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五讲 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政治第五讲 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教案

ID:59443

大小:8.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轮复习讲座 第五讲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复备 课时安排:6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理解主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次要方面的辨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理解矛盾是一切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原因,矛盾双方的既对立有统一,推动着事物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使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抹煞和否定。不回避矛盾,敢于直面矛盾的存在,勇于承认和揭露矛盾。通过分析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让学生理解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就不会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本讲重点】 (1)   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2)   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本讲难点】 (1)   理解主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次要方面的辨证关系 (2)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3)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基础知识巩固】 1.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世界是          和             的,联系的          是矛盾,发展的                         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 2.理解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                  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              ,矛盾的统一属性是                       。   矛盾的同一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          ,            ,双方共处于                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                  。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对立双方          的倾向和趋势。 3.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指导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即事事有矛盾;                                     ,即时时有矛盾。 指导意义:要                                                。 4.理解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    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                         ;二是                                              ;三是                                 。 5.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辩证关系:①相互联结。一方面,                      之中,并通过          表现出来;另一方面,                               。②在不同的场合可以                   。  指导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                      ,是                                            的哲学基础,是                                   的理论依据。 6.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                          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               、                              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并在                。 7.理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                          的方面,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的方面,就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            ,又               ,并在                     。 8.运用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           , 又要看到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 要看到             , 又要看到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              ,“                      ”;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              ,要抓住              。我们要坚持                      相结合的方法,反对                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9.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及其重要意义 10.运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是指                                                     。重要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                                                             。a.是我们                                              ; b.是我们                                     。 【考点点拨】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 1、什么是矛盾 (1)含义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这就是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提示】 (1)“两个方面”不是任意的两个方面,而是构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2)“两个方面”是具体的、多样的,不局限于“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拓展】 哲学上所讲的矛盾和生活中所讲的矛盾 (1)第一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阶级与阶级的矛盾,其实是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具体体现。 (2)第二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还包括人们语言表述上的矛盾(如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中所寓),这是逻辑矛盾。 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而逻辑矛盾是人们主观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致,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2)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统一性   同一性(统一性) 斗争性(对立性)   区别 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属性和趋势 表现 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哲学上讲的“斗争”与生活中讲的“斗争”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条件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 (3)关于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同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联系实际】 第一种情形如“谦受益,满招损”。 第二种情形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2、矛盾的普遍性 (1)表现: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提示】 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都构成矛盾的双方。     (2)方法论要求 第一、矛盾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提示】     矛盾不仅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是事物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制造和消灭矛盾,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矛盾,通过改变矛盾的条件来改变矛盾的状态甚至解决矛盾。 【联系实际】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承认矛盾并勇于解决矛盾的体现。 第二、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一点论)。    【联系实际】     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 ——兼顾矛盾双方     “和而不同”的外交战略思想 ——兼顾对立和统一 【高考题-辨析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就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和消灭矛盾。 ③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的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会适得其反。 3、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 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第三、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正是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或者叫做根据。 (2)表现 第一、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第二、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就是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依据; 第三、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含义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提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以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为前提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提示】     A、如何理解“活的灵魂”?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生搬硬套,这样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B、不要混淆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课本P21)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 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根据,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事物的矛盾不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提示】 第一点从认识世界的角度讲,第二点从改造世界的角度讲,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④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第三、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矛盾。 第四、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中两个不同方面。 第五、反对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一刀切”。 【拓展】 A、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从唯物论角度: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从辩证法角度: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从认识论的角度:认识的不断发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区别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 …… …… 哲学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 矛盾具有特殊性 哲学范畴 唯物论 辩证法 联系 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实际出发的深刻表现。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二者相互区别 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各种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质”。     特殊性即个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特性,或叫“特殊本质”。 (2)相互联系 ①相互联结 第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第二、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提示】 “寓于”、“包含”、“表现”的使用不要混淆。 不能将第二点概括为“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根本有别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空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时间)的无限性,二者在不同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提示】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所谓“具体的统一”,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所谓“历史的统一”,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阶段的实际相结合。 5、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 (1)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 区别 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与从属、决定与非决定)。 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能有多个。 联系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2)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 区别 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和被支配、主导和非主导)。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联系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知识联系】     (1)前面讲过“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事物性质”,和这里并不矛盾。准确地说,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矛盾的同一性指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个转化过程,就是矛盾主次双方此消彼长的过程。当这一转化尚未改变矛盾双方原有的主次地位,就是事物量变的过程,当这一转化实现了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变更,则发生事物的质变。 矛盾双方的转化还有另外两种特殊情形: 双方“同归于尽”,产生新的矛盾,如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双方“走向融合”,产生新的矛盾,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城乡矛盾的解决。 【拓展】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     (1)内涵和外延不同 内涵不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势,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的众多矛盾而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而言。 (2)命题指向不同 主要矛盾主要针对“办事情”,即如何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针对“看问题”,即如何评价事物的性质。 抓主要矛盾常表述为“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常表述为“抓主流”、“抓本质”等。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①哲学依据 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 ②基本内容 第一、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这就是两点论。而一点论与此相反,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只看到一种矛盾情况或一个矛盾方面,而忽视甚至抹煞另一种矛盾情况或另一个矛盾方面。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矛盾的存在。 第二、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方面。反对把各种矛盾情况或各种矛盾方面平均看待或在实践中平均使用力量,而陷入均衡论的错误,使问题得不到解决。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在研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时,特别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坚持两点论的前提下,坚持重点论。这是唯物辩证法必须牢固坚守的一个基本的理论阵地。 第三、两者的关系: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 ③反对的错误倾向 第一、脱离重点的两点论是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第二、脱离两点的重点论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疑难点拨】 1、回顾并总结:什么是矛盾分析方法? 2、矛盾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1)矛盾分析方法在唯物辩证法中的重要地位 从世界观的角度看,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世界充满矛盾,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是就是解决矛盾,因此,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正是如此,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就成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2)矛盾分析方法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 矛盾分析方法一向是高考的重点,纵观历年高考试题,涉及矛盾分析方法的题目的分值占总分的比例都比较高。 试题设问的指向主要有: ①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矛盾转化律;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及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⑤与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3、怎样灵活运用矛盾分析方法? (1)与学科内知识的渗透 ① 与《生活与哲学》其他知识的渗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物质与意识之间;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实践的客观性和能动性之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贡献与索取之间……。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 用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分析: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可分割,但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其它如实践的决定作用与认识的反作用之间;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之间;贡献和索取之间……。 ② 与《经济生活》知识的渗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生产与消费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劳动者权利与义务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之间;五个“统筹”……。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投资的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税收……。 用一分为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用主次矛盾的相互关系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③ 与《政治生活》知识的渗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民主和专政之间、政治权利和义务之间、政府的权力和责任之间……。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用一分为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一国两制”下我国社会的性质;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④ 与《文化生活》知识的渗透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间…… 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中华文化与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之间…… 用一分为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分析(牛刀小试) 下列事实体现了矛盾分析方法的什么道理? ① 和而不同的外交战略 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 东莞大力“禁摩”     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 次要矛盾的解决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3)实战训练         例题1:一位专家曾说:“世界一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请用矛盾分析方法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解答: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垃圾”和“资源”作为矛盾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这种转化是需要条件的。我们要实现由“垃圾”向“资源”的转化,必须解放思想,进行创新,从新的角度发现市场需求,开拓市场空间,把“垃圾” 变废为宝。 例题2: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又称“一号文件”)正式公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措施。 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的有关原理,分析“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的决策依据。 解答:唯物辩证法认为,在认识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可以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 例题3:“过去的五年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矛盾和困难,工作中也有缺点和不足……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     (1)以上分析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2)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 解答:(1)体现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对于我党过去五年的工作,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承认存在的问题。矛盾双方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我们党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是主要的,是主流;问题和不足是次要的,是我们党工作的支流。 (2)矛盾的次要方面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会发生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相反方向转化,事物的性质也会随之发生根本变化。因此,对我们党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缺点和不足,必须高度重视,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地向前发展。 4.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 矛盾双方的“统一”表明了矛盾双方具有由此达彼的性质。有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等性质,就有了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它们能够转化,可以转化。矛盾双方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个条件应有利于矛盾双方的斗争,通过斗争使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从而促使矛盾双方的转化。当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时,就实现了矛盾双方的根本性变化,否则转化就不能实现。 5.矛盾的普遍性不仅指存在的普遍性,还包括性质的普遍性。 讲存在,必然涉及存在什么,即存在对立统一的性质,同类事物的矛盾具有相同的对立统一关系,即具有相同的性质。普遍矛盾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质,特殊矛盾是个别事物所具有的特殊的性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针对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60% 1.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下列成语体现这个方法论的是 ①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②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③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④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2.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3.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上:“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诗词中蕴涵的哲理是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②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客观的 ③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④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右边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要坚持运动的观点     C.要坚持全面的观点    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6、 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避之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⑤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④⑤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人民日报》曾发表题为《得与德》的文章指出:人不能不“得”又不能无“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得”与“德”是对立统一关系 B.“得”与“德”之间有严格的界限,无法统一 C.“得”与“德”始终是一致的 D.要“得”就不可能要“德”,不要“德”就不会有“得” 8、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 ①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②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 ③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可以互相包含的  ④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2001年2月1日,世界第二大网站雅虎遭到因特网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黑客攻击,被迫关机近3小时,雅虎公司的大部分网络服务处于瘫痪状态,损失交易达数百万美元。然而,人类并没有拒绝使用网络,通过这次事件,对网络的安全及黑客的防卫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据此回答9—10题 9、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统一 C.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 10、上述材料还表明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         B.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能动作用性质不同      D.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美国微软公司有意聘用一些曾在衰败的公司里工作的经理。该公司认为,当一个人事业走下坡路是,他就不得不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夜以继日的潜心思考。微软公司将来肯定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而那些已证明在逆境中干的出色的人聚集在其下,将使微软公司更能经受住市场狂风恶浪的考验。这件事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③事物发展的总的趋势是前进的,但必然经历艰难曲折 ④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12、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B.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 13、列宁说:“用抽象的概念来代替具体的东西,这是革命中的一个最主要、最危险的错误。”这种错误是 A.片面强调事物的共性,否认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B.违背办事情抓主要矛盾的原理 C.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D.片面强调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否认事物的共性 14、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 ①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③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④矛盾客观性的要求    ⑤矛盾普遍性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        D.②④ 1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蕴涵的哲理是 A.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并起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发生影响 B.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万事万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D.观察和处理问题,首先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16、“弹钢琴”和“单打一”是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它们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 A.力量必须平均分配,这样,才是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办事情 B.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兼顾一般,既要防止主次不分,又要防止只抓中心,不顾其他 C.只要抓住了重点就行,反对均衡论 D.抓重点就是抓中心,无法照顾一般 17、列宁说:“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 A.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B.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C.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D.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关。守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回答: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 18、公孙龙的说法 (        ) A.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B.否定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联系 C.肯定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D.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不能单独存在 19、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与特殊性之中,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③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一回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006年7月15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河南期间,随机停车走进一村民家中,当地村民不满洛阳市区搞创建禁止进城卖桃,向总理“实话实说”,总理现场办公,解决了桃农进城卖桃难的问题。之后,不少城市立即为瓜农开通绿色通道,允许瓜农进城走街串巷、摆摊销售。总理解决农民卖桃难问题的工作方法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事物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D.事物都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二、主观题40% 21、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20多的来,改革开放成效显著,一部分人先富的目标已经实现,但是由于收入差距和分配不公的存在,导致社会贫富差距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2分)               22、(2008四川卷38)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它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塑料购物袋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总结各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并决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实施。国务院通知要求,采取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等六项措施,以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识分析发布“限塑令”的哲学依据。(12分)                    23、(2008天津卷39)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材料:2004-2007年我国粮食持续4年增产,国内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然而,要保持粮食供求长期基本平衡仍不容乐观。一方面,人口的增加、动物类食品消费增长和使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将扩大粮食需求;另一方面,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和保证种粮收益的难度加大,从而制约着粮食产量的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1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A  5.C  6.A  7.A  8.C  9.C  10.A  11.B  12.B  13.A  14.C  15.A  16.B  17.A  18.B  19.A  20.A 二、简答题 21、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发展中存在对立统一关系的矛盾双方。(2分) ②追求经济发展效率,要求拉开收入差距,而公平则强调要缩小收入差距,这体现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对立属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效率的保证,这体现了二者之间的统一。(4分) ①  要追求经济发展效率,同时又要注重分配公平,把二者结合起来(2分) 22、塑料购物袋的使用对社会的影响具有利弊两重性,既便利了消费者,也由于过量使用和回收处理不到位而造成环境污染,便利与污染构成了物塑料袋的使用产生的矛盾的两方面。 购物塑料袋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危害已经成为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发布限塑令,禁止和限制使用购物塑料袋,要求消费者在享受塑料袋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以减轻塑料使用对环境的污染。 23:①要全面分析矛盾。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保持长期基本平衡不容乐观;既要看到粮食需求扩大的一面,又要看到制约粮食供给的一面。②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为重点,要严格保护耕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加农业投入等);同时抑制不合理需求,禁止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控制人口增长、倡导合理饮食等)。   教学反思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区别 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方法论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承认、分析、揭露、解决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斗争性和同一性 含义 矛盾 信用 工具 和 外汇 信用卡:①含义②优点③使用 信用工具 外汇 支票:①现金支票②转帐支票 汇率的含义 外汇的含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其意义 板书结构: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