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ID:586571

大小:100.5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1-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度上期高 2021 届开学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 上,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书院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承载了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 出了重要贡献。近一二十年来,传统书院开始兴起,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实,这种现象的背后, 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需求。 书院萌芽于唐,崛起于两宋。书院最早是藏书之地,后来由藏书之地逐步演变成读书、教书、写书的 文化教育机构。宋代范仲淹、孙复和石介等人把书院的创建与当时的文化复兴联系在一起。晚清时期,传 统书院面临严重危机,1902 年清廷下令废弃书院,全面引进西学教育制度。延续千年的传统书院被废弃, 引发各界人士的不满和叹惜。这是因为中国传统书院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办学历程,有着非常深厚和独特的 文化价值,凝聚了中华文化教育的精华,形成了一套既有特色又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和教育制度。 书院,这个承载着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在现代化进程的当代中国应承担什么样的文化使命? 其一,老书院的复兴。现在全国各地正在修复、重建一些老书院,首先是为了书院文物的保护。中国 历史上有几千所书院,遍布全国各地,但大量书院都没有保存下来,如何使这些书院普遍得到修复和保护, 是目前书院文物保护的迫切任务。但是老书院不仅仅是被保护的对象,最重要的应该是恢复它的功能。很 多书院修完之后,除了供人游览,就不知道该干什么,老书院修复之后,就是尽快恢复其历史上曾经具有 的文化教育功能,让这些修复之后的老书院,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成为地方精神的家园。 其二,新书院的建设。在传统书院废弃一百多年后,创办新书院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创办新书院有 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民间社会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书院,另一种是在现代大学的体制内的书院。首先,教 育体制之外的新书院。修建新书院就是希望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推动地方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 的建设和发展,许多新书院举办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讲座和读书会很受欢迎,是因为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很强烈。其次,教育体制之内的新书院。现代大学是一种专业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有其历史的合 理性,如果近代中国没有教育改革,就不可能培养出合乎现代化需求的专业知识分子,没有专业知识分子 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化国家。但是书院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典范,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传统书院的成人 教育,就是在专业教育之外,解决培养教育人的问题。现代大学的专业体系中,传统国学没有独立的空间, 中国许多传统学术成为“绝学”,通过设置书院、国学院,以传承中国传统学术。 传统书院承担中国文化复兴的使命,它的复兴就是中华文化复兴的体现。21 世纪的中华文明复兴,不 仅对中国来说更加重要,对探讨 21 世纪以后的人类生存同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能够补充、完善 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也有益于未来人类多元化的现代化生存。 (摘编自朱汉民《文化复兴与书院中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面废弃传统书院教育,引进西学教育制度,让我国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 B. 修复老书院的目的在于发展地方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增加地方旅游经济效益。 C. 传统书院为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复兴书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D. 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因而传统书院蓬勃兴起。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条分缕析,从现象到本质论证了书院兴起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内在联系。 B. 文章第二段论述了书院从萌芽到废弃的过程,为下面展开论证提供了背景。 C. 文章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书院在当代中国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文化使命的问题。 D. 文章分析了书院兴起的原因,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书院兴起产生的国内外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书院举办各种传统文化讲座和读书会,有利于推动民间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B. 许多传统学术失传,中华文化逐渐衰退,是我国长期不重视传统书院教育所致。 C. 如果将现代大学的专业教育和传统书院的成人教育有机结合,大学教育前景更好。 D. 书院复兴能弥补现代文化的不足,推动文化复兴,助益未来人类的多元化发展。 【答案】1. C 2. D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 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 变未然为已然等。 A 项,“让我国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无中生有。原文说“晚清时期,传统书院面临严重危机,1902 年清 廷下令废弃书院,全面引进西学教育制度。延续千年的传统书院被废弃,引发各界人士的不满和叹惜。这 是因为中国传统书院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办学历程,有着非常深厚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凝聚了中华文化教育 的精华,形成了一套既有特色又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和教育制度”,可见并没说焕发了生机,而是有“不 满”“叹息”,而且“废弃”并非正确的做法。 B 项,“目的在于发展地方旅游文化产业,不断增加地方旅游经济效益”错误,原文是说“老书院修复之 后,就是尽快恢复其历史上曾经具有的文化教育功能,让这些修复之后的老书院,成为地方文化的中心, 成为地方精神的家园”。 D 项,“现代大学的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因而传统书院蓬勃兴起”强加因果,原文 “这种现象的背后,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需求”说的是传统书院蓬勃兴起的原因;“现代大学的教 育体系难以培养合乎现代化发展的人才”曲解文意,由原文“现代大学是一种专业教育。现代教育体制的 建立,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如果近代中国没有教育改革,就不可能培养出合乎现代化需求的专业知识分子” 可知。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 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 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 项,“全面而详尽地论证了书院兴起产生的国内外影响”无中生有,文章论证了书院兴起的意义,没有 论证国内外影响。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 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 B 项,“是我国长期不重视传统书院教育所致”说法绝对,原因是多方面的,不重视传统书院教育只是其 中一个原因。 故选 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 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 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 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 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 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 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 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 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典、甲流、埃博拉出血热等,人类每一次面对新发传染病,都可以说是遭遇战,而疫苗和特异性抗 病毒药的研发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同样面临相似难题。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我国 中医药筛选出临床证实有效的“三药三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和清肺排毒汤、 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据统计,我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7 万余人使用了中医药,占 91.5%。临床 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 90%以上。 面对新发传染病,我国中医药为何能有“药”和“方”? 原因在于,中医运用的是整体性、调和性思 维。以清肺排毒汤为例,中医立足“排毒”而非“杀毒”,因而老药依然能派上新用场。中医通过清热、 化湿、解毒的方法,改变病毒生存的环境,抑制病毒在体内生长,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正气存 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相对较低。 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去年 5 月,第七十二届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 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其中。但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由 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医药容易被误读。疫情期间,为避免因滥用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应在中医师的指导 下合理用药。尽管中医药已经传播到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中药在一些发达国家还未能以药品身份面世。 中医药将以此次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 作,在惠及世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王君平《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人民日报》2020 年 4 月 8 日) 材料二: 与西医文化相比,中医药文化欠缺了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性”,但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医 药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的体现。受中国传统优 秀文化的影响,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然而这些核心价值在对国内、 国外两个层面上的传播存在不足,导致当下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与传承中不得不面临种种现实困境。中医药 文化的传播,没有取得很好的文化适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医学体系背后不同文化价值观 的冲突,在西方强调分析、实验、定量的“科学主义”背景下,强调“气”“阴阳”“五行”等脏腑经络 学说的中医药不是“辨证施治”的存在,而被认为是一种“伪科学”;二是市场经济方面,当下医学通行 的是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三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文化自信不强,即 便是 2015 年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的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但直到今天,中医药文化依然未得到足够 重视,甚至存在自我贬低的现象。 (摘编自丁云霏《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困境》,《新闻研究导刊》2019 年 8 月) 材料三: 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包括建议、规范、指南和标准 4 个层面,由低向高贯穿一致,是一个最为开放的系 统。中医药团体标准可以总结、验证、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可以再上升到国家标准,最后争取成为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 目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例如,作为团体标准的中医临床诊疗 指南中的症候诊断标准,与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之间的协 调统一性有待加强。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由于行业内存在“重标准制定、轻标准推广”的思想意识及标准宣 传不足等各种因素,中医药的一些标准未能被推广应用,当前中医药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因此,如何促 进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摘编自宇文亚《中医药标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年 1 月) 4. 下列对材料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新冠肺炎治疗中,中医药筛选出的“三药三方”,临床实践证实有效率高,这说明了中医药是打赢疫 情防控阻击战的利器。 B. 中医药文化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大传播力 度,可以让中医药更好地惠及人类。 C. 中医药缺乏科学支撑,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这是制约它在世界上传播与发展的 根本原因。 D. 虽然屠呦呦院士凭借中医药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但中医药文化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在对外传播中还 有一定的困难。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药效显著,但由于传统中医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在很长时期内一 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打压。 B. 中医药学包含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C. 中医药行业应该重视团体标准的推广应用,并逐步加强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之间的协调性,从而更好 地发挥中医药的应有作用。 D. 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医药潜力将会得到进一步挖掘,世界范围内对中 医药的认识和认可也会逐渐增强。 6. 中医药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A 6. ①国际方面,以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② 国内方面,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大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力度;③行业方面,加强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重视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 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 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C 项,“中医药缺乏科学支撑,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错误。结合“中医药团体标 准可以总结、验证、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可以再上升到国家标准,最后争取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作为团体标准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的症候诊断标准,与行业标准《中 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之间的协调统一性有待加强”“我国中医药标准化 工作起步较晚,由于行业内存在‘重标准制定、轻标准推广’的思想意识及标准宣传不足等各种因素,中 医药的一些标准未能被推广应用,当前中医药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等分析,原文内容无法推断出“中医 药缺乏科学支撑,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有很大距离”。 故选 C。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 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 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 项,“传统中医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有误。结合“二是市场经济方面,当下医学通行的是 更符合资本运作规律的西医,传统中医及中医药受到打压”分析,原文没有说“传统中医不适应现代市场 经济的运作规律”。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 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 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 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中医药将以此次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进一步加强传统医药领 域的合作,在惠及世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分析,国际方面,以抗击疫情为契机与其他国家携手打造“健 康丝绸之路”,加强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 结合“起源于中华农耕文明的传统中医药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 生命观、健康观的体现。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响,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 字来概括”“这些核心价值在对国内、国外两个层面上的传播存在不足,导致当下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与传 承中不得不面临种种现实困境”分析,国内方面,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大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播 力度。 结合“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包括建议、规范、指南和标准 4 个层面,由低向高贯穿一致,是一个最为开放的 系统。中医药团体标准可以总结、验证、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进一步可以再上升到国家标准,最后争取成 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国际标准”“目前,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 性有待加强”“如何促进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分析, 行业方面,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性,重视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 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 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 “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 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 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 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 干 (汪曾祺) 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 他家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 般都是“铺闼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 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 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 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 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这样大的两个字!全城再也找不出来了。白墙黑字,非常干净。 店堂也异常宽大。四边是柜台。东边靠墙摆了一溜豆绿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莹润光洁。这些酒缸 都是密封着的。有时打开一缸,由一个徒弟用白铁唧筒把酒汲在酒坛里,酒香四溢,飘得很远。 往后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青砖铺地,整整齐齐排列着百十口大酱缸。酱缸都有个帽子一样的白铁盖子。 下雨天盖上,好太阳时揭下盖子晒酱。有的酱缸当中掏出一个深洞,如一小井,原汁的酱油从井壁渗出, 这就是所谓“抽油”。西边有一溜走廊,走廊尽头是个小磨坊,一头驴子在里面磨芝麻或豆腐。靠北是三 间瓦屋,是做酱菜、切萝卜干的作坊。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 从外往里,到处一看,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底子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 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 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 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 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 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 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 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 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 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处。 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 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 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 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 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 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刷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 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 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 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 没有了。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后记 近来有人写文章,说我的小说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怀恋,我看后哑然。当代小说寻觅旧文化的根源, 我以为这不是坏事。但我当初这样做,不是有意识的。我写旧题材,只是因为我对社会的生活比较熟悉, 对我旧时邻里有较真切的了解和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写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 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 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对于现实生活,我的感情是相当浮躁的。 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 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 话,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小说在介绍酱园时写茶干只此一句,后文又具体写茶干的制作工艺, 巧用伏笔,详略得当,可见作者匠心。 B. 小说写连老大酒量奇大和惯用的口头语,与其做茶干无关,但能体现出老舍先生的观点:“一篇好的小 说,人物形象是立在读者面前的。” C. 酱圆的底子很厚实,但最终消失了,连老大的儿子不愿将其恢复,作者表面上对他的不作为有着抱怨和 无奈,深层上则是借以展现社会变迁。 D. “后记”部分体现出了作者关于小说创作的理念,他认为小说的创作需要沉淀情感,去除浮躁,与技法 相比,创作者的真诚态度更加重要。 8. 小说开头部分用大量“闲笔”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结合正文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7. C 8.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②突出了连万顺酱园的历史悠久、别具 风采、财力雄厚;③典型化的场景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从侧面展现出连老大精明能干、经营有方;④开头 详写酱园与小说结尾酱园的消失形成呼应,突出了呼吁抢救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主旨。 9. 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特点。 ①情节淡化。正文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没有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片段式生活的叙写。 ②人物弱化。正文写连老大,只是简单概述,并没有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进行塑造。 ③语言诗化。在介绍酱园和茶干时,语言洗练干净,文白相间,平淡、清新而富有诗意。 ④结构“形散神聚”。小说结构松散,分别写了酱园、茶干、连老大等,但都与传统工艺相关,结构呈现 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选项涉及方面有:词语的理解、句子大意的揣 悟、段落内容的概括、主旨情感的把握、结构思路的分析、手法或语言特色的判断等等。要仔细审读,耐 心对照、灵活理解、准确选择。 C 项,“对他的不作为有着怨恨和无奈”错,不是“怨恨”而是“惋惜”。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环境作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应从环境本身,以及人物、情节、结构、主题等方 面综合考量,根据文本的具体内涵,优化组织答案。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 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 人物的角度是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具有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的作用,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 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 ①“连万顺是东街一家酱园”“他家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介绍详细, 增强了可信度。 ②内容方面“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 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突出了连万顺酱园的历史悠久;“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 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 一边是‘醋’。这样大的两个字!全城再也找不出来了。白墙黑字,非常干净”“从外往里,到处一看, 就知道这家酱园的底子是很厚实的。——单是那百十缸酱就值不少钱!”表现财力雄厚;③表达效果上“店 堂也异常宽大。四边是柜台。东边靠墙摆了一溜豆绿色的大酒缸。酒缸高四尺莹润光洁。这些酒缸都是密 封着的。有时打开一缸,由一个徒弟用白铁唧筒把酒汲在酒坛里,酒香四溢,飘得很远”“往后是一个很 大的院子,青砖铺地,整整齐齐排列着百十口大酱缸。酱缸都有个帽子一样的白铁盖子。下雨天盖上,好 太阳时揭下盖子晒酱。有的酱缸当中掏出一个深洞,……靠北是三间瓦屋,是做酱菜、切萝卜干的作坊。 有一台锅灶,是煮茶干用的”典型化的场景侧面烘托人物形象,“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 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 勤快”,从侧面展现出连老大精明能干、经营有方;④结构上开头详写酱园与小说结尾酱园的消失形成呼 应,突出了呼吁抢救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主旨。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本基本特征的能力。“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意即小说呈现出散文化的特点。散 文化可以从情节、人物、语言、意境和结构等方面思考。其中,后记中专门提及了结构:“结构尤其随便, 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作答本题,可以借助 后记与正文的关系,然后结合文本的具体特点组织答案。 小说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特点。 ①情节不像小说那么严格按照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布局安排,故事性不强,没有明显的矛盾冲突,情节 无波澜欺负,大部分内容是随着作者的思绪组织安排。 ②人物不是很突出,没有侧重性格特征的表现。正文写连老大,只是简单概述,并没有通过完整的故事情 节以及肖像或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或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来进行塑造。 ③语言追求诗化。“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这种茶 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连 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 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可见在介绍酱园和茶干时, 语言洗练干净,文白相间,平淡、清新而富有诗意。 ④结构“形散神聚”。小说结构松散,分别写了酱园、茶干、连老大等,但都与传统工艺相关,结构呈现 出一种苦心经营的“随便”,多角度多侧面取材,却共同表现了一个主题思想,即对连万顺茶干的怀念, 体现了散文的特这——形散而神不散。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 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 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 色概括不当。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 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宝庆二年进士,调新喻主簿,已有能名。移浙西提点刑狱,时暂兼权 浙西提举常平。拜户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 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始至官,即 以常例公用器皿钱二十万缗支犒军民,减租税,养鳏寡..孤疾无告之人,招兵置砦,给钱助诸军昏嫁。兴学 校,礼贤才,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拜端明殿学士、知江陵府,去而建康之民思之不已。帝闻,命以 资政殿学士再知建康,士女相庆。光祖益思宽养民力,兴废起坏,知无不为,蠲除前政逋负钱百馀万缗, 鱼利税课悉罢减予民,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 于市价,以利小民。修饬武备,防拓要害,边赖以安。其为政宽猛适宜,事存大体。公田法行,光祖移书 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召赴行在,迁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 会 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廩,光祖谒王,辞以故。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 光祖厉声曰:“天下孰不知大王子为储君,大王不于此时收人心乎?”王以无粟辞;光祖探怀中文书曰: “某庄某仓若干。”王无以辞,得粟活民甚多。再以江东安抚使知建康,郡民为建祠..六所。乞致仕,不许。 咸淳五年,拜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以监察御史曾渊子言罢。给事中卢钺复缴奏新命,以金紫光禄大夫 致仕,卒,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马光祖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B. 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C. 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D. 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户部,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军需赋税、财政俸禄,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 B. 鳏寡,泛指老弱孤苦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C. 建祠,文中指为表达对造福当地的官员的感激之情而在其生前所立的祠堂,即建生祠。 D. 参知政事,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兴祖兴办教育,重视贤才。他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此外他对贤才也以礼相待,所征 召的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 B. 马兴祖加强边防,以固境安。他在建康任上曾招兵设寨,甚至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还曾修整军 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得以安定。 C. 马光祖广施仁政,深受爱戴。他担任建康知府时,兴修废坏,免除前任拖欠钱款,减免鱼利赋税,以至 于离任后建康百姓对他思念不止。 D. 马光祖为民请命,不畏权贵。他请求不要在江东实行公田法,但贾似道坚持执行,并要罢免马光祖才肯 罢休;任临安知府时,他厉声指责荣王,获得粮食,存活百姓。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 (2)明日往,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 【答案】10. B 11. A 12. D 13. (1)(马光祖)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 处。 (2)(马光祖)第二天前往,也像这样,又过一天再前往,躺在客人临时住宿之处,王没有办法才见他。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 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 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促他进京觐见,(马光祖)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 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 句中,“入觐”,指地方官员入朝进见帝王,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 AC 两项。“艰食”,指粮食匮乏;“和 籴”,指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京师艰、食和籴在语意逻辑上不合理,同时从主 谓短语、句子结构对称、三个事件成并列关系等角度考虑,排除 D 项。 故选 B。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 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A 项,“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解说错误,六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 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 观点。 D 项,“但是贾似道坚持执行,并要罢免马光祖才肯罢休”分析错误。原文“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 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罢光祖只是他逼贾似道的说法,不是真的罢免。 故选 D。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 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 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1)“撙节”,节省;“减于市价”(状语后置),比市价低;“发籴”,发卖藏米、发卖之前买入的米; “以”,连词,表目的,来;“利”,使动,使……获得好处。 (2)“明日”,第二天;往,前往;次,住宿。 【点睛】文言文翻译方法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解,放到 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 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 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 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 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 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决非一朝一夕 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来自功底,来自内力。 参考译文: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宝庆二年进士,调任新喻县主簿,已经有能干的名声。调任浙西提点刑 狱,当时暂且兼任代理浙西提举常平。拜任户部尚书兼临安府知府、渐西安抚使。皇帝指示丞相谢方叔催 促他进京觐见,请求加强运米下海的禁令。……陈述京城粮食短缺、和籴涨价、海路招致强盗三大危害。 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建康府知府兼行宫留守。刚到任上,就将通常定的公用器皿 钱二十万支付犒赏军民,减少租税,赡养鰥夫寡妇孤儿患病没有依靠的人,招兵设寨,提供钱财帮助众位 士兵娶亲。兴建学校,礼待贤才,征召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拜授端明殿学士、江陵府知府, 离任以后建康的百姓思念不止。皇帝听后,命他以资政殿学士再任建康知府,男男女女互相庆贺。马光祖 更加想着宽舒滋养百姓财力,兴修废坏,知道的没有不去实行的,免除前任拖欠钱款一百多万缗,鱼利赋 税全部减免给予百姓,修建明道、南轩书院以及上元县学。节省费用,建立平籴仓,贮存十五万石米,发 卖藏米常常比市价低,来使老百姓获得好处。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靠他得以安定。他治政 宽严恰当,处事全大体。公田法推行,马光祖写信给贾似道说公田法不合适,请求不要推广到江东,如果 定要实行,罢了马光祖的职才行。召他前往皇帝所在地,迁为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适逢这年饥荒荣 王府存积粮食不打开粮仓(赈济),光祖拜见荣王,荣王用理由推辞。第二天前往,也是这样,又过一天再 去,躺在会客处,王没有办法才见他。马光祖声音严厉地说:“天下谁不知道大王的儿子是太子,大王还不 在这时候收服民心吗?”王以没有粮食为由推辞;马光祖取出怀中文书说:“某庄某仓有多少。王没有办法 推辞,获得粮食救活了很多百姓。再次以江东安抚使为建康知府,郡民给他建了六座生祠。请求退休,不 允许。咸淳五年,拜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因遭到监察御史曾渊子弹劾罢职。给事中卢钺又驳回新的 任命,以金紫光禄大夫退休,去世,谥号庄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两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蝶恋花(别范南伯) 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①东流去。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②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注】①划地:依旧、还是,此处作“一派”讲。②南徐:地名,今江苏镇江市。 14.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片前三句先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离愁别恨化为无尽的春雨,然后写涨满的春江浩浩荡荡向东流 去。 B. “弱柳”句中“柳”和“留”谐音,字而写柳树系不住船,实则写词人殷勤挽留朋友但是朋友还是要登 船离去。 C. “为君”句写词人想象着朋友离去,一路陪伴他的只有划船摇橹的声音,心中不禁滋生出无限的愁绪。 D. 下片前三句写朋友到了南徐渡口后还会走上曾经一起踏青走过的那条路,但已经是路依旧人不同了。 15. 结尾两句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句在写景、 抒情方而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相同点:①抒情方式和表达效果相同。都是融情于景,以景作结;效果都是含蓄蕴 藉,言有尽而意无穷。②抒发的感情相同。都抒发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无限深情。 不同点:①所写之景的虚实不同。杨词所写是虚景,是想象之景。想象着分别之后,友人回望之时远山重 重,遮隔无穷。李诗所写是实景,是眼前之景。孤帆渐远渐小渐无,只见长江滚滚东流。②写景抒情的角 度不同。杨词从对方(朋友)角度人手,把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李诗从自己的角度来写, 借助典型意象表达自己在江边站立时间之久,从而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谊。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其中包括:1、诗词语言的理解和把握;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3、 情感的把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知每个要点及每种题型的答题模式。 C 项,“想象着朋友离去”错。本句写的是:船走了,令人难以忍受,是摇橹传来的欸乃之声。本句是实写 朋友走后的场景,而非虚写。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比较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和写景抒情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 作者的心情;其次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还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 当的鉴赏。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注意要求分析“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运用先分析相同点, 再分析不同点的思路来答题。其次要结合诗歌所写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中体现其 相同点或不同点。然后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其所用手法,继而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最后指出其表达 效果。 相同点:抒情方式和表达效果相同。都是融情于景,以景作结,本诗写“乱山遮隔无重数”是融情于景, 以景作结,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也是融情于 景,以景作结;效果都是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不直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借景物描写 委婉含蓄的表达。 抒发的感情相同。因为都是送别诗,两者都抒发了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无限深情,表达了不忍朋友离去的心 情。 不同点: 所写之景的虚实不同。杨词的“乱山遮隔无重数”,所写是虚景,是想象之景。想象着分别之后,友人回 望之时远山重重,遮隔无穷,借以表达对朋友的无限深情。李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所写是实景,是眼前之景。孤帆渐远渐小渐无,只见长江滚滚东流,描写的是朋友离去后我眼中的所见之 景。 写景抒情的角度不同。杨词从对方(朋友)角度人手,把离别之恨和思念之情写得丰厚而绵长,写乱山像 屏障挡住您的视线,看到的只有数不尽的山峰,是从对方视角写。李诗写“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 际流”,写的是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借助典型意象表达自己在江边站立时间之久,从而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谊,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写的。 【点睛】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习惯于单首诗歌的欣赏,往往忽视了多首诗歌 的比较鉴赏。这是因为比较鉴赏并非每年必考。其实,诗歌鉴赏是多维度的,比较鉴赏更是诗歌鉴赏的较 高境界。掌握了比较鉴赏诗歌的能力,再来进行单首诗歌的鉴赏,事半而功倍;反之,则事倍而功半。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1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述而》) (2)________,_____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夫战,勇气也。_______,_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桃花源记》) (5)_______,_______,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三峡》) 【答案】 (1). 择其善者而从之 (2). 其不善者而改之 (3). 人恒过然后能改 (4). 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 (5). 一鼓作气 (6). 再而衰 (7). 三而竭 (8).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 重岩叠嶂 (10). 隐天蔽日 (11). 不见曦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 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 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 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本题 要注意如下字词:“择”“恒”“衡”“虑”“衰”“竭”“属”“嶂”“蔽”“曦”。 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是表意文字,但对其中的“意”,但相当多的人对“表意文字”理解得比较简单。以为每个字的 意义均可以从其楷书字形中找到解释。( )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古文字的构成规则归纳 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称之为“六书”,而“六书”之首即为“象形”。殊不知 经历了几千年的变化,很多现代字形与造字之初 ,不同汉字中相同的构件,其来源可能完全不同。 更重要的是,汉字虽然属于表意文字,但字形中的构件并不都是表意的,而是有的表音,有的是代替 某个构件的记号。若都当作表意构件去理解,则难免 。汉字演变的复杂知识一般人不了解,这 很正常,但切不可信口开河,以免将错误知识和观念___ __下去。 汉字历史悠久、不断演进,汉字中蕴涵着中国人独有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追求。汉字与汉语是中华文化 的基因,是中华文化的记载者与传播者,凝聚着中国人的文化认知与文化情感,全社会应树立对汉字的敬 爱之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很多汉字形成的语境已经改变了,理解汉字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为此,有 必要在民众中 科学的汉字 基础知识。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汉字的起源确实与古时人们使用的图形符号有关。 B. 古时人们使用的图形符号确实是汉字的起源。 C. 古时人们使用图形符号,而这些符号确实逐渐演化成了汉字。 D. 图形符号被古人使用,后来的确演化成了汉字。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相径庭 牵强附会 留传 推广 B. 方枘圆凿 穿凿附会 留传 普及 C. 方枘圆凿 牵强附会 流传 推广 D. 大相径庭 穿凿附会 流传 普及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使产生汉字的语境发生改变,探究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 B. 研究汉字起源与演变更加困难,原因是产生汉字的语境已随时代发展发生改变造成的。 C.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汉字的语境多已改变,这使我们研究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 D. 因为很多汉字产生的语境已发生改变,时代的发展让我们探索汉字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 【答案】17. A 18. D 19. C 【解析】 【17 题详解】 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 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括号前“汉字是表意文字”,可知是介绍“汉字”的情况,“以为每个字的意义均可以从其楷书字形中找 到解释”,可知与图形有关,根据话题一致性原则,括号内应该是“汉字”的情况,即“汉字的起源确实 与古时人们使用的图形符号有关”。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 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 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 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 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 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 第一组,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方柄圆凿:形容格格不入。根据语境“多现代字形与造字 之初”,填入“大相径庭”。 第二组,穿凿附会:把没有某种意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勉强扯在一起。根据 语境“若都当作表意构件去理解,则难免”,填入“穿凿附会”。 第三组,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根据语境“以免将错误知识和观念”,填 入“流传”。 第四组,科普:科学普及。推广: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根据语境“科学的汉字 基础知识”, 填入“普及”。 故选 D。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 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 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 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使很多汉字形成的语境已经改变了,理解汉字起源与演变更为不易”中,“随着时代 的发展,使……”,句子没有主语,排除 A; “原因是产生汉字的语境已随时代发展发生改变造成的”,句式杂糅,排除 B; “因为很多汉字产生的语境已发生改变,时代的发展让我们……”,逻辑不当,排除 D。 故选 C。 【点睛】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 枝叶。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2 个字。 沙尘天气,是指大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且能见度低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①_____? 首先沙尘源为沙尘天气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与气候密切相关:当气候干燥,降水较少,土壤表层干燥疏 松时,如果有大风刮过,就会将松散的土壤中的大量沙尘卷入空中,形成沙尘天气。此外,②____。人为 过度放牧、滥伐森林,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导致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沙 尘天气多发。面对沙尘天气,③____。日常多吃一些清肺去火的食物,比如梨银耳、百合等。外出时要戴 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家中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关闭门窗,必要 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这些最基本的防护措施能减少沙尘天气对我们的侵害。 【答案】 (1). 它是如何形成的呢 (2). 其形成还有人为原因(因素) (3). 我们要注意(重视)保 养防护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 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 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 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 第一处,后文有“首先沙尘源为沙尘天气提供了物质基础”,讲的是沙尘天气形成的原因,且空缺处的标 点符号是问号,故此处应填写“它是如何形成的呢”之类的内容。 第二处,前文有“此外”,此处内容应该还是原因,后文有“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工矿交通建设尤 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导致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讲的都是人为因素,所以,此处应填 写“其形成还有人为原因(因素)”之类的内容。 第三处,前文有“面对沙尘天气”,此处应填面对的措施,后文有“日常多吃一些清肺去火的食物”“外 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等内容,因此,此处应填写“我们要注意(重视)保养防护”之类的内容。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 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 源文本。 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 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 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 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 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 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 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要尽量用主谓句 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最后注意精炼语言。纵观全文后,可以看出本文段主要是比较专业教育与常识教 育,“而这其实是常识教育承载的功能。”突出常识教育相对于专业教育的优越性。故这段文字的主要意 思可以概括为“常识教育承载的功能比专业教育多”。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 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 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 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四、写作(60 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点击链接就可以阅读美文,打开图片就可以欣赏风景,扫码支付就可以购买时装……科学的发展使成 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只是,我们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 仍然属于独创者独有。 对于国家而言,你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因为关键 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我们生活中并不缺乏“共享者”,同时,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 独有者。因为,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人人手植一株花,年年共享十分春 天下财富、美景、成果,我观、我享,不能代替我创、我有。好东西可以“试用”,却没有永久免费 的“共享”。享受共享资源的多少、时间的长短,取决于你有多少独创独有且别人需要的资源来交换。 如果读他人美文不孕育自己的思想,只是为了卖弄学识,那意义就不大了。取他山之石,琢我之玉器, 才是王道。山是人家的,石是山上产的,还怕你拿走几块石头?且科技之石、思想之石是可以不断衍生发 展、不断再生长的,有“独创、独有”之山在,就不在意你拿走任何一块顽石。 改革开放初期,满街高档商品多是洋货,我享而非我造,发达国家笑脸相迎。现在,中国已是最大的 制造国,货行天下,我享大多我造,但仍大多非我创,尤其是高端科技产品,某些发达国家有了危机感。 当屌丝在朋友圈晒苹果炫时尚时,美国乐观其成;当马云的淘宝平台一夜暴富、极大地改变了国人的 生活方式时,美国让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当华为率先攻下 5G 核心技术时,川普就莫须有地翻脸,对华为 动手了。 5G 是中国独创独有的,是网络传播的核心技术,所以令美国惊恐并不择手段进行打压。而阿里巴巴的 电子交易平台早期核心技术开发人员至少有 20 人是硅谷研发人员。美国一点并不担心阿里巴巴的电子交易 平台的繁荣能够撬动美国经济霸权,因为那只是网络核心技术的应用而非核心技术本身;一点也不担心中 国道路上跑的汽车数量、汽车生产厂家比美国多,甚至渴望中国天空飞翔的飞机全是波音,因为中国尚不 能独立生产先进的发动机;更不担心中国人与美国共享麦当劳,反正面粉鸡翅可以不断再生产。但美国从 来没有放松严控核心技术对中国的出口转让,并联合许多发达国家共同对中国禁售核心技术。高产的转基 因或杂交农作物不能留种,你得年复一年地向实验室购买来年的种子,如果泱泱华夏的命脉被别人捏住, 是不是让人毛骨悚然?至于人家卖不卖、什么条件卖给你,得看人家脸色、靠人家恩赐。 但中华民族不习惯看人家脸色生活。 仅会“共享”的民族、企业是难以为继的。竞争者总是从反面启迪我们应该如何发展壮大自己。华为 才是国人的榜样:坚定不移 28 年只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每年 1000 多亿元的“弹药量”炮 轰这个“城墙口”,最终在大数据传送上领先世界。这个过程就是独创、独有的过程。有了这个,才会有 公平的、持久的通讯共享。 共享没有错,但许多东西是无法共享的;市场交换也没有错,但最根本的东西谁会与你交换?人的思 想、由思想积淀而成的原创力,才是一切成果的根本。我们还没有理由狂,更不能一味认定自己“厉害了”, 与自己相比,我们的确进步了,但与强国相比,我们在许多领域还是有质的差距。美国制裁中兴,对付 5G 技术,胁迫我们接受贸易条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你可以享,可以造,但你不会发明。只要是我设计、 我创造的,秘方在我脑中,专利在我手中,就不怕你蹦得高。等你落下来或者被一巴掌拍下来,就是你泪 奔的时候。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味奢谈共享,也必有不测风险。如果一个民族没学会创造、制造自己的东西, 先过早享受花花世界,就会消磨人的意志,削弱人的身心,长期的享受,会枯竭民族的思想,倦怠民族的 体魄,瓦解民族的意志。中东王室,坐拥石油金山,他们是挥金如土的享受者,但石油终有耗尽之日,造 物主岂会永远眷顾一个民族?油尽灯枯,世界还与你共享吗?以何种方式共享? 你拿不出来自己独有的东西来与世界交换,世界便不会与你长久共享。舞场共舞共享,条件是舞伴双 方的身材、舞技得大致相当才行。你自荐去为杰克逊、杨丽萍的舞台伴舞,即使不要一分钱劳务费,人家 会同意吗?所谓美美与共,你得首先自己“大美”,且美得与众不同,别人才愿与你“共”。如果你是东 施,谁愿与你美美与共!寻春、赏春,诗满箧、视频满手机,没有自己一枝一叶一朵是自己培育的,情何 以堪?赏春何能长久? 人人各植一株花,年年共享十分春。如果人人只采享园中花,定然会满园无花空余枝。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材料谈自己的感悟或思考,写作的关 键是找准立意,要找准立意要注意分析材料的内容,材料共两则,每则材料又有两个部分,先说能共享的, 后说不能共享的,“科学的发展使成果的共享变得更加便捷”“仍然很难共享写作者的思考,摄影师的体 验,设计师的匠心……这些仍然属于独创者独有”“可以共享别国科学发展的成果,只是很难共享他们独 有的关键核心技术”然后总结“新时代的中国呼唤着更多的青年人成为某一领域的独创者、独有者”,因 此此则材料的中心应该是要“有创新精神”,还可从反面的角度写“共享带来的惰性”等。行文时可以先 提出观点,然后然后从分析现实的“共享事例”着手分析,先予以肯定,然后分析其弊端,并把分析弊端 作为中心,可以从“核心技术”不可能会共享;民族的竞争力源于核心技术的竞争等论述。文中可以运用 中美争端的缘由,孟晚舟被扣事件,华为竞争 5G 标准,美国芯片封锁等事件作为素材进行分析。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 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 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 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 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 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 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 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 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 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 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 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