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丰台区高三数学理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4--2015年丰台区高三数学理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ID:595442

大小:62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丰台区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2015.01 高三数学(理科)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40 分) 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设集合 2{ 2 0}A x x x    , {1,2,3}B  ,那么 A B  (A) { 1,0,1,2,3} (B) { 1,0,3} (C) {1,2,3} (D) {1,2} 2.已知向量 (2,1)a , ( , )x yb ,则“ 4x   且 2y   ”是“ ∥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高二年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了解本校高一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分成了两个调查小组分别对高一学 生进行抽样调查.假设这两组同学抽取的样本容量相同且抽样方法合理,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两组同学制作的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一定相同 (B) 两组同学的样本平均数一定相等 (C) 两组同学的样本标准差一定相等 (D) 该校高一年级每位同学被抽到的可能性一定相同 4.已知 a,b,c 分别是△ABC 三个内角 A,B,C 的对边, 7b , 3c , 6 B ,那么 a 等于 (A) 1 (B) 2 (C) 4 (D) 1 或 4 5.已知函数 log ( )by x a  (b>0 且 b≠1)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函数 siny a bx 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6.2014 年 11 月,北京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出席会议的有 21 个国家 和地区的领导人或代表.其间组委会安排这 21 位领导人或代表合影留念,他们站成两排,前排 11 人, 后排 10 人,中国领导人站在第一排正中间位置,美俄两国领导人站在与中国领导人相邻的两侧,如果 对其他领导人或代表所站的位置不做要求,那么不同的排法共有 (A) 18 18A 种 (B) 2 18 2 18A A 种 (C) 2 8 10 3 18 10A A A 种 (D) 20 20A 种 7.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线画出的是一个三棱锥的侧视图和俯视图,则该三棱锥的正视 图可能是 (A) (B) (C) (D)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如果菱形 OABC 的边长为 2,点 B 在 y 轴上,则菱形内(不含边界)的整 点(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个数的取值集合是 (A) {1,3} (B) {0,1,3} (C) {0,1,3,4} (D) {0,1,2,3,4}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110 分) 一、填空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9.在复平面内,复数 , 2z 对应的点分别是 A,B(如图所示),则复数 的值是 . 10.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如果 a1=2,a3+a5=22,那么 S3 等于 . 1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是___. 开始 结束 输出 S a=1,b=1,S=2 c=a+b S=S+c 是 c>5 否 a= b b= c 12.若变量 x,y 满足条件 2 1 0, 0, , x y x y y k         且 z x y  的最大值是 10,则 k 的值是 . 13.过点 0( 3, )M y 作圆 O: 2 2 1x y  的切线,切点为 N ,如果 0 =0y ,那么切线的斜率是 ;如果 6OMN   ,那么 0y 的取值范围是 . 14.设函数 ( )y f x 的定义域为 D ,如果存在非零常数T ,对于任意 x D ,都有 ( ) ( )f x T T f x   , 则称函数 ( )y f x 是“似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为函数 ( )y f x 的“似周期”.现有下面四个关于 “似周期函数”的命题: ①如果“似周期函数” ( )y f x 的“似周期”为-1,那么它是周期为 2 的周期函数; ②函数 ( )f x x 是“似周期函数”; ③函数 -( ) 2 xf x  是“似周期函数”; ④如果函数 ( ) cosf x x 是“似周期函数”,那么“ ,k k  Z ”. 其中是真命题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命题序号) 二、解答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共 13 分) 已知函数 2( ) 2 3sin( )cos( ) 2cos ( ) 14 4 4f x x x x        , xR . (Ⅰ)求函数 )(xf 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函数 )(xf 在区间[0, ]2 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相应的 x 的值. 16. (本小题共 13 分) 某市为了了解本市高中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在全市范围内随机抽取了近千名学生参加汉字听写考 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绘制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 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50,60) ,[60,70) ,[70,80) ,[80,90) , [90,100]. (Ⅰ)试估计全市学生参加汉字听写考试的平均成绩; (Ⅱ)如果从参加本次考试的同学中随机选取 1 名同学,求 这名同学考试成绩在 80 分以上(含 80 分)的概率; (Ⅲ)如果从参加本次考试的同学中随机选取 3 名同学,这 3 名同学中考试成绩在 80 分以上(含 80 分)的人数记为 X ,求 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注:频率可以视为相应的概率) 17. (本小题共 14 分) 如图,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PA⊥底面 ABCD,M 是棱 PD 的中点,且 PA=AB=AC=2, 2 2BC  . (Ⅰ)求证:CD⊥平面 PAC; (Ⅱ)求二面角 M-AB-C 的大小; (Ⅲ)如果 N 是棱 AB 上一点,且直线 CN 与平面 MA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0 5 ,求 AN NB 的值. 18.(本小题共 13 分) 已知函数 ( ) e 1xf x x    . (Ⅰ)求函数 ( )f x 的极小值; (Ⅱ)如果直线 1y kx  与函数 ( )f x 的图象无交点,求 k 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共 14 分) 已知椭圆 C : 2 2 2 2 1( 0)x y a ba b     的右焦点 ( 3,0)F ,点 1( 3, )2M  在椭圆C 上. (Ⅰ)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 (Ⅱ)直线l 过点 F ,且与椭圆C 交于 A ,B 两点,过原点O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 P ,如果△OAB 的面积为 | | 4 2 | | AB OP   (  为实数),求  的值. 20.(本小题共 13 分) 已知数列{ }na 满足 1 1a  , 1 1n na a   , ( 1  , 2n  且 *)nN . (Ⅰ)求证:当 0  时,数列 1{ }1na   为等比数列; (Ⅱ)如果 2  ,求数列{ }nna 的前 n 项和 nS ; (Ⅲ)如果[ ]na 表示不超过 na 的最大整数,当 2 1   时,求数列{[( 1) ]}na  的通项公式.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丰台区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2015.01 高三数学(理科)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D C B B A D 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9. 1 i  10.15 11.20 12.5 13. 2 2  ; 01 1y   14. ①③④ 注:第 13 题第一个空 2 分;第二个空 3 分。 三、解答题共 6 小题,共 8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 解:(Ⅰ) 1)4(cos2)4cos()4sin(32)( 2   xxxxf )22cos()22sin(3   xx xx 2sin2cos3  )32sin(2  x   2 2T . …………………7 分 (Ⅱ)因为 0 2x   , 所以 423 3 3x     . 所以 当 2 3 2x    ,即 12 x 时, 2max y ; 当 3 4 32  x ,即 2 x 时, 3min y . …………………13 分 所以当 12 x 时,函数有最大值是 2 ;当 2 x 时,函数有最小值是 3 . 16. 解:(Ⅰ)估计全市学生参加汉字听写考试的平均成绩为: 0.1 55 0.2 65 0.3 75 0.25 85 0.15 95          5.76 . ………………2 分 (Ⅱ)设被抽到的这名同学考试成绩在 80 分以上为事件 A. ( ) 0.025 10 0.015 10 0.4P A      答:被抽到的这名同学考试成绩在 80 分以上的概率为 0.4. ……………6 分 (Ⅲ)由(Ⅱ)知,从参加考试的同学中随机抽取 1 名同学的成绩在 80 分以上的概率为 5 2 , X 可能的取值是 0,1,2,3. 125 27)5 3()5 2()0( 300 3  CXP ; 125 54)5 3()5 2()1( 211 3  CXP ; 125 36)5 3()5 2()2( 122 3  CXP ; 125 8)5 3()5 2()3( 033 3  CXP . X 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125 27 125 54 125 36 125 8 ……………12 分 所以 27 54 36 8 6( ) 0 1 2 3125 125 125 125 5E X          . ……………13 分 (或 2~ (3, )5X B ,所以 2 6( ) 3 5 5E X np    .) 17. 证明:(Ⅰ)连结 AC. 因为在△ABC 中, AB= AC=2, 2 2BC  , 所以 222 ACABBC  , 所以 ACAB  . 因为 AB ∥CD , 所以 AC CD . 又因为 PA  底面 ABCD , 所以 PA CD . 因为 APAAC  , 所以 CD⊥平面 PAC. ………………4 分 (Ⅱ)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0,0,0)A , (0,0,2)P , (2,0,0)B , (0,2,0)C , ( 2,2,0)D  . 因为 M 是棱 PD 的中点, 所以 ( 1,1,1)M  . 所以 ( 1,1,1)AM   , (2,0,0)AB  . 设 ),,( zyxn  为平面 MAB 的法向量, 所以      0 0 ABn AMn , 即 0 2 0 x y z x       , 令 1y  ,则 0 1 1 x y z       , 所以平面 MAB 的法向量 )1,-1,0(n . 因为 PA⊥平面 ABCD, 所以 (0,0,2)AP  是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 2 2cos , 22 2 n APn AP AP n              . 因为二面角 M-AB-C 为锐二面角, 所以二面角 M-AB-C 的大小为 4  . ………………10 分 (Ⅲ)因为 N 是在棱 AB 上一点,所以设 )0,0,(xN , ( ,2,0)NC x  . 设直线 CN 与平面 MAB 所成角为 , 因为平面 MAB 的法向量 )1,-1,0(n , 所以sin cos( )2 n NC n NC           2 2 10 52 4x     . 解得 1x  ,即 1AN  , 1NB  ,所以 1AN NB  . ………………14 分 18. 解:(Ⅰ)函数的定义域为 R. 因为 ( ) 1xf x x e   , 所以 1( ) x x ef x e   . 令 ( ) 0f x  ,则 0x  . x ( ,0) 0 (0, ) ( )f x - 0 + ( )f x ↘ 极小值 ↗ 所以 当 0x  时函数有极小值 ( ) = (0) 0f x f 极小值 . ………………6 分 (Ⅱ)函数 1( ) 1 xf x x e    . 当 0x  时 0 1( ) 0 1 0f x e     , 0 1 1y k     , 所以要使 1y kx  与 ( )f x 无交点,等价于 ( ) 1f x kx  恒成立. 令 1( ) 1 ( 1)xg x x kxe      ,即 ( ) (1 ) xg x k x e   , 所以 (1 ) 1( ) x x k eg x e    . ①当 1k  时, 1( ) 0xg x e   ,满足 1y kx  与 ( )f x 无交点; ②当 1k  时, 1 1 1 11 1( ) (1 ) 11 1 k kg k e ek k        , 而 1 01 k  , 1 1 1ke   , 所以 1( ) 01g k  ,此时不满足 1y kx  与 ( )f x 无交点. ③当 1k  时,令 (1 ) 1( ) 0 x x k eg x e     , 则 ln(1 )x k   , 当 ( , ln(1 ))x k    时, ( ) 0g x  , ( )g x 在 ( , ln(1 ))k   上单调递减; 当 ( ln(1 ), )x k    时, ( ) 0g x  , ( )g x 在 ( ln(1 ), )k   上单调递增; 当 ln(1 )x k   时, min( ) ( ln(1 )) (1 )(1 ln(1 ))g x g k k k       . 由 (1 )(1 ln(1 )) 0k k    得1 1e k   , 即 1y kx  与 ( )f x 无交点. 综上所述 当 (1 ,1]k e  时, 1y kx  与 ( )f x 无交点. ……………13 分 19. 解:(Ⅰ)由题意知: 3c = . 根据椭圆的定义得: 2 21 12 ( 3 3) ( )2 2a = - - + + , 即 2a = . 所以 2 4 3 1b = - = . 所以椭圆 C 的标准方程为 2 2 14 x y  . ……………4 分 (Ⅱ)由题意知,△ABC 的面积 1 | | 4= | | | | =2 2 | |ABC ABS AB OP OP    , 整理得 2 4= | | | |OP AB   . ① 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l 的方程是 3x  . 此时 | | 1AB = ,| | 3OP  ,所以 2 4= | | = 1| |OP AB    . ②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 = ( 3)y k x- , 设 1 1( , )A x y , 2 2( , )B x y . 由 2 2 14 = ( 3) x y y k x ìïï + =ïïíïïï -ïî 可得 2 2 2 2(4 1) 8 3 12 4 0k x k x k+ - + - = . 显然 0> ,则 2 1 2 2 2 1 2 2 8 3 ,4 1 12 4 .4 1 kx x k kx x k ìïï + =-ïï +ïíï -ïï =ï +ïî 因为 1 1= ( 3)y k x - , 2 2= ( 3)y k x - , 所以 2 2 1 2 1 2| | ( ) ( )AB x x y y= - + - 2 2 1 2( 1)( )k x x= + - 2 2 1 2 1 2( 1)[( ) 4 ]k x x x x= + + - 2 2 14 4 1 k k += + . 所以 2 2 2 22 | 3 | 3| | ( ) 11 k kOP kk -= = ++ , 此时, 2 2 2 2 3 4 1= = 11 1 k k k k     . 综上所述,  为定值 1 . ……………14 分 20. 解:(Ⅰ)当 0  时,设 1 1n nb a    , 则 当 2n  时, 1 1 1 1 1 1 n n n n ab b a         . 因为 1 1n na a   , 所以 1 1 1 11 1 1 1 n n n n ab b a       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n n n n a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为常数. 因为 1 1 01 1a       , 所以 数列 1{ }1na   是首项为 1    ,公比为  的等比数列. ……………4 分 (Ⅱ)由(Ⅰ)知 2  时{ 1}na  为首项为 1    ,公比为  的是等比数列, 所以 1 2n na   . 2n nna n n  . 设 21 2 2 2 2n nA n       , 则 2 3 12 1 2 2 2 2n nA n        . 相减得 2 12 2 2 2n n nA n        1( 1) 2 2nn     . 设 2 1 2 2 2n n nB n      , nS  n nA B  2 1( 1) 2 2 2 2 n n nn      . 即 nS  2 1( 1) 2 2 2 2 n n nn      . ……………9 分 (Ⅲ)由(Ⅰ)可知 1 1 1 1 1 1 n n na           . 设 ( 1) 1 ( 2 1) 1n n n nc a        , 由二项式定理可知 ( 2 1) ( 2 1)n n    为整数, 所以 ( 2 1) ( 2 1) 2, 2 ,[ ] ( 2 1) ( 2 1) 1, 2 1. n n n n n n kc n k                *( )k N . 所以 3 ( 1)[ ] ( 2 1) ( 2 1) 2 2 n n n nc        . ……………13 分 (若用其他方法解题,请酌情给分)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