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 2008-2009 学年高二 10 月份月考
语文 2008 年 10 月 4 日
一、(15 分,每题 3 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褐.色(hè) 醴.酪(lǐ) 红缯.(zēng) 紫绡.(xiāo)
B.鲑.鱼(guì) 鹰隼.(shǔn) 老趼.(jiǎn) 镰.刀(lián)
C.逋.慢(bū) 笑靥.(yè) 龟.裂(jūn) 贮.藏(chǔ)
D.栈.桥(zhàn) 矜.持(jīn) 铁砧.(zhān) 钳.子(qián)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 膨胀 参和 宠命优渥
B.框架 修葺 盘桓 过蒙拔擢
C.吹虚 厮守 懊丧 直抒胸臆
D.螺旋 慵懒 萌孽 虚与委蛇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方向,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针,就必须深入基层,必须作仔细的调查,
必须改变目无全牛....的工作作风。
B.他看到路旁走过两个老者,都是鹤发童颜,满面春风....,举止大雅,便迎上去与之交谈。
C.如果中日两国在经济和政治上都能够开诚相见....地交换意见,寻求 1 加 1 大于 2 的结果,“东亚共
同体”轮廓就逐渐清晰了。
D.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 60 周年会议,日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都以很小篇幅
予以“关注”,不期而遇....地将报道聚集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
保证。
B.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掌握驾驭祖国语言的本领以及做人的好习惯。
C.几个讨债的股民来到商场的经理部,经理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他们。
D.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孔子标准像的主要目的在于能让全世界对孔子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印象,进
而有利于传播孔子的思想和学说。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我 旧时栏楯,亦遂曾胜. 优美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报告申诉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亲手
C.谨拜表以闻. 知道 其制.稍异于前 规模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因为 余扃牖而.居 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9 分,每题 3 分)
西方哲学的影响,使西方烹调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痕迹。在宴席上,可以讲
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但不管怎么豪华高级,从洛杉机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毫
无艺术可言。而且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在炸牛排旁放两块山芋,也决不是牛
排烧山芋,而只是分别烧好后放到一起而已。
而作为东方哲学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模糊、不可捉摸。这给中国烹调的指导
意义是非同一般的。中国菜的制作方法是调和,它的原料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它的调料可以是一样
或多样,它的步骤可以是一步或多步,最终是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切讲究的就是分寸,
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色香味形的美好、谐调为度,
度之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莱的丰富和富于变化,决定了中国菜的菜系的特点乃至每位厨师的
特点。在中国烹调的体系中,不仅讲究菜肴的整体性,而且餐具、餐厅、摆台、上菜顺序,乃至天
气、政治形势、食客等的不同,婚宴、丧宴、寿宴等的区别,都能纳入烹调的整体考虑之中。可以
说这种对客观事物整体性的把握就是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
西方烹调以营养为目的,其享用过程就是吃食物。在日本,中小学都有营养师,以保证食堂饭
菜的营养平衡。但对于味道,他们是不大研究的。而中国烹调,不仅吃食物,更重要的是“吃味”。
对于某些非家常的烹调来说,食物甚至只是味道的载体。人们享用的是味道,即欣赏的是一种抽象
的感觉。俗话说:“少吃多滋味”;一般家庭主人待客时,自谦时都说“菜烧得不好”,而不会说“菜
不够吃”。西方烹调不以吃味为目的,而且有些吃法极不利于吃味。如美国人每餐必食的冰水和冰
激凌,其低温会极大地抑制味蕾的活力,影响味觉的灵敏度。
西方烹调倾向于科学性,这种倾向使其日趋机械、规范。中国烹调倾向于艺术性,它的特点就
是随意性。比如同一道菜,冬天和夏天,煤火和炭火,铝锅和铁锅,一个优秀的厨师就要根据这些
情况随机而化,这是操作的随意性。再说原料的随意性,西方的菜肴是充饥的,而中国的莱肴是“吃
味” 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
原料。再如技巧,一个优秀的厨师,固然要能做复杂繁琐的大菜,但就是面对简单的原料和佐料也
往往能信手制出可口的美味,这就是技巧的随意性。
在西方,人们有意无意地受到机械的两分法影响,信奉“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 的原则,
再加上其烹调的机械性,工作便成了纯粹的机械的工作。顿顿牛排土豆,单调的工作甚至会导致工
人对工作理解的异化,自然不会有兴趣。可以说,在西方,食客的目的宽容了烹调的停滞,而厨师
工作情趣的缺乏维持了这种停滞。中国则不然,“游戏中有工作,工作中有游戏”。庖丁解牛,“合
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这就增加了劳动者的工作趣味。只有在这种气氛中工作才会有积极
意义,才会富有创造性,才会有中国菜的不断创造,推陈出新。
6.关于西方与东方的饮食文化,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文化都最终决定于哲学,烹调亦不例外。哲学思想的不同使西方烹调倾
向于科学,中国烹调倾向于艺术。
B.烹调充分发展之后,西方重营养学上的考虑显示出其先进性,东方对味的讲究显示出饮食观的
落后。
C.比如西方人善饮,酒是极影响品味的。还有那些带血的牛排,不加佐料的生菜或熟菜,都表现
了西方对味的忽视。
D.西方人因鸡脚食之无肉,故将其与鸡骨、鸡毛视为同列而弃之,而中国,鸡脚则为鸡身上相当
贵重的部位。
7.对“这一切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的厨师讲究食物的味道、口感、形状,讲究食物的彼此搭配,可以说中国的烹饪注重整体
效果。
B.中国烹调还讲究餐具、餐厅、摆台、上菜顺序,乃至天气、政治形势、食客等的不同,婚宴、
丧宴、寿宴等的区别,这些也是烹调整体配合的体现。
C.东方饮食特别强调菜肴的整体性,强调事物的配合,强调整体滋味,不可突出某类食物,食物
彼此间有着度与量的关系。
D.烹调中注重整体的配合,强调原料、调料以及具体操作步骤的协调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调
和”的效果。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卖烧饼的师傅,揉面时喜欢用擀面杖有节奏地敲打案板;厨师炒菜时,敲打铲勺,注意烹炒的
节奏感,这些都是增加工作趣味的表现。
B.烹调在中国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作用,它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肉体的存在,而且是为了满
足人的精神对于快感的需求。
C.烹调是一种文化,至少在中国是一种文化,它是人们积极的充实人生的表现,和美术、音乐等
等有着同样的提高人生境界的意义。
D.团团围坐一席,共享厨师烹调的食品,是我们民族喜爱的方式,它主要体现了人们对食物随意
性的要求。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8 分)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
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
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
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
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
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
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
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宦者传论》)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原因
B.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 谋取
C.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挖出
D.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揪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 某所.,而母立于兹
B.宦者之.为祸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C.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于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妇女和宦官乱政被称为“妇寺之祸”。欧阳修开门见山地指出“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
女祸”,突出强调宦官专政,祸害深重。
B.本文根据史实分析了宦官专政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特点、后果,以警戒封建帝王加以足够的
重视并及早防范,不要渐积养祸。
C.欧阳修在文章中指出了封建王朝衰亡的共同原因,这种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目的是让统治者“以
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D.本文是篇史论,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文中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说
理充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9 分)
①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3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4 分)
13.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春 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1)诗题为“春思”,诗中也句句就春立意。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它们在全诗中起什么
作用?试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
(2)三、四两句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抒情,但抒情的角度很特别。那么,这两句是从什么角
度来抒情的?选择这样的角度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默写(6 分)
①但以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③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茕茕独立,_________________。
⑤此情可待成追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22 分)
马站着睡觉 李国文
我庚午年生,对于马,有一种亲切感。
年轻时,我在工地劳动改造,有一匹早先随部队转业而来的驮马,我侍候过。这是一匹老马,
架驮将它的颈、脊、背部磨出精光的皮板,可以想见在解放战争年代,背负着给养辎重,在枪林弹
雨中出生入死的功劳。如今虽然老了,什么活也不能干了,但我所在的工程队,系部队转业,老兵
念着那份火线上的感情,便将它养了起来。
因为,我是“右派”,常常被打发去打扫马厩。久而久之,它倒对我熟了,看到我来了,多少
要有点动静,倒不像认识我的朋友们那样避之惟恐不及。那时,几乎被所有的人疏远,甚至排斥,
却偏偏在老马这儿,能够获得一点无言的慰藉。尤其它那昏蒙的眼睛,盯着我,琢磨我,似乎想跟
我交谈些什么,我总是忍不住激动。
于是,便抓起一把黑豆在手心里,让它慢慢地,其实是很困难地舔食,吃起来一副有气无力的
衰弱样子。牙口老到如此不行的程度,很替它难过。我就想到典出三国的“驽马恋栈豆”成语,言
之也许未必尽然有理。如果你是一匹垂垂老矣的驽马,试试,你就觉得那是值得同情,而不应受到
奚落的弱点。
司马懿以狠绝的口气说这句话的时候,他正处于大获全胜的巅峰状态,一个得意辉煌的人,是
不大想到暮年也会气颓势弱的,更想不到他的子孙后来甚至死得更难看。所以这种无情嘲讽,某种
程度也是拿自己开涮。其实,从生理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成为驽马的这一天。看到这位动物朋友,
便体会到什么叫做精疲力竭,什么叫做力不从心,到这一刻,打心眼里只有同情这匹已经尽了力的
老马,而生不出什么讥笑的意思。
我熟悉的这匹马,其实很通人性的,它的智商、它的情感指数,应该不比工程队养的守卫狗差
到哪里去。我在清扫马厩以后,若是没有派新的活计,我常愿意在这匹老马对面坐着,我看着它,
它看着我,我们之间,似乎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很明显,它跟我一样地落寞难耐,一样地孤
立无援。那些与它一起驰骋沙场、一起衔枚疾走的同伴马匹,天涯海角,各自东西,肯定是它永远
的梦;那些给它梳过毛、给它钉过掌、给它半夜起来喂过草料的战士,复员转业,解甲归田,也早
从它的视线中一一消失。
我不知道马有没有像人类一样的记忆?在我心目中,至少这匹老马是有的。当我调离这个工程
队后,别人告诉我,很多天里,喂它黑豆,总是把头扭到一边去。这使我很伤感,便找了个借口,
请假跑回去看望它。走进马厩,那些与它同住的守卫狗认出我来,情不自禁地扑跳过来,但老马,
不冷不热的样子,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矜持。
说实在的,在此之前,我没有接触过任何一匹活生生的马。在我的全部记忆中,只有昭陵八骏,
只有吕布、关羽的赤兔,只有韩愈论马的文章,只有李贺写马的诗,只有徐悲鸿画的马,只有与马
有关的“天马行空”、“龙马精神”、“马到成功”、“春风得意马蹄疾”等等令人昂扬的词句。我第一
眼看到这匹老马,这匹老而且病弱的马,连“马瘦毛长”这四个字都当不上,令人感到泄气。那稀
落的毛,那残断的尾,那瘦骨嶙峋的身架,那近乎失明的眼睛,我都替它觉着活得累。
然而,它始终站立着,不倒,活出一份尊严。
从它那儿,我才知道马是站着睡觉的。我还和一位老兵探讨过,应该让这匹老马像生产队里的
牛一样,能够卧下来,得到将养才是。那老兵断言,它要卧下来,它大概也就离死不远了。我看得
出来,它太老了,它并不总能支撑得住,它有时不得不靠在拴马的桩子上,不得不倚在马厩的墙壁
上,但是,我看得出来,它在维护着一匹战马的绝不倒下的尊严,它不得不把四条腿分劈得开些,
好站立得稳固些。
我真被它那维护尊严的精神感动了。
不久,我离开那工程队,到更遥远的大山深处的工地去了,再也打探不到那匹老马的消息。但
我相信,它会尊严地站着,一直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从那以后,我也明白了许多。一个人,活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也许未必能够完全保持
这种站着活的尊严,但是,不卖弄哀苦,不炫耀屈辱,不唠叨不幸,不冀求恩典,不侥幸免费午餐,
不稀罕施舍慈悲,还是应该尽量努力去做的。
15.(1)文章是怎样描写老马的衰老的?请举例说明(2)为什么反复写老马的衰老?(7 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何理解“很明显,它跟我一样地落寞难耐,一样地孤立无援”?(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中为什么要插入对司马懿“驽马恋栈豆”的评论?(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本文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略加说明。(2)文章以“马站着睡觉”有什么深刻含义?
(6 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 分)
19.在下面一段话里删去四个多余的词语,使语句更加简明。只删不改,不得损害原意,将删掉的
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 分)
一段时间,明星偷税事件屡屡发生,一位税务官员说:“目前,明星与一般普通百姓的收入悬
殊很大,明星中的多数人是依法纳税的,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有的已经依法给予法律制裁,
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那种坑害国家的思想任其泛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20.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语段的横线上。(只填序号)(3 分)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规整的一行是老师刻的,歪斜的几行是徒弟的学刻。
②这种情形也可以看出,甲骨文不是先书后刻,而是信手刻上去的。
③其中有一行特别规整,字既秀丽,文亦贯行;其他则歪歪斜斜,不能成字,且不贯行。
④从这里更可以看出,文字的书法有粗有精,且必先粗而后精。
⑤由个体的进展而言是这样,由群体的进展而言也是这样。
⑥但在歪斜者中又偶有数字贯行而且规整,这则表明有老师在一旁捉刀。
最有趣味的是,我又曾经发现了一片练字骨,内容是甲子至癸酉的十个干支,反复刻了好几行,
刻在骨版的正反两面。 规整的文字要经过长期的琢磨、苦练,才能达到精美而规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这样,文字的书写自不能例外。
21.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用一个单句概括海洋石油是怎样形成的。(5 分)
据勘探,海底石油约有 1350 亿吨,占世界可开采石油储量的 45%。如此丰富的海底石油资源,
是怎样形成的呢?海洋中有大量的鱼类、软体类动物和其他浮游生物,这些生物死后,遗体同江河
带来的泥沙一起沉积在海底,形成“有机淤泥”,日积月累,有机淤泥被一层层掩埋起来。因为某
种原因,这些地层不断下降,有机淤泥越积越厚,越积越深,到最后同外面的空气隔绝,形成一个
缺氧环境,加上深层温度和压力的作用,有机质被厌氧细菌分解,最终形成石油。但此时的石油还
只是分散的石油。
因为气候变迁,海洋中形成的沉积物有时颗粒较细,颗粒间孔隙较小,形成页岩、泥岩;有时
候颗粒较粗,颗粒间孔隙较大,形成砂岩、砾岩。在上覆地层的压力下,孔隙多的砂岩层“挤”进
许多分散的油滴,成为储积石油的地层;而页岩层,因为油滴无法“挤”进去,却成了防止石油逃
逸的“保护层”。
在砂岩层中,储积的石油还不具备开采价值,必须经过一个地质构造变形的过程,使分散的石
油集中到构造的一定部位,才能成为可开采的油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 分)
22.请以“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命题、校对:陈国林
2008—2009 学年度 10 月份考查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一.(15 分,每题 3 分)
1.A。B,sǔn, C,zhù,D,zhēn。2.B。A,掺和,C,吹嘘,D,蘖。
3.B。目无全牛: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不是没有全局观点的
意思。满面春风:形容喜悦和善的面容。开诚相见:敞开心怀,表露诚意,指真诚坦率地与人接触。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此处与语境不合。
4.D。A 项双起单承,照应不周;B 项“掌握……习惯”搭配不当;C 项“他的助手”语意不
明,句中的“他”指代不明,不知是“经理”还是“副经理”。
5.B。A,优美的景色(景象);C, 让……知道;D,表修饰关系的连词。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6.B。东西方饮食观念的不同是受其哲学思想影响,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很难说何为先进,何
为落后。
7.C。东方饮食强调食物的配合,并不排斥突出某类食物。
8.D。“随意性”在文章中缺少推论的依据。
三.(18 分)
9.A。源: 根本上。10.C。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却。A 中“所”(1)放在动词前面,
组成名词性短语。(2)名词,处所、地方。B 中的“之”(1)取消句子独立性,(2)代词,代知识。
D 中的于(1)介词,比;(2)介词,被 。
11.C。欧阳修在文章中并未指出了封建王朝衰亡的共同原因。
12.①势力孤单了,害怕祸患的心理就越来越严重,而控制君主的宦官的地位却越来越稳固。
②那么先前认为可以依靠的人,却是造成祸患的所在。③做君主的人,并不是存心要在宫廷里滋养
祸患,而把忠臣贤士疏远在外面,就是因为逐渐积累发展,在形势上迫使他这样做。
附文言文译文:
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从根本上讲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深远。
女人,只不过是美色罢了,宦官的危害,却不只是在一个方面。这是因为他们接近皇帝而成为
皇帝的亲信.他们的心术专横而又隐忍,能够用小小的恩惠来迎合君主的心意,用小小的信用
来稳住君主的心意,使得君主必然信任他们并亲近他们。等到他们得到君主的信任后,就用灾
祸之变来恐吓君主。虽然朝廷有忠臣贤士,可是君主却认为他们跟自己很疏远,不如侍奉起居
饮食、跟随在前后左右的这些宦官可靠。所以身边的宦官日益亲近,忠臣贤士日益疏远,于是
君主的势力越来越孤单。势力孤单了,害怕祸患的心理就越来越严重,而控制君主的宦官的地
位却越来越稳固。
国家的安危,取决于宦官们的喜怒,祸患就潜伏在宫廷里,那么先前认为可以依靠的人,却是
造成祸患的所在。祸患已经很深了才觉察到,想要跟疏远的忠臣贤士来谋划除掉身边的亲信,要是
行动慢了,就会滋养祸患使它更严重;要是行动过急,就会导致宦官挟持君主作为人质。这即使有
圣贤智者,也不能出谋划策。即使谋划了也不能实行,即使实行了也不会成功。到了严重的地步,
就会两败俱伤。
所以,最严重的能使国家灭亡,其次是君主自己送掉性命,而且会使奸雄借了这个为口实造反。
直至把宦官和他们的党羽全部挖出,斩尽杀绝,使天下人心大快才算了事。以前史书上所记载的宦
官之祸往往都是这样的,不是一朝一代的事!做君主的人,并不是存心要在宫廷里滋养祸患,而把
忠臣贤士疏远在外面,就是因为逐渐积累发展,在形势上迫使他这样做。
至于被女色迷惑,不幸不能醒悟,那么祸患就临头了;假使一旦醒悟,揪着头发把她撵出去就
行了。而宦官制造了祸患,君主即使想悔悟,但形势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除掉他们的地步。唐昭宗
的事情就是这样。
所以说这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深远,就是这个缘故。能不警惕吗?
四.(14 分)
13.(1)前两句用通过对春草丛生、柳丝飘拂、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描写,营造了春色明媚、
生机盎然的热闹气氛(2 分)。这两句写足了春景,与下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反面衬托出与这良
辰美景形成强烈对照的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2 分,答以乐景写哀情对,写反面烘托也对)。
(2)不是从自己被贬后愁闷、无聊和度日如年心理感受的角度直接抒情,而是从指责东风不能为
他吹走忧愁、春日偏偏越来越长把愁苦都拉长了的角度抒情(2 分);这样写一是紧紧扣住题目中的
“春”,二是借对东风、春日的指责,形象地展示了诗人被贬后心烦意乱、无法排遣愁苦的情态(2
分)。
14.①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②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③疏林不做
美,淡烟暮霭相遮蔽 ④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 ⑤只是当时已惘然 ⑥晓来谁染霜林
醉?总是离人泪
五.(22 分)
15.(1)主要通过对老马的外形、神态、动作的描写来突出它的衰老的(2 分)。例如“它的颈、
脊、背部磨出精光的皮板”,“稀落的毛,那残断的尾,那瘦骨嶙峋的身架”等形态(1 分),“昏蒙
的眼睛”、“那近乎失明的眼睛”等神态(1 分),“慢慢地,其实很困难地舔食”、“吃起来一副有气
无力的”、“它并不总能支撑得住,它有时不得不靠在拴马的桩子上,不得不倚在马厩的墙壁上”等
动作突出老马的衰老(1 分)。(2)反复写老马的衰老是为了反衬老马精神的可贵,更好地表现老马
始终战立、活出尊严、维护尊严的精神。(2 分)
16.本句突出了老马和我都比较孤独,都处于困境。(1 分)老马曾经驰骋疆场,有过“出生入
死的功劳”,但如今“老了,什么活也不能干了”,“同伴马匹,天涯海角,各自东西”,陪伴过它的
战士“也早从它的视线中一一消失”了;(2 分)“我”当时是“右派”,在工地劳动改造,朋友们避
之惟恐不及,几乎被所有的人疏远,甚至排斥。(2 分)
17.表达了对司马懿不能真正设身处地理解驽马的不满,(2 分)更表达了对那些不同情反而疏
远甚至排斥、讥笑身处困境的弱者的人的抨击(2 分)。
18.(1)本文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借物喻人(1 分),除最后一段外,文章处处在写马,但又处
处在写人,老马的形象其实象征了身受磨难但仍保持尊严的人的形象(2 分)。(2)文章以“马站着
睡觉”,意在强调老马不屈服于困难、保持站着活的尊严,从而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人生态度,即
无论处境如何艰难,做人一定要活出尊严(3 分)。
六.(12 分)
19. 一般 很大 法律 任其(每处 1 分)
20.③①⑥②④⑤ (3 分,错一处即不得分)
21.大量海洋生物的遗体(1 分)与泥沙一起沉积在海底形成的有机淤泥(1 分)在地层下降
变厚变深后(1 分),在缺氧环境及深层温度、压力作用下(1 分)被厌氧细菌分解形成了石油(1
分)。
七.作文(70 分)
考场号 考试号 班级 学号 姓名____________
高二语文 10 月份考查答题纸
成绩_____________
一、二、三题(每题 3 分,计 42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四.(14 分)
1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分)
14.默写(6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22 分)
1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六.(12 分)
19.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七.(70 分)(作文纸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