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上学期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检测题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7 分)
一、(6 小题,12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衍.生(yǎn) 负荷.(hè) 弓弩.(nǔ) 驱驰.(chí)
B.提携.(xié) 穷匮.(kuì) 介胄.(zhòu) 入彀.(gòu)
C.傅说.(yuè) 冀.州(jì) 诏.书(zhāo) 迂.腐(yū)
D.畎.亩(quǎn) 折戟.(jǐ) 老叟.(sǒu) 作揖.(yī)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贫贱 威武 诸候惧 按辔徐行
B.筋骨 行拂 横于虐 达于汉阴
C.毕力 渤海 困于心 直通豫南
D.兵刃 魁父 天下熄 聚室而谋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B.2017年初的两会,向广大民众传递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清正廉洁的社会指日可...
待.。
C.由于美国干涉,中东许多国家战乱频繁,很多婴儿生于忧患....。
D.陶渊明弃官后生活穷困,却能贫贱不移....,固守田园之乐。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毕节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 30%左
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 92岁生日。
5.下面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浅尝辄止不像是法布尔的做事风格。
6. 综合性学习。(2分)
益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
的宝贵文化遗产。资水中学 201班开展以“益阳三国文化”为专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
你参加。
材料一:吴蜀双方在益阳对垒争锋,留下了一批历史遗迹,如鲁肃堤、马良湖、关羽
濑等。
材料二:益阳文化墨客历来喜欢以三国历史为题材吟诗作对,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
品;民间通过讲故事、演花鼓戏、唱歌谣等方式反映了三国历史,这些都成为益阳文化遗
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以上两则材料透露的共同信息是什么?(2分)
7. 古诗文默写。(10分)
(1) 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B.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C.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E. 故天将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F.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2)直接默写。(从下面 6句中任选 4句作答,需标上序号。)(4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2 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觉船移。
6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性默写。(本题有 2分是附加分。)(2分)
1 《赤壁》中设想与历史事实相反的结果,借史倾吐胸中抑郁之气的两句诗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鲜艳的色彩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
8. 解释下列加点词。(5分)
1 衡.于虑,
2 富贵不能淫.,
3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4 㝅.弓弩
5 一厝.朔东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33 分)
三 (4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1 题。(8 分)
富贵不能淫(12分)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
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
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下列各项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此之.谓大丈夫 B.女.子之嫁也
已而之.细柳军 往之女.家
C.戒.之曰 D.一怒而.诸侯惧
必敬必戒. 横于虑,而.后作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的原因是他们“一怒而诸侯惧”。
B.孟子认为像妇妾之道那样,以顺从为原则,是真正大丈夫所应遵循的。
C.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还应该遵循“仁”、“礼”、“义”等道德准则。
D.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无论得志不得志都应该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12.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⑵。仿佛梦魂归帝所⑶。闻天语⑷,殷勤问我归何处
⑸。
我报路长嗟日暮⑹,学诗谩有惊人句⑺。九万里风鹏正举⑻。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嗟”、“谩”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2)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四、(6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题。(6分)
书院、祠堂还是合族祠?
○1广州陈氏书院又名陈家祠,建成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 年)。关于陈氏书院的性质
和功能,人们往往会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认为它既是陈氏子弟读书的书院,又是他们供
奉祖先的祠堂。事实上,陈氏书院既没有传统书院的功能,也不同于明清时期在华南地区
广泛存在的宗族祠堂,它是清末广东各县陈氏宗族共同合资建造的合族祠。
○2那么,明清时期广州的合族祠与书院、祠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
○3书院的建立,本来主要为讲学课试、应考科举提供场所。而清代广州城中众多的姓
氏书院,它们有书院之名,而无书院之时。至于建造的目的,有材料提到:“书院与家塾
设建,原为应试居住及合族受屈讼事与输粮往来暂寓。”也就是说,以书院或家塾为名的
合族祠的建立,是为了让各地乡村的宗族子弟来广州应考科举、打官司、缴纳赋税时暂时
居住。合族祠在广州城中出现并蓬勃发展,与明清时期华南地区宗族制度的成熟发展有着
深刻的联系。
○4明末清初,民间建造祠堂祭祀祖先的活动在珠江三角洲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
当广东各地乡人需要在广州城中建立起他们的落脚点时,他们想到要建成宗祠的形式,就
毫不奇怪了。这些合族祠在建立时也是按照修祠堂、编族谱、置族产、举行标准化的祭祖
仪式这一整套宗族的模式来造作的。
○5这些建于清代广州城内外的祠堂建筑,从形式上看,与在广东各地乡村中普遍存在
的宗族祠堂一样,都是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祖先祭祀的地方。这种祠堂又与普通的宗族祠
堂不同,最突出的区别就是它是由数县或数十县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合资捐建的,每一地
方性宗族以“房”的名义参与。他们通过共同在省城建立祠堂,形成了超越社区以至地域
的同姓组织。
○6这样的同姓组织在士大夫的眼中并不符合正统的礼制规范。他们容易植党营私,蠹
国害民,官府因此屡有取缔合族祠的举措,加之合族祠内时常容留各地族人,龙蛇混杂,
对当地的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这更成为官府禁祠的直接原因。
○7自乾隆中期开始,合族祠因为“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引发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
禁祠行动,乾隆二十九年(1764 年),皇帝专门发布上谕,要求各地对行为失范的合族祠
“一体严行禁治,以维风化,以正人心”。广东随后就要求:“无论州府县城内不准妄联
姓氏创立祠宇”,又据《曲江侯书院图记》记载:“乾隆三十七年,巡抚张彭祖以城内合
族祠类多把持讼事、挟众抗官,奏请一律禁毁。于是各姓宗祠皆改题书院,我祠之以书院
名亦由于此,故祠制也。”因此,清代广州城中的合族祠大多以“某氏书院”“某氏书
室”“某氏试馆”为名,而鲜有题为“大宗祠”的。
(选编于《广州陈氏书院实录》)
链接一:
陈氏书院就是一处典型的宗祠建筑群,建筑呈方形平面展开,建筑面积超过6400平方
米。三路主体建筑由南向北分别为前门、中厅和后寝,形成“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抄”的格
局。门前留有宽阔广场,过去曾竖立着很多石制旗杆夹,旗杆上镌有中举人的姓名及中举
年代,昭示着陈氏家族的荣耀。每路建筑各有三进,纵横左右共有6院 8廊19座建筑,大
小建筑之间墙体均用活动隔扇。庆典之时,隔扇拆除可使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
形成了外部封闭、内部开放的建筑特点。
徜徉书院之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精品雕塑。其中,屋顶灰墙壁砖雕、门窗木雕、
阶前石雕都有着繁复细腻的图案。
(选自刘小芳《宗族中国的历史镜面》)
链接二:
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开始营建的陈氏书院是如何在“禁令”中顺利开工的呢?
聪慧的陈氏族人首先邀请了清末翰林院编修陈伯陶、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陈兰彬等著名陈氏
士绅,组建“倡建陈氏书院绅”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 分)
A.书院本来是人们读书的地方,主要是为组织教育教学和准备科举考试提供服务的。
B.祠堂是人们供奉祖先牌位、举行天地祭祀的场所,明末清初在广东乡村普遍存在。
C.合族祠也是一种祠堂,它是由数县或数十县具有同一姓氏的血缘群体集资兴建的。
D.精美的雕塑是陈氏书院的亮点,灰雕、砖雕、木雕、石雕都有着繁复细腻的图案。
14.下列对材料中“陈氏书院”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 分)
A.陈氏书院三堂两院的内外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了“三进三堂九路两厢抄”的格局。
B.当年陈氏书院的主要目的只是为陈氏宗族子弟来广州应考科举提供暂时居住地。
C.陈氏书院曾经因容留各地族人,祠内龙蛇混杂,扰乱治安,一度被禁止开展活动。
D.陈氏书院不取名为“大宗祠”是因为从乾隆中期开始合族祠被官府严令禁止创建。
15.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合族祠有别于普通的宗族祠堂,它往往有利于形成超越社区以至地域的同姓组织。
B.依托合族祠形成的同姓组织不符合正统的礼制,这就直接导致其被官府屡屡取缔。
C.由于朝廷严厉打击,为了求生存,合族祠纷纷改头换面,以书院、书室、试馆为
名。
D.陈氏书院选址“广雅书院”旁,意在借助“广雅”的人文气息来弱化其宗族色彩。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6-19题。(14分)
童年读书 (节选)
莫 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
忆苦戏。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
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
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
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
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
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
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
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
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
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
《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
部著名小说读遍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
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
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
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
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
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
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
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
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
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
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
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
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
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
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
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
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
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
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
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
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
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
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
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
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
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
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
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16. 本文主要通过借阅的四本书讲述作者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遭遇到的一系列
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4分)
17. 阅读第①段,请说说为什么“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
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2分)
18.作者把自己对书的迷恋描写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请以下面的两个句子为
例,作简要赏析。(可以从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等角度来赏析)(4分)
(1)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2)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
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19.本文的作者莫言于 2012 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就作者童年读书的经历,
请结合自身谈谈你的启示。(4分)
第三部分 写作(共 40分)
20.生活中有些人让我们难忘,让我们牵挂,让我们欣赏,让我们心存感激……
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请可以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敬佩”等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
目补充完整。
(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3)字数不少于 600字,并且文中要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