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高考考点:《克己复礼》试题全面整理
考点:
1.“礼”的内涵:“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
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孔
子生活的春秋后期,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级制”为核心的“周礼”受到冲击,“礼崩乐坏”,所
以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
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后来的统治者借此强化自己的绝对统治,作为压迫百姓的手段。)
2.“礼”与“仁”: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
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
也无所谓“礼”了。
(孔子认为“礼”不只是钟鼓玉帛等外在的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内核就是“仁”;
“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孔子用“孝悌”把“仁”和“礼”统一起来。孔子的“礼”就是建立
在“仁”的基础上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孔子的“仁”是在“礼”
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
)
3.克己复礼: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束自
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而汉代统治者则发
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
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一、“礼”“仁”概念与产生原理(12.1)
(一)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13·3)
【2】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16·3)
【3】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
【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
【5】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3·12)
1.根据以上几段文字,谈谈你对孔子说的“礼”的理解。
答:
1.①“礼”以“仁”为内核,孔子讲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
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2 分)②对个人而言,“礼”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一种自
身修养,既包括内在的道德水平,又包括外在的礼仪。(1 分)③遵循礼义,不应只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要
发自内心,讲究诚意。(1 分)
(二)阅读《论语》选段,回答文后试题。(4 分)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
“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宋代理学家将孔子的“克己复礼”阐述为“明天理,灭人欲”。你认为“克己复礼”与“明天理,灭人
欲”思想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答:
2
2.①点出观点:不相同。
②解释含义:“克已复礼”是指约束自己,遵守、践行社会的礼节仪式、规章制度。“明天理,灭人欲”
是指要保存天理,必须泯灭人欲。(1 分)
③辨析差异:宋代理学家将“克己一理解为“灭入欲”是扩大了“克已”的内容。从“非礼勿视”等语的
解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克己”仅仅是约束自己连反礼仪、制度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泯灭人性的欲
望。同样,宋代理学家将“复礼”理解为“明天理”,也是拔高了“复礼”的高度。另外,“克已”“复
礼”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明天理”灭人欲”之间存在的完全对立的关系。(2 分)
④总结:因此,我认为,“克己复礼”与“明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是有本质不同的。(1 分,亮出观点和
总结只要出现其一,即给 1 分)
(三)【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3)
【2】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14)
【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1)
【4】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6·25)
【4】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
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
则庶人不议。” (16·2)
【5】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
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12·11)
【6】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
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1·2)
3.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周礼”的理解。
答:
3.(1)孔子认为西周是完美理想的社会,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制定周礼的周公。
(2)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确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
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性、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的统治法规(“仪制”)。
(3)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所
以孔子强调“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孝敬父母还是小孝,大孝者为孝于天下,
看天下的老百姓如同自己的父母一样,到了这一步叫忠了,所以忠臣必出孝子之门。)
(4)礼的作用: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人与人之间会有矛盾,礼就在其中起调和的作用,与法律互补,其
作用有时甚至比法律更大,所以,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3
有耻且格”。
(四)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是孔子在“礼乐崩坏”时代倡导的理论主张和行为准则。
4.你对孔子的“礼”和“仁”是怎样理解的?
答:
4.(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反映.当人的言行举止都合乎礼,合乎义,这
就是“仁”了,“礼”是“仁”的前提,“仁”是“礼”的必然。(理解基本正确,言之成理即可)
(2)宋儒理学家说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2)宋儒把“克己复礼”看作是“存天理,灭人欲”,不强调君父的责任,只强调臣民的义务,将父权君
权绝对化,未免狭隘,在孔子看来,“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复归于礼,一切照礼的规定办事,不
但对臣民人子有要求,对君王和父辈也有制约。(意思基本正确即可)
(五)
【1】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2】17·11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3】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5.根据上述材料,说说“礼”与“仁”之间的关系。
答:
(1)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就是仁。
(2)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礼是建立在仁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带着仁爱之心去执
行这些规范。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1】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
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
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故礼者养也。(《荀子》)
【2】复礼终朝,天下归仁。(晋·张华《励志诗》)
1.上述材料中关于“礼”的表述,与《论语》中“一日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仁焉”的观点有相
通之处。
1.克己复礼
4
2.根据材料,分析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进行阐释的。
答:
2.①避免天下混乱;②确定人们的名分;③平衡人的欲望;④使物资和欲望相互制约。
二、“礼”的来源与代表人物(3.14)(7.5)
(一)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 分)
答:
1.“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4 分)
答:
2.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
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三、“名不正”的表现与目的(3.1)(6.25)(16.2)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1】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
【2】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①,俭,吾从众。拜下②,礼也;今拜乎上,泰③也。虽违众,吾从下。”
(《论语•子罕》)
【注】①纯:黑丝,以黑丝为冕,省时。②拜下:古时臣民面见君上时,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③
泰:骄纵傲慢。
1.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__________的现象。
1. 礼崩乐坏(或“名实不符”)
2. 材料二中,孔子既“从众”又“违众”,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2. 不矛盾。①“从众”是因为孔子赞同世人戒奢以俭的风气;“违众”,是因为孔子反对臣下越礼犯上的
态度。②孔子认为,对于涉及原则性的如仁、礼等必须坚持,对纯属外在形式的则可变通。③孔子的行为,
既表明了他对礼与仁的重视,又体现了他知权达变的思想(或处世的灵活性)。
四、“正名”的概念、意义与方法(13.3)(12.11)
(一)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
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3)
1.根据子路的话可以看出子路怎样的性格?(1 分)
答:
5
1.子路对孔子的回答不苟同,并且说孔子的观点何其迂腐,表现了他直率、淳朴的性格。
2.为什么孔子那么强调“正名”的重要性?(3 分)
答:
2.①正名是当时的社会所需。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当时的社会现实已不符
合西周的制度,孔子认为“名”和“实”混乱就会引起混乱,礼乐就不能复兴。(1 分)②正名寄托了孔子
的政治理想。孔子想用“名”(周礼的规定)去纠正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实”。③“正名”实际上是
解决治国的指导思想问题。
(二)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4 分)
【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
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克己复礼》)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
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2 分)
答:
3.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只关心“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
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有天壤之别。
4.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 分)
答:
4.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爱。因此,一个人连父母都
不爱,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根本了。乌鸟尚知反哺,更何况人呢?
(三)【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
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5.有子的“为仁之本”,这里的“本”指的是“□、□”,立“本”的目的就是要使“□□”
5.孝 弟 道生
6.从第一章看,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是什么?
答:
6. 治理国家的根本,就在于一套完善的组织制度来保证。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6 分)
【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
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6
【2】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
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篇下》)
7.相较后世“三纲五常”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3 分)
答:
7.孔孟主张对君臣双方应都有要求,强调君臣各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8.对于君臣关系,孟子的主张比孔子的有什么发展?(3 分)
答:
8.孔子是从正面提出要求,而孟子是从正反两面展开论述;孔子是笼统地提出,而孟子是具体而深入地指
出正反两种结果。孟子的主张更全面,更进步。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 分)
【1】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13.3)
【2】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
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11.26)
9.这两段文字都写了子路极富个性的语言和孔子对他的态度。你从子路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
人?(2 分)
答:
9.率真(直率)、不谦逊。(答“胸无城府”、“粗野”不给分。)
10.为什么孔子对子路所言持否定态度?(2 分)
答:
10.因为孔子非常主张为人要谦虚礼让,讲究礼节。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6 分)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
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
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
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1.在本段文字中,孔子提出了“正名”的思想。什么叫“正名”?试做解释,并从所学的《〈论语〉选读》
中再举一个能体现孔子正名思想的例子。(3 分)
答:
11.正名指纠正与礼乐制度的规定相违背的各种名分。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觚不觚、君不君等名实不符的现象是当时礼崩乐坏的表现,孔
子在感叹之余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他的正名思想。
12.谈谈你对孔子“正名”思想的理解。(3 分)
答:
12.①正名就是要正名分,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承担自己的责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这样社
7
会才会稳定,国家才能发展。②当时礼崩乐坏,民众思想混乱,孔子的正名思想对统一思想、稳定社会有
一定的积极意义。③正名思想的实质是捍卫礼,维护旧的等级制度。
(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后问题。(5 分)
【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
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2】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
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3.相较后世“三纲五常”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2 分)
答:
13.孔孟主张对君臣双方都有要求,强调君臣各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14.对于君臣关系,孟子的主张比起孔子来有什么发展?(3 分)
答:
14.孔子只是笼统地提出君臣都应恪守礼仪;而孟子则谈得相当具体,他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对君主的
要求更加严明,其爱憎情感更加鲜明,其主张更有人民性。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①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
②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韩非子·二柄》)
③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名不为指也。(公孙龙《指物论》)
15.①③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名”分别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5.(定)名分 名称
16.分析①②两则材料中孔子、韩非子对于言行问题的不同见解。
答:
16.(1)孔子侧重说言,强调言要行得通;认为不能马虎对待自己的言语,要能够说得清相应的名分,说
出来还一定要行得通。
(2)韩非子侧重说行,通过考察行是否和言统一来进行赏罚;认为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
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
【译文】
①所以君子用一个词,一定(有它一定的理由,)可以说得出来,而顺理成章的话也一定行得通。君子对于
措词说话,要没有一点儿马虎的地方才罢了。
②功效符合职事,职事符合言论,就赏;功效不符合职事,职事不符合言论,就罚。
③世界上之所以没有独立存在的物的属性,是因为物有各自的名称,而物的名称并不反映物的具体属性。
五、孔子的发明:“孝”与“礼”“仁”的关系(1.2)(2.8)(17.21)
(一)阅读下面《论语》中的章节,完成题目。
【1】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
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8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
之爱于其父母乎?”
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认为怎样才能称之为孝?(2 分)
答:
1.色难(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三年守丧。(2 分,各1分)
2.孔子认为宰予不仁爱,你是否认同孔子的评析?为什么?(4 分)
答:
2.(1)认同:宰予违反天下同行的丧礼,而且还心安理得;(2)不认同:三年守丧期是一种形式而已,
孝敬父母应该在其生前,而不应墨守成规。
3.宰我主张守孝一年,而孔子主张守孝三年。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请说明理由。
答:
3.(1)赞同孔子的观点。理由:①子女出生 3 年才能脱离父母,所以父母死后,子女也要守孝 3 年。
②“孝”是“仁”和“礼”里的重要内容,孝敬父母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赞同宰我的观点
理由:①影响礼乐。因为“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②影响农业生产劳动。
(3)都不大赞同。不主张守孝。
理由:①首先要明确古人是怎么守孝的。古人要求在家守孝或在父母坟头筑房守孝三年。②现代还
这么守孝会影响工作。③守孝关键在于心诚,只要心诚,异地守孝也是一样的。④儒家主张“仁”,
“孝”是“仁”重要内容,忠于国家为人民做贡献,是“仁”更重要的内容。古人就有“忠孝有两
全”的说法,当“孝”与“忠”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求首先选择“忠”,看来忠于国家人民比守孝
更为重要。
(二)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15)
【2】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1.17)
【3】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
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
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17.21)
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可已矣( );(2) 食旨.不甘( ) 。
4.(1)时间周而复始,一周年;(2)美味,滋味甘美的食物。
5.孔子的“恕道”指的是什么?
答:
5.待人仁爱宽厚,能够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孔子的“恕道”与他对冉求、宰我的评价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9
6.不矛盾。因为孔子的“恕道” 重点在讲对他人的态度要将心比心、宽厚待人,但并不是对他人的错误听
之任之,睁只眼闭只眼。第二章中冉有为季氏搜刮民财,没有将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传达给季氏;第
三章中宰我认为三年的守丧期太长礼乐会废驰,应缩短到一年,并不理解守丧三年是对父母之爱的回报,
两个学生都有不对,因此孔子指出他们的错误并不是严苛待人。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
【材料二】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
则止矣。死则既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注]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圣王之法也。(《墨
子·节葬》)
注 疾:快速。
7.概括儒家与墨家提倡的居丧方式。
答:
7.(1)儒家:遵守礼制,为父母守孝三年以报答父母抚育之恩。
(2)墨家:提倡节葬,死者既葬,生者不必久哀,而应赶紧工作。
【译文】
材料一: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予真不仁爱啊!子女生下三年,然后才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的守丧
期,为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在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抚吗?”
材料二:棺木三寸厚,足以让尸体在里面腐烂就行;衣衾三件,足以掩盖可怕的尸形就行。及至下葬,下
面不掘到泉水深处,上面不使腐臭散发,坟地宽广三尺,就够了。死者既已埋葬,生人不当久哭,而应赶
快就业。人人各尽所能,用以交相得利。这就是圣王的法则。
六、“礼乐”与“仁”的关系(17.11)(3.3)
(一)阅读《论语》片段,回答问题。 (5 分)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玉帛”和“钟鼓”指代的分别是什么?(2 分)
答:
1.礼物和乐器
2.从上述文字看,“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作简析。(3 分)
答:
2.两者是形式和内核的关系。“礼”是外在的形式,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仁”决定和支配着“礼乐”。
如果没有“仁”这个内核,“礼”的存在将缺乏意义,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5 分)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人焉。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
矣。”(13.3)
10
【2】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
(16.3)
【3】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17.11)
【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
【5】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3.12)
(译:祭祖就如同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神就好像神灵真的在面前。孔子说,“我不参加祭祀,就和没有举
行祭祀一样。”)
3.根据以上几段文字,谈一谈你对孔子的“礼”的理解。
答:
3.(1)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孔子的礼就
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
(2)对于个人而言,礼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一种自身修养,既包括内在道德水平,又包括外在
礼仪。
(3)遵循礼义,不应只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要发自内心,讲究诚意。例如,当子女尽孝,最不容易的就是
对父母和颜悦色;祭祀祖先神灵,好像祖先神灵真的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