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ID:58680

大小:154.47 KB

页数:52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09—2010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五课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教学目标:了解当前的国际背景和较著名的国际组织,正确理解国家利益、国家力量与国际关系、对外政策的关系,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增强国家力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观念;正确认识外交政策的含义和性质,明确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能够运用其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各国特别是我国的对外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教学难点: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方法:讲解法  事实说明法 学法建议:拓展思维,立足系统,埋头苦干,认真钻研,逐点攻破,夯实基础 教学过程及时间(   ) 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当代国际社会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   国际法的概念和作用   (2)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3)我国的对外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当代国际社会 ①考点一: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定义--内容---表现形式---决定因素---变化发展) (1)国际关系的含义     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这个含义可以看出:国际关系的成员或主体是国家,是国家履行对外职能引起的现象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方面的,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关系等。 形式:多样的,在现实生活中,国际关系表现为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多种形式。 其中,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基本形式。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矛盾的不同性质和激化程度。 (3)(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重点识记运用)      (由于国家具有阶级性,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首先体现了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其次是为了谋求和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因此,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悖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或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政策的目的。 国家利益的内容是多层次的; 一是主权利益,即涉及国家的独立、生存和安全的利益,这是国家最基本的利益;二是发展利益,即发展国内经济和加强对外的政治、经济等联系,增强对外竞争力,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等;三是参与利益,即提高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以便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 我国的国家利益:(安全利益如国家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政治利益如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巩固;经济利益)     ②(删去)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力量的标志是该国的综合国力。国家力量的大小强弱,决定着国家之间是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还是妥协、退让、冲突、对抗的关系。国家力量的变化,往往引起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     注意:国家利益与国家力量是密切联系的。国家在国际上利益的实现依赖于国家力量的大小,国家力量制约着国家利益的实现程度。 (4)国际关系是变化发展的     各个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这必然对国际社会和其他国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原来的国家关系产生相应的变化。     注意:国际关系是一个动态概念。当前以中美俄为核心的大国关系重组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就说明了这—点。 (5)国际关系是变化发展的趋势: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 历年高考金题: 1、(2008、广东文基、9).气候变化日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积极寻求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这表明(  )   A.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B.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合作   c.积极寻求合作是各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D.气候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矛盾                         答案A  2、(08江苏高招、11).邓小平曾指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同时也尊重双方的利益。”这段话表明决定国际关系最重要的因素是                                             答案:D A.政治利益    B.国家力量    C.国家安全    D.国家利益 3、(07·江苏卷·24).目前,发展经济是中国和东盟各国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地域和经济关系等因素,双方日益形成一种命运共同体,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得到巩固。这说明:                          C A.竞争、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B.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C.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 D.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4、 (07·山东卷·22)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B)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07·广东卷·13).经济全球化及国际恐怖主义等因素促使国家间不断加强合作,但这种合作并没有消除各国在经济上的竞争和安全上的防范。这说明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            (A) A.国家利益    B.国家性质    C.综合国力    D.国际竞争 6、(07·天津卷·34).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形成了以欧美成员国为一方,发展中成员国为另一方的格局,主要原因是( B ) A.国家力量决定其地位和作用不着        B.双方各自有其相同的国家利益 C.当今国际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D.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7、(06文综北京卷31)当今世界,一国的安全问题不完全局限于一国之内。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波及世界;2003年,全世界联手抗击“非典”;2005年,联合国发出全球共同防范禽流感的呼吁,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为此采取了空前一致的行动,上述事实表明:①国家安全具有了新的内涵②全球化改变了国际行为准则③国际安全成为各国外交的最高准则④集体安全国家需要构建多重国际协调机制:                (B)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04·文综新贵甘宁卷)2004年3月2日中国与东盟在北京举办中国——东盟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特别会议。中国及有关国家为控制禽流感蔓延而合作的事实说明                                                 (C) ①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问题凸显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②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成为威胁各国安全的主要因素    ③消除非传统安全威胁可根据情况采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合作的模式    ④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是多边外交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9、(2004年·文综北京卷)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符合国情,应使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面对西方某些国家的压力,我国政府维持现行汇率制度不变,这是                                       (C) A、我国自卫权的体现               B、展示我国国力的主要方式 C.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D、巩固我国国家政权的根本措施 10、(2003·春季全国)2002年10月,江泽民同志访美期间在布什图书馆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和而不同”的重要观点。他说;“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表明在当代国际社会中(C)     A、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与合作、冲突和对抗 B、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多个方面   C.国家之间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相悻的利益 D、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 11、(2004年·文综天津卷)中国与欧盟同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双方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从“长期合作关系”发展到“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又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简要说明我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答案】原因;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发展同欧盟的关系,能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平与发展考点)     ②国家间的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中国发展与欧盟的关系符合双方利益,中国的和平崛起与欧盟的日益发展是双方关系不断发展的基础。     意义:①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综合知识点) ②考点二:主权国家及其权利 (1)地位: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2)构成: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有人口、领土前提、政权中心和主权灵魂。         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人口和领土是国家的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政权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而主权则是国家的灵魂,在诸要素中居于首要地位。即使具备了人口、领土和政权机关,如果这个政府一切受命或依附于外国,而本身却没有自主权,它仍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与灵魂。)    (国家主权有两个方面的特性,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二者紧密结合,国家才具有主权。)     注意: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关系如何?     ①国家主权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根本保证,国家利益是国家主权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二者相互依存。 ②国家主权由国际法确认,存在于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关系之中;国家利益是指本国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既存在于对外关系中,也存在于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 从本质上来看,主权对内具有最高性,对外具有独立性,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国家利益是维系国家生命的物质基础,具有永恒性。因而,二者又是有区别的。 (3)主权国家就有多样性。按性质划分:        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 (4)地区:不具有国际社会所具有的主权的区域。 (5)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国际义务 ①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独立权,即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平等权,即一切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 自卫权,即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管辖权,即国家对其领域内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包括对本国国民并包括居住国外的侨民以及本国所属的船舶飞行器大使馆等。 历年高考金题: 1、(07、广东)在5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一些国家试图把南联盟的军事行动作为先例,宣扬“人权高于主权”,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外长则在发言中明确表示反对上述观点。这是因为                  ( C  ) ①一国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        ②人权问题就是主权问题 ③尊重国家主权是联合国的基本原则之一 ④宣扬“人权高于主权”是强权政治的表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6文综重庆卷31)在2006年4月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土库曼斯坦联合声明》中,土方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明土库曼斯坦尊重我国的:①平等权 ②独立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D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2005江苏卷8)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是(B) A.政权        B .主权        C .立法权     D .行政 4、(2003·全国新课程)2002年 6月 7日,上海合作组织首脑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中俄等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宪章》,重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其中的“尊重多样文明”,是指要                                (B)     ①尊重各国不同的发展模式②尊重各国不同的文化传统③肯定各国的历史和现行政策④尊重各国选择的社会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00·上海)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完成包括台湾在内的统一祖国大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请运用国家主权的知识简述坚持一个中国的必要性。   答案(1)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最高权力,包括国家的政治独立、经济自主和领土完整     (2)国家主权以国家为范围,只有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才是国家主权的实体。国家主权是不能分割的。     (3)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维护国家的统一是国家主权完整的客观要求。  (4)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祖国的统一,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②主权国家的义务: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和平解决国家争端等国际义务。 ③考点三:国际法的概念及作用 (1)含义:国际法是各国公认的调整国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单的说,国际法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2)作用:国际法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表现在:     ①确立辨明国际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     ②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减少国际纠纷。     ③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注意;国际法的产生是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要使国家之间关系能够正常发展,就要有一定的法规来约束。国际法不是由一国单独制定的,而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方式制定的。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④考点四: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 (1)国际组织的含义:国际组织是指若干国家或社会团体为特定目的,通过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2)国际组织活动的依据:国际组织的主要机构、职权、活动程序,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都以正式条约或协议为依据。 (3)国际组织的分类:(名目繁多,规模不一)依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组织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其目的、任务和职权范围来划分,可分为政治性的和专业性的两大类;按其活动的区域范围来划分,可分为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两大类;按其主体的构成来划分,可分为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两大类。 ]历年高考金题: 1、(2004年全国文综)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组织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是                                   (B)     A、区域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专业性的、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专业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4)国际组织的作用(组织宗旨、性质不同,职能与作用各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国际组织受大国控制)     (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组织在国际事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发展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纽带:是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是(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矛盾)争取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注意:国际关系是形成国际组织的前提,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的结果 2、联合国: (1)联合国的创立:联合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2)联合国的发展:联合国从51个创始国发展到现在已拥有192个会员国。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参加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最具代表性的世界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3)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①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这四大宗旨,概括起来就是——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②联合国的原则:     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③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制定的意义: 第一,表达了世界人民要求建立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发展各国平等合作关系的愿望;第二,它是国际政治重大进步的标志。   注意:宗旨是建立联合国的目的所在,原则是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规定、要求,不能将二者混淆。 (4)联合国的机构     联合国设立了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6个主要机构。。     ①联合国大会是由全体会员国组成的审议机构。(审议机构)     ②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由中、法、俄、英、美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安理会对国际问题的调停和裁决实行5个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维和机构)     ③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负责联合国的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活动。     ④托管理事会负责管理二战结束时尚未独立的领土或割自敌国的领土,促进托管领土向自治或独立的方向发展     ⑤国际法院是联合国为了解决国际争端而设立的司法机构,设在荷兰海牙,负有解决国家之间争端的职责。(司法机构)     ⑥秘书处是联合国各机构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秘书长是联合国的行政首长。(行政机构) (5)联合国的作用     ①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平) ②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展) ③在实行人道主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④联合国也有局限性。 (9)中国与联合国(中国因素)     ①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②联合国大会于1971年则月25日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一切权利。     ③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联合国的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④我国在安理会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好评。同时,我国人民也从联合国及其有关组织那里得到了有益的支援。 注意: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无权加入联合国。 历年高考金题: 1.(08、北京卷、35)迄今为止,中国共参与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上万人次,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B.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中点 C.我国政府遵循联合国的宗旨,积极履行国际责任 D.组织国际维和行动是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 答案:C 2、(2008、海南通招、12).在现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及民间团体之间,通过签订正式条约或协议的方式,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国际组织,如欧盟、非盟、东盟、联合国、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奥委会等。其中联合国是     A.参加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的国际组织     B.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    .     C.负责处理各国经济危机的国际组织     D.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政治纠纷的国际组织 答案:B 3、(2006年全国文综Ⅱ卷35题)台湾当局领导人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的分裂行径,理所当然地受到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因为,终止“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是(      ) ①对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的严重挑衅 ②在走向“台湾法理独立”的道路上迈出的危险的一步 ③对台海和平与稳定形势的严重破坏 ④对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公然背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试题答案】A【考查方向】本题考查“一国两制”以及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4、(06政治上海卷5)在联合国成立时,各会员国把维护和平与安全的职责赋予安理会。因此,安理会:(C) A.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B.是联合国的审议机构 C.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具有约束力      D.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5、(20Q4年·上海政治)在我国政府的积极斡旋下,到目前为止已成功进行了两轮朝核问题大方会谈,六月底将如期举行第三轮会谈。这说明(B) 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B、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 C、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原则 D、六方会谈是与会各国间的常设性议事机构 6、(山东卷)36.(10分)[思想政治一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07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全先后举行,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上遣国际会议共同关注的议题。  (1)按照职能范围指出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国际组织的类型,(2分)并简述当代国际组织发展的必要性。(4分)  (2)有人认为”气候无国界,因此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只能靠国际组织”。请就此观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1)亚太经台组织是专门性的国际组织,东盟、联合国是一般性的国际组织。当代国际组织的发展适应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全球化的需要,适应了当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需要,体现了对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的关注。 (若答出“国际组织的发展表明人类交往日益频繁和人类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2)国际组织在解决气候问题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为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   重要行为主体,依靠相关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就解决气候问题开晨交流、协调和合作。但国际组织受诸多因素制约,其作用有一定局限性。主权国家对解决气候问题应承担重大责任。因为主权国家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可通过履行其职能和义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气候污染。 (仅从国际组织或主权国家角度说明理由,只给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8、(2009·浙江,40)材料一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挽救本国经济,出台了一系列带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政策。如美国要求接受政府援助的企业,在公共工程施工中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产品;法国要求接受政府救助金的企业不得向国外转移生产;德、日等国对本国重点支柱产业和中小企业采取广泛的减税、现金补贴政策。针对这些现象,一些国际组织在相继召开的会议上,强调要反对和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然而,这一努力至今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贸易保护主义还在继续蔓延。材料二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订之时,全世界的平均关税率超过40%。后经多轮多边贸易谈判,到1995年,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率降为4%,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率降为12%。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关税率继续下降。与此同时,世界贸易总额则从1947年的500多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42110亿美元。材料三    结合材料一,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简析西方发达国家所出台的政策错误,并说明国际组织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努力没有收到预期效果的原因。答案  西方发达国家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本应自觉履行世贸组织所规定的义务。但这些国家近期出台的政策背离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非歧视、自由贸易、公平竞争等基本原则。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而主权国家仍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国际组织内部成员的利益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力量对比错综复杂。面对金融危机,一些西方国家采取的政策有损于他国利益,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上的言行不一,从而影响了国际组织作用的发挥。 9、.(2009·广东,36)2008年6月,应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请求,联合国理会依据《联合国宪章》一致通过关于打击索马海盗问题的1816号决议受权有关国家加强合作,进入索马里海城打击海盗。 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 (1)1816号决议体现了安理会什么责任? (2)安理会有哪些权力? 答案  (1)1816号决议体现了安理会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 (2)安理会有权调查可能引起国际摩擦的任何争端或局势,提出调解争端的方法;制定计划,以处理对和平的威胁或侵略行为,建议应采取的行动;促请各会员国实施经济制裁和除使用武力以外的其他措施,以防止或制止侵略;对侵略者采取军事行动。 10.(2009·江苏,36) 英国在17世纪中期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曾一度推翻国王、建立共和国;“光荣革命”后君主制经过改造得以保留下来,并逐步形成了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的君主    立宪制政体。法国在18世纪资产阶级大革命中,彻底摧毁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其政权组织形式几经变化,形成了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   (1)简述英法两国在政体结构上的差异。 (2)结合材料说明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答案  (1)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英国国王是“虚位君主”;法国总统则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法国议会中有许多党派,往往是几个党派联合才能形成议会多数派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较小。 (2)英法两国国体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政体不同,但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这说明,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附:兴趣阅读: (1)、对联合国安理会改革任重道远的多角度思考: 热点材料:(1)每年一届的联合国大会于2004年9月中旬召开。在本届联合国大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是联合国的改革问题,而联合国改革的焦点就是安理会的扩大问题。一些国家提出,安理会的改革必须有所突破。安理会改革已经谈TS年,由于涉及各国利益,对增设常任理事国和否决权等核心问题各国明争暗斗,互不相让。    2004年9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1563号决议,重申对阿富汗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坚定承诺。认定阿富汗局势仍然对国家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决心与阿富汗过渡行政当局及其后续机构进行协商,确保充分执行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任务,并呼吁会员国向国际安全援助部队提供人员、装备和其他资源。     理论分析 (1)政治学思考(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     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存在着共同利益,也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对立。美国虽是当今惟一的超级大国,但对当前国际事务的垄断巴力不从心,渐失昔日霸主地位。所以在安理会改革过程中着力支持德、日以寻求盟友。英法两国之所以希望安理会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现状,首要考虑到欧盟如果真的实现了一体化,自己的常任理事国地位有可能被德国所取代,因此,极力阻止美支持德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上说明,无论美英等国做出何种态度,都是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②国际组织的作用。绝大多数国际组织在现代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联合国尤其是安理会的改革。将能更好地使其承担维护国际及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任,将更加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同时也将一改少数大国操纵安理会的局面,还世界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③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的第1563号决议表明安理会是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同时也表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④和平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563号决议,是国际社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为保持地区稳定、维持世界和平的结果。 (2)哲学思考:     ①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立足点。按照地区公平原则,安理会成员来自各大洲,新增常任理事国也不能不体现这一原则。同时,提高安理会工作效率的原则决定了未来成员数不可能太多。     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关系到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增扩会员国等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的利益问题,而且关系世界的共同利益,因此必须慎重为主。     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每一事物都有其变化发展的过程。随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各国越来越希望联合国尤其是安理会能够在维护和平上更多地体现世界人民的利益。因此,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势在必行。     ④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由15国组成的联合国安理会,承担了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任,在联合国六大机构中权力最大。因此,联合国改革应以安理会改革为重点,安理会的增扩问题也成了联合国改革的焦点。     ⑤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联合国安理会要在改革中前进,必须增加发展中国家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的名额,是必然趋势,而这项改革势必受到其他发达国家的阻挠,安理会改革已历经8年就说明其改革步伐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③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美国支持德、日成为常任理事国,而英法则希望安理会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现状等,从5个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改革的态度看,各国很难在常任理事国名额扩大问题上达成共识,这说明各国在处理国际问题上,都是从本国利益出发的。 (2)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关注热点 材料一:努力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胡锦涛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在这个庄严而重要的时刻,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代表集聚一掌。共同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重申我们对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承诺,表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这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各国有见识的政治家的共同认识。 胡锦涛表示,联合国的成里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60年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就。 胡锦涛就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发表了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我们要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公平、有效的集体安全机制。我们应该支持和鼓励一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应该加强合作,坚决打击恐怖主义。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其作用只能加强,不然削弱。     第二、联合国应该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干年发展目标。特别是要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应该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应该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发达国家应该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     第三,我们应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容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好些世界。     第四,我们应该通过合理、必要的改革,维护联合国权威。提高联合国效率,增强联合国位对新威胁新挑战的能力。联合国改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改革重点推动联合国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安理会改革要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代表性,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安理会决策。     胡锦涛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世界和平稳定、共同繁荣。     胡锦涛最后强调。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机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 材料二、《促进普遍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国家主席胡锦涛9月14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上发表了题为《促进普遍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讲话。他说,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命运彼此依存。促进普遍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强国际发展合作,缩小南北差距,确保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胡锦涛就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进一步深化改革,使国际经济体制和规则更加公平合理,特别是要充分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切,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尊重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推动发展经验的交流。自主选择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是各国实现发展的关键。     ——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千年发展目标进展评估框架,及时评估各国取得的进展,监督和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援助承诺的落实。     ——加强联合国在推动国际发展合作中的作用。联合国应该将发展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完善机制,改进职能,在引导形成共识、制定规则、推动参与等方面发挥优势。     胡锦涛说,中国是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支持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     胡锦涛说,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紧密相关。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 材料三、《维护安理会权威加强集体安全机制》     9月1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联合国成立60周年安理会首脑会议,并发表了题为《维护安理会权威加强集体安全机制》的重要讲话。他指出,60年前,在联合国成立时,各会员国把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职责赋予安理会。60年的实践证明,安理会在解决事关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全球和地区问题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维护和平,我们应该保证安理会履行联合国宪章赋予的职责。    胡锦涛就加强集体安全机制提出以下看法。     第一,坚持多边主义,维护安理会权威。只有加强多边合作,特别是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安理会权威,才能有效应对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威胁和挑战,真正实现普遍安全。在涉及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大问题上,应该由安理会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依照联合国宪章采取集体行动。     第二,有效应对威胁,提高安理会效率。安理会既要具备迅速反应能力,也要注意标本兼治,制定从预防到恢复和平、从维和到冲突结束后重建的全面战略。中方支持安理会在应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恐怖主义对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国际社会应该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携手努力,加强合作,有效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第三,体现民主原则,改进安理会决策。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当今时代的潮流,在安理会中也应该得到体现。     第四,重视非洲关切,加大安理会投入。     胡锦涛表示,中国愿同广大会员国一道,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思考: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开放性思维训练): 2、胡锦涛提出和谐世界理念的依据? 要点:A、当今时代特点(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及世界仍然存在多种矛盾);B、我国外交政策;C、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 3、胡锦涛提出和谐世界理念的意义?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信秩序;推进多极化进程;向世界昭示我国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展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政治民主化;进一步落实联合国闲章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简要回答中国外交政策的精髓(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 中国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将始终不渝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一如既往地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雾,履行国际义务,同各国一道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考点五:当今时代的主题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1)和平问题     ①和平问题的含义:和平是相对战争而言的,即没有战争的一种社会状态。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的维护将给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和平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增长的因素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③正确认识战后世界和平局面(和平成为主流的原因) 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 第一,   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   第二,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第三,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注意:和平问题与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两个不同概念,应注意区分。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政治)。和平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指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 ④目前,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的。世界仍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 ①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自由民主人权) ③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 ④贫困、毒品问题更加突出。       ⑤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艰巨任务。 (2)发展问题     ①发展问题的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②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贫穷与饥饿现象,落后、贫困、危机、债务等阴影一直伴随着人类。)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一是外债数额急剧膨胀;二是对外贸易条件恶化。 ③发展趋势:转向质量,重视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注意:发展问题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注意区分。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是指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3)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     ①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②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     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a.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抑制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b.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C、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注意: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代国际关系中诸多矛盾的两个聚集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外部条件,关于和平与发展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握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才能正确认识当代国际关系、国际组织特别是联合国的作用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等问题。 (4)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含义、核心思想和根本原因。     A.含义。霸权主义,指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的霸主地位的行径。强权政治,指超级大国以强凌弱,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任意宰割别国人民,侵害他国利益的政策和活动。     B、核心思想:“强权就是真理”。     C、根本原因:最大限度地追逐利益。     ③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就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注意:少数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主要是基于本国的国家利益,也反映了这些国家的国家性质。 (5)(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世界各国共同利益老教材)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①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并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②(世界发展的主体是世界各国人民。世界的管理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参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就是要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③国际新秩序的内容:     第一、政治上各国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第二,经济上各国应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     第三,文化上各国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第四,   安全上各国应(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用战争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相威胁。 第五,  (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历年高考金题: 1、(07·山东卷·20).假如让你写—篇集中反映中国2006年度外交恬动的年终专稿,需要确定—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C) A.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     文化渗透 B.和平发展    战略结盟     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C.多边外交    和平发展     负责任的大国 D.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 ②考点六: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两极-----一极------多极)    (1)(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适当经济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①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两极格局; ②(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被打破。) ③由于国际矛盾复杂多变,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与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④目前,世界正在形成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⑤(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⑥(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而曲折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着急剧变化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美国极力维护其唯一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和德国努力跻身于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⑦(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要求,由于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⑧称霸与反称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称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注意:国际关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战略力量(如国家力量。国家集团力量等)之间形成的一种结构和状态,是对一定历史时期国际关系状况的概括,一般侧重于全球性、长期性和政治性三个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从总体上说处于“两极格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两极格局已经瓦解,国际关系的格局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之际,国际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和斗争仍然存在,世界各种力量正在重新分化与组合,和平与发展是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两大问题。 历年高考金题: 1、(2008、海南通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8月8 9开幕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盛大节日。回答14~15题。 14.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     ①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     ②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 C 15. A) 15.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    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     A.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B.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     C.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     D.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2、(07·全国卷Ⅱ·35).近年来,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战略频频受挫,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快,俄罗斯、印度、中国等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国之间出现了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所有这些表明:(A) A.世界格局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强权政治已经退出历史舞台 C.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多极世界         D.反对霸权主义失去了现实基础。 3、(06文综重庆卷32)我国政府主张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其实现途径是:B   A.提高我国综合国力                B.建立国际新秩序 C.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合作 ③考点七: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1)世界格局的变化,各国目标的调整,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  (2)(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 政治力、处于核心地位。 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资源力属于物质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文化力、外交力属于精神力,(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       注意:综合国力不是各种力量的简单相加,而是多种力量的曲调发展。 (4)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在当今世界,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学领域。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5)基本立足点(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在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抓着并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 (6)发展才是硬道理。当前我们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思考: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应如何增强综合国力?       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②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应当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战略重点,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国家要制定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科技研究,加快实现高科技产业化。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③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还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因此,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历年高考金题: (2008、北京卷、3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在抗震救灾中爆发出的巨大力量赢得了世界赞誉。海外媒体发表评论说,一国领导人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大捐款达到数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而排长队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这表明 ①提高国际影响力是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    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③动员和组织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④物质力和精神力都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 D 2、(07·重庆文综卷·35).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资料显示,在“十五”期间的前4年,国家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年均增长17.45%。但目前我国每年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率偏低。这说明,在综合国力较量中,我国增强科技力尤其需要:(D) A.加强科学技术交流      B.提高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 C.加大科技经费投入       D.提高科技应用和发展水平 3、(07·山东卷·22).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节建成宣传中国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新载体”以来,春节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春节文化在世界的传播:①可以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④能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B)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06文综上海卷40)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人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国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因为:①国家长治久安需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②创新型国家就是仅靠自己研发先进技术 ③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集约型向粗放型转变 ④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B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06文综四川卷39)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史上,出现过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图11 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在科技诸方面的比较  表2 中国与B国GDP及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比较 (6)运用政治、经济常识分析,推动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转移的关键因素,(2分)及其对我国产业发展有哪些启示。(8分) ①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转移的关键因素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在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下,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改造传统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第三产业发展。③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7、(2004·文综北京卷)航天界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经过前四次无人飞船试验后,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但这仅仅是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在此之后,我国再发射载人飞船,会将飞船的一个太空舱留在太空轨道,使之成为空间实验室;通过多次发射,多个太空般在太空对接,便可以形成真正的空间站;再向前发展,中国人探测月球甚至火星,也将不是一个遍不可及的梦想。     回答: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解析】解答为什么,一般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这两个角度来回答:理论依据是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现实意义就是说明综合国力提高的作用,如经济的发展、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等等。     【答案】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发展航天事业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3)我国的对外政策 ①考点八: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l)外交政策: ①外交政策的含义: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它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外交活动的形式:主要是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③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外交政策体现国家利益。    思考: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利益、国家力量与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的关系:     ①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国家之间的关系;③国家性质与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④国家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 (2)我国外交政策: ①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重点):我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既消除了我国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也消除了我国侵犯别国的社会根源。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亟需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因而,我国会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A、《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对新中国外交政策作出明确规定的最早文件。《共同纲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维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从而更加成熟和完善。这次重大调整的内容主要是:第一,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第二,不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第三,确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历年高考金题: 1.(全国卷一)35.在经历了近5年的政治冷淡后,中日两国领导人通过从“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从“迎春之旅”到“暖春之旅”的访问,融化了两国关系发展中的坚冰,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全面发展的新局面。中日关系的这种变化主要是由 ①各自的国家制度决定的 ②各自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③两国的外交政策决定的 ④两国面临的国际格局决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2、(07·山东卷·20).假如让你写—篇集中反映中国2006年度外交恬动的年终专稿,需要确定—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C) A.独立自主    和平共处     文化渗透 B.和平发展    战略结盟     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C.多边外交    和平发展     负责任的大国 D.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文化多元化 7、(07·北京卷·33).中华民族崇尚亲杜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黄金法则”是 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答案: C 8、(06政治上海卷18)2006年春,我国领导人出访的足迹遍及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我国开展全方位外交,与各国加强联系、深化合作和积极交流。这表明:(C) A.我国主张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B.维护国家主权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C.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D.加强国家间的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9、(06政治广东卷27)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能源外交。这是因为:AC A.能源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C.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政策   D.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立足点 10.(2008、四川卷、39).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继续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5)联系材料五,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8分) 答案:(5)国家利益是每一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国家既重视自己的国家利益,又努力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共同点。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利益共同点。它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关系到下一代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不仅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利益。在当今世界,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在发展问题上,经过联合国的努力。不仅达成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共识,而且形成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的原因之一。 11、(07·全国卷Ⅰ·39)材料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面对这一状况,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我国涉外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开展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战略对话、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积极增加进口、主动减免某些非洲国家的债务等。通过这些努力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 (3)运用政治常识中有关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举的措施后,既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摩擦的升级。(14分) ①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促进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②这些政策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生动体现,既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充分考虑了贸易伙伴国的利益。③通过协商和谈判的途径来解决贸易磨擦和分歧,可以避免贸易磨擦的升级,实现双赢。 11、(06、全国一卷、39.)(60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9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今天中国的开放政策和实践与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打开国门有着本质的不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这种不同。(10分) 【试题答案】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今天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的开放,有利于我国的国家利益。无论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我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与他国的关系,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贸往来。 【考查方向】考查主权国家及其权利、我国的对外政策等知识点。 【试题解析】题目要求用政治常识分析今天对外开放政策与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强逼迫下打开国门的本质差别,那便是今天我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而过去是被迫、无独立自主可言,紧扣题意不难看出是个自主与被迫的问题。 【技巧点拨】该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很好的分析辨别能力,要善于抓住题眼“今天的开放政策……被迫”“本质区别”,此题便可迎刃而解。 ②考点九: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l)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A、就国内来说,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和基本目标。因为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国能否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安全有无保障的基本标志。     B、从国际方面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通过外交活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什么是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B、独立自主原则的主要表现:第一,坚持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第二,坚持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第三,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个国家去反对另一国家;第四,处理一切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第五,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     注意: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时,要重点把握独立自主的五个主要表现,并用具体事例加深理解我国这一立场和根本原则。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考点) 内      容: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核心和基础: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   保      证: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目      标: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关      系:五项基本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重  要  性: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该知识可能删掉)     一方面,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利益与共、命运相连;另一方面,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符合中国人民和第三世界人民利益,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 ⑤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地位或重要性:,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前提或基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目       的: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如何正确贯彻理解: ①  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分化”的图谋。 ②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侵袭,抵御国外敌对势力“西化”的图谋。 ③     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使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2)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尊严,发展了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②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应当对人类进步事业有更大的贡献。 ③(中国外交政策的时间充分证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与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错误。)     注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是我国的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国应尽的国际义务。这里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我国实现国内的繁荣与稳定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一大贡献。所以说,我们要不断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建立平等合作的国际关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展同世界绝大数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努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历年高考金题: 1.(2008、天津卷35)《京都议定书》规定了相关发达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这完成减排指标,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减排份额交易机制。发达国家从中可获得投资收益和减排份额;发展中国家则可以获得相关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促进节能减排。这表明 A.建立国际新秩序,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     B.开展国际竞争,有利于形成多样化格局     C.各种力量相互依存,有利于实现和平共处 D. 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 答案:D 2、(2008、重庆卷、35)近年来,我国领导人频繁出该拉美、非洲、中东地区、我国与阿拉伯国家、非洲、太平洋岛国和加勒比海地区国家建立多种合作论坛。至2007年底,这国参加了120多个国际组织,在多国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材料体现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是 ①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②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③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④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3、(2008、四川灾区卷、35).自2003年起,八国集团峰会每年都邀请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出席,参与对话协商。其主要原因是 ①中国、印度、巴西等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②国家力量是导致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 ③八国集团尊重发展中国家的意见和利益 ④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4.(2008、全国卷二)(6)“驼峰航线”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但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美国政府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采取既接触又遏制的对华政策,从而使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既相互借重与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复杂状态。 运用所学的政治常识回答:中美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美关系?(6分) (6)国际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4分)。 答案:在中美关系中努力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美国的合作关系,努力化解分歧,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发展(6分)。(注:如考生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如考生只是简单答出我国外交政策的五条基本内容,可以酌情给分。) 5.(2008、天津卷38)(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78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险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黄健民的经历是改革开放以来普通百姓命运变化的缩影。80年代初,他由农村来到沈阳,从擦皮鞋、做木工到摆服装摊,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而且积极为公益事业做贡献,并致力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07年他成为沈阳市第一位“农民工”人大代表。     材料二: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一个美国家庭做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试验,结论是:没有中国产品,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会变得艰辛。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2001年以来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使用外资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市场。30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国有信心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理由。(要求逻辑清晰)(12分)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显著增强。 6、(2008、四川灾区卷、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关国的政策不大可能对中国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更不用说对它的思想观点了。但是,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1970年2月)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初期,党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工作也受到"左"倾思想的严重干扰……在一年多时间里,与我国建交或半建交的四十多个国家中,有近三十个国家同我国发生外交纠纷,其中有些是由于中国方面处理不当而引起的。这就使我国的国际形象受到损害,外事工作陷于困境……1969年五一劳动节,毛泽东在夭安门城楼上会见一些外国驻华使节,同他们进行友好的谈话,实际上是传达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改善和发展关系的信息。不久中国就陆续派出一批批驻外使节,对过去主要由于中方的极左行动而损害双边关系的事件,主动进行修复工作。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我们两国人民一向是友好的。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周恩来:《中关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1972年2月)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4分) (4)国家利益 7、(2005、高考·上海卷)一年来,我国积极开展周边外交活动,为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004年 12月 26 6,东南亚、南亚12个国家的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后,我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开展空前的大规模的巨大救援行动,为救灾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 2005年3月14 日,来自中国、越南和菲律宾的三家石油公司签署《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三方将通过这项合作。实践各自国家作出的使南海地区变成“和平、稳定、合作与发展地区”的承诺。 请运用“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答案】我国积极开展周边外交活动,表明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为我国争取了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②我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开展大规模的救援行动,说明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我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③三家公司签署《工作协议》实践各自政府在南海合作的承诺,说明在当今国际关系中与激烈的经济竞争同时并存的,是各国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趋势在加强,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8、(2005·东北三省)中国——东盟关系不断向前发展。2003年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宣布中国与东盟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并强调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各成员利益相互交织、命运彼此共存。应对挑战需要集体行动,合作共赢是我们的共同选择,我们要尊重差异,寻求利益汇合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呼之欲出,它将成为继北关、欧盟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1)国与国之间,“尊重差异”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从政治学角度看国与国之间为什么要“尊重差异,合作共赢”? ①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拥有独立权和平等权,其它国家不应干涉,尊重差异正是维护主权国家的权益。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③我国提出“尊重差异,合作共赢”是由我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及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对外职能所决定的。④如此有利于为我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对外环境。 (3)我国加强与东盟的关系有何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发展,进而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③有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和互惠互利。③为中国绿济发展提供动力,实现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更好地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9、(2005年·湖北)材料一:2O05年1月6日,中国和东盟地震及海啸灾后问题特别会议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议主题是:协商建立地区性预警机制;考虑建立东盟救助基金;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协调救援和重建行动。     材料二:2005年 1月 25日,东盟 10国与中日韩三国旅游部长会议在马来西亚举行,与会者就相关国家关于共同开发旅游市场,加强旅游业资金投入和人力开发等方面合作达成了共识。 (1)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积极参与灾后救援和重建行动。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政府这一举动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的? ①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中国政府积极参与灾后救援和重建行动,有利于受灾各国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恢复,从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政府积极参与灾后救援和重建行动,必然加深中国与受灾各国的友谊,从而有利于我国与受灾各国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③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中国与受灾各国同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政府积极参与灾后救援和重建行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与受灾各国的团结与合作,这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受灾各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利益。 (2)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说明东盟旅游经济的恢复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东盟旅游经济的恢复有利于刺激我国消费的增长,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第一、二产业具有促进作用,东盟旅游经济的恢复有利于带动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新的就业机会。③东盟旅游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国与东盟经济的区域合作,从而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全球化。 10、(07·四川卷·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多次公开阐明: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不称霸。今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7)指出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学依据,并以近年来我国处理与图12 所示地区一国(或多国)关系的事实,说明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正确性(10分) 政治学依据:①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正确性:①以具体事例说明,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符合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②以具体事例说明,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世界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③考点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内      容: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核心和基础: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   保      证: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目      标: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关      系:五项基本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重  要  性: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实践成果。 我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而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C、重要性。它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成为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公认的基本准则。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保证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 注意:理解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要突出三个方面: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及相互关系;第二,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它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成为发展国家关系和解决国际争端公认的基本准则。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保证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第三,我国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现。我国几十年做到的“五个没有”和当前一系列外交活动能充分说明。 典型例题:(07·北京卷·33).中华民族崇尚亲杜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黄金法则”是(C) A.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④考点十一: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地位或重要性:,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前提或基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目       的: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如何正确贯彻理解: ④  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尊严,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分化”的图谋。 ⑤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侵袭,抵御国外敌对势力“西化”的图谋。 ⑥     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使对外开放有利于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 附、兴趣阅读:     1、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多角度思考 热点材料: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跌宕起伏。“9·11”事件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对其安全战略作出了重大调整——不断推进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伊拉克重建任重道远,中东等地区热点时起时伏,国际关系中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有新的表现。然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改变,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与安全,促进合作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积极发展对外关系,为实现小康社会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理论分析:     (1)政治学思考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在增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并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②国与国之间的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大国关系在反恐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妥协。     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当前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俄罗斯、中国、欧盟、日本、印度、巴西,其战略力量有助于扼制美国搞单极世界并由它来“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使世界格局显现出多极化趋势,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④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⑤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起着多方面的重大作用。事实表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抛开“联合国”的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     (2)经济学思考     ①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区域性国际组织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出口引资迅速增长,法制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新的进展,政府服务意识、企业竞争意识和公民开放意识明显增强。     (3)哲学思考     ①坚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和平与发展不是孤立存在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且处于不停的变化发展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和平与稳定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世界反恐斗争向纵深发展等表明世界在趋向和平,和平的局面又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坚持矛盾的观点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在增加,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和边界等争端时起时伏,世界很不安宁,我们既要全面地看清局势,又要把握重点。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世界局势在总体上维护了和平的局面,中国经济繁荣发展,中国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在前进中又有曲折,单极化与多极化两种势力方面的较量、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两种世界秩序现之间的斗争仍在继续。 2、对“和而不同”,发展关系;“和平崛起”,“睦邻、富邻、安邻”的多角度思考。     热点材料:近年来,中法两国发展了“堪称典范的伙伴关系”,双方决定相互举办文化年活动。 2004年10月 10日,法国文化年在京开幕,当天,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来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时说,“和而不同”“余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就是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坚持不同文明和文化和平共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前些年,国际上有少数人精心炮制、散布各种“版本”的所谓“中国威胁论”。这种错误的论调对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为了消除这种影响,近年来,中国在坚持传统睦邻友好政策的基础上,针对周边国家进一步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富部、安邻”的政策方针。     2005年“两会”闭幕后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重申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崛起的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实现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馄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理论分析:     (1)政治学思考     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对世界文明和文化“和而不同”的认知。根据这一认知,我国发展对外关系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使我国的朋友遍天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坚持“和而不同”有利于密切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各国的文明和文化形式是多样的,不仅可以相互共处,而且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因此“和而不同”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坚持与周边国家“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伙伴关系,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系起来越密切,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③我国选择“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体现了我国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对外职能。     ④中国实现新的宏伟目标不是通过军事力量,而是通过外交与经济手段,通过发展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来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充分证明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威胁论”是站不住脚的。     ⑤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这体现了我国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政策目标。     (2)经济学思考     ①中国的“和平崛起”,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在对外经济关系中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②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2004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6%,仅次于美国。     (3)哲学思考 ①“和而不同”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关系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原理的具体体现。文明和文化的“和”是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不同”是矛盾的特殊性(个性)。这种共性和个性不是各不相干,而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又要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也就是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去推动世界文明和文化向前发展。。 ②“和而不同”是正确的价值取向。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对社会存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和而不同”是世界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统一性的反映。“和而不同”就是说,不同的文明和文化都有合理的内涵,可以相互借鉴,促进各自经济文化发展。这种“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它能指导人们坚持正确的行为方式。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源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同时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我们的崛起,只能是和平地崛起,这种“和平崛起”战略,必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而不同”,发展国家关系,也是出于这一哲学思考。     ④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中国政府在崛起之路上,努力发展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而巨具有建设性的大国关系,针对周边国家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富邻、安邻”的政策方针,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⑤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我们应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支持广泛合作、互利互赢的发展道路。     ⑥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在促进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量的积累。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崛起的路还很长,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典型题例: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目前,能源短缺问题困扰着整个世界。在能源领域各国既有广泛的合作,又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斗争。     材料二:2004年9月用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其主要特征是典型的“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也就是以尽可能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协调,促进能源持续利用。 (1)我国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有何经济意义? 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2)从认识论角度说明人类怎样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压力。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类活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则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阻碍作用。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促进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重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试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在能源领域各国既有广泛的合作,又有激烈的争夺和斗争这一现象的原因。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在资源领域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既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又有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共同利益是各国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相悻是引起争夺和斗争的根源。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中法建交40牟,双方既有过六七十年代的“蜜月”,也经过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严峻考验,仅在十来年前,中国当时驻法国大使还曾“准专打铺盖走人,”以抗议法国当时的社会党政府售台武器;当时中国撤消了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并中断了好几项与法国的大宗合同。双方关系陷入建交后的谷底……而今天,中法关系呈现出空前友好的状态。中国文化年在法国可谓如火如条,多达300项中国文化活动 在法国全国开展。而当前的法国文化年更让我们领略法国的人文与革新、浪漫与创新精神。    回答: (1)结合材料,试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中法关系的发展前景。 矛盾具有特殊性,在不同的时期,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同一矛盾双方的地位也有不同;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尽管中法关系中一直存在着不和谐的音符,但合作是主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法国在国际事务上的诸多领域都离不开中国的支持,中国同样也需要与法国合作。 (2)从政治角度谈谈中法关系的发展过程体现了什么道理? 从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的角度看: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而利益不同则是引起国家间摩擦的根源。在当时的台湾问题上,由于两国各自不同的利益所以使得两国的关系陷入了谷底。而在当前两国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中法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因此当前两国关系呈现出空前友好状态。 从对外政策的角度看: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结合材料谈谈中法互办文化年有何文化、经济和政治意义? ①在文化上,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法两国主张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和维护文化主权,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在经济上,两国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国经济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提高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③从政治上讲,两国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促进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维护世界稳定,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3.材料一  展望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GDP约50%来自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已占制造业产品出口的1/3以上。在占有知识、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上的差距,最终.导致国与国之间在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的差别。   材料二    本世纪初,日、美、德、中科技与发展经费投入比较 项 目 数 值 国 别 研究与发展 投入(亿美元)   研究与发展投入 与GDP比例(%)   人均研究与发展 经费(美元)       日本       743.82       1.9       597       美国       1707.7       1.45       645       德国       371.49       l.27       458       中国       58.55       0.64       3.9       全球合计       4390       0.64       78  注:90年代初综合国力排名:美国第一,日本第四,德国第五,中国第八。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一说明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我们正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2分)材料二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研与发展经费投入、综合国力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将极大地制约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2分) (2)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怎样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6分) 第一,国家在履行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中,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分)第二,为此,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2分)第三,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为此,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创新,培养人才。(2分) (3)从哲学上思考,我国青年一代应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6分) 第一,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第二,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自己的认识,培养创新能力。第三,按规律办事,正确而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第四,防止孤立、静止、片面的倾向,坚持唯物辩证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6分) 4.材料一:据统计,战后 50多年来润民族矛盾、宗教争、领土纠纷、资源争夺、霸权主义插手等原因,全世界共发生了200多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造成2000多万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两倍多。比较大的比如阿富汗政治战争,关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等。     材料二:联合国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表明,目前全球多有30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3中约V3的人每天生活费只有 l美元。从1960年到 19993期间,全球20%最富裕人口与20%最贫穷人口之间的贫富距竟然扩大了一倍多。 (1)材料一、二分别揭示了什么政治现象? 材料一揭示了当今世界仍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材料二揭示了当今世界发展问题不容忽视,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加严重的困难。 (2)材料一、二所揭示的政治现象之间存在哪些联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一方面,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另一方面,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只有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才能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才能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     (3)对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问题,你认为应当怎样加以解决? ①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建立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②反对以战争手段或以武力相威胁解决国际争端,国家之间的矛盾应当通过对话采取和平谈判方式来解决;③大力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高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5.材料一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印度洋海啸,波及到东南亚和南亚部分国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发生后,中国和世界各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向受灾国家提供紧急援助。     材料二  2005年7月底至8月初 ,关于朝核问题的第回轮六方会谈在北京开幕。美国代表团团长凯利表示,朝核问题的全面解决将为美朝及朝鲜与国际社会发展新关系打开大门,美方愿为和谈竭尽全力。朝方提出“冻结换补偿”的方案。 (1)为什么中国积极参与向受灾国家的援助? 中国政府坚持独立自主的干¨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    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援助活动,加强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问的友好合作,有利于帮助受灾地区战胜灾害,恢复经济,从而促进共同发展。也有利于树立我国的大国形象,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2)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朝核六方会谈已成功进行过四次。简要评述中国政府在朝核问题中的作用。 ①中国在朝核削题上的态度体现了我国维护和平的目标。②中国能促使朝核问题三次会谈成功.体现了我国外交能力增强,国际影响扩大。⑧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外交政策成功。 6、材料: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布什重申美国政府将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遵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不支持台湾寻求独立。胡锦涛强调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将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致力于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对布什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表示赞赏,指出这是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政治基础。(1)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2)运用有关哲学常识、政治常识的道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中美关系。答案:(1)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才能取得进一步发展。(2)从哲学常识角度看,正确处理中美关系应该坚持矛盾分析法。第一,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敢于进行斗争,坚持维护和发展自身的利益,又要善于进行斗争,寻求和发展中美双方的共利益。第二,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要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又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从政治常识角度看,一方面,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另一方面,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中美关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促进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和平与发展。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