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解析版)-2011-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及详解(地方卷)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解析版)-2011-2020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及详解(地方卷)

ID:586520

大小:1.11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1-2020 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及详解(地方卷) 专题九 文化与生活 考点 1 文化与社会 1.(2020 浙江卷第 19 题)积极推进美育村建设,是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创新举措。美育村建设通过深 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升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品位,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这说明( ) A. 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是同步的 B. 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乡村也就全面振兴了 C. 文化建设对乡村全面振兴有重要意义 D. 文化建设需要对传统文化进于创造性转化 【答案】C 【解析】A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其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一定是同步的,A 项中的“是 同步的”说法错误。B 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乡村振兴,但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并不意味着乡村的全面振兴,B 项说法错误。C 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优秀的、健康的文化对经济政治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美育村 建设通过提升乡风文明和乡村文化品位,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这表明文化建设对乡村全面振兴具有积极作 用,C 项正确。D 传统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之分,不是一切传统文化都能够进行创造性转化,且材料也未涉及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D 项错误。 2.(2019 江苏卷第 19 题)某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以来,银饰、刺绣、 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苗族蜡染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 活需求,让游客爱不释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 ①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 ②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 ③凸显了地域文化差异 ④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从材料可以看出,某少数民族地区,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 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有利于将传统文化 与现代经济相互交融,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推进民族共同繁荣,①②符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地域文化的 差异,③不符合题意;我国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的,不是因为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得以 实现的,④错误。故选 A。 3.(2019 浙江卷第 23 题)H 村村民自筹资金建立村史馆,展示该村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生产生活的 发展状况,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这说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村史馆能够展示该村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生产生活的发展状况,说明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 载体,题肢①说法正确;村史馆的建立,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体现出人们在社会 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题肢②说法正确。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题肢③说法错误;材料中 没有体现出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题肢④说法正确。本题选择 A 选项。 4.(2018 浙江卷第 21 题)自 1958 年新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以来,一部部反映时代 生活的电视剧就像缩微版的中国当代史,从服装到角色,甚至待人接物的方式,都在随着时代改变。这从一 个侧面说明 ①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 ②社会变化必然推动文化的发展 ③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历史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往往是不同步的; ②错误,说法太绝对,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变化未必推动文化与之同步发展 ;一部部反映时代生活的电视剧像缩微版的中 国当代史在随着时代改变,表明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③④符合 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D。 5.(2016江苏卷第19题)“莎士比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 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一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屠格涅 夫的这段话表明 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 【答案】B 6.(2016江苏卷第20题)文博会是文化产业的“大观园”。2016年5月12日,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 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召开。文化创客馆的设立,金融、科技、旅游、体育、时尚等元素与文化联动的新业 态的集中亮相,赋予了本届文博会全新的意义。材料体现了[来源:学.科.网Z.X.X.K]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C.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D.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 【答案】A 【解析】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是借“文化交易”来发展经济的,这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 项正确;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B 说法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C 项不 选;文化有正误之分,文化为经济提供方向保证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D 项不选。 7.(2016江苏卷第21题)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 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 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在学习时我们要明确以下几方面: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 活动;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文化对人的 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⑤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8.(2016 浙江卷第 34 题)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 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①“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这些都是政府和企业 建设“文化车间”的理由。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这说明“文化车间”建设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②不选;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实践,而不是物质载体, ③说法错误。 “乡愁抹不去,乡愁又回不去。”完成 8 题。 9.(2015 安徽卷第 8 题)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 何寄?乡愁是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持久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10.(2015 江苏卷第 18 题)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 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同文明互鉴共 荣。这说明 A.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答案】B 11.(2015 天津卷第 10 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 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 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体现了( )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一面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答案】A 12.(2013 江苏卷第 21 题)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 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正确,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与政治经济,故当选。②错误,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 济起决定作用混淆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故排除。③正确,文化反作用与政治经济,故当选。④错误,材料 中没有涉及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故排除。 13.(2013 上海卷第 21 题)改造主观世界是指改造人的思想观念、认识能力,其核心是改造人的 A.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观 B.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人生观、自然观和价值观 【答案】C 【解析】人的主观世界包含内容极其广泛,但其核心内容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观、社会观、 自然观从属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据此排除 ABD,直接选择 C。 14.(2013 四川卷第 9 题)手机已经从简单的通话工具演变为个人信息智能终端设备。至 2012 年底, 我国手机用户突破 11 亿。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经 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手机支付、办公、社交、游戏等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说明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①④符合题意,选 B。科技史文化发展的动力,②错误,排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意识,文化不能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只能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③观点也错误,不选。 15.(2013 天津卷第 4 题)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 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人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 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 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 ) A.文化对社会有重要影响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够增强人得精神力量 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材料中关于“东方美人”茶 的种植过程及用途的阐述,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文化;英国女王品茶时的赞叹及核查时所获得的香气馥郁、 色若琥珀的感受,表明人们在享用文化,B 项正确;C 项说法片面化,不选;A、D 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不选。故答案选 B。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 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回答 24-25 题。 16.(2012 北京卷第 24 题)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17.(2012 北京卷第 25 题)优秀城市 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品 ① 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 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 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 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以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为背景,考查文化生活有关知识。①项说法错误,城市 环境不能依赖于雕塑风格;②项正确,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城市雕塑体现的理念应与城市环境相统一; ③项本身错误,环境作为一种物质现象不能成为时代精神这种意识的产物;④项正确,优秀的艺术作品总能 体现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 18.(2011 江苏卷第 20 题)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 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 料告诉我们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③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 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他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 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材料中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必须 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①③正确。②④材料强调是文化渗透,这两项与材料无关,②④排除。 19.(2011 天津卷第 4 题)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有双重口味,并别 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 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这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A:根据材料“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 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可以判断 A 正确。B 因为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 错误。C 因为文化的反作用是双重性质的,C 错误。D 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 无关,D 排除。 20.(2018 北京卷第 14 题)交换:各自把自己的给对方。 ——《汉语大词典》 交换的历史由来已久,《诗经·卫风》中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记载了古老的物物交换。每个人有不 同的技能和禀赋每一块土地有各自的特色和资原,交换就从这种多样性而来,稻作地区的人们用粮食换取来 自草原的马.东方的丝绸绢帛换取来自西方的钟表。在驼铃悠扬的古丝绸之路上伴随着货物交换的还有阿拉 伯数字、青花瓷技艺和茶文化。“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思錐碰撞中“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 比交换后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 在全球化时代,交换愈加频繁便捷,红酒、纺织品、汽车、机械装备等数以万计的货物在各国海关进出, 国际媒体间定期交换报道内容,国家首脑会晤交换对国际事务的意见…… 实物、信息、知识和思想的交换碰撞每天都在发生,从哲学角度阐述交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15.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美。”作为传统茶具代表之一的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 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携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 性的完美统一。从 2014 年中国 APEC 峰会,到 2016 年 G20 杭州峰会,再到 2017 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 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都能看到紫砂壶的身影。[来源:Z.xx.k.Com] 阅读材料,谈谈紫砂壶的文化价值。(8 分) 【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 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紫砂壶,器型抱朴,有虚静之态,装饰典雅有韵致,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 意深远的题诗赋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意蕴。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从 2014 年中国 APEC 峰会,到 2016 年 G20 杭州峰会,再到 2017 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外事活动中,紫砂壶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 响力。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紫砂壶作为中华传统茶艺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器型、装饰、雕刻无 一不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解析】此题以“交换”为话题,考查《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实物、信息、知识和思想的 交换碰撞每天都在发生,从哲学角度阐述交换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属于影响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 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哲学”相关知识,属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交换给我带来的具体影响分别从 认识的发展、联系的普遍性、系统优化方法、矛盾的特殊性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 【点睛】“意义(影响)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要明确需要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影响)(经济、政治、文化、哲学),还是全部意义。 2.要根据设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为下一步作准备 3.作答。一般要遵循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点到面的原则:从小到大即先回答对个人的意义,再回 答对集体的意义,最后回答对国家的意义;从近到远即先回答目前(眼前)的意义,再回答长远的意义;从点 到面即由一个方面扩散到多个方面、由一个层次发展到多个层次。 此题以我国的茶器紫砂壶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阅读材料,谈谈紫砂壶 的文化价值。”属于体现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属 宏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相关信息进行具体分析即可。根据材料信息“紫砂壶的器型与镌刻内容的寓意”、“实 用性与艺术性统一”、“用于外事活动”,可以分别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传播;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角度具体阐释紫砂壶的文化价值即可。 【点睛】全面把握文化的作用 1.一般文化的影响 (1)对国家的影响:①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 竞争的重要因素) (2)对社会的影响: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重要 的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②文化与经济、 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 体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通过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来使自 己价值观念向外推销而实现的) (3)对个人的影响:①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影响的表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实践和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 ③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的特点(无形的、主动的)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三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 志,一经形成,很难改变); ④文化塑造人生(对人的作用):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增强 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健康等素质)。 2.特殊文化的作用 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 发展的精神根基。 2.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民族、国家才能兴旺发 达。 3.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 的民族凝聚力。 4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 道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7.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有利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21.(2014 浙江卷第 41 题)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 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 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 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 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 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积极意义。(10 分) 【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中华传统美食承载者亲情乡情,能维系社 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记 录片在央视播放后,无数食客闻风而动,有利于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中华美食文化能够丰富人是精 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品尝各具特色的家乡美食,引发对家乡、民族、国家的热爱,愉悦 心情,陶冶情操,激发精神力量。 22.(2013 福建卷第 13 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 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 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答案】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勤俭节约内涵与时俱进,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特点 和新要求。②文化发展要取其精华,推陈出新,③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符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生活,材料中勤俭节约时代内涵的依据,不同时代赋予勤俭节约精神不同内涵, 体现了一定文化反映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坚持。答题方法: 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关键词,来获取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23.(2013 海南卷第 27 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60 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 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 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 神自此广泛传扬。 1977 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 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了千千万万 的中国人,201 1 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12 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 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 【答案】(1)雷锋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激励着—代又—代人。践行雷锋精神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本题属于意义类试题,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意义类试题特别是“某种精神”等主观事 物的意义试题解答重点在于,注意分析设问指向问题的上下游,即这种精神是正确还是错误的,是先进还是 落后的,其次,发扬、践行、弘扬、坚持这种精神的作用。分析本题可知:首先“雷锋精神”是先进的正确的 意识,是先进的文化;其次回答“雷锋精神”的作用,分析设问,要求回答“雷锋精神”对塑造人生的作用,第 三调动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即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加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第四步运用上述知识,分析“雷锋精神”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24.(2013 浙江卷第 13 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 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盛会、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 竞争越来越激烈,某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 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只是,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答案】(1)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发展中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 武器。只有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解决好软实力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解析】(1)围绕“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与材料联系分析。如“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说明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某些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和猜忌,以及中央强调增强综合国力,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说明我们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25.(2011 安徽卷第 12 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 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 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 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 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 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东方人的精神力量,更 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考点 2 文化对人的影响 1.(2020 天津卷第 13 题)阅读一本好书,能让生命变得更有质感,充沛内心的力量。有的人遇到生活 的磨难,却在书籍中获得了勇气;有的人困于琐碎的日常,却在书籍中拓宽了天地;有的人尽管身处贫穷, 却在书籍中收获了精神财富。读好书( ) A. 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生 B.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C. 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D. 既能产生精神力量,也能产生物质力量 【答案】A 【解析】A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好书传递的是优秀文化、健康文化,通过读好书可使我们的人生在潜移 默化中得到塑造,A 符合题意。B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 格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根本途径,B 说法错误。C 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C 说 法错误。D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而不能直接 产生物质力量,D 中“也能产生物质力量”说法错误。 2.(2020 浙江卷第 20 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周期性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利用文字、语言图片、 影像等媒介形式传播英雄事迹和精神,民众在视觉和听觉的震撼中、真善美的体悟中产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这说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往往是被动的 ③价值观是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④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①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由题意知,十八大以 来,全国各地通过各种形式传播英雄事迹和精神,让民众在视觉和听觉的震撼中不知不觉地对英雄产生崇敬, 并使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得到不断提高。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通过各种积极的文化 活动,营造崇敬英雄的氛围,使人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 身的道德修养。故①③正确。②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选项中“是被动的”说法错误,排除②。④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涉及文化对人影响 的深远持久的特点,排除④。 3.(2020 浙江卷第 22 题)“酒精油漆和发胶,有害垃圾别乱抛;电池涂料杀虫剂,丢进红色桶子里……”, 人们在听这首垃圾分类宣传歌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垃圾分类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这 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D 人们在听垃圾分类宣传歌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垃圾分类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 生活中,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①③符合题意,D 入选。AC 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深远持久的,②与题意不符, AC 不选。B 人们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体现的是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交往方式, ④与题意不符,B 不选。 4.(2018 江苏卷第 19 题)有调查显示,许多来华的外国人都喜欢上了中国。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表 示,不仅在于中国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还在于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有两位外国歌手还根 据自己行走中国的体验,创作了歌曲《I'm going to China》并走红网络。由此可见 A. 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B.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 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许多来华的外国人喜欢上中国,不仅是因为中国“生活便利”和“人民 友好”,还因为从中国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这表明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 深度和广度。“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属于文化塑造人生,BC 不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优秀文化提高人的审美素养,D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 A。 5.(2018 天津卷第 7 题)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 使”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 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A. 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 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 D. 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信中国》展示的不仅是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更是让 信仰形象站起,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这表明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A 正确且符合 题意;B 正确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 说法错误,错在“主要”;书信承载的历史不一定是中华民族精神 的发展史,D 说法太绝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A。 6.(2018 浙江卷第 20 题)走到天涯海角,一见到牌楼汉字、舞龙耍狮,就会想到中华文化,就有归属 感。身在异国他乡,一声乡音的问候,一副耳熟能详的对联,都是一杯杯数千年中华文化的佳酿,令人心醉。 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 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②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③潜移默化、无影无踪 ④深远持久、难以抹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无论是天涯海角还是异国他乡都能感受中华文化,令人心醉,让人有归属感,表明文化对人的 影响 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并未涉及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故①入选②排除;③与题意不符,题干并未涉 及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选;一见到牌楼汉字、舞龙耍狮 ,就会想到中华文化,一杯杯数千年中 华文化的佳酿,令人心醉,这表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对人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故④入选。故本题答 案为 D。 7.(2015 江苏卷第 19 题)大型原生态歌舞表演《云南印象》,源自于纯正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弥漫 着自然、原始、清新的味道,它表现的是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一种向往。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④特定的文化环境产生特色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8.(2015 山东卷第 32 题)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 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答案】A 9.(2015 浙江卷第 34 题)吸毒严重损害健康,危害社会,但在某些小圈子里却被认为是一种时尚,够 酷够嗨。个别“偶像”级演员也深陷其中,聚众吸毒,令众多粉丝失望不已,自己锒铛入狱追悔莫及。这告诉 我们 ①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 ②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非常重要 ③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10.(2014 安徽卷第 8 题)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 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来源:学#科#网] 【答案】A 11.(2014 江苏卷第 20 题)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 优美的图片、 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 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12.(2014 山东卷第 32 题)《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 鲁商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这反映了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答案】A 13.(2013 广东卷第 8 题)2013 年 3 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 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①夸大了文化的地位,①排除。②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②错误。③④“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影响人的实践、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分别强调文化对社会个个人的作用和影响,③④符合题意。 14.(2012 江苏卷第 29 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然而,只有离乡的人才会想回乡; 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乡愁便愈深。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 ④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来源:Zx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属学科内综合题目。读材料可知:只 有离乡的人乡愁才更浓,说明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故①项正确;故乡牵 挂着人的一生,说明家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所以②项正确;③项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在材 料中未体现,排除;材料未说明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故④项舍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 15.(2020 海南卷第 25 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千百年来,海南渔民在南海繁衍生息、耕海不辍,他们以义无反顾的开拓精神,远航南海诸岛捕鱼、航 运,不断积累航海路线、岛礁、海流等知识,用方言记录、制作成手抄本,称为“更路簿”。现在发现的更路 簿有数十种版本,都记载着由海南岛去往东沙、南沙、西沙和中沙群岛的航海路线、航行要领、岛礁地貌、 气象水流等重要信息。“更路簿”是海南渔民用生命和智慧探索南海的结晶,是海南耕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于 2008 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许多学者正致力于“更路簿”文化的挖掘、保护、 传承和创新。 结合材料,请就打造“更路簿”文化名片提出两个活动主题,并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示例一:主题:“更路簿”,引领人生的密码。说明的知识角度:文化的一般作用、优秀文化的 塑造作用。 示例二:主题:“更路簿”,彰显中华民族精神。说明的知识角度: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民 族精神的作用。 考生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就打造“更路簿”文化名片提出两个活动主题,并运用所学的《文化生 活》知识加以说明。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结合材料,考生优秀文 化的塑造作用、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源泉、传统文化的双重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等角度思考。 16.(2017 江苏卷第 34 题)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 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 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 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6 分) 【答案】(1)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经典诗歌 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经典诗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 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解析】运用文化生活道理回答为什么要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或为什么要开展 XX 文化活动)等问题 时,一般要考虑以下答题要素: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②文化影 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 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7.(2014 海南卷第 25 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 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 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 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 20 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 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 (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10 分) 【答案】“一校一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2 分有利于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2 分,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2 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分,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分 18.(2013 重庆卷第 14 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铺张浪费是背离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落后文化现象,公务上的铺张浪费更是一种腐败行为,败坏党风、 政风和社会风气。2012 年 12 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各级政 府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铺张浪费之风得到有效遏制,政府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崇谦 尚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2)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谈谈对待铺张浪费等落后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 【答案】(2)示例一: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塑造人生。 ②坚持和倡导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批判铺张浪费的落后文化。 ③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示例二:①人创造文化,文化影响人。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勤俭节约和抵制铺张浪费的生活 方式和行为。 ③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树立勤俭节约的先进文化理念,在全社 会形成反对铺张浪费的文化氛围。 【解析】本题第(2)问,知识指向明确,相对较易,考生首先应明确“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考点的具体 内容,然后再结合材料进行对应分析即可。 19.(2011 北京卷第 13 题)2011 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 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 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运用《文 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9 分) 【答案】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利于人们清醒的认识 环境与发展的观念,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 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 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2011 山东卷第 11 题)1955 年 10 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 年 9 月 建成投产。2011 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 育的新基地。 (2)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 分) 【答案】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创造了特定的文化环境对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 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对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 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