存有需要坚守的东西,
这就是我们长久积累而成的自我与世界观,倘若这些东西都轻易随波逐流,我们
拿什么去确立自己的自我精神呢?
我们是通过对外来事物的认识,以增强对于原生认知的感知,从而更好地去
认识事物,并改良自己的原生认知,我们便能更有意识地去进行求同存异的感悟。
理性审慎地更进一步地认识事物,就像认识音乐一样,领略到更为深刻的美感与
精髓,以外来之识,悟原生之知。
评析
题目“以外来之识,悟原生之知”便很好地体现了考生对材料的深入把握。
“外来之识”高度浓缩了材料中的“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
异域音调”,把个体的音乐领域的经验推而广之。“悟原生之知”则贴切地表达
了“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的内涵。从文章内容来看,
“我们对于自我对事物的认识也就能拥有更为辩证的审视眼光”改良自己的原生
认知”等语句中很明显能够看到对材料中“从而要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味’”的
呼应。很显然,该生很清晰地读出了材料中内在的逻辑,深刻地把握了题意。从
行文过程看。文章具有明晰的层次性,集中阐释观点之后,推进一层,对这种认
识可能存在的两种极端进行论述。在对“原生认知”与外来事物之间的关系论述
中,说理严谨,步步为管,展示了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
大视野下的回眸与前行
25
摇滚传入中国,把中国音乐的收敛沉静染上了张扬;嘻哈传人了中国,将博
大的语言用新的形式排列整合。在异域音调在中国横行,新式音乐节目层出不穷
的当下,却依旧有很多人,在不同国家的音乐中修行与成长。对音乐的“中国味”
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此般现象之后,实则蕴含了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的哲理,即人们的视野是广
的,但内心依旧扎根于当下。在眺望远方之后不忘回眸。
这样的认知方式契合了时代信息交互迅速,文化滲透频繁的大背景。一方面,
信息触手可得的便利很大程度上为我们具备了国际化的、全局化的眼光,这样的
大视野满足了我们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的对冲消除了部分
的隔阂与偏见,让我们有接纳新知的勇气和眼界。正如延生于贫穷和卑微的蓝调
亦能登得大雅之堂,一种包容万象、多元开放的认知方式渐渐流行,并被多数人
所接受。
但是外面的世界那么大,为何走出去看的人,最终如选择“中国味”的音乐
一般,兜兜转转回到了原地,为当下而奋斗?如荣格所说:“向外张望的人都在
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远方固然有未知的悸动和瑰丽的宏愿,但是
当下,オ是我们此刻启程的地方,等待我们远眺后的回眸。我们终究属于当下,
就像初建国时的新加坡,在多元文化的浸染中有无数先例可以借鉴与参考。但它
不就此依赖于别国,在以全球视野了解情况之后,新加坡最终根据本国人口成分
复杂、人材稀缺的现状,加强人民集体意识,以发展为先,走出了自己的路,最
终以“四小龙”的身份腾飞。
进一步讲,立足于当下不仅是因为属于当下,更是在世界的大染缸里保持独
立色彩的方式。大视野不过是一种手段,来更好地服务于当下。所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詹天佑于海外学成回国,以所学之技术造起京张铁路;鲁迅在日本
接受先进思想后,回国以笔杆子奋斗;任正非学习投资国外的专利,成就了自身
5G技术的先趋。大视野下的回眸,赋予了当下更多的创新性与可能性。
可是寻找“中国味”的道路,不应该止于寻找。远方正召唤我们向更高之处
前行。所谓保持自身的色彩亦非仅仅把自己刷成一个颜色,我们终成染缸的一部
分,而非完全与世独自。如任正非所说,我们要做的,是在山顶相遇,在山顶拥
抱。至此,大视野之下,勿忘回眸,勿止前行。
错别字:材 趋
订 正:才 驱
评析
文章对村料有整体把握意识,抓住了材料中“中国味”与“启发人们如何去
认识事物”之间的关联。开篇在转述材料中便清晰地体现了对认识事物的关注,
透过现象把握认知本质——“人们的视野是广的,但内心依旧扎根于当下。在眺
望远方之后不忘回眸。”立意上具有一定的高度,展示出不俗的见识。同时,作
者在论证过程中体现了很好的思维品质。由原因探究入手分析,再以设疑方式,
深入深层,进一步探究这种认知方式深层的原因。可谓层层推进,不断深入。论
26
证过程论证方式多样,尤其是典型的事例给论证增色不少。美中不足的是,文章
中出现个别表达不规范的语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达效果。
接触陌生
汪涌豪先生在《我的旅行哲学》中写道:“走得更远,离自己更近其实一切
出发都是归来,一切启程无外都是皈返,甚至只有摆脱熟悉的环境,才能更好地
认识自己。”古语亦有云:“见多识广”。对陌生事物的了解和接触是人们认识
事物的重要途径。
对陌生事物的了解促进我们对于外界整体的认识。西方哲人曾言:“世上没
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间的一切定然都存在与我们已知不同而陌生的地方,
对这些“陌生”之处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对外界形成一个整体概念与认知,摆脱“井
底之蛙”的狭窄视野,并促进对真理进一步的探索。霍金乐于了解陌生而未知的
宇宙而终有著作《时间简史》传世;牛顿也是在对陌生的了解中发明了“三定律”。
由此可见,“见多确实可以“识广”。
而了解陌生的作用又不仅仅在于“识广”,对陌生事物的了解更有助于我们
“识己”。恰如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曲调后会使人对“中国味”的乐曲有更深
一层的认识并主动去探索一样,陌生的事物让我们认识到物与我们的差异,进而
引发对自我的深思。“镜不能自照”,而对他人、他物的了解却可以为我们产生
自我的投影,进而使我们对自身有着更深入的了解。恰如西方诗人所言:“一切
探索的终点将是物归初始,此境初识。”即对于自己有新一层认识。接触陌生对
于认识自己的积极作用可想而知。
然而纵观当下社会,许多人为自己筑“茧”,面于自我的“知识茧房”故步
自封而不愿意去接纳外界的新事物。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对陌生的恐惧与忧虑。
固然,陌生的事物可能存在危险之处,但一味排斥陌生则会使我们始终束缚于“茧”
中,难以获取新的知识,提升对外界、对自己的认识而终落后于时代之潮。
陌生固然可能有风险,但同样意味着机遇。唯有勇于接触陌生,了解并认识
彼此间的差异并加以反思,才能最终得益于陌生。面对陌生事物,我们应敢于迈
出了解的第一步。“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而不要一味限于未尽担忧之中。在
了解、认识陌生后,我们更应了解陌生事物与自己的差异,并且从差异中寻找切
入点进行自我的反思,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同时对陌生与自我的共同点加以总
结,才能真正使“陌生”为己所用。
接触陌生并从中学习,方能识外物而识己。
评析
本文起笔便引用了一段贴切的当代文化名流哲言,使得文章开篇便见出“书
卷气”,反映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全文观点鲜明,论证逻辑清晰。先阐明
“接触陌生”对于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意义,而后探讨“接触陌生”对于我
们认识自我的意义,实现了由“外”客观世界向“内”主观自我的递进。在此基
27
础上,作者将笔端转向当代社会,直斥当今人们“拒她陌生”这一弊病,而后辩
证性地认识到陌生带来风险的同时,更意味着机遇,从而再次强调“接触陌生”
的重要意义。全文引用、例证信手拈来,尺幅之间,古今中外皆为所用,令人击
节!不过,“博见”并不完全等同于“认识陌生”,作者对题干内涵的提炼,还
可再深入。
向外张望,向内审视
世上音乐纷繁缭乱直花人眼,有西洋小提琴钢琴优雅明丽,有欧洲民乐轻快
欢畅,更有中国音乐古筝宁静悠远,喇叭唢呐欢乐热闹。
原本尚不自知“中国味”为何物,看不见摸不着。然而经过了异域音调的洗
礼,再响起中国音乐时便会心一笑,这便是“中国味”。由此便循着这种更深刻
的感受,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突破音乐的疆域,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也同样是通过向外张望而认识到内在的,
世上一切所谓“优劣”“高下”“异同”之分,都不是由孤立个体得来的,须得
有外物与之参照。我们对比梭罗居于瓦尔登湖畔,与常人居于闹市,方知其宁静
之意。可以说向外的比较是人认识事物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透过向外张望,我们由知外而知内,由知他而自知,在塑造己身中更是尤为
重要。不知他者如闭门造车,自以为样样皆美,心高气傲,将自己的主观判断代
替客观依据,自我感党良好而且受挫便将带来巨大落差,不仅对世界没有一个正
确、客观的概念,更会造成心境的崩碎、成长的偏斜。
然而我们不必将向外张望作为唯一支柱。当我们的目光只着于外部对比时,
“自我”便既乏了。当我们一心沉醉于异域音调的凤风情万种便无心再回望自家
的曲调,一如刘弹乐而不思蜀。对异域音调的一味崇拜,不仅不能呼唤我们对“中
国味”的省察,反而是葬送了自己原有的美好,何来意识。
正如一位哲人所言,“纯粹的光明,与纯粹的黑暗一样什么都看不见”,万
物不可用其极,向外张望,仍需与向内审视相结合才能认知事物。
当我们向外看到他人的种种长处时,我们引以为目标。当我们看到他人短处
时我们引以为诚告。自身与外界当有这种“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美好。于音
乐,不妨与他国相对比,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中国味,更可以引他人之长处而为己
用,借鉴西方交响乐等形式。于事物,我们必须坚定“比较”。有对比,才知高
下。但更需有王守仁格物穷理,格
物致知的精神,去参透事物本身的存在意义与价值。
杜加尔曾言,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高贵而伟大。
为了这样的追求与抱负,向外张望,向内审视,正是一攻一守的绝佳利器。两者
相辅相成,引领我们更有意识地去深入本真。
错别字:加
订 正:伽
评析
清晰而深入的思考,多样化的论证方法,充实而富有文学性的内容,是本文
28
的鲜明特色。
文章从题干引入,指出“向外张望”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进而展开论证,
阐明“向外张望”对于自我认知、自我塑造的重要价值。随后,作者展开辩证分
析,指出一味“向外张望”势必造成自我特色的丧失,故而,在坚持向外比较的
同时,更应向内审视,认识自我,而后者也是“向外张望”最终的目的。在行文
过程中,作者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论述贴切、有
力。梭罗等事例、杜伽尔等名言的运用,展现了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
拥抱不同,探寻原“根”
我们常常发现,认识事物时若长久沉溺于已知或某一方面,往往无法全面深
入地了解;但偶尔变换角度、接受看似无关的信息反而有所裨益。正如倾听了不
同风格的异域音乐后会对“中国味”音乐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甚至有意识地寻找,
这背后的原因究竟何在?
这首先源于人的认知局限与思维惯性。我们对较熟悉的事物易形成刻板印象,
从而造成思维定式,一切微妙新奇的变化因认知的麻木被同化为千篇一律,导致
我们无法打破无形的疆界,无法洞悉已知表象的背后的深层次的内涵。
而接受另一角度的新鲜信息便从外界打破壁垒,实现限知视角到全知视角的
转换。它让我们意识到世上不仅存有一种单一的事物而有多样
的色彩,提供给我们比较、对比的新思路。黑格尔曾说:“在纯粹的光明与
纯粹的黑暗中,我们什么都看不见。”正是在这种明暗交织的视觉冲击下,我们
得以用全知视角洞见清晰的本质。
用这样的方式全面了解事物十分有必要,于个人、于社会都有巨大价值。
接触同一领域的其他事物使自身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好的了解,往往有助于个
人的精进。傅雷给儿子的信中常常叮嘱他多去公园走走、多去画廊赏画,甚至手
抄《艺术哲学》中罗马雕塑章寄予。傅聪虽为钢琴家但其他艺术门类的熏陶却不
是无用功,反而增添了音乐的造诣。
接触不同的人与事物的不同方面有助于意识到自身不足,从而查漏补缺。华
为在发展多年里从未停止与国外企业的交流合作。十几年前与美国接触让它意识
到未来的艰险并早做准备,十几年后与各国精英的交流使它有了国际视野、重视
人才培养。任正非坚决否定“闭门造车”,我想正是华为与世界的紧密拥抱又静
心反思自身,才使它在如今的关键时刻致胜。
有了这样的意识,更会使兼容并包的思想生根发芽,人们不再视不同为异己,
社会也将和谐发展。
当然,接触不同事物的目的远不止于加深对原本事物的理解。若是首先抱着
这一狭隘的目的行事,也是阻碍了视野,把自己囚禁于牢笼中不得自由拥抱新鲜
事物,发现从未认识的美好。
不过一切认识的本源都终将回归于自身——无论是每个小我,还是某一群体,
抑或是整个国家、民族——我们的一切认识都将使我们更加理解“根”之所在,
并在探寻的过程中使它日益茁壮。
29
就如艾略特所言:“我们一切探索的终点,都将是物归初始。
错别字:致
订 正:制
评析
本文以开阔的视野、清晰而深入的论述取胜。作者从题干出发,阐述了接触
不同这一认识方法的价值所在。对个体而言,接触不同是个体视野的拓宽,有益
于个体加深对专业的理解,也有益于对自身不足的省察。在此,作者敏锐地捕捉
到,接触不同,向外看,是为了向内认识自我,此为根之所在。此番论述颇为深
入。不过,作者的思考未曾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指出,认识自我固然重要,然
而,不可因过于强调这一点而忽视未知的美好、放弃拥抱新鲜事物。文章清晰展
开,眼界开阔,思考深入,展现了作者良好的思维品质。
打开格局,从他物认识事物
听过了美国摇滚的反叛诙谐,欣赏了法国乐曲的浪漫热情,オ深刻感受到中
华音乐的大气庄重,并从此更好寻找辨识“中国味”。
其实,不只是音乐,任何事物的认识均可通过从对立面甚至不同领域人手,
来使认识更深刻、辨识更清楚。
将事物与其对立面比较,便能从不同之中认识到事物的特性。以电影艺术为
例,美国影片往往只有一个英雄式的主角,讲述其克服困难、拯救世界;而中国
影片则是一群人间互助奋斗的故事。本质上,前者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彰显,后者
则是集体主义的推崇。通过对比,我们才能认识到中华文化中同舟共济的命运共
同体理念,之后也才能更有意识去发掘、传播她。
将事物与其对立面置于同一水平,我们才能看到凌驾于其之上普遍的共性。
无论是西洋艺术重描摹、单点透视,还是中华艺术重写意、多点展开,抑或是现
代艺术的令人费解的角色与形状,归根到底,都表现了人们对于美的向往与追求。
有了这一点,再去回望中华水墨画,留白之中折射出国人对大自然淡泊的美的追
求。
另外,即使是截然无关的领域同样能启发人认识事物、利用事物。晋王从庖
丁解牛之中悟出养生之道,柳河东从种树中明白了养人之道,化学家从蛇衔着自
己尾巴的图案里参悟出了苯的化学结构式……领域虽然不同,但通过类比的思维,
便能在抽象之中发掘事物的特点和处世的道理,之后更有意识地去辦识事物、利
用事物。
所以,想要去认识一个事物,就不能局限在其本身,而是要打开视野格局。
魏源曾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局限于事物本身不正如
仅用庭户之光来认识,终究难见全貌,打开视野格局,通过其他角度观察,才能
更好见到事物的全貌。
我不禁想到晚清闭关锁国却还说:“天朝上国,物产丰盈”等美话今日之中
国也有不少人满足于改革开放40年成就,自大而不去世界外看看,以为天下之美
30
尽在己也。殊不知,没有与世界交流接触、没有与他人比较互赏,又如何能真正
领略到认识到中国物产之博、文化之美呢?
听他方音乐之胜,知中华音乐之雅;观他物之各异,识此物之独特与共性。
当我们打开视野格局,才能真正认识到事物的特点,也オ能发掘中国味、传播中
国味。
评析
本文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思路清晰。开篇部分结合题干中的材料,提出观
点:与他物比较对于认识事物具有重要作用。接着,就其价值充分展开论述:与
他物比较不仅有利于认识事物自身的特性,也有利于把握事物间的共性,不仅如
此,即使是截然无关的领域,也能对我们认识事物有所启发。由此作者进一步指
出:打开视野,不局限于自身,便成了我们的必由之路。最后,作者联系中国的
过往与当下,极富针对性地指出,与世界的交流、与他人的比较互赏在时下非常
重要。全文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材料充实、恰切,是一篇考场佳作。
比较的艺术
作为一门高度抽象的艺术,音乐,具有着她独特的魅力。她超越了语言,将
细腻的情感化作音符,在不言中击中人柔软的内心。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
都饱含了各自民族的独有风格。在充分聆听了外国的音乐作品后,我也对音乐中
的“中国味”拥有了更深刻的体验。而在这品味音乐的旅途中,我也认识到了将
多样的事物加以比较的做法,对认识事物的独特作用。
对不同事物的比较,能让我们更深入全面地认识事物的个性。正如在音乐中,
东西方在使用相似乐器的基础上,对音色的追寻又走上了相反的方向。这一颇有
意思的现象,也昭示了东西方截然不同的处事哲学:同是长笛,东方人选择以上
好的木料磨制,保留其自然之声;西方人则在金属稳定特性的帮助下追求绝对的
音准。同是弦乐,东方人将自己的古筝古琴极尽呵护,保留它朴素的外表;而西
方人则将钢琴的表面时时擦拭,使之光亮如新。西方的乐器体现了其在十二平均
律的指导下追求极致完美的民族性格。而东方人在乐器中奇托的哲思,让我对“天
人合一”的理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正如谷川崎一朗先生在《阴翕礼赞》一书
中着力表达的那样:西方人欣赏器物光亮的表面,容不半点污垢;而东方人却早
已学会在阴暗中寻找别样的美丽。对相似事物的深入比较,让我们得以跨过外表,
取得我们对事物各自个性的深入理解。
而与个性相对,将多样的事物加以比较,亦可让我们品出事物间微妙的共性,
让我们读出超越事物外表下相通的精华。
同是游子思乡,西方的斯美纳塔选择在《伏尔塔瓦河》中以家乡的景物寄托
自己的思乡之情。而中国的李叔同,则填词“送别”一首,以送别之情抒游子对
思乡的种种游丝。在截然不同的音乐语言下,东西方的游子共同埋藏的,都是自
己对故乡那止不住的牵挂。,
31
正如《文心雕龙》所言: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只有在充分比较了丰富多样的事物后,我们才能在对它们个性与共性的认知
基础上,建立起我们自身独特的价值追求。对事物的个性,我们可以加以选择,
以自身的趣味为准绳,将出色的个性收为己有,为己所用。而对事物中深藏的共
性,我们则应加以深入领会,以指导自己跨领域前行的旅行。我们大可发挥鲁迅
在《拿来主义》中呼唤的精神: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伸手去拿。在自主的比较
后,将事物的各性属性化为自己行前的路标。
比较了各国的异域音调后,我对“中国味”的音乐也有了更有意识的追求。
对比较的运用,让我受益非浅。
错别字:事 翕 非
订 正:世 翳 匪
评析
有条理、有层次的论述是本文的亮点。文章由对中国味的认识方法引入,指
出将不同事物进行比较对认识事物具有独特作用。而后,从两个方面,分析其作
用所在:其一,对不同事物的比较,有助于深入理解事物的个性;其二,对不同
事物的比较,有助于把握事物间的共性。由把握事物的个性,到把握事物间的共
性,二者间逻辑关系清楚,是为有条理。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充分的
比较,把握个性与共性,是为了为我所用,建立起自身独特的价值追求。论述更
深一步,颇具深度,展现出良好的层次感。在选材上,作者选用音乐艺术方面的
例子,分析细致,用例充实贴切,十分难得。一些人名识记错误,则略显缺憾。
致广大,尽精微
驼铃阵阵,蒙着面纱的女子缓缓走来;古典吉他的呼吸声和着奔放的红裙舞
女的脚步;金属电音的嚣叫,是一代青年的叛逆福音……在与不同风格音乐的亲
密接触后,似乎那或柔或刚的“中国味”渐渐清晰。
是的,不仅音乐如此,对于在未知海洋里遨游的我们,认识万物都应有博览
广大而后极尽精微的精神,正如中国美院的百年校训所说:“致广大,尽精微”。
当你博览万物,才不至于怀有偏见,为事事都贴上“标签”。
《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惊世巨作却总有人不以为然;毕加索的抽象派精神是
美术的巅峰却总有人将其比作乱涂乱画的涂鸦。为何世界名画不好看?是由于观
者本身的知识局限将他的审美观加了“框”,所有突破他所知范围的都加上了“丑”
字标签。试想若他耐心地将美术的发展史通读了一遍,是否会有所改观呢?
当你心存万物才不至于囿于旧知,落于窠臼。
正如诗所写:“操千剑而后识器,闻千曲而后晓声。”唯有在接触了一定数
量的,甚至不同领域的事物后,才会从多角度、多方面地认识自所知和所不知。
贝聿铭先生便是这样一位“致广大”的建筑大师。他多次将几何学与中国园林艺
术相结合,使白墙黑瓦、流水人家也跟上现代潮流,走向世界。究其泉源,仍是
32
他突破知识局限,汲取中西精华的认知过程成就了一代大师。
然而,博览万物并不是舍本逐末的借口。我们仍需将驻足于事物本身为前提,
学致广大为拓展手段,真正做到学尽精微,而非囫囵吞枣。
曾几何时,我国传统文化也被新兴事物之浪潮折磨得千疮百孔。有人说传统
绝非一幅油墨未干的画不容一笔一划的修改,于是他们将自认为遍观全球化文化
的意识灌输大众,将传统文化与娱乐产业、消费产业相结合,造成了“跑男”在
杭州博物馆“撕名牌”的闹剧。这实际上就是未充分认识到事物自身的漏洞让他
们自以为是罢了。
我尤喜欢王家卫的电影,他说过,“人的一生就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
的过程”。见过天地浩渺,见过众生万相,事物的本质是越发清晰亦或模糊不清?
或许,真正只取决于人类对本质把握吧。
愿致广大、尽精微惠及一生。
错别字:相 亦
订 正:象 抑
评析
在本文中,作者以其出众的语言驾驭能力,良好的文学素养,征服了阅卷老
师。文章开篇以“致广大,尽精微”概括题干中认识事物的方法,语言凝练、有
力。接着,阐明“致广大”的价值所在,博览万物让人们不囿于旧知、不怀偏见,
同时也利于认识自我、成就自我,分析条理清晰。随后,文章又对“致广大”的
做法进行审视,指出不可因强调博览万物而舍本逐末、囫囵吞枣,进而引出“尽
精微”、立足根本的重要性。最后以“致广大、尽精微”收尾,回扣标题。在行
文中,“致广大,尽精微”是对全文的有力概括,同时又较好地统摄了全篇,展
现了作者对文章的良好把控。同时,生活中的各类热点素材信手拈来,所引名言
意蕴深远、恰到好处,彰显了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
多元眼光与认识事物
哲学上有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之相类似,我们在不断实
践中积累经验,从而更好认识事物。
倾听了各国音乐,接触了异域文化,这是一个了解音乐、积淀认知的扩充过
程。知识储备上的拓展给予我们更为多样的眼光,因而人们得以更有意识地寻找
“中国味”。故我认为具备多元眼光及鉴赏力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
多元的眼光使人们摆脱固有的思维模式,突破陈旧认识。叔本华说“人被幽
33
闭于自己的思想中。”人的思维模式具有一定的固化性,习惯难以被轻易更改,
若是局限于自己的思想,认知的知识必然只是整体的冰山一角,怎能完全、通透
地认知事物?若是了解了他人的不同文化,不仅是知识储备上质的飞跃,更是眼
光的拓宽与界想的升华。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有了多元的思维,势必对于
想要了解的一类事物有了更为明确的定位,故才能有意识地认知事物。陈旧模式
的“罐头思维”不复,我们オ能纵览全局。
不仅如此,丰富的视域及鉴赏力便于人们发现其中的普世价值,进一步认识
事物。规律性的认知总是在我们对于众多新事物时最好的使用工具。这些在其他
领域适用的规则,加之于我们想认识的事物上,本质相同,更利于我们主观的认
知。普世价值就是这样一把万能的钥匙,在佛教中,有慈悲的思想;在基
督教中有爱的训条;在儒家文化中有“仁”的信条,三者均有同有异,而普
世价值则趋同爱。同理,对于音乐,主旨总是以悦耳为主,在此基础上,因文化
不同而产生细微的差别。在我们认识事物的时,这样的普世价值首先帮助我们确
立认知的准则,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才能在此基础上了解差异性的特点,同与
不同相结合,才是意识中对于事物的透彻认识与理解。
当然,领悟了众多不同风格的事物,我们仍应保有当初事物的初心,不要让
其他的文化喧宾夺主,改变了自己的意识。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不可避免,欧美文
化与日韩文化的输人确实让我们拓宽了眼界,可我们传统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仍不
能与他等价,中华文化才是我们认知的终点。
康德说:“每一个人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认知事物的过
程,便是我们思维起舞之时。让多元的眼光与鉴赏力成为我们认知事物的基石,
探求与认知这个世界的美好。
评析
本文是一篇颇为规范的考场佳作,论述全面,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文章开
篇提出论点——具备多元眼光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事物。而后,就多元眼光的价值
充分展开论述。多元眼光有助于个体打破思维定式,也有助于人们发现事物间的
普世价值,以上两点,都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随后,文章提出应保有初
心,不可因了解外物而迷失自我,这在当下的中国,更是十分必要。最后总结全
文。行文过程中,既有对观点的充分论述,又有辩证分析,文章结构完整,论述
全面、深入。同时,名言的引用、文化事例的运用,使得文章内容颇为充实。
以音乐为例,阐明人们对物的初识是一种朦胧的印象,若要深切了解,当以
开放博取之态,将外物拿来品评、比较。
慎内而后开外
《太平广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慎内闭外,多知为败。”但我想,在当今
这个人们前所未有地如此深刻意识到万象多元的时代,认识事物当以“开外”之
态,览百态而后定乾坤。
34
认识事物分为多个阶段,首先是对之的初识。生养在这片由博大精深的中华
文化滋养的土地上,我们首先接触到的便是那自商周而起,一脉相承至今的文化
气蕴,是放眼世界,中国人独有的种“文气”体现在人伦日用之中,亦内化于文
章与音蕴中。
以音乐为例,上古有商周编钟,其后文人墨客又一泻雅意,而成悠渺空远的
古筝琴曲。中国人生自此乡,大多最早接触到的也是这番空灵之音罢。然在脑中
初留一种朦胧印象只是认识事物的缘起之端,若欲深切了解,当应开放博取,将
同类事物尽皆拿来品评。若不如此,大可试想一番:
若人只获取了对一件事物浮光掠影的初尝便隔绝耳目,不见与之同领域而又
纷繁不同的各色门类,其认识便会单一而无厚度,不见百态,怎知各中的排定,
怎对其作出相比较后的客观评价呢?清廷自诩天朝上国,唯我独尊,可历史证明,
这其实是清人一叶障目而不见事物全部,不见文化殊异,不见自己认识的残缺不
全甚至严重“畸形”。
而当你遍览各国之音,在那一众热情激昂、摇滚跳动、活力无限的乐曲中,
是否发现了中国乐中的独有之处,那份中国味、那份文化情?中国人的文化气韵
相比他国,沉着一个“静”和“慢”字,非默而
无声之静,是一种宁静安然的气度,非迟钝疑缓之慢,而是从容悠闲的步履。
这些文化元素融于音乐,便显出那潺潺流淌、悠悠倾泻的独特音符。
但近来,人们却似乎因耳目过张、比较过甚而将事物“认识”得有些不知本
味,不识本心了。
这便是认识的又一阶段见山是山时,我们摸到物的表征,见山非山时,我们
联想到它的内涵,而现在,在繁花迷眼中,我们还应当回归到见山为山,把握其
本态中。
在见识了他国科技领域上的峥嵘战绩之后,中国自当奋起直追,争取齐头并
进,在其原本的文脉中加入一抹理性闪光,使中国味更具有丰富内涵。可合抱之
树起于微末,人们在对科技领域的他类见识之后,不由心生对中国科技的焦虑,
有甚者可能得出中国科技远不如人的偏颇认识。此时我们应当见到事物原本之态,
慎审内心之思:见其当今之直追又见其过往之以文为业及动荡后的初初转型,更
见其未来的发展潜力。我们当认识到,中国正处不断溯源、调整积累的过程中,
认识到它的未来。
苏格拉底曾智慧地告诫人们:接受他人的批评和意见,但保留你自己的判断。
广开眼界以格物的过程中免不了闻听各家之言,但“认识”终究是自己的体悟。
开外而听,慎内而行,方得“真识”。
错误字:各
订 正:个
评析
本文以“开外”“慎内”统摄全篇,思路清晰,极具章法。文章是围绕“开
外”展开,以理解音乐中的中国味为例,从正反两面阐明了遍览各国之音对体悟
中国味的重要价值,论证了遍览百态的重要性。随后,作者指出遍览百态也会带
35
来耳目过张、繁花迷眼的问题,故而应当“慎内”,保留本味、回归本心。
此外,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展现了自己对中国味的深切体悟,文章厚重有味,
语言凝练典雅,让人眼前一亮。
美人之美,益美其美
我们的世界因其多元化的特质而永葆青春、焕发光彩。在非洲鼓点中感受过
原始的狂野,在吉卜赛人的舞蹈中体会过奔放与热情,回过头来再倾耳听那塞北
大漠风雪与江南红袖书卷,异域音调唤醒了人们对“中国味”更深的理解和追求。
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调是外界与个体之间的差异;而“中国味”则是个
体本身所拥有的特质,或与生俱来,或随着个体所特有的经历与感悟,融入其血
脉骨髓。欣赏外界、他人与我们的差异是“美人之美”,有助于我们站在更广更
高的格局审视内在与外界,从而强化对内在的感悟,达到“益美其美”之效果。
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反映,不同的社会存在造就了不同的意识,也
深深局限了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倾听不同国家的音乐,体会他人与自身的差异
即是克服这种局面的不二之法。我们自一降生,就被随机投放在一个特定的经纬
度,只有主动克服空间、时间的双重桎梏,才可以通过观他人来观照自身。
开拓视野、走出环境的局限,勇敢地“美人之美”的重要性已由历史的滚滚
尘烟在晚清固步自封的末路困境中演绎地淋滴尽致。当我们观照自身与他人,我
们要看见差距、见贤思齐,也要注重差异、各美其美,从而不至于陷入自高自大
的深渊,也不会囿于妄自菲薄、引喻失义的心态之中。
对“我”和“他”之间的差异,对异质文化的体悟最终将内化为我们“益美
其美”的力量,在比较之中领悟“我”作为一个个体所蕴含的优秀内在与精神特
质也是“美人之美”的目的所在。
从个体角度观之,观照人与己之差异使我们得以站在更高的格局审视自己,
除了对导致“差距”的缺点的扬弃,我们还应在此过程中发掘自身的闪光点,树
立对自我内在属性的自信,对其加以发扬。
而从群体角度、文化角度观之,更见“益美其美”的效果。同为被西方坚船
利炮叩开国门的东亚国家,日本与中国奋起直追、学习西方的时间虽然不同,但
“脱亚入欧”“全盘西化”后的中日两国都在审视西方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洞见了
东方道德价值之优越性,千年来的儒家文化以其核心的“仁”之概念浸润着东方
世界,使其不至于陷入西方世界为了利益践踏一切的价值观中去。“益美其美”
的东方世界更有意识地追寻着这可贵的文化特质,使之流传并光大。
各美其美的世界是难有发展的,美人之美才能使我们观照体悟到异质精神、
文化间的差异,以及自身之美的独特性,从而益美其美,成就多元的世界、圆融
的自我!
错别字:地 异
订 正:得 益
36
评析
本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开篇快速入题,引出
观点——要欣赏外界、发现差异,从而强化对内在的感悟,并以“美人之美”“益
美其美”分别加以概述。接着,就欣赏外界、发现差异的价值展开论述,指出这
样的认识方法有助于突破个体的认知局限来观照自身。随后,文章指出,欣赏外
界、感受差异的目的是观照自身、领悟自身优秀特质,并提出应有的举措。最后
回扣论点,要以“美人之美”体悟差异,从而做到“益美其美”,成就自我。全
文围绕“美人之美”“益美其美”展开,结构清晰,分析中肯,可称得上是一篇
考场佳作。
闻千曲而后晓声
常言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在倾听了不同国家,风格
迥异的异域音调后,我们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与更热烈
的向往。
没错,“闻”千曲亦能“后晓声”。它取决于我们怎么听,能否透过音乐窥
见其背后深广、厚重的生命之声的轮廓。
揆诸当下,在外来文化旷日持久的侵入与轮番轰炸下,我们之于本土文化艺
术的信仰日渐式微。这是怀疑的时代,对于文化的习惯性怀疑如痼疾般肆虐,颇
有风雨飘摇、大厦将倾之势。毋庸置疑,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在历经那场无奈的
文化浩劫后,遭受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但当下欲将本土文化一棍打死的势头,乃
至“华夏正流在东瀛”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论调,无不警示着你我:应当将反思
更进一层,我们的文化当真这般不堪么?
话至于此,就不得不引进这个至关重要,又略显高攀不可的问题:“中国味”
的音乐究竟为何物?我们应当如何去认识,并有意识地去寻找它?
我们应剖开肌理,深入骨髓地认识,音乐,乃至其他事物的本质为何。凝望
着最初的凝望,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为了庆祝狩猎之后的喜悦,抚思农耕生活
的劳累,以骨为器,奏出不成调的风声,那便是音乐的维形。从贾湖骨笛的孔中
吹过的,是历史的回声。由此可见,音乐并非空泛、形而上的、纯粹的音符堆叠,
其与文化、心理,与生命的诉求息息相关。在这一点上,音乐的“中国味”需要
我们脱离符号的桎梏,跨越象征的樊篱,潜心探访那原初的美。
因此,我们必须闻得千曲,オ方知“中国味”为何物。开阔眼界,趋向多元,
这与我们认识事物的进程是相谋相济,同频率共振的。通过对多元文化的吸收、
融合,我们得以知晓,那些外在的技法或知识形式,浮于表面的象征符号,都不
是文化本身,亦不是人类本声。“中国味”并非简单的五声音阶,传统的配器,
而是其背后流动的审美趋向。因此,朱践耳、陈其钢先生即使大量运用西式的乐
理技法与配器,仍于音的倾泻、鸣动间展现出中国传统的“阴阳相生”,这一无
数文人寄托于古筝的哲理美学,与日月同辉,天壤共久的清高志趣。
诚如黑格尔所言,我们的认知需通过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文化自信日趋动
摇之时,我们更在灼见是非,通过各国文化中的符号格局,知晓人类本身即为目
37
的,工具不在遮掩熠熠生辉的价值理性。此时,我们深层无意识活动中被篡改的
部分才得以免回,并在内在主体性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与自己浸淫的文化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错别字:在 免
订 正:再 挽
评析
这是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文章的亮点是作者对“中国味”的个性思考,这
使得文章立意深刻,不落窠白。作者巧妙地借《文心雕龙》中的观点引入,围绕
“晓声”和“闻千曲”的辩证关系从两个层面展开论述。第一层提出要品出“中
国味”(即“晚声”),就要深入到形式背后的文化内核。第三层则用两位音乐
家的例证,证明了对多元文化的吸收融合(即“闻千曲”),能让音乐家更深刻
地理解和诠释本土文化的精义。文章结构清晰,论证层次分明,此外,作者有着
敏锐的时代眼光和锐利的语言,由对音乐的探讨推而广之到当代人对“传统文化”
的态度,进而反思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见解独到。文中语言层面虽有个别
语句不通顺之处和段落衔接不畅的问题,但瑕不掩瑜。这也可以启发考生们,优
秀的思维品质是文章最大的亮点,在平常的写作中要多加锤炼。
获得认识的途径
人类获得认知的过程并非简单的从无到有,从零到一,而应是在既定的基础
上倾听多方的声音,从而不断完善,不断重新认知的过程。正如“中国味”的音
乐能不断发展、不断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
正是因为其善于倾听并接触不同风格的音调,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对
“中国味”音乐的新体悟与新感受。中国历史上曾留有辉煌绚烂的文化重彩亦是
因为百家争鸣使各方的声音汇聚到了一起,使各种文化形态得以彼此倾听,彼此
对自我产发出更深刻的认知,从而促进彼此的共同发展。
如此看来,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应不断扩大获得认知的途径和渠道,使
自身在多元化地吸收与学习中,不断激发出对自我的反思与创造。
这的确是获得认知的有效途径,然而若是一味地直呼“拿来”,盲目地、不
加选择地吸收与倾听多元文化,那自身的涵养与本质又将如何在众多不同之声的
冲击下逐渐得以完善与发展呢?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批判那些盲目宣扬跟从,一味地“拿来”与索取之士,
其在大量吸收相异之音后既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未由此发出自身文化
的深刻见解,只是“通统拿来”却未加以自用,以此来加深对既定认知的深层理
解,实在是可惜之举。
诚然,我们应在面对多元化时学会如何取舍,而非简单地盲从。但在自我已
然形成独到见解的同时,我们或许应该考虑如何去更有意识地寻找自我的“中国
味”。
38
王小波曾言“人的参差不同造就了人的幸福”。参差各异的观点得以被倾听
被接触亦是件极为幸福的事。我们固然应有所吸收,有所学习,但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需学会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有意识地去寻找自我的声音,使其真正做
到在众多之声的冲击和相撞间,迸发出属于自我的夺目火光,使富有自我意识与
价值的火种被连绵地传递下去,发展下去。
固守己见,唱着那老掉牙的歌子会使我们的认知趋于扁平化;而一味地盲目
吸收与接触,亦会使我们在靡靡之音中丧失自我。唯有在吸收中学习,在学习中
找寻,在找寻中发展,把握获得认识的途径,
方才能成其大,成为无限宇宙之王。
错别字:通
订 正:统
评析
这是一篇思路清晰、材料丰富、论证稳而不俗的考场作文。本文并未把材料
里音乐中的“中国味”当作论述核心,而是把它作为例证,引出了对认识事物途
径的关联性思考和抽象思辨。作者在审题时就非常明确材料的要求。文章主体论
述部分三层说理逐步推进,由对外来文化多方倾听,到有选择倾听,再到倾听后
形成独立的自我认识,反映了作者良好的逻辑思辨能力。文章也略有不足:在论
证结构上有些失重,文章的论述以方法论为主,对不同文化与“中国味”的辩证
关系和相互作用分析得较少。
于多取一“中国味”
这是一个信息膨胀、资源纷乱的时代。面对来自各国、各风格流派的信息,
有人迷失了自我,在混乱多变的音调中无所适从。而有人不加变通地固守其本来
所知的“旧国故”,却也失却了真正的中国味。于此,我想说:在各国复调的“多”
中找寻、融合本有的“一”,オ是认识到了真正的“中国味”。
“多”可以是外界各式各样的事物,从各国音乐、文学或是文化到各种风格
的观念、器物、艺术,在当下愈发开放的背景中交融成复调。而“一”是我国故
有文化或音乐等,有其自身的价值,而待进一步升华故而只有接触、了解了“多”
又不忘其本来之“一”,于多”之中感悟于“一”中交融,方能成就意蕴丰厚的
“中国味”。
接触倾听外界的“多”能使我们认识融合“中国味”的大环境。史铁生曾在
《务虚笔记》中写到:“我走过山,走过水,是借助它们确立自己的位置。”各
国的成就,各派之菁华,都值得借鉴模仿以提升自身,以求“择其善而从之”之
效。而并非只有出众的音调才值得一听,如他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文化科学探索
时走过的弯路,也未尝不值得接触,以达“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广泛地学习、
领会各式的“多”,恰能构建起寻找“中国味”的参照系,为寻找“中国味”指
引方向。
而接触“多”的时候切不可忘本源之“一”,因“中国味”之所以为“中国
39
味”,基础在于“中国”二字。莫言回忆起创作经历时曾说:“我跟随在福克纳
和马尔克思两位大师后两年,即认识到必须尽快离开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写自
己的故事”他由“多”回到“一”,对“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知,创作出一
本本巨著。正是他回归自己的故事,创建高密东北这一文学领地,才使其从陷于
模仿而无所成的作家中脱颖而出,作出了“中国味”十足的作品。
由此可见,无论认识何种事物,都要广博涉猎,以其优者相从,以其劣者自
勉自警。在此多维参照之下,融合自我之“一”,才能如郑板桥之板桥体,如南
朝宗教汇集四方而成。
鲁迅曾言:“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亦弗之其固有之精神。”于世
界之“多”感受中国味,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中国味,方是真正认识己
之所存,所立。
错别字:思
评析
本文以“多”与“一”来指材料中的“异域文化”和“本土文化”,并以对
二者辩证关系的探讨结构全文,说理深入浅出,观点明白晓畅,环环相扣。作者
并未将论述重点放在异城文化的“多”和“中国味”的“一”的差异比较上,而
是着重写了二者统一相生的关系,清晰地呈现了由“一”走向“多”,再由“多”
回归“一”的认识过程,文思层层推进,很有特色。文章用了引用论证和例证的
方法,史铁生、莫言、鲁迅的金句或事例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论述语言也兼
县哲思与文采,美中不足的是,用“一”来指代“中国味”会遮蔽中国味本身的
丰富性,以及文中部分引文与原文有些偏差。
坚守宇宙视野下的自我明灯
罗素曾赞颂这参差多态的世界乃是幸福之本源。是也,世界之大,风景之多,
这便是历史给予我们慷慨的文化馈赠。
而作为中国人,我们不仅享有西方音乐的哆来咪发,亦坐拥中华乐曲的宫觞
角羽;既听闻思特里克兰德的六便士与月亮,更对嫦娥奔月耳熟能详……人尝言,
站在如此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方知何为更加深刻的“中国味”,方知我们应永不
放弃地奔波在寻味的路途上。
他国之物为彼,中国之物为此。在彼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此的价值,不仅是适
用于文化间的融合共进,更能为人们认识事物点亮启迪之灯。对异国文化的倾听
与接触实则是对我之世界观的扩展,是认识事物
中必不可少的一步。人出于环境、情感等移情作用的影响,不免会产生观点
的极端与偏颇。此时,多样化的世界观便发挥了“疗救”的作用,避免了一部分
的偏激与不理性。
若是没有以他者认识充盈自我认识的意愿,便不能陷入井蛙以一隅看世界,
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闭塞境况。
在此之上,浸润饱览异国文化后,绝非丧失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心。贾平凹如
是对小妹教导,若全然跪倒去读,那也是不明智的,应留存自尊与自信。故而在
40
包容了他者的世界观后,我们理应借此反观自己的既有价值体系。抛却了盲目的
自我认识本位后,当下温柔的观照实则是消解了种种非理性因素,对自身价值体
系客观有序的再认识与再构建过程。重构的新体系弥合了新我与旧我、我与他、
个体与世界的裂痕,是在宇宙的视角下对自我与外物理性的审视,是和解,也是
超越。
再则,对“中国味”的坚守应内化人探究世界的人们的心中,成为一种有意
识的觉醒过程,认识事物亦是如此。冯友兰在《新原人》中提出人与动物之不同
便源于人拥有觉醒的力量以使自己的行为富有意义。对自我认识体系的有意完善
便是人实现自身丰盈立体的大我所需的重要一环。借此,人不仅完成了自我超越,
亦是在履行生而为人庄严而肃穆的使命使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认识观立体而有意
义。在万千旅人向着荒漠之中的终点艰难前行时,他们便会意识到自己所寻的,
乃是千百种矛盾表情所汇成的一致的人类容颜——共同价值所在,在光荣的荆棘
路上砥砺前行。
反观文化,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怎能忘却笔砚与墨香,丝竹与江南?在文化
多样的当下,我们更应在坚守中回观,在博览中超越追寻传统中华文化的现代意
义,为二者间建立新时代的桥梁。
在人生的奥德赛中,人总该有盏心灵的明灯,去坚守,去回观。用理性自信,
为人生加上一点意义。
错别字:觞
订 正:商
评析
本文是一篇立意鲜明,见解独到的考场作文,论述的亮点主要在第四、第五
段,对多元文化烛照和丰盈本土文化的分析部分。文中提到,在多元文化体系中
新旧我、我与他、个体与世界不断融合,自我审视和自我超越也在这一过程中得
以实现。这样剖析入微、富有哲理的分析,体现了作者独到的见解和将事理、情
理上升为哲理的思辨能力。文章的论述层次也从认识自我到认识本土文化,由“小
我”到“大我”过渡,层层推进。美中不足的是,本文的语言偶有不通顺之处,
但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寻万变,不离其踪
有寻者之说言:“听遍异域风情万种方知何为“中国味’故有意而寻之。”
世间万物,又岂止“以耳听之”的“音”一种,人们总是竭尽全力追求认识更多
外物,以达到所谓“极视听之娱”之“极”。而以何寻之?应是——寻万变,不
离其踪。
寻万変不离其踪第一要义谓之“寻万变”,即戏谑而言之——“眼看四路,
41
耳听八方。”认识事物必然要将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袒露于外界,尽可能地多获
取外界的养分。毕竟,历史上性情再古怪的文人志士也没有一个是不读百家之言
的。若是一味地闭塞自我而不愿“放下身段”去接触未知与异群,恐怕就终其一
生也不能体会到“钟灵毓秀”的美好其心智也将如一个被废弃了的破旧厂房,似
乎堆满了“见解”与“知识实则无一可适用与外界,空落得一个“徒然四壁”。
故认识事物必然须抛弃成见与自身对外界平面的认识,“打开”自己,才可丰其
羽翼,继而有了展翅高飞的可能。
“认识”始于对外界万物的接纳与包容,但一味如此,终不知《论语》所言
“君子立其本”。“寻万变”之后,若“偏离其踪”,恐怕也会浑浑噩噩。那些
满嘴“知乎者也”的“读书人”,与当代履见不鲜的网络文刊,似乎都是“失其
踪”的受害者。认识外界的最终目的不是将外界的种种“认识”堆砌自己的一幅
盔甲,而最终失去自己判断。只知“引用”而不知“引用”本就是为了支持自身
的“认识”,而不是一味重复前人之话,炫耀自身之“博见”。
“认识”终其根本,在于“踪”。“踪”不是什么外物的起源,也非对认识
细化的分类。“踪”是自己,是自己在苦苦追寻外物光怪陆离的光影时留下的一
串串脚印。《论语》言“行有不得者而反求诸己”。想来也应是:“识有不得者
而反求诸己。”认识事物最终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就像“寻音者”最终找到
了“中国音”——这岂不就是《史记》中所说的“自听之谓之聪”吗?世间的一
切都是不尽不竭的,认识了上千种事物却只有一样是可以确信且时时赏之的一一
自身,与自身对外界认识观点的时时变化。找到自身所好所喜又何不可认作是认
识这一过程最为迷人的一个步骤呢?如登群山,而能做到在群山之上仍能时时看
到山脚下自己的休息之所,静立而不移。
认识——即寻。
不离其踪,即以“寻”得者来清晰自身的步伐与足迹。认识事物,本就是不
以事物而“变己”,而以事物“寻己”。
此可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以寻,认踪。
错别字:与 履
订 正:于 屡
评析
深刻的立意、灵动的哲思是这篇考场作文的亮点。文章并不囿于材料中
的“中国味”,而是用“寻”和“踪”的辩证关系深入阐明认识事物的过程和方
法。“寻”与“踪”,一个向外,一个向内,分别对应材料中的“倾听不同文化”
和深入认识“中国味”。文章先谈“寻”,突出了了解和探寻外来文化的主动性;
42
后谈“踪”;明确了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回归自我。全文语言晓畅生动,常用比喻
形象说理,化抽象为具体,给文章增色不少、不足之处是文中有引证错误和错别
字,其中两处引证错误对文意表达略有些影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歌手说,聆听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反而使他对于“中国味”音乐有了更深
的感触,听得此言,我们难免反思自我“我们认知事物的途径是否过于狭隘?我
们应当如何做?”
歌手的话语展现了一种“兼听则明”的智慧,同时向我们指出了关键的一点:
认知事物的深刻需有其全面作为前提,认知的横向与纵向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
成。有时认知的深入还需他物的映射,正如异域曲调反而更加突显了“中国味”
的光芒。如果认知事物便是陷入该客体,而对同类事物不屑一顾,则难免有画地
为牢之嫌,进而产生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嗟叹。
那么已经知道了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我们是否都这么做了呢?答案不免令人
感到遗憾有人用法语演唱了中国古调,被网络上的质疑声淹没。许多人在认识事
物时仍拒绝多角度、多方位的接触。究其原因,或许是他们对于未知事物的逃避
与怯儒,生怕听取了“异域音调”,“中国味”便会被他们淡忘,如作家所说:
“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为了逃避碰撞,他们选择沉溺于已知——
殊不知,那摩擦产生的水花方オ是推动你的认识更进一步的催化剂。“安其所习,
毁其不见”,然后,他们便成了闭门造车的盲目者。不正是全面接纳的良好体现
吗?身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更要摒弃旧识,积极拥抱异己的事物,以开朗的
胸怀,洞明的智慧,去全面认知,兼听则明,开创我们的崭新未来。
抛却局限,博采众长,我们方能全面而深刻地认知事物。或曰: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评析
这篇文章论题很集中,论述很清晰,是一篇规范的考场作文。全文围绕认识
的全面性展开论述,文思的推进上也采取了“先破后立”的方法,从剖析自我认
识中的狭隘性,到分析全面认识自我和他物的必要性,再到提出如何全面地认识
自我的方法,逐层深入。作者有较强的时代意识和青年责任感,把自我认识问题
延伸到新时代青年人对待“旧识”和“异己”的态度问题上,提升了文章的格局。
但是文章以“博采众长”作结稍显简单。此外全文以说理为主,缺乏例证来丰富
骨架、充实观点。
跨域文明的美丽精神
43
这本是一个合乎人情心理的命题一一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
格音调而对“中国味”有更深感受与追求。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如何认识事物的
论题。
认知接触不同的“异己”元素是扩大自我认知、掌握全知视角从而塑造自我
认知地图和行动指南的不二法门。然而个人自身的独特性和与身俱来的符号记忆
注定无法消除。人们对于“异己”事物的接触始终无法完全化为“感同身受”。
由此,在比较和接触中加深人们对自我认识的同时,人们也因些许的“自我乡愁”
转而关注自我的独特性。正因如此,对音乐中国味的深刻感受与追求情有可原。
在这“自我独特”的背后彰显出的自我意识的回归和觉醒实则令人可喜。人
们没有盲目倾幕乃至堕入“崇洋媚外”的窠臼,亦没有在交融中失去自我而陷入
“文化无根”的深渊无法拨云见日。恰恰相反,正如纪德所说“正是你自身独具,
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人们以自我独特个性的成全为舵,以个人自信与
文化自信为帆,在全面认知的海洋中驶向自我。在“发现”的表面之下,“自我
发现”的意义正闪烁微光。
然而,当这种独特和自信异化为封闭和自负,当倾听与接触仅存躯壳而“接
受”的内核不再,人们的认知危机悄然降临。人们表面上认知外物,实则是对“异
己”的排斥否定,人们难免陷入盲目与自我幻想的茧房牢笼,托克维尔所言的“全
面的平庸和狭隘”将成为现实。更可怕的是,这种认知偏差使人们失去发展和进
步的源头活水,在自以为的光明中逐渐失明,与世界和时代错位脱节。
而当我们真正地对“异己”事物体察涵咏深刻认知时,我们才真正“守得云
开见月明”。这不仅是认识到“异己事物”的独特和优势,更是对“精神上的相
通性”有清醒的认知,如贾平凹所言的“云层上的阳光”。
而在接受多元又难舍独特自我的矛盾之下,我们该如何认知事物?我们应该
做的,是珍重自我的独特,虚心接受外物的多元,并清醒认知精神上的相通性。
真正的伟大正在于这自信而不封闭,包容而不盲目之中,于其背后是人的理性和
开阔胸襟,是文明和文化的相互尊重与琴瑟和鸣。
人们在多元化时代的认知危机似在社会蔓延立根。“犬儒主义者”对万物的
否定和怀疑与“崇洋媚外者”对自身的否定背后都是人将理性包容弃之如敝履。
理性包容认知正是时代的呼唤!而作为泱泱大国,“中国味”固然值得珍重,而
“文明冲突论”亦应被扔进故纸堆,海纳百川和共同精神才能将文明如碑石般立
于千古。
于理性包容认知之上熠熠生的,是跨越文明的美丽精神。
错别字:身 履
订 正:生 屣
评析
这是一篇优秀的说理文,语言浅显又隽永,分析条理而深刻、开篇直接从材
料中提炼出更本质的论题。在论述过程中,作者虽然遵循的是常见的由原因分析
到方法论的思路,但读来丝毫不觉得刻板。因为整篇文章是由作者的问题意识在
44
逐层深入和推进的。从为什么相较于他物人们更倾向于自我认同,到深挖自我认
同背后的文化自信,再到正反两方面论证认识他物对于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最后
结合多元化时代的背景,提出建立自信包容的理性认识观的核心观点。思维缜密
深入,语言清晰流畅,显示出作者较高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略微不足之处是
文中偶有错别字出现。
看见事物本真的火
梵高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而路过的人却只看到烟。”推而广之,
事物皆有其本真的火,但我们最初的认识往往是粗浅的,表面的。
就如同音乐,“中国味”的音乐我们从小便接触,但却甚少有人能感悟其深
刻的内涵。只有在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后才能有
更深刻的感受。
《师说》中写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在最初接触事物时受
到时间、空间环境的影响,只能获取局限、片面的认识。正如音乐受到地理环境、
文化、习俗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内涵,我们无法设身处地地感受其的逐渐演变。
但我们可以倾听其他的音乐。当我们去认识与事物有关的信息时,我们在使自我
的认识更加的全面。而在此过程中我们自然而然地将新的认识与旧的认识进行比
较。在感受其他音乐的同时,实则是对不同事物的认识、感受不同之处,进行比
较与思考,从而使我们想认识的事物“中国味”音乐的特点更加鲜明、直观。在
这样的了解与比较中,我们的感受逐渐深刻。
其实,我们对事物的更深刻的感受对我们进一步的认识有着莫大的帮助。当
我们怀着渴望认识的愿景去了解,感受到其独特性时,我们就能更加清晰、准确
地在不同事物中辨别出它,并将自我脱离以更客观地看待。
认识事物,对事物有着更深刻的感受,让我们更好地追寻事物的本真。只有
在辨明儒释道的区别,对其有了独特的深刻感受,我们才能更好地追求儒家的出
世济人,佛家的宿命因果,道家的清静无为。也只有在辨明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的鲜明特征后,我们才能感受东方的静穆和谐,西方的张扬鲜明,从而更好地追
寻事物,谋求其本真,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认识事物的最终目的。
当今时代,信息爆炸,我们极易于得到事物的相关信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
认识事物。当然,接受信息前应需明辨,滤去错误或是无价值的信息。并且在获
取认识的过程中用心去感悟,用头脑去思考,怀着理性的思维去比较、辨别,认
识与其相关的事物以更好地感受我们所希望认识的事物,以全面的眼光去看待;
怀着感性的心理去深切地感悟其独特性,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并在这认识不断深
刻的过程中找到寻求事物本真的途径。
对“中国味”音乐的认识是如此,对其他事物也同样适用。让我们看见事物
本真的火,而不被烟雾所蒙蔽。
评析
45
这篇文章题目起得很巧妙,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文章开头也不像大多数同
学一样直接在引述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而是借梵高的句子,清晰而冷静地指
出我们最初认识事物时的浅表化和局限性问题。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分析了局限性
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引出我们对于外界事物认识的必要性思考;后半部分阐发认
识外物对于深化自我认识的意义与做法。文章结尾认为理性地比较与感性自我体
悟同等重要,但这里有个小的思维漏洞:在对外物和自我认识的深入过程中,理
性与感性思维一定都在交互起作用,并非跳出自身之外就是理性,而看自己就只
有主观感知。实际上这个论题更强调我们带着对多元文化的参照体语,理性而审
慎地再认识自我。全文语言表达富有哲理又不失文艺性,作者还用到学过的课文
中的论据,体现出了其良好的语言迁移能力和思辨能力。
见天地,见自己
对“中国味”的认识中,音乐家通过倾听不同国家的音乐和风格而进一步认
识“中国味”。由此我们发现认识事物不一定要从事物本事,不一定只从事物本
身,我们有更广大的视角,去见“天地”再见“自己”。
当我们认识事物仅从事物本生出发时,我们对其认识将受到限制,我们过于
去挖掘事物的某此特征而忘记了其他可能性,我们不与其他事物比较而无法发现
它的特殊之处等等。这样的视角限制了我们的认识,而“他人”正是一个很好的
参照系,正所谓“在他人眼中我们看见了自己”。以他物观“我”是对这种限制
看好的打破。
与此同时,在看“他物”的时候由于我们的视界被打开了,我们经历新的事
物而学习借鉴。如唐宋时期的儒学在面对佛道冲击时就以打开自己的方式认识佛
道思想,借鉴和重构并加固了其本来的重心而形成更符合当时认知的新思想体系,
同时也将自己提升到哲学高度。因此,仅从事物本身出发而不见天地间的他物是
无法实现自我提升的,也许将会固步自封走向消亡。
在一代宗师中宫二的师傅解释功夫的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概括了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先从自己出发看自己,见去见一见世间万物,最后
我们看到的自己已经不是“小我”了而是天下众生。在认识事物时我们也正是经
历了“见天地”的过程,通过体验、接受、思考、比较、反思等一系列过程以后,
我们完成了认识的提升。最后,我们回头看,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只是我们
的经历丰富了这原来普通一山一水而看到千山万水,我们由见“自己”而见“众
生”。
正是在接触不同风格的过程中音乐家的自我经历提升了他的音乐识知,使得
他再听“中国味”有了百转千里的丰富体悟。最后能在众音乐中寻找到“中国味”,
我想他也能在“中国味”中听出一切风格吧!
愿所有人都能去见过天地,最后再找到自己。
错别字:生 此 看 见 里
46
订 正:身 些 很 再 回
评析
本文是一篇规范的考场议论文,准确把握题意,有较好的立意。文章开头由
材料明确亮出自己的观点:认识事物不一定只从其本身出发,而可以有更广阔的
视角,即“去见天地,再见自己”。下文紧密围绕“见天地,见自己”组织论述:
首先阐明认知仅从事物本身出发的限制,再以唐宋会儒学的正面实例论证“实现
自我提升需要打开视界”,接下来引用电影《一代宗师》的台词,详细论述“见
天地,见自己”的认知方法。结尾是较为出彩的部分,在紧扣材料的基础上,辩
证论述了“天地”与“自我”的关系。整体来看,本文清晰集中地阐明了自己的
观点,中心突出,结构合理,但在规范使用语言上存在一些瑕疵如语病、用字的
笔误、标点符号的漏用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一位音乐人曾言: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
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则语录给我们带来认识事物时两个步骤的启示:一是博学一一充分浸入到
多种异质文化中,开阔自身视野与格局;二是回归——在广泛汲取多元认识后重
新审视自身,回归到认知自我,认识事物本身。为什么博学广识有着其特殊价值?
这难道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与精力之举吗?一方面,多元的知识储备能够拓宽一个
人的格局与视野。在当下这样一个全球化大潮势不可挡、互联网信息来源日益激
增的时代,仅仅将自己局限在一方小小天地,如井蛙般满足于自己头顶上方的小
小蓝天已是不可取的了。正如教育家们强调读书要先把书读“厚”,哪怕是杂书、
闲书也一概拿来阅读,才能真正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全面的认知体系与
评价方式与标准。
另一方面,多元信息能够在比较、参照中使我们摸索到事物本身的独特性与
其定位。一如梁文道所言,“美国对于许多人来说是虚拟而非真实存在的国家,
它是我们的镜子与参照物,让我们找到我们自己的坐标。”正如没有美,便没有
丑;没有恶,又何谈善,万事万物都是在相互的比较中明晰自己的不同之处,在
相互的参照中更清楚地认知他人与自身。因此,体味过异域音乐后才能真正深刻
领悟中国音乐的魅力与价值,也就不难理解了。
然而,许多人都能够做到“博学”这第一步,却随即被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
淹没,迷失了方向,活在价值真空中,一味推崇国外的电子音乐等事物,对中国
自身的古典乐器音乐却感到陌生与疏离。
因此,我们才要格外强调“博学”后的“回归”的重要性。学习他人、了解
他人,不是为了迷失自我,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回归自我,坚信自我。贾
平凹在写给妹妹的信中直言要把大师“拉到脚下来读”这并非是狂妄自大,而是
对于个体主体性的肯定与自信。余秋雨在走遍了欧洲古城遗址后,也并非盲目陷
入对他国的赞颂之中,而是感叹自己“终于愧作,终于惶恐,终于理解了自己脚
47
下这片土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博学”,汲取多元知识,更应怀着“回归"
的文化自信,坚定地跨向远方。
评析
这篇考场作文对考题提供的材料有准确的把握,给阅卷者最突出的印象就是
行文的层次和思路非常清晰。本文以“博学”和“回归”作为分论的关键词,先
论述“博学”对于建立认知体系与评价标准以及定位事物本身的两层价值,再论
述“博学”后懂得“回归”的重要性,最后点题,总结全文,结构稳妥严谨。另
一个亮点在于内容的翔实。文章将梁文道、贾平凹和余秋雨的例证融合在论证之
中,一方面非常贴切自然,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作者有一定的文化涵养,平日在语
文学习上就是一个懂得积累的有心人,例如文中贾平凹的例证,引自原沪教版教
材中的课文《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这也提示我们,要在日常语文学习中不
断积累、活学活用。
在博见与比较中增进自己
当我们聆听过《蓝色多瑙河》悠扬轻快的旋律,或许才更能体味琵琶“大珠
小珠落玉盘”的珠圆玉润之声;当我们学会欣赏日本三味线的鬼魅与萧瑟之气,
在古琴的泛泛七弦之上才能感悟松风之寒。倾听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韵律,我们
对于中国的音乐方能产生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或许是因为,在领略这些不同的陌生的风情之时,我们将自己所熟知的文
化风貌与之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使中国音乐自身的特色凸显,并使我们能够更
敏锐地辨识它们。
其实,不仅音乐是如此,从小处说,我们每一个个体也正是在与个性㤯异的
他者接触之后,对自身产生关照,从而对自己产生更清晰的认识,并有意识地去
发掘寻找自身特色。比如当今各大高校所追求的“T型人オ”,便是在对不同领
域有着通识性的认识之后,才更深切地认识到自身的长处,从而往纵深处发展。
而儒家的学者也往往将“器识”作为树人为学的首要任务,意思是君子应当先博
览,对万事万物有着一定的了解,才会对自己有更明确的认识,从而使自身的特
质有所精进。
上述种种,还表明我们不能够仅仅满足于对他者的了解或对他物的领略。在
通过比较明了自身特点之后,有意识地寻找这种特点,使其有所发挥、发展才是
其中的关键。常言道“见贤思齐”,我们在追求自身特点的最大程度的呈现之余,
还应在他人的文化或优点中寻找一些可以为我所用的共性的东西,补充自身的养
料,使我之个性能够更加茁壮地成长。比如当今许多的古琴演奏家,将许多外国
名曲的五线谱移植为古琴传统的减字谱。这并非一种中国味的丢失,恰恰相反,
这样的移植与再创造保留了古琴指法原汁原味的中国气息,却能使属于中国的古
琴艺术得以通过外国乐曲这一介质,传播、发展。
48
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我们都应持着包容的态度去博
闻广识,在比较中了解到自身的特点,并加以发挥发展。相信见过天空广阔的井
蛙也会知道该如何使自己的一隅枯井熠熠生辉,更何况我们富有特点的个人与文
化呢!
我们应在博见与比较中寻找自己,并有所增进。
错别字:㤯
订 正:迥
评析
这篇文章先声夺人,从《蓝色多瑙河》到《琵琶行》,从三弦的日本传统弦
乐器三味线到七弦的中国传统拨弦乐器古琴,作者娓娓道来,从音乐的个案推开
说去,流畅地引入到分析论证。在论述“博见”能够对自身产生更清晰的认识,
并有意识地去发掘自身特色时,以“T型人才”和儒家“器识”为例证。“T型人
才”指的是既有较深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知识面,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器
识”乃“器量见识”之意,须有辽阔之视野、高远之境界。作者将社科概念与文
化概念较为自然贴切地融入说理论证,也显示出自己较广的知识面。接下来,文
章更进一步,以外国名曲移植到中国古琴的材料,论证了“博见比较后认知自身
的特点还不够,更应使其有所发挥和发展”的观点。整篇文章可圈可点,唯结尾
稍显仓促,扣题略微生硬。
破除隔绝,拥抱多元
人的一生便是不断认识事物的过程。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与丰富,也是对
自我思维能力的不断锻炼与生命体验的不断拓展。
而由于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又常常陷入一种思维定式与局限中:即囿于本
身固有的范围中一再徒劳地找寻。像研究“中国味”音乐的人义无返顾地只在本
国音乐中做研究,那么即使其做出来了“新”的中国风音乐,这也只是在原有基
础上的一再因循,既无特点更无代表性,认识因此止步不前。
但若是倾听了他国的音乐,接触了风格迥异的异域音调,便可能在这新奇的
对比之中体悟到“中国味”音乐区别于他者的根本特征,更容易捕捉到“中国味”
音乐之中独具的神韵。有了这般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味音乐往往能焕发更多光
彩。
因此,若想更深一步认识事物,就必须要以一颗开放的心去感受多元的同类
事物,甚至是看似并无关联的事物。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往往能激发思考。思考
二者何以不同,二者又何以共通。思考产生质疑:原有的认识何以对?何以有误?
又何以可以完善。这种质疑带来了对原有事物认识更深层的体悟甚至是创新,新
的认识得以激发。
看似并无关联的事物有时也可加深认识。生命进化的背后何尝不隐藏着社会
49
历史发展的踪影。因而,人们的认识常限于困窘,其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不能以
一颗开放的心去接触其他认识,从而断绝了自身认识提高的多条路径。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认识的传递变得前所未有的迅速。这是一个前所
未有的信息开放的时代,但这开放的时代却仿佛将一个又一个认识“圈”之间隔
阂地更深。
在网络上,坚持女权的人在自己的社区发言,他们不允许其他意见者对他们
“指手画脚”;公共平台上,不同意见者一不留神便针锋相对,和平发言寥寥无
几。这不禁让人感到可悲又无奈:这样一个个固执己见的群体,又何以能够提高
自身的认识,从而真正使其得到发展呢。在信息开放的时代,认识的主动隔绝似
乎向所有人开了一个玩笑。
破除隔绝,拥抱多元。认识因多元而进步。唯有这般,生命认识才不断丰富,
世界才愈发发展与美好。
错别字:返 地
订 正:反 得
评析
总体上看,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考场佳作,无论是审题、谋篇布局还是语言
运用都十分沉稳。“破除隔绝,拥抱多元”,立意相当精准。文章首先从考题所
给的材料出发:如果只是因循本国音乐原有基础,创作的“中国味”音乐既无特
点更无代表性;反之,如果在与风格迥异的异域音调的对比之中体悟“中国味”
音乐,更容易捕捉到“中国味”音乐的特色,使其更加光彩焕发。这样,从正反
两方面论证,得出“要深刻认识事物,就要以开放的态度去感受多元事物”的结
论。接下来,又将多元事物分门别类,从“同类事物”和“看似并无关联的事物”
两层分析。能够分层论述是很好的,遗憾的是分层论证部分稍显单薄。
以异己到本己
周国平曾说:“我们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朝圣的路上。”亦有人表
示,在追寻音乐的道路之上,正是倾听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才更加促使自己
对于“中国味”的音乐有所感触,进一步地对其进行探寻。
于我看来,二者表面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同样启迪着我们一我们需先
与世界并肩,オ能引领自我,由宏观事物去洞悉那于无形之中隐藏于此的微观事
物,更是由外界事物,窥探到内在的事物,从“异己看到“本己”。
看到外界,我们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在现代充满人文主义的社会中,知识
的越迁,文化的杂揉,思想的交流,无时无刻不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占据着每一寸肌肤。它们无时无刻地告知着我们他人认知的内容,或为宏大,或
为渺小。而正是从与他人思维层面和意识形态、思想高度的对照中,我们认识到
自己,或优或劣。“实践出真知”,同样,对比亦可出真知:对自我、本我的内
50
在深省而得致的人文主义之“真知”。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于海,遇见海洋的河伯,才深知自己的微不足道。
由此可见,遇见并认识到异于己、高于己的事物有利于人们发觉本己与他物的差
异性,进而可以对自我的原本认知加以修善,又或是加强了自我认知;进一步地
追寻,塑造最独特的自我。国际建筑学家、美籍华裔的贝聿铭老先生也曾言,纵
使欣赏设计了众多异域文化的建筑,内心体悟最深刻的,却仍是中国的建筑艺术。
真正
独特的个性永不会被其他看似复杂的事物冲刷而磨灭。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表示:“世间所有温煦的美色都潜伏在深谷,熨帖
着大地,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有了对异己事物的认识,
我们对事物原本形态的了解,才会真实而切行,不虚矫狂傲,亦不自轻自贬。
此外,我们仍须谨记,接触外界事物固然可取,但若是一味地仅将视线放于
他人他物,只能使自己成为一片虚无。试问当下,多少人汲汲碌碌于浏览网络上
他人的只言片语而不加思考,偏听偏信,最终使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
场,本我的内心却空无一物?
“先认识世界,再认识你自己。"由异己到本己,使我们更深刻明晰地追求
自己所求,体悟自己所感。与他人同行,却像自我朝圣之路独步前行,寻找最独
特的“中国味”音乐。
错别字:揉
订 正:糅
评析
本文最大的优点在于立意有一定的深度,可想而知,这位考生在自常生活中
也应当比较喜欢思考,阅读有哲思的著作,有较好的思维能力。用周国平“我们
在黑暗中并肩前行,走在各自朝圣的路上”这句话在全文首尾呼应,“与他人同
行”,却也要在“自我朝圣之路上独步前行”,体现了一定的思辨性。本文分别
论证了看到外界,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看到外界,有利于提升自我认识;以及
在看到外界的同时,不能失去本我的立场三个分论点,层次明晰。援引例子方面,
也能够反映出作者的知识积累较好。当然,倘若文章的语言更准确流畅,那么会
显得更为突出。
博见而后识己
梁漱溟曾言:“人生在世,需要处理好三件事一一人与人、人与物和人与自
己的内心。其中,最后一种最为重要。”可见,认识自我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
具有重要意义。
可我们应如何认识自我?
51
愚以为,应先博见而后识己。以音乐为例,倾听了不同风格不同国度的异域
音调,才能对音乐的“中国味”有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寻找我音乐中
的“中国味”。同理,一个人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认识不同的人,经历不
同的事,才能对自我产生一个更为客观的认识,而不愿去外界见识的人,只会拘
囿于自己的舒适圈,成为一只“井底之蛙”,产生偏颇错误的自我认知。
然而,在这个万物互联、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却出现了不少“井底之蛙”
——日本的“茧居族”,中国的“佛系青年”都是如此。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今,
人们了解外界的途径前所未有的丰富,可缘何还会出现作茧自缚者?我想,就是
由于他们害怕与外界交流,畏惧走出自己的舒适圈。
一位哲人曾说:“一个清醒的人不会把人生之船永远停泊在同一个温暖的港
湾之中。”诚然,人不能只拘囿于自我的小世界中,而应不断走出舒适圈,去看
一看,走一走,去认识这个大千世界,如此,才能认识自我。西方的素质教育特
别重视扩展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认识自我,同样,中国文化中
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鼓励人们以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清醒地认识
自我。
曾国藩饱读诗书,一生功绩赫赫,作为晚清最后的理学家,他却以自己不懂
算术不懂西洋学为人生大耻。他告诉我们广博的见识才能产生对自我的清醒认知。
前些日子,一封辞职信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告诉我们,眼界对自我认
知的重要性。博见而明,从古至今,莫不如此。博见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扩展
舒适圈的过程,更是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
从文化、社会层面上说,一种文化只有在了解他国文化后才能意识到本国文
化的优势和劣根性。鲁迅留洋学习多年,他看到了旧中国的劣根性。余秋雨在《文
化苦旅》中写到,去了解其他辉煌灿烂的文明,才能重新认识中华文明。包容性、
开放性永远是种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本。而闭塞只会导致对自己的错误认知。
因此,在这个全球化、多元化的世界中,无论是从个人层面还是社会层面,
我们都应更多地接触多元的观点,迴异的文化,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愿你我都能博见而后识己。
评析
文章以名言开篇,起笔不凡。接着紧扣题干材料进行阐释,观点鲜明突出,
语言明白晓畅。作者文学功底深厚,论据丰富,名句材料信手拈来,并且运用得
当,观点和材料契合紧密,能很好地阐明文意,说明论点。在论述过程中,文章
注意思路的推进,娓娓道来,从认识自我到认识文化,范围逐步拓展,层层深入。
总体而言,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然而美中不足之处在于文章对于话题深度
仍有挖掘的空间。走出舒适圈,接触多元观点等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但
如何进一步借用多元文化认识到自身的“中国味”仍需要论证和思考。
52
鉴他人,悟本我
每个人都是分散的个体,而彼此的交流借鉴就如同一根细而强韧的丝线将彼
此串联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我们行事前会观照前人经验以求更好地认识事物
的原因。
又由于自身眼光的局限,我们愈发地将自己投射到纵横古今中外的各个领域
中去,希望博览增长见识,从而不“拘于虚”、不“限于时”,在自身领域有所
建树。
刘慈欣便是这样做法的成功典范,也同时将中国科幻电影推至国际盛誉的大
高度。在了解到中国科幻本土市场的惨淡经营后,他赴国外研究科幻电影的本质
内涵,并观赏不同典型的科幻片,不仅在技巧上窥得了好莱坞的水准,而且在科
幻界的电影立意上更胜一筹。一来,刘慈欣对科幻电影的造诣有所丰厚,再者,
精心筹措的中国元素也十分适宜地与西方科幻片相交融,观影者得以在其中体悟
到浓浓中国味,为一大不凡成就。
“求上者得中,求中者得下,而求下者必败。”高站位诚然给予了我们去找
寻一方高地的勇气,也赋予我们有所借鉴而后突破的能力,然而,一旦过多地沉
湎于他人的经验,那样的借鉴便会沦为僵硬的抄袭,而失去了本味的真情流露。
如此以往,人们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空中楼阁”,丝毫没有自我探寻、自我升
华的深刻体悟。
自此,如何借鉴他人的问题不在于目标的选取,而在于自身定位的明晰,这
样才是辅助我们更好认识事物,有提升的关键。泰戈尔在他的诗《错党》中便展
现了此彼岸对自身认识不清晰带来的“悲观意识”,或许,“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心理暗示オ是我们追寻更高境界的助推器
他人的光影可能会让有羨慕之心的跟随的你被“放大”,但却放不大实际的
你自己。唯有在坚持本我的清晰的自我意识的先决条件下,有所辨明的借鉴才有
其真正的价值。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告诉我们质疑精神的重要性,把前人的经验拉到自己
脚下来观照,方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至于如何展现本我,我想,遵照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或挑选或占有,
或丢弃”,有了借鉴的勇气与取舍的智慧,我们一定能在鉴他人之外,行己之本
味。
以海纳百川的宽容对待异己文化,再加以批判的眼光“取其精华”世界方可
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而我们也会拥有罗曼·罗兰所说的“发现美”的眼
睛去更好地观照世界,体悟本我!
评析
例证丰富,内容充实,对信手拈来的材料运用自加,是本文留给阅卷者最为
深刻的印象,文章主要围绕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展开论述,中心突出,选材恰当,
行文思路流畅。先论证我们为何要借鉴他人经验,并以刘慈欣在中国科幻上的成
就加以佐证。接下去,论证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必须要有对自我的深刻体悟,
而对自身的清晰定位就是其中关节。最后进一步援引苏轼的《石钟山记》和鲁迅
53
的《拿来主义》,得出要以海纳百川的态度对待异己文化,加以批判的取舍,方
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用罗曼·罗兰“发现类”的眼睛收束全文,富有文
采。美中不足的是,在刘慈欣事例的举例论证中,表述不够准确。
望尽千山,再寻“我”
一位音乐家曾言:“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
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其实,不仅音乐如此,认识万事万物,都应先广泛地去看,在比较中产生对身边
事物的深入理解,再立是于此去寻找,去创造。
为何要广泛去看?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存在局限或偏差,尤其是近旁的事物,
易产生习以为常便以为“天然如此”的误解。而广泛去看正是打破这习以为常的
锤子,让人跳脱出高高的井壁,饱览多样与差异,进而在对差异的比较中产生对
身边事物更加深入的理解。
须注意的是,不能在广泛的察览中迷失了对自身原有事物的感知,而是要在
比较后再回归到原点,去审视手中之物,生发对其更加深入得理解,明确其特色。
正如艾略特所言:“我们将不断地探索,而一切探索的终点,将是物归初始,此
境初识。”广泛去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手中事物独特的灼灼光彩。华为便是在
与各国科学家的交流与投资合作中明确了其发展5G的战略目标与定位,进而有了
其在5G上领先世界的出众成就。
然而,光是产生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确了特色也不够一一最终还要去追寻这
独特的灼灼光采,去创造独属于手中事物的瑰丽色彩。人对事物的理解、认识终
只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而我们需以切实的行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寻找,
去创造,去建设这脚下的热土。《雷雨》便是在西方戏剧《玩偶之家》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戏剧特色与社会民情,创作出的带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
贝聿铭先生曾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基于手中事物特色的寻找
与创造,并非是封闭之举,而是以富有自身特色的创造为世界注人新鲜血液,使
之更加多元而丰盈。或如任正非在答记者问时谈及的对
错别字:得 采 象
订 正:的 彩 像
评析
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考场议论文,令人读罢有“一气呵成”之感。能在考场
上从容不迫,写出这样立志深刻、主题鲜明、内容翔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的
文章,可见这位考生的知识储备和语言功底不俗。立意不断推进,是本文的亮点
之一:从“要广泛去看”到“在广泛去看的同时,也不能迷失自身”,再到“理
解自身还不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到最后“创造的最终目的是拥抱世
界”,可谓层层推进,精彩迭起。名言、事例信手拈来,又能运用自如,是本文
的另一大亮点。艾略特、华为、《雷雨》、贝聿铭的例证,不仅丰盈了文章内容,
54
加强了论证力度,更可见出作者的知识储备。可见,语文学习的工夫在平时。
往外张望,向内审视
英国诗人艾略特曾言道:“我们将不停地探索,而我们一切探索的终点,将
是物归初始,此境初识。”适当远离熟悉的事物,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纳别处的
精华,我们便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皈依所在。
为何要离开熟悉的地方,探寻外面的世界?一味地局限于当下,过于熟悉的
事物不免失了风景。视野狭隘了,视线沙化了,灵敏的感官随之变得迟钝。再者,
没有比较,又何来认同感?所谓“中国味”,必定是在与世界风格的对比中突显
特色。终日蜷缩于一隅的话,便失了接触万千世界万种风情的可能,也便无法建
立自己的根基。
因此,“走出去”的呼声响起了。我们暂时脱离了以己为主线的单一视角后,
模糊的眼眸重新清亮,钝化的感官逐渐苏醒。正如汪涌豪在《我的旅行哲学》中
所言:“只有你离开了熟悉的地方,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回归自己。”而在这
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倾听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又十分容易。
以敏锐的观察力和一颗开放包容的心,如华为广纳世界科学家,甚至资助编外科
学实验室,而今不就打造了独一无二的中国手机品牌,诠释了中国创新精神吗?
只可惜,有人只记得“走出去”,却忘了“引进来”,不懂得为己所用,全
然沉醉于外界的万花筒中而不回归自身、认识自身。
针对中国建筑在全球化浪潮中丧失自身特色的现状,余秋雨曾在
《千年一叹》中悲鸿:“再也没有了慷慨的遗憾,只剩下几座可供凭吊或休
憩的凉亭。”造成这样的悲剧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自身价值的笃信、缺乏对眼前
事物的坚守。若想真正认识事物,就需时刻铭记“根”之所在,知道外界的丰富
多彩归根到底是为己做个参照。
而真正的大家,他们适当吸纳外界事物的精华,将其糅杂入自身,以期在深
刻体悟“中国味”的基础上更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味”,乃至赋其以别样色彩。
被奉为“昭和棋圣”的吴清源取日本棋类书籍之精,结合中国传统围棋招式,开
创“吴清源定式”,翻开国棋史上崭新的一页,可谓“寻根”者的佼佼者。明晰
了自身价值后,方可更好地创造自身价值。
莱格说:“往外张望的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要我说,往外
张望,方可更好地向内审视。这才是认识事物的良方。
评析
本文观点鲜明,行文思路非常清晰,围绕“认识事物”来层层深入思考。各
个层次之间的推进非常明了且自然。开篇先提出“走出去”的重要价值,然后再
分析“引进来”,最后再融合二者,抵达正确的认识事物之道。每一层次都佐以
丰富详实的事例进行论证,并且所选事例较为经典,能够贴切地论证观点。文章
语言优美而自然,富有典雅气息。总而言之,这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当然,
55
如果文脉能再推进一层,论述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认识和创造更佳的
自身价值后,能反哺外物,以自身推而广之到世界,那么文章的思路纵深感和立
意深刻性将进一步提升。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
世上事物各异,人也各有其习性与思想,民族之间更是存在风格与文化的不
同。在价值观趋向融合却又多样存在的当今,面对纷繁各异的外界如何认清自己,
面对五光十色的国际文化如何获得自己的民族特色与文化自信,是当下青年人与
每个公民都不得回避的问题
人们在放眼外界时看到不同的价值观与各异的风俗人情,总能获得一些有关
自我的认识上的完善与进步。普朗克幼时攻读牛顿与韦克斯韦的传记,看见形形
色色的物理学知识,便意识到将来也要打开属于自己的物理学领域,最终开启了
量子力学的大门,改变了整个学科的未来走向。他人的特色促使自己寻找独一无
二的特色,往往能提升自己的价值成为一个更伟大的人。
拓宽至民族与文化领域,“开眼看世界”亦是构建我国文化特色、自信的重
要步骤。正是看见了莎士比亚的戏剧、法国的电影中蕴含着浓厚的文化自创的痕
迹,民国时期才有鲁迅这样一批文人再三强调:西化的过程中不得忽略中华传统
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后开始回头
寻找“中国风”,21世纪初的欧美风过后涌现出一大批寻找中国特色音乐的艺人,
共同表现出的是其他文化的自主性、创新性对人们形成文化自党与自力更生有了
促进的效用,成就了“各美其美”。
这一现象给人带来的思考即:在发展自我特色时应开眼界,汲取灵感与激励
作用,兼顾向外索取与向内建立。一味固步自封地建立自我的特异性而排除对外
界的开发态度是狭隘的;味崇洋媚外而不知建立有自主创新性质的,真正属于自
己特质的更是庸人,是没有追求的浅薄体现
再者,由外界差异性带来自我特色的建立还能反映一个更加重要的结论:在
文化、价值包容日益为人们所接受的当下,每个个体都应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性,
每个民族也都应守护自己土地上智慧的特殊价值,不同的个体因差异性而散发出
其灵性与伟大,对特色的追求反而应成为价值观中的核心共性。
在如今这个世界,正是人们认识到了特色与差异的存在,并对此保有宽容与
崇敬的态度,才促成了整个世界环境的融治与安康。人人都发现了外界、对比的
独特之美,理解并懂得欣赏它,再投身于塑造自己特色的事业中,正如每片岛屿
都加固、修整好自己后方能连成大
陆。这份对特色的清晰、正确的认识保全了我们社会文明的完善与进步,乃
过渡至“美美与共”。
正是对他人特色的欣赏,造就人们对自身独一无二之珍贵的感知;正是对特
色的差异性的认可,人类才获得了价值观的共性与和平。
56
错别字:发
订 正:放
评析
本文行文大气,说理透彻。题目借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名言,巧妙表达
观点,彰显主题。“各美其美,类美与共”本是解决不同文化关系的箴言,对照
材料当中的“中国味”所引申的认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是十分贴切而
准确的、文章格局宏大,认识事物不仅仅限于自身,而是拓宽至民族和文化领域,
扣题精准,立意高远。在论证过程中,内在逻辑清晰而缜密,展现了思路的层次
性和独到性。尤其是“美美与共”,并不仅仅局限于通过比较外物来赏“自身之
美”,更提出了以自身特色来推进文化共性,展现了非同一般的认识水平和逻辑
思维能力,体现出作者深厚的素养和开阔的眼界。美中不足的是,文字功底有所
欠缺,有些词语搭配不当,表述欠通畅。
认识的过程
不同国家的音乐、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使我们对于“中国味”的音乐有了
更为深刻的感受,因而也主动寻找“中国味”。这无疑启发着我们如何认识事物。
人生而对未知事物抱以好奇心而渴望更多地认识事物。而认识事物的第一步,
便是以开放包容的内心迎接外部的世界。也许当我们聆听了巴洛克音乐的精致细
美,我们会对柔情入骨的江南小调有全新的领悟;当我们聆听了雄浑的男高音独
唱,也许会联想到嘹亮震撼的陕北民歌。以开放包容的内心与态度面对那些不同
的、未知的声音,会使我们对需要认知的事物有更为全面的感知;它并不意味着
忘本,却恰恰证明了我们博学而具有宏观认知的能力。
在这一基础上,思考与内化的过程也同样不可或缺。正如托尔斯泰所言:“思
想必是在与人交谈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与表达。”我们对“中国味”的
更为深刻的感受,也许就来自于品尝异国风味之后的深入思索与理性分析。事物
之间自有其联系与分别,认识事物的关键也即在于客观冷静地辨析新知与已知的
关联并加以内化吸收。审视之、明辨之,方能有深刻的认识。
而当“认知”转化为“实践”,“思想”转化为“行动”,也便意味着我们
主动地去追寻、去探索、去开拓,而这也是认知的最终目的。谭盾积极地将西方
音乐美学与中国文化内涵结合,开创性地选择用大提琴演绎中国文化中“竹”的
幽静深意,并为西方人所接受,使“中国味”走出了国门。以认识而知的事物结
合我们已有的智慧结晶,方能开拓属于自己的创造王国,从而实现生命的意义与
价值所在。
其实,“认知”的过程本质上不仅是新知的把握与探寻,更是一次人们对自
我认知的过程以及自我与外界交互的过程。于个人而言,应清晰地认识自我以及
57
现有的知识,运用个人的智力与能力,自信地面对未知的新世界;于国家与社会
而言,应在全面认识自己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后,积极地与外部交互,认识并接
纳外部的文化后将我们独有的民族性向外传播,也许才是在这个“文化趋同”的
时代中保存并发扬“中国味”的正道。
在当今这个时代,新事物、新文化层出不穷,等待我们认知。我们之所以在
今日呼唤中华民族的文化本位意识和民族的自信心,是因为许多人在认知新事物
的过程中忘记了民族特有的文化认同。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诚然应该积
极自信地探索新知、认识新事物,但更重要的是化新知为己用,回归“中国味”,
传承“中国味”。
“学以致用”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开放、思考、内化即“学”新知,开拓、
创造乃“用”新知。以个体之新知,开创民族文化之新篇,方能筑就时代之强音。
评析
行文张驰有度,文采斐然。文章展现了作者精彩的思维能力和遣词用句的才
能。文章结构清晰,论证思路严谨,先简述材料,逐层分析认识事物的步骤,从
向外的“开放包容”到“思考与内化”,思想深刻并且水到渠成,缜密而清晰。
并将“认识”转化为“行动”,立意高远,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开阔视野,
文章没有停留在浅层分析,而是不断深入探究,论证强劲有力。事例丰富,并且
能在论证过程中巧妙使用,很好地服务于观点。最后联系社会现实,立在时代的
高度进行展望,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但文章说理有时较为繁复,若能精简表
达,就更有利于表情达意。
他山之玉
如果没有异国他乡,骚人墨客们也吟不出“月是故乡明”,老舍若不是远渡
重洋,何来黄犬与骆驼之比?“中国味”产生的前提,在于还有“他国味”,正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莫不可以击出我玉的清越昂扬之音?
别国与我国,他山与此山,这是不同的文化价值,也正是在这多元的价值中,
才能分清并定位自我价值所在,否则一片鸿蒙未辟,无外物关照,何来自我?当
外物显现,他山之玉呈现在眼前,又自当少不了一番掂斤估量。同样是倾听外来
音乐,旧中国的酸儒腐吏却认其为鸟语哑哑,不堪入耳,不能与“中国味儿”的
评弹相比,由此“中国味”便变了味,成为了他山之“土”的对举,自我价值变
成了自我欺骗,究其根本,乃是对这多元价值缺失了解与尊重,便轻慢得出了评
价。
由此可以看出,想要在多元价值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定位,理解和尊重多元文
化是大前提,甚至更加进一步,要如鲁迅先生所倡:发动脑髓,放出眼光,伸手
来拿。取得他山之宝玉,才能寻得此山之珍璞。得他山之玉后,方能有感于玉何
为。正如历史所告诉我们的,民族
的文化只有在经历过冲突与融合之后才能淬火成型。多元文化为我们定位自
58
我价值提供了最为关键的认同感和内驱力,君子和而不同,因为不同,オ有君子
傲然独立之姿。一方面由于对比使我们明白自我价值的独特性,一方面由于其独
特性驱动我们珍惜、保护乃至于发扬他。这种认同感以自豪感和自我实现的渴望
作为底色,借由他山之玉为激发,使自身的价值有了最强之音。
其实,他山之玉与我山之玉同为玉其本质,也决定了两者具有千丝万缕的同
一性。在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少不了与多元价值的一番交割纠缠,在此过程
中自我的价值也就发生了改变。这改变并不意味着自我价值的迷失,反而可能是
自我价值的重构与升华。任正非在华为的创业之路上,也曾求道于俄国的专注、
法国的浪漫和德国之严谨,最终却能走出中国自己的科创之路。“中国味”又何
尝不是他山之玉,他山之玉也可以为我山之玉留下一抹温润,只要不失其本心,
沦于模仿,自我价值就有其意义。
现如今,产量为上的社会风气和高度融合的文化使我们生起对价值同质化的
隐忧,从前对于他山之玉可以攻玉的方法不免失效甚至走味,大有重回旧中国自
我欺瞒之势。自我价值与外物相联但并不附属,当他山之玉暗淡无光,我们需要
的是自内向外破壳而出的勇气,把多元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批判权握在自己手中,
铸造出自己的玉石。
错别字:量 他
订 正:两 它
评析
文章标题化用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颖独到,别具匠心。并
由此将他国的文化价值比作“他山之玉”,由此论证他国文化所带来的多元价值
对于认识本国文化的重要作用。说理形象而生动,读来典雅唯美而不觉枯燥,论
证过程清晰明了,先以反问起笔,引起读者兴趣,再通过正反对比论证“认识事
物”的方法,最后再次回扣材料,进行总结。文章思路注意起承转合,题文前后
呼应,给读者浑然一体、,圆熟自然之感。材料丰富详尽,名言诗文信笔拈来,
可见作者出色的文学素养。并且材料引用恰到好处,不乏点晴之笔,语言精致而
优美,但有时部分表达比较含糊,一笔带过未能充分阐释,造成语意的跳跃。
修于外,达于内
当宫商角徽羽和西洋五线谱灿烂交织,当古典巴洛克音乐与中国传统《梁祝》
交相辉映。这是世界舞台上西方音乐与东方音乐的冲突与融合,亦可看作对中华
音乐内核的深入探讨。
值得庆幸,有人称之为“中国味”的再次寻觅,而这也为现代人开了一扇认
识事物的新窗:一种“修于外,达于内”的文化苦旅。
认识事物,需要去探索搜寻与之千丝万缕的其他生命,在脱离此事物之外的
世界取经修道,此谓“修于外”;然而人类的认识最终仍回归到事物本质,来一
场灵魂对决的探索之旅,此之谓“达于内”。
正如对“音乐中国味”的探讨,“修于外”为人类提供一种广阔的大视野观,
59
在不断地与外物的比较衡量中去探讨事物的核心。虽略复杂,却用联系和证思维
规避了单一、极端的认识,不禁想起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职务的秋雨老师,他
用双脚丈量了中亚多国的文化脉络,以“行者无疆”的广阔情怀对中国文明发出
“千年一叹”,一场修于外的文化苦旅,却铸就了中华文明的一派新荣。此等大
视野观,此等深厚思考与沉淀,莫不为认识外物之必需耶?
但是激情过后,我们仍需有戒惕之心面对“中国味”。正如苏格拉底曾言“未
曾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认识外物,“修于外”的过程仍须以坚守本心从
事物本质而出发。切莫过度泛溢式的吸收,这样会使大脑中的记忆煮成“大杂烩”,
反而可能影响我们基本的判断;另一方面,“漫漫长途尚需知返”,“修于外”
并非是漫无目的搜寻,恰恰是有意识的沉淀,莫让大千世界迷惘羁客之心。
其实仔细想来,对“中国味”的认识,“修于外,达于内”的哲学高度似乎
不应只局限在认识事物之中,更应衍伸至认识自我的“长征”中。古人言“知人
者贵,自知者明”,也许与此意不谋而合。认识自我的过程,不应仅囿于过往的
光辉岁月,也应多留意身边榜样和模范的价值,虚心向他人求教,而反揆自己,
颇有治病痊疾之良效!深刻地感受他人之光芒,也许对自我成长有极大帮助,做
成孔子口中“见其过而内自讼也”的自我反省。
在今日,“修于外,达于内”有了更鲜明的时代意义。在科技昌明交通发达,
国家繁荣的新时代,人们、外物以更加紧密相连的姿态拥抱世界。在万物互联的
时代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联系的态度去认识事物,更应是每个理智的
现代公民必备的基础素养。人们会凭借其睿智的眼光去推动这个世界向前发展,
以更为主动求索的态度融入社会,并轨世界车轮。
对“中国味”的寻寻觅觅,让我嗅到了“修于外,达于内”的高贵气息,而
这种异香,会引导我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错别字:的
订 正:地
评析
本文开篇能根据材料进行阐发,列举了诸多的音乐事例来引出主题,引人入
胜。其后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认识事物是一场“修于外,达于内”的文化苦旅。
然后先阐释“修于外”“达于内”的定义和内涵,再论述二者相互交融、互相促
进从而更有助于我们认识事物。接下来,将事物的“中国味”再度引申,落实到
“认识自我”之上,展现了文章出色的哲学深度和卓越的立意高度。最后联系现
今中国的实际,一方面回扣“中国味”的材料话题,一方面使得本文具有广阔的
社会视野和现实意义。通篇论证结构严谨,构思巧妙,逻辑清晰,是一篇文风稳
健大气的佳作。
如何回到起点
在黑塞的小说《乡愁》中,卡门青在乡村山风的呼啸下进入城市,结识好友,
60
研读尼采,听瓦格纳,最终从意大利回到了瑞士的故乡,聆听着奶牛的哞叫与呼
啸的山风。正像有人说去倾听世界的音乐,才能更深刻地去感受中国的音乐,并
去寻找它。对于我们个人,认识事物的方式从来都像是一个环状的茧,我们经历
千水万山才能回到起点,也オ能发现起点就是我们行过的那些千山万水。
我们总是从一种原初视野认识事物,就像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所言,我们从开
始便活在黑暗的洞穴中。外面的阳光是刺眼的,但也是需要去适应的,因为如果
我们不去辛苦地感受与比较,在黑暗的洞穴中是看不清事物的全部的,而仅仅在
阳光下看事物,也大概只能得其轮廓。要超越我们的原初视野,自然需要让它不
断充实扩大。就像许多时候,我们由衷地喜爱一部电影,却不知它为何如此之“好”。
有千部观影量的影评人便能以他脑中的“胶卷室”分析与比较,从而指出这部电
影的客观性,可描述的优点。当然我们也应切记,不能在外扩视野的同时改变我
们凝视的方向,否则便是歧路之举,丢失了我们审视的视角。这样一来,我们独
特的原初视野就被悄然替代为他人的视野,我们也就无从找回最初的感受了。
有人说观山有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非山,看山是“山”。当我们扩充我
们的原初视野之时,可能一时间被纷繁的景象所迷乱,千山万水间,无数的河流、
亭台、山花与猿啼让我们不经意地把我们视野中的对象解构成了外在的符号、客
观事实与异化的理解。如同虚焦的镜头一般;我们看不清了,这时我们可能需要
一些海德格尔,他对此的诠释告诉我们,我们的自身是一种场域,将凝视的外物
包融进我们的场域,它便像海德格尔回到林间小屋般回到了我们身边。
悉达多在水中听到了同一的佛音,就像此时我们能重新审视我们眼前的那个
事物一样。它不再是那个孤单的客观存在的可怜东西。而是成为了我们走过、看
过的一切,就像所谓“中国味”的音乐之言,当我们倾听了世上那么多的音调,
合成器,非洲鼓,手风琴,我们会看到它成为了全世界。像博尔赫斯在地下室见
到的“阿莱夫”,无限寓于其中。于是,我们带着我们认识过、经历过的一切,
就像卡门青回到瑞士,听到童年的山风呼啸过阿尔卑斯山时,我们与世界相融,
从而回到了自我的原点。
任何流浪的尽头都是故乡。我们在对事物的不断审视中丰富了事物,也丰富
了自我,从而树立起实在的立体性,回到起点,亦是获得无限。
评析
开篇就展现了作者较好的阅读积累,诗意盎然地提出观点,说理形象而生动,
将“认识事物”的方式比作一个“环形的茧”,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全文旁征博
引,援引诸多哲理事例,表达含蓄优美,彰显了深厚的文学、文化积淀。作者紧
扣主题,逐步推进思路,将认识事物的过程细细道来,自然而然地让读者明了其
逻辑层次,论证思路正确,文脉较为清晰。行文曲折往复,在材料的运用上注意
前后呼应,体现出起承转合所带来的圆熟美感。语言典雅而优美,表达细腻而精
致,但有时过分追求语言精巧美,在表情达意上失却了流畅自然。
61
在沟通交往中构建认识自身
当我们的内心曾为印第安人演奏的《最后的莫西干人》震动,当我们也曾听
过小溪般的巴赫,斗士般的贝多芬后,一曲《高山流水》,想必会带给我们更复
杂的感受。这是夹杂着民族根性中的亲近共鸣与新视角下陌生感的一种体验。而
正是在这前所未有的“陌生感”中,我们得以对“中国味之音乐”有更深刻之理
解和认识。
“中国味”一词最早之诞生,并非出自国人。这一概念的构建源于西方世界
对初开国门的旧中国的一种“他者”注视。由此可见,原初的“中国味”之含义
是仅止于极浅层的认识。而随着不同文化间往来之愈发密切,国人在主动了解不
同根性的文化后,从新一角度回视民族文化,往往有新认识。老舍在回想北平时
曾拿巴黎、伦敦等大城市相比,最终却激发了对北平更真切的念想;郁达夫纵览
横观各处秋景,却也只沉醉与高远碧空下故都醉人的秋意。不错,当人们接触不
同文化的过程中,必然发现民族传统文化中僵败腐朽之处,可正是在这过程中,
民族文化中曾被忽视的瑰宝才会得以被再认识,被珍视。梁启超慷慨而言:“吾
先民之饷遗我者至厚,吾觉有极灿烂庄严之将来横于吾前!”
叶芝言:“人生天地间,有两个永恒,一个属于灵魂,一个属于民族。”个
体的生命在民族中扎根而生长得丰盈茂密,当我们去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味”时,
实则是意欲回溯个体生命原初之处,探知血脉文化中荣格所言之“集体无意识”,
追根溯源地认识自身,认识民族。
而正是如此认识在全球化背景下赋予了“寻找中国味”更远大之含义。黑塞
对茨威格感叹:“知道在地球另一端的东方古国中有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古老文化,
这是多么令人欣喜而感激的财富!”而华裔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著名理念即“越
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当我们在与文化他者的比对中对自己文化有了更周全
客观的深刻观照后,应有意识地将其置于全球之大背景下,在时代之背景下认识
其新意义。孔子言“和而不同”,认识世界与认识中国应交互作用,国人的时代
使命在于使“中国味”在文化交流中散播独特之芳香。
认识事物不可自困于一隅,然而在周边观照之后也不可故失本心,我们应生
长成一颗大树,坚守民族之根性同时茂密生长,吸取各方之养分,也为众人底荫。
错别字:与 颗
订 正:于 棵
评析
本文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其优点有二:逻辑严密、层层递进;材料丰富、
博古通今。首先,先看行文逻辑。本文从题目入手,通过对音乐的感受自然引出
对于“中国味”的探讨。接着,用文章论据证明“中国味”本身就来源于“他者”
眼光的比较、观照。再次,深入探究找寻“中国味”背后的心理原因以及对当下
社会的指导性意义,将文章主旨上升到国人的时代使命,立意深远。其二,本文
62
最为出彩之处在于名言名句的引用,旁征博引,论据使用最忌多而无当。但本文
名言的引用信手拈来,每一处部与文章契合得很好。作为一篇考场作文,足见作
者的阅读量。若能针对“认识自身”的意义作深入探讨,更能展现思辨的力度。
感受“异”样
澳大利亚人在发现黑天鹅前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白天鹅存在,在发现黑天鹅
后才认识到天鹅有不同的品种,从而对天鹅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也从之前的无
意识转为了有意识。列维·斯特劳斯曾言:“不同与不同的激荡才会摩擦出个体
意识的提升。”于是我们在接触了不同国家领域的音乐,才深刻明白了音乐的“中
国味”应该是怎样,并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味”音乐的黑天鹅。
正是因为在新航路开辟前,世界没有连接成为一个整体,才有了世界各个地
区不同文化、不同音乐特征的诞生,而当世界渐渐成为一个主体后,文化间相互
碰撞交融,传统与创新特色与不同的层层交叠的确是文化繁衍的必经之路,而我
们是否在这条不同与不同激荡的发展之路上,对事物本质的传统特点有更深层的
意识呢?
不同与不同的碰撞在世界发展进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帮助人们从无知走
向有意识。海德格尔曾言“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人的本质正是无知的,而
在不同与不同这条学习之路上,人们懂得了文化、道义、行为准则…“冲突才会
产生进步”,而这冲突的本质,正是期待,人们总是期待自己的事物比其他事物
更优秀更完美,同时也期望被学习,而这样的期待带来自身对事物理想化的呈现,
这样的理想化呈现会带来自我预言与社会期望的双重加持。人们学习将自身或认
识事物的方法努力向所期望的方向靠拢,这样一种由外向内的自我提升也会反过
来影响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使我们对自身或事物有更为深刻的感受,从而
更有意识地去寻找属于自身的价值特征,发掘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
审美同质化的趋势影响着我们对认识事物的意识感。被物欲横流所裹挟的人
们不再热衷寻找不同,而是在“为您推荐”的歌曲榜单中迷失了自己。更可怕的
是人们认为自己所看到的即世界,但本质却是在信息回音室自我陶醉,自认为对
音乐的中国味有深刻感受,实则只是在信息流为你创造的茧房中安度晚年,在景
观社会创造的景观中失去自我思考,没有勇气创造不同,没有自信倾听不同。在
没有不同的声音的世界中生活是可怕而又无意义的!
然而过度倾听不同也会带来自身认识事物意识的丧失,在个人没有真正形成
价值观念前,对不同声音的复原与重申只会带来无穷无尽的思想被黑洞所吞噬!
陷入“他人即地狱”的境地。
如何感受不同并对此作出调整,从而有意识寻找自我,是人生漫长而艰难路
上的一个需不断学习的课题经历,而这经历会成为我们自身拖带的世界,融入骨
骼与血液,以深刻的意识去认识事物、启迪人生!
63
评析
本文是一篇规范稳健的考场作文。全文主体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是什么—
—明确本文论述对象“文化碰撞”;为什么——强调不同文化对于发掘自身价值
起到的作用;怎么办——既不可沉迷于信息茧房,疏于思考,也不能过分听从不
同观点,迷失自我。其中,第三部分对于当下社会问题的分析较有深度:人们沉
迷于信息的多元化,自以为深入了解自我,实则自我陶醉。这样的分析具有深刻
的现实性。全文结构清晰,层层深入,给人以阅读的畅快感。美中不足的是,本
文说理以长句为主,有的句子不够通顺清晰,标点使用也欠规范,这在写作中应
注意避免。
拥世界,寻本我
尼采的人生三种精神境界中曾论述过骆驼、狮子、婴儿。其中,狮子是寻找
之意,婴儿是回归本我之意。予以为,人们认识事物需经过此两种境界,探索外
界不同之物,在比较中,更有意识地去探索本我。
人们认识事物,渴望探索事物本质与特色。可事物的特色往往需要与他物作
较。在倾听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后,我们会与“中国味”的音乐作比较,
求差异与相同之处。于是,在比较与对比之中,我们会有深刻的感受,亦如漫游
世界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后,我们再次进入故宫博物馆,会为这
些中华上下五千年所积淀下的遗珠的熠熠之光而感叹。
由此,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在探索万物后,会更有意识地去寻求事物的本
质与特色?如阿伦特在《平庸之恶》中,愿站在纳粹俘虏角度上去理解其十恶不
赦的举动,从而更好地避恶扬善;杜亚泉在见过新文化运动中胡适等崇尚的西方
文化后更为坚守传统文化一般。在倾听了不同文化、不同角度的理解后,人们才
可从其中发现不同文化之弊病,从而更好地避短扬长,也可进一步去探索事物本
质。
因而,人们应当如尼采所述的狮子般去探索万物以开阔眼界,如“婴儿”般
回归事物本质。梁思成留学多年,归国后却为京城被拆下的砖瓦落泪,励志保护
传统建筑。海外留学的经验给予梁思成什么?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不拘泥
于保护本国传统文物,而是在因日寇入侵饱受磨难时,依旧愿开阔胸襟,保护日
本的传统建筑。在与外界、与世界传统文化的碰撞中,他寻得了传统保护文物的
真谛。
由此,我们可发现,认识事物先选择接触外界其他事物,可使我们更好地理
解万物。更好地去融入世界主流,而在同时,居主流中保有特色。正因为接触过
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才会有老腔与现代音乐的碰撞,看似融入主流,实
则保有小众的老腔特色,使得更多流行音乐听众有兴趣了解并传承。
而唯有真正接触不同风格的文化、事物后,才可能不盲目地偏向任何一方外
来文化与事物,而更有意识地去发现“和而不同”,从而“求同存异”。
64
反观当下,在螺旋上升的这一时代中,尽管有着一些因盲目排外抑或是盲目
去崇洋媚外之人,我们也可看见有一批人,不愿将骄傲的骨头一寸寸地妥协。柴
静在对比空气质量后,诚恳地呼唤国人关注雾霾,用
《穹顶之下》唤起国人意识;单霁翔博览群书,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特色”
的故宫文创,更有无数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学成归国后专心研究“中国特色”。
愿你我皆可如席慕蓉所说“在心中有个岛”,跳万物之差,寻找事物本质,
发现心中之岛之光辉。
评析
用尼采的话串联文章,构思巧妙。用狮子的“寻找”和婴儿的“回归”,阐
述拥世界、寻本我之理。首先,作者借故宫博物馆的例子,探讨了接触不同文化
对于寻找“中国味”的作用。继而追问,了解不同文化究竟如何促进对于本国文
化的理解,即在于“扬长避短”。最后总结,用当下事例佐证观点。另外,值得
一提的是本文对于梁思成事例的引用,很见功力:既论述了梁思成归国后重视中
国传统建筑,也论述了其在中国保护国外建筑。全文正反论证,具有较强的论证
力度。美中不足的是,如果作者在构思最后三段之时,更好地与前文融合,文章
结构则更为圆融。
音乐“他者”,为我所用
《文心雕龙》有言:“操千曲而后晓声。”我们认识事物的途径常常不过如
此一一在对某一事物反复认识、重复操练中,我们自以为这便是事物的真相了。
可是,事实当真如此吗?
未必。有人说:“我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
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味’。”
这一语道破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并非直线型道路,“曲径也可通幽”。可为何人
们常常执念于事物本身,而从未两眼旁观过呢?
我想,究其原因,不妨说这是人的天性使然。人们往往在认识事物时,会陷
入“我执”的深渊之中。对于欣赏“中国味”的音乐,人们更趋于从中国音乐中
参照比较,进而研究出所谓真正的“中国味”,而非音乐“他者”以助攻玉。其
次,人们在领略“中国味”之后,往往会陷入“自我验证”与“自我感动”的漩
涡之中。美国心理学者斯旺提出“自我验证”一说,在这个语境下,即人们会无
比相信再次验证中国音乐的“中国味”。他们得意洋洋,你看,中国味便是如此。
诚然,对“中国味”的初次体验应是建立在“自我”而非“他者”之上。倘
若连中国乐曲都未尝欣赏过,又何来“中国味”一说呢?但是,对“中国味”的
真正欣赏不应止步于前方的“自我”,而应是在与“他者”的参照比较之中寻找
“真正的”中国味。
认识事物本身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不断在“自我”与“他者”的比较切换
中深入的过程。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指出事物的认识过“他者”不应仅仅是客
65
观存在的他者,其本身可以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强而有力的工具。因而,音乐“他
者”,为我所用,唯有这样之后,我们方才可以领悟真正的“中国味”。
评析
本文论证结构清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文章的前半部分分析了人们认
知存在的普遍问题,即反复研习已知事物,自以为了解了全部真相。在此基础上,
作者批判了这一行为,认为这种“自我验证”只能带来“自我感动”,自大而无
益。文章的后半部分则提出需要开拓眼界,借助“他者”来帮助自己认识事物,
才能真正领悟真相。在论据使用上,本文亮点有二:一是斯旺的“自我验证”学
说引用新颖,作为危害分析部分的论据契合有力。二是康有为的例子,对于形象
化说理很有帮助。当然,如果作者能在文章后半部分正面阐述多元文化对认识世
界的帮助,说理可能更为全面。
胸有青山在,亦要看桃花
有人说,感受了不同风格的音乐与异域音调,会对“中国味”有更深刻的感
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个道理极有普适性
接受不同的异域音调,即在认识事物时接触其他事物,可以使我们对于该事
物有更深刻、立体的认知,从而催生智慧与创新的光焰。其他事物,正如一面明
镜,照出优点,亦有缺陷。不囿于所谓“中国味”,而是客观认识“中国味”的
长处与短处,才能使其涅槃重生,臻于完美。
除此之外,我们更能对不同事物溯源,发掘其本质。正如贾平凹先生所说:
“云层之上都是阳光。”看似迥异的事物背后必有其同一性,《梁祝》与《罗密
欧与朱丽叶》风格迥异,但皆续写了痴情男女间的凄婉爱情。音乐,用作表情达
意,那“中国味”的音乐与其他音乐的不同,无非在于其中融入的国风元素与文
化积淀,因而我们可以更有意识地寻找“中国味”的本源。
更为审慎地说,认知其他事物并非对原本事物的不重视,而是以迂回的方式、
客观的眼光看待事物,以期更深刻的理解与思考。若舍本逐末,一味不伦不类,
将失去其动人心魄的历史沧桑感与文化韵味。其他事物,毕竟只是认知的工具,
不可因小失大。
反观当下,许多人囿于一件事物,从而一叶障目,管中窥豹,失去了完善的
认知能力。键盘侠只知抨击“媚外者”,这与清末闭关锁国又有何异?
若对其进行溯源,便是人心的迁腐固执,“只走一条路”的故作清高。他们
认为“中国味”是最好的,了解其他音乐只会“污染”它,沉醉于自我的孤岛中,
其生活必如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中那样,失去激情,人生在固有条件设置下
黯淡无光。
要真正认识事物,唯有拥有少年神伊阿克斯一样的激情热爱探索的坚韧的心。
要像莱蒙托夫在“风暴中寻找安宁之邦”一样在“其他音乐中找寻‘中国味’之
源”。只有对事物不灭的热情与渴望,才能促使我们更有意识地寻找。
林语堂说过·“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可在我看来,胸有青
66
山在,亦要看桃花。桃花的艳与青山的翠,如何不能相得益彰?
倾听音乐如何不能使“中国味”更辉煌灿烂?
认识“中国味”是如此,认识所有事物皆是如此,怀着旷达,包容、冷静的
心态客观对待所有事物,找寻其同一性,在深刻感受其本源后不懈寻找,将桃李
成蹊放入青山点翠,不正是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到“共美一美,天下大同”
的最好过渡?
寻源方式可以变通,守源之心却应坚如磐石。在欣赏了其他音乐后,
莫要忘记“中国味”,オ是最美。青山不可动,桃李亦芬芳。
评析
这篇佳作的特色之处在于,说理清晰而文辞优美。首尾均引用优美的词句、
意象来点级,前后照应。“胸中有青山”意在要有自己的特色,“亦要看桃花”
则表明接受不同的文化,丰富对世界的认知。诗句的化用既表明观点,又富有诗
意效果。同时,文章主体部分的说理也能以理性、冷静的笔触来分析接触不同文
化的益处,以及过于盲目自大、一叶障目的危害。正反论证,说理有力。另外,
文章涉及了当下一些时事热点,如“键盘侠盲目批评‘媚外者’”等现象,具有
现实意义。如能在说理上层次更丰富,深入挖掘“中国味”的意义,文章将会更
精彩。
物归初始,此境初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闭关锁国早已成为过去时,如今的我们因全球化浪潮而与
世界相连,倾听到不同的宗教,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所以,如何屹立于世界的东
方,而不被洪流冲走,成了值得探讨的话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眼花缭乱的世
界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也成了现代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必须要先初步建立对于事物的认知,才可以走出去,才有走出去的资本。
如果我们连大数据的概念都不清晰,我们又如何在国外寻觅到所需要的软件配
置?如果大学生连基础科学都未掌握,那么出国深造除了镀金之外,又有何学术
意义?所以,当我们在探寻事物时,完整、无本质错误的“初识”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应向外寻找类似的事物,不能画地为牢,固步自封而要努力
接触各种相似与相异。
一方面,我们要给自己创造条件,吸取相异中的优秀的部分。我们应当谨记
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宗旨,无论是群众还是专家,都要让外面
的声音有机会进来发声,学会包容,学会倾听。
而另一方面,一旦这样的包容氛围逐渐形成,我们不可被杂音带偏更不能被
奴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当遇见新事物时,我们需要
观察它,研究它,不是全盘接受,也没必要完全否定,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如果只是认识了、理解了,却仍放在外面不管不顾,那便是失去了寻找的意义。
向外寻找最终仍为向内审视服务;是向内审视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程度。
67
当我们阅读完欧洲古典文学后,我们会对唐诗宋词产生更深的感情,是在比
较后才可能出现的深入理解;当我们倾听完世界音乐后,我们也更能体会《高山
流水》的独特。国外的完全民主与国内的人民民主,国外放任式自由经济与国内
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相辅相成,各领域的差异都使现代人对事物有了更深的
认知。我们不指责自己,不高歌自己,不崇洋媚外,而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审视
自己。
审视之后仍需要实践,努力挖掘他人的优秀,充实自己,在保有本质的基础
上弥补不足。不仅要保护自身的认知,也要改善,更应学会输出,产生百家争鸣
的繁荣局面。一切的认知都会随人、随时代变化,每一次向外寻找都是为了向内
审视,而每一次审视都是为了重新认知。
物归初始,此境初识。愿我们在时代的洪流中认识事物的本质,促进时代的
发展。
评析
本文说理层层深入,展现了一条完整的思维脉络,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开篇就直入主题,点明观点——如何在接受不同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特色。接
着,文章从四个方面,鞭辟入里地解答这一问题。首先是兼容并包;进而挑选,
取其所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审视自我;最后付诸实践。考场之上的短时间内,
该考生能做到抓住关键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属不易。且全文句句说理,
无多余冗余之词。不过如能在其中加入一些事例,增加说理的形象性会更好。
失落之物
那些触手可得的事物是会在“己”的围困中失去的。只有眼观世界人オ能一
一拾回这些失落之物;只有拾回之后,人才能窥见世界全貌。
周遭之物好似人的皮肤,因久居一处,在人的习惯中隐身,在人的漠视中近
乎不可见。汪国真所言,“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因而,为挑战这久积成疾的
习惯与漠视,有时,我们需借助“他者”的陌生来认清我们所熟悉、所浸润、所
亲密的周遭之物。
“他者”能帮助我们确立一个相对客观的坐标系和参照系,依据事物共性,
为周遭之物提供衡量与再认识的基准点。正所谓“镜不能自照权不能自衡”,或
因习惯与漠视,或因偏爱与倾向,我们往往无法以理性的姿态审察同自我息息相
关的事物,而“他者”之参照系的建立恰提供我们一个观察角度,使我们能在万
物的序列之中为熟悉的事物再度摆放一个位置,以陌生化的眼光去再度审视。陈
丹青就《西藏组画》接受媒体采访时,有记者提问组画中呈现的西藏是否就是陈
西藏之行的真实见闻,陈却否认说:“这并非西藏的西藏,而是法国巴黎的西藏,
英国伦敦的西藏。”在世界的参照系中见中国,在世界的坐标系中见熟悉之物,
事物的共性使我们拥有新认识。
此外,借助“他者”,我们亦能认识熟悉之物的独特所在与特性所处。倾听
他国之乐与异域之声,我们借此知中国音乐的器乐之差与情感之别,从而使潜伏
68
旋律音符中的“中国味”显形显声;了解他国之历史和记忆,我们便在这交互的
国际关系中寻找自己国家的来路与印记。诸事皆因“他者”的衬印而显示出独特
与个性,人对事物的认识亦在这判断、辨别与选择中深化。鲁迅所言:“心事浩
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当我们借助广宇之阔,那些业已失落的事物或许
便从原本的沉寂中苏醒过来,以惊雷之声召唤着我们,待我们依凭理性与判断力
将其一一拾回。
然而,除却“他者”所提供的共性之依与独特之存,我们亦应以新的眼光聚
焦于我们企图再认识的事物。毕竟,每一事物都是一个自足的系统,除了由他者
此般“非我”定义的内容,还有许多尚需研究摸索的空间与田地。鲁迅译介东欧
小国的作品之外,多数时间还是用在对中国素面相识。
评析
本文结构严密、层层推进,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围绕如何处理“他者”·与
“自我”的关系,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文章由沉浸“自我”的弊病,到讨论
“他者”的两方面作用,再回到审视“自我”,虽没有材料的“音乐”相关内容,
但审题准确、立意很高。本文的语言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本文语言冷静、理性,
展现出较为成热的语言风格。同时,如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等语句的引用:
又使得文章在思辨的同时,展现出诗意之美。此外,文章所举出的几个例子新颖、
贴切,且较有深度,符合文章表现出的理性文风。美中不足之处在于个别词语词
义重复,表意可更简洁。
识大局而后明晰
《流浪地球》掀起了中国科幻电影热潮。我们看过不同国家的科幻、接触了
不同类型的特效,由此,我们对中国科幻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以此为里程碑
与垫脚石,寻找更深远的中国科幻。
我们常为了认识某个特定的事物而有意识地对同类事物都加以全面认识与
了解,就如同歌曲,电影,从而对我们的目标事物有更加清晰而深刻的认知,从
而更进一步地去坚定自己追寻的脚步。
这种识全局而后明晰的方法如此受用,究其原因,应当是它给予了我们比较
权衡的机会。我们全面认识,对每一种不同都加以分析,比较每一处异同所带来
的优与劣,从而明白某一事物的独特魅力与与众不同。这种“大观”或称之为“识
大局”的思想,是极度适用于迷茫中寻坚定的。另一方面,当你识全局时,自然
会知晓每一种事物的价值与意义,它生之为生的独特性与尊严。这会使你拥有一
种达观的敬畏之心,对每一种事物都报以最深沉的尊重,同时也当然会让人对自
己的目标事物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审慎的态度。正如刘慈欣在《时间移民》中所指
出的那样:“每一种生活都是合理的。”
当然,我们亦需明晰的是,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我们都应当坚定内心的目标
事物与追寻的脚步,这种全局的比较固然对认识事物有所助益,却也无形之中会
69
扰乱不坚定者的行动,动摇其目标,使其被揽入万千世界混杂的深海无法上潜,
最终没于无方向的悲哀。
由此,我们首先拥有的便是对某一事物的不变追寻,对某目标的坚持与笃信。
朱光潜博览群书,却始终不变内心对于“美学"的追求,他接触艺术,倾听别的
作家的心声,最终将对“美”的深刻感受和矢志不渝的追求化作《谈美书简》,
享誉世界。其实认识事物的目的并不在于明晰它的价值所在,懂得它存在于世的
最深意义,而是在此过程中拥有对自己更大的观的认识,是不拘泥于“小我”的,
而是为“大我”乃至社会的福祉而奉献。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能开创出独属于自
己一类事物被他人倾听,比较,模仿。莫奈接触各类艺术,最终开创“人生百态”
的另类雕刻。可见,认识事物的本质绝非终极目标也永远不会是终点,唯有将其
内化,勇于拓出新天地,方能体味真正人生。
识全局而后明晰,是人之为人的首要目标,帮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而坚定、笃信,内化、创新,则是高贵的灵魂追求的更深厚的意义。毕竟“人总
是渴望不断上升,变得伟大而高贵”。也是因为认识事物大抵永远只是自主人生、
高贵人生的第一步。
评析
本文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是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文章大体可分为两个部
分,其一是“识大局”,即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在此过程中有助于发掘自己的魅
力与保持对外物的尊重。其二则为“明晰”,即“识大局”的同时,如果不想被
外物裹挟,迷失自我,关键就在于明晰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并将此与成就“大我”
联系起来,立意得到深化。文章由题目串联起这两个部分,构思显得相当巧妙。
同时,以热门现象引入话题,将科幻的发展与论题结合来论述对于“自我”的发
现,这也是本文较有特色的地方。另外,全文材料典型而丰富,且与论点的结合
颇为紧密,有较强的论证力度。
此境初识
有人说,在接触过不同国家的音乐音调后,他对音乐的“中国风”才有了深
刻的理解,从而才得以清晰地认识它、追寻它。这看似绕了一个弯子的认识,实
际上却启示我们,回到原处、重新认识似曾相识的事物,却是此境初识。
要深刻地认识一件事物,须得由认识与它相似却不尽相同的事物起。横向来
看,对于一个谱系而非一个元素的认识,拓展了我们见识的广度。走出自己的“一
亩三分地”,我们才能明白,也许事物的特征远不止井底所见的平面化的寥寥几
个,而是多维而立体的。在中国传统社会,“教育”仅仅意味着“诗论”的文采
与“策论”的政见,却有“数为之术,小术也”的偏见。当徐光启带回《几何原
本》的译稿、近代改革开放点燃科学的火花,我们才认识到之前对“教育”的狭
隘理解不过是井蛙之见罢了。
纵向来说,不同事物间的比较也加深了我们对事物认识深度。在比较之前,
事物间的差异不够明晰,因而彼此的界线模糊不清,各自的特点含糊掩盖。比较
70
的过程如用刀划开粘连的物体,干净利落。在电视兴盛的时代,众多社论家都试
图全面地解释其特点和变化,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脱颖而出。这便是
因为他深刻地意识到,若不解释书籍时代到电视时代的流变,后者的特点便是朦
胧不明的。比较带来了对事物更上层的理解。
“认识”的探寻漫长而曲折,却不要在诸多外物的干扰下忘记自己的初心。
远眺群山后,仍要回到自己的田野上耕作、收获,然而此时再眷目于一件事物上,
对它的认识却已截然不同。培根曾在随笔中写下这样的话:“一切探寻的终点,
乃是物归初始,此境初识。”
而我们更要怀着“重识此境”的认识和见地,踏上新一轮寻找的路途,上一
轮的寻找带给我们的高度便如“登高之博见”,带给我们的深度又教我们能看见
远处的目标。每一轮找寻的纹点亦是下一轮找寻的原点,怀着这样的勇气和执着,
我们不畏归零、不畏前行。柏拉图在
《理想国》中塑造了一群洞穴囚徒,其中的先知者先是能看到洞外的影子,
随后能直视事物,最终能见到的是太阳的火焰。在不断地寻找中,“光明”的目
标未曾改变,涵义却愈加深刻。
认识不同是为了更好地回到事物的本身。怀着坚定的目标向无穷的远方前进
吧!
评析
本文对题意的把握相当准确,开篇就点明了本文谈论的对象是人们认识事物
的方式。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是本文的一大亮点。从第二段起,每段的开头都由
中心句总领,使作者的脉络和意图清晰可见。说理段的内部也是先说理,再举例
或引用论证,条理十分清晰。另外,从作着的选材亦可见她/他在日常生活和学
习中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积累,从对“教育”的思考到《娱乐至死》中对媒
介的认知,再到《理想国》中对光明、对真理的追寻,无不突显出日常的阅读和
思考之于考场写作的重要意义。尽管误记了诗句“此境初识”的作者,但瑕不掩
瑜,考生的综合文学素养已见一斑。
征程漫漫,此境初识
音乐家远走他乡,徘徊过多少异域的街头,吻过多少各色的酒杯,聆听过多
少风格的音符与韵律,最终幡然醒悟,才真正听见了内心那来自故乡与祖国的节
拍。原来出离才能审视,原来走才是回归。
古语云“镜不能自照”,仅仅关注自身并不能真正深刻地了解自己因为一切
认识的深浅归根结底取决于格局的大小,若陷在顾影自怜的深深凝视中,眼前的
镜中人只会越发陌生。若一位画家一生未离故乡,没见过外面的云和树,则他必
画不出家乡景物的别致,浸泡在熟悉感中视线会虚化,内心会沙化,反而最易迷
失。
唯有走出去,去见识这世界的缤纷,在权衡与比较中“知不同”,才会有深
刻的自我认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其中千剑千曲必不是
71
机械的同质重复,而是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不同灵魂的冲突。梵高绘画的
转折点便是逃离故乡前往巴黎的旅途,他结识高更、莫奈后,作品一度成为对印
象派的模仿,可正是这种别样的滋养刺激、启发,成就了他日后独一无二的风格。
外界刺激让他找到了自己。一切认识都是在探索中深刻的,而一切深刻的认识最
终并不指向
外在而指向内心。日本茶道中有认知三境即“守、破、离”的观念,“破”
是挣脱枷锁,而“离”才指向了“道”,对术的远离是对内心的靠近。
《红楼梦》中香菱初学诗时曾一度被前人风格束缚,而她博览李杜陶谢后茶
饭不思,最终写出的那句“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其实不是写月
而是她自身生命的写照。她也在不同诗家中找到自己,故懂了诗。
可的确,这“离”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当你走出去,当你改变,会有人不
懂你的远行是为回归,会有人指责你是“背叛者”。当音乐家谭盾去欧洲留学,
家人坚决地反对认为这是对民族音乐的叛逃;而谭盾心知自己不学习西方便不可
能体会中华,他终究在欧洲的街头顿悟了“中国味”,凭《卧虎藏龙》中所作的
配乐夺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他不仅走出去认清了自己的民族与文化,更让整个
世界听见了中国的韵律。这并非叛逃而是远征。
这出离的勇气是如此可贵,如王国维所说,对宇宙人生“须出乎其外,故能
观之”。而你出离后所见为何物?当阿姆斯特朗被问及太空之旅有何发现,他说
他发现的恰是地球。原来那些探险家和远征者,从纷纷万事中走过,聆听的却是
心中故乡的声音,用远征成就了生命的回归。
艾略特有句极美的诗:“我们将终生探索,直到走至尽头才惊觉,物归初始,
此境初识。”
“此境初识”这是多美的意境你重回了最熟悉又最陌生的地方,其间走过了
山海,曾经杨柳依依;而今雨雪霏霏,而你终于认识这里。
评析
本文审题准确,立意高远,材料丰富,信手拈来。首段开门见山,提出了“出
离才能审视”“运走才是回归”的中心论点。接着,以古语引出对深刻认知自己
的方法和意义的深入探究,运用引证法、例证法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最后,
以艾略特的诗句“此境初识”收束全篇,读者也仿佛被重新带回了原点,但又已
然被作者严谨又不失文采的论述所征服。本文诗意的语言更是博得阅卷者青睐的
缘由,例如最后两段中,作者以艾略特的诗句和化用的《诗经》中的诗句作结,
再次为抽象且深刻的哲思披上生动而优雅的华服,令人回味无穷。此外,文中引
用的“香菱学诗”等材料足见作者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敏锐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
积淀。总之,这是一篇从立意到选材再到语言都充满诗意的论说文,是一篇难得
的考场佳作。
识百家之长以济己
人们认识事物,须经过多个不同阶段,这些阶段如台阶般层层递升将我们逐
渐带往更高的认识层次。在此过程中,先跳脱出事物本身,将眼光拓展、放远,
72
能使我们更好地回归,形成更深的认识。
如音乐,也如文学,在最初接触时,我们都处于一种熟悉的“本土环境中。
因此容易被环境所局限,产生“身在此山中”而不能识其真面目的情况。我们往
往自信站得足够近,占尽了先天的优势,但其实也不过“看山是山”罢了。
当我们为自己播放起异域音律时,一幅瑰丽而宏大的图画在眼前缓缓展开。
听惯国风乐曲,熟识五音之端庄、四平八稳,如今将要进入另一世界。这一步可
称之为“出乎其外”。我们的眼界得到拓展,在各种不同音律的滋养之下,学会
认识事物的方法,然后“境界始大”。
由此再回归事物本身,我们便带着方法,有目的性、有意识地去探索。此时
也必定能以更成熟的视角来观察,能洞见更深的奥秘。再以国乐为例,便是毎一
弦一管中都奏出了东方的朴素哲学。
对于我们认识世界、认识事物来说,何必一波三折呢?我认为,不“出”就
无法知方,无法扩大境界;不再次“入”便无法将方法化为己用。为自己的认识
体系添砖加瓦,应当是个人认知探索的最终目的,所以才有此兜兜转转。无怪乎
如今的高等教育,多提倡“通识教育”。在专注进行某一专业的学习之前,要先
从百家之长”中充分汲取营养。这样的认知才是扎根于广阔的大地之上的,这样
的人才也是会自我成长的。
除去对个人认识事物的意义,我们还应从更高的角度,对人的文化之中。同
样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我们不能在“异域音调”中迷失,而是一定要记得回头。
更深刻地认识自我的文化,然后才能保护并发扬,让音韵响于胸中,铭刻于心中,
并使之在世界的舞台响彻。
在认识任何事物时,都应如此。以百家之长济己。一出一人,方见境界。
订 正:囿
评析
本文结构清晰,层次严密。作者先谈认识事物的过程和方法,再深入挖掘这
一过程和方法的意义,即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读来一气呵
成。在“是什么”的论述过程中,作者化抽象为具体,用“身在此山中”“看山
是山”“出乎其外”等形象化的语言来演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第二部分“为
什么”的深入论述中作者再次提炼了“出”和“入”两个凝练的动词,将这一个
过程和方法在自我成长和文化发扬方面的重大意义淋离尽致地展现给了读者。在
选材方面,作者能够源于材料又高于材料地灵活运用各种素材,使本文的论述显
出源于音乐又高于音乐的开阔境界,这是值得细细揣摩和认真学习的。
对比以深入,博观而广识
莱布尼茨说:“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诚然,万物都有差别,认识事物要
对事物的特点有了解,一如有人指出的,听万国之音,方知丝竹管弦,便可寻得
73
“中国味”。
我以为,认识事物时认识其特点十分重要,且达成这种认识的重要途径在于
对比。但认识事物更应追求博览而赏众,不可识一物而寻一物赏,或主观使自己
只见一物而已。
亚里士多德说:“经久不变的不是财富,而是人的个性。”于人如此,于物
亦如此。万物固有其特性而独生熠熠光彩,而特性,在比较之下便使人感受深刻。
正所谓“中国味”,是在异国曲调的突出下更现出特色。不知其味,便不晓其物;
不览其众,便难悟其味。由此可见,对比同类事物,是认识某一物的佳法。
而只有这样的认识,才容得我们领悟一物,并能指出它所在。梵高学习绘画,
跟随多种流派,方寻得属于自己的明丽与张狂,为认识自己的色彩,他经历了在
巴黎与众艺人的切磋与画布颜料的洗礼。这才使在阿尔的他用铭黄的颜料寻得了
自己。对比,让他领悟了自己、真正深刻地认识了自己,从而他有意识地寻找自
己,从而更深得认识了自己应有的模样。
诚然,“由对比到深寻”,是认识事物的好法,不过古训曰:“博观而约取”,
这样来认识事物不免容易眼中仅一物,难以真的“精”于它也隘了眼界。
故我以为,群览而群赏,各知所长,共寻其特点才是认识事物的上上策。神
农尝百草,必把药性对比而归类,但若为识一草,而刻意寻找其特色,未免失其
大局。必当是互相对比,互相深入映出特点才是。冰心说:“墙角的花儿啊,当
你孤芳自赏时,世界便小了。”如果我们由对“中国味”的深刻感受转而有意地
一味寻找“中国味”,而忽略了世界之大,便成了墙角的花,自己狭隘了自己的
天下。
反观当下,时代的潮流拥人来往。在快节奏生活的逼迫下,人们以再无闲暇
为由,不去广识而对比,从而使得认识一度肤浅化。但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
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互联网正给我们提供了填充碎片时间最好的平
台,我们理应借以广识天下之物,深化自身认识。
所谓厚积方可薄发,认识事物是需要深入的,正如黑格尔所言:“熟知非真
知。”为了真知这宽广的世界,且博观博览,对比而广寻吧。
错别字:得
订 正:地
评析
本文对题意把握准确,标题“对比以深入,博观而广识”就指明了认识事物
的两种方法,即对比与博观。文章围绕这两种认知方法,采用先总述后分论的结
构方式,有条有理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说服力强。最后,作者联系社会现实,
反观这两种认知方式的当下意义,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敏锐洞察和深刻的思
考。本文中丰富的引用是一大亮点,作者呼吁人们“博观而约取”,他/她自己
也确实做到了“厚积而薄发”,从莱布尼茨到亚里士多德、再到黑格尔,从梵高
到苏轼、到冰心、到神农、再到狄更斯,引证材料的哲理性与文学性兼具,让人
不禁感叹作者广博的阅读和宏阔的视野。
74
认识三步
百度一下,无尽便捷纷至;鼠标轻点,不尽知识袭来。快节奏的时代,“快
餐式”地认识事物已然为常态,满目的观点、概念让人深陷其中,忘却了真正的
认识,至少应有三个步骤,即泛观、体悟、辨寻。
所谓“泛观”,即认识某一事物的特定背景,细化而言,大致包括分类、特
性、范畴;同时,还要对全局有主观粗浅的感觉认知。“泛观”之所以必不可少,
在于其不仅是深入了解事物之基石、定位事物之坐标,还是探寻事物的方向盘与
寻宝图,一旦缺少广泛的认知体验,对事物的看法就显孤立、模糊。物与物、物
与人之间都是相关联的,唯有接触不同风格,品味不同种别,才有明晰认识特定
事物的资格。
再谈“体悟”,即将感觉经由思考、察识、鉴别内化为感受的过程。“体悟”
的重要性,在于将繁杂粗砺的客观信息消化成细致清晰的主观认知。这份来之不
易的认知绝非他人的赏鉴之言,而是个体的思考。唯其如此,事物与我们,被认
识的与去认识的对象间,才有紧密的关联,才有观点和意见的形成,才有坚实的、
不至于被环境左右的探寻的舵与桨。由此看,“体悟”不仅内化认识,更深化了
认识。
最后谈“辦寻”。所谓“辨寻”近乎反刍:将储备的所识所思进一步由感受
升华为思想;它又近乎航程:运用泛观赋予的地图与体悟赠与的船舵,去寻找更
多的知识,遇见同一类的事物,在这段寻觅路程上深化、强化、外化自我认知,
如此,对事物的认识,可谓透辟,可谓独到矣。需加以注意的是,“辨寻”是有
意识、有目的地寻找,与“泛观时的浅近不同。
回到开头的现象上,我不禁自问费如此气力只为一识是否值得。然而我又同
样驳斥着自己:认识何谓?认识何为?三言二语的定义、抽象化的被剥离了灵魂
的事物外皮,以及由他人咀嚼后残余的羹饭,岂能真正地定义、认知、理解事物?
我欲识之,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研究,深刻的认识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还是
对自我的负责。就像逆旅一程,快捷的“认识”只是一些终点的相片,而经由泛
观、体悟、辦寻收获的除了亲临终程的雀跃,还有沿路偶遇或拾得知识、认识世
界的快意。况且对事物的认识本来无尽,所谓终点,不过是寻觅路上的一站,流
于表面的认识,着实可惜!
《人间词话》中,国维先生介定“学”之三境界:独上高楼,消得憔悴与寻
回蓦见。细想之,远望、细究、寻觅,其中不无认识事物的哲思在。观、悟、寻,
得,如是我愿。
错别字:介
订 正:界
评析
本文审题准确、立意高远、结构严谨、逻辑清晰,是一篇考场佳作。比喻论
证是本文说理的亮点所在,抽象的道理被考生演绎得生动形象。第二段起,作者
以在海上寻宝来比喻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泛观”是探寻事物的坐标、方向盘
和寻宝图;“体悟”是有了内化和深化认识后再去探寻事物的舵和桨;而“辨寻”,
75
是在探寻事物这一航程上的再度扬帆远航。之后,作者进一步质问这一探寻的意
义,并得出了“深刻的认识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还是对自我的负责”、也能为
认识者带来“快意”的结论。最后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境界”说作结,
凝练而不失典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
“撞”出真我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由此对音乐的‘中
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似乎为如何
认识事物点明了方向。
有人曾言:“‘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些什么,反弹回来,
才可以认识‘自己’。”倘若我们终日在丝竹管弦、琴瑟
合鸣之中自得其乐,感慨着“此曲只应天上有”,这看似将“中国味”体悟
得淋漓尽致,实则只是“唯我独尊”的孤芳自赏罢了。我们要走出去,去与各地
各国的音乐发生碰撞,在这来回反复的比照之下,既揭开了那些异域面纱,更对
自己有了“拨开云雾见明月”的理解。
所以,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撞”出来的,不仅音乐
如此,事物皆如此,只有通过与未知的一番接触,再反弹回来时,才能产生更深
刻的认识。
而曾经,我们缺乏去“撞”的勇气,以闭关姿态阻绝一切未知事物,在自我
构建的理想国之中认不清事物孰好孰坏,因自卑而生成的自大蒙蔽了双眼,从而
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由此,我们应该意识到,为了认识事物而去进行的碰撞不会“头破血流”,
它只会因碰撞而抖落覆盖在事物上的,因盲目而造成的遮蔽,从而使得更清晰,
更通透,甚至展现出更惊艳的美。
在听过异域音调后,“中国味”曲调的典雅才更加彰显;欣赏过西方中世纪
油画后,国画的脱俗意境才更耐人品味;接触过华丽羽毛点缀的礼服后,汉服旗
袍的韵味才更让人沉醉……还有中国茶,中国诗,太多太多的事物因碰而绽放出
更加绚丽的模样,不仅让国人对它们的认识更加深刻,还让世界各地的人得以一
睹东方之美。
在不断的碰撞与比照下,人们不仅得以更好地认识事物,还可以借助更迭的
时代洪流去美化事物,创造出一般“风韵犹存”的新面貌,正每一次的进出都
带有轻微的替换与些许的更迭。”因此,事物因碰撞而流失一些古腐,也因
碰撞而被赋予时代的新元素,所以,在认识的基础之上,还有更深层的部分
等待着人们更有意识地追寻。
所以,请有着一份自信与勇气,将事物放置在更广大的天地之中,
大胆地磁撞撞掉陈旧刻板,也撞开盲目自大,拨开这层层模糊后,遇见崭新而真
实的新面貌!
76
错别字:合
订 正:和
评析
本文是一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立意深远的考场作文。作者对材料的理解
十分深刻,用“撞”这个生动活泼的字眼儿形象地展现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三个不
同阶段:首先是“唯我独尊”的孤芳自赏;其次是“拨开云雾见明月”的理解;
最后是有意识地去追寻、去创造。尤其是最后一个阶段中对材料中“有意识地去
寻找‘中国味’”进行了阐释,是较为难能可贵的。这体现了考生对材料全面而
深入的思考,是良好思维品质的体现。文章中的两次引用也体现了考生良好的文
学素养以及灵活运用日常积累的能力。
以不同层次的认识发掘事物本真
无论是认识事物还是学习事物,人们都在不断更新自己的所知所想,以向更
高的境界攀升。而如何获取不同的认识,或者说我们如何追求更深刻的认识,则
成为了我们每个人在求真之路上必须思考的问题。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但其并非不停回到原有的起点,而呈
螺旋上升,材料中的求真者对音乐的认识必从本有的表“中国味”的音乐出
发,这取决于他的出身和文化背景。而只听得懂《二泉映月》《小河淌水》并不
能使其真正认识音乐,因为音乐由散落在世界各地,不同人群创造音乐的不同能
力构成。而当他了解、倾听异国音乐时,他的认识也有了多面。认识之所以有重
合的部分正在于人的共情能力,以此其认识也向更高攀升。而学习他物的过程中,
我们常常“反求诸己”。他对音乐具有“中国味”的审美观与其他音乐发生碰撞,
如此将“中国味”的体悟撞得更加深刻,以“异”才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味的
独特之处,从而将其发挥出来,在此之上其对音乐与中国音乐的认识再次进阶,
从而逐渐逼近事物的内核、民族音乐的灵魂所在。
因此为发掘事物本真,我们先从认识“本”并始,通过学习“异”以一个开
放而非固步自封的姿态同时对“本”与“异”加深认识,由此回归于“本”、作
用于“本”时才能拥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求得本后的“真”。民国时期的新月
派以白话文作诗,在学习国外诗歌的笔法力度时我们往往也能从中看到古典的影
子。“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古典的意象与自承一脉的音韵柔美正
是我们反复咀嚼《再别康桥》的原因。徐志摩身上的文化底蕴得遇西式的文学教
育,最终将“中国味”的语句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对古典的本进行扬弃,抛
开的是艰涩拗口,留下的是不可磨灭的美的享受。那《关雎》中“哀而不伤”的
气质从未消散,而以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诗词的“真”不正是在认识美、
懂得美、最终利用“美”,从而有意识得散发汉语之美的过程中被发掘而重塑的
吗?
77
当今社会人们大谈特谈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但口号只能流于空泛,我们是
否能真正认识自己文化中的内涵,又是否能将其置于不断更新的语境下,从而随
着时代的洪流让其伫立世间呢?先迈出认识“本”的第一步吧,从而在有选择地
“拿来”各国文化值得学习之处时,对“本”有着更深刻的体悟,又因认识过程
中的沉淀得来的底气不断发掘其本身,将精神内核代代相传。所谓“守正创新”
也不过如此。
不断认识事物与事物更深刻地内涵,以“愈研愈精”达到更高层次的认识,
我们努力着驶向求真的终极之站。
错别字:得 地
订 正:地 的
评析
本文对材料和题意的把握十分精准,深入地论述了人们认识事物时螺旋式上
升的这一过程,呼吁人们在挖掘事物本真时,从“本”开始,以“异”博观、比
较,再回归于“本”,如此乃见其“真”。在选材方面,作者从材料出发,先将
材料中的道理讲清楚,再结合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对观点加以印证和强化,最后
联系当下人们对待本国文化和各国文化的态度发出“守正创新”的号召,使文章
既不脱离材料,又不脱离现实,且处处散发着浓厚的文化的意蕴。总而言之,本
文立意深刻,中心突出,材料充实,说理清晰,不失为一篇考场佳作。
在观照他物中认识己物
对于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音乐的接触与体验有助于形成对音乐之“中国味”
的独特感受,更能生发去寻找“中国味”的主动性。显然,这提供给我们的是一
条不仅限于音乐层面的认识途径,即通过对同一领域内其他类型的事物的感知与
剖析,来深化自身对特定对象的认识,同时产生进一步深入探寻该对象的自主性。
那么,为什么接触同一领域内的他物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己物呢?从浅层来看,
接触同一领域内的他物为我们创造的是比较与对照的机会,这里的比较并非是高
低优劣的比较,而是对特点与内涵的不同之处的观照与分析。就好比中国的山水
画讲究留白与意境,对于形神的强调使中国画往往呈现出与自然之间恰到好处的
距离,比起描摹山水,中国画更讲求意境的营造与情思的寄托。倘若只将视角放
在中国画之上,这一特点并不明显,而若将着眼点暂时移到西方的油画之上,便
可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西方的油画常常呈现出两种特色,要么是对自然贴
近的还原,要么是极致的艺术夸张,在对照之下,中国山水画的特色便被凸显出
来了。在对照之中由模糊走向清晰,换句话说,这是从不同点中归纳出己物的共
性,从而深化认识。
而从深层来看,接触同一领域内的他物培养的是一种多元的、全面的、多方
观照的视野,在视野的开拓之中,我们不断激发起自身的潜能,从而增强了更好
地认识特定对象的能力。多元异质的思维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
78
用。多元开放的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特定事物,相反,封闭自守的心态会
阻碍我们的认识道路。在对他物的接触与感知中,去汲取不同的内涵与表达的方
式,去领略异样的风格与个性,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被打通,思想得到一次全面
的解放,多元价值观的塑造成为可能,从而当我们再次回到特定对象的认识中时,
我们能以更加客观与开放的视角去审视它,去观察和评价它,由此也就大大地激
发出进一步自主探究该对象的积极性,将认识的过程自主化。
然而事实上这样的认识途径是实用性与挑战性兼具的。对于他物的接触可能
会带来混淆与干扰,可能会对认识的过程设置阻碍,这时需要的是强大的信念与
专注的态度,跨过阻碍,便会发现这一认识途径带来的不仅是认识的深化,更是
自主认识能力的提高与开放型思维的形成。
在文明多样性极强的今天,这一认识途径或许为我们认识和重塑本民族的文
化内涵提供了新的思路。或许在对于他国文明的探究与接触中,中华文明的精神
内涵会得到一次新的显现,而中华文明的未来或许也会有新的、更为完善的勾勒。
评析
本文最大的优点在于对题意的准确把握和严谨而富有层次的论述。文章开篇
即对题干的内容进行提炼,并摆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接触同一领域内的他
物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己物”。作者先从浅层次论证“接触同一领域内的他物”,
价值首先在于帮助我们找寻共性,从而深化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接触同一领域内的他物”还能够帮助我们激发潜能,将认识过程自主化。行文
至此,作者又辩证地指出,“接触同一领域内的他物”存在的问题在于容易带来
思维的混淆,但这正是实现认识自主性的更高阶段。文章行文实现了思维两层递
进,一层辩证升华,并在结尾部分,强化了文章的现实意义,层次井然,论述深
入,堪称佳作。
缔结在“广博”之中的“深度”——认识的远行与回归
若非见识过欧洲古典乐的悠扬与磅礴、印度民族音乐的婉转灵动,我们对于
《高山流水》间蕴结的流畅与阔大、清雅与丰富,《二泉印月中深藏的悲戚与生
命慨叹的认识,是否还会有这样的深刻感触?我想未必。音乐如此,对于一切事
物的认知亦然。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是在广博的取纳与比照之中加以完善,又经由主体矢志不
渝地探索与挖掘得以实现的。倘若未曾见识过“久在樊笼”的官场浮华,陶渊明
怎会对五柳之下的自适如此向往,一声长叹催生流传千古的桃源幻梦?倘若未曾
经历对各种风格书法的考察模仿,米芾怎能在晚年开拓出独树一帜的书法笔法?
“远行的旅客总要在每一扇门前蔽扣、驻足,才能最终回到自己的家门。”泰戈
尔的诗篇向我们绘尽这一认识长途的艰与曼妙。
对事物的认识的广博的汲取为发端,其为自我之后的发掘确立了坐标。没有
人可以单单从镜子里领悟到认识的真谛,所有的特征、个性、璀璨的闪光点都是
假托外界主流作为比照的客体才可以彰显的,恰似悉达多在自我的圆满前早已经
79
历沙门的海财富的荣光、情爱的束,最终才在溪畔得认识的归处。
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沉湎于外界的五光十色、光怪陆离?那想来只是
认识道路上的迷失者空泛而聊以自慰的自我期满。寻觅和取纳终究只是过程上的
美景,旅途的目的是更深刻的认识和审慎的判断。如同音乐上的目的是“更有意
识地去寻求“中国味”认识上的目的也即为“更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认识体系。”
可惜如今我们正在见证着两种认识的“歧途”在猖狂跋扈。先者为自我封闭
的裹足不前和盲目自大的武断评断,后者为随波逐流的所谓“探索者”在斑斓的
世界里流离、身居泡沫而不自知。于我看,前者的认识必将流于停滞与偏激——
自我保护的极度排异性滋生的是个体的狭隘与文化的菱缩,好似房龙笔下作茧自
缚的“无知山谷”和“守旧”老人;而后者的认识大抵将失落于个体主体性的缺
失与被外界裹挟的庯庸碌碌一因识得异国风情之诱惑而将出发时寻求“中国味”
的初心弃之如蔽屡,如此的舍本逐末、自我放逐,可乎?
个体的认识如此,文化的广博与精深也概莫能外。所谓“各美其美,美人之
美,美美与同,天下大同”也即有此意。要真正识得“中国味”,便必然不可放
弃外向性的交流与探索,却亦不可在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懦弱胆怯有如浮萍,
忘记传统文化中流传的血脉与精髓。
认识的长途将是一个远行与回归的过程,我们在远行中战栗、感悟,在回归
中品味、深化——如此,方有博而兼收的大格局,亦有自我主导的深度与升华。
我们从中体味到的,大抵是缔结在广博之中的认识深度。
错别字:蔽 屡 同
订 正:敝 屣 共
评析
本文思路清晰,立意深刻,说理透彻。作者扣题能力极强,开头即从题干给
定的音乐角度入手,指出“中国味”音乐的独特魅力。随后迅速从音乐转入认知,
提出广博的取纳和主体的地挖掘两个角度。其后围绕已设定好的中心论点自然展
开层次,先论证兼收并蓄的必要性,接着北出更重要的是要加诸个人的自我认知,
举出两种现存值得批判的错误认知态度,再次有力维护自己的观点。文章最后不
忘从个人认知拓展到文化交流,展现出一种海纳百川又坚守本心的气度。另外,
本文语言流畅老到,作者妙笔生花,兼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宽广的社会视野。
认识事物以他物为“经”,以寻找“纬”之
倾听过异域音调,更见得“中国味”之美;见识过千般风情,方明了“中国
景”之美。当我们认识事物时,倘若眼光囚在一国里,我们便如井蛙,即便日日
与井相对,也见不出井的深邃之美。
诚然,认识事物的第一要义依旧是对事物有一定的熟悉惟有触摸过、聆听过、
感受过,用直接的感官领略过,我们才可申明自己已对这样事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没有过亲身的体会,事物便如镜中花、水中月模糊而不真切。换言之,当我们认
80
识事物时,切身的感知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仅仅是对事物的单向度的认识总是肤浅的。没有与外界之物的对比,
如何能识得该事物的深浅呢?若是奥雷连诺上校不曾见过吉卜赛人的“魔法”,
他如何感受到小镇的鄙陋?若是他未曾经历过战争,又如何重新发觉小镇的宁
静?当我们只是身处“被认识的事物”之中,我们能看见的只是我们想看见的,
即便事物反复被我们所感知,我们所产生的也不过是厌倦之情,如何能看到事物
更深处呢?
换言之,当我们接触外界的不同事物时,我们就在进行一个不断将未知事物
与已知事物对比认识的认知过程。我们在不断见识不同纹理,不同风格的过程中,
视域由此扩大,也更能精微地见出被认识事物的优点与局限,由此对事物产生有
深刻的感受。如此,事物就在我们的生命中烙下了浓重的一笔。可以说,此时的
我们,对事物已怀有一种较深的认识了。
然而,这还远未达到认识真正的尽头。古人戏谑“百无一用是书生”并非书
生不堪大用,不过是因为书生的忧国忧民,往往只是“纸上苍生”同样的,当我
们仅仅局限于对事物的感受,那么我们的认识依旧停留在“纸”上。真正的认识
要求我们基于已有的认知进行进一步的寻找。就好像英国作家鲁德亚德·吉ト林
在《怒海余生》中刻画的富家子哈维·切尼一样,在大西洋的洗炼后,他对责任
有了更深的感受。但他未止步于此,而是终其一生用行动实践、寻找责任,方可
真正称为一个有责任的人。也就是说,当我们真正有意识地寻找被认识之物,我
们才称得上真正认识它。
因此,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应当以他物之对比为“经”,以有意识的寻找“纬”
之,如此方可在认识的道路上无远弗届!
评析
本文紧扣题目入手,迅速从材料过渡到自己的观点,审题准,入题快,立意
高。文章层次清晰,一目了然。作者一开始先谈论自我单向认识、切身感受的必
要性,随后话锋一转,指出必须和外界事物对照,否则易流于肤浅。随后更是递
进一层,有力提出认识更要从虚到实,从“纸上”到行动。在论述的过程中,作
者善于运用反问等修辞,加强自己的论证力度。另外,本文思路非常流畅,全文
有一气呵成之感,加之辩证合理,立意深刻,确实是一篇难能可贵的考场佳作。
走出象牙塔
与亭廷顿《文明冲突论》相悖的是,文明本没有冲突。正如欣赏异域音调能
使人们对“中国味”有更深层的感受,当文明走出象牙塔,彼此交流互鉴,文明
便可以对自己的内核产生更强烈的体味和认知。
以文明认识为例,唯有洞开围城,进到文明间的深入对话,方可促进文明、
文化的自省。异域文明宛若一面铜镜,放大了文明间的差异与不同,助文明在“取
精华、弃糟粕”中正衣冠,在比较中洞见文明创新的源泉。正如余秋雨曾言:“学
81
术无边,文化无墙,不可画地为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格局一体化的当
下,不妨用新兴眼光看待文明的交流与合作,如此便可脱离旧时代封建思想的樊
笼和拘于故习的桎梏。张骞“丝绸之路”的开辟,不正是在交流互鉴的同时,增
强了文明的自我认知和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吗?
非独文明为然,天下事皆然。对于事物的认识从不可能仅停留在仅限于个体
的研究、审察,不将目光拉远至整个横向对比的群体,所得结论难免稍许偏颇、
单一与局促。欣赏莫奈笔下的那一朵莲,却对工笔画产生了独特的审美心得;在
威斯特敏斯特教堂前驻足,却唤醒了深处对于辉煌古殿的记忆。在对比中,在融
合中,真正的大局观形成。不再把诸如亚里士多德的运动假说摆上神坛,而是去
聆听伽利略的所思所想,不再去将宇宙认知为虚空无物,而是去聆听霍金叙述中
无垠的果壳……
假使我们洞开自我围城,如徐复观所说的一般“除自我之封界”,则人之灵
魂、精神、气蕴之所在亦可以在融合中呼之欲出。逃离了那条人迹罕至的羊肠小
道,投入那熙熙攘攘的朝圣之路,于是,眼界豁然开朗,眼前的不再是井口望出
的天空,而是无限个生命的联合歌诵。从生命的单一化、独有化开始,你终于突
酸了那层隔膜,向着更远的地方进发,你投入朝圣者的怀抱,激发出对世界更清
楚、深刻的认识。
走出象牙塔吧!
不仅是文明、认识的路途漫长。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若水中央。
评析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立意高,高屋建瓴。围绕中心论点,纵谈文明、天下、宇
宙、生命,大气磅礴,展现出一种积极自信的风貌。全文以走出象牙塔为喻,论
证认知与文明都必须走出围城,突破自我,才能拥有更深刻的世界。作者熟练地
运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举例论证等丰富的论证手法,使得文章有
很强的论证力度。另外,文笔洗练,行文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而文章第
三段在一连串事例排比后,没有对于事例的进一步的精辟分析和总结,稍显遗憾。
寻找“真香”
世界上的文化交融从未停止,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如珍珠映入
眼帘,而在欣赏了不同的文化后,人们往往会对自身的文化特性有更深了解和追
求。
不同音乐和异域音调使人追求音乐的“中国味”,由此观之,在认识事物上,
我们唯有在全面了解或接触不同视角观点后,才能得出真正的属于自身的见解,
寻找到入骨的真香。
存在即合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一定有其意义,而个人的认知总是存在局限,
故不能只停留于自身。庄子在《秋水》中提出了“时间、空间、教化”三重局限。
82
再伟大的人也不能纵横古今,再强壮的人也不能穿越宇宙,再博学的人也受所处
时代的影响。从更旷远的时空来看,任何人都只是一只“夏虫”或“井蛙”,或
是“曲七”,其对事物的认识怎会没有局限,未听过交响乐的声势浩大又怎知丝
竹管弦的清脆细腻?未听过钢琴小提琴的音色音调,又怎知“嘈嘈切切错杂弹”
的独特?由此可见,了解不同于自身的看法观点,突破自我认识局限,反而可以
使人更好地认识事物。
对“异质性因素”的认知可以反作用于人们对自我观点的提升优化。贝聿铭
在美学习,更得意之作却是保有“中国味”的园林;梁启超游历欧洲,《欧洲心
影录》中却将“中国文化之静”提升为三类文化之首;启蒙思想家推崇孔子,用
其学说来使自身的主张得到支持。斯坦夫里阿诺斯也指出异质因素对人自我认知
的重要性。我认为他人的看法观点就如一面镜子,可以使我们更看清自我观点的
独特与重要性。
马克·奥勒留曾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观点,而不是事实。”我认为,
正是无数观点的异质或同质交错,构成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我们应怎么做,才
能寻求到晁补之笔下“香非在蕊,香非在萼,入骨香彻”的真香呢?
我们应放下错误的“零和博弈”观点,意识到异质性因素其实恰恰是帮助我
们更全面认识事物的关键。“美美与共”“求同存异”,发现不同类之间可借鉴
参考之处。过于强烈的主观色彩无益于认识事物,中美贸易战的当下,所谓“中
国威胁论”无非是美国的主观臆断。
我们应对自身的观点保有自信,不轻易由“异质”而“异化”,进而失去本
真。林清玄所言:“明月为云所遮,我知明月仍在云层深处。”在了解不同观点
后,应更有意识地优化自身观点。当然,这也不代表着盲目自信一叶障目,认为
自己所想就是全知。
真香入骨但真香难寻,唯有知晓“蕊”与“尊”处的虚香才能寻到,对事物
的认识亦是如此。
评析
本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章从异城音乐可以加深对“中国味”音乐的认
知引入,论证“异质性因素”可以提升自我认知,最后借由晁补之的话作比喻论
证,提出对策,深化主旨。作者善于化用教材中的典故和各类经典名言,文采斐
然而不失自然。更值得肯定的是,作者能对当下时事进行思考,展现了当代中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总而言之,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考场议论文。当然,文章提出
“蕊”“萼”与“香”这组喻体时较为生硬,缺乏必要的过渡,这也显得美中不
足。
于碰撞中听回响
当我听到了莱茵河上的月光,当我听过了非洲群山间的鼓声,我才发现《广
陵散》里的竹林是那样古老而幽静,才知道黄河边的号子是这样的历经磨难的民
83
族顽强抗争的回响。我开始知道了每一种音乐里都有里的山河,都有那里人的性
格一一而击中了来自那片土地的每一个听者。
诚然,来自异域的音乐是陌生的,来自中国的则常伴身边。然而,恰恰是陌
生的曲调触动了敏感的神经,令人们发现一种从未有过的审美视角。陌生感令人
反观自己习以为常的事物,二者鲜明的不同引发人们去深思其中的特殊性,重新
产生新的理解。其实,何止音乐如此,无论是情感、传统,乃至广博的文化,只
有当人们越过经验经历的束缚,拥有更广阔的认知,才能深刻领会那样的“熟悉
而陌生”的事物的独特价值,才能听出它对自我心灵独一无二的叩问。
从广阔回到具象,从多元再到钟情,其实这种认知过程自有其规律,而非偶
然。广泛的倾听和接触使人们在看待事物时培养出更敏锐,更多样的体察。对于
“他者”的细微体察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单一的思维模式,而增添融会贯通的可
能。
正如席勒所言“通过美的晨门,进入真的领域”,人们被不同的契机启蒙着
感悟到不同事物各自的价值和其相同的理念,懂得普世的美,而以此为信念去寻
找特殊的美的表达。
而更重要的,是在拓宽了认知后,能够对其不同性有更深刻的反思,从而认
清自我的需要,找到情志的依托。新文化运动中的学者饱览西方文明的精神特质,
而梁漱溟则看出中国文化的不同追求,透过西方的自由看到儒家的仁爱忠恕,透
过工业文明看到农耕的和平良善。在这样理性的观察和思辨中,人们才能借鉴、
学习,随着世界浪潮一同前进时有文化之脉的归属,有坚守信仰的自尊自信。
因此,那听音乐的人并不仅仅是由此去找“中国音乐”,更是在感受“中国
味”时寻觅乡土温情,在“有意识的寻找”中发现它与自我追求的契合,从而构
筑一个有情感支撑的丰富的世界。
在现代,由新航路串联起的世界在科技驱动下愈加紧密,文化交流汇聚,人
类的认知不断拓展。汤因比说“人类文明应对的挑战常是来自文明内部的挑战”;
人类向外的每一次触摸,不同文明的每一次碰撞,其实并不是为了使每个人退回
“熟悉的味道”去固守吹捧它的价值,而是在包容开放中更加坚信人类对理性、
对美的一致追求,再沿着“熟悉”的精神脉络,挖掘,守护,迫寻而开创新的时
代价值。
于碰撞中听回响,听其在灵魂中的回响。英国诗人托马斯“绕着村庄,转动
了一整个世界,辽阔而富有意义”。而“我”,通过世界而认识探索着“你”,
同样的,有包容开放的情怀,有不变的家园守望。
错别字:哪 的
订 正:那 地
评析
本文站在人类文明和时代价值的高度上立论,视野开阔,立意高远,独具气
象。全文的论证从音乐到更普遍的文化,从个人意义到更宽广的时代价值,层层
递进,有条不紊,展现出作者清晰的思路和深邃的认知。全文举例纵横古今,贯
通中西,又展现出了广博丰厚的人文素养。同时,全文语言精炼隽永,经典名言
84
的引用比比皆是,却又如盐入水,并不流于晦涩,让人读来倍感享受。总而言之,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
万种风烟过眼后
记得歌里唱道“若非万种风烟都过眼,怎会迷恋巫山那一片”。此言甚是,
若不曾含英咀华,怎能找到心中真正认同的美?而博览群书、知晓众长之人,也
必定会对自己的“根”,对心中的价值,拥有比别人更主动、更真诚的认同。
我们都是在比较之中,生发出对事物的感知与评判。王充的“两刃相割,利
钝乃知;两轮相驳,是非乃定”便是一例,通过比较,事物的各种特点突显,优
劣立分,是非昌明。“比较”实在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把利器。
然而“博闻”也不一定是比较。我向之所言,已带了主观评判的色彩。博闻
本身使人丰富自我而并无倾向,只是看过那千百书卷,万种风烟之后,自我已悄
然有了价值评判。万种风烟过眼后,“我”之主体性方オ显现。若是腹中空空,
那么所谓的认识与观点,自然基于空想,流于浅薄。
由是观之,我们要先做到“博闻”,才能真正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所谓“观
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便是此意。在“观千剑”的过程之中,形成对
“亮器”的判断,这便是博闻的作用。
而所谓博闻,以及博闻之中的比较,都需要一个坚定的自我,否则便会被众
说纷纭迷了眼,失去了自己的判断与认同。只有足够的坚定,敢于突破,才能形
成自身的认识。如冯友兰先生学贯中西,却终身致力于“阐旧邦以辅新命”,正
是因为他在博采世界文化之众长后,更深刻地理解与认同了中国文化。他愿投身
于中国哲学史的浩海之中,以一己之力注解、发扬,若没有一个坚定的自我,这
是难以想象的。
万种风情过眼后,有人得出“巫山之云最美”便拒绝再欣赏别处的美,我们
大约都会觉得可笑、可叹。比较之后得到了自己认同的价值,我们也不能抱守不
放,而更要动态吸收,博采众长,才能算真正认识了事物。正如有人喜欢“中国
味”音乐,而中国音乐也是文化融合、动态发展的。琵琶、扬琴、二胡等古时的
异域风情,如今也成了正牌“民乐”。先人的灵活与进步,我们更应守护与传扬。
正所谓,万种风烟过眼后,心中最美景,还需随时变。只是那份不变的,是
根,是魂,是自我对它发自内心的认同。
评析
作者开篇引用歌词,巧妙地摆出了自己的观点——博览群书、知晓众长才能
形成更加科学的认知。在此论点的基础上,作者接着通过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
多种手法,对“比较”“博闻”的重要性进行论证,并进一步辩证性地指出,“博
闻”之余,我们还应当足够坚定,敢于突破,能够形成自我的判断与认识。最后,
作者实现了思维的升华,指出“博闻”之后,我们不应当陷入自大封闭的误区,
而更应该坚持博采众长。全文思路清晰,层次井然,行文浑然自成,读来给人以
85
美的享受。同时作者引用丰富贴切,例证准确,很能见出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
这确实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