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课件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课件版

ID:586411

大小:9.11 MB

页数:43页

时间:2021-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人教版 第一单元 单元综述 一、选择题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 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 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隋朝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2.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 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的重要工程是(   ) A.都江堰 B.万里长城 C.大运河 D.赵州桥 D C 3.以下哪一场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中 (   ) A.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地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B.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唐太宗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主要内容 D.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4.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增加到开元末年的841万户,这是(   ) A.贞观之治的成效 B.农业发展的结果 C.开元盛世的成效 D.任用贤能的结果 C C 5.唐朝时有一个城市,宏伟富丽,城内居民区和商业区分开,全城街道 整齐,树木成行。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这个城市是(   ) A.长安  B.扬州  C.洛阳  D.成都 6.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曾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 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我们要考察这一 “城” 首选为(   ) A.西藏的布达拉宫 B.西安的大明宫 C.北京的故宫 D.咸阳的阿房宫 A A 7.(湖南邵阳中考)下图是2016年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期 节目中的选手李尚荣(7岁)抽签抽到的“从以下12个字中识别诗句题”的 提示图。该题所涉及的诗句出自(   ) A.《春晓》 B.《绝句》 C.《登鹳雀楼》 D.《望庐山瀑布》 D 8.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黄蓉愈看愈奇,又 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 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送子天王图》的作者属 于 (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 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 B A 10.下表反映的史实是(   ) 起止时间 755年至763年 叛军指挥官 安禄山、史思明等 结果 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影响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唐朝灭亡 D.黄巾起义 A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 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不敢欺压百姓)。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 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 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贞观政要》卷一 材料二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 粮”者升官。 材料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 仓廪倶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现这一历史 现象的原因。 贞观之治;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完善科举制度;减轻农民 负担,鼓励发展农业;改善民族关系。 (2)据材料二,指出武则天推行了什么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则天 的历史地位。 重视农业生产;在位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 现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3)材料三中,诗人杜甫“开元全盛日”,处于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唐玄宗。 (4)三则材料中涉及了三位皇帝,请概括这些历史盛世的共同特点。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12.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历史时期之一,它不仅“和同(为)一家”, 还“迎进来,也走出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惧。献号 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天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唐朝哪位君主 的称呼?材料一说明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举一例唐朝奉行此政策的 民族交往事件。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等。 材料二 (2)上面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重要历史事件?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3)结合材料二,说说唐朝在对外交往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今天治理国家有何启示? 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我们要 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使社会和谐稳定。 1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隋唐时期以各项创新而成为中国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 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 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 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 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指出这一制度正式诞生的标志。 隋炀帝设进士科。 探究二 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 高的标志。 (2)请列举两件唐代创新和改进的,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工具。 曲辕犁;筒车。 探究三 文化篇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 诗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人教版 第二单元 过关自测 一、选择题 1.一个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开国皇帝,却能够与秦始皇、汉武帝、 唐太宗和成吉思汗等雄君霸主并称于世;一袭黄袍加身,成就了他的霸 业,开创了以文臣治国、重文轻武的时代。材料中的这位“开国皇帝” 是(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杨坚 D.赵构 B 2.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 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 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 朝(   ) A.孝亲观念浓厚 B.重文轻武传统  C.颜值备受推崇 D.选官注重才学 B 3.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 4.陆游诗《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句,使得 “大散关”一举成名。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   )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C D 5.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产品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 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景德镇兴起于(   ) A.元代 B.唐代 C.宋代 D.隋朝 6.据记载,宋代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常达十万斤以上,价值高达 数十万贯。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波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材料反 映了宋代(   ) A.海外贸易发达   B.手工业兴旺  C.农业繁荣     D.文化昌盛 C A 7.“风从草原走过/吹散了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 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 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   )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8.(内蒙古包头中考)元代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 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交融趋向 B A 9.《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 青逛都城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 请问他们来到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A.临安“夜市”中 B.开封“瓦子”中 C.长安“坊”中 D.长安“市”中 10.(湖南怀化中考)《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 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 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B C 二、非选择题 11.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 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材料二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 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 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材料一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澶渊之盟。 (2)材料二中“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 北宋灭亡。 (3)材料二这首词中的“匈奴”指什么民族? 女真族。 (4)概括这两则材料所反映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 民族政权并立。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唐朝和北宋时期南北经济发展情况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分析 说明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原因:北方农民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 产技术。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 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 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请问宋朝统治者为管理海外贸易,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至少写两点)。 市舶司;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经济重心南移;科技发达(或指南 针的应用,造船技术的提高);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等;陆上丝绸之路被北 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 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 史台”。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徼之事者,则 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 治之。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 (2)请简要叙述这一制度的内容。 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3)这一制度对当今有何影响?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4)除了这一制度外,你还知道当时统治者对边疆的统治采取的措施吗? 请举一例。 在西藏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或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 湖和台湾或设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人教版 第三单元 过关自测 一、选择题 1.生活在明太祖时期的张三宝,他一生中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①听到明军攻占大都的消息兴高采烈 ②听说朱元璋在北京称帝 ③遭 到特务机构的毒打,胆战心惊 ④在中书省担任重要官职洋洋自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D 2.下图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 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   ) 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 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D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 的是(   ) 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 B.使明朝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往来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C 4.小军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首先要查阅的 著作是(   ) A     B     C     D B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吕布赵云关羽,官渡赤壁街亭, 斩华雄空城计长坂坡七擒七纵,一看三叹,三国风云起,几度夕阳红。”这 段话应放在哪本书的序言中(   )  A    B     C     D A 6.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 D.康熙 7.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清朝时期西藏与中 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下列符合清朝与西藏关系史实的是(   ) A.设驻藏大臣 B.设伊犁将军 C.设乌里雅苏台将军 D.多伦会盟 B A 8.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选题《中国封建王朝落日辉煌的实践》, 请问以下哪位人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 A     B    C     D B 9.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 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 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其中“大帝国”是指(   )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清朝 10.从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 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 变化过程适应了(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壮大后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D B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 地当归我。 材料二 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 等地,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 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贵国”是指哪一个国家? 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 (2)材料二中的人物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如何评价材料一、二中的 人物? 抗击倭寇,维护了国家主权;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3)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学习他们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主义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们的足迹到达南洋与西洋,最远到 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材料二 嘉庆皇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 哉?”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外政策? 明朝实行比较开放的政策,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往;而清朝实行“闭关 锁国”政策。 (2)这两种不同的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后果? 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 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贡献;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 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 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两种不同的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封闭只能导 致落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我们应当学习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发 展经济,对外开放,才能使国家富强。(言之有理即可) 13.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不同的时代各领风骚,也是不同 时代在艺术形式上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 尸首。”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依次写出材料一对应的文学形式。 ①是元曲;②是唐诗;③是宋词。 材料二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小说的内容, 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 (2)以《西游记》或《红楼梦》为例,说说你对材料二的理解。 《西游记》通过孙悟空这个形象,刻画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 的精神。《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鞭挞封建制度和 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日益衰亡的历史趋势。(任选其中之一, 言之有理即可)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