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二数学寒假作业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5-2016高二数学寒假作业

ID:595063

大小:3.82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天 月 日 星期 学习导航: 理解不等式关系及其在数轴上的表示,能用作差法比较两个数(式)的大小,在比较两数的大小 时,能应用配方法,分解因式法,分类讨论法等数学方法; 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及证明过程,能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一些比较简单的不等式; 能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某些变量或代数式的范围.能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已知 ,,, Rcba  下面推理正确的是( ) A 22 bmamba  B bac b c a  C baabba 110,33  D baabba 110,22  2.若 ,0loglog 44  ba 则( ) A 10  ba B 10  ab C 1ba D 1ab 3.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3.0 4 4.03 log34.0  B 4.03.0 4 3 3log4.0  C 4.033.0 4 34.0log  D 34.03.0 4 4.03log  4. 现 给 出 下 列 三 个 不 等 式 (1) aa 212  ; (2) )2 3(222  baba ;(3) 22222 )())(( bdacdcba  其中恒成立的不等式共有( )个 A 0 B 1 C 2 D 3 5已知方程 02  baxx 的两根为 21, xx ,命题 2,1: xxp 都大于2,命题 ,4: 21  xxq 则 命题 p 和命题 q 的关系是( ) A qp  B qp  C qp  D qp  6.若对任意的 ,Rx  不等式 axx  恒成立,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1a C 1a D 1a 7.若 ),lg(lg,lg,)(lg,101 22 xcbax xx  则 cba ,, 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8.若 , 满足 22   ,则  2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9.在(1)若 ba ,则 ba 11  ;(2)若 22 bcac  ,则 ba ;(3)若 0,0  dcba ,则 bdac ; (4)若 ba ,则 xa xb a b   ,这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 ,0ab 比较 )1)(1(  baba 与 1)(2 2  ba 的大小 11.设 0a 且 ,0,1  ta 比较 t alog2 1 与 2 1 log t a 的大小 12.已知 ,6024,3420  ba 求 a bbaba ,,  的范围 13.已知 ba, 满足 ,30,42  baba 求 ab 的范围 14 若实数 cba ,, ,满足: 44;643 22  aacbaacb 试确定 cba ,, 大小关系 15 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对家庭旅游提出优惠方案。甲旅行社提出:如果户主买全票一张, 其余人可享受 5.5 折优惠;乙旅行社提出:家庭旅游算集体票,按 7.5 折优惠.如果两家旅行社的 原价相同,那么哪家旅行社的价格更优惠? 第 2 天 月 日 星期 学习导航: 1 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能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解一 元二次不等式; 2 熟练掌握解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3.解含有参数的不等式时,一般需要分类讨论,; 4.能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有关问题: 1 不等式 0)3)(1(  xx 的解集为( ) A  1,3 B 3,1 C     ,31, D     ,13, 2 在下列不等式中,解集是空集的是( ) A 0232 2  xx B 0442  xx C 044 2  xx D 0232 2  xx 3.不等式 21  x x 的解集为( ) A  0,1 B   ,1 C  1, D     ,01, 4.若不等式 02  qpxx 的解集是 21 xx ,则分式不等式 0 652 2    xx qpxx 的解集为( ) A  2,1 B   ),6(1,  C  )6,2(1,1  D   ),6()2,1(1,   5.不等式 aaxx  )!( 的解集是 axxx  或1 ,则( ) A 1a B 1a C 1a D Ra  6.函数 )3( 2 2 log32  xxxy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 7 . 关 于 x 的 方 程 0)3( 22  mxmx 有 两 个 不 相 等 的 正 根 , 则 m 的 取 值 范 围 ______________ 8 . 若 函 数 ),()2()2()( 2 Rbaabxxaxf  定 义 域 为 R , 则 ba 3 的 值 是 ____________ 9.不等式 02  cbxax 的解集是      2,2 1 ,对 ba, 有以下结论: (1) 0a (2) 0b (3) 0c (4) 0 cba (5) 0 cba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 为__________ 10.不等式 34 11 2  xx 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不等式 01)1()1( 22  xaxa 的解集 R,求实数 a 的范围; 12 . 已 知 实 数 m 满 足 不 等 式 0log ) 2 11( 3   m , 试 解 关 于 x 的 不 等 式 0)32()3( 2  mxmxm ; 13.若不等式 0 49)1(2 208 2 2    mxmmx xx 对任意实数 x 恒成立,求 m的取值范围; 14.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043)4(9  xx a 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是什么? 15.已知函数  9,1,log3)( 3  xxf x ,求函数   )()( 22 xfxfy  的值域 第 3 天 月 日 星期 学习导航: 明确二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几何意义是平面内的一个区域 掌握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所表示平面区域的画法;会用平面区域表示不等式组; 能解决与平面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区域的面积,整点的个数等问题; 掌握一些初步的应用问题。 1 已知直线 01  yx ,点 A(0,0),B(1,1),C(2,3),D(3,-2),E(-2,-5)则 与点 A 在直线同侧的点有( ) 个 A 2 B 3 C 4 D 1 2.已知点 M  ba, 在不等式组       2 0 0 yx y x 确定的平面区域内,则点 N  baba  , 所在的平 面区域的面积是( ) A 1 B 2 C 4 D 8 3.已知 Ryx , ,则满足       5 0 0 yx y yx 的点  yx, 的个数为( ) A 9 B 10 C 11 D 12 4.已知函数 xxxf 2)( 2  ,则满足条件      0)()( 0)()( yfxf yfxf 的点  yx, 所形成的平面区域 的面积是( ) A 4 B 2 C  3 4 D  5.以原点为圆心的圆全部在区域      02 063 yx yx 的内部,则圆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 A  5 18 B  5 9 C 2 D  6.不等式组      30 0))(5( x yxyx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 7.当 yx, 满足不等式组       8 3 42 yx y x 时,目标函数 yxk 23 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 8.变量 yx, 满足       0 04 02 y yx yx ,则 22 yx 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 9.已知 x yxyxx 则,212,21 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      053 02 yx yx 则 22  y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 yx, 满足       052 04 02 yx yx yx (1)求 22222  yxyxz 的最小值; (2)求 42  yxz 的最大值。 12.有若干 10 米长的钢材(条材),要求截取 3 米长的 80 根,4 米长的 70 根。怎样截取 用料最省? 13.画出以点 A(3,-1),B(-1,1),C(1,3)为顶点的三角形 ABC 的区域(包括边), 写出该区域所表示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并求以该域为可行域的目标函数 yxz 23  的最 大和最小值; 14.若二次函数 )(xfy  的图象过原点,且 4)(3,2)1(1 xff  ,求 )2(f 的取值范 围 15.已知实数 yx, 满足 )( 1 02 01 Ra x yx ayx        ,目标函数 yxz 3 只有当      0 1 y x 时取得 最大值。求 a 的取值范围。 第 4 天 月 日 星期 学习导航 理解均值定理及均值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能应用均值不等式解决最值。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求取值范围等问题; 在使用均值不等式过程中,要注意定理成立的条件; 通过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应用性问题,提高应用数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设 Ryx , ,且 3 yx ,则 yx 22  的最小值为( ) A 6 B 24 C 32 D 62 2.要用一段铁丝围成一个面积为 1 2m 的直角三角形,下列铁丝的长度够用最省的是( ) A 4.7 B 4.8 C 4.9 D 5.0 3.若实数 1,,, 21 aax 成等比数列,且 1,,, 21 bbx 成等差数列,则   21 2 21 aa bb  的取值范围是( ) A  ,4 B     ,44, C     ,40, D  4,0 4.在下列函数中最小值为 2 的是( ) A xxy 1 B xxy  33 C )10(lg 1lg  xxxy D )20(sin 1sin  xxxy 5.已知 131,0,0  baba ,则 ba 2 的最小值为( ) A 627  B 32 C 327  D 14 二.填空题 6.当 ),0( x 时,函数 xxy sin 2sin 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 7.若 ca n cbbaNncba  11,, 且 恒成立,则 n 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 8.函数 )0(3 2  xxxy 的最大值是____ ______________ 9..已知 1x 时, 不等式 axx  1 1 恒成立,则实数 a 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_____ 10.设 ,2lglg  yx 则 yx 11 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 11.函数 122   xx xy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 12.设 1x ,求函数 1 )2)(5()(   x xxxf 的最小值 13.求函数 12 1824)( 2 2   xx xxxf 的最小值并求此时 x 的值 14.已知 1x ,求函数 105 1052)( 2 2   xx xxxf 的最小值 15.某种汽车,购车费用为 10 万元,每年使用的保险费、养路费、汽油费约为 0.9 万元,年 维修费第一年是 0.2 万元,以后逐年递增 0.2 万元,则这种汽车使用多少年时,它的年平均花费 最少? 第 5 天 月 日 星期 学习导航: 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理解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能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理解四种命题真假性的关系; 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并会判断含有它们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①“若 ,022  yx 则 yx, 不全为零”的否命题; ②“正多边形都相似”的原命题; ③“若 ,0m 则 02  mxx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若 3x 是有理数,则 x 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若“ qp  ”的否命题是真命题 ,则必有( ) A p 真且 q 真 B p 假且 q 假 C p 真且 q 假 D p 假且 q 真 3.给出命题 p :函数 xy sin 是周期函数;命题 q : a ∥b , b ,则 a ∥ ,则命 题“ qp  ”,“ qp  ”,“非 p ”中真命题有( ) A 0 B 1 C 2 D 3 4.设 , 为两个不同平面, ml, 为两条不同直线,且   ml , ,有两个命题: ①若 ∥  ,则 l ∥ m ② 若l  m ,则   ,那么( ) A ①真②假 B ②真①假 C ①②均为真 D ①②均为假 5.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四个命题中( ) A 真命题个数一定是偶数 B 真命题个数一定是奇数 C 真命题个数可能是偶数也可能是奇数 D 以上判断均不正确 6.若 p 的逆命题是 r , r 的否命题是 s ,则 s 是 p 的否命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 dcba ,,, 均为实数,有下列命题: ①若 0,0  adbcab ,则 0 b d a c ②若 ,0ab 0 b d a c ,则 0 adbc ③若 0 adbc , 0 b d a c ,则 ,0ab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 ____________ 8.命题“若 ,ba 则 122  ba ”的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 9.命题“若 ,0ab 则 0a 或 0b ”的逆命题为_____________ 10.对于四面体 ABCD,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AB=AC,BD=CD,则 BC  AD ②若 AB=CD,AC=BD,则 BC  AD ③若 AB  AC,BD  CD,则 BC  AD ④若 AB  CD,BD  AC,则 BC  AD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 ________ 11.分别指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 qp  ”,“ qp  ”,“非 p ”命题的真假。 ① p : 04 ; q : 04 ② p :25 是 5 的倍数; q :25 是 4 的倍数 ③ p :2 是 01 x 的根; q : 1 是 01 x 的根 ④ p : =0 q : = 0 12 . 已 知 函 数 )(xf 在 R 上 为 增 函 数 , Rba , , 对 命 题 “ 若 0 ba , 则 )()()()( bfafbfaf  ” (1)写出该命题的逆命题, 判断其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 (2)写出其逆否命题, 判断其真假,并证明你的结论。 13. cba ,, 为三个人,命题 A:“如果b 的年龄不是最大,那么 a 的年龄最小”;命题 B:“如 果 c 的年龄不是最小,那么 a 的年龄最大”都是真命题,则 cba ,, 的年龄能否确定?请说 明理由。 14.(反证法)若  Ryx, 且 2 yx ,求证: 21  y x 或 21  x y 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15.(反证法)设 cba ,, 是互不相等的非负实数, 试证:三个方程 022  cbxax , 022  acxbx , 022  baxcx 中至少有一个 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 第 6 天 月 日 星期 学习导航: 1.理解充分,必要,充要的含义,会分析四种命题的关系; 2.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3.能理解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含义,并能判断一些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真假 1.已知命题 p , q ,则“命题 qp  为真” 是“命题 qp  为真”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2.如果不等式 1 ax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2 3 2 1 x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3 2 1 a B 2 3 2 1  a C 2 3a 或 2 1a D 2 3a 或 2 1a 3. 2 1a 是函数 axexf x  )1ln()( 为偶函数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4.对下列命题的否定说法错误的是( ) A p :能被 3 整除的整数是奇数,非 p :存在一个能被 3 整除的整数不是奇数 B p :每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非 p :存在一个 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不共圆 C p :有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非 p :所有三角形都是正三角形 D p : 022, 2  xxRx ,非 p :当 0222  xx 时 Rx  5.已知命题 p :“ 1sin,  xRx ”则( ) A 非 p : 1sin,  xRx B 非 p : 1sin,  xRx C 非 p : 1sin,  xRx D 非 p : 1sin,  xRx 6.非 A 是命题的否命题,如果 B 是非 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那么非 B 是 A 的____条件 7.在 ABC 中“ BA sinsin  ”是“ BA ”的__ __条件 8 已知命题 p : 62  xx ; q : Zx  , qp  ”,“非 p ”都是假命题,则 x 的值组成 的集合为_______________ 9 命题:存在一个三角形没有外接圆的否定是_____ ____________ 10.命题: 23, xxNx  的否定是__________ 11.设 ,Zm  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0442  xmx ① 05444 22  mmmxx ② 试求;方程①② 的根都是整数的 充要条件。 12.设命题 p :函数 )16 1lg()( 2 axaxxf  的定义域是 R, q :不等式 axx  112 对一切正实数均成立。如果 qp  为假, qp  为真,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13.已知命题 p : 23 11  x , q : )0(012 22  mmxx ,若非 p 是非 q 的必要 不充分条件,求 m 的取值范围。 14.写出下列命题的“非 p ”命题,并判断真假。 (1) p : 044, 2  xxx (2) p : 04, 2  xx 15.已知 0a ,且 1a ,设命题 p :函数 )1(log  xy a 在 ),0( x 内单调递减; 命题 q :曲线: 1)32(2  xaxy 与 X 轴有不同的两点,如果 p 和 q 有且仅有一个正 确,求 a 的取值范围 第 7 天 月 日 星期 1、在程序框图中,算法中间要处理的数据或者计算,可分别写在不同的( ) A、处理框内 B、判断框内 C、输入输出框内 D、循环框内 2、在程序框图中,一个算法的步骤到另一个算法的步骤地联结用( ) A、连接点 B、判断框 C、流程线 D、处理框 3、在画程序框图时,如果一个框图要分开画,要在断开出画上( ) A、流程线 B、注释框 C、判断框 D、连接点 4、下图给出的是计算 010 1 6 1 4 1 2 1  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 件是 A、i>100 B、i50 D、i0)的焦点为 F,经过点 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A、B 两点.又 M 是其准 线上一点.试证:直线 MA、MF、MB 的斜率成等差数列. 14.如图,A、B 为抛物线 y x x   3 1 12 ( ) 上两点,且 AB∥x,点 M(1,m)(m>3)是 △ABC 边 AC 的中点。 (1)设点 B 的横坐标为 t,△ABC 的面积为 S,求 S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 S=f(t); (2)求函数 S=f(t)的最大值,并求出相应的点 C 的坐标。 15.已知双曲线 C 以直线 2 1x 为右准线,离心率为 2,且恒过定点 M(1,0).(1)求双曲 线 C 的实半轴长的取值范围;(2)当右焦点关于直线 10x-2y-7=0 的对称点在它的左准线上, 且右焦点到右准线的距离不小于 2 1 时,求双曲线 C 的方程. 第 18 天 月 日 星期 1.圆 x 2 +y 2 -4x-2y+c=0 与 y 轴交于 A、B 两点,圆心为 P,若  APB=90°,则 c 的值为( ) A.8 B.3 C.- 3 1 D.-3 2.若直线 02  ymx 与线段 AB 有交点,其中 A(-2,3),B(3,2),则 m 的取值范 围是 ( ) A. 2 5 3 4  mm 或 B. 2 5 3 4  m C. 2 5 3 4  mm 或 D. 3 4 2 5  m 3.如果双曲线经过点 M(6, 3 )且它的两条渐近线方程是 y=± 3 1 x,那么双曲线方程( ) A. 36 2x - 4 2y =1 B. 81 2x - 9 2y C、 9 2x -y2=1 D、 81 2x - 3 2y =1 4.设 P 为椭圆 11625 22  yx 上的点,F1、F2 为椭圆的焦点,∠F1PF2= 6  ,则△PF1F2 的面 积等于 ( ) A. 3 316 B. 32(16  ) C. 32(16  ) D.16 5.过双曲线 12 2 2 2  b y a x 的右焦点 F(c,0)的直线交双曲线于 M、N 两点,交 y 轴于 P 点, 点 M、N 分  PF 所成定比分别为 1 、 2 ,则有 21   为定值 .2 2 2 b a 类比双曲线这一结论,在 椭圆 12 2 2 2  b y a x (a>b>0)中, 21   为定值是 ( ) A. 2 22 b a B. 2 22 b a C. 2 22 a b D. 2 22 a b 6.若 AB 为抛物线 y2=2px (p>0)的动弦,且|AB|=a (a>p),则 AB 的中点 M 到 y 轴的最近距 离是 7.若椭圆的焦距大于两准线间距离的一半,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范围是 . 8 以双曲线 2 2 19 16 x y  的右焦点为圆心,且与渐近线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9.抛物线 2 8y x 的焦点到直线 2 9 0x y   的距离是 10.已知点(0, 1)在椭圆x2 5 + y2 m = 1 内,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11. 已知定直线 1: xL ,定点 ),0,1(F ⊙ P 经过点 F 且与 L 相切 (1)求点 P 的轨迹C 的方程. (2)是否存在定点 M ,使经过该点的直线与曲线 C 交于 A 、 B 两点,并且以 AB 为直径 的圆都经过原点?若有,请求出 M 点的坐标;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O 为坐标原点,点 (0,1)B ,且点 ( ,0)A a ( 0)a  是 x 轴 上动点,过点 A 作线段 AB 的垂线交 y 轴于点 D ,在直线 AD 上取点 P ,使 AP DA (1)求动点 P 的轨迹C 的方程 (2)点Q 是直线 1y  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 作轨迹C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 ,M N , 求证:QM QN O D x y B A P Q . 1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给定两点 A(1,0)、B(0,-2),点 C 满足  其中,OBOAOC  、 12,   且R (1)求点 C 的轨迹方程; (2)设点 C 的轨迹与双曲线 )0,0(12 2 2 2  ba b y a x 交于两点 M、N,且以 MN 为直径的 圆过原点,求证: 为定值22 11 ba  . 14.长度为 a( 0a  )的线段 AB 的两个端点 A 、B 分别在 x 轴和 y 轴上滑动,点 P 在线段 AB 上,且 AP PB  (  为常数且 0  )。 (1)求点 P 的轨迹方程C ,并说明轨迹类型。 (2)当  =2 时,已知直线 1l 与原点 O 的距离为 2 a ,且直线 1l 与轨迹 C 有公共点,求直线 1l 的斜率 k 的取值范围。 15.已知椭圆 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 x 轴上,一条经过点(3,- 5 )且方向向量为 )5,2(V 的直线 l 交椭圆 C 于 A、B 两点,交 x 轴于 M 点,又 MBAM 2 . (1)求直线 l 方程; (2)求椭圆 C 长轴长取值的范围. 第 19 天 月 日 星期 1.过抛物线 xy 42  的焦点作直线交抛物线于 A(x1,y1)、B(x2,y2)两点,如果 x1+x2=6, 则|AB|的长是( ) A.10 B.8 C.6 D.4 2.椭圆 136100 22  yx 上的点 P 到它的左准线的距离是 10,那么点 P 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 (A)15 (B)12 (C)10 (D)8 3.已知 F1、F2 是双曲线 )0,0(12 2 2 2  ba b y a x 的两个焦点,M 为双曲线上的点,若 MF1⊥MF2,∠MF2F1 = 6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13  B. 2 6 C. 2 13  D. 13  4.直线 y = x-a 与抛物线 axy 2 交于 A、B 两点,若 F 为抛物线焦点,则 AFB 是( ) 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其形状不能确定。 5.正方体 ABCD—A1B1C1D1 的棱长为 1,点 M 在棱 AB 上,且 AM= 3 1 ,点 P 在平面 ABCD 上, 且动点 P 到直线 A1D1 的距离的平方与点 P 到点 M 的距离的平方的差为 1,在以 AB、AD 为 坐标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 P 的轨迹是( ) A、直线 B、 圆 C、抛物线 D、双曲线 6.椭圆 55 22  kyx 的一个焦点是 )2,0( ,那么 k 7.椭圆的焦点在 y 轴上,一个焦点到长轴的两端点的距离之比是 1∶4, 短轴长为 8, 则椭圆 的标准方程是 . 8.设双曲线 )0(12 2 2 2 bab y a x  的半焦距为 c,直线过(a,0)、(0,b)两点,已知原 点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c4 3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9.椭圆 x2 3m + 1 + y2 2m = 1的准线平行于 x 轴, 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 10.设 P 是曲线 )1(42  xy 上的一个动点,则点 P 到点 )1,0( 的距离与点 P 到 y 轴的距离 之和的最小值为 . 11. 已知双曲线与椭圆 1259 22  yx 共焦点,它们的离心率之和为 5 14 , 求双曲线方程. 12.求两条渐近线为 02  yx 且截直线 03  yx 所得弦长为 3 38 的双曲线方程. 13 双曲线 )0,1(12 2 2 2  ba b y a x 的焦距为 2c,直线l 过点(a,0) 和(0,b),且点(1,0)到直线 l 的距离与点(-1,0)到直线l 的距离之和 .5 4 cs  求 双曲线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 14.设椭圆 11 2 2  ym x 的两个焦点是 )0,(1 cF  与 )0(),0,(2 ccF ,且椭圆上存在一点 P ,使得直线 1PF 与 2PF 垂直. (1)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2)设 L 是相应于焦点 2F 的准线,直线 2PF 与 L 相交于点Q ,若 32 2 2  PF QF , 求直线 2PF 的方程. 15.给定抛物线 C:y2=4x,F 是 C 的焦点,过点 F 的直线 l 与 C 相交于 A、B 两点. (Ⅰ)设 l 的斜率为 1,求 OA 与 OB 的夹角的大小; (Ⅱ)设 AFFB  ,若λ∈[4,9],求 l 在 y 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 第 20 天 月 日 星期 1.已知 A、B、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 ABC 外的任一点 O,下列条件中能确定点 M 与点 A、B、 C 一定共面的是 ( ) A. OCOBOAOM  B. OCOBOAOM  2 C. OCOBOAOM 3 1 2 1  D. OCOBOAOM 3 1 3 1 3 1  2.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若  BACCCbCBaCA 11 ,,, 则 ( ) A. cba  B. cba  C. cba  D. cba  3.若向量  且向量和垂直向量 Rbanbam  ,(, 、 则)0 ( ) A. nm // B. nm  C. nmnm 也不垂直于不平行于 ,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4.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若 OBOAOP 3 1 2 1  ,则 P、A、B三点共线 B.设向量 },,{ cba 是空间一个基底,则{ a +b ,b + c , c + a }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 C. cbacba  )( D.△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 0 ACAB 5.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 baobba //),(,  的充要条件是 ( ) A. ba  B. ba  C. ab  D. ba  6.已知 的值分别为与则若  ,//),2,12,6(),2,0,1( baba  7.已知 的数量积等于与则 bakjibkjia 35,2,23  8.已知 A(0,2,3),B(-2,1,6),C(1,-1,5),若 aACaABaa 则向量且 ,,,3||  的坐标为 . 9.已知 ba, 是空间二向量,若 bababa 与则,7||,2||,3||  的夹角为 . 10.已知点 G 是△ABC 的重心,O 是空间任一点,若 的值则 ,OGOCOBOA  为 . 11.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M 和 N 分别为 A1B1 和 BB1 的中点,求直线 AM 与 CN 所成角的余弦值 12.如图:ABCD 为矩形,PA⊥平面 ABCD,PA=AD,M、N 分别是 PC、AB 中点, (1)求证:MN⊥平面 PCD;(2)求 NM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 13.一条线段夹在一个直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它和两个面所成的角都是 300,求这条线段与这 个二面角的棱所成的角的大小. 14.正四棱锥 S—ABCD 中,所有棱长都是 2,P 为 SA 的中点,如图. (1)求二面角 B—SC—D 的大小;(2)求 DP 与 SC 所成的角的大小. 15.如图,直三棱柱 ABC—A1B1C1,底面△ABC 中,CA=CB=1,∠BCA=90°,棱 AA1=2,M、 N 分别是 A1B1,A1A 的中点; (1)求 ;的长BN (2)求 ;,cos 11 的值 CBBA (3) .: 11 MCBA 求证 (4)求 CB1 与平面 A1ABB1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第 21 天 月 日 星期 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 , , )P x y z ,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点 p 关于 x 轴对称的坐标是  1 , ,p x y z 点 p 关于 yoz 平面对称的坐标是  2 , ,p x y z  点 p 关于 y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 3 , ,p x y z 点 p 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 , ,x y z  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分别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则这两个向量不是共面向量. 若 a b  ,则 ,a b  的长度相等而方向相同或相反. 若向量 ,AB CD   满足 CDAB   ,且 AB CD  与 同向,则 AB CD  . 若两个非零向量 AB CD  与 满足 0AB CD  + = ,则 AB  ‖CD  . 3.已知点  1,3, 4p   ,且该点在三个坐标平面 yoz 平面, zox 平面, xoy 平面上的射影的 坐标依次为 1 1 1, ,x y z , 2 2 2, ,x y z 和 3 3 3, ,x y z ,则( ) A. 2 2 2 1 2 3 0x y z   B. 2 2 2 2 3 1 0x y z   C. 2 2 2 3 1 2 0x y z   D. 以上结论都不对 4.到定点 1,0,0 的距离小于或等于 1 的点集合为( ) A.     2 2 2, , | 1 1x y z x y z    B.     2 2 2, , | 1 1x y z x y z    C.     , , | 1 1x y z x y z    D.   2 2 2, , | 1x y z x y z   5.已知      2, 5,1 , 2, 2,4 , 1, 4,1A B C   ,则向量 AB AC  与 的夹角为( ) A. 030 B. 045 C. 060 D. 090 6.若 (1,1,0), ( 1,0,2),a b a b      则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是_________________. 7. 已知    1 ,1 , , 2, ,a t t t b t t     ,则 b a 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 8.若向量    1, ,2 , 2, 1,2a b    , ,a b   夹角的余弦值为 8 9 ,则  等于__________. 9.已知 (cos ,1,sin ), (sin ,1,cos ),a b      则向量 a b a b    与 的夹角是_________. 10.      ,2, 4 , 1, ,3 , 1, 2, , , ,a x b y c z a b c          且 两两垂直,则 _______,x  _______ __________y z  11.如图,M、N、E、F、G、H 分别是四面体 ABCD 中各棱的中点,若此四面体的对棱相等, 求 )()2(;)1( MGNHEFGHEF 的夹角与 (12 分) 12.如图:ABCD 为矩形,PA⊥平面 ABCD,PA=AD,M、N 分别是 PC、AB 中点, 求证:MN⊥平面 PCD.(12 分) 13.如图几何体 ABC—A1B1C1 中,面 都是矩形111 ,, CABCAB ,且 BC1⊥AB1,BC1⊥A1C 求证:AB1=A1C(12 分) 14.设 A(2,3,-6),B(6,4,4),C(3,7,4)是平行四边形 ABCD 的三个顶点,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5.棱长为 1 的正方体中,E,F 分别是 DB,DD1 的中点,G 在棱 CD 上,且 CG= CD3 1 ,H 是 G1C 的中点. (1) 证明: EF CB1 . (2) 求  GC,cos 1EF . (3) 求 FH 的长. H A B CD D1 C1 A1 B1 F E G 第 22 天 月 日 星期 1.与向量(-3,-4,5)共线的单位向量是 ( ) (A)( 3 2 2 2 2, ,10 5 2  )和( 3 2 2 2 2, ,10 5 2   ); (B)( 3 2 2 2 2, ,10 5 2  ); (C)( 3 2 2 2 2, ,10 5 2 )和( 3 2 2 2 2, ,10 5 2    ); (D)( 3 2 2 2 2, ,10 5 2   ); 2.已知 A、B、C 三点不共线,点 O 为平面 ABC 外的一点,则下列条件中,能得到 M∈平面 ABC 的充分条件是 ( ) (A) 1 1 1 2 2 2OM OA OB OC      ; (B) 1 1 3 3OM OA OB OC      ; (C)OM OA OB OC      ; (D) 2OM OA OB OC      ; 3.已知点 B 是点 A(3,7,-4)在 xOz 平面上的射影,则 2( )OB  等于 ( ) (A)(9,0,16) (B)25 (C)5 (D)13 4.已知空间四边形 OABC,其对角线 OB、AC,M、N 分别是边 OA、CB 的中点,点 G 在线 段 MN 上,且使 MG=2GN,用向量 , ,OA OB OC    表示向量 OG  是 ( ) (A) 2 2 3 3OG OA OB OC      ; (B) 1 2 2 2 3 3OG OA OB OC      ; (C) 1 1 1 6 3 3OG OA OB OC      (D) 1 1 2 6 3 3OG OA OB OC      5.设平面 内两个向量的坐标分别为(1,2,1)、(-1,1,2),则下列向量中是平面的法 向量的是 ( ) (A)(-1,-2,5);(B)(-1,1,-1); (C)(1, 1,1);(D)(1,-1,-1) 6.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 ABC——A1B1C1 中,若 AB= 2 BB1,则 AB1 与 C1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7 . 已 知 G 是 △ ABC 的 重 心 , O 是 平 面 ABC 外 的 一 点 , 若 OG OA OB OC       ,则  =__ __; 8.如图,PA⊥平面 ABC,∠ACB=90°且 PA=AC=BC=a 则异面直线 PB 与 AC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___ _____; 9 . 设 1 2,n n   分 别 为 一 个 二 面 角 的 两 个 半 平 面 的 法 向 量 , 若 1 2 2, 3n n    ,则此二面角的大小为 ; C 1 B 1 A 1 C B A B P C A 10 若 19(0,2, )8A , 5(1, 1, )8B  , 5( 2,1, )8C  是平面  内的三点,设平面  的法向量 ),,( zyxa  ,则 zyx :: ________________ 11. 14.如图,正方体 ABCD-A1B1C1D1 棱长为 1,P、Q 分别是线段 AD1 和 BD 上的点,且 D1P:PA=DQ:QB=5:12, 求线段 PQ 的长度; 求证 PQ⊥AD; 求证:PQ//平面 CDD1C1; 12.如图,已知三棱锥 O-ABC 的侧棱 OA、OB、OC 两两垂直且 OA=1,OB=OC=2,E 是 OC 的中点, 求 OC 与平面 ABC 所成的角的某一三角函数值; 求二面角 B-AC-O 的某一三角函数值; 求二面角 E-AB-C 的某一三角函数值; 13.如图,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 的底面 ABCD 是菱形,且∠C1CB=∠C1CD=∠BCD。 求证:C1C⊥BD; 当 1 CD CC 的值为多少时,能使 A1C⊥平面 C1BD?请给出 证 明。 14. 正方体 1111 DCBAABCD  的棱长为 2, NM , 分别为 1AA 、 1BB 的中点。 求: CM 与 ND1 所成角的余弦值. 15.如图正方体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1 1 1 1 1 1 1 4B E D F A B  ,求 1BE 与 1DF 所成角的余 弦. D 1 C 1 B 1 A 1 D C B A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