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专项突破
专项1 等 值 线 图
考向1 等高线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2020·山东等级考)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
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
从位于5 200 m 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如图),
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图中
“魔鬼营地”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判图流程】
【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判断“魔鬼营地”的形成是“由于空气流通不畅,
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据图,结合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甲、乙、丙、丁四地
中,甲地位于谷地中,会造成空气流通不畅,形成“魔鬼营地”。乙地海拔较东
西两侧要高,丙地、丁地位于山脊处,乙、丙、丁三地空气流动畅通。
【判图方法】
【类图专练】
(2020·浙江7月选考)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
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 500~3 60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
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图2谷地的成因是 ( )
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
C.岩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
【解析】1选B,2选D。第1题,图2为谷地,结合图1等高线地形图可发现,只有乙
为谷地。第2题,乙地为位于第四纪冰期时雪线附近,结合图2景观为U形谷,可
知成因是冰川侵蚀作用。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地7、8月份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
A.地震 B.崩塌 C.山洪 D.干旱
4.防御甲地春季主要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 ( )
A.植树造林 B.拆除库坝
C.禁止开矿 D.人工增雨
【解析】3选C,4选D。第3题,由题干可知,该地位于华北地区的山麓地带,夏季
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读图分析可知,该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由于山地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因此,夏季该地河流补给量大,再加上河流的
支流多,因此汇水量大,河流水位会暴涨。上游流经山地,流水快,汇水速度快;
下游地势平坦,流速减缓,排水不畅,极易导致山洪的暴发。第4题,华北地区春
季降水少,需水量大,易出现春旱。应对春旱的有效措施是人工增雨;植树造
林、拆除库坝、禁止开矿等措施都不能缓解旱情。
考向2 等压线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2020·江苏高考)下图为“亚欧大陆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
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风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此时①地最可能 ( )
A.暴雨倾盆水难排
B.细雨蒙蒙衣难干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黄沙满天车难行
【解析】(1)选C,(2)选A。第(1)题,读图分析,四个地点均位于北半球近地面,
结合等压线的数值近地面风向的作图过程判断,①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南侧,
风向为偏西风;②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侧,风向为偏北风;③地位于高压中心的
西北侧,风向为偏南风;④地位于低压中心的西北侧,风向为偏北风。第(2)题,
读图分析,此时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太平洋上形成高压,说明此时为北半球的夏
季。①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并且①地纬度低,气温高,因而最
可能形成强对流天气,暴雨倾盆;细雨蒙蒙是暖锋天气的典型特征;烈日炎炎往
往是受高压控制形成;此时①地降水多,植被生长茂盛,不会形成沙尘天气。
【判图流程】
【判图方法】
【类图专练】
(2020·连云港一模)如图为2019年8月某日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单位:hPa)。据此完成1、2题。
1.此时 ( )
A.甘肃境内降水降温
B.四川境内风力较大
C.南海海域风雨交加
D.山西境内吹偏西风
2.该季节( )
A.东南沿海正值伏旱
B.华北地区雾霾严重
C.西南地区阴雨绵绵
D.长江流域高温多雨
【解析】1选A,2选D。第1题,图中甘肃境内有冷锋过境,降水降温;四川境内等
压线稀疏,故风力较小;南海海域等压线稀疏,远离气旋中心,天气并非风雨交
加;山西大部分处于高压脊西侧,吹偏东风。第2题,8月份为夏季,我国东部地
区普遍高温多雨,伏旱主要出现在长江、淮河流域。
(2020·天津等级考)读图,回答3、4题。
3.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
A.风和日丽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大雪纷飞
4.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 ( )
A.乌鲁木齐 B.贵阳
C.上海 D.福州
【解析】3选A,4选D。第3题,由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以看出,此时华北平原地区
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又在高压脊的控制下为晴朗天气,所以其天气状况最
可能是风和日丽。第4题,风向是风来的方向,风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风向偏
南说明该地南部气压高,北部气压低。图中乌鲁木齐、贵阳、上海都是北部
气压高于南部,风向偏北;福州位于1 015 hPa等压线上,其南部气压介于
1 015 hPa~1 020 hPa,气压高于1 015 hPa,风向偏南。
考向3 等温线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2018·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陕西省一月和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
水量图”。
材料二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下图为“陕西
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七月,在关中地区出现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等温线沿晋陕边界向北凸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
【判图流程】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分析,时间:七月——图示信息:海拔低——夏季风的背
风坡——焚风效应——气温高。24℃等温线向北凸出弯曲——表明该地比两
边温度高——该地位于黄河谷地——地势低,温度高。
答案:海拔较低;处于夏季风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地形
【判图方法】
【类图专练】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 )
A.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B.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C.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解析】1选C,2选B。第1题,从等值线的分布看,从沿海向内陆,总的变化是气
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大陆东侧比大陆西侧等气温年较差线密集,表明大陆东侧
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从甲处到乙处等值线较稀疏,从甲处到
丙处等值线较密集,表明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较小,从甲处到丙
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第2题,甲处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甲
处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强;甲处地表植被覆盖率高,是
亚寒带针叶林;沼泽多分布在平原地区,且沼泽面积大会降低气温年较差。
如图示意海南岛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单位:℃)。据此完成3~5题。
3.根据海南岛气温分布特点推断,影响海南岛冬季与夏季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
分别是 ( )
A.地形、降水 B.纬度、地形
C.地形、季风 D.洋流、纬度
4.图中甲地所在区域,1月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处河谷地带,河流向北注入海洋
B.深居岛屿内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C.地形低洼且狭长,狭管效应较显著
D.南下冷空气影响大,海洋调节作用小
5.与丙地相比,乙地7月平均气温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地形闭塞,大气保温作用强
B.长期人类活动影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C.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夏季降水少
D.沿岸有季风洋流流经,增温效应显著
【解析】3选B,4选D,5选C。第3题,图示1月等温线总体上呈东西延伸,说明受
纬度影响很大;7月等温线呈闭合的同心圆状,且气温中部低、四周高,结合海
南岛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可判断影响7月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4题,
图示甲地1月等温线向南凸,说明该地气温低,其弯曲方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
则可能是冬季风影响所致。河谷或地形低洼,均会使该地气温高于两侧。第
5题,乙、丙两地纬度、与海洋的距离均相近,海拔差别也不大;但丙处于山地
的东南,乙位于山地的西部,在夏季风(东南风)作用下,丙处于迎风坡而降水
多、增温较慢,乙位于背风坡而降水少、增温快,从而气温不同。
考向4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下图是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根据图,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判图流程】
【解析】降水量分布的描述方法一般是据图明确说出降水量的递变规律,以及
降水量的多少,进而得出空间差异即可。原因分析主要考虑地形因素中的地形
类型以及山脉的走向等。
答案: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
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判图方法】
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
判读步骤 具体内容
读值大小
及递变
关注图中降水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并且能计算出
降水的最大差值
关注等降水量线数值的递变规律,明确其空间分布
的基本规律
描述延
伸方向
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
陆位置(或季风)
与等高线平行,说明影响降水多少的主要因素是海
拔
判读步骤 具体内容
看形状
变化
闭合——多雨中心(可能是迎风坡),或少雨中心
(可能是背风坡或内陆盆地等)
弯曲——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要根据具体情况
判断降水多少,并分析其原因
把握疏
密程度
密集,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大,一般山区或山地迎风
坡等降水量线比较密集
稀疏,说明降水地区差异小,一般地势平坦的平原、
高原等降水量线比较稀疏
【类图专练】
(2020·日照一模)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1、2题。
1.图中P地降水量较南北两侧多的原因是( )
①受海洋气流影响较大 ②受西北季风影响大
③位于山地的迎风坡 ④位于山谷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造成M、N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A.地形、纬度、大气环流
B.地形、洋流、纬度
C.洋流、纬度、大气环流
D.洋流、地形、大气环流
【解析】1选C,2选A。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亚地
区,该区域降水主要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P地位于印度北部,地势较
高,来自海洋的水汽受到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其南北两侧丰富。
第2题,M、N两地降水迥异,该现象既与两地的纬度不同、大气环流不同有关,
也与二者的地形差异有关。N地受大陆气团影响大,M地受海洋、西南季风影响
大,N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M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雨丰富。
赤峰市气象局研究人员为研究本市降水的空间差异,根据多年观测数据,
绘制了赤峰市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如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降水量的最大差值可能是 ( )
A.149 mm B.239 mm
C.321 mm D.351 mm
4.影响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陆位置 B.纬度
C.大气环流 D.地形
【解析】3选B,4选D。第3题,由材料可知,大局子的年降水量在500~550 mm,
花都什的年降水量在300~350 mm,通过计算可知,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值在
150~250 mm。第4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大局子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带,降水多;
花都什位于河流下游地带,降水少;再考虑周边的山脉走向,与夏季风的风向,
可知影响大局子、花都什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专项2 统 计 图 表
考向1 曲线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2020·全国Ⅱ卷)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
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
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观测时段内 (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2)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判图流程】
【解析】(1)选C,(2)选A,(3)选C。第(1)题,由图可知,凌晨0~6时绿洲和沙漠
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地温
的影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时接近15时,故15时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
表温度差值最大;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
沙漠;上午绿洲地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第(2)题,由于沙漠
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现绿洲
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现象,①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
热量多,会使绿洲夜间降温较快,温度较低,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
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③、④错误。
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要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必
须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则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要远高于绿洲温度,
使沙漠积累的余热多,导致夜晚降温后温度仍然高于绿洲,故要出现在沙漠高
温时期,应为夏季7-8月;也可以通过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
的变化”图得知,图中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时,图中沙
漠15时左右的地表最高温已近40 ℃,故最可能发生在北半球夏季7-8月。
【判图方法】
【类图专练】
(2020·南京师大附中一模)人口负担系数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
年龄人口数之比,据该系数可把人口发展阶段分为“人口红利期”“盈亏平衡
期”“人口负债期”。下图为“1950-2050年法国、日本和中国人口负担系数
统计及预测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日本人口红利期最短
B.法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大
C.人口负债因老龄化所致
D.中国目前人口红利较为丰厚
2.在我国人口红利将要消失的背景下,不合理的措施为 ( )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
B.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
C.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
【解析】1选D,2选B。第1题,根据材料显示,人口负担较小时为人口红利期。
图中显示数值低于盈亏平衡的法国的人口红利期最短且人口负担系数变化最
小;人口负债是由于劳动力人口比重过低,老年人口过多或者青少年人口过多
都会造成人口负债;目前中国的人口负担系数较低,人口红利较丰厚。第2题,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医疗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应对社会负担较重的问题,减
小压力;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减少人口流动不能改变人口比例,也不能有效减轻
社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高的行
业,缓解劳动力紧张的问题;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缓解劳动
力紧张问题。
(2020·衡水一模)荷兰全年平均降水量与蒸发量分别为760 mm和550 mm,
降雨量年内分布较为均匀,而蒸发量则集中于4至9月期间。荷兰1/4土地海拔
不到1米,筑堤拦海和排涝在1000多年的荷兰治水历史中成为整个国家的重要
活动,开始时雨水完全可以依靠重力排放入海,后来则需依靠动力。如图为公
元1000年以来荷兰西部区域陆地下沉与海平面上升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荷兰需要依靠动力才能排水入海的时间大约起始于 ( )
A.1100年 B.1400年 C.1600年 D.1900年
4.为防涝,荷兰一年中雨水排放的旺季往往是 ( )
A.每年9月至来年3月 B.每年5月至9月
C.每年上半年时间 D.每年下半年时间
【解析】3选C,4选A。第3题,据图,约在公元1600年起,陆地海拔低于落潮水位
(落潮水位已是海水水位最低状态),荷兰必须依靠动力才能排水入海。第4题,
荷兰降雨量年内分布较为均匀,而蒸发量则集中于4至9月期间。排水的旺季应
是蒸发量弱、土壤水分含量高的每年9月至来年3月。
考向2 柱状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2020·江苏高考)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
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回
答(1)、(2)题。
(1)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C.西南区 D.东南沿海区
(2)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经营规模 D.机械化水平
【判图流程】
【解析】(1)选B,(2)选B。第(1)题,读图可知,东北区1996年、2006年、2016
年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不断提高,说明东北区对我国粮食安
全贡献不断增大;华北平原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先升高后
降低;西南区和东南沿海区两个地区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
均持续降低。第(2)题,蒙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水资源缺
乏,制约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经营规模和机械化水平均不是
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判图方法】
【类图专练】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主要取决于其蒸散量、降水量以及黄河
来水量的动态平衡。蒸散量是指植被蒸腾、水面蒸发以及土壤蒸发的水量。
2002—2005年黄河三角洲湿地处于缺水状态,为保持湿地水量平衡,维持湿地
生态系统稳定,需增加黄河来水进行补充(生态补水)。下图是2002—2005年黄
河三角洲湿地各月降水量与蒸散量。据此完成1、2题。
1.黄河三角洲湿地最需要生态补水的年份是 ( )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2.2002—2005年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需求存在年际差异,主要影响因素
是( )
A.湿地植被 B.降水量
C.太阳辐射 D.蒸散量
【解析】1选A,2选B。第1题,2002年黄河三角洲湿地的蒸散量远大于降水量,
因此需要生态补水。第2题,图中可以看出2002—2005年黄河三角洲蒸散量变
化不大,但降水量差异明显。生态系统的稳定主要取决于其蒸散量、降水量以
及黄河来水量的动态平衡,因此生态补水需求存在年际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降水量。
(2020·广州一模)科研人员采用人为放火的方法,对我国西北某地荒漠化
草原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地上部生物量、植物多度等群落特征对火因子的
响应进行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火烧后当年,火烧样地中草本植物地上部生
物量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第二年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物种丰富度和
植物多度的变化如图1、图2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在火烧后 ( )
A.物种当年略有减少,第二年基本恢复
B.植物多度当年不变,第二年略有降低
C.植物多度当年提高,第二年基本恢复
D.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变化基本相同
4.火烧后当年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最可能与之有关的是火烧
后( )
A.土壤湿度降低 B.昼夜温差增大
C.土壤表层疏松 D.土壤肥力提高
【解析】3选C,4选D。第3题,读图可知,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在火烧后物种当年
略有减少,第二年仍然减少;植物多度当年提高,第二年基本恢复;物种丰富度
略有减少和植物多度略有增加。第4题,火烧后当年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
著提高,最可能与之有关的是火烧后增加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提高,生物生长快;
土壤湿度降低,生物生长慢;昼夜温差变化不大;土壤表层软硬变化小。
考向3 结构统计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1994年1月1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生效。
下图示意相关国家和地区占美国进口服装份额(%)的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推测,1981-2000年间,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的服装业
( )
A.自主品牌越来越多 B.原材料越来越短缺
C.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D.设计能力不断下降
(2)1995-2000年,墨西哥向美国出口更多服装的主要原因是 ( )
A.距离美国近 B.通关税率低
C.生产成本低 D.生产技术高
【判图流程】
【解析】(1)选C,(2)选B。第(1)题,服装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中国香
港、中国台湾和韩国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所生产的服装成本也越来越高,
因此出口到美国的服装所占市场的比重就越来越低。第(2)题,1994年1月1日,
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生效后,导致商品的通关税
率降低,同时也降低了服装到达美国市场的价格,因此墨西哥出口服装在美国
市场所占比重就会提高。
【判图方法】
【类图专练】
(2020·深圳一模)生态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可再生资源
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下图为一些国家或地区生态承载力
占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巴西、俄罗斯生态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国土面积
C.土壤肥力
D.水资源数量
2.下列能够提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有 ( )
①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
②围湖造田
③保护野生动植物
④推广生态农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1选A,2选B。第1题,巴西地处热带,雨林面积广,生态承载力高;俄罗
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生态承载力低。第2题,根据材料分析,能够提
高生态承载力的措施,包括提高废水、废气处理率,实现达标排放。围湖造田
会降低生态承载力。保护野生动植物,推广生态农业,能提高吸收二氧化碳能
力。
(2020·盐城一模)云南素有“菌子王国”之称,目前许多珍稀菌子的人工
养殖技术并不成熟,菌子以鲜食为主,保质期短,加工方式主要是干制。下图为
云南野生菌国内消费地区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
3.形成云南野生菌消费地区结构特点的原因是 ( )
A.冷藏技术先进 B.交通运输便捷
C.饮食习惯差异 D.鲜食消费为主
4.下列野生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
A.发展农村电商,拓展销售渠道
B.扩大自然采摘,增加农民收入
C.砍伐森林,扩大人工养殖面积
D.引水灌溉,满足菌类生长需求
【解析】3选D,4选A。第3题,由材料可知,云南省当地是野生菌类的主要消费
地区,距离近,应该以鲜食消费为主,和冷藏技术先进、交通运输便捷关系不大;
珍稀菌子营养价值高,各地需求差异不大。第4题,野生菌产量不大,扩大自然
采摘会破坏其生长环境。由材料可知,目前许多珍稀菌子的人工养殖技术并不
成熟,故需要加大科学研究,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云南降水丰富,不需引
水灌溉。
考向4 表格的判读
【典题示例】
(2020·天津等级考)读表,回答(1)、(2)题。
表 2000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跨省流入人口数量统计表/万人
(1)据表中信息,对跨省人口流动状况的正确判断是 ( )
A.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均衡
B.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
C.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流入人口最多
D.上海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
(2)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最主要原因是 ( )
A.交通发达,出行方便 B.生态环境优,居住条件好
C.政府鼓励,政策引导 D.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
【判图流程】
【解析】(1)选B,(2)选D。第(1)题,表中提及的省区中广东、浙江、上海、江
苏、北京、福建、天津、山东、辽宁、河北属于东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多;
新疆、云南属于西部经济地带,内蒙古属于中部经济地带流入人口较少,所以
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不均衡;2010年与2000年相比较,各省区流入的
人口都增加,但是东部经济地带流入的人口数量远远大于中西部省区流入人口
的数量,所以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与新疆
相比较,新疆流入人口多于云南;流入人口的增速的计算方法为:(2010年流入
人口-2000年流入人口)÷2000年流入人口×100%,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上海
人口的增速约为187%,天津约为310%,北京约为187%,所以天津流入人口在直辖
市中增速最快。第(2)题,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省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使人口大量流入。
【判图方法】
【类图专练】
(2020·海淀二模)下表是2018年部分省份GDP(万元)和人口数量变化
(万人) ,完成1、2题。
1.六省中 ( )
①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居首位
②浙江省人口增量中净流入人口占比较小
③传统劳动力大省安徽省的人口不断回流
④山东省人口自然增长势头相对强劲
⑤净流入人口为负值的省份人口总数量在减少
⑥净流入人口量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2.从上述几省人口数量变化可以看出 ( )
A.经济发达省区对人口的吸引力更大
B.政策是影响北京人口变化的首要因素
C.沿海省份因优越地理位置吸引人口迁入
D.浙江省人口和辽宁省人口流动主要原因不同
【解析】1选C,2选B。第1题,据表可知,广东省人口自然增长、机械增长(净流
入人口)都是最高的,居首位,①正确;浙江省人口增量中,净流入人口是49万人,
自然增长人口是31万人,所以净流入人口占比较大,②错误;传统劳动力大省安
徽省的净流入人口达28.3万人,说明人口不断回流,③正确;山东省自然增长人
口达60.96万人,仅比广东少,因此人口自然增长势头相对强劲,④正确;如果净
流入人口为负值的绝对值大于自然增长的人口,那么人口总数量在减少,如辽
宁省和北京,如果净流入人口为负值的绝对值小于自然增长的人口,那么人口
总数量仍在增加,如山东,⑤错误;净流入人口量与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呈正相
关,如北京经济水平高,但是净流入人口为负值,⑥错误。第2题,经济发达省区
对人口的吸引力不一定更大,据表可知,北京净流入人口为负值。在北京落户、
买房、子女入学等都有相关的政策,因此政策是影响北京人口变化的首要因素。
沿海省份因经济发展水平高,有更好的就业机会而吸引人口迁入。浙江省人口
以迁入为主,辽宁省人口以迁出为主,浙江省和辽宁省人口流动主要原因是经济
因素。
专项3 示 意 图
考向1 原理示意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纳木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某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
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图1),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图2为
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该科研小组进行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不便 B.地质灾害多发
C.天气多变 D.牧业活动干扰
(2)图2中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 )
A.2:00 B.8:00 C.14:00 D.17:00
【判图流程】
【解析】(1)选C,(2)选A。第(1)题,纳木错地区地处青藏高原。8月(夏季)青
藏高原增温快,对流旺盛,天气多变,是影响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第(2)题,
读图2可知,观测点近地面风向为180°左右,为偏南风(对照图1可知)即由陆地
吹向湖面。据湖陆风的形成原理可知,夜晚陆地比湖面气温低,吹陆风,即观测
点吹偏南风。
【判图方法】
【类图专练】
(2020·石家庄一模)坎儿井的原理是利用地形条件,通过人工地下暗渠,
将水源引流至山麓涝坝(小型蓄水池)中,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
水。近年来,我国吐鲁番盆地大量建设机电井导致坎儿井水量锐减。下图示
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区域涝坝和机电井分布情况。据此完成1~3题。
1.推断该地交通线路的大致走向为 ( )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环湖分布 D.呈“之”字形爬升
2.坎儿井中的水可以四季长流,其主要原因是 ( )
A.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
B.当地较为稳定的山地降水补给
C.灌区调蓄工程的建设
D.集水区的地下水较为稳定
3.图中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涝坝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选B,2选D,3选B。第1题,干旱区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
区,交通线必然沿人口、城市分布。图示涝坝“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
活用水”,则涝坝所在地为人口主要分布区;据此可判断交通线走向为东北
—西南。第2题,“四季长流”说明有稳定的水源补给,而地下水补给具有稳定
性,降水、高山冰雪融水都不具有全年稳定性。第3题,②处的机电井位于涝坝
上游多个坎儿井汇水地带,随着机电井的大量抽水,会使位于其下游的②处涝
坝中的水量明显减少。
(2020·天津等级考)图1为我国某地一住宅小区示意图,图2中四个方向的
阴影分别为小区内某栋住宅楼二至日8:00和16:00的日影。读图文材料,回答
4、5题。
4.该小区最可能位于 ( )
A.北京 B.银川 C.杭州 D.海口
5.小区内各住宅楼楼高一致,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大的时段是( )
A.夏至日8:00~12:00 B.夏至日12:00~16:00
C.冬至日8:00~12:00 D.冬至日12:00~16:00
【解析】4选D,5选C。第4题,由图2可以看出,该栋住宅楼在二至日8:00和
16:00的日影的朝向有西北、东北、西南和东南四个方向。因8:00和16:00
影子朝向西北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影子朝向东北时,太阳位于西南方向,
影子朝向西南时,太阳位于东北方向,影子朝向东南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
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四个城市中只有海口符合题意。第5题,楼影
遮挡面积的大小与太阳高度有关,太阳高度越大,楼影越短,反之越长。
海口(20°02′N,110°11′E)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夏至日,冬至日时日
影较长,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冬至日大于夏至日。海口使用的时间为北京
时间,当北京时间为8:00~12:00时,当地地方时约为7:00~11:00,当北京时间
为12:00~16:00时,当地地方时约为11:00~15:00,11:00~15:00的平均太阳
高度大于7:00~11:00,所以冬至日8:00~12:00休闲广场被楼影遮挡面积最
大。
考向2 过程示意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下图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 ( )
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
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
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
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
(2)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 ( )
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
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
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判图流程】
【解析】(1)选D,(2)选C。第(1)题,读图可知,由1到6按照时间顺序推移,从最
开始位于黄浦江与支流苏州河的交汇处,到最后洋山港的深水港,港口区位迁
移形成的拓建模式为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第(2)题,洋山港位
于东海,是深水港,洋山港的建设可增加上海港口运输能力,提升上海国际航运
中心的地位。
【判图方法】
过程示意图的判断方法
步骤 具体内容
瞄准图
示主题 图名可以直接显示图示主题
着眼时
空分布
过程示意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一定
要着眼于图中的时空信息
抓住构
图要素
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或曲线变化、空间变化、阶段
划分等要素,描绘变化特点
步骤 具体内容
分析变
化规律
构建变化过程:依据图示信息,建立完整的变化过程或规
律
判断主导因素:依据变化过程,推断影响地理事物变化的
最主要因素
推断变化趋势:联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断地理事物的
时空变化趋势
【类图专练】
(2019·天津高考)太湖流域Z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近年
来,Z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读图文材料,回答1、2
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是 ( )
A.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
B.新增蚕丝被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链
C.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
D.传播桑蚕文化,发展丝绸专题旅游业
2.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
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
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
【解析】1选C,2选A。第1题,从Z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可知,原有桑蚕
产业链终点只有丝绸服装、服饰,随后新增加了蚕丝被制造业,最后又进一步
增加了桑蚕文化、旅游业和服务、创意等产业。综合来看,产业链都是基于植
桑养蚕而形成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延伸。第2题,该特色小镇基于植桑
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特色产业,促进了城镇经济发展;而城镇经济的发展,一
定程度上又推动了特色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其他三项概括较为片面,只是
单方面说明了特色小镇的作用,没有体现特色小镇和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2019·海南高考)下图分别示意1995年、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据
此完成3、4题。
3.1995年美国本土人口净流入的地区是 ( )
A.东北部 B.南部
C.中西部 D.西部
4.与1995年相比,2010年美国本土人口 ( )
A.数量减少
B.向中西部大量回流
C.迁移规模变小
D.净流入的地区减少
【解析】3选B,4选C。第3题,结合图中箭头的指向及数字大小,可知南部地区
人口净流入最多(210万人),东北部、中西部、西部地区均为人口净迁出地区,
其数量分别为135万、45万、30万。第4题,2010年相比1995年人口数量在增长;
对比2010年与1995年本土人口流动图,即可发现净流入的地区增加,比如西部
地区;但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中西部并没有明显的大量人口流入。
考向3 剖面示意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2020·全国Ⅲ卷)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据此完成(1)、(2)
题。
(1)①②③④中最先形成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
能( )
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
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
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
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
【判图流程】
【解析】(1)选D,(2)选C。第(1)题,读图可知,断层①将灰岩④断开,故灰岩④
先形成,断层①后形成;断层①形成后,地表面被侵蚀,形成侵蚀面,之后地壳下
沉,接受沉积,形成砂砾石层②;最后岩浆喷发,形成玄武岩③;所以①②③④中
最先形成的是④。第(2)题,读图可知,砂砾石层的下界存在侵蚀面,可知该面
形成的时期遭受侵蚀;侵蚀面相对平坦而广阔,其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说明地
壳运动相对稳定。
【判图方法】
【类图专练】
(2020·海淀模拟)读某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由图可知 ( )
A.该地貌属于流水侵蚀地貌
B.由扇形地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C.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2.该地貌最可能形成于 ( )
A.河流入海口
B.山间河谷出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D.盆地中心
【解析】1选C,2选B。第1题,冲积扇地貌属于流水堆积地貌;由扇形地上部到
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扇形地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
耕;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浅。第2题,图中地貌为冲积扇地貌,该地貌最可能形成
于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
3.(2020·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
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
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
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
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解析】第(1)题,抓住“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
的地形单元”这句话是解题的关键。玄武岩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但在500米
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
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说明最初的平坦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
且由台地变成平顶山之后变成了尖顶山,说明面积变小。
第(2)题,由材料可知,玄武岩最初形成的是平坦的地形单元,后经流水的侵
蚀、切割,形成尖顶山、平顶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
形成时间越早,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
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
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第(3)题,据以上分析可知,通过保留
的部分可以判断台地、平顶山、尖顶山形成的早晚,平顶山、尖顶山是较早形
成的,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
体。台地形成的时间较晚,也就是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
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故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
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
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
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
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
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
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专项4 景 观 图
考向1 自然景观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2020·天津等级考)如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
地质条件。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形成如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
是( )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2)导致如图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 )
A.垂直抬升 B.水平拉张
C.水平挤压 D.岩浆喷发
【判图流程】
【解析】(1)选D,(2)选A。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岩层具有层理构造,
说明其是沉积岩,岩石周边较为陡峭,垂直裂隙发育,粤北地区降水量多,最终
在流水的作用下形成该地貌景观。第(2)题,沉积岩形成的环境为地势较低的
地区,且层层覆盖,而现在该地区地势较高,说明发生的垂直抬升作用使岩层出
露地表。
【判图方法】
【类图专练】
1.(2020·石家庄一模)草树是澳大利亚特有植物。耐火烧,火后易开花,花莛
为开花部位。木质茎(树干)是由无数叶子基部剩余部分因黏液黏合堆积而成,
高约6~9 m,成熟需上百年时间;茎上有1 m以上常绿草状叶子,细长如钢丝,是
良好的插花花材。下列地理事物分布范围与草树分布范围存在重叠的是( )
A.大堡礁 B.油橄榄
C.大分水岭 D.牧羊业
【解析】选D。“茎上有1 m以上常绿草状叶子,细长如钢丝”反映出草树适应
热带草原气候,故可能与牧羊业分布区一致。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
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
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图为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示意
图,据此完成2、3题。
2.图1为平顶山状雅丹,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 ( )
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3.图2为鲸背状雅丹,多出现在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的
成因( )
A.陡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迎风坡侵蚀而成
【解析】2选B,3选A。第2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在极干旱地
区的干涸的湖底中,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原来
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然后经历流水的沉积
作用,形成了这种顶部平坦的平顶山状雅丹。第3题,雅丹地貌分布区多出现在
常年高速大风的地方,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导致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
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另一侧由于位于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地
势相对和缓。
考向2 人文景观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
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判图流程】
【解析】(1)选A,(2)选C。第(1)题,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
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其他地区与柴达
木盆地相比云雨较多,太阳辐射相对较少。第(2)题,太阳能光热电站使地表光
热反射率提高,降低了地表温度,光热电站是依靠太阳能集聚产生的热量制造
蒸汽,推动发电机运转,强光、高热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而对飞机电子导
航和作物产量没有明显影响。
【判图方法】
判读步骤 判读内容
确定人文
景观类型
依据图名进行确定,人文景观类型多样,包括聚
落景观、建筑景观、人类活动景观、交通景观等
分析景观
主体特点 着眼图中主体要素,抓住图示主体的呈现特色
判断景观
形成因素
人文景观反映人文活动的特色及经济、文化发展
状况,因此由景观特点可以推知影响景观形成的
主要因素,或推断景观与周围环境的地理联系
【类图专练】
(2020·天津等级考)中新天津生态城是在盐碱荒滩上建设起来的一座新
城。如图为四幅能反映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景观照片。读图文材料,回答1~3
题。
1.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发展特色的描述中,与图中的景观依次对应的是( )
A.智慧城市、低碳环保、高新产业、生态宜居
B.生态宜居、高新产业、低碳环保、智慧城市
C.高新产业、智慧城市、生态宜居、低碳环保
D.低碳环保、生态宜居、智慧城市、高新产业
2.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调节地表径流量 B.减少地下径流量
C.减少水的下渗量 D.减少地表水蒸发
3.中新天津生态城的林地大多分布在堆土形成的高地上,主要是因为
高地( )
A.受风沙影响小 B.盐碱化程度低
C.受干旱影响小 D.热量条件较好
【解析】1选C,2选A,3选B。第1题,动漫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所以动漫产业
园区反映的是高新技术产业;智慧城市包括智慧安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
智慧商业、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慧能源等,图中的智能公交站属于智慧交
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堤滨海步道公园,属于城市中休闲娱乐的设
施,公园的修建能够改善城市生态,属于生态宜居的范畴;太阳能清洁无污染、
可再生,太阳能发电与传统的利用煤、石油发电的火电相比较,不排放污染物,
提高太阳能发电用电比例,可以减少污染物及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环保。第
2题,因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在河流丰水期时,河水流入湖泊可以
暂时储存河水,河流枯水期时,湖泊水流入河流,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作用。
湖泊水流动速度慢,下渗量多,会增加地下径流量。湖泊的存在增加了水域面
积,蒸发量增加。第3题,中新天津生态城建在盐碱荒滩上,土壤中含盐量高,
不利于树木成活,堆土形成的高地,土壤在雨水的淋洗作用下,土壤含盐量降低,
有利于树木的成活;堆土形成的高地地势高,受风沙的影响小,但不是主要原因;
堆土形成的高地地下水水位高,受干旱影响大;堆土形成的高地对树木生长的
热量条件没有影响。
专项5 区 域 地 图
考向 经纬网区域图的判读
【典题示例】
(2020·全国Ⅱ卷)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
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
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
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1)~(3)题。
(1)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 )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3)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
南部( )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判图流程】
【解析】(1)选D,(2)选A,(3)选B。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位于60°N附近,受
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带来一定的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
亚平原距水汽源地远,所以降水相对少,①正确;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受
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相差不大,②错误;地势南高北低不是影响西西伯利亚平
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③错误;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水汽受
乌拉尔山脉的阻挡,所以降水少,④正确。第(2)题,苔原带位于北冰洋沿岸地
区,这里温度、水分条件都很差,基本呈纬度变化分布,东西向差异很小,由此
决定景观和物种差异最小。而其他三个自然带纬度相对低,干湿度地带性明显。
第(3)题,各地水分状况的差异一般取决于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西西伯
利亚平原降水量总体不多,南北差异不大,它的水分状况受蒸发量影响更大。
北部纬度高,寒冷,蒸发弱。南部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温暖季节长,
所以蒸发量大,造成水分条件差,干燥。反过来,河流北流,可能使得南部水资
源不如北部丰富却不会成为南部干燥的理由;北冰洋水汽不多;南部沼泽少是
干燥的结果不是主要原因。
【判图方法】
区域图的判读步骤
区域
定位
在哪里
(Where)
结合图中经纬度、所邻的陆地和海洋以及熟悉的地
理事物,如省区轮廓、河流、湖泊、山脉、城市等
定位
区域
特征
有什么
(What)
通过对等高线、河流流向、等温线分布的判读,了
解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通过气候分布或对气候资料分析,判断该区域的
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提炼出构成该区域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
地理要素
区域
问题
为什么
(Why)
主要对该地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生态问题、
污染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其成因、危害进行分
析
区域
发展
怎么办
(How)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区域优势进行开发利用、对
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类图专练】
(2020·浙江7月选考)如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
洋流。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洋流 ( )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2.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
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解析】1选D,2选C。第1题,甲为南半球西风漂流,因海陆分布的影响,南半球
没有副极地环流圈,甲属于副热带环流圈;图示范围内,甲洋流呈现的是顺时针
流动;西风漂流受西风带影响大;南半球西风漂流,受南极大陆和浮冰影响,水
温低,属于寒流。第2题,①处位于西风带背风坡,全年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
气候;②处有峡湾,但峡湾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并非洋流影响;③位于西风带,风
力强劲,且海洋贯通东西,没有陆地阻挡,因此流急浪高;④处纬度高,海水封冻
期长,渔业资源并不丰富,无世界著名渔场。
【加固训练】
(2020·南京一模)2019 年 1 月,西安市政府在发布的《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
案(2019—2021年)》中指出:针对秦岭生态环境现状,按照维护山水林田湖草
生命共同体和综合治理要求,实施积极的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并增强秦岭的生
态服务功能,实现“山青,水净,坡绿”的目标。读秦岭北侧部分地区地形图,
回答(1)、(2)题。
(1)关于秦岭北麓西安段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森林减少—偷伐林木
B.水土流失—滥采乱挖
C.水质恶化—人畜污染
D.土壤盐渍化—过度灌溉
(2)方案中还提出“有序退出禁止开发区内的中小水电站”,其主要原因
是( )
A.能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明显改善水环境的质量
B.提高对洪水的调蓄作用,能有效抑制洪涝的发生
C.以恢复河流生态为目标,对河道实施生态化修复
D.开展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增强区域生态服务功能
【解析】(1)选D,(2)选C。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秦岭的生态环境现状是
“山不青、水不净、坡不绿”,应该与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有关。
秦岭北麓西安段,多年来重开发(土地开发、矿产开采等)轻保护,导致森林减
少、水土流失加剧、河谷断流、水质恶化等,生态危机四起。秦岭北麓西安段,
为湿润、半湿润区的山地,降水较多,且排水条件较好,不易发生土壤盐渍化。
第(2)题,“有序退出禁止开发区内的中小水电站”,是要修复河流及其两岸的
生态,C项正确。退出该区的水电站,有助于提高河水的流速和自净能力,但水
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污染物的乱排放,A错;拆除水电站,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无法有效抑制洪涝发生,B错;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是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地
貌提出的治理措施,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