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
古代社会的众生相
——认读《清明上河图》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读《清明上河图》,培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对具体历史现象进行归纳、理解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能有一个拓展性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认读,了解古代社会各阶层的划分以及生存状况、城市经济活动、中国古代妇女地位。
3、提高学生适合社会需求与发展的公民素质,加强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活动过程:
1、 教师说明认读《清明上河图》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把全班学生分为5个小组。
2、 学生一起阅读课文中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背景资料。每一个小组分别阅读选图说明。
3、 教师给学生四个问题讨论(黑板板书):
(1)从周围环境、人物衣着打扮和精神状态等方面,判断图上人物分别属于社会哪一阶层?
(2)从图上建筑物的形制上,判断哪些是商铺、衙署和豪宅?哪些是民居和农舍?
(3)当时人们出行、运货都有哪些交通工具?江南的大船、西北的骆驼出现在汴梁,说明了什么?
(4)仔细观察《清明上河图》中的女性人物,说明她们在做什么?
各小组学生讨论后,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分别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发言。
4、 自由发言。看过《清明上河图》,说出自己的总体感受。
5、教师组织讲评,归纳总结。
通过认读这幅反映北宋末年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和城市风貌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品,我们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只是对具体的历史现象进行归纳、理解,更深刻的了解了古代社会各阶层的划分以及生存状况、城市经济活动、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与此同时,在小组的团队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加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我认为,这是一节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课。以后还要大力开展这样的活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