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预测卷及答案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预测卷及答案解析

ID:592356

大小:80.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2 年高考考前冲刺备考预测(三) 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8 分) 浣溪沙① 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 ①此词是李清照早期作品。写一位风韵秀美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 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 (1)“绣面芙蓉一笑开”中的“开”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词人在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2.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完成题目。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⑴两首诗的颔联都正面写原先熟识的人别后重逢,都写得生动、细致、真切。你认为谁 的诗句写得更为沉痛?为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⑵两首诗的颈联都写了久别重逢的倾诉和叙谈,运用的艺术手法有同有异。请结合诗句 分析其异同。(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⑴在“红叶青山水流急”“亭亭画舸系春潭”两句中,“急”与“系”两字用得颇有 意味,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⑵两首诗都写了送别时的离愁别恨,但在表现手法上不同,请就不同之处作简要分 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写景要抓住特定环境下的景物特征。作者诗中的写景是怎样扣紧“新晴”的?请举 两例说明。 ⑵作者在写景安排上有何特点?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山房①春事②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注:①山房:士大夫的别墅。②春事:春天的景色。该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③唐武宗 时的宰相,唐宣宗时被贬到崖州。 (1)上述两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问答 李 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留客 张 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窅(yǎo)然:远去貌。 (1)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 (2)这两首诗都有主体与客体的对话,请简要分析各自对话的特点。 答: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淇县 査慎行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 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⑴诗歌分别从哪些角度来突出题目中的“早”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⑵请结合全诗,赏析“一痕残月杏花香”的艺术效果。 答: 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 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⑴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 ⑵古代诗歌的意境,有“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的分别。你认为此曲属于什么意 境?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会稽郡楼雪霁 张 继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望霁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飘纱。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睛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1)用 4 个动宾短语概括全诗四联的内容,每句不超过 5 字,要求基本整齐划一。 (2)举例说明诗人表达情感的手法。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 旅淹留【注】。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叹新丰逆旅淹留:唐人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宿新丰,受到店主冷遇。这里作者 暗用其事,借此抒发羁思客愁、备受冷落的情怀。 (1)“一点芭蕉一点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 (2)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1)“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 情? 答: (2)从“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遭遇? 答: (3)有人说,本诗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 诗作简要赏析。 答: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的感慨,这两首诗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否一致? 请简要阐述。(3 分) 答: (2)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3 分) 答: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① 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水精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繁荣 祥和。 (1)“忽惊春到小桃枝”中的“惊”字如果换成“见”字,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2)该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销魂。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 分析两首诗在表达方式、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答: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的表达效果。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 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2)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 ,渔梁渡头争渡喧。(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韩愈《师说》) (5)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蜂房水涡, 。( 杜牧《阿房宫赋》) (7)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8)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 分) (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诸葛亮《出师表》) (3)天姥连天向天横,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五更鼓角声悲壮, 。(杜甫《阁夜》) (5)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 分) (1)不愤不启, 。(《论语·述而》)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3)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4) ,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 别》) (5) ,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 一)》) (6)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7)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8)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呦呦鹿鸣, 。(曹操《短歌行》) ,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 江南游子, , ,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韩愈《师说》) ,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 1.(1)“绣面芙蓉”形容这个女子姣美的面庞宛如出水荷花,光艳明丽。这个 “开”字,无疑是指芙蓉花开,但其深层意思是表示词中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 苞蕾正在绽放。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起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出 的奇效。 (2)刻画了一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形象。她外貌美丽动人,性格天真可爱,对幸 福、自由的追求真挚、炽烈、大胆。 2.⑴司空曙诗句写得沉痛。明明相逢是事实,却“翻疑梦”,以真作假,见出生活给 双方的打击之大。(或:写出了双方久别初见时的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由喜而疑, 释疑而悲,见其沉痛。)(或:李益诗句写得沉痛。十年离乱,使表兄弟乍见不能相 认。“问姓惊初见”,对对方的身份和来意表示惊讶,“称名忆旧容”等到认出对 方,便忆起对方当年一起嬉戏时的容貌。十年离乱使人变化多大啊,诗人不能相认 了。) ⑵两者手法的共同点是避实写虚(或间接抒情,或侧写传情)不同点是前者用 “孤”、“寒”、“湿”、“暗”渲染映衬出诗人悲凉黯淡的心情,后者用“语罢暮 天钟”侧写叙谈时间长,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人的激动心情。 3.⑴ “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 境带有一点逼仄(狭窄)忧伤、心绪不宁的意味。“系”字,暗示着“柳枝”的题意 (点题),因此船也就与送别之情相连了。 ⑵许诗主要用了衬托手法。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或以乐景写 哀),后联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郑诗后联采用了化无形 为有形(或化虚为实)的手法,使抽象的离恨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载之物,显得离恨具 有沉重的分量,压在人的心上。 4.⑴①第一二句总写新晴野望的感受,“原野旷”、“无氛垢”六字,写出经雨水冲 涤,空气中无尘埃,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开阔。②田野里银白色 的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更显明亮。③山峰也因雨后 而更显青翠。(答两点即可) ⑵ ①作者写景由远而近,又由近而及远,远近相衬,富有层次感。②前六句写静 景,后两句写动景,动静结合,使画面有生气。③有色彩,有亮度,使画面显得清新 秀丽。(答两点即可) 5.(1)岑诗借景抒情——作者通过乱鸦夕照与春花怒放极不调和的画面表达思想感 情。李诗即景生情——作者通过登楼所见抒发内心的感受。虽然两者抒情手法略有差 别,但抒情方式都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委婉含蓄的。 (2)山房春事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带来的萧条衰败及昔盛今衰的慨叹。登崖州城作 表达了作者对帝京的怀念及有家归不得的痛苦与绝望的心情。 6.(1)李诗渲染、赞叹碧山所有的充满着天然和宁静的美,抒写了超脱现实的闲适 心情。张诗用山中的美景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一步一步地引导客人开阔视野,驰骋想 象,改变他的想法,从而使客人留下来。 (2)李诗以提问的形式起句,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 时,诗人却故意笔锋一晃,“笑而不答”。“笑”字不仅表现出诗人自得而矜持的神 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 念,以引起人们思索的兴味。张诗不只是消极地解除客人的疑虑,而是巧妙地以退为 进,“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 积极地去诱导、劝说客人欣赏春山的美景。 7.⑴诗歌分别从听觉、触觉、视觉等角度来突出题目中的“早”字。首句从听觉来 写:经过高登桥时夜色迷蒙,只听见桥下河水汤汤;次句从触觉来写:用一个“凉” 字凸显了河边露气正浓、凌晨清冷的感觉;第四句从视觉来写:残月在天,表明时辰 尚早. ⑵远处的天边挂着一痕下弦残月,近处的杏花在拂晓淡淡的月光下正吐出丝丝缕 缕沁人心脾的香气。这句诗是对前三句的照应和升华,诗句清俊自然,意境幽美深 远。 8.⑴①空间转换,时远时近:作者的眼睛和画笔起始于了望大江远山,然后写两岸人 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儿又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 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景,便一览无余了。②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 此为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驰来,酒旗 在风中招展,又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①②两种答案,答出其中一种即可) ⑵此曲应理解为“有我之境”。这首曲看似客观描写,但实际处处有我。如“看 沙鸥”之“看”固然是“我”看,“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着作者的感 受和评价。七句写景中没有作者表赞叹一字,但笔笔都像用蘸满了爱的浓汁画出来 的,否则哪能这样美丽与可爱!(大意对即可) 9.(1)①赏雪霁——叹古贤——悲风厉——悦微明(动宾式) ②赏古郡雪霁——叹会稽圣贤——悲向晚风厉——悦湖山微明(动宾式) ③雪霁胜境——会稽名贤——晚风凄厉——落日悲欣(主谓式) (2)诗人综合使用了比喻、对偶、映衬、象征等手法表达了他悲欣交集的复杂感 情。以颔联为例,“聚玉”、“飘纱”俱洁白、纯净,前者清晰可睹,后者似隐似 现。两两相对,均有所指,且有所喻,诗人的赞叹、惋惜之情跃然纸上。 10.(1)化虚为实。“愁”本是无形的思绪,作者将自己的愁绪比作雨打芭蕉的声 音,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愁绪浓厚,连绵不尽的特点。 (2)“愁”是这首元曲的感情基调,这首元曲表达的作者思想感情具体包括:① 客居异乡的孤独;②壮志未酬的抑郁之感;③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11.(1)【答案】阴冷,凄清。悲凉,孤寂。 【解析】别时“寒云”“暮雪”,景物阴冷,凄清。友人伴寒云而去,诗人踏暮雪 而归,心情悲凉,孤寂。意思相近即可。 (2)少时丧父,多年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友。 (3)【答案】同意。本诗以一个“悲”字统领全文:首联写送别环境,直击“悲” 字;颔联又写送别,抒依依不舍之情,“寒云”“暮雪”紧扣“悲”字;颈联回忆往 事,感喟身世,更显其“悲”。少孤漂泊,知音难求,刚遇知己,却又要别离,能无 悲乎!尾联写故人远走,只盼早日相见,可风尘纷扰,何时才能相见?前途一片茫 然,仍“悲”情不断。(具体分析)总之,全诗将惜别、孤寂、感时伤怀复杂情感融 合在一起,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悲凉。(总述)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基调的评价。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自古多情 伤离别,本诗以“悲”字统领全文自然言之有理。首联第二句直言离别之“悲”,有 提挈全篇之作用;颔联描写了一幅严寒送别图,淡雅中有几分沉郁,暗含其“悲”; 颈联回忆往事身世,更见其“悲”;尾联也收束在“悲”字之上。 12.(1)都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和内容不一致。李诗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 爱江山,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是因为 此诗只歌颂两个人的爱情悲剧而没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的悲剧。 (2)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一代君王唐玄宗对于浴 血奋战的军中将士之死并不动心,而对于宠妃杨玉环之死却哀恸万分,两相对比,增 加了对唐玄宗批判、谴责的分量。 13.(1)不好。“惊”字与句首“那知”相呼应,不但能表现时序推移之速,而且还 写出了如梦初醒之情。“见”字起不到这个效果。 (2)示例一: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词人通过回忆当年全盛时的快乐,反衬南渡 后客居的悲凉,突出了沉重的爱国之思。 示例二:主要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上片实写南渡后客居的悲凉,下片转入 对当年全盛时快乐生活的回忆,结尾两句又跌入令人悲伤的现实,表达了沉重的爱国 之思。 14.(1)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 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 之情。(意思对即可。) (2)“逐”字运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 于是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倚”字也用拟人 手法,它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 四、名句名篇默写 1.⑴思而不学则殆;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⑶山寺钟鸣昼已昏;⑷欲人之无惑也 难矣;⑸乱花渐欲迷人眼;⑹矗不知其几千万落;⑺望帝春心托杜鹃;⑻梧桐更兼细 雨。 2.⑴虽九死其犹未悔;⑵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⑶势拔五岳掩赤城;⑷三峡星河影动 摇;⑸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⑺会挽雕弓如满月;⑻叶上初 阳干宿雨。 3.(1)不悱不发 (2)齐彭殇为妄作(3)不坠青云之志(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5)丛菊两开他日泪(6)相逢何必曾相识(7)不霁何虹(8)一尊还酹江月 4.(1) 食野之苹/猥以微贱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把吴钩看了 阑干拍遍 (2)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榆柳荫后檐 /莫道不销魂 人比黄花瘦。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