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 举世闻名的古代工程
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伟大工程的辉煌成就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
成就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重大工程的评价能力,识图能力,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知识目标:长城的修建的作用,运河的兴建及其功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
教学重点难点:长城运河的修建过程,对长城和运河的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教师提问:请列举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
学生回答:四川的都江堰、长城、新疆的坎儿井、京杭大运河等。
展开我们祖国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看到无数伟大工程成就,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创造了无数的奇迹。长城与运河就像字母“T”中的一横一竖,一条横穿中国版图的东西,一条纵贯南北。北方的长城是一条熟睡卧龙,中间的运河是一条流动的血脉。他们是中国古代劳动人们修建的古代工程奇迹。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我国古代历史,通过我国古代工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长城与运河,了解古代人们的伟大智慧。
讲授新课: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长城的修建
问:中国最早在什么从时候开始修长城?
学生回答:春秋战国时期。
看图:战国形势图,可以看到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修筑了长城。
问:那时修长城是什么目的呢?
学生回答: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起着防御、保护的目的。
培养识图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很容易就可以观察到北方匈奴的威胁,即很多国家都修筑了长城这一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为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保护中原地区的安全及经济发展,很多王朝的统治者积极地进行长城的修建,其中秦朝、汉朝、明朝的规模最大。
看图:秦长城、汉长城及明长城遗址图,分析比较三个时期的长城在建筑上各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使用的材料不同,秦汉时期的长城是土石结构,明代是砖石结构。
学生活动:分析比较两种材料的坚固程度。
观察图示,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看图:秦、汉、明三个朝代的疆域图,比较三个时期的长城在规模上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明代长城的规模最大。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长城就是明长城遗址。
通过观察各个朝代的地图,分析比较各个时期长城的差异
请学生介绍从长城联想起的其修建过程艰辛。
教师小结: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工匠们所使用的工具是相当简单的,所有的工序几乎全由人力来完成。工匠们肩扛担挑将原料运输到崇山峻岭之巅,构建起一条万里长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为保护中原的安全发挥着作用。
教师提问:由此你对长城的修筑有怎样的感悟?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结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很多同学都去过长城,通过此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回答热情也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讨论,得出问题的结论,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城不仅发挥着防御功能,而且还使得其沿线出现了一系列军事商业重镇。
读教材109页小字。
学生活动:读110页读与思,根据资料分析长城的其它功用。
学生回答:长城的修筑促进了沿线各民族交往和经济的发展
利用书中的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根据资料得出结论
看图:隋朝运河示意图,分析隋朝运河的修筑有什么特点?
提示:在运河的开凿中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中的优势。
由此说明了什么?你对于运河的开凿有什么感悟?
学生回答:运河沟通了五大水系,充分利用已有天然河流这一有利的条件。
学生回答:利用自然条件的有利条件来开凿运河,说明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
培养识图能力,并分析解决问题
紧扣本课情感目标,达到德育教育目标
读教材大家谈,隋炀帝开凿运河,耗尽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讨论隋炀帝的功过。
分组讨论: 隋炀帝一生中功大于过,一方面他在位期间实行暴政,奴役百姓,但是另一方面隋朝大运河的开凿积极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的联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积极思考,得出结论
看元代运河图,看图分析元代运河于隋代运河相比有何不同?教师小结元代运的即今天京杭的运河 ,至今为止,京杭运河还在发挥这起重要运输任务。
学生回答:截湾取直,节约航程。
识图能力
教师小结
讨论:通过学习长城及运河的修建,我们看到在其修建过程中,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变化,从所用材料、修建规模、路线设计等都有不同的进步,以上两项工程只是中国古代建设工程中的两个代表,中国还有很多古代工程巧夺天工、闻名于世,其中一些至今还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为什么中国古代会有如此多的伟大工程成就? 在中国古代修建重大工程需要有怎样的一些条件?(提示:政治有怎样的特点?统治者的态度?)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总结: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聪明的智慧,勤劳勇敢,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中国一些有远见的统治者对古代工程的支持;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修建时国家政治都是统一的。
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扩展知识面,提高学生认知领域
以古鉴今
联系我们今天的社会实际,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三峡水利工程等这些现代工程的建设,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得以成功进行的,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政治统一、社会安定,人民才会发挥其聪明才智,完成伟大工程成就!所以,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是国家强大进步的前提!
教师将本课与现代中国实际进行联系,使得本课主题得以升华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度,调动起学生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