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 2011 届高一第一学期 10 月份月考
语文试卷 08.10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寥.(liào)廓 明澈.(chè) 雏.(chú)形 须臾.(yú)
B.峥嵘.(róng) 脊.(jí)骨 灰烬.(jìn) 沉湎.(miǎn)
C.迂.回(yū) 磕绊.(bàn) 给.(gěi)予 摭.(zhí)拾
D.蛮横.(hèng) 句读.(dòu) 怪癖.(pǐ) 犄.(jī)角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A.我奉劝你,填写志愿时,不要又想报北大,又想报南大,总是那么见异思迁....。
B.日寇入关后,他拒绝参加救亡组织,而是选择了苟延残喘....,不问政治。
C.认识他五年了,他的生活没有一点起色,反而压力越来越大,每次见到他都是一副怨天尤人....
的样子。
D.截至目前,“新爱丽舍”的月均销量已突破 5000 辆,更有部分市场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我现在闭着眼睛能清晰地看到自己一面吃饭一面读书(不是功课)的“迷样子”。
B.我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在海边寂寞地拉长缩短,百无聊赖,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消。
C.如果我们错误地抬高了自己的能力,以为能胜任经过选定和深思的职业,那么这种错误将
使我们受到惩罚。
D.怀恨我的人,也可以幸灾乐祸地骂声:活该!聪明的人也许会说这是多余;刻薄的人也许
会敷演出一把利剑,将我一条条地切割。
4、观察下面的折线图,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
请用简明的语言,说明上图反映的情况:
5、.依据给出的句子,再仿写两个句子,句式要大体相同。(5 分)
记忆没有重量,它既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
记忆 。
1 2 3 4 5
21
19
17
15
13
11
9
受表扬组
受训斥组
控制组(单独练习,不予任何评价)
不同诱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考试次数
平
均
成
绩
记忆 _ 。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甲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选自韩愈《师说》)
乙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
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
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①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予以为过言。
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仓皇吠噬,狂走者累日,
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②病乎?
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
目,以召闹取怒乎?
(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①挈挈:急切的样子
②以:通“已”,太,甚。
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奉承
B.君子不齿..:(认为)不屑一提
C.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患病
D.而谁敢炫.怪于群目:显露
7、下列各组句子加点字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①今之.世不闻有师 ②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
B.①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②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C.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②其.可怪也欤!
D.①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②然.雪与日岂有过哉?。
8、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韩愈写《师说》的背景,可以从乙段中看出,即“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
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B.从乙段文字,可以看出韩愈积极弘扬师道、不惧流言谤毁,并因此而多次迁徙官职。
C.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群聚而笑之”的行为在乙段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即柳宗元
所说的“哗笑之”。
D.对比甲乙两段,可以看出柳宗元在弘扬师道方面,与韩愈一样敢作敢为,决心“抗颜而为
人师”。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州之犬,皆仓皇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8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毛泽东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农历九月初九叫“重阳节”。一九二九年重阳节是阳历十月十一日。这年秋天,红四军在
福建省西部汀江一带歼灭土著军阀,攻克了上杭。
(1)诗中的“黄花”即菊花,我国自古重阳就有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请说说这首诗中的
“黄花”这一意象的使用对全诗情感的抒发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作者把这“秋风劲”的时节形容为“不似春光”却又“胜似春光”,说说你的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文默写(8 分)
11、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每空一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开堪折直须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惑之不解,或师焉,__________。
(5)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一)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完成 12—15 题。
(一)
我的四季(节选)
张洁
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样的望
眼欲穿、望眼欲穿哪!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朵吹
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
滴雨。那是什么样的痴心妄想!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于是,我不
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赖以生存的这块土地上,寻找泉水。
没有充分的准备,便急促地上路了。历过的艰辛自不必说它。要说的是找到了水源,才发现没
有带上盛它的容器。仅仅是因为过于简单和过于发热的头脑,发生过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惨痛过
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让人真正痛心的是在这里;并非不能。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
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
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检点自己!
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秆上摇
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过成熟是怎样一种滋味,
便夭折了。
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雹……
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
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但我并不因我
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或丧气。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
我。
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
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
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
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
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12、夏天,“我”在培育谷物成熟的过程中经受了哪些磨难?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哪些启
示?(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生命的夏季”这部分有哪些形象化的描写,试举一例说明,并说说这种描写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什么“我”把干瘪的谷粒“捧在手里,紧紧地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面对辛苦劳作后的收获甚微的现状,表现出“大笑”“无愧”的人生态度,你赞同他的做
法吗?说说你的看法。(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用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易中天访谈录(节选)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很好奇,你在“百家讲坛”上的讲课方式和你写《品人录》等作品的叙述
方式,是经过特殊设计的么?
易中天:从 1983 年登上大学讲台我就是这种讲话方式,只是在小范围受欢迎,有的学生能背
下我课堂上讲的话,我这方式经“央视”这强势媒体一放大,就显出效果了。面对电视机镜头的时候,
其实不存在转换,因为就是我平时的授课方式。我的写作方式是经过调试的,口头表述是一贯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在 1978 年考取武汉大学的研究生之前在新疆建设兵团,新疆的生活和 1981
年至今的大学教师生涯对你今天成为大众喜欢的学术明星起了什么作用?
易中天:其实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新疆建设兵团,而是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让我们从理想、
浪漫回到了现实。我开讲汉代风云人物的时候,我讲这些人物的观点是反对理想主义。要像鲁迅先
生一样,不再盲目跟从传统的“瞒”和“骗”的方式,把人物神圣化。这也是我目前被人批判的原因,
因为我没有用理想主义的眼光看世界。
具体说,新疆的生活让我知道了说什么,大学让我知道了怎么说。我在新疆时候,很多领导干
部被打倒了,打倒后,就在连队跟我们一起劳动。我发现,原来高高在上,一本正经的人,被弄到
最基层之后,和我们没什么两样。大人物,当他变成普通人时也一样。所以我觉得,人,不管是什
么人,都是一样的,不管他地位多高,功劳多大,多么被人推崇都是一样的。人性是不会变的,人
性是永恒的。
三联生活周刊:永恒的人性,这是你现在说汉代风云人物、说三国的角度?
易中天:对。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不管什么东西,
最后一定落实到人性上来。曹操是被人妖魔化的,我要把他还原成正常的人,诸葛亮是被神圣化的,
我也要把他还原成正常人。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大学呢?
易中天:大学教师要做什么?传道授业,那必须要传得过去啊。如果你上课没有人听,目的就
没办法达到。要讲课有人听非常简单,就是把自己看作是和他们一样的人,不要高高在上,卖弄别
人听不懂的东西。而且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越是真理越明了。一个事情
说不清,那就是你没弄清。你自己都没有弄明白的东西,就不要讲给别人听,你自己都没有弄明白
的东西讲给别人听,那叫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三联生活周刊:你认为这是观众爱看你节目的根本原因?
易中天:其实我就是三要,三不要。说真话不说假话,说实话不玩虚套,说人话不打官腔。很
多人说,他没有什么了不起啊,我也觉得我没什么了不起的。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易中天在回答中指出自己在“百家讲坛”上的讲课方式和他写《品人录》等作品的叙述方式
是完全一致的,但平时在课堂上的讲课自己作了一定的调试。
B.易中天认为文化大革命让自己树立起反对理想主义的观点,他号召大家要像鲁迅先生一样,
不再盲目跟从传统的“瞒”和“骗”的方式。
C.易中天所说的人性“永恒”包含人的平等性以及去“神圣化”,这种理念被他贯穿在“汉代
风云人物”等的讲述中。
D.易中天强调教者必须先自己弄明白要讲述的,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易中天将“没有用理想主义的眼光看世界”看作自己被人批判的重要原因,他认为新疆的
生活让他得出了“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越是真理越明了”的基本结论。
B.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说到底就是要将历史上的
“大人物”还原成正常人。
C.易中天强调大学教师在传道授业时不应该高高在上,所谓“把自己看作是和他们一样的人”,
反对卖弄,这体现了易中天平民化的学术风度。
D.易中天所说的“三要三不要”是他对自己讲授方式的基本概括,他承认“央视”这种强势
媒体对自己的讲述效果起到了良性作用,他不喜欢被“神圣化”, 对有些对人他的轻视也能淡然处
之。
18、联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易中天的对“人性”的基本看法。(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完文章,说说你对“学术明星”易中天的评价。(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作文(70 分)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请以“直面过错”为题写一篇文章,文
体不限,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命题:谢实
校对:孙国强 谢实
高一语文月考试卷参考答案 08、10
1.D A 项“寥廓”的“寥”应读 liáo B项“脊骨”的“脊”应读 jǐ C项“给予”的“给”应读
jǐ
2.C A 项“见异思迁”解作“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此处应用“举棋不定”;B项“苟延残
喘”解作“苟且延续最后一点气息,形容生命即将终结”,此处应用“苟且偷生”; D 项“入不敷
出”解作“收入不够支出。指开销大”,此处当用“供不应求”。
3.C C 项中“抬高”与“能力”搭配不当,“抬高”应改为“估计”,“选定和深思”语序不当,应
将“深思”前置。
4.表扬对提高学生成绩的效果明显优于批评,(2 分)而批评的效果比没有评价好(2 分)。
5.记忆没有体积,它既可以挤得人无处容身,又可以容纳人在温馨的家园徜徉。
记忆没有棱角,它既可以刺得人体无完肤,又可以激励人在难测的旅途前行。
(句式一致 1 分,“记忆……”与“它既可以……”引导的内容要前后关联 1 分,修辞方式与原句
的一致 1 分,答出两句满分为 5 分,只答一句满分也只给 3 分)
6.C “病”此处解作“使……苦恼”“困扰”。
7.A B 项前一个“而”表修饰关系,后一个表递进关系(或看作顺承关系);C 项前一个“其”作
代词,代“士大夫之族”,后一个“其”作加强语气的副词;D 项前一个“然”解作“这样”,后一个“然”
解作“然而”。
8.D 根据文意可知柳宗元虽同情且钦佩韩愈勇为人师的行为,但自己并没有决意“抗颜而为人
师”。
9.(1)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他跟他年岁差不多呀,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呀。
(2)这几个州中的狗,都仓皇地狂叫着乱咬乱跑,好几天都是这样,一直到雪消完后才停止叫
喊
(3)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什么过错吗?狂咬乱叫的只是那些狗罢了。
10.(1)本诗中的“黄花”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散发芳香的“黄花”,它装点了“战
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也因它更显得美丽。(2 分)黄花的使用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欣悦乐观的内
心世界,显示了抒情主人公豪迈旷放的战地情怀。(2 分)
(2)秋风刚健劲烈,秋气肃杀,这当然有异于桃红柳绿、莺语燕歌的春日风光;(2 分)但劲烈
的西风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作者独有的精神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战斗的
胜利让自己心潮澎湃,对未来豪情满怀,对渴望战斗、不惧风雨的“我”来说这样的秋景自然是“胜似
春光”。(2 分)
11. (1)万类霜天竞自由(2)莫待无花空折枝 (3)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句读之不知 或不焉 (5)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12. 面临干旱缺水的焦急等待;忘带盛水容器的尴尬懊恼;眼看着庄稼遭受冰雹、暴雨、狂风的侵
袭。(3 分)面对困难,应该丢掉妄想,积极行动;取得成功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注意检点自己;
面对厄运,只有强者能继续走完自己的路。(3 分)
13.如对风的描写:“把那片载着雨滴的云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 对谷穗的描写:“刚刚
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秆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
住它的大地。”(举出一处给 2 分)这些描写更能表现了这片土地经受的苦难,也充分表现了“我”
的焦急和无奈。(说出作用 2 分)
14.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生命的要义在于一个人有没有为生命认真负责地耕耘过,只要真正地“爱
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就是生命的收获;(2 分)在耕耘的过程中自
己经受了磨练,获得成长,这已经是一个自新的过程。(2 分)
15.本题是探究题,赞成者可以抓住作者淡看结果,在奋斗历程后的乐观、坦然等来答题;不赞成者
可以从面对糟糕的现状,应该反思,应该从邻人那里求取经验,应该求取办法,努力改变“收获甚
微”的现实等方面着想。(本题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可)。
16.A 据文本可知,易中天在大学讲台平时的授课方式与面对电视机镜头的讲述不存在转换,是
保持一致的(“口头表述是一贯的”),而他的写作方式是经过调试的。
17. A 根据文意,题干中称“越是高级的东西越简单,越是真理越明了” 的基本结论是从其新疆的
生活得出的,显然没有依据。
18. 人性从根本上说具有同一性,大人物其实与普通人都具有不变的人性;(3 分)把历史人物“妖
魔化”或“神圣化”,都是背离人性的错误的做法,只有将他们还原成正常化,才能回到人性的出
发点上。(3 分)
19.可以从易中天平易的学术风格;经历苦难后对历史、人生、世界的独特看法以及他严谨认真的治
学态度、教学态度等方面作出评价,也可以谈谈他为人的坦诚、务实等。(答出三点,给 6 分)
20.(略)
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译文)
孟子曾经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从魏、晋以来,人们更不去拜老师。当今之世,便不曾听
说有谁要作别人的老师,有这种想法,人们便总是七嘴八舌地嘲笑他,认为他是个狂人。只有韩愈
不顾流俗,顶着世俗的嘲笑和侮辱,收召后辈学生,还写了《师说》这篇文章,并态度端正地做别
人的老师。世俗之人果然群聚而以为怪事,纷纷咒骂,添油加醋地污蔑诽谤。韩愈因此而得到了“狂”
的名声,居住在长安城中,连饭都来不及做熟,便急切地避开别人的诽谤而东去任洛阳令了,象这
样的情形,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
屈原曾经作赋说:“邑犬之群吠兮,吠所怪也。”我过去听说庸和蜀地以南的地区,经常下雨,
很少见到太阳,太阳一出来,狗便狂叫不止,我当时认为这样说有点过份了。六七年前,我被贬来
到南方。元和二年的冬天,有幸赶上大雪越过五岭,覆盖了南越中的好几个州。这几个州中的狗,
都仓皇地狂叫着乱咬乱跑,好几天都是这样,一直到雪消完后才不叫,这样我才知道以前听说的蜀
犬吠日的事是真的。现在韩愈既然把自己当成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这样想难
道不是令人难堪吗?不仅我会感到难堪,您也会受到连累。然而,雪和太阳难道有什么过错吗?狂
咬乱叫的只是那些狗罢了。您揣度一下今天天下的人能不象蜀地的狗那样乱咬乱叫的能有几个人?
而谁又敢于在众人面前显露自己,而招惹来喧闹,叫人怒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