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 2015-2016 学年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
高三物理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 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8、9、10 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1.在“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活动中,为计算弹簧弹力所做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
段,拉力在每小段可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所做的功,物理学中
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面实例中应用该方法的是( )
A.根据加速度的定义 ,当△t 非常小,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的瞬时加速度
B.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
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
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2.从手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与水平天花板碰撞后又落回到手中,设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
小球与天花板碰撞时间极短.若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失,则下列能够描述小球从抛
出到落回手中整个过程运动规律的图象是 ( )
3.有三辆汽车以相同初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第一辆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辆车
先减速后加速,第三辆车先加速后减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末速度相同,则( )
A 第一辆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 第二辆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C 第三辆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D 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路标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有一堆卡片,每一张卡片的质量均为 m.用一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压第
1 张卡片,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确保第 1 张卡片与第 2 张卡片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
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手指与第 1 张卡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卡片之间、卡片与桌面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有μ1>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任意两张卡片之间均可能发生相对滑动
B.上一张卡片受到下一张卡片的摩擦力一定向左
C.第 1 张卡片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左
D.最后一张卡片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向右
5. 如图,容器内盛有液体,容器壁 AB 呈倾斜状,有一个物块 P 正沿 AB 方向
匀速上浮,则该物块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P 可能只受一个力 B.P 不可能只受二个力
C.P 受到器壁 AB 压力的同时必定受到受到器壁 AB 的摩擦力
D.P 可能只受三个力
6.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结果甲队获胜,则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队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甲队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和乙队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tva tv
0
v
t
0
v
t
0
v
t
0
v
t
A B C D
F
C.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若考虑绳子质量,则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7.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人站在自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减速下降,人与电梯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梯对物体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B、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向水平左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为μmg;
8、如右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在固定的粗糙斜面上以加速度 a 匀加速 下滑,
现将一恒力 F 竖直向下作用在物体上且过物体的重心,则施加力 F 后物体 的 加
速度将 (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若没有施加力 F 而是将物体的质量加倍,则物体的加速度仍不变.
9.置于水平面上的小车上,有一弯折成角度θ的细杆,如图所示,其另一端固定了一个质量为 m 的小
球。当小车以加速度 a 向左加速前进时,关于小球对细杆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对细杆的作用力必定沿杆.
B.小球对细杆的作用力不一定沿杆.
C.只有当 a=gtanθ时小球对细杆的作用力才沿杆.
D.若将杆换成细线,则当 a>gtanθ时小球会往上飘.
10. 如图所示,A、B 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
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 球瞬时加速度为零,A 球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 2gsinθ
B.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大小均为 gsinθ
C.若将弹簧换成细线,仍烧断 A 球右上方的细线,则此时两个小球 的瞬时
加速度大小均为 gsinθ
D.若将弹簧换成细线,仍烧断 A 球右上方的细线,此时两小球间的 细线拉
力仍与弹簧时的拉力相同
二、填空题(本题共 3 小题,11 题 6 分,12 题 9 分,共 15 分。)
11.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如图所示,用 A、B 两弹簧秤拉橡皮条, 使 其
伸长到 O 点。现保持夹角α不变,夹角β减小(α、β均为锐角且α+β>90 º ),
同时适当调整弹簧秤 A、B 的拉力大小,可使 O 点保持不变,这时:[来源:学|科|网]
(1)A 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2)B 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12.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
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其 NQ 是水
平桌面,PQ 是一端带有滑 轮 的
长木板,滑轮下端悬挂沙 桶,1、
2 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 光 电
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 计 时
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 定 着
用于挡光的窄片 K,测得 其 宽
度为 d,让小车从木板的 顶 端
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 计 时
器显示窄片 K 的挡光时间 分 别
为 t1 和 t2.
θ
(1)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 M 或沙桶的总质量 m 时,保持 M>>m,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为了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除了测量 d、t1 和 t2,还需要测__________
(3)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4)某位同学经测量、计算获得的数据作出了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图乙),试指
出图线不过原点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
三、计算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3.(9 分)一物体以 5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某时刻在该物体正下方距物体 S 处有一石块以 1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g 取 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不考虑物体对石块运动的可能影响,求石块抛出后上升的最大高度和时间?
(2)若石块能追上物体,则 S 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14.(8 分)如图,一车厢在水平面上以加速度 a 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车厢内用 OA、OB 两绳系
住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OB 是水平的。试求:两绳的拉力各是多少?
15.(11 分)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 30º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 DIS 实验系统测出
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为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过程的 v-t
图。求:(g 取 10m/s2)
(1)物块冲上斜面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判断物块最后能否返回斜面底端?若能返回,求出返 回斜
面底端时的速度;若不能返回,求出物块停在什么位置。
16.(13 分)某同学为了探究工程车卸载砂石过程的原理,将此过程等价于粗糙拖斗斜面上放有物
块,此斜面倾角可以调节,建立如图所示模型。
(1)当斜面倾角为最大值θ时木块刚好能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时,求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下雨天,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问中的两倍,则工 程车
为了卸载该物块可采用瞬间由静止向前加速的方法,问此种情况下工程 车的
pdwulicyh
O
v/m•s-1
t/ s
4
8
12
0.2 0.4 0.6 0.8 1.0
加速度应为多少才能使物块与斜面有相对运动?
17.(14 分)如图,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倾角θ=370,A、B 两端相距 5.0m,一物体以 v0=6 .0m/s 的
初速度从 A 端冲上传送带,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为 0.5。传送带顺时针运转且速度 v= 4.0m/s,
(g 取 10m/s2,sin370=0. 6,cos370=0.8)求:
(1)物体从 A 点到达 B 点所需的时间;
(2)若传送带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可以调节,则传送带速度至少 为 多
少时,物体从 A 点到达 B 点的时间会最短,且最短时间是多少?
[来源:学*科*网]
[来源:Z,xx,k.Com]
江西省 2015-2016 学年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
高三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 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8、9、10 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
有选错的得 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C C B C D A AD BCD[
来源:Z&xx&k.Com]
AC
二、填空题(本题共 2 小题,11 题 6 分,12 题 9 分,共 15 分。)
11. (1)A 的示数变化情况是变小 (2)B 的示数变化情况是先变小后变大
12. (1)目的是小车所受合外力大小等于(或约等于)mg.
(2)还需要测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x
(3)a=d2(t 1
2- t2
2)/2x t 1
2 t2
2
(4)主要原因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
算步骤。)
13.(9 分)
解:(1)设石块上升的最大高度 h, 时间为 t, 则
h = v0
2/2g
得 h = 5 m (2 分)
又 t = v0 / g
得 t = 1 s (2 分)
(2)设石块达到与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经过的时间是 t1,则
v 物 = v 石 = v 0–gt1
t1= 0.5 s (2 分)
在这段时间内石块上升的高度为 x 石 ,物体上升的高度为 x 物 ,则
x 物 = v t1= 2.5 m
x 石 = v0t1–gt1
2 /2 = 3.75 (2 分)
此时 S=1.25m 故 S 最多不得超过 1.25m。(1 分)
14.(8 分)
解:m 的受力情况及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如图 2 所示(这样建立只需分解一个力),注意到 ay=0,则有
T2-T1sinθ=ma (2 分) T1cosθ-mg=0 (2 分)
解得 T1= ,(2 分) T2=ma+mgtanθ (2 分)
15.(11 分)
(1)滑块的加速度 120.1
120
t
va m/s2 (3 分)
(2)物体在冲上斜面过程中 sin cosmg mg ma (2 分)
sin30 12 10 0.5 0.81cos30 310 2
a g
g
(
7 3
15 ) (2 分)
(3)滑块速度减小到零时,重力的分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不能再下滑(2 分)
m6a2
0 2
0
VS 滑块停在距底端 6m 处。 (2 分)
16.(13 分)
解:(1) 因为物体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受力平衡可知
mgsinθ- f =0 (2 分)
FN= mgcosθ (2 分)
f= FN (1 分)
u=tanθ (1分)
(2)经分析知:临界情况是二者刚好相对滑动时工程车的加速度有最小值,受力分析如图,
由于加速度是水平方向,故应将力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 由牛顿第
二定律
fcosθ- FNsinθ=ma (2分)
fsinθ+FNcosθ =mg (2分)
f=2 FN
a=gsin2θ/(2sin2θ+2) (2分)[来源:Z.Com]
故工程车的加速度应大于等于gsin2θ/(2sin2θ+2). (1分)
17. (14 分)
解:(1)设在 AB 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十μmgcosθ=ma1 (2 分)
设经 t1 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 (1 分)
通过的位移 (2 分)
速度小于 v1 至减为零前的加速度为 mgsinθ-μmgcosθ=ma2 (2 分)
(2 分)
物体继续减速,设经 t2 速度到达传送带 B 点,t=t1+t2=2.2s ( 1 分)
(2)若传送带的速度较大,沿 AB 上滑时所受摩擦力一直沿皮带向上,此时物体减速的加速度最小,
则所用时间最短,此时传送带速度至少为 6m/s. ( 2 分)
此种情况加速度一直为 a2,
L=v0t-1/2a2t2 ( 1 分)
t=ls (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