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理想与使命 备课参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四单元 理想与使命 备课参考

ID:59897

大小:20.94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湘教版教材九年级第四单元 理想与使命 备课参考 一、单元说明 (一)   单元设计理念 也许在小时候我们会提理想,但随着学龄和年龄的增长,对理想的讨论和追求就越来越少,人们更注重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以往对于理想的设计和追求,正一点一点地被生活所淹没、吞噬。对于学生而言,理想也被一次一次的考试成绩所掩盖,猛一提到理想,还会出现短暂的蒙然和与沉默。但人到底要不要有理想?什么是理想? 雨果说过:"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你要了解生存和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可以这样说:理想和信念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动力! 理想信念并非现实;人们决不能只凭理想生活,那样,理想也就成为了幻想。要使理想成为现实,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人决不能没有理想。 一个人要有理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同样要有理想,需要她的人们为之而努力。我们国家的理想是什么?有多少人知道,又有多少人想过它与自身的联系呢?一个人丧失理想与信念会如何?一个国家失去奋斗目标又会怎样呢?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重提“理想与使命”,并把“理想与使命”作为一个重大话题郑重其事地提出来,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1、具体教学目标 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在将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崇高的理想是激励人们前进的不懈动力,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就具体内容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明确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要把各人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四,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第三,要勇于承担责任和努力完成使命,用正确的理论作为思想引导,培养创新精神,乐于奉献。    在内容的把握上,要注意几点,一是在讲我国的共同理想时,可以提到我国的最高理想,但不宜作过多的论述,只要作一般性的概括说明即可。一般而言,只要学生了解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三句话就行了。主要从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即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加以展开,让学生明确: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二是要坚持把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有机统一,明确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美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加发扬光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发扬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是要把“三个代表”的思想对理想的实现和使命的完成进行恰当的分析,千万不能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或干脆出现内容之间的脱节。 2、单元整体框架 前言:设计了“张云倬的思考“这一小情景。一方面,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另外一方面提出直接提出本单元的主题“理想与使命”。同时也指出一个人要有理想与使命,一个国家同样需要理想和使命。 本单元共分三节,每节内容分两个框题,在框题的数量有所减少,但是本单元所涉及内容,都是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在一个框题里,有时也许包含了几个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在以往的教材里阐述得相当多。     第一节“畅谈理想”:包括“多彩的个人理想”和“远大的社会理想”两个内容。首先引用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接着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小小活动:“欣赏关于理想的名言”,这个活动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进行资料的搜集,老师自己也要准备一些经典的语句,并可以结合名人的一些经历来帮助理解和提升。在“多彩的个人理想”里,共讲了“什么是理想”“理想的变化”“理想的影响”“理想与幻想、空想的区别(理想实现的条件)”四个内容。因关于个人理想的内容,理论性不是太强,与学生联系很紧密,故这一框题主要侧重于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从丰富的活动中真正受益。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自己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开展活动,而不要流于形式。“远大的社会共同理想”这一框题,讲述了三个内容:“什么是社会共同理想”“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共同理想”“实现社会共同理想需要艰苦奋斗”。“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共同理想”和“实现社会共同理想需要艰苦奋斗”这两个内容,都是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而教材正文中只用了两句话进行说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活动和“信息平台”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进一步的说明。     第二节“感受使命”,之所以命名为“感受使命”,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和实际的社会不责任的承担能力,重在认知、重在感受,而非“承担”。包括“不同时代   不同使命”“新的时代    新的使命”两个框题的内容。在引言中,设计了一个小故事,从对“使命”二字认识的逐渐加深,引出“使命”实际上是一个沉甸甸的字眼。接着讲述了“理想与使命的联系”“什么是使命”等两个内容。使前后两个章节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不同时代    不同使命”这一框题,主要是通过讲述各个时代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来论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面对的主要问题不同,那不同时代的人们所肩负的使命也就不同。“新的时代   新的使命”主要是讲述现阶段我们所肩负的使命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框题繁荣内容较少,而且显得有点空洞,教师在教学时,须多花点气力。      第三节“坚持理想   担当使命”包括“思想引导人生”“实践锻造人生”两个内容。这一章节是在前两个章节讲述理论基础上的行动落实。第一框题“思想引导人生”,讲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材从“三个代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及与“西柏坡精神”的联系等方面来进行了阐述。第二框题“实践锻造人生”,主要讲了“勤于学习、立志成才”“甘于奉献   勇于创新”两个内容,前一个框题是在思想上进行指导,这一框题主要是在行动上给学生以指导。 3、 具体内容设计 (1)第一节第一框“多彩的个人理想”,教材设计了多种活动来进行阐述,使内容变得充实而有趣。在教材76页的“阅读空间”里,通过学生的一篇关于理想的感想的文章,得出理想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变化的。为了加强理解,设计了“活动建议”这一下小栏目,通过对比自身的“过去的理想    现在的理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关于理想的话题中来,并可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理想会出现变化?接着,教材例举了我国数学家杨乐的事迹,以及教材77页的“议一议”,通过“母鸡与鹰的理想”来告诉学生理想的力量、理想对人的影响。接下来家才设计了一段材料:初三的“我的理想”的主题班会上一个同学的观点,实际上是给教师引出当今在学生当中存在的、也许还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里要求教师应联系实际,给学生进行较深的分析和指导。接着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想一想”的环节,并例举了“大学生马加爵的忏悔”,讲述了如果人生失去理想、失去追求目标、失去正确的方向,就很容易走上歧途。 (2)教材79页的“想一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存在着什么关联?,是教材前后内容的照应与提升。在这里,教师可以联系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进行讲述。 (3)教材80页中设计了一个辩题:如今人民的生活好了,国家富强了,在提艰苦奋斗过时了,对于经济发展也不利。设计这一辩题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了解,即便生活好了、国家富强了,但我们还要坚持“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教师在讲解时,注意引导学生:所谓艰苦奋斗并不是不提倡合理消费、科学消费,而是注意节约:能源的节约,建立“节约型社会”。 (4)教材83页的“想一想”,通过对几段话的理解分析,了解先辈对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论述。 (5)教材84页中例举了林则徐、孙中山等人物,通过查阅资料,讲述故事,体验使命。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灵活变动,讲述不同人物的优秀事迹,来烘托主题,注意联系当今社会的先进人物,如‘ 等。 (6)教材85页的“按照你的饿理解把下面这首诗补充完整”,是一个与创意的点子,可以激发热爱写诗的学生的热情,同时也把自己的理想与时代的发展、肩负的使命非常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 (7)教材87页的“说一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成人话语的?不知道编者的意图是什么? (8)在“实践锻造人生”这一框题,讲到了“勤于学习”,只有努力学习,完成好作为学生的最大任务,掌握了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更好地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还提到了“甘于奉献”,奉献是一种精神,也是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一种体现。讲到了勇于创新,在第三单元的“科教兴国的重托”中,曾提到过怎样培养“创新精神”,这里更进一步地阐述“创新就是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 (9)教材90页的“人生‘递增规律’和‘递减规律’”,这里把经济学上的概念引用到人生上来,是想说明:父母是最具有奉献精神的,子女总是难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也正因为父母的这种奉献精神,才使的人类不断延续、发展。 4、教学示范(教学片段设计) 范例1:主题班会: 理想    前途 主题班会方案: 一、活动目的 配合班主任进行理想教育,使九年级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增强自信心,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最佳的状态来迎接毕业考和中考。 二、 活动对象 全班全体同学 三、活动方案的步骤 1、情景导入 凡有所成就的人必经“立大志”阶段,“志”就是人的理想,它犹如浩瀚海洋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他,在我们受挫折时就会萎靡不振,唉声叹气!这无疑不利于我们成才,因而我们必须时刻以“志”激励自己成人成材。 2、名人故事欣赏(袁隆平、周恩来、哥德巴赫的故事),名言警句推荐。 3、现场采访: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 4、同学讨论交流,形成共识 5、辨论赛:“平凡的工作岗位能否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6、歌曲《真心英雄》合唱 7、演讲《立大志,成人成材》 8、老师总结发言 四、建立学生“志向”档案,并跟踪记载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实现自己志向奋斗的一些感人事情。 范例二:社会理想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引入) 1、   听《艰苦奋斗歌》: 艰苦奋斗歌 什么花开似火焰哪似火焰嘿嘿 什么人不怕远征难哪远征难嘿嘿 什么是我们的传家宝嘿嘿传家宝 什么本色不能变不能变 传统花开似火焰哪似火焰嘿嘿 红军不怕远征难哪远征难嘿嘿 艰苦奋斗是传家宝嘿嘿传家宝 政治本色不能变不能变 想一想红米饭南瓜汤 吃什么都觉得香又甜 想一想爬雪山过草地 没有闯不过的艰和险 2、教师解说:“艰苦奋斗”四个凝重的大字,总括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历程,融贯了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真谛,寄托了老前辈奠基创业的豪情,昭示了新一代义不容辞的使命。正因为如此,《艰苦奋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歌曲采用对唱形式,有问有答,珠联璧合,表现出特有的情趣和活力。 “传统花开似火焰”。在一定意义上讲,一部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在那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里,敌人是那样强大和凶恶,环境是那样残酷和险峻,物质条件是那样匮乏和简陋。但凭着艰苦卓绝、百折不挠的精神,井冈山的“红米饭、南瓜汤”,催生了革命的星星之火;长征路上的野菜草根,支撑了北上抗日的滚滚铁流;陕北高原的小米饭粗布衣,孕育了新中国的灿烂曙光。如果没有人的自觉奋斗,历史规律不会自动发生作用,科学理论不会变为人民群众的行动,美好理想就不可能取代旧社会的丑恶现实。有了这样的感悟,我们不由增添了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艰苦奋斗是传家宝”,历史的浩渺烟波永远淹没不了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芒。 在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今天,提倡艰苦奋斗还合不合时宜?歌中对此明确回答:“政治本色不能变”。创业艰难守更难。无数历史教训告诉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执政的大党,一支作为专政柱石的军队,丧失艰苦奋斗的本色,贪图安逸享乐,无异于自取灭亡。“日子富了怎么办?”“富裕不忘勤和俭”。我国现在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面貌,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乃至几十代人艰苦奋斗。我们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千万不能停滞不前,坐享其成。对我们军队来说,要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走质量建设和科技强军之路,迎接世界军事革命的严峻挑战,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更需要全体官兵“勤俭建军不忘本”。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当然,我们强调艰苦奋斗,并不是主张沿袭过去年代的某些具体做法,更不是提倡“苦行”和“寡欲”。社会发展了,条件变化了,艰苦奋斗也要有新的形式。 我们唱传统,学传统,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和发扬战争年代和革命前辈那样一股劲,那样一种革命精神。“想一想爬雪山过草地,没有闯不过的艰和险”,“想一想革命前辈那股劲,干什么都感到力无边”。有没有艰苦奋斗的劲头,反映出一个人有没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一支军队有没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一个民族有没有远大的前途和希望。实现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期待着我们“艰苦创业续新篇”。对每个官兵来说,走好人生之路,也必须自觉“以苦为乐经磨练”,从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等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培养严谨朴实的生活作风,在战胜艰难险阻中使自己坚强和成熟起来,当好革命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五、教学资料 1、古今中外    社会理想 1、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法律思想家。他出生在雅典一个富有的奴隶主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生日据说与太阳王阿波罗相同,都是5月21日。柏拉图的法律思想应当分成为二个阶段。他前期的思想是重人治而轻法治,体现在他的“哲学王”思想,认为哲学家的决策比法律更高明,有“贤人而无需法律”。他后期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在坚持哲学家是国王的前提下,承认了法律的作用,主张人治与法治相结合,甚至认为“无法之国家必覆灭。”他思想的闪光处集中于其著作《理想国》: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正义、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应当由统治者、军人、劳动者三种等级的人组成,而奴隶则只是一种活的财富。柏拉图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法学家,他的思想当然要受到历史与阶级的局限。马克思在揭露柏拉图的理想国时指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分工被说成是国家的构成原则,就这一点说,他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姓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尽管如此,柏拉图仍不失为一位伟大的法学家,他的理论成为后世历代自然法学大家们的思想源泉,他的“理想国”甚至深深影响了后来诸如摩莱利、圣西门、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 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17世纪初,意大利南方监狱一间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坐着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他忽 而凝神沉思,忽而低头挥笔疾书…… “这是个阳光明媚的美丽的地方。在这里,没有富人,也没有穷人,财富属于每一个 人;这里没有暴力,没有罪恶,人们过着和平安详的生活——这就是太阳城。” 意大利思想家、作家康帕内拉的名著《太阳城》,就是这样在监狱中写成的。康帕内拉出生在意大利南方的卡拉布里亚。从年轻时代起,他就对哲学、宗教、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精深的研究。因为宣传唯物主义思想,对教会权威大胆提出怀疑,他两次被 宗教裁判所审判。当时的意大利分裂为很多的小国,各小国间相互敌对,给外国侵略者以可乘之机,成为 西班牙等国掠夺和角逐的场所,连年战争不断,人民深受苦难。1599年,31岁的康帕内拉领导组织意大利南部人民,准备发动一次起义,推翻西班牙的统治。可惜机密泄露,起 义失败,康帕内拉被捕。 自此,他先后被囚禁在那不勒斯和罗马等地的监狱中长达30年。残酷的刑罚,血腥的拷打,没有使他屈服,在漫长的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中,康帕内拉对人类历史的发展、黑暗。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