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二战后的世界形势
一、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 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 (1)德国被彻底打垮,英法战后沦为二流国家; (2)表明二战后,欧洲作为世界的中心地位丧失; 2、美国:成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1)政治上:英法等西欧国家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 (2)军事上: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大国; ① 拥有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1200万军队,30艘航母,1000多艘战舰; ② 垄断了原子弹; ③ 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 (3)经济上: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① 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 ② 1944年夏,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③ 1947年,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1)军事上: ① 战后初期,苏军总兵力接近美国; ② 苏联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万架; ③ 苏军在欧亚许多地区驻扎; (2)政治上:二战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 ※ 提示:美、苏关系演化;
意识形态的斗争
国家利益的冲突
苏联欲在东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美国需要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推行全球霸权战略
苏联力图发挥更大影响
战 时 同盟
战 后破裂
二、雅尔塔体制的建立 1、基本含义: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2、建立条件: (1)德意日法西斯集团被打垮,英法受到重创而衰落; (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3)苏联成为唯一能抗衡美国的大国; 3、建立基础:美国、苏联实力均势; 4、倡导原则:和平、民主; 5、主要内容: (1)处置战败国,消灭法西斯主义; (2)重新划分欧洲、亚洲政治地图; (3)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 (4)建立联合国; 6、体制实质:美国、苏联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 7、体制评价: (1)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是历史的进步; (2)建立在美苏均势的基础上,实质是美苏势力范围的划分,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3)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标志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世界格局的重心由欧洲转移到美、苏 ;
※ 归纳总结: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化。 (1)演变概况: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
(2)演变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各国实力对比变化 ; (3)三大格局:
比较项目
维也纳体系
凡-华体系
雅尔塔体系
背景战争
拿破仑战争
一战
二战
确立时间
1915年
1919-1922年
1943-1945年
形成会议
维也纳会议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维系组织
神圣同盟
国际联盟
联合国
体系实质
维护欧洲封建秩序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美苏两分天下和大国强权
体系演变
①形成:1815年;
①形成:一战后两会;
①形成:二战后期;
②动摇:30年代;
②动摇:法西斯崛起;
②动摇:美苏争霸;
③崩溃:欧洲革命
③解体:二战爆发;
③瓦解:苏东剧变;
体系评价
①违背社会进步潮流
①分脏反苏、强盗联盟
①符合和平发展潮流;
②客观上促进了国际 关系的发展;
②维护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②使世界格局中心转移;
③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4)凡-华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对比;
项目
凡-华体系
雅尔塔体系
相
同
①都是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新秩序;
②都通过系列会议确立了基本原则来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
③都是大国实力对比消长变化的产物,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④都有一个维系体系的工具:国际联盟和联合国;
不同
①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的意志;
①体现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意志;
②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重新确立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格局;
③确立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国际格局;
④建立在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
④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的基础上;
⑤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和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⑤主要矛盾表现为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 间的矛盾对立;
⑥最终为新的战争拖垮崩溃;
⑥因苏联社会剧变而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