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案例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 “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列举了“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针对这一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提出了:以某种经济发达区域为例,简述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产生的问题和对策,同时还提出要联系本地实际讨论分析;要求学生能举例说明,并能认识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尝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应用于地理学习中。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案例的形式探究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对策。教材中涉及的数据、图表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这反映出课程标准倡导案例教学的设计思路,体现出无论是标准还是教材均为教学留有广阔发挥空间的设计思路。
设计理念:
通过案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分析解剖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及对策。让学生认识我国在工业化、城市化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我国城市化发展很快,通过本案例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际,有意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目标:
1 、 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明确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3、 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城镇建设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难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
突破方法:通过图表对比、分析、归纳其关系;联系本章前几节列举不同区域发展的方向,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感知不同区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的异同,加深二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启发引导,小组合作研讨。
课前准备:
课前1周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搜集有关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资料,特别是江苏省的相关资料,如交通、旅游、著名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情况等。
教学过程:
师:课前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资料,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请同学们上前给大家做展示。
生: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镇,有的已购买了房屋在城里定居下来了,从事一些第三产业。城市化就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生:请看大屏幕: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
该图三组柱状图下面都有文字说明,这就是衡量一国是否完成工业化的国际上 常用的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
师: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与国际通用标准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中国的工业化是否完成?,
(学生自由讨论)
生:中国在“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上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在其它两项中还差得远着呢?
生:我补充一点,它不光是城镇人口的增加,也包括城市用地面积在逐渐扩大,同时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扩大的过程。
师:很好,他帮助我们又一次复习了城市化的含义,加深我们的印象。我们大家应该向他学习。
生:世界上工业化和城市化分为两大阵营,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师:大家能否根据已知道的信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自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生: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为什么缓慢?
生: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为什么水平低?
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特征上有何差异?
(教师将问题整理并展示)
师:现在请大家分组讨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1——2个问题研究,我尽可能提供知识支持。
(学生活动)
生:各组推举发言人,陈述本组的观点。
生:工业革命首先从欧洲发起,城市化也随后产生。尽管水平低,但在当时却是独一无二。
生: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流向城镇,城市化水平提高了。从事服务的人数增加,工业化水平有所下降。
生: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程度基本上达到了能维持新增人口和原有人口生计的水平。
生: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与工业化同步的,这种发展较合理。
生: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速度快,吸收了大量的农村人口,加剧农村贫困化,城乡差异扩大,使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
生: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盲目流动,使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所抵消,使城市膨胀。
生:城市化带来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城市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
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与人口的增长同步的。
师:我们不仅要了解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 般规律,更要了解中国在其发展中的特殊性。中国城镇人口达3.89亿,仍然是3个农民养活一个城里人,若反过来一个农民养活3个城里人,情况就不一样了。吃商品粮的人多了,农民数量少了,土地就可以相对集中,发展规模经营,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会提高,激活一个点就能辐射一大片。我国地域辽阔,东西部经济水平差距较大,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高。下面以江苏省为例讲述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师:出示资料一:19世纪初,世界大城市(人口在50万)数目
世界:10个; 中国;6个;江苏:3个(苏州、扬州、江宁)
资料二:出示图片:苏州、扬州、江宁的辉煌繁荣的景象。
师:根据资料和图片,你有什么观点?说来听听?。
生:说明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起步早,水平高。
生:这是为什么?
师:提示一下,回答时考虑考虑京杭运河,老师相信你们会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请看大屏幕:“江苏省的人口和建制市分布”图。
问:该省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苏南还是苏北?理由呢?
生:苏南(经济、交通、地区等方面谈)
生:苏南位于长江下游,黄海之滨。
生:苏南平原面积广大,劳动力充裕,历来商品经济发达。
生:苏南水陆交通四通八达,长江航线和京沪铁路干线在南京交汇。内河航运密如蛛网,有长江港: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运河港 有: 苏州、无锡、常州、扬州。
师:江苏省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较快,但也随之带来了许多问题。请大家结合当地情况说说存在着哪些问题?尽量用事例来说明。
生:水污染。造纸厂的污水排放
师:读图2-5-4“太湖水氮、磷含量的变化”图,氮磷含量的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湖泊生态环境,
出示图片:太湖水被污染前后的对比图。
师: 污染前,水是碧绿的,是一派“鱼翔浅底,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竟自由”的景象。污染后:太湖水浑浊,湖面上漂浮着白色的泡沫,看不见水草、鱼。
生:大气污染。
生:噪音污染。(特别是汽车刹车声,听着就让人颤抖。)
生:乡镇工业分散,导致服务设施效益不佳,基础设施成本很高。
生:城镇规模在扩大,但城市规模相对缩小,不利于解决城乡矛盾。(这是江苏省存在的问题)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这些问题,既有本省的,也有江苏省的,这里我补充一点,不论是江苏省还是本市,都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主要是由于我国一直都实行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城市人口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影响资金、资源、技术人员、信息等各要素的合理聚集,影响经济结构的优化,产业的升级,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江苏省和我们本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在政府“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出了“要打破城乡围墙,统筹城乡发展,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的政策。
师: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我们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就请大家结合本地区的情况给他们献计献策。可以参考书上提供的资料、模式等。
生:撤乡并镇。(小坝乡与中滩乡合并为小坝镇)使一部分农村人口成为城镇人口,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生:打破城乡、县、市之间的围墙,建设“城市圈”。
生:放宽户籍管理,使银川“做强、做大、做优、做美。”
生:扶持本市有名的企业。工业的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本市有名的企业有青铜峡铝厂、大坝电厂、“老苗”牌月饼、“峡光”造纸厂等。
生:江苏省有名的企业,产品有:、“红豆”集团、“牡丹”汽车、“华润”玻璃、梁丰食品。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我在网上看到的。
生:大力发展我们这里的乡镇企业。
师: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假如你是农民,你有什么担心?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学生活动)
生:没有了生存的基本条件,一切都成为困难。
生:我们没有一技之长,怎样才能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找到一份工作。
生:看病、养老、住房如何解决?
生:子女的上学问题?
师:你们的担心就是中国农民的担心,所以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指出“广大农村要走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城市现化化,走城镇化道路”
生:本市在扩大城镇面积时,征收土地不能简单补偿点钱就算了。
师:对此,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办法提出来。
生:办企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生:推行乡镇企业股份改革,走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的道路。
生:加强对农民科技投入,让农民有一技之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生: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师:现在大家对本地区城市化建设的未来展望一下,有什么好的思路、建议或意见提出来,说不定会被政府采纳的。想想看那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啊!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交流,成果展示。
生:我们银川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要改善交通运输状况,人均居住面积和居住条件。
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要限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发展,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生: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如电能、太阳能、沼气等。汽车使用无铅汽油,安装净化装置等,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师:我们青铜峡市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城市的面积扩大,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扩大。
师:在这种变化中产生了什么问题?
生:峡光造纸厂的水污染。糖厂的污水排放
生:峡口皮革厂的水污染
生:市水泥厂的大气污染
生:噪声污染
生;固体废弃物污染(大坝发电厂)
生:“米来”味精厂的排污导致周边地区庄稼大量减产。
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如何去解决?
生:水污染的企业,应建污水处理厂,并且把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生:污染空气的企业,应将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生:有固体废弃物的企业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生:污染严重的企业,一定要与城市中心保持一定的距离,布置在远郊区。
生: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尽量做到分散布局,以利于污染物的自然净化。
师: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尽管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因为有你们——新时代的青年一代,就会有很多解决的办法,我们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前进的道路上是没有坦途的,它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付出更多的艰辛。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通过这一节课,我想同学们都学到了许多有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知识,学会了在评价它们时,应该既看到它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存在的问题,更要想出解决的办法,这就是我们学习地理的价值,同时将各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更激起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知识拓展:我国(本省,本市)在自然和社会环境方面千差万别,同时也有联系。人类只有在科学认识,合理利用该区域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区域的持续发展,否则就可能导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并最终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一个既适合于交流讨论的话题,又便于与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形成创造性思维。利用江苏省与本区域比较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深层次的认知参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之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力求创新的意识也会得到增强。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使他们的观点和想法得到充分表达。通过案例的学习,掌握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本方法,并结合本地实际,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本节课给我的启发:我们在新课程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除知识外,方法很重要,做人更重要,并将这种理念贯彻于任何教学环节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