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3.1.2 地理图像判读
【基础篇】
一、选择题
(2021·山东聊城市·高三期末)陆海相互作用下形成海岸地貌,在我国沿海地区分布十分广泛。河口海
岸地处陆海交界的过渡地带,是陆海相互作用最敏感的地带。三万年前至今长江口海岸线位置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太湖形成于大约距今( )
A.3 万年前 B.8000—7000 年前 C.7000—6000 年前 D.4000 年前
2.长江口海岸线位置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潮汐 C.河流 D.地转偏向力
3.在图中任一海岸线位置稳定时期,海岸线处( )
A.以冲为主 B.以淤为主 C.冲淤交替 D.冲淤平衡
【答案】1.C 2.C 3.D
【解析】
1.根据图中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可以看出海岸线总体向海洋方向推进,太湖所处的位置原本是海洋,在距今 7000
—6000 年前形成陆地,同时出现太湖,C 正确。故选 C。
2.由题干材料可知,陆海相互作用下形成海岸地貌。长江口海岸线位置向海洋方向推进,主要原因是河流带来
大量泥沙沉积,堆积作用超过了海洋的侵蚀作用,因此海岸线位置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河流,C 正确。故选 C。
3.在图中任一海岸线位置稳定时期,由于海岸线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与泥沙的侵蚀量应该相等,即冲於平衡,
D 正确。故选 D。
(2021·江苏高三三模)断层形态多样,如果破裂面两侧岩块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
那么这种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简称走滑断层。如果两侧岩块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
断层。其中,上盘相对下盘(断层面倾斜时,断层面上部的岩块称为上盘,下部的称为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
滑动断层是正断层;反之是逆断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关于断层,我们可以推断( )
A.正断层大多是岩层受张力形成的 B.走滑断层常形成裂谷
C.所谓逆断层就是常说的地垒构造 D.受外力侵蚀,正断层可转化为逆断层
5.大的断层往往出现在板块边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断层多出现在板块的消亡边界 B.大洋中脊线附近多为逆断层构造
C.走滑断层多分布在板块生长边界 D.逆断层的附近常有褶皱构造出现
【答案】4.A 5.D
【解析】
4.正断层受张力作用断裂,上盘会沿着断层面下滑,A 正确。逆断层就是一个断层,常说的地垒构造是由两个
断层形成的中间上升部分,B 错; 走滑断层沿水平方向滑动,不会形成块状山地,C 错;正断层和逆断层都是
内力作用形成的,与外力没有关系,D 错。故选 A。
5.正断层向两侧张裂,岩浆上升形成新的岩石,多出现在板块的生长边界,A 错。大洋中脊线附近两个板块张
裂运动,多为正断层构造,B 错。走滑断层只分布在板块消亡边界 ,C 错。 逆断层受挤压作用,岩层容易发生
弯曲,附近常有褶皱构造出现,D 对。故选 D。
(2021·江苏高三三模)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
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
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左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图
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
A.草本 B.草灌结合 C.灌木 D.乔木
7.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 )
A.土壤类型 B.地形类型 C.坡度大小 D.气候变化
【答案】6.B 7.C
【解析】
6.该地位于季风区,该农林复合系统中,坡面坡度大,植被破坏后容易产生水土流失。乔木高大易遮挡农作物,
从而影响农作物生长,D 错误;活篱笆应选取丛生的草本植物或萌生力强的灌木树种。草灌结合,植被结构更
加复杂,在近地面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单纯的草本或灌木能更好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截留其中的土粒,B
正确,AC 错误。故选 B。
7.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篱笆带具有延缓径流及减少泥沙含量的效果,若干年后,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种植的篱笆
带更加密集,沿着坡面流失的土壤被大量拦截,堆积在活篱笆上侧,使篱间地的坡度不断降低。故 C 正确。地
形类型是地质作用中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若干年后,山地、丘陵的坡耕地还在,地形类型没有发生变化,
故 B 错误。该农林复合系统不会改变土壤的类型,更不会改变当地气候,故 AD 错误。故选 C。
(2021·江苏泰州市·高三期末)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图左反映了
2003-2016 年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中、下游城市生态效率均值的演变趋势,图右反映了 2003-2016 年长江经
济带城市生态无效率的来源及其贡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关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生态效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城市生态效率较低
B.中游地区城市生态效率近年来大幅提升
C.下游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城市生态效率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地区
D.城市生态效率的总体差异较大但呈缩小趋势
9.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无效率来源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各种要素对生态无效率的贡献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B.GDP 的贡献率始终最大,说明经济发展一直是影响生态的主导因素
C.污染指数逐渐成为制约长江经济带生态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
D.土地对生态无效率的贡献一直较小
【答案】8.B 9.C
【解析】
8.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城市生态效率较低,A 正确;中游地区城市生态效率在 2013 年到 2014 年
有下降,2014 年到 2016 年是缓慢的上升,B 不正确。下游地区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城市生态效率水平明显高于
其它地区,C 正确;城市生态效率的总体差异较大但呈缩小趋势,D 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
选 B。
9.从图中可看出 GDP、土地、污染指数对生态无效率的贡献均发生明显变化,A 错;从图中可看出 GDP 的贡献
率在 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变小,B 错;污染指数在最近几年占的比重较大,说明逐渐成为制约长江经济
带生态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C 对。从图中可看出 2007 年土地对生态无效率的贡献很大,D 错。故选 C。
【提高篇】
一、选择题
(2021·吉林吉林市·高三二模)新疆伊犁河谷位于我国天山山脉西部,北、东、南三面环山,素有新疆
的"湿岛"之称,享有"塞外江南"的美誉。由于地形海拔的差异,水热分布不均,区内植被带呈垂直分布。伊犁
河谷畜牧业发达,四季游牧,山麓地带的荒漠草原和草原作为冬季牧场,山腰的草甸草原是良好的春秋牧场和
割草场,海拔 2700 米以上的高寒草甸是优良的夏季牧场。下图分别示意 6~7 月伊犁河谷南坡土壤有机质的分布
变化和植被带的垂直分布。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体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少
B.总体上,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增加
C.同一海拔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
D.同一海拔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2.低海拔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 )
A.气温较高,植被较多,有机质被植被吸收
B.夏季牧场,被牛羊啃食后导致地表裸露,土壤有机质损失严重
C.降水较多,土壤有机质容易流失
D.气温较高,土壤有机质被微生物快速分解、残留较少
3.在低海拔地区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下列措施可行性的是( )
①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②扩大耕地面积,秸秆还田
③退耕还草,种植人工牧草 ④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C 2.D 3.C
【解析】
1.据"6~7 月伊犁河谷南坡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变化"图分析,随海拔升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波动变化;同一海
拔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故 C 项正确。
2.土壤有机质来源于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还田的秸秆、土壤微生物、动物的遗体及分泌物、排泄物等。低
海拔地区属于荒漠草原,降水较少,植被较稀疏,地表植被覆盖较少,故 A、C 选项错误;低海拔地区是属于冬
季牧场,故 B 选项错误;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快,残留在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故
D 选项正确。
3.结合上一问进行分析,可以使用退耕还草、划区轮牧、控制放牧规模、种植人工牧草等措施提升土壤有机质
含量,③④正确。低海拔地区降水较少,不适宜植树造林,更不适宜扩大耕地面积,①②错误。因此选择 C 选
项。
(2021·和平区·高三月考)某著名户外装备品牌创办于 1966 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致
力于为户外运动员的每一次严酷探险提供专业装备。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该品牌已经从小众户外市场走向大
众潮流市场。下图为该公司发展历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1968 年起该公司独立生产装备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证产品品质 ②降低生产成本 ③避开贸易壁垒 ④创立自主品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与欧洲市场相比,亚洲市场需要更多投入用于( )
A.培养消费习惯 B.支付劳动报酬 C.租用商铺土地 D.配建基础设施
【答案】4.B 5.A
【解析】
4.由图可知,1968 年之前,该企业主要以代理营销欧洲和国内生产的滑雪板、背包等户外装备为主,积累了
丰富的营销经验,对市场需求、产品性能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为 1968 年的独立生产装备提供了信息方
面的积累,以保障产品品质,①正确。1968 年开始独立生产登山夹克并获得成功,生产的产品与之前的代理营
销产品并不相同,故该企业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产品,④正确,B 正确。新开工的生产线经验、技术不足,初
期生产成本较高,②错误。此时的市场主要是国内市场,③错误,ACD 错误。故选 B。
5.亚洲市场的开拓是在 1997 年开始,此时亚洲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有了户外运动的经济基础。而此前亚洲长
期经济水平较低,经济欠发达地区较多,对户外运动了解不多,故亚洲市场需要更多投人用于培养消费习惯,A
正确。亚洲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工资水平低,B 错误。土地价格低,商铺租金不高,C 错误。亚洲地区能够参
与户外运动的通常是较为发达的大城市,且为吸引外资,已经配备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不需要该企业配建,D
错误。故选 A。
(2021·渝中区·高三月考)成渝城市群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
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地带,城镇化率达53.8%。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9%;2019年经济总量占全国的6.4%,
常住人口占全国的 7.2%,上市公司市值占全国的 2.2%。从产业来看,重庆和成都均将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产
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互联网+”等产业也均是两城积极发展的产业。但受经济“虹吸”效应影
响,使得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发展动力不足,出现经济“塌陷”,导致中等规模城市的缺乏。近年来,成渝城市
群在数字化发展态势方面成效显著,就得益于城市群的先进示范和辐射作用,绵阳、南充、宜宾等城市数字化
进程也按下了“快进键”。如图示意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据材料推断,成渝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最可能是( )
A.雏形发育期 B.快速发育期
C.趋于成熟期 D.成熟发展期
7.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分析,成渝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A.土地资源 B.交通条件
C.产业优势 D.人口资源
8.下列措施中,能有效缓解成渝城市群经济“虹吸”效应的是( )
A.加强核心城市的高密度发展 B.各城市完善独立的公共服务
C.推动产业分工的垂直化发展 D.加大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度
【答案】6.B 7.D 8.C
【解析】
6.据材料“其他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塌陷,中等规模城市缺乏”可知,成渝城市群处于“两城独大”的快
速发展阶段,不具备趋于成熟期和成熟期的城市层级发展体系。故选 B。
7.据材料可知,常住人口占全国的 7.2%是各项指标最高,因此成渝城市群突出优势在人口,优势产业正在积
极发展中,尚未形成强大的产业优势。故选 D。
8.加强核心城市的高密度发展,会加强虹吸效应,而非缓解,A 错误;缓解虹吸效应需加强不同层级的分工与
合作,因此各城市完善独立的公共服务不利于缓解虹吸效应,B 错误;成渝两城优势明显,高科技产业的竞争
力大,会加强虹吸效应,D 错误;产业分工的垂直化发展是指不同层级间的城市因经济和技术实力差异而引起
的产业分工,有利于不同层级的城市利用自身优势都获得相应发展,进而缓解虹吸效应。故选 C。
(2021·吉林长春市·高三期末) 冻土活动层是永冻层(多年冻结)之上夏季融化,
冬季冻结的地表土层。下图是冻土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I、II、III、
IV 表示工程建设中桥梁立柱埋藏的深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可知( )
A.①季节永冻层厚度小 B.②季节融化层厚度变化大
C.③季节活动层厚度小 D.④季节冻结层稳定
10.③季节活动层土壤( )
A.含水量小 B.含水量大 C.升温快 D.降温慢
11.从综合效益角度考虑,桥梁立柱埋藏深度最合理的是( )
A.I B.II C.III D.IV
【答案】9.B 10.A 11.C
【解析】
9.据图可知:永冻层厚度各季节相同,A 错误;②季节融化层厚度变化大,B 正确;③季节活动层厚度大,C
错误;④季节冻结层变化大,D 错误。故选 B。
10.读图可知,①、②、③、④表示夏、秋、冬、春四个季节。③为冬季,降水少,土壤含水量小,A 正确、B
错误;冬季,陆地降温快,C、D 错误。故选 A。
11.为把冻土层对桥梁的影响降到最小,桥梁立柱应建在永冻层上,A、B 错误;III、IV 均到达永冻层,但与
III 比较,IV 埋藏更深,对技术的要求更高,对材料的消耗量更大,因此 III 最合理。故选 C。
(2021·江苏扬州市·高三月考)每年极夜期后,检查海冰年龄是极地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图是北极地区
1985 年和 2020 年 3 月 15 日的海冰年龄分布图,一般而言,较旧的海冰通常较厚,较新的海冰通常较薄。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2.与 1985 年 3 月 15 日相比,2020 年 3 月 15 日北极地区海冰( )
A.厚度的变化随纬度升高明显增大 B.所有年龄层的海冰面积都在减少
C.北美东北侧沿海比西北侧变化小 D.亚欧大陆东北侧比西北侧变化小
13.导致北极地区海冰年龄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大西洋暖流减弱 B.全球气候变暖
C.北极地区开发增强 D.极端天气增多
【答案】12.C 13.B
【解析】
12.结合材料读图分析,观察 1985 年 3 月 15 日与 2020 年 3 月 15 日,纬度最高的北极点附近海冰只有 1-2 年,
厚度较薄,变化也较小,A 错误;0-1 年的海冰面积扩大,B 错误;北美东北侧沿海,如北美大陆和格陵兰岛之
间,变化很小,西北侧变化较大,C 正确;亚欧大陆东北侧变化大,西北侧变化小,D 错误。故选 C。
13.读图可知,与 1985 年 3 月 15 日相比,2020 年 3 月 15 日,北极地区年龄较大的海冰层的面积显著减少,
说明北极地区的海冰呈加速融化的趋势,显然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其他因素不会导致北极海冰如此大规
模融化。故选 B。
(2021·江苏扬州市·高三月考)我国某省级行政区面积为 122.84 万平方千米,2019 年总人口 337.15
万人,下图为现行发展模式下该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下表为该地区部分产业的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强度,
其中 COD 为水化学需氧量,用于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多少。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产业
水资源消耗
(m3/万元)
COD
(kg/万元)
土地利用
(hm2/亿元)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
造业
79.4 12.09 33.19
电力热力生产供应
业
908.46 0.69 200.0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6.5 4.88 112.63
造纸及纸制品业 450.33 90.28 188.41
旅游业 24.63 9.85 2.88
14.该省级行政区( )
A.水源不足,制约经济发展 B.生态脆弱,以畜牧业为主
C.地狭人稠,产业基础好 D.历史悠久,开发程度高
15.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结果,该地未来大力发展的产业可能有( )
①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②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 ③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④造纸及纸制品业 ⑤旅游业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
【答案】14.B 15.C
【解析】
14.该省级行政区面积为 122.84 万平方千米,面积辽阔,按照水资源承载力来看,水资源承载力下可供养的
人口为 4.05 亿人,说明该省水源充沛;土地资源承载力下可供养人口 0.04 亿人,可推测适合耕作的土地面积
小,结合该省 2019 年总人口 337.15 万人等信息可推测,该省级行政区为西藏,水源充足,生态脆弱,以畜牧
业为主;地广人稀,产业基础较差;开发程度较低。B 正确,ACD 错,故选 B。
15.注意材料信息“其中 COD 为水化学需氧量,用于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多少”。造纸及纸制品业 COD 高达
90.28,对环境的污染大,不是该地未来大力发展的产业,④错,排除 BD;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旅游业的 COD
较小,同时,对水资源的消耗不是很大,适合发展,③⑤正确;相比于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而言,酒饮料和精
制茶制造业水资源消耗较小,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对水资源消耗巨大,所以该地未来发展酒饮料和精制茶制
造业更为适宜,①正确,②错。故选 C。
(2021·江苏连云港市·高三月考)色林错位于西藏自治区,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近 40 年来,色林错面
积变化显著。下图是根据 1976 年-2014 年遥感影像绘制的色林错周边湖岸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
16.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色林错( )
A.吞并附近湖泊 B.湖水参与了海陆间循环 C.流域面积增大 D.西南部湖水较东北部浅
17.色林错面积变化造成的直接影响可能是( )
A.提高湖区土壤肥力 B.增加区域水资源总量
C.扩大湖区放牧范围 D.缩小湖区气温日较差
18.与色林错面积同步变化的现象是( )
A.冰川更加发育 B.青海玉树冻土分布区南移
C.藏北高原变绿 D.高山森林带分布上限下移
【答案】16.A 17.D 18.C
【解析】
16.由图南部的湖岸线可知色林错在 1977 年~1991 年吞并了一个湖泊, A 正确;色林错为咸水湖,并没有出水
口,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B 错;图示只是显示湖泊的面积增大,有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多,而
不是流域面积增大,C 错;湖泊水同样的上升高度但是不同位置的湖岸线变化存在明显差异,西南部湖岸线变
化比东北小,主要是因为西南部湖区较深,D 错误。故答案选 A。
17.湖泊面积变大对湖区土壤肥力影响较小,A 错误;区域水资源的总量与湖泊面积大小无关,B 错;湖泊面积
变大,湖泊放牧范围缩小,C 错;湖泊水域面积增大,调节气候的能力增强,气温的日较差减小,D 对。故答案
选 D。
18.近四十年来,色林错湖泊是面积是不断变大的,与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川融化加快有关,故 A 选项错误;
气温变暖,冻土加快融化,分布位置应该会向北移,有利于青藏草原草类的生长,而高山森林能向更高海拔生
长,生长上限会向上移,B、D 错误,C 正确。故答案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