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的发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外教育的发展

ID:60222

大小:23.22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0历史文化史专题复习:中外教育的发展 1、中国古代教育有着辉煌的历史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的思想打破奴隶社会“学在官府”,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其教育思想和方法影响深远。 西汉武帝时,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举制度。儒家学说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唐代科举制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体制完备,私人办学增多,专业教育开始确立。 宋代学校制度更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兴起。科举制比唐代有了进一步发展:严格程序;简化科目;实行糊名法;增加名额。王安石变法时,曾改革科举制度和整顿太学。 明代推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各级学校的教育体现了强烈的君主专制色彩。明朝时书院也较兴盛,东林书院以评议朝政而著名。 规律: ①中国古代的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学校体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②伴随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教育逐渐由开放走向封闭,越来越多地体现出君主专制的色彩。尤其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其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因素更显突出。 2、近代史上中国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洋务运动时期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30多所新式学校,并选送留学生出国深造。新式学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 戊戌变化文化教育方法的主要内容有:①开办京师在学堂;②废除八股,改试策论;③建立译书馆;④派人出国留学、游历等。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形成。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颁布鞋法令和措施,严禁学校拜孔子、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禁止用清政府颁布的教科书。 民国时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教育家,主要有蔡元培、陶行知等。 北洋军阀统治建立后,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教育,不得人心。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北大一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3、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政府对旧教育进行改造:①创立人民教育制度;②收回教育主权;③改革学制。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促使半工半读和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文革”时期,教育事业遭到了空前破坏,全国教育事来陷于瘫痪。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大力整顿科教事业:①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强调“科技是生产力”的观点;③1977年底,恢复高考制度。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政府确定了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我国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进入八九十年代,我国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立法,先后制订《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不断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06年6月重新修订《义务教育法》,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4、世界近现代史上各国教育发展概况 文艺复兴时,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影响深元。 拿破仑帝国时,拿破仑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培养有用人才。 日本明治维新时,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 二战后以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人才,经济快速起飞。 二点后的新加坡等一些亚洲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视道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经济出现高速增长,一跃实现了工业化。 20世纪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①各国都重视普及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如美国近年来的种种教育改革方案,特别把重点放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上;②重视教育要求的综合性;③建立继续教育体制,如日本的继续教育居世界前列;④重视教育形式的多样化;⑤重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典型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主张普及义务教育,对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进行总结和论证,但没有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英国政府1802年颁发一项学校法案,要求工厂主负责对工厂学徒进行读写算方面的教育。1870年颁发“初等教育法”,更明确地规定了国家拨款扶助教育,划分学区,实施五至十二岁儿童的强迫教育。1872年把初等学校修业年限由6年变为7年,广泛应用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材料二 巴黎大学 文科 医学课 神学 法科   柏林工业大学 机械 化学 造船 冶金 15世纪巴黎大学下设的四个系           19世纪柏林工业大学下设的四个系 材料三  西汉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国立高等学府……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由于在外交活动中语言文字方面存在障碍,加之《天津条约》规定中外条约均用英文书写,并以外文为准。这迫使清政府作出了开办外国语学堂的决定。 材料四  1872年,明治政府正式颁布《学制》,规定6岁以上的适龄儿童都必须入学接受教育,推行“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在这一体制下,日本共设8所大学,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此后,日本国民的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到1900年,日本儿童入学率达到81%,1907年更高达97%,几乎所有学龄儿童全部入学。 材料五  从同治元年(1862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洋务派共兴办洋务学堂34所,其中外语学堂7所、军事学堂15所、科技学堂12所。 维新运动期间,从1895年到1898年,设立的新学堂达101所,但多数为民办,规模不大。 1904年,清政府颁行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正式实行近代教育制度,比日本晚了30多年。 (1)据材料一、二指出欧洲在教育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三中的最早的“国立高等学府”指的是_____,其主要的教育内容是_____;清政府开设的最早的外国语学堂是         ,这一时期开办的新式学堂有哪些类型。 (3)根据材料四、五,分析中日两国在教育上向西方学习的差异,并说明这种差异对两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答案:(1)变化:义务教育得到普及,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得到广泛应用;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原因: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需要;政府法令的强制、政策上的扶植。 (2)太学;儒家经典;京师同文馆。翻译类、军事类和实用技术类。 (3)日本从一开始就重视全体国民的义务教育;政府颁布法律强制推行教育;国民受教育的程度高。中国开始实行普及教育比日本晚;近代学堂多为热心洋务的官员办理或民办;国民受教育的普及性低。这种差异导致中国近代化道路上曲折艰难,而日本教育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题五: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和”是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和谐”是中华文化的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主要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他极力主张“无以人灭天”,反对人为,追求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庄子这种观点,当然是消极的、不科学的。但他提出的人与自然在本质上统一的观点,却有其深刻的合理性。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到汉代,演变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两宋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种派别的思想家所接受。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这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内容十分丰富。概括地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天人合一、保合太和的宇宙观。《易经·乾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务,万国咸宁。”意指依据天道的变化,人获得自己的命运和本质,变化会有差异和冲突,但是冲突又要融合,即走向太和,而和的价值指向是万国安宁与繁荣,这是符合天地变化之道的。 二是合二而一、仇必和而解的辩证法。明代哲学家方以智在《东西均》中,就提出了“合二而一”的思想。《易经·系辞上》则讲:“一阴一阳之谓道”,强调阴阳互补,才能发生变化;强调刚柔相济,才能融合和谐。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王夫之对比十分赞赏,他指出:“太和,和之至也。”(《张子正蒙注·太和篇》)。 三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价值观。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和而不同,重在求同存异,既使不同力量之间形成合作关系,又尽量维护各自的利益,从而趋向和谐。 四是和为贵、泛爱众的处世哲学。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话语,有益于我们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有序的社会秩序以及和谐的社会关系。 五是德治仁政、政通人和的政绩观。其要端在于为政以德,通过德治、仁政、爱民来凝聚人心。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余年,必有其自立的思想基础,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积极传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呢?概括地讲,就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于《易传》的两个命题,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者讲的是进取精神,后者讲的是宽容精神,二者可以视为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核心,可以称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而所谓“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就是内在地包含了“和”的内涵、“和”的理念的,是主张“和”、重视“和”的。 上述关于中国“和”文化的内容,包括和体现了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等诸多方面。正是在这种观念上的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认同存小异,保持人际关系和谐是中国人普遍的行为准则。这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政权的维护,无疑有着积极作用。今天我们注意吸收传统“和”文化资源,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链接 中国古代关于社会和谐的主张 1、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2、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兼爱”就是爱一切人,不分“王公大人”和“万民”的阶级差别,都要同等地爱。“非攻”就是反对战争。 3、孟子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孟子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4、旬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5、庄子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6、董仲舒援阴阳五行学说入儒,提出“人副天数”之说。他把人体与自然界的时令节候相比拟,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的天人感应论。 7、唐太宗“存百姓”的思想。 典型例题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的更高阶段。请回答: (1)春秋时期,哪位思想家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种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有何进步意义? (2)唐太宗统治时期,为使社会稳定、和谐地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其积极作用如何? 答案:(1)孔子。春秋时期,阶级矛盾尖锐;诸侯争霸、战争不断。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举措:政治方面——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经济上——轻徭薄赋,实行租庸调制;戒奢从简。文化方面——举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民族关系方面: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积极作用:政治较清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