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中学 2014—2015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重点班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第 1—7 题为单选题,第 8—10 题为多选题,全部
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 0 分.)
1.下面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E=F
q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
B.根据电容的定义式 C=Q
U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
C.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 E=k Q
r2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电荷量无关
D.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 UAB=WAB
q
可知,带电荷量为 1 C 的正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克
服电场力做功为 1 J,则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UAB=-1 V
2.标有“8 V 6.4 W”和“8 V 20 W”字样的 L1、L2 两只灯泡连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C 点接地.如果将电路中 L1、L2 两灯泡的位置互换,则( )
A.B 点电势升高 B.B 点电势降低
C.两灯都变亮 D.L1 灯变暗,L2 灯变亮
3.如图所示, R4 是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就是
一个火警报警器的电路,电流表是安放在值班室的显示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个报警器,
当 R4 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 I 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 U 的变化情况是( )
A.I 变大,U 变小 B.I 变大,U 变大
C.I 变小,U 变大 D.I 变小,U 变小
4.如图所示,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甲固定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的 O 点,另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 m 的点
电荷乙从 A 点经 C 以 v0=2 m/s 的初速度沿它们的连线向甲运动,到达 B 点时的速度为零,已知 AC=CB,φA=3
V,φB=5 V,静电力常量为 k,则( )
A.φC>4 V B.φC=4 V
C.点电荷乙的比荷为 1 C/kg D.点电荷乙的比荷为 2 C/kg
5.如图所示,空间有一电场,电场中有两个点 a 和 b.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该电场是匀强电场
B.a 点的电场强度比 b 点的大
C.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高
D.正电荷在 a、b 两点受力方向相同
6.A、B、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AB∶BC=1∶2,B 点位于 A、C 之间,在 B 处固定一电荷量为 Q 的点电荷.当
在 A 处放一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时,它所受到的静电力为 F;移去 A 处电荷,在 C 处放一电荷量为-2q
的点电荷,其所受静电力为( )
A.-F/2 B.F/2 C.-F D.F
7.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电路测量同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图甲中两表的示数分别为 3 V、4 mA,图
乙中两表的示数分别为 4 V、3.8 mA,则待测电阻 Rx 的真实
值为( )
A.略小于 1 kΩ B.略小于 750 Ω
C.略大小 1 kΩ D.略大于 750 Ω
8.一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 q 从 A 点射入一正点电荷 Q 的电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
( )
A.粒子 q 带负电 B.粒子 q 的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C.粒子 q 的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粒子 q 的动能一直变大
9.如图所示,电路中 A、B 为两块竖直放置的金属板,G 是一只静电计,开关 S 合上后,静电计指针张开一
个角度,下述做法可使指针张角增大的是( )
A.使 A、B 两板靠近一些
B.使 A、B 两板正对面积错开一些
C.断开 S 后,使 A 板向左平移拉开一些
D.断开 S 后,使 A、B 正对面积错开一些
10.空中有两个等量的正电荷 q1 和 q2,分别固定于 A、B 两点,DC 为 AB 连线的中垂线,C 为 A、B 两点
连线的中点,将一正电荷 q3 由 C 点沿着中垂线移至无穷远处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A.电势能逐渐减小
B.电势能逐渐增大
C.q3 受到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D.q3 受到的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16 分.)
11.(8 分)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电阻值,现有的器材规格如下:
A.待测电阻 Rx(大约 100 Ω)
B.直流毫安表 A1(量程 0~10 mA,内阻约 100 Ω)
C.直流毫安表 A2(量程 0~40 mA,内阻约 40 Ω)
D.直流电压表 V1(量程 0~3 V,内阻约 5 kΩ)
E.直流电压表 V2(量程 0~15 V,内阻约 15 kΩ)
F.直流电源(输出电压 4 V,内阻不计)
G.滑动变阻器 R(阻值范围 0~50 Ω,允许最大电流 1 A)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直流毫安表应选________,直流电压表应选
________.
(2)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
(3)用铅笔按电路图将实物图连线.
12.(8 分)如图所示,两带电平行板 A、B 间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场强为 E,
两板相距 d,板长 L。一带电量为 q、质量为 m 的粒子沿平行于板方向从两板
的正中间射入电场后向着 B 板偏转,不计带电粒子所受重力,则
⑴粒子带_______电荷(填“正”或“负”)
⑵要使粒子能飞出电场,粒子飞入电场时的速度 v0 至少为_______,此过程
中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_______,电势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用已知量表示)
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第 13、14 题各 10 分,第 15、16 题各 12 分,共 44 分)
13.(10 分)一个带正电的微粒,从 A 点射入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沿直线 AB 运动,如图所示.AB
与电场线夹角θ=30°,已知带电粒子的质量 m=1.0×10-7 kg,电荷量 q=1.0×10-10 C,A、B 相距 L=
20 cm.(取 g=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要使微粒从 A 点运动到 B 点,微粒射入电场时的最小速度是多少.
14.(10 分)如图所示,AB 两端接直流稳压电源,UAB=100 V,R0=40 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 R=20 Ω,
(1)当滑动片处于变阻器中点时,C、D 两端电压为多少?通过电阻 R0 的电流为多少?
(2)移动滑片时,C、D两端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多少?
15.(12 分)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将带电荷量 q=-6×10-6 C 的电荷从电场中的 A 点移到 B 点,克
服电场力做了 2.4×10-5 J 的功,再从 B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做了 1.2×10-5 J 的功.求:
(1)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 和 B、C 两点间的电势差 UBC;
(2)如果规定 B 点的电势为零,则 A 点和 C 点的电势分别为多少?
(3)作出过 B 点的一条电场线(只保留作图的痕迹,不写做法).
R R0A
B
C
D
16.(12 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绝缘的光滑轨道,一个带负电的小球从斜轨上的 A 点
由静止释放,沿轨道滑下,已知小球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q,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 E,斜轨道的倾角
为α,圆轨道半径为 R,小球的重力大于受的电场力.
(1)求小球沿轨道滑下的加速度的大小;
(2)若使小球通过圆轨道顶端的 B 点,求 A 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h 至少为多大;
江西省高安中学 2014—2015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重点班物理答案
命题人:何斌 审题人:邬小春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第 1—7 题为单选题,第 8—10 题为多选题,全部
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 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C C B D AC CD AD
二、填空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16 分.)
11.(8 分)(1) A2 、 V1 (2)(3)
12. (8 分)(1)正(2) L √Eq/dm 、 √Eq/dm、 Edq/2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4 小题,,13、14 题各 10 分,15、16 题各 12 分,共 44 分。需写出相应的解题过
程)
13.(10 分)(1)微粒只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沿 AB 方向运动,在垂 直 于 AB
方向上的重力和电场力必等大反向,可知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 图所示,
微粒所受合力的方向由 B 指向 A,与初速度 vA 方向相反,微粒做匀减 速运动.
在垂直于 AB 方向上,有 qEsin θ-mgcos θ=0
所以电场强度 E=1.7×104 N/C 电场强度的方向水平向左
(2)微粒由 A 运动到 B 时的速度 vB=0 时,微粒进入电场时的速度最小,由动能定理得,mgLsin θ+qELcos
θ=mv2
A/2,代入数据,解得 vA=2.8 m/s
14.(10 分)解:
(1) 80V 2A
(2) 100 V 0
15.(12 分)解:
(1)UAB=WAB
q
=-2.4×10-5
-6×10-6 V=4 V
UBC=1.2×10-5
-6×10-6 V=-2 V
(2)UAB=φA-φB
UBC=φB-φC
又φB=0
故φA=4 V,φC=2 V
(3)如图所示
16(12 分)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qE)sinα=ma 得:
a= mg-qE sinα
m
.
(2)球恰能过 B 点有:mg-qE=mv2
B
R
①
由动能定理,从 A 点到 B 点过程,则有:
(mg-qE)(h1-2R)=1
2
mv2
B-0②
由①②解得 h1=5
2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