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近代东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课标考纲考点】
1.近代东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1)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洋务、维新、革命派和抗战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洋务派主张 维新派主张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袁世凯的专制独裁和复辟帝制 护国运动 中共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治民主建设及其历史意义 《双十协定》的签订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2)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开国大典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和法制的践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主法制建设
2.近代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1)近代民主思想的出现与发展
斯宾诺莎的自由思想 洛克分权思想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卢梭的平等和人民主权思想 斯宾诺莎、洛克、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8年光荣革命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美国(《独立宣言》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美国1787年宪法背景、内容、联邦制权力结构 宪法修正和基本人权 民权运动)
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 《人权宣言》的制定及其主要内容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拿破仑法典》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建立和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
(3)人民群众要求民主的斗争
英国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宪章运动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共产党宣言》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 第二国际
【专题知识梳理】
1.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1840~1919年)
派别
事件
思想主张及活动
社会影响
洋务派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追求自强、求富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诞生在洋务运动中
发展工商
兴办西学
革新政治
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未付诸于行动;成为康梁思想来源
资产阶级维新派
维新变法
运动
兴民权,设议院
实行君主立宪
发展为戊戌变法运动,具有进步性、爱国性、启蒙性
资产
阶级
革命派
三民主义
与论战
提出民族、民权、民生、改良派与革命派就政体展开论战
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建立共和
建立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建立南京临时政府
巩固共和
进行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独裁与民主的斗争中促进了民主思想传播。
《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内容:A.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
C.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它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由此确立了民主共和的代议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它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资产阶级激进派
新文化运动
宣传民主与科学
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
思想空前解放、民主科学弘扬、
推动五四运动、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2.斯宾诺莎、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民主思想的产生的背景、基本内容和评价。
主要民主思想
背景
观点
评价
斯宾诺莎的
民主政体最优论
17世纪的荷兰有一定自由,但并不民主。
思想自由;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自由。
开启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先河。
洛克的
天赋人权论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建立新秩序而提出的理论论证。
天赋人权;
自由和法律不可分;
分权学说。
对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以及西方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孟德斯鸠的
三权分立学说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提出
把国家权力划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属议会、国王和法院。
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卢梭的
人民主权论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提出
不仅要求法律上的平等,而且主张经济上的平等;主张建立人民主权的政府。
发出民主的最强音;其人民主权思想具有时代的开创性;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法律文件
代议制的确立
英国
①英国经过议会与国王长期的斗争,于1649年成立共和国。②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了护国政体,实行军事独裁统治。③克伦威尔病逝后,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④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力图重建君主专制统治,⑤1688年 “光荣革命”。 这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保了国会的地位,限制了王权,从而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又一次跻身于统治阶级之中。
用法律的形式认定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英国从此确立了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此后英国责任内阁逐渐形成完善。
美国
1775年4月“莱克星顿枪声”拉开了美国战争的序幕;(2)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向世界宣告建国;(3)1783年9月,美国与英国签订了《巴黎条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独立宣言》它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它最早阐述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
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制、民主原则。
《独立宣言》反映了北美人民独立的愿望和要求。1787年宪法确立美国总统共和制其分权制衡体制防止了专制专制。但宪法确认了奴隶制,并且存有严重的种族歧视。
法国
1789年大革命; 1791年君主立宪制; 1792年第一共和国; 1804年第一帝国;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七月王朝;1848年
第二共和国; 1852年第二帝国; 1870至1940年第三共和国。
《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确定启蒙思想家“主权在民” ,私有财产是一种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
1875年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人权宣言》它为反对封建专制统治,阐明资产阶级社会基本原则;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1975年宪法确立了由议会选举的总统共和制度。
4.中外近代史中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
主要事件
发展过程
主要影响
英国
宪章
运动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统治权,工人们没有得到选举权。1836年7月伦敦工人组织“人民宪章”运动,19世纪后半期后历经多次选举改革运动,到20世纪初,英国基本上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在英国的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为争取普选权的英勇斗争,极大地鼓舞了欧洲各国的工人阶级。他们采用和平或武装斗争的方式,为争取民主权利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推进了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进程。
国际
工人
运动
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
积极支持各国无产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政治斗争.
1871年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1889年在纪念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之际,第二国际成立。通过每年庆祝“五一节”的决议。
在第二国际号召下各国党大多数能利用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组织群众开展合法斗争,推动了近代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实行普选制。建立"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为团结一切力量支持抗战,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支持解放战争积极性。
1945年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确定了坚决避免内战,建设民主国家的原则。
迫使国民政府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这样,再要发动内战者,就在政治上陷于被动了。
1946年1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利于实施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政协决议在许多方面反映了人民的和民主党派的意愿,冲破了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召开。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1949年10月1日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建立。
【重点知识点拨】
1.启蒙思想与资产阶级革命
近代欧洲早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兴起。其目的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核心内容是民主政治,根本原则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民主政治”追求“主权在民”的政治理想,认为人民可以对国家大事自由发表意见,直接和间接地参与和管理国家大事。无论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还是独树一帜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他们对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了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卢梭《社会契约论》等学说思想对当时社会影响很大,人们把它当作反抗封建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并逐渐被后来的人们包括当权者所推崇接受,人类的发展进入了自由民主共和时代。随着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在思想领域对旧体制发起冲击,众多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启蒙运动推向了高潮并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随后的岁月里,启蒙运动的思想被凝练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波及全世界。它不仅在数年之后的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把他的思想作为旗帜,充分调动第三等级的人们推翻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使之成为资产阶级历史上最为彻底、最为波澜壮阔的革命,也为美国独立战争起了动员作用,并影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同时也鼓舞了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
2.法制建设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由于法制建设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及其重要推动性,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中都有一个把民主理念转变为法律性文献的过程。这些法律性文献的作用就是通过法律这种强制性工具,保证把某些最重要的民主思想、理念和原则固化为全社会必须严格遵守的刚性规定,不准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违背这些基本的民主原则和理念。如美国独立战争中的《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中的《人权宣言》、辛亥革命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就是这种性质的法律性、纲领性历史文献。它们既是民主政治的法律性保障,也是民主政治所追求的长期目标,具有长期的指导性和法律上的强制性。这类文献既是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也是人类长期民主追求的旗帜。法律文献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必要途径,是人类民主政治建设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法律文献是一个时期法治水平的重要体现。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以民主的不断发展为基础和条件的;而民主的不断发展又必须以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保障的。
3.世界资产主义最主要的两种政体——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项 目
美 国
英 国
国家
元首
名 称
总 统
国 王
产生方式
选 举
世 袭
任期
四年任期制
终身制
政府
首 脑
总 统
首 相
内 阁
对总统负责
对议会负责
政 体
总统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总统
议会
【疑难知识解析】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涵义、确立和发展及进步性、局限性
(1)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涵义、确立和发展
代议制就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由选民选出的议员代表选民参与政治活动。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人类政治文明历史上的重要成果,它的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家倡导的“人民主权说”,在17、18世纪,通过英国、美国、法国早期资产阶级改革在欧美国家确立,主要包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和法国的共和制。在启蒙思潮和以上国家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末,德国、日本等国又通过又通过自上而下改革的方式,制定宪法,设立议会,资产阶级开始参与国家政权,初步建立代议民主制度,建立了形式上的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但是,这些国家实质上依然是君主专制。后来,这种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变革得以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对德国和日本的民主化改造,代议会制度民主才得以在这两个国家巩固下来。
(2)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历史上它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取代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制度;不仅调整了统治解决内部矛盾,也调整了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民能够享受到民主和自由。它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但有其局限性,它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劳动人民很少享受到民主自由的权利。
【知识拓展综合】
1.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形成过程及历史影响。
英国是比较成功实行代议制民主政体的资本主义国家。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基本上掌握在资产阶级化的大贵族手中,法律规定,议员必须拥有大量的地产。以君主立宪制为基本特征的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在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后,其进展更为迅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产阶级掀起了一次次的议会改革运动。A.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B.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使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了选举权。C.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使农业工人获得了选举权;英国基本实现了男性户主的选举权,代议制民主在英国取得了长足进展。D.1918年议会改革:妇女取得选举权,并且年龄降到21岁,与男性相同。随着1832年以后,议会选举制度一次次改革,责任内阁制迅速确立,两党也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常任文官制建立,近代意义的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才得以定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体的确立,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到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它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及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迄今为止,从世界范围来看,代议制度成为众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努力实现民主的重要实践途径。代议制度是一种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代表民意的制度,它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发展过程中解决。
2.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类型特征。
①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君主)“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②美国: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
③法国:1789年大革命后,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进行了长期反复斗争,直到1875年才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制度。总统执掌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由于总统和内阁向议会负责,实际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④德国: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德国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在德国,它是不健全的,所以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畸形的:经济上资本主义发达;政治上,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也正是由于德国的资本主义是不健全的,所以它给德国人民、给世界带来了灾难。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从反面说明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理论认识升华】
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近代民主政治思想与实践的发展历程也是推动人类政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在封建社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然经济形态反映在政治上必然产生专制。到了近代社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商品经济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其遵循等价交换原则,由此便形成了它的最典型特征——自由,不能容忍各方干涉和限制。商品经济要求的自由,前提是人的自由权利,这就必然与封建制度下的王权、特权、神权形成尖锐对立,因而也就不能容许专制与特权。以民主的法律取代专制的特权,就成为近代社会在政治法律上的必然选择,因此民主思想和实践的发展便构成近代人类社会政治文明进程的主要内容。
近代民主制度的确立具有曲折性、艰巨性。最初,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反映民主要求的思潮如启蒙运动,为反专制的民主斗争和民主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思想武器,相应的在世界一些先进国家如英、法等国家开始了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斗争,其间产生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重要的资产阶级法律文献,开启了现代法制社会的先河。经过长期而残酷的斗争,在英、法、美等国先后构建起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并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这一过程漫长而曲折,但却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空前的巨大进步。即使是在近代落伍的中国,也在19世纪后半叶开始了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1.3.5
在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发展过程中,由于国情的差异,产生了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和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例如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形式上就分为以英国为代表的君主立宪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制,但本质上均为三权分立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议会掌握立法权,行政机构无论是在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之下,均须遵从立法,依法而治。司法独立,对立法、行政施行法律监督和制约。
1.3.5
2,4,6
民主思想和实践的发展历程,实质是近代社会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在政治法律上的必然选择,其导致的后果之一便是使人的身份、权利发生重大变化。实行代议制度,执政者便须由公民选举产生。这样,原来只对国王、领主效忠的臣民,就转变为参与国事、拥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公民,这一变化表明人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人权、自己的尊严和价值。人是历史的主体,当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之后,也就更加懂得自我完善的意义,从而使整个人类的素质得到空前提高,这也使得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加充满活力,人类文明的进步更加迅速得难以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