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教案

ID:586755

大小:1.16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1-03-22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社 戏 知识与技能 体会江南水乡的文化生活,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 重点 ‎1.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2.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难点 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课文录音磁带、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快乐美好的,是一段难忘的体验。童年是自由的天堂,人们成年后回忆起往事,总是对它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怀念童年时代的小说——《社戏》,体会一下这位伟大的斗士对童年时代生活的怀念和对农家小朋友诚挚情谊的眷恋。‎ 本文是鲁迅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鲁迅母亲的娘家在绍兴附近的平桥村,童年的鲁迅因此有机会与农民的孩子交朋友,并了解农民的生活。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同情农民、歌颂农民的篇章,《社戏》就是这类作品中的名篇。‎ ‎1.听课文朗读音频,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3.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本文一共写了八件事,分别是:‎ ‎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②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③看社戏前的波折;④夜航去看社戏途中;⑤去赵庄看社戏;⑥看社戏后归航;⑦偷豆;⑧六一公公送豆。详写的是:③④⑤⑥⑦;略写的是:①②⑧。‎ ‎4.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 因为文章主要写看社戏,所以赵庄演社戏,夜航去看社戏途中,看社戏前的波折,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内容详写,其他情节与看社戏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5.本文的中心情节是什么?文中围绕中心事件又写了哪些事情?请写出每件事的主题词。‎ 赵庄看戏。又写了戏前波折,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 ‎1.“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在春末夏初。因课文中“消夏”“扫墓完毕之后”“罗汉豆成熟”“两岸的豆麦”这些写的是春末夏初时的景物。‎ ‎2.“我”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 ‎“我们”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钓钩,“伏在河沿上去钓虾”,“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照例”,表明钓得的虾总归“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们也都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我”看着在清澈的河水中,呆子似的虾“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被钓上来,自然乐趣甚浓;吃着自己和小朋友一起钓来的虾,乐在心里。‎ ‎“我们”还常一同去放牛。黄牛水牛都“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诗经》,“却全都嘲笑起来了”。这嘲笑是善意的,实际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我”怕牛,还因此被嘲笑,却还跟着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远远地跟着,站着”。在这放牛被嘲当中,更表现出彼此的亲密。“我”跟着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种浓浓的乐趣。‎ ‎3.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起什么作用?‎ 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二部分开头的“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4.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看社戏前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首先解决了船的问题,接着又提出三条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乱跑;三是大家又都识水性。还用写包票作了保证,让外祖母放心,这才实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这样叙写既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性格,又使文章跌宕起伏。‎ ‎5.“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产生过什么误认?这些误认表现了什么?‎ ‎“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曾产生过两点误认: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误认为赵庄,二是把“渔火”误认为戏台上的灯火。心急才产生了误认,写这两点误认,既构成了情节的曲折,又进一步表现出“我”急欲去到赵庄,看到演戏的心情。‎ ‎6.齐读课文第11~13自然段,讨论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月夜行船时沿途景色的,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的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这几方面,写出了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依次写出了“我”在沿途的种种见闻和感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其中有形的是:“起伏的连山”“一丛松柏林”;有色的是:豆麦的“碧绿”、月色的“朦胧”;有声的是:笑声、嚷声、水声、笛声;有味的是:豆麦的清香;有情的是:“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作用: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也烘托出“我”去看社戏时轻松、愉快、兴奋的心情。‎ ‎7.“我”在望到戏台时的心情怎样?‎ ‎“我”望到“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胡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那缥缈月夜间的戏台,使“我”疑心是“画上见过的仙境”,全神贯注地一直望到“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表达出“我”无限欢喜、兴奋之情。‎ ‎8.那天晚上的社戏到底好不好看?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 ‎(2)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 ‎(3)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文中“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描写,从侧面表现出戏不好看。‎ ‎9.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的真实的原因是什么?‎ ‎(1)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 ‎(2)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不是社戏,而是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10.作者是怎样描写“深夜归航”的呢?为什么说“航船”像条“大白鱼”呢?‎ 从赵庄回平桥村途中的描写以仙境再喻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另外,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以童话的语言,描写、烘托出了孩子们看社戏安全归来的愉快场景。‎ ‎11.看戏和看戏返回途中两次景物描写基本相同,但描写景物的次序却是互相颠倒的,描写上也有所不同,请你找出不同之处。‎ 去时,最后描写的是“仙境”一般的戏台,而回来时却将戏台放到最前面来写。去时,尚可看到“淡黑”连山的曲线。回来时,“周围的黑暗只是浓”,看不到什么轮廓了。去时,看到远远近近的渔火,为返回时几个夜渔的老渔夫看见在浪花里蹿的大白船而停下艇子喝采的描写埋下伏笔。这样描写,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丝丝入扣,细致缜密。‎ 上节课我们从“事”的角度领略了平桥村的生活乐趣,其实平桥村的人也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节课大家就来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看平桥村的人的。‎ ‎1.平桥村本是一个“极偏僻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可为什么课文中说“‎ 但在我是乐土”?‎ ‎(1)“我”在那里受到“优待”:钓的虾“归我吃”;坐船“在舱中”;和年幼的小孩“剥豆”;六一公公送“我”罗汉豆。‎ ‎(2)可以免念枯燥无味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3)没有严格的行辈之分:“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4)有热情好客的小朋友们:“最聪明的双喜”、乐于助人的桂生、公而忘私的阿发。‎ ‎(5)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掘蚯蚓”“钓虾”;放牛;看戏;欣赏夜景;偷豆、吃豆。文中写“乐土”之“乐”是要反衬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乐,既表达了“我”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同时也反映了农村孩子的天真、友善和直爽的性格。‎ ‎2.谈谈第1~3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第1~3自然段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作了重要的铺垫,表现了平桥村的生活也是“我”所深深怀念的。‎ ‎3.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 作者重点描写的是“偷”豆,通过对孩子们“摸”“摘”“煮”“吃”等几个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优秀的品质。阿发在地里“往来的摸了一回”的独特动作和“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的个性化的语言,充分表现了他热情无私的高贵品质。通过对“偷豆”和用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的处理,表现了双喜的聪明、果断、正直的性格特征。‎ ‎4.你是如何看待偷豆的事的?‎ 孩子们认为背着大人摘豆吃是不应该的,所以直言不讳地说“偷”。可是他们不是窃取别人的东西,偷的是自家的豆,是大家吃的,偷豆请客,理所当然;从六一公公的话也可以证明“请客?——这是应该的。”况且六一公公还送豆给客人尝尝。因此,这不算是盗窃行为。而且表现了孩子们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偷”中凝结着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偷”一改原本的含义“残酷、自私、遭人唾弃性”,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5.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不是为了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的品格。‎ ‎(2)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好客。‎ ‎(3)六一公公夸自己的豆好:“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表现了六一公公勤劳。‎ ‎(4)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好客、热诚。‎ 小结: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6.六一公公送给“我”和母亲吃的豆,和昨夜吃的豆是一样的,为什么“我”感到没有昨夜的好呢?‎ ‎(1)昨晚的豆是自摘自煮的。‎ ‎(2)是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夜晚,孩子们欢聚在一起的情况下吃的,孩子们觉得新奇、刺激。‎ ‎(3)是在“很疲乏”“许久没有东西吃”的情况下吃的。现在环境不同了,‎ 所以感觉豆味也不同了。那夜的豆,是很普通的豆,那夜的戏,也只是一般的戏,甚至还有些乏味。“我”之所以赞美它,是因为当时特定的环境:从封建的私塾走向广阔的天地,又有一群热情好客的伙伴,“我”自然终生难忘。其实,赞美豆和戏,正是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热情、无私的好品质,表现“我”对劳动人民深沉而诚挚的感情。‎ ‎7.本文除了双喜、六一公公这两个主要人物之外,还有其他人物,他们分别是谁?各有什么性格特征?‎ 桂生:因没有给“我”买到豆浆,要给“我”舀一瓢水来喝;为补偿对“我”的歉意,他还想出了偷罗汉豆的主意。‎ 阿发:建议小伙伴们偷摘自家的豆。表现了他纯真无邪,憨厚无私的品格。‎ ‎8.戏其实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和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里未曾见到过的并且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通过“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 ‎9.从小说《社戏》中,你能看出作者对故乡有怎样的情感吗?‎ 鲁迅对故乡有一种割舍不断的复杂情感。鲁迅对以往的少年时代念念不忘,又对现实的都市生活耿耿于怀。他留恋儿时看社戏的欣喜,字里行间流露了对家乡的赞美和挚爱之情,更渗透着一个都市人绵绵不尽的乡愁。‎ 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第一部分:看戏前(第1~3自然段):写“我”随母亲回平桥村省亲,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人物。‎ 第二部分:看戏中(第4~30自然段):写“我”和小伙伴们去赵庄看社戏。‎ 第一层(第4~9自然段):看社戏前的波折。‎ 第二层(第10~13自然段):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第三层(第14~21自然段):在赵庄看社戏。‎ 第四层(第22~30自然段):看社戏后月下归航。‎ 第三部分:看戏后(第31~40自然段):写看社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 本文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如双喜和六一公公。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领袖。“我”之所以能看上社戏,主要是因为有双喜出主意、打包票。这个形象,是令人深深喜爱并难以忘怀的。成年人里的六一公公,着墨很少,但几笔勾勒却极其准确地写出他的宽厚、淳朴、好客、热诚。“我”之所以认为这一夜的戏好、豆好,原因就在于这片乐土上的人好。‎ ‎2.景物描写是这篇作品具有永久魅力的因素之一。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深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特色。把社戏置于这样的场景之下,使它自然带有北京城里的京戏不可能有的神韵风致。这样的写景,是极成功的。‎ 社戏 鲁迅 戏前波折 夏夜行船——迫切向往看社戏 船头看戏 归航偷豆——欢畅留恋 有人说《社戏》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是理解本文的钥匙。在备课的时候,我也在考虑,作者为什么把文中的戏和豆说得那么好?我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大抵来说,回忆总是美好的。那么,该如何来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文章呢?从文章来看,那晚的戏并不好看,豆也仅仅是水煮豆。而作者却说是:“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作者如此难忘呢?‎ 我想,作者在写社戏的时候,也仅仅是把社戏作为一个引子而已,真正要写的是他们自己表演的戏,自己演的戏那才是真正难忘的好戏。‎ 你看那月下行船,大伙摇橹的摇橹,陪“我”说话的说话,不亦乐乎!船外,月色如水;两岸,豆麦清香。当真令人心旷神怡了!至于在赵庄看的戏那就不用说了:“我”看不清、听不见,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地有些依稀了。伙伴呢,年少的在打哈欠,大的在说各自的话,都没心思看戏。而回去的时候,大家又像来时一样踊跃,拔篙、摇橹,船快得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或笑或骂,都兴奋极了!‎ 至于那水煮罗汉豆真的好吃吗?未必,只不过是伙伴们自己动手做的罢了,才觉得食之如饴。小时候,在家乡放牛,荷花塘干涸了,许多的小鱼小虾,都躲在一个个水窟里苟延残喘。我们找来几个大的河蚌壳,洗净,再舀上些水,架在土块堆的灶上。把那些抓来的小鱼小虾放在蚌壳锅里煮,等鱼变白了,虾变红了,没盐没油地抓起来就吃,而且还你争我抢的,好似什么龙肝凤胆似的。吃完以后,发现手上全是黑灰,脸也成了大花脸。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那时候真快乐!‎ 这篇文章,我像这样讲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活跃,都回忆说他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书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来感悟书中的内容,比起空洞的说教好得多了!‎ ‎《社戏》其实就是孩子们自己演出的一出快乐的夜戏。‎ ‎2 回延安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3.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朗读成诵,理解诗人在每节诗中运用“信天游”和夸张等艺术手法所表达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领会诗人对延安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自觉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重点 体味渗透于诗句中的作者的真挚的感情。‎ 难点 体会信天游的艺术特征(比兴)。‎ 朗读法、启发式。‎ 延安挂图、有关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奔赴延安,在延安学习、生活、战斗、成长,和延安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这些人后来又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这些人离开延安后,并没有忘记延安,而是对延安魂牵梦绕。若干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延安,当看到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热情的乡亲时,他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 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1945年,鲁迅艺术文学院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 ‎1.写作背景 贺敬之语:“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2.关于信天游 信天游又名“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一带的民歌。这种民歌形式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一节(或一段)只有两句,长的可接连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正所谓“信天游,不断头”。短的只有一节。无论长、短都是本节押韵,因而形式活泼,节奏自由,常采用比兴手法;多用叠字、衬字、铺排等表现方法。诵读歌唱时,‎ 自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荡的兴味与艺术魅力。‎ ‎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 这首诗较长,读时应注意不念错字,不添字、漏字。注意停顿适当,把握好课文感情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等感情。‎ ‎2.提问:本诗共五个章节(即部分),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讨论、明确:‎ 第一节:抒写久别重逢延安的感触。‎ 第二节: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第三节: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 第四节: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节: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3.提问:试想想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全诗以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4.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齐读全诗。‎ ‎1.本诗是“回延安”,如果把“回”改成“去”“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用“回”字说明作者犹如一个远离家乡、久别母亲的孩子,回到家中,回到母亲的怀抱里,显得无比的亲切,“回”字更能表达出诗人与延安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和感情,“回”是全诗的诗眼,“去”“到”没有这种效果。‎ ‎2.诗歌第一节,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1)用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他的内心,如果抽象地运用“激动”“兴奋”等词语,势必无此效果。(2)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形诸文字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一陈说,让读者去体味、联想。(3)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作者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作者的心儿在歌唱,在欢笑。‎ 诗歌能打动读者,唤起读者共鸣,以上三点,正是《回延安》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重要原因。‎ ‎3.“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在第二节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两句,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延安的“小米饭”,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作者长大成人,因此,作者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于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梢树枝树根根,紧连一起一样,延安城与作者,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 诗不宜直说。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正因为如此,这首诗运用了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方法,揭示了诗人热爱、感激延安的原因。‎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1.第三节,主要写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见。读了这一节,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 ‎(1)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2)选取有代表性的老爷爷、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3)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方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 2.“母亲延安换新衣”,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1)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这样写,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2)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作者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前。‎ ‎3.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 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这样,越发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即“个性”,又能进一步表达作者热爱延安的原因。读者读到这里,对于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但是,这样写,并不是标语、口号式的,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说教之感,相反,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4.诗歌的结尾两句是:“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1956年3月9日于延安写的,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 ‎(1)“再回”,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从“回”开头,又回到“回”字,首尾呼应。(2)虽然作者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作者怎能舍得呢?因此,用了这样的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诗人与延安的无法分割的感情。(3)这样的结尾,还包含了作者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因此,人虽未离,思想已飞到了将来,诗人顺着历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预见了未来延安的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深,意深而情更深。‎ ‎5.这首诗运用了“信天游”的形式,在诗中是怎样体现的?句与句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每小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①比兴关系:这是“信天游”诗节中大量使用的。比兴是古代诗歌常用的技巧。古人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信天游”每节的第一句常用“比兴”,目的都是为了引出第二句的内容来。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战士的成长,目的是要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又如“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等。这两节均以比兴开头,诗人感物起兴,‎ 形象地写出了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写出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及做出的贡献。‎ ‎②并列关系: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此处极言延安发展变化后的崭新面貌。又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诗人重返延安时之所以按捺不住心脏的跳动,正是因为他永远忘不了党和毛主席对自己的培养,诗人自己曾说过:“我是吃延安小米饭长大的,我喝过枣园和杨家岭的奶汁!”诗句正是传神地写出了作者怀念延安的热切心情。‎ ‎③顺承关系:如“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这一节前两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后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上下句构成了顺承关系。‎ ‎6.体会诗中作者真挚炽热的感情,在诗中是如何升华的?‎ 这是全文的难点之一。‎ 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具体到每一节是:第一节,激动、喜悦;第二节,感激、怀念;第三节,真挚、兴奋;第四节,欣喜、豪迈;第五节,热爱、赞美。‎ 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应结合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延安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来理解,这样我们就会领悟到诗人不仅仅是在歌颂延安,同时也是在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中国革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另外,本诗所表达的对延安的歌颂也包含着对曾经在延安指挥中国革命的党中央以及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延安人民的热爱与感激之情。这样的感情,不仅属于作者个人,也体现了广大人民对革命圣地的无限向往。同时,作者在本诗中抒发的不仅仅是怀旧之情、颂今之情,更是展望未来的豪情。‎ 全诗抒发了作者回延安时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追忆当年的战斗生活,叙写亲人团聚畅谈的热烈场面,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赞颂延安对革命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热爱延安、歌颂延安、歌颂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感情。‎ ‎1.诗人采取“信天游”民歌的形式歌颂延安,这本身就是对延安母亲养育之恩的报答。诗的每一节都由两句构成,按照“信天游”的特点,第一句起兴,有时候两句诗兴、比连用,或比兴、夸张连用,并且通常要押韵。例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以“树”起兴,比喻诗人和延安以及延安的父老乡亲的血肉关系。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上句起兴,使人联想到由延安一地向全国扩展的革命形势,下句紧接着使用夸张。“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上句起兴,又兼有描写环境的作用。“信天游”中“兴”的表现手法,往往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使感情表达有更充沛的力量。‎ ‎2.擅用夸张在本诗中是另一大特点,如诗中的“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等句。再有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也是民歌中经常采用的,它们为这首诗增添了亲切、活泼的感情色彩。‎ ‎3.运用叠词、口语,表现浓厚的地方色彩。如多次出现的叠音词“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白生生”“一口口”等,一些儿化音“紧紧儿”“手把手儿”等,还有如“登时”“莫要”等陕北口语的入诗,都给人一种自然淳朴之感,为形象、生动地抒发诗人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起了很大的作用。‎ 本课是一首现代诗,具有陕北民歌“信天游”艺术特色,对学生们来讲具有较新鲜的感觉。所以同学们在学习时有较大的热情。本课教学中,我运用朗读和启发式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由于“信天游”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较浓厚的地方色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就较困难,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在启发的过程中,力求做到耐心、细致,力争让学生有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今后我也要加强多种形式的学习,并运用提高,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3 安塞腰鼓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了解安塞腰鼓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品味排比句式的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热爱民间传统艺术的情感。‎ 重点 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难点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朗读法、讨论法、美点寻踪法。‎ 安塞腰鼓的表演画面、安塞腰鼓的相关知识、课文朗读音频。‎ ‎2课时 ‎(多媒体播放腰鼓的表演片段)‎ 同学们,欣赏了这些精彩的表演,你的心中必然会有所触动,请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场表演吧。‎ 想要把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形象地描绘出来,确实很困难。今天不妨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刘成章是怎样把安塞腰鼓写得有声有色有气势,以至于使我们如痴如醉的。‎ 刘成章,1937年2月22日生于陕西省延安市。1961年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曾任该系助教。后任延安歌舞剧团编剧,《文学家》主编,陕西省出版总社副社长,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一级作家。他从读初中时开始发表作品,写过诗歌、歌词和剧本,歌词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活跃于文坛,出版过七本散文集,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共有五篇散文选入中学语文课本。‎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由来已久,本是古代军旅以增军中士气及传递情报所用,这里是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急密的击鼓声、强悍的步伐、变幻的阵形、雄壮的呐喊,尽现男子阳刚之美,在国际上极负盛名。‎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演出。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浑厚的魅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1.听课文朗读音频,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节奏。‎ 表演前——安静 中速 沉稳 有力 表演中——激昂 快速 高昂 激越 表演后——静寂 慢速 舒缓 轻柔 ‎3.行文出现平稳舒缓的节奏会不会影响文章展示安塞腰鼓磅礴的气势?‎ 不会,以静衬动,因安静变得更火烈、壮阔、气势冲天。‎ ‎4.文章有一个特殊的句子,反复出现,同学们关注到没有?请勾画并大声地读出来——“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先齐读,读出反复的层层递进,读出赞叹的重音,学生个别表演读,再齐读。‎ ‎5.这四句话分别从哪四个方面展示了安塞腰鼓的艺术魅力?‎ 宏伟的场面,雄壮的声响,狂野的后生,奔放的舞姿。‎ ‎1.文章是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的?‎ 从背景写:一片高粱地、咝溜溜的南风。‎ 从人物写:茂腾腾的后生。‎ 从性格写:朴实。‎ 从神情写:沉稳而安静。‎ 从腰鼓写:呆呆的、不曾响。‎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为下文写腰鼓表演蓄势。‎ ‎3.作者笔下的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 壮阔、豪放、火烈。‎ ‎4.作者是怎样写腰鼓表演的?‎ 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再用比喻描写出后生的舞姿,如强震起的石头的狂舞。再用排比、连续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急促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 ‎5.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恰当。‎ ‎6.“这腰鼓”这一段(第8自然段)用了哪些反义词?有什么作用?‎ 空气(冰冷—燥热),阳光(恬静—飞溅),世界(困倦—亢奋)。用反义词使对比更强烈,写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7.如果说上面是实写,那么,“使人想起”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虚写。用虚写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8.作者联想到什么?‎ 联想到落日古战场、电闪雷鸣和人的大彻大悟。‎ ‎9.“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怎么理解这句话?‎ 这里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犷、豪迈、开放的。‎ ‎10.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二层(第14~17自然段)是怎样写安塞腰鼓的响声的?‎ 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安塞腰鼓声音的回响。第一句写声音撞击在山崖上,山崖发出回响。第二句写声音撞击在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里发出共鸣。第三句写由声音引起的豪壮的抒情、严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1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响声和气势的不同凡响。‎ ‎12.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三层(第18~22自然段)是怎样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的?‎ 先写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疾速地、大起大落地搏击着,使人感到震撼、烧灼、威逼,使人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使人感受到陕北农民的那种取之于人的甚少、奉献给人的甚多的精神。写出了作者心灵深处的感悟。‎ ‎13.“黄土高原啊”这一段(第19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写只有黄土高原这么深厚的土层,才生养了这些豪迈粗犷的后生,才能有这么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14.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用比喻说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调,打不得这样气势磅礴的腰鼓。‎ 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安塞腰鼓带给我们的巨大冲击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通过文字把这种震撼传递给我们的。‎ ‎1.第二部分的第四层(第23~27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总结上面三层的意思。从力量、声响、光影的变幻、艺术的享受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给人带来的蓬勃的想象力。从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写给人带来的心灵的净化;从后生们生命中喷发出来的力量写安塞腰鼓给人带来的心灵的震撼。‎ ‎2.第27自然段中的“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几个词能不能对调?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几个词的排列有一定的顺序。是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的顺序排列的。‎ ‎3.为什么说“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的静。这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4.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句话?‎ 鸡啼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5.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子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1)句子内部的排比:“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2)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3)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6.找出文章中你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并分析好在什么地方。‎ A.从用词方面说:‎ ‎(1)“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的”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2)“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感亲切、富有韵味。‎ ‎(3)“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B.从句式上说:‎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2)“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铿锵有力,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C.从修辞上说:‎ ‎(1)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2)“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描写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3)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使形象深刻清晰。‎ D.从写法上说:‎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比喻形象妥帖,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3)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作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7.这样“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联想到什么?‎ 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美: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告诉人们不必患得患失。‎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安塞腰鼓舞动之前的情态。‎ 第二部分(第5~27自然段):写安塞腰鼓舞动的过程,集中体现了安塞腰鼓的舞姿和鼓声是生命的赞歌和力量的赞歌。‎ 第三部分(第28~30自然段):写安塞腰鼓戛然而止后的寂静。‎ ‎1.铿锵的短句。‎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2.激昂的排比。‎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句子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段落,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仗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一自然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3.疾猛的节奏。‎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 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点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现代化技术与语文的整合。‎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想象。古希腊教育家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上课伊始,我播放一组画面,那生动粗犷的表演场面,拉近了学生和安塞腰鼓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了形象的感受,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接着在聆听课文朗读以后,又给课文精彩的段落配以画面和朗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直观、形象的感知。用声音、色彩、图像等形式感染学生,给学生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将学生带入课文的佳境。不但强化了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还增大了课堂容量,使知识量和信息量大幅度增加。‎ 开展了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实践的活动。‎ 课前安排三分钟讲话和学生的点评;阅读文本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有听读、范读、散读、抽读、品读等;在品读过程中还设计了仿说拓展的实践活动。安排朗读背诵精彩段落,仿写精彩语句的作业。最突出的作用是整个课堂书声琅琅,学生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在反复诵读中,增加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从不同层面感受到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和陕北人民纯朴、粗犷、豪放的性格,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4 灯笼 知识与技能 ‎1.识记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了解灯笼,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合作探究,理清课文思路,学习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叙写有关灯笼的记忆,借以抒发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灯笼的特殊情感,激起对民俗文化的关注,热爱现在和平幸福的祖国。‎ 重点 理清作者思路,学习文中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叙写对有关灯笼的回忆。‎ 难点 体会作者对灯笼的多样情感,并上升到家国情怀。‎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 有关灯笼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在今天人们看来灯笼只不过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灯笼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吴伯箫的散文《灯笼》。‎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他的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早》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炼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灯笼,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 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还有其他意义。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旧时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又由于“灯”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1.朗读课文,注意文中重点字音词意。‎ 争讼(sòng) 领域(yù)     斡旋(wòxuán)‎ 静穆(mù) 怅惘(chàngwǎng) 锵然(qiānɡ)‎ 褪色(tuì) 燎原(liáo) 熙熙然(xī)‎ 暖融融(rónɡ)‎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斡旋:调停,调解。‎ 静穆:安静庄严。‎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无精打采。‎ 燎原:(大火)延烧原野。‎ 熙熙然: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 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2.数一数,文中提到哪些灯笼?‎ 用于照明的灯笼,村头挂红灯笼,元宵节龙灯、跑马灯、字谜灯,族姊远嫁时轿前轿后灯、官衔灯、朱红纱灯、宫灯,塞外帐营灯笼。‎ ‎3.简要概括一下文中叙述了有关灯笼的哪些事情?讨论明确:‎ ‎(1)没月亮夜晚,提着灯笼接回祖父,听讲掌故;‎ ‎(2)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母亲特别预备了小纱灯,并留着消夜食品;‎ ‎(3)村头挂红灯,行好运,为夜行人照路;‎ ‎(4)元宵节凑热闹,看灯笼;‎ ‎(5)族姊远嫁时,在轿前轿后挂灯笼显华贵;‎ ‎(6)在纱灯上用朱红描宋体,是一种爱好;‎ ‎(7)遥想宫灯的那份孤寂;‎ ‎(8)赞美塞外帐营中的灯笼,豪情满胸。‎ ‎1.第1自然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亮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第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概括写儿时有关灯笼的回忆。用“想起……想起……想起……”引导排比句,细数提起灯笼引发的回忆,也引领下文具体回忆与灯笼有关的内容。‎ ‎3.继续朗读课文,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引用母亲的话语,引出关于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的往事,母亲为“我”特别预备小纱灯和消夜食品。这一句话看似突兀,却表露出母亲浓浓的慈爱。‎ ‎(2)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3)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4.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结合文章,分析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这种情感态度?‎ ‎(1)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2)作者的爱国情怀值得肯定。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也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催人奋进。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也没有单纯追慕古代名将挑灯看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这种情感在我们今天也是不可缺少的。‎ ‎5.总结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有哪些。‎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第一部分(1):由小孩喜欢火、亮光引出下文有关灯笼的回忆。‎ 第二部分(2~9):叙述记忆中种种有关灯笼的往事。‎ 第三部分(10~12):写到宫灯和帐营中的灯,作者喜爱灯笼的情感上升到一种家国情怀。‎ 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我”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同时表现出“我”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 ‎1.写法自由,内容丰富。‎ 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其中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2.感情真挚,富于变化。‎ 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由此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从文中我们能感爱到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本课是散文大家吴伯箫的名作,细细读来,有很多玩味的地方。对于学生来讲,作者记叙有关灯笼的往事是重点,对灯笼喜爱的情感升华是难点。所以在教授这一课时,让同学们多读,读懂课文段落层意。再结合时代背景去理解;也了解灯笼这一传统文化载体,从中品味出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从而把握文章精髓。‎ 写作(一)  学习仿写 知识与技能 了解仿写,认知仿写,学会仿写,提高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读促写,研读优美的范文,探究和掌握仿写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仿写精美文章中学会观察生活,认识自我,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仿写的技巧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这是朱熹对前人写作经验进行的总结。的确如此,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愈模仿孟子,成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又模仿韩愈,成为一代宗师……可见仿写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仿写仍然是提高写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认知仿写 仿写是根据一篇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有目的地进行模仿的一种写作方法。对初中生来说,仿写是在原有的思想、生活和语言积累的基础上,着重模仿借鉴典范文章的某些特点或某部分来写。它与生搬硬套、抄袭他人文章不一样,是一种巧妙化用和创新的写作方法。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仿写可降低作文的难度,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逐步提高写作水平。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生动的范文可以感知学习,揣摩作者的审题,领悟作者的立意,体会文章的构思,作者是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谋篇布局,心中有了文章的形象,写起来会比较容易。‎ ‎2.仿写是创新的基础。钱钟书先生说:“善用仿写不亚于独创。”因此,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模仿和借鉴优美文章的写作技巧,以及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和思维方式,把我们的思想引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就能帮助我们认识生活,认识自己,从中学会组织素材,完成从仿写到创新的写作过程。‎ 三、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作文仿写步骤:‎ ‎(一)选好范文 好的范文就像好的老师,能引领学生尽快入格。仿写的首要环节是选定范文,进行深入体会。范文来自选入课本的课文和教师指定或学生自选的课外读物。这些是前人或他人写作的优秀成果,品位较高,具有规范性、典范性和可接受性,适宜学生模仿。范文的选择受每次仿写训练的教学目的支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如训练选材的时候,可仿写《春》中描写盼春、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景物的语段,体会选取最具季节性的事物特征来描写的好处,注意选材的详略结合。训练语言的时候,我我们可以从《安塞腰鼓》那些优美的语言中学习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或细节和场面描写的写法。‎ ‎(二)仿写技法 首先,可以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比如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由得知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写起,回忆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事。在写这些事情之前,先总说叶圣陶先生品德高尚,然后分别从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和“严”‎ 两方面展开叙述。文章虽然写了不少事情,但都不出“宽”和“严”两方面,篇章结构比较清晰,这些事情并不显得杂乱。写人物时,可以模仿这样的篇章结构,围绕人物的特点,从多个方面组织材料进行刻画。‎ 其次,还要注意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比如《安塞腰鼓》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腰鼓的“野性”。我们在写作中也常会用到比喻手法,不妨试着模仿这种句式,看看表达效果是否更好。又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寓于白杨树这一客观事物,赋予它伟岸、质朴、坚强等精神气质,从而使白杨树具有了独特的象征意义。再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再赞叹他的非凡之处,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人读后对托尔斯泰印象更为深刻。这样比较有特点的写法,适当时也可以模仿一下。我们在本单元还学习了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其中都有可以模仿之处。‎ 总之,学习仿写,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对于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要细心揣摩,然后想想怎样仿写并能有些变通和创新。仿写是写作的开始,是观察的基础,是酝酿的基础,是想象的基础,是积累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一句话,仿写是我们作文“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 四、写作文题 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散文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真挚的情感。模仿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1.重读这两篇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串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 ‎2.注意观察,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件,呈现精彩的细节。‎ ‎3.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五、佳作欣赏 爱如磁场 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无论相隔多远,两个人的心都会紧紧连在一起。‎ ‎——题记 清晨,楼下的鸣笛声划破了天空的宁静。我推开窗户,看着那色彩缤纷的朝霞相互交融,像一团团打翻的颜料,一如我现在的心情,五味杂陈。‎ 回头看见母亲正坐在床上,默默地收拾着我的行李。在晨光的映照下,母亲的身影仿佛一尊雕像,慈爱而庄重。是的,两个月的假期即将结束,我要从父母打工的城市回家乡上学了。这是我第一次独自远行,我的心中有难过,有期待,但更多的,还是不舍。‎ 收拾好行李,坐上去火车站的公交车,我特意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母亲坐在我身旁。我望向窗外,道路两旁的榕树挥动着褐色的藤条,翠绿的叶子折射着耀眼的日光,微凉的风徐徐地吹进窗内,吹乱了我的头发,也吹落了我的眼泪。母亲依旧静静地靠在座位上,轻合双眼,有几根银白的头发在风中轻舞着。我鼻子顿时一酸,母亲才30多岁啊,岁月却如此苛待她!我不敢再看母亲,把头扭向窗外,大口地吸气,生怕一不小心眼泪就会流下来。‎ ‎30多分钟的路程迅速走完,一眨眼,我们就到火车站了。检票的过程中,母亲一直叮嘱我:“路上要小心,不要乱走动,有事赶紧给我打电话,少吃点零食,火车上的东西不要随便买……”我低着头,轻轻答应着,任一滴滴眼泪滑落在地板上。‎ 坐上车后,我把沉重的行李放到卧铺下面,转身看见站台上神色黯然的母亲。母亲也看到了我,朝我挥挥手。我看见母亲的眼角有泪流下,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火车启动了,窗外的母亲用力地挥着手,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我虽然听不见,‎ 但我知道,她在说:“别哭,明年再来!”‎ 火车最终驶离了站台,母亲的身影在火车的轰鸣声中变得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不见。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永远都走不出母爱的磁场。‎ 点评:本文和《背影》一样,运用平实的语言,记叙母亲为“我”送别的场景,细节描写传神,情感真挚动人。‎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