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ID:586578

大小:89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1-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长沙市一中 2021 届高三月考试卷(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共 10 页,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植物考古为何属于考古学?这是由它的研究目的决定的。界定一个研究领域的学科属性首先要考虑其 研究目的,植物考古的研究目的是认识和了解古代人类与植物的相互关系,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 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 而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不仅是植物考古的最终研究目标,也是现代考古 学的研究目的。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考古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古代文化的时空框架。然而到了 20 世 纪 60 年代初,兴起了“新考古学”运动。随着考古学文化谱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一些欧美考古学者开始 不满足局限于如此具体的考古学研究目标,提出应该进一步探讨古代人类的行为和生活,例如古人吃什么、 穿什么、住什么,如何生产劳作,如何相互交往,如何适应和认知自然界,等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复原 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另外,他们还提出在考古学文化谱系建立之后应该进一步探索这些相互衔接的考古学 文化是如何发生演变的,为何要发生变化,即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所以“新考古学”运动后来也被 称作“过程考古学”。经过数十年的激烈争辩和实践检验,这些新观点逐渐得到了考古学界的普遍认可, 并最终成了现今考古学的研究目的。既然植物考古也是将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古代文化的发展过 程作为研究的终极目标,当然属于考古学的研究范畴。 植物考古和其他考古分支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对象。植物考古的研究对象是考古发现的与古代人类生 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植物遗存。所谓直接相关就是指那些被人类利用的植物,包括食物、燃料、建筑材料、 工具、用具等;所谓间接相关是指那些虽然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却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植物,比如 依附在人工环境的各种杂草。而植物是有机物质,长期埋藏于土壤中会腐朽消失,这是植物遗存与其他文 化遗物的不同之处,所以不是所有与古代人类生活相关的植物都能长期保存在文化堆积中,并最终成为植 物遗存被考古学者发现。有幸能够长期埋藏在考古遗址文化堆积中的植物遗存分为植物大遗存和植物微小 遗存。植物大遗存分为三个类别:炭化植物遗存、特殊保存条件下的非炭化植物遗存、木材碎块和炭化末 屑。植物微小遗存也分为三个类别,即孢粉、植硅体和淀粉粒。 (摘编自赵志军《植物考古概述》) 材料二 20 世纪 60 年代,考古学界爆发了一场有关考古学理论和学术的大讨论。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浮选法应 运而生。浮选法的诞生,被美国著名考古学家皮特·温斯顿誉为“考古发掘技术中的一场革命”。首次使 用浮选法的是美国考古学者斯特鲁弗。当时虽然设施简单,其主持的“伊利诺斯河下游考古项目”也还是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浮选法突破了传统挖掘技术的瓶颈,在当时如同打开了阿里巴巴宝库,使考古学呈现 出一派前途无量的光景。 (节选自“百度百科”) 材料三 植物作为有机物质,长期埋藏于土壤中会逐渐腐朽消失。一般而言,除了某些特殊的埋藏环境,如极 干燥地区或长期被水浸泡的地点外,植物遗骸之所以能够在考古遗址中长期保存,主要是因为在埋藏前经 过了火的烤烧而变成了不易腐朽的炭化物质。炭化物质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土壤中的酸、碱、微生物等 因素均不会对其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不论遗址的埋藏环境如何,总会有一部分炭化植物遗存被保存在 文化堆积中,换句话说,一般的考古遗址中或多或少都应该埋藏有炭化植物遗骸。但是,与考古遗址出土 的其他遗物相比,植物遗骸的体积一般较小,如大多数植物种籽的尺寸都是以毫米计算,因此埋藏在土壤 中的炭化植物遗骸很难用肉眼发现。另外,炭化植物遗骸的物理性质十分脆弱,尤其是在潮湿的情况下, 轻微的碰撞或挤压就有可能造成炭化植物遗骸的破碎,因此在发掘过程中即便发现了炭化植物遗骸,使用 常规的发掘工具也很难将其从土壤中完整地剔取出来。 浮选法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如何通过考古发掘获取炭化植物遗存这一考古学难题。浮选法的原理实际 很简单,炭化植物遗骸比一般的土壤颗粒轻,比重略小于水,因此将土壤放入水中便可使植物遗存脱离土 壤浮出水面进而提取之,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特定的设备和一定的操作规程。需要指出的是,现在 有些考古工作者所采用的方法是将土样直接放入筛子内,然后再将筛子放入水中把土滤净,从而提取植物 遗存,这种方法不是浮选法,应该被称作水筛法。浮选法的关键在于“浮”,而水筛法的关键是在“筛”, 其原理是基于土壤颗粒与植物遗骸在体积上的区别。使用水筛法有很多不利因素,首先是在选择筛网孔径 上受到很大的限制,筛网的孔径不能太大,否则细小的植物遗骸也会随水流失,但孔径也不能过小,否则 很难将土漂洗净。再则,为了将土漂洗净,在操作过程中必需要在水中用力摆动筛子或靠强力水压从上而 下冲刷,这样很容易损伤脆弱的炭化植物遗骸。还有,由于水筛法是靠体积的大小分离植物遗骸与土壤颗 粒,那些大于筛网孔径的土壤颗粒必然混杂在提取结果中,给后期实验室的分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所 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采用浮选法来获取植物遗存。 考古遗址中埋藏的植物遗存是认识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资料,而浮选法是发现和获得植物遗存的 有效方法和手段,因此,在考古发掘中应该把运用浮选法获取植物遗存列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节选自赵志军《浮选法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考古发现的那些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植物和那些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而只是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植 物遗存,均是植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B. 部分欧美考古学者提出应该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因此“新考古学”运动 后来也被称作“过程考古学”。 C. 上世纪 60 年代考古学界有关考古学和学术的大讨论以及传统考古挖掘技术的局限,决定了“考古技术 中的一场革命”即“浮选法”的诞生。 D. 炭化植物遗骸具有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其物理性质使“浮选法”成为解决考古学难题“如何通过考古 发掘获取炭化植物遗存”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于植物考古学来说,如果相关的研究者没有弄清楚植物考古学的研究目的,就很有可能会在该研究领 域的学科定位上出现错误。 B. 作为有机物质的植物长期埋藏于土壤中会逐渐腐朽消失,因此与古代人类生活相关的植物只有极少数才 能成为被考古发现的植物遗存。 C. 在植物考古学家眼中,传统考古挖掘技术的“瓶颈”就在于使用常规发掘工具难以从土壤中完整剔取体 积较小、十分脆弱的炭化植物遗骸。 D. 材料三的内容表明水筛法与浮选法在目前考古发掘中还是各有所适用之处,但对于植物考古研究,作者 认为浮选法更应作为首选。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研究成果不属于“植物考古学”的一项是( ) A. 《聂尔库组早白垩世植物化石新材料及其地层意义》>(郑少林、张武) B. 《黍、粟碳化温度研究及其植物考古学意义》(王灿、吕厚远) C. 《城子崖遗址史前生业经济的植硅体分析》(葛利花) D. 《粟黍的起源与早期南传》(邓振华) 4. 结合材料三内容,与水筛法相比较,浮选法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答案】1. D 2. B 3. A 4. ①在原理上不同。浮选法主要是利用炭化植物遗骸的比重比泥土轻,略轻于水,采用“浮”的方式提取 (或:基于炭化物质、土壤颗粒以及水三者之间在比重上的差异)。②在提取结果上有所不同。浮选法所提 取的炭化植物遗骸比较完整、丰富,而且有利于后期的试验工作。③在特定设备与操作规程上有所不同。 采用特定设备可以避免损坏或遗漏植物遗存。 5. ①(第一段)首先指出植物考古学的学科定位(或:明确植物考古学是考古学的分支学科),阐述植物考 古的跨学科特点。②(第二段)然后主要介绍现代考古学研究目的的演变过程,论述植物考古属于考古学 的原因。③(第三段)最后两段明确植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论述植物考古学与其他考古分支的主要区别。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A.材料一第三段中的原文是“植物考古的研究对象是考古发现的与古代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植物遗 存”,必须是考古发掘的与古代人类生活相关的“植物遗存”才符合植物考古学研究的对象要求,当下存 在的与人类相关的“植物”不是植物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B.原文是“另外,他们还提出在考古学文化谱系建立之后应该进一步探索这些相互衔接的考古学文化是如 何发生演变的,为何要发生变化,即解释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所以‘新考古学’运动后来也被称作‘过 程考古学’,‘新考古学’运动被称作“过程考古学’”,与“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无关。 C.“考古学界的大讨论”是浮选法诞生的背景,而非主要原因;“传统考古挖掘技术的局限”是否决定了 “浮选法’的诞生”,在材料中没有交代,也并不能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材料一第四段中的表述是“不是所有”,无法判断是多还是少,绝对不等于“极少数”,因此“只有极 少数”表述不正确。 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能力。 A.这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都不属于植物考古学。这篇论文显示的研究对象是植物化石,早白垩世 是人类(新生代)出现之前,因此不符合植物考古的研究对象——“考古发现的与古代人类生活直接或间接相 关的植物遗存”。这篇论文显示的研究目的是“地层意义”,“地层意义”是地理学概念,而不是植物考 古学概念。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信息,比较概念异同的能力。根据“浮选法”这一关键词,可以快速将答题区间定 在材料三第二段。 由“浮选法的原理实际很简单,炭化植物遗骸比一般的土壤颗粒轻,比重略小于水,因此将土壤放入水中 便可使植物遗存脱离土壤浮出水面进而提取之”可知,“浮选法”的原理基于炭化物质、土壤颗粒以及水 三者之间在比重上的差异。 由“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特定的设备和一定的操作规程”可知,在特定设备与操作规程上有所不同。 由“由于水筛法是靠体积的大小分离植物遗骸与土壤颗粒,那些大于筛网孔径的土壤颗粒必然混杂在提取 结果中,给后期实验室的分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应该采用浮选法来获 取植物遗存”可知,浮选法所提取的炭化植物遗骸比较完整、丰富,而且有利于后期的试验工作。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本思路的能力。 由“植物考古为何属于考古学?这是由它的研究目的决定的”可知,第一段重点论述植物考古学的学科定 位。 由“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考古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古代文化的时空框架。然而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初, 兴起了‘新考古学’运动”“既然植物考古也是将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和解释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作为 研究的终极目标,当然属于考古学的研究范畴”可知,第二段主要论述现代考古学研究目的的演变过程, 植物考古属于考古学的原因。 由“植物考古和其他考古分支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对象”可知,第三段重点论述植物考古学与其他考古分 支的主要区别。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军 刘建超 “15 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哥查着字典读完一本泛黄的《孙子兵法》后,右手握着书轻轻拍 打着左手心,站立窗前一脸庄严,两眼望着无边天际对我说。哥那年 12 岁。 哥高中毕业报名参军。全县 800 名应届毕业生中挑选 3 名飞行员,哥是最后 6 名候选人之一。哥打开 箱子搬出平时不许我翻动的几十本宝贝书:“这些都留给你,好好学习,哥当了将军回来接你。”可哥政 审没有通过。哥哭了一天,背着母亲缝好的被子到 80 里外县化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每月 23 元工资。 哥的师傅为人尖刻。哥除了干活还要给师傅洗衣打饭,星期天还去乡下帮助师傅家干田里的活。哥的 师傅烟瘾大,爱下棋,常哄着哥陪他下棋,谁输了谁就买一包“黄金叶”。哥的工资除去吃饭大都“孝敬” 师傅吸烟了。学校放暑假,我背着一小口袋白蒸馍去看哥,哥屋里除了母亲缝的那床被子,啥都没有。一 张苇席铺在地上,上面堆满了棋书。哥光着膀子坐在席上打棋谱能打一通宵。“目前局势是这样的,我贏 师傅已在把握之中了。”哥说。晌午,哥和师傅下棋又连输三盘。师傅抻着黑乎乎的手从小口袋里抓走了 三个白蒸馍,我心疼得直掉泪。哥说“兵不厌诈,你还不懂。”哥学徒期满那天,在职工食堂向师傅挑战 “谁输一盘,一条‘黄金叶’。”哥将三条烟放在桌上。围观的人开始起哄。师傅掏出一沓菜票:“输了 下个月吃咸菜!”哥就蹲在凳子上,一手托腮,一手调动兵力,直杀得师傅大冷天硬是出了一头汗。不少 人给哥的师傅当“高参”也无济于事。哥干脆利索连胜三盘。哥收起菜票揣着烟从容潇洒走出食堂。师傅 瞪着眼张着嘴半天没缓过劲儿。 15 年后,哥没有当上将军却当上了爸爸。哥给女儿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上将。嫂子噘着嘴老大不愿意。 上将升入小学后,嫂子的厂里出现困难,厂里不少职工托人找关系往哥的厂子里调,嫂子也怂恿哥去找领 导谈谈。哥在屋里背着手不停踱着步子,说:“从目前局势看,我厂的效益确实不错,但是污染严重,治 理是早晚的事。而你厂的产品是国家建设的资源性产品,定当扶持。”如哥所料,不出一年,哥的厂被勒 令停产,嫂子的厂子又红火起来。嫂子对哥佩服得不得了,对哥伺候得更周到。 上将升中学时,城里兴起建房热,许多职工借钱筹资在县城新规划的职工新区盖房子。哥不为所动。 老街坊为庆祝新房建成,请哥去喝酒,饭桌上,哥蹦出两个字“惜哉”。主人让哥说个明白。哥用手指蘸 着酒在桌上画了一幅地图,一手撑着腰,一手拿着一根筷子:“目前的局势是这样的,世界资源之争,重 点在石油,10 年 20 年之后,则是水资源。云梦河水质优良,却是水患之根,治理是早晚的事。从地理位置 看,治理云梦河非葫芦口处莫属。在此地建职工新区,费了人力、物力、财力,住不上三年五载就拆迁, 岂不惜哉?”主人不爱听,酒席未散就把哥请了出去。3 年后,职工新区果然开始拆迁,哥成了县城家喻户 晓的人物。 天未降大任于哥,同样劳其筋骨,空乏其身。女儿上将在一次郊外春游中出了车祸,嫂子晾晒衣服时 不慎从二楼坠下,住院 3 个月,还要定期做康复理疗。哥花光所有积蓄,变卖了家当,背了一身债务。哥 却处之坦然,只是头发白了许多。闲暇时,哥推着嫂子出去“散步”,嫂子怀中抱着两样东西,一只折叠 小马扎,一副象棋。哥放稳轮椅,打开小马扎,铺开棋盘。接受男女老少的挑战。不论其棋艺高低,哥从 不敷衍。每次把对手逼入绝境,一声“将”之后,哥便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来,抽出一支叼在嘴上,嫂子 会及时划一根火柴将烟点燃,对哥粲然一笑。哥深吸一口烟,再将烟雾从鼻孔唇缝缓缓吐出,那份踌躇满 志的神态俨然一位将军。 (选自《中国小小说典藏品》,有删改) 6.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通过“15 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这一句简短的语言描写让一个充满自信、有雄心大志的 “哥”的形象跃然纸上,开篇就让读者感受到“哥”的非同寻常。 B. “哥”在学徒期满那天,在职工食堂向师傅挑战,并“干脆利索连胜三盘”“收起菜票揣着烟从容潇洒 走出食堂”,说明“哥”好胜心强,最终战胜师傅,扬眉吐气。 C. 小说善于从细微处展示人物内心,“目前局势是这样的”,这句口头禅表现出“哥”虽然没有成为真正 的将军,但灵魂深处的将军梦使他不自觉地产生角色代入感。 D. “嫂子”这一人物着墨不多,但在她身上体现情节发展,对“哥”的形象起到衬托作用。如“嫂子也怂 恿哥去找领导谈谈”,引出“哥”对两家单位发展趋势的高明预见。 7. 画横线的句子意蕴丰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上承“哥”没有实现“将军”梦的遗憾,下启“哥”后来的坎坷遭遇。 B. 以“我”的视角评论“哥”的境遇,既真实可信,又体现作者冷峻客观的态度。 C. 句子的文言风格,符合“将军”一词的古典色彩,也呼应“哥”的用语习惯。 D. 画线句子化用孟子的名言,以一种辛酸的口吻揭示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8. “哥”下棋最终战胜师傅,这一情节在前文中已有多处伏笔,请简要概括。 9. “哥”只是一个平凡人物,小说结尾却说他“俨然一位将军”,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B 7. B 8. ①“哥”屋里堆满了棋书,痴迷打棋谱;②“哥”说“赢师傅已在把握之中了”;③“哥”连输三盘, 却说“兵不厌诈”;④“哥”学徒期满那天主动向师傅挑战。 9. ①从情节来看,“哥”智斗师傅,洞察厂况,预见拆迁,这些经历富有将军般的神奇色彩;“哥”命运 坎坷,像将军一样经历很多磨难。②从人物形象来看,“哥”从小有当将军的远志;“哥”身上有将军般 的智慧,明察形势、能屈能伸、多谋善断、高瞻远瞩;面对困境,“哥”有将军一样的精神,做自己的命 运的主帅,从容自信,坚忍不拔,坦然面对不幸。③从主旨看,小说表达了对平凡人物不幸遭遇的同情, 对平凡人身上远大抱负、杰出才智、高贵精神的赞扬。 【解析】 【分析】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说明‘哥’好胜心强”错误,应该是表现“哥”的深谋远虑、欲擒故纵。 故选 B。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句子含义的能力。 B.“冷峻客观”错误,这里既包含着对“哥”遭遇的同情,也有对“哥”坚强面对困境的赞扬。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情节结构的能力。 题干要求概括“哥下棋最终战胜师傅”的伏笔,需要学生从前文筛选概括哥学棋、下棋等情节。 由“一张苇席铺在地上,上面堆满了棋书。哥光着膀子坐在席上打棋谱能打一通宵”可知,哥为了赢师傅, 一直在努力学习下棋、打棋谱。 由“目前局势是这样的,我贏师傅已在把握之中了”这一语言描写可知,哥已经看清了局势,明白自己可 以赢师傅了。 由“晌午,哥和师傅下棋又连输三盘。师傅抻着黑乎乎的手从小口袋里抓走了三个白蒸馍,我心疼得直掉 泪。哥说‘兵不厌诈,你还不懂。’”可知,哥为了消除师傅的戒心,故意接连输棋,准备最后一击。 由“哥学徒期满那天,在职工食堂向师傅挑战‘谁输一盘,一条“黄金叶”。’哥将三条烟放在桌上。围 观的人开始起哄。师傅掏出一沓菜票:‘输了下个月吃咸菜!’”可知,哥学徒期满,主动挑战师傅,说 明他已经能够战胜师傅了。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人物形象、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 题干问“‘哥’只是一个平凡人物,小说结尾却说他‘俨然一位将军’”,学生需要从中找出“哥”像将 军的表现,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和作用。 本文第二段叙述哥哥智斗师傅,第三段叙述哥哥深入分析两个厂子的情况,第四段叙述哥哥根据自己的分 析预见了新区拆迁问题,从中可以看出哥哥运筹帷幄,具有将军的特点;同时,哥哥面对师傅的处处刁难、 嫂嫂的不理解等问题,写出哥哥命运坎坷,像将军一样经历很多磨难。 由“‘15 年以后,我会成为一名将军。’哥查着字典读完一本泛黄的《孙子兵法》后,右手握着书轻轻拍 打着左手心,站立窗前一脸庄严,两眼望着无边天际对我说”可知,哥哥从小就立下当将军的志向;哥哥 面对师傅的刁难,为了学到手艺,能屈能伸,能准确分析两个工厂的特点、国家的政策等,可见哥哥确实 具有将军一样的智慧;面对个人命运、家庭灾难等,哥哥没有颓废,而是努力争取,从容自信,坦然面对 各种不幸,可见哥哥具备将军一样的精神。 主旨上,本文讲述“哥”这样一个小人物的故事,通过写“哥”这个小人物想当将军,却一直遇到各种各 样的艰难坎坷,而又不懈奋斗、不屈不挠的故事,表达作者对评分人物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平凡人身上远 大抱负、杰出才智、高贵精神的赞扬。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也。曾祖潜,太子少傅..,汉末避地会稽,因家焉。愉年十三而孤,养祖母 以孝闻,与同郡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康齐名,时人号曰“会稽三康”。吴平,愉迁于洛。惠帝末,归乡 里,行至江淮间,遇石冰、封云为乱,云逼愉为参军,不从,将杀之,赖云司马张统营救获免。东还会稽, 入新安山中,以稼穑读书为务,信著乡里。后忽舍去,皆谓为神人,而为之立祠。建兴初,始出应召。帝 为晋王,使长兼中书郎。于时刁协、刘隗用事,王导颇见疏远。愉陈导忠贤,有佐命之勋。由是不合旨, 出为司徒左长史,累迁吴兴太守。及苏峻反,愉朝服守宗庙..。初,愉为司徒长史,以平南将军温峤母亡遭 乱不葬,乃不过其品。至是,峻平,而峤有重功,愉往石头诣峤,峤执愉手而流涕曰:“天下丧乱,忠孝 道废。能持古人之节,岁寒不凋者,唯君一人耳。”时人咸称峤居公而重愉之守正。咸和八年,诏曰:“尚 书令玩左仆射愉并恪居官次禄不代耕端右①任重先朝所崇其给玩亲信三十人愉二十人禀赐愉上疏固让,优诏 不许。重表曰:“方今强寇未殄,疆场日骇,百姓困苦。大弊之后,仓库空虚,功劳之士,赏报不足,困 悴之余,未见拯恤。宜并官省职,贬食节用,勤抚其人,以济其艰。臣等不能赞扬大化,纠明刑政,而偷 安高位,横受宠给,无德而禄,殃必及之,不敢横受殊施。”从之。王导闻而非之,愉欲大论朝廷得失, 陆玩抑之乃止。后导将以赵胤为护军,愉谓导曰:“中兴以来,处此官者,周伯仁、应思远耳。今诚乏才, 岂宜以赵胤居之邪!”导不从。其守正如此。由是为导所衔。后省左右仆射,以愉为尚书仆射....。愉年在悬. 车.,累乞骸骨,不许。病笃,遗令敛以时服,乡邑义赗,一不得受。年七十五,咸康八年卒,谥曰贞。 (节选自《晋书·孔愉传》) [注]①端右:指宰辅重臣,亦特指尚书令。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尚书令玩/左仆射愉并恪居官次/禄不代耕/端右任重先朝/所崇其给玩/亲信三十人/愉二十人/稟赐/ B. 尚书令玩/左仆射愉并恪居/官次禄不代耕/端右任重/先朝所崇/其给玩亲信三十人/愉二十人禀赐/ C. 尚书令玩/左仆射愉并恪居官次/禄不代耕/端右任重/先朝所崇/其给玩亲信三十人/愉二十人/禀赐/ D. 尚书令玩/左仆射愉并恪居/官次禄不代耕/端右任重先朝/所崇其给玩/亲信三十人/愉二十人禀赐/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傅与少师、少保并称“三少”或“三孤”,一直具有实权,文中太子少傅是辅导太子之官。 B. 宗庙是儒教祖先崇拜的产物,是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之地,也为王室国家的代称。 C. 尚书仆射指的是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也就成为了尚书省的长官。 D. 悬车常常指悬束其车而不用,即致仕,也可形容隐居不仕。在本文中为七十岁之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愉幼年丧父,孝顺且有声誉。孔愉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因奉养祖母以孝顺闻名,与同郡人张茂、丁潭 齐名,当时人称他们“会稽三康”。 B. 孔愉坚持己见,不肯担任参军。孔愉走到江淮之间时,被封云逼迫当参军,孔愉不顺从,封云打算杀了 他,后来靠张统营救才得以免死。 C. 孔愉操行高尚,为时人所称赞。孔愉前往石头城慰问为国立功的温峤,温峤冰释前嫌,人们对温峤身居 公卿之位又德操守正而称赞不已。 D. 孔愉恪守正道,敢于直言进谏。王导准备任用赵胤为护军,孔愉认为要有周伯仁、应思远那样才华的人 方能担任,王导没有听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时刁协、刘隗用事,王导颇见疏远。愉陈导忠贤,有佐命之勋。 (2)病笃,遗令敛以时服,乡邑义赗,一不得受。 14. 结合全文,概述孔愉拒绝皇帝赏赐的原因。 【答案】10. C 11. A 12. C 13. (1)当时刁协、刘隗当权,王导很是被疏远。孔愉陈说王导的忠贤,有辅佐创立大业的功勋。 (2)(孔愉)病重时,写遗嘱(让家人或侍从)用当时平常的衣服入殓,乡邻亲属赠送的助葬的财物用品, 一律不准接受。 14. ①孔愉认为在当前国库空虛、百姓困苦的情况下,为政者应多将钱用于周济百姓,奖赏有功之人。②孔 愉为人廉洁刚正,奉行无功不受禄的原则。 【解析】 【分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断句的能力。 本句的翻译为:尚书令陆玩、左仆射孔愉居官治事都能恭谨而行,俸禄抵不过耕田种地的收入。尚书令责 任重大,是先朝所重视的,赐给陆玩亲信三十人,孔愉二十人,(这是)皇帝的赏赐。 “禄不代耕”中,“禄”做“不代耕”的主语,与前文断开,排除 BD;“端右任重”“先朝所崇”都是说 明两个人为官的情况,应分别成句,排除 A。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A.“少傅”是古代官名,“三孤”之一。周代始置,为君国辅弼之官。与少师、少保合称“三孤”。太子 少傅主要职责是教习太子,但是后来一般为大官加衔,以示恩宠,没有实权,仅为虚职。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C.张冠李戴。孔愉前往石头城见温峤,温峤拉着孔愉的手流泪说:“当今天下时局动乱,忠孝之道衰废。 能保持古人的节操,在艰难的情况下也不改变的,只有您一个人罢了。”应该是当时的人称赞温峤虽然身 居公卿之位却推崇孔愉的守正的德操。另外,“冰释前嫌”是无中生有。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1)用事,当权;见,被;陈,陈说;佐命:辅佐创立大业。 (2)病笃,病重;时服,当时通行或普通的衣服;赗,助葬的财物;一,全。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根据题干“拒绝赏赐”可将答题区间定位在“方今强寇未殄,疆场日骇,百姓困苦。大弊之后,仓库空 虚,功劳之士,赏报不足,困悴之余,未见拯恤。宜并官省职,贬食节用,勤抚其人,以济其艰。臣等不 能赞扬大化,纠明刑政,而偷安高位,横受宠给,无德而禄,殃必及之,不敢横受殊施。” 由“方今强寇未殄,疆场日骇,百姓困苦。大弊之后,仓库空虚,功劳之士,赏报不足,困悴之余,未见 拯恤。宜并官省职,贬食节用,勤抚其人,以济其艰”概括出第一点。 由“臣等不能赞扬大化,纠明刑政,而偷安高位,横受宠给,无德而禄,殃必及之,不敢横受殊施”概括 出第二点。 【点睛】参考译文: 孔愉字敬康,是会稽山阴人。(孔愉的)曾祖孔潜,(官至)太子少傅,在东汉末年避乱到会稽郡,由此 定居于此。孔愉十三岁时父亲去世,因奉养祖母以孝顺闻名,与同郡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康齐名当时人 称他们“会稽三康”。东吴被平定后,孔愉移居到洛阳。惠帝末年,(孔愉)回家乡,走到江淮之间,遇上 石冰、封云作乱,封云逼迫孔愉当参军,(孔愉)不顺从,(封云)要杀他,靠封云的司马张统营救得以免死。 (孔愉)向东回到会稽,到新安山中,以种地读书度日,他的信誉在乡里著名。后来忽然离去,(乡人)都以 为他是神人,为他立祠庙。建兴初年,(孔愉)才出来接受召见。皇帝做晋王时,让(他)长期兼任中书郎。 当时刁协、刘隗当权,王导很是被疏远。孔愉陈说王导的忠贤,有辅佐创立大业的功勋。因为这件事不符 合(晋王的)意旨,(孔愉)外任司徒左长史,多次升迁至吴兴太守。到苏峻反叛时,孔愉身穿朝服守住宗庙。 当初,孔愉做司徒长史时,因平南将军温峤的母亲亡故,遭逢乱世不得归葬,就不提升温峤的品级。到这 时,苏峻被平定了,而温峤立了大功,孔愉前往石头城见温峤,温峤拉着孔愉的手流泪说:“当今天下时局 动乱,忠孝之道衰废。能保持古人的节操,在艰难的情况下也不改变的,只有您一个人罢了。”当时人都 称赞温峤身居公卿之位而能推崇孔愉恪守正道(的德操)。咸和八年,诏书说:“尚书令陆玩、左仆射孔愉居 官治事都能恭谨而行,俸禄抵不过耕田种地的收入。尚书令责任重大,是先朝所重视的,赐给陆玩亲信三 十人,孔愉二十人,(这是)皇帝的赏赐。”孔愉上疏再三推辞,(皇帝)颁发诏书不答应他的请求。(孔愉) 又上表说:“当今强大的敌寇还没消灭,边境紧张,百姓生活困顿劳苦。大难之后,国库空虚,有功的人, 奖赏不足,贫困愁苦之后,没有受到拯救周济。应当合并官职减省官员,节省食用,尽力抚慰百姓,周济 他们的困难。臣等不能辅助弘扬大化,纠正宣明刑法政令,而苟且安居高位,无缘无故受到宠信赏赐,没 有功德而得到俸禄,祸殃一定会降临,不敢无缘无故接受特别的赏赐。”(皇帝)同意了。丞相王导听说后 责难他,孔愉还想评价朝廷的得失,被陆玩制止后才停止。后来王导将要任赵胤为护军,孔愉对王导说:“自 中兴以来,担任这个官职的,是周伯仁、应思远。现在确实缺乏人才,怎么能让赵胤来担任这个职务呢!” 王导没有听从。(孔偷)就是这样恪守正道。因为这个(他)被王导怨恨。后来撤销左右仆射,任孔愉为尚书 仆射。孔愉已到了七十岁,多次请求退休,都没有得到许可。(孔愉)病重时,写遗嘱(让家人或侍从)用当 时平常的衣服入殓,乡邻亲属赠送的助葬的财物用品,一律不准接受。七十五岁时,咸康八年去世,谥号 贞。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二日①出郊 [宋]王庭理②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③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④。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二月二日:农历踏青节。②王庭理:宋代诗人,弃官筑草屋于卢溪,隐居五十年。③写此诗时,李 商隐为了生计,只身远赴梓州,任职柳仲郢幕府。④亚夫营:周亚夫屯兵细柳,亚夫借指幕主的柳姓。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诗先写太阳未出时,江城隐于雾中,随后天晴,雾幔卷起,云雾完全消散后露出山石。 B. 王诗颈联通过视听结合展现了春日勃勃生机,且与颔联远近结合,使写景富有层次感。 C. 李诗颈联巧用典故,暗含诗人的情感,同时也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揭示了情感变化的原因。 D. 李诗尾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新滩不理解游人的心意,这实际上与诗人的主观情感有关。 16. 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试简要概括。 【答案】15. A 16. ①王诗通过对充满生机的春景和充满快乐的农家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光 和农家生活的喜爱之情。②李诗中因为诗人羁泊天涯、欲归不能,抒发了自己宦游在外的辛苦(孤独)和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愁闷郁抑、无人理解的失意情怀。 【解析】 【分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A.“云雾完全消散后露出山石”错,由“云犹含态石披衣”可知,虽然天晴了,但许多云还未散去,还要故 意作态,那些山石上还没有散掉的云就像给石头披上了衣服似的。 故选 A。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鉴赏 诗歌感情的能力。 《二月二日出郊》首联写出了太阳未出时山城在雾中的特有景色;颔联写雾消天晴之景;颈联是近景,黄 鹂语,紫燕飞,一片春日生机;尾联从物写到人,用鸟类逢春之乐,衬托田家早耕归来的愉快心情,抒发 了诗人对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月二日》中,“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首联是说,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春风 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颔联是说,花蕊如须柳芽如眼婀娜多姿, 紫蝶黄蜂盘旋飞舞情意更长。“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颈联是说,客居万里之外常思回归 故里,柳幕任职已有三年时光。颈联转写长期寄幕思归。“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尾联是 说,江上的新滩不理解我的心意,风吹雨打屋檐似的哗哗作响。这首诗前边写自然景物赏心悦目的美,后 边写自己失意后凄苦不堪的愁。抒发了自己宦游在外的辛苦(孤独)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愁闷郁抑、 无人理解的失意情怀。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 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 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 (3)《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表现这效果 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故)木受绳则直 (2). 金就砺则利 (3). 飞湍瀑流争喧豗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5). 必能裨补阙漏 (6). 有所广益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容易写错的字有:砺、利、湍、喧、豗、砯、壑、裨、阙、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些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占据前列的书,内容虽不足观,但在书名、封面上做足了文章,加之有名人的 “倾情推荐”,足以激发起读者的购买欲望。一旦某种图书畅销,类似的选题便蜂拥而至,粗制滥造往往 与跟风炒作相伴而生。书中如果没有真知灼见倒没什么,有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述,会导致一些负面 的效应。 好书为什么没人买呢?原因有很多。比如,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无法静下心来读那些深刻、 厚重的好书,找一些轻松、平庸的书来消遣也无可厚非。况且,如今读纸书,无论读的是什么,似乎都比 读电子书显得更有格调一些。而好书之所以没人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每年出版图书 50 多万种,即 便其中不乏一定数量的好书,也被湮没在茫茫书海之中了。读者找到一本适合自己的好书,好比海底捞针, 难度很大。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图书,( )。据说,目前一本新书的动销时间大概是 3 个月。这就意味着, 一本新书在书店的书架上摆放了 3 个月,如果少人问津,无论内容如何,都将下架回仓,其在图书零售市 场上的生命就宣告终结了。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使书店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 B. 书店即使面积再大,书架再多,也难以承载 C. 面积再大,书架再多的书店,也不可能承载 D. 实在难以承载,因为书店的面积有限、书架不够 19. 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D.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20. 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18. B 19. D 20. 书中没有真知灼见倒没什么,如果有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述,就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 【解析】 【分析】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A.“难以承载”的主体不应是“书店面积”“书架”。 C.说法绝对,不合逻辑。 D.与前文“图书”无法衔接。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和 D 项都使用了拟人的修辞。 A.比喻,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B.借代,诗人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C.夸张,“似将海水添宫漏”,是以海水的巨大容量来夸张长门宫的夜长漏永。 故选 D。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如果”位置不当,且缺乏与之照应的词语“就”;二是“导致”与“效 应”不搭配。 故句子改为:书中没有真知灼见倒没什么,如果有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表述,就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效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新冠病毒”的传播方式中,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因此,有些人认为,只要戴上了口罩, 就能预防此类病毒。而事实上,它还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或者气溶胶传播。 当然,佩戴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在佩戴口罩前,也一定要先了解口罩。 ① ,常见 的如 N95 口罩、医用口罩、棉布口罩、防尘口罩等。医用口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它结合了医用外科 口罩和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优点,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各种颗粒物,同时也可阻断飞沫和血液等分泌物, ② 。N95 口罩属于颗粒物防护口罩,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各种飞沫传染“新冠病毒”。其他类型口罩的 效果可能会差一点,甚至起不到预防的作用。所以,如果选择错了口罩,可能会让病毒有可乘之机。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戴口罩时要保证口罩和面部相贴合,比如 N95 口罩的夹子 要紧贴在鼻子上。如果是医用口罩,要仔细地调整铁丝, ③ ,这样可以防止病毒进入呼吸 道。这往往也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应特别注意。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22. 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 15 个字。 【答案】21. 示例:①口罩有多种类型②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入侵③使其与鼻梁紧贴 22. 示例:①不是戴上口罩就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或者“新冠病毒”传播方式不只有一种。②不能选择 错误的口罩。③不能忽视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解析】 【分析】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文“我们在佩戴口罩前,也一定要先了解口罩”可知,是要介绍口罩;再根据后文“常见 的如 N95 口罩、医用口罩、棉布口罩、防尘口罩等”可知,前句介绍口罩的种类。故填写“口罩有多种类 型”。 第二空,根据“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各种颗粒物,同时也可阻断飞沫和血液等分泌物”可知,这里讲的是 口罩的作用,语段讲的是“新冠病毒”,因此,填写“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 第三空,根据“要仔细地调整铁丝”和“这样可以防止病毒进入呼吸道”可知,调整铁丝是为了让口罩和 鼻子贴的更近,这样防止病毒,因此填写“使其与鼻梁紧贴”。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段落内容和掌握变换句式的能力。 第一段说“而事实上,它还可以通过密切接触或者气溶胶传播”,可见该段强调口罩并不一定全部预防病 毒。 第二段介绍口罩的种类和如何选择口罩,说明预防新冠病毒,不能选择错误的口罩。 第三段强调“我们还要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说明不能忽视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3 年,“光盘行动”号召民众吃光盘中食物,倡导厉行节约,成为年度十大新闻热词。2020 年,国 家领导人以司马光所言“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来告诫民众注意“舌尖上的浪费”,“光盘行动” 再度成为年度十大流行语,也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不过也有部分人认为,当今社会物质资料丰富,完全可 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大力倡导“光盘行动”未免不合时宜;如果“光盘”成风,内需与社会发展都会 受到影响;每个人都有处理自己财物的自由,没有必要就“盘子问题”大做文章等。这些看法也引发了众 多的争论。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请结合上述材料,给你的亲朋好友或同学写一封信,说说你 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厉行光盘行动,共创文明社会 亲爱的朋友: 你好!今天我想就“光盘”这一问题和你谈谈我的心声。 亲爱的朋友,你一定很熟悉水吧! 水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常见、最美好、也是最神秘的物质。水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刻陪伴着我们;为 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可是我们对水太不重视了,许多人毫无顾忌地浪费水,平白无故地把水弄脏,使 人无法再用,造成原本不富余的这种资源更感紧缺,甚至于形成水流。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就没有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世界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每 一滴水,使每一滴水体现出它的价值。 你肯定还知道,有一种节约叫做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做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做光盘。 而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美食。这些微小事情都散发着公益爱心,在“光盘”行动中,很多 朋友身体力行,吃光盘中所有食物,成为身边榜样。我想和你,和大家共同约定:反对浪费,从我做起, 光盘行动,大家行动起来!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其实吃光自己盘子里的食物,不但给环境减少了污染,更体现了我们 的勤俭节约,不浪费食物的传统美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思是说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 想想这碗粥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要的每半根丝,每半缕钱, 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几多物质能源和几多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这句话告诫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 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切莫把日常微小的事情看轻了,从来不知珍惜。要知道 每一件东西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桩桩来之不易。 全世界饥饿人数超过 10 亿!全球平均每年饥饿死亡人数达 1000 万,每六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 死亡!如我们每天的食物浪费 5%,就可以救活 400 万的饥民! 文明就餐,不仅仅是个人良好素质的表现,更是一种美德的塑造。其实“光盘行动”就在我们身边, 如果你看、寻找就能发现!亲爱的朋友,让我们致力于“光盘行动”中吧!节约食物,珍惜食物。从自己 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共同创造文明社会。 此致 敬礼 你的朋友 X 年 X 月 X 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能力。 【审题】这次的作文命题,聚焦的是“舌尖上的浪费”,与当今社会热点紧密联系:从大处着眼,事关国 家粮食安全战略;从细处来看,涉及个人习惯饮食习惯养成;以德育目标来判断,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是发扬节俭惜物的传统美德,而浪费粮食、暴殄天物则是本性沦丧的表现。作文命题和 2020 年全国卷 I 一 样,考查语言思维,让考生结合自身实际做出选择,完成写作任务。因此学生只能围绕大型宴席、旅游团 餐、学生套餐、公务聚餐、网红吃播五种餐饮浪费现象中的一种谈自己的认识思考,并且要结合自己的见 闻来谈,有生活、有真我。 关于大型宴席:婚宴、丧宴寿宴、满月宴……中国百姓爱热闹,爱喜庆,追求仪式感,甚至爱讲排场,摆 阔气。动辄就会置办酒席招待亲朋好友。大鱼大肉,好酒好菜,盛宴通常会变成“剩宴”,通常是都没有 动过几筷子,就被直接收入泔水桶。 关于学生套餐:学生餐虽方便快捷,但因为学生的饭量和口味不同,加上挑食、减肥或对套餐满意度低等 原因,浪费也很严重。 关于公务聚餐:调查显示,商务宴请和政府公务吃喝的浪费现象最为严重,“不花自己钱不心疼”和政府 问责不到位是主因。 关于网红吃播:有人通常会这么想,网红吃播是不是家里有矿,不然天天这么吃,怎么还吃不穷,还特别 的瘦,实并不是这样的,网红吃播并不是“大胃王”,都是套路,吃了再把食物吐掉,特浪费。“大胃王” 式吃播除了传递畸形的饮食文化和铺张浪费的价值观外,还隐藏着巨大的生命安全问题。 学生要对自己所选的餐饮浪费现象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不然,结合自己的见闻,写出自己深入 的思考和真切的感受。另外,作为时事评论类文章,一定要激浊扬清,弘扬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 任务分析: 1.情境限制:让学生针对上述社会现象谈出自己的观点,这就告诉学生不能脱离材料内容; 2.体裁限制:给同学或朋友写一封信,要注意信的格式。 【立意】1.应知稼穑苦,须知物力艰 2.扼浪费之陋习,扬节俭新风尚; 3.文明餐桌,光盘行动; 4.物质生活虽丰富,节俭习惯不能丢; 5.满足生活需要,不等于浪费 6.发扬节俭惜物的传统美德 【素材】1.“光盘行动”提出的背景是中国日益严重的“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而这一现象也得到中央的 高度重视,要求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 风。目前,全国上下已掀起了一场整治“舌尖上的腐败”的革命。公款吃喝浪费确需整治,但整治吃喝浪 费不能止于党政机关,当下全社会广泛存在的吃喝浪费现象,更加令人心痛,这必须靠全民参与,共同纠 正。眼下,正在全国各地宾馆酒店里举行的婚宴、寿宴、谢师宴等各种名目的宴请,动辄几十桌、上百桌, 包席包场。而这种宴请往往需要提前数月预定酒店,十分火爆。与宴请的火爆相比,宴席上的菜品却往往 遭遇“冷遇”,不太受欢迎。面对一大桌美食,嘴馋又嘴挑的宾客们却浅尝辄止,尚未吃饱,便离席而去, 一桌桌“剩宴”由此而生。有人感言,宴请菜品虽多,但真不如 1—2 个家常菜来得实在。 2.在学校里我们似乎都有这样一种感受:食堂的饭菜好难吃。于是,学生浪费粮食也成了一种常态。我们 经常看到这样现象:有的同学家庭条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菜是自己不喜欢吃的! 有的同学着急去玩,盛饭和汤的时候,走路慌张就把饭汤洒在地上!有的同学一边吃一边打闹,互相丢饭 菜……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可是, 如果你浪费这一点,他浪费这一点,大家都浪费这一点,那就是一个惊人的损失了!同时,有的同学饭前 不洗手,还把吃的东西拿出食堂,边走边吃,吃完就随便丢在路上,这和挑食、浪费粮食一样都是不文明 的就餐习惯!这种不文明会非常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文明学生的良好形象!同学们,你想做个文明的小 学生吗?那就从文明餐桌,拒绝浪费开始吧! 其实节约粮食,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饭菜;不在吃饭的时候,丢饭菜玩!不挑 食,无论爸爸妈妈给我们吃的,还是学校里的饭菜,都是有利于我们身体成长的,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 都要通通吃掉它!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