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历史文化史专题复习: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中国文化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的相互融会、相互渗透中得到发展,而且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先后受容了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系统或以外来文化作补充,或以外来龙去脉文化作复壮剂,使整个机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外域文化系统也在与中国文化的广泛接触中汲取营养、滋润自身的肌体。
一、古代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古代文化与外域文化交流的状貌
(1)秦汉宏阔的文化精神 秦以前是中国本土文化起源与发展期,从汉代开始,便进入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期。先是西域(即中亚和西亚)文化,后是南亚次大陆文化。秦汉帝国的盛大根植于新兴地主阶级的生气勃勃、雄姿英发。由统治精神状况所决定的社会文化基调处于一种不可抑制的开拓、创新的亢奋之中,宏阔的追求成为秦汉文化精神的主旋律。开拓进取、宏阔包容的时代精神作用于外部的广阔世界,则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秦汉时代,中国文化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其中最著名的文化活动是汉武帝时期导致丝绸之路开辟的张骞通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和技术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中国文化因此增添了灿烂的色调和光彩。
(2)隋唐“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以强盛的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唐文化体现出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包的宏大气派。唐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音乐、美术;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祆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医术、建筑艺术、马球运动等等,如同“八面来风”。首都长安则是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都市,隋唐文化对外域文化的大规模吸收,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可称为卓越范例。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世界简史》中比较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盛唐的差异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所谓“有容乃大”,正是唐文化超轶前朝的特有气派,是唐文化金光熠熠的深厚根基。
梁启超指出:“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佛学的系统传入,对中国哲学以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了巨大的启迪作用。中国人对于佛教哲学并非不加改造的照搬,而是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轲、庄周等人的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宋明时期,新儒学派又从佛学中汲取养料,传统儒学与外来佛学相摩相荡,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这是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范例。中国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而且还在创造的基础上,又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大量的佛教译著和论著输出到东北亚(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一“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强劲生命力。唐代的艺术也因吸收佛教文化而更为瑰丽辉煌,诚如鲁迅所言:“在唐,可取佛画的灿烂。”佛教绘画传人中国后,隋唐画匠迅速地从佛画的绚丽色彩与宗教题材中汲取营养,大大提高了民族绘画的技巧与表现力。(吴道子)魏晋六朝——隋唐的雕塑壁画,也在吸收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力加创新,取得辉煌成就。中国著名的云冈、敦煌等石窟艺术,都有印度艺术的影响。
汉唐时期,是中国文化兴隆昌盛的黄金时期。这一盛况的出现,重要原因之一,乃是由于大规模的文化输入使中国文化系统处于一种“坐集千古之智”、“人耕我获”的佳境。唐人的宏大气魄和勇于探求的精神,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3)宋元宏大气势的中外文化交流 与唐型文化的开放、外倾、色调热烈的文化相比,宋型文化则是一种相对封闭、内倾、色调淡雅的文化类型。在两宋中文化趋向成熟、精密化的背景下,古代科技在宋代亦发展至极盛。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宋代科技最为突出的成果。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沈括“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且创见迭出。陈寅恪为《宋史职官志考记》一书作序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元朝建立了版图空前强大的帝国,在这广袤的文化场中,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宏大的气势展开。元帝国对欧亚大陆的征服,使中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界实际上处于开放状态,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大规模迁居中国,造成“回回遍天下”(《明史·西域传》)的态势,回回民族渐趋形成。元代中西交通的开辟,为基督教入华创造了有利的气候和土壤。亚欧大陆的沟通,亦为东方和西方旅行家远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马可·波罗游记》一书的描绘,使东方的中国成了西方人心目中遥远的梦,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渡重洋,开辟新航道,都是在全力追寻这样一个遥远的梦。元代中国对外部世界的大规模开放,使大批中亚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居内地。其中不少科技人才带来了异邦的先进科技,元代天文家郭守敬在发展中国传统天文学的基础上充分吸取阿拉伯天文成果,制定了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授时历》。与外域文化输入中国的同时,由于蒙古人的西征,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以阿拉伯为中介,传入欧洲。中国印刷术也经由蒙古统治下的波斯以及突厥统治下的埃及传入欧洲。世界文化的总体面貌因此而更为辉煌灿烂。
(4)明清西学东渐及其中断 明清时期,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缓慢而又重大的变化,某些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在封建制度母体内出现,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后期阶段。梁启超指出:“中国智识线和外国智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便是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的第二次即开端于该时期。中外文化16世纪至20世纪的这次大融会,既不同于两汉时期对落后于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的吸收,也不同于魏晋唐宋时期对与本土文化水平不相上下的南亚次大陆文化的借鉴,这一次中国人面对的是水平超过自己的欧洲文化。东西文化的强烈反差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的震撼,其程度大大超过以往。西方传教士来华,以“学术传教”的方针,叩开封闭的“远东的伟大帝国”的大门,以介绍西洋科学、哲学、艺术,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敬重,扩大其影响。传教士来华,固然意在传教,却带来了范围远比宗教广泛的欧洲文化,客观上促进了中西科学文化的交流,成为当时“两大文明之间文化联系的最高范例”。(欧氏几何、世界舆图)明代以徐光启为代表的文化界的先进人士,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徐光启在著述中多次谈到,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学技术,“多所未闻”,并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加以“会通”(《农政全书》),他们对外域学术的开明态度以及溢于言表的爱国精神,反映了中国早期启蒙学者宽阔的襟怀。初入关的满洲贵族统治集体,对于西方科学技术成就并无民族和国籍的褊见。康熙帝更是引进西学的杰出人物,他通过南怀仁致信西方耶稣会士:“凡擅长天文学、光学、静力学、动力学等物质科学之耶稣会士,中国无不欢迎。”到了18世纪,由于封建生产方式趋于没落,统治集团中锐意进取、乐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神亦随之衰减,如乾隆帝给英国的敕书中声称天朝“无所不有”。拒绝外来文化的自我封闭心理,使“西学东渐”的进程在雍正以后戛然中止,大清帝国只能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中维系生存。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清帝国紧闭的大门,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系统迅即发生解体,此后欧洲近代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汇具有强制的性质,其规模与速度都大大超过明清之际。
典型例题:
2006年是中国意大利年,中意两国从古至今一直有着友好的交往。
材料一 东汉时期,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至“条支海”而还未能到达目的地。
(1)“大秦”是当时的哪个国家?甘英出使大秦要通过什么交通要道?“条支海”是今何处?这件事表明,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还局限在哪一地理范围内?
材料二 利玛窦(1522—1610),明末来华的意大利耶酥会传教士,曾因献自鸣钟、《坤舆万办全国》给朝廷,而获准留居北京传教。在华期间,他说汉语,穿儒服,与士大夫交流,传授西学,并将“四书”译成西方传入欧洲。
(2)利玛窦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目的,他彩了什么方式?
(3)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利玛窦为什么没有把西方最先进的科技文化(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介绍至中国。
材料三 徐光启(1562—1633),明代科学家、政治家,曾在公务之余前往利玛窦寓所向其学习西方数学、天文、水利、地理、火器等“有用之学”。他与利玛窦合泽了《几何原本》一书,还编写了一部农学著作——《农政全书》。
(4)利玛窦曾与徐光启合译介绍欧洲数学成就的《几何原本》,也曾将“四书”译为西文传入欧洲,这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现象?有何意义?后来这种趋势为什么又衰落了?
答案(1)古罗马。丝绸之路。波斯湾。亚洲。
(2)目的:作为耶酥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天主教,发展天主教势力。方式:用进献西洋工艺品来争取统治者的支持,用宣传西方的一些科学知识和认同汉文化来争取封建开明士大夫的好感。
(3)因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发表,严重冲击着天主教会神学的基础,所以,虽然当时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并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作为耶酥会传教士的利玛窦是不会将与教会神学相冲突的最先进的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的。
(4)文化现象: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意义: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衰落原因:中西文化的冲突;一些传教士奉教皇指使,不准中国教徒教天、祭天、祭孔、祭祖,后又干涉中国的内政;中国后来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文化一方面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以滋补本民族的文化血脉,另一方面,在与外民族文化系统的交流中,也传递出其独有的“智慧之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强盛、浓厚的中国文化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东亚世界的文化格局,而且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
(1)东亚文化圈 公元8世纪前后东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大规模移植与受容,将东亚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汉字)、思想意识(儒教、佛教)、社会组织(律令制度)、物质文明(科学技术)上联成一气,形成一个在地理上以中国本土为中心,在文化上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文化圈。
(2)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 中国文化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进程。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活字印刷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并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伟大技术成果。马克思精辟地论述道:“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3)哲学意识 西方启蒙思想借鉴中国的儒家思想,作为冲破中世纪教会思想禁锢的锐利武器。德国古典哲学的先驱莱布尼茨是第一个认识到中国文化对于西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哲学家。它比较中西文化说:“欧洲文化之特长乃数学的、思辨的科学……但在实践哲学方面,欧洲人实不如中国人”。在法国伏尔泰的心目中,中国儒教乃是“理性宗教”的楷模。狄德罗《百科全书》中关于“中国”的介绍,也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法国大革命中罗伯斯庇尔起草的1793年《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第六条说:“自由是属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损害他人权利的事的权利,其原则是自然,其规则为正义,其保障为法律,其道德界限则在下述格言之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近代以来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明清两代,是整个世界格局发生剧变的重大时期,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唤来工业革命,工业先进的西方决不肯放过中国如此巨大的一个商品倾销地、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的,中西方的冲突已成为不可避免之势。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把中国文化推入了一个蜕变与新生并存的新的历史阶段。从鸦片战争开始“进行国际贸易和战争的西方”向“坚持农业和官僚政治的中国”发起全面挑战。这些挑战包含着西方的价值观向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的挑战,由此就引起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危机,也就是传统文化的危机。西方文化即资本主义文化,它在中国人面前表现出既野蛮又先进的双重性格。当这种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碰撞时,就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弱点和弊端,这就迫使传统文化不能不向西方文化学习,于是,中国文化就开始摆脱以往的隔绝状态而走向世界了。
1、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近现代的曲折历程:
(1)林则徐、魏源从“开眼看世界”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并成为其附庸,这就迫使中国人不能不关心资本主义世界的事物了。林则徐主持编译了《四洲志》,打开中国人的眼界,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的起点,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概括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从中西文化的最初撞击中,破天荒地发现了在至高至善至美的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不足,而一向被认为粗鄙的“夷人”却有某些“长技”,传统文化的不足正需要用“夷技”来弥补和纠正。这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观念的变化,它推动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会,开始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
(2)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 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60年代颇具规模的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展开。这个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在政治上企图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来巩固衰老的封建制度,在文化上企图以西方近代科技思想来弥补儒学的不足。洋务派企图用西方科技思想来纠正和弥补儒家文化的不足,这就不自觉地把中国文化引向了近代化。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与之相联系,文化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大量引入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译介西学的高潮。洋务运动兴办的新式学堂,仿照西方的学制和分科教学体系,大大普及了自然科学知识。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传播,冲击和动摇了儒家文化的传统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有助于近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3)制度层面的文化变革 从维新到革命 19世纪70~90年代,早期维新派逐渐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他们与洋务派的主要不同之点在于他们主张不仅在物质层面,而且要在制度层面上学习西方文化,即从学习“西技”发展到学习“西政”。这种维新思想到甲午战争时已形成广泛的社会思潮,以康有为、梁起超为代表。他们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鼓吹君主立宪,提倡民权,批判封建专制主义,从而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通过办报纸、立学会、创办新式学堂,使文化教育的面貌为之一新。康有为的理论特点是用西学来解释中国的传统文化,企图用“托古改制”的方法来变革现实,他所宣扬的儒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儒学,而是一种“儒表西里”的新儒学。戊戌时期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带有古色古香,不能完全从封建主义的旧文化中脱胎出来。
20世纪初发生了很大变化。八国联军之役之后,革命思潮逐渐取代维新改良思潮而成为时代的主潮,以国内新式学堂师生和留日学生为主体的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形成,他们无论倾向革命还是主张改良,都对西方的政治学说发生了强烈兴趣,并且成为输入西学的主力,掀起了一个译介西方社会政治学术著作的热潮。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宣传家已不借助传统文化的旧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孙中山的论著,都是用鲜明的语言来表达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无论在内容方面,还是在形式方面,资产阶级宣传文化都有了更加独立的形态。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反清革命实践中汲取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融铸中西方思想文化精粹而创立了三民主义学说。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他引导人们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实现了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继而又顺应时代潮流,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发展成新三民主义。
(4)面的变革是不够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国民性改造归根结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他们提出的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制度层面的变革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兴起的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以制度改革为主旨的政治启蒙运动,它对于个性解放并不很关注。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妇女解放的潮流、白话文运动等都能听到个性解放的强烈呼喊,并感受到它的深刻影响。新文化运动在伦理层面上改变旧文化,它把伦理的觉悟看成是“吾人觉悟最后之觉悟”(陈独秀),传统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新文化在伦理、心理层面展开了近代化的进程。这样,中国文化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就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现代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打击了中国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主义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毛泽东等中国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强调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它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巨任务。这就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社会变革。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中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邓小平理论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相结合,并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某些理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对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科学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作为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3、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
⑴西方文化的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迅速变化中,显然是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结果。从“师夷长技”开始的物质层面文化的近代化,到制度层面文化的近代化,再到心理层面文化的近代化,每一步都留有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
⑵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富有活力的那些因素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存在相沟通、相衔接的因素,如经世思想、变易思想、民本思想等。中国文化从殷周时起就是一个融会了多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具有涵摄性和包容性,这个特点在近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代从西方传入的各种先进思想,如科技思想、民主思想,以及五四以后传入的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找到接洽点,被吸收到不断发展更新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去,这是西方先进文化能够在中国传播、生根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⑶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
中国近代社会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而是如何挽救民族危机的问题。一代代志士仁人,都是围绕着挽救民族危机这个主题,苦苦探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到“排满革命”,到“马克思主义”,种种选择,都是为了这一目的。
例题分析
1、(2006年北京卷37题)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推举办“18世纪以来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回答:
(1)展览一:18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 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两部著作的介绍,请参与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
书名项目
清朝《四库全书》
法国《百科全书》
时代特征
清朝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空前巩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推行文化专制。
内容
特点
按经、史、子、集分四部、总结了古典文化。
反映了当时 的一切科学成就,宣扬科学和理性。
评价
18世纪欧洲思想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2)展览二:西方文明冲击下的近代中国 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中国人为救亡图存,吸收西方成果,先后提出各种主张。如:“①师夷长技以制夷”;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③“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孔子改制考》);④“只有这两位先生(德生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其中两个主张的实质和作用。(如选择三个以上主张做答,只判断前两个。)
分析:“18世纪以来的文明的对话”该题考查的是18世纪、19世纪以及21世纪初四个不同历史阶段中西文明的交流。采用“主题展览”这一独特形式来命制试题,体现了人文关怀,使考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中学生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感受。第(1)问考查了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产生的时代特征及对清朝的《四库全书》的评价和认识。第(2)问考查了学生对近代史向西学习的历程,即“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2、(2006年天津卷37题)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图11
图11 图12《共产党宣言》中文第一版封面
材料一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秦认为,
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
(2)依据图11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
(3)依据材料二,图12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译书活动产生的影响。
(4)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
(5)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菜布尼茨和伏尔秦为何推崇中国文化。
分析:该题以“译书”为切入口反映中西文化的交流。第(1)问考查了明清时西学东渐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第(2)问考查了19世纪中后期中西文化交流以向西学习救亡图存为主要目的的中国国情。第(3)问考查了近代向西学习的主要影响,其中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及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3、(2006年江苏卷25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的《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的门户。但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
——专使顾盛给美国政府的报告(1844年)
材料二 (美国)幅员万里,不设王候之号,不循世及(世袭)之规,公器(国家大事)付乏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徐继畲《瀛环志略》(1848年)
材料三 定名中华共和国。……立宪法,悉照美国宪法,……
——邹客《革命军》(1903年)
材料四 耶鲁大学是中美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156年前,一位名叫容闳的中国青年走进了耶鲁大学校园,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士学位,成为毕此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此后,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来到耶鲁大学求学。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21日)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什么条约“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晚清时期美国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②美国政治制度对近代中国有很大影响。材料二赞扬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联系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政体、政权机构、宪法三方面受美国政冶制度影响的具体表现。
③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举出晚清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史实,简要说明其积极作用。
④综台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辩证说明晚清中美关系的特点。
分析:该题主要考查了19世纪中期以来中美关系的相关内容,体现了工业文明下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第(2)问中涉及到对美国政治制度的认识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受美国政治制度影响的具体表现,以此来考查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该题通过19世纪中期以来中美的交往,反映出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即野蛮又先进的双重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