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案 总第 13课时
课 题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一)秦汉与匈奴的关系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秦汉与匈奴关系的主要事件;分析秦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匈奴发展及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难点:汉朝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备 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
新课引入: 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必须以适当的民族政策和谐民族关系,才能稳固统治,促进整个中华民族向前发展,在学习了解秦汉的政治经济制度之后,我们来学习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教学过程:
第五节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一.两汉时期的边疆各族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主要有:北方匈奴、乌桓和鲜卑,东北的夫余,南方的越族、西南夷,西北的西域各族。他们与中原以不同形式交往和联系。
二.匈奴的兴衰
1.战国时的匈奴:
匈奴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发源于蒙古高原一带,过着游牧生活。战国时期匈奴日益强大。匈奴单于带兵占据河套地区,还经常到秦、赵、燕三国掠夺骚扰,所以战国时北方三国各自修筑长城,派重兵防守。
2.秦统一后对匈奴的措施:
(1)北拒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在那里建城设县,迁民居住。
(2)大规模修筑长城。
3.匈奴社会发展状况:
(1)经济:以畜牧为主,少数农耕,铁器深入各领域。
(2)政治:秦汉之际,冒顿单于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鸣镝杀父)。
4.西汉与匈奴的关系:
(1)西汉初期被动“和亲”
①原因:西汉初期国力有限,匈奴不断南下进攻(前200年,白登之围,匈强汉弱)。
②内容:西汉以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赠送大量的絮、缯、酒和食物等,双方约为兄弟,以长城为界,并进行贸易往来。
③作用:暂时缓和了匈奴与汉朝的矛盾,减少了匈奴贵族野蛮的军事掠夺,避免了汉匈双方大规模的战争。但匈奴对边境地区的攻掠从未停止。(治标不治本)
西汉初年的“和亲”
(1)原因:①内因——匈奴统一北方草原,占河套,实力强大(冒顿单于);
②外因——汉初经济凋敝,国力薄弱(休养生息)。
(2)内容: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并奉送大量物资,同时进行贸易。
(3)评价:
①目的——换取边境安宁,巩固新政权。
②特点——屈辱性(不得已而为之)、 策略性(羁縻政策)。
③作用——汉匈边境相对安定,贸易往来有所发展,未能根本解除匈奴威胁。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
(2)西汉中期反击“战争”
①原因或条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
②过程:十年反攻,三次大战,两个将军(卫青、霍去病)。
③结果:匈奴受到重创,被迫迁徙漠北;双方争夺重点转移到西部。
④性质:国内民族战争,没有侵略反侵略性质。
汉武帝对匈奴军事反攻
(1)条件:政治——中央集权加强,政权巩固;经济——经济繁荣,粮丰财足;军事 ——战马众多,士卒训练有素。
(2)评价:阻止了匈奴南下掠夺,是正义战争;解除了边患,有利北部边疆开发;沟通了西汉与西域的交通。
(3)西汉后期主动“和亲”
①背景:匈奴内部混战,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附汉朝,其余各部或游牧或西迁(欧洲匈牙利人);西汉后期杜会问题严重,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
②事件:西汉元帝竞宁元年(前33年)“昭君出塞”。
③意义: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四十多年。
5.东汉与匈奴的关系(“战争”)
(1)东汉初年:
匈奴分裂,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漠北。
(2)东汉前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
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北匈奴瓦解、西迁,最后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本节一些课外资料
1.历史上对汉初和亲政策的评价:司马光认为“盖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未闻与为婚姻也。且冒顿视其父如禽兽而猎之,奚有于妇翁,建信侯(指娄敬)之术,固已疏矣,况鲁元已为赵后又可夺乎?”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认为和亲是“以女人作苟安的城堡,美其名以自欺”。翦伯赞则认为“和亲政策,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种陈阳过时的民族政策,但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却是维持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的办法”。林剑鸣认为“和亲政策是汉初被迫采取的一种方式,是西汉政府无法用武力抵御匈奴入侵时才实行的,其作用是应当肯定的。”
2.历代有关对“昭君出塞”评价的一些诗文:(1)肯定评价:(唐)吴师道《昭君出塞图》:“平城围后几和亲,不断烽烟与战尘。一出宁胡终汉世,论功端合胜前人。”(后周)王竣《题明妃出塞图》:“塞上香风暗度村,瑟琶声急马蹄迟。美人一曲安天下,愧煞貔貅(píxiū)百万兵。” 张仲素《王昭君》:“仙娥(指昭君)今下嫁,骄子(指呼韩邪单于)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唐)胡曾在《汉宫》:“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筋双乘出汉宫。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卢昭《题昭君出塞图》:“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茄处处闻。 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元)张翥袭用《昭君怨》的词牌,却反其道而行之,写道:“队队毡车细马,簇拥阏氏如画。却胜汉宫人,闭长门。 看取娥眉妒宠,身后谁如遗冢?千载草青青,有芳名。”翦伯赞《题昭君墓》诗六首之六:“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2)否定评价:(唐)苏郁在《咏和亲》:“关月夜悬青冢镜,塞云秋薄汉宫罗。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唐)杜甫在《咏怀古迹•明妃村》中写道:“群山万壑出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师
生
互
动
记
录
第 页 课 时 教 案 总第 14课时
课 题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二)西域、西南夷与百越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两汉与西域、西南夷关系的主要事件;分析通西域目的和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张骞通西域;西域都护;两汉对西南夷的管辖。 难点: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备 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
新课引入: 西域主要是指今天的甘肃、新疆等地,这一地区对两汉的内政外交都很重要,但在当时主要受匈奴控制,很有必要选派得力人员去沟通联系。
教学过程: 三.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时期)
1.“西域”的地理范围
(1)狭义:今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天南南北;
(2)广义:包括葱岭以西更远的地方,含新疆、中亚和西亚广大地区。
2.第一次通西域(前138年,路线见教材附图)
(1)目的: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2)结果:未达到出使目的,却了解了西域状况及西域各族交往愿望,并向各国介绍了汉朝的情况,为沟通汉与西域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3.第二次通西域(前119年)
(1)目的:加强同西域的联系。
(2)结果:汉朝终于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互派使节)。
4.通西域的意义
(1)整体: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
(2)联系:中原同西域乃至更远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3)互动: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张骞通西域(BC138——BC119)
(1)目的:第一次是联络大月氏共击匈奴;第二次是联络乌孙共同反击匈奴。
(2)结果:第一次获得西域资料,介绍汉朝情况(凿空);第二次各国遣使回访,建立友好关系。
(3)意义:密切了中原与西域联系(西域都护);促进了西域社会进步(铸铁技术、井渠法);丰富了中原物质生活(葡葡、苜蓿、石榴等农作物、奇禽异兽、皮毛制品);打通了中西交往陆上要道(丝绸之路)。
评价张骞通西域: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1)评价“事”:张骞通西域,沟通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关系,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促进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丰富了内地的经济文化生活;为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和汉朝同中亚、西亚及欧洲的相互贸易和友好往来奠定了基础。
(2)评价“人”:张骞出使西域,历经千辛万苦,但他不怕困难,执著顽强,这种精神值得肯定和学习;张骞是我国历史上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边疆开发和中西交往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
6.西汉开始管辖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1)时间:前60年(西汉宣帝神爵二年)。(2)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西域都护的主要职能:对西域进行军事、政治管理;保护商旅往来。
(4)性质:地方军事行政官。
7.东汉与西域(以班超经营西域为主)
(1)背景:东汉初年无力顾及西域,西域被北匈奴控制。
(2)经过:窦固击败北匈奴(公元73年);班超经营西域,重建西域都护(公元74年,东汉明帝时)。
(3)作用: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奴役,密切西域和内地联系。
四.西南夷与百越
1.两汉与西南夷(西南地区)
(1)含义:两汉时对西南地区几十个少数民族的统称。
(2)西汉中期管辖(汉武帝时设郡,赐“滇王之印”):设立郡县——犍为、牂牁(zāngkē)等郡;册封王侯——夜郎王、滇王。
(3)西汉末年反抗。 (4)东汉初年回归。
2.两汉与百越(华南地区)
(1)含义:汉朝时对华东、华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浙江温州称东越,广东广西称南越)
(2)汉武帝时在南越设九郡进行管辖(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管辖始于秦朝)。
班超——大事决于果敢: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当时儒学大师班彪最小的儿子,其兄是《汉书》的作者班固。班超自幼就“有大志,不修细节”,他不仅“有口辩,而猎涉书传”使他博学多才,且“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这为他以后完成重任准备了条件。后来,班超在北匈奴不断骚扰边境,朝廷内外一片抗击匈奴的气氛中毅然投笔从戎。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奉命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抵制匈奴。他在鄯善国斩杀匈奴使者、在于阗诱杀煽动于阗王反汉的巫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公元76年,当东汉政府宣布罢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后,班超顺应西域各族人民愿望,以疏勒为据点,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留在西域,坚持斗争达18年之久,直到公元94年西域重归东汉。此后,班超又继续经营西域,公元102年,71岁的班超才回到汉朝。他在西域度过了30个惊心动魄的春秋,为东汉统一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位果敢、坚毅,值得后世永远纪念的伟大人物。
两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以地域性特征为主,表现为:①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如(开灵渠、岭南三郡、南海九郡);②西部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如(西域都护、丝绸之路);③北方边境战争不断,如(两汉与匈奴战争)。
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趋势是强大的中原王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和开发,促进民族间的联系和融合,边疆各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双方虽有战争,但友好往来和合作是主流,反映出中原农耕文明的先进性,说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师
生
互
动
记
录
两汉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
(1)民族战争:两汉与匈奴战争(卫青、霍去病、窦固、窦宪);
(2)和亲:(细君公主、王昭君);
(3)互市:经贸往来;
(4)遣使:两汉与西域(张骞、班超);
(5)设立机构:西域(西域都护)西南夷(夜郎郡)南越(南海郡);
(6)册封:西南夷(夜郎王、滇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