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向量测试(苏教版必修4)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2章向量测试(苏教版必修4)

ID:602955

大小:363.5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一数学测试向量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 条件甲:“ ABCD 是平行四边形”是条件乙:“ AB DC 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已知向量 a  与b  不共线,且| | | | 0a b  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向量 a b  与 a b  垂直 B .向量 a b  与 a  垂直 C .向量 a b  与 a  垂直 D .向量 a b  与 a b  共线 3. 如果向量 ( ,1)a n 与 (4, )b n 共线 ,且方向相反,则 n 的值为( ) A . 2 B . 2 C . 2 D . 0 4. 下列条件中,不能确定 A 、 B 、 P 三点共线的是( ) A . 2 2sin 33 cos 33MP MA MB     B . 2 2sec 33 tan 33MP MA MB     C . 2 2csc 33 cot 33MP MA MB     D . 2 2sin 33 cos 57MP MA MB     5. 已知 ( 4, 9)P   , (2,3)Q ,且 y 轴与线段 PQ 的交点为 M ,则 M 分 PQ  所成的比为 ( ) A . 1 3 B . 1 2 C . 2 D . 3 6.已知向量 a  、 b  的夹角为 60 ,| | 3a  ,| | 2b  ,若 (3 5 ) ( )a b ma b      ,则 m 的值为 ( ) A . 32 23 B . 23 42 C . 29 42 D . 42 29 7.已知向量 ( 3,1)a  ,向量 (sin ,cos )b m   , R  ,且 //a b   ,则 m 的最小值 为( ) A . 2 B . 1 C . 2 D . 3 8.若向量 (2,3)a  , ( 4,7)b   ,则 a  在b  方向上的投影为( ) A . 3 B . 13 5 C . 65 5 D . 65 9.下列命题中: ⑴ 若 k R ,且 0kb   ,则 0k  或 0b   ; ⑵ 若 0a b    ,则 0a   或 0b   ; ⑶ 若不平行的两个非零向量 a  、b  满足| | | |a b  ,则 ( ) ( ) 0a b a b       ; ⑷ 若 a  与b  平行,则| | | || |a b a b      ; ⑸ 若 //a b   , //b c   ,则 //a c   ; ⑹ 若 0a   ,a b a c      ,则b c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 2 C .3 D . 4 10.已知向量 ( 2, 1)a    , ( ,1)b  ,若 a  与b  的夹角为钝角,则 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 ,2) (2, )2   B . (2, ) C . 1( , )2   D . 1( , )2   11.已知向量集合 { | (1,2) (3,4), }M a a R      , { | ( 2, 2) (4,5),N a a       }R  ,则 M N =( ) A .{(1,1)} B .{(1,1),( 2, 2)}  C .{( 2, 2)}  D . 12.非零向量 OA a  、 OB b  ,若点 B 关于OA  所在直线的对称点为 1B ,则向量 1OB  为 ( ) A . 2 2( ) | | a b a b a      B . 2a b  C . 2 2( ) | | a b a b a      D . 2( ) | | a b a b a    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3.已知 (cos ,sin )A   , (cos ,sin )B   ,则| |AB 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14.已知 ( 3,2)A  , (8,0)AB  ,则 AB 的中点 M 的坐标是__________. 15.已知 2 8a b i j      , 8 16a b i j       ,其中 i  、 j  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则a b    的 值为_____. 16 . 对 n 个 向 量 1 2 3, , , , na a a a    , 若 存 在 n 个 不 为 零 的 实 数 1 2 3, , , , ,nk k k k 使 得 1 1 2 2 3 3 0n nk a k a k a k a        成立,则称向量 1 2 3, , , , na a a a    是线性相关的.按此 规定,能说明 1 (1,0)a  , 2 (1, 1)a   , 3 (2,2)a  "线性相关"的实数 1 2 3, ,k k k ,依 次可以取__________(写出一组即可). 答 题 卡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你认为此卷的难度系数是____(填 0.1~0.9 之间的数,如 0.6,数字越小,表明难度越 大).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4 分. 17.如图所示, ABCD 中, 2 3BM BD , 1 4CN CA , 若 AB a  , AD b  ,试用向量 a  ,b  来表示 MN  . 18.已知 (cos ,sin )a x x , (sin 2 ,1 cos2 )b x x  , (0,1)c  , (0, )x  ⑴向量 a  、b  是否共线?请说明理由. ⑵求函数 ( ) | | ( )f x b a b c       的最大值. A B CD M N a  b  19.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 1,0)A  , (1,0)B ,点C 的横坐标恒为 3 2 ,且 AC AB    ,CA CB    BA BC    成等差数列,记 为CA  与CB  的夹角,求 tan . 20.已知向量 a  、b  、c  、d  及实数 x 、y 满足| | | | 1a b   , ( 3)c a x b     ,d ya xb     若 a b  , c d  且| | 10c  . ⑴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 ( )y f x 及其定义域; ⑵若 [1,2]x 时,不等式 ( ) 16f x mx  恒成立,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21.如图,在 Rt△ABC 中,已知 BC=a,若长为 2a 的线段 PQ 以点 A 为中点,问 BCPQ与 的夹角 取何值时 CQBP  的值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a B C A 22.已知向量 (1,1)m  ,向量 n  与向量 m  的夹角为 3 4  ,且 1m n     . ⑴求向量 n  ; ⑵若向量 n  与向量 (1,0)q  的夹角为 2  ,向量 2(cos ,2cos )2 Cp A ,其中 A 、B 、C 为 ABC 的内角,且 A 、 B 、C 依次成等差数列.求| |n p  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A 2.A 3.B 4.D 5.C 6.C 7.A 8.C 9.C 10.A 11.C 12.A 13.2 14.(1,2) 15.-63 16.-4:2:1 即可 17.    3 3 1( )4 4 3MN AN AM AC AD DM a b b DB                  5 1 12 12a b   18.(1)  cos 1 cos2 sin sin 2x x x x    , a 与b  共线 (2)  2 sin , 0, ,sin 0, 2sin ,b x x x b x       又  2sin 2sin ,a b c x x        2 2 1 12sin sin 2 sin ,4 8f x x x x            0, ,x  当 1sin 4x  时,函数  f x 取得最大值 1 8 。 19.设 3 ,2C y     ,则  5 1, , 2,0 , ,2 2AC y AB BC y               , 255, , 1,4AC AB CA CB y BA BC              由 255, , 14 y  成等差数列,得 2 3 4y  。 2 2 2 3 3cos ,sin , tan 27 75 3 1 3 2 4 4 4 CA CB CA CB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 , 0a b a b        ,又    2 2 21, 3 1 3a b c c c a x b x                    ,  210, 1 3 10c x      ,解得 0 6x  , 又 , 0c d c d        而      3 3 , 3 0c d a x b ya xb y x x y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y f x x x    ,其定义域为 0, 6   . (2)当1 2x  时,欲使   16f x mx  恒成立,即使 2 3 16x x mx   恒成立, 亦即 16 3m x x    恒成立,令   16g x x x   ,当1 2x  时,  min 10g x  , 7m  . 21. 解法一: ,AB AC   0.AB AC    , , ,AP AQ BP AP AB CQ AQ AC              ( ) ( )BP CQ AP AB AQ AC           AP AQ AP AC AB AQ AB AC               2a AP AC AB AP         2 ( )a AP AB AC       2 1 2a PQ BC     2 1 2a PQ BC     2 2 cos .a a    故当 cos 1  ,即 0  ( PQ  与 BC  方向相同)时, BP CQ  最大,其最大值为 0。 解法二:以直角顶点 A 为坐标原点,两直角边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 标系. 设| | | |AB c AC b  ,则 (0,0), ( ,0), (0, ),A B c C b 且| | 2 ,| | .PQ a BC a  ( , ), ( , ),BP x c y CQ x y b        设点 P 的坐标为 ( , )x y , 则 ( , )Q x y  , ( , ), ( 2 , 2 ).BC c b PQ x y      ( )( ) ( )BP CQ x c x y y b         2 2( ) .x y cx by     2cos . | | | | PQ BC cx by aPQ BC          2 cos .cx by a    2 2 cos .BP CQ a a       故当 cos 1  ,即 0  ( PQ  与 BC  方向相同)时, BP CQ  最大,其最大值为 0。 22.设  ,n x y ,由 1m n     ,有 1x y   。① 由 m  与 n  的夹角为 3 4  ,有 3cos 14m n m n        , 1n  ,则 2 2 1x y  。② 由①②解得 1, 0. x y     或 0, 1. x y     即  1,0n   或  0, 1n   。 由 n  与 q  垂直知  0, 1n   ,由 2B=A+C 知 2 2, ,03 3 3B A C A       , 若  0, 1n   ,则  2cos ,2cos 1 cos ,cos2 Cn p A A C         , , 2 2 2 2 2 2 1cos cos cos cos 1 cos 23 2 3n p A C A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5 10 , 2 , 1 cos 2 ,3 3 3 3 3 2A A A                1 1 51 cos 22 2 3 4A         , 2 1 5 2 5, . ,2 4 2 2n p n p                 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