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平谷区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2年平谷区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

ID:603452

大小:647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3-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A. B. C. D. 北京市平谷区 2012 年初中毕业考试 数 学 试 卷 2012 年 4 月 学校 姓名 考场 考号 一 、选择题(本题共 32 分,每小题 4 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 4 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你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下 表中相应的题号下面。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 3 的倒数是 A.3 B. 3 C. 1 3 D. 1 3  2.据报道,2012 年 1-2 月份,我区地方财政收入为 330 000 000 元,将 330 000 000 用科学记 数法表示为 A. 83.3 10 B. 73.3 10 C. 733 10 D. 633 10 3.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4.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 3,4,x,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3. B. x > 4. C. 3 < x < 4 D. 1 < x < 7 5.某校初三(2)班 6 名女生的体重(单位:kg)为: 35 36 38 40 42 42 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等于 A.38 B.39 C.40 D.42 6. 从 1~9 这九个自然数中任取一个数,是 3 的倍数的概率是 A. 1 9 B.2 9 C. 1 3 D.2 3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A.50 B. 65 C. 80 D.50 或 65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复查人 8.在以下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二、填空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9. 2x  + 2(2 6)y  = 0,则 x y = _____________. 10.分解因式: 2 24x y  _____________. 11.如图,在⊙O 中, 60AOB   , 3cmAB  , 则劣弧 ⌒ AB的长为 cm.(不取近似值) 12. 小华将一条直角边长为 1 的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 1),沿它的对称轴折叠 1 次后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 2),再将图 2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沿它的对称轴折叠后得 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 3),则图 3 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腰长为_____________; 同上操作,若小华连续将图 1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折叠 n 次后所得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 n+1)的一条腰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5 分) 13. 计算: 01 9 (π 4) sin302       . 解: 14. 解方程: 2 1 0.2x x   解: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人 A B O E F D A B C 15. 已知:如图,△ABC,D 为 BC 的中点,BE⊥AD 的延长线于 E,CF⊥AD 于 F. 求证:BE=CF. 证明: 16.化简求值: 2( ) ( )x x y x y   ,其中 0x y  . 解: 17. 在市区内,某市乘坐出租车的价格 y (元)与路程 x (km)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1)请你根据图象求出乘客乘坐路程超过 2km 时,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小明从学校出发乘坐出租车回家用了 13 元,求学校离小明家的路程. 解:(1) (2) 18. 如图,在 ABC△ 中, AB BC ,D、E、F分别是 BC 、 AC 、 AB 边上的中点. (1) 求证:四边形 BDEF 是菱形; (2) 若 12AB  cm,求菱形 BDEF 的周长. D F C E B A (1)证明: (2) 四、解答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5 分) 19.如图,一次函数 y kx b 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my x  的图象交于 ( 31) (2 )A B n ,, , 两 点,分别交 x 轴、 y 轴于 D C, 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直接写出点 C、D 的坐标. 解:(1) (2) 20. 已知:如图,在 Rt△ABC 中,∠C=90°,∠ABC 的平分线 BD 交 AC 于点 D, DE⊥DB 交 AB 于点 E. (1)设⊙O 是△BDE 的外接圆,求证:AC 是⊙O 的切线; 得分 阅卷人 x y A B OD C E C O D A B (2) 如果 BC=9, AC=12,,求⊙O 的半径 r. (1)证明: (2) 21. 为了解某校九年级男生的体能情况,体育老师随机抽取部分男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并对 成绩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图 1 和图 2 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1)本次抽测的男生有________人,抽测成绩的众数是_________; (2)请你将图 2 中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3)若规定引体向上 5 次以上(含 5 次)为体能达标,则该校 350 名九年级男生中估计有多 少人体能达标? 解:(3) 22. ABC△ 和点 S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 位置如图所示: 4 次 20% 3 次 7 次 12% 5 次5 次 6 次 图 1 人数/人 20 16 12 8 4 4 10 14 6 0 3 4 6 75 抽测成绩/次 图 2 (1)将 ABC△ 向右平移 4 个单位 得到 1 1 1A B C△ ,则点 1A 的坐标是 ( ), 点 1B 的坐标是 ( ) ; (2)将 ABC△ 绕点 S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 ,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五 、解答题(本题共 22 分,其中 23,24 小题 7 分,25 小题 8 分) 23. 已知抛物线 2 2 3 ( 0)y ax ax a a    . (1)求证:抛物线 2 2 3 ( 0)y ax ax a a    一定与 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设(1)中的抛物线与 x 轴交于 A 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与 y 轴交于点 C , 点 D 为抛物线的顶点. ①求点 A B、 的坐标; ②过点 D 作 DH y⊥ 轴于点 H ,若 DH HC ,求 a 的值和直线CD 的解析式. 解:(1)证明: (2) 24.如下图,抛物线 2( 1)y x k  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与 y 轴交于点 (0 3)C , .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 k 的值; (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存在一点 P ,使得 PA PC 的值最小,求此时点 P 的坐标; 得分 阅卷人 (3)设点 M 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且在第三象限.当 M 点运动到何处时,△AMB 的面积 最大?求出△AMB 的最大面积及此时点 M 的坐标. 解:(1) (2) (3) 25.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ABC 和 DBE 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 ∠A=∠D =30°,点 E 落在 AB 上,DE 所在直线交 AC 所在直线于点 F. (1)求证:AF+EF=DE; (2)若将图①中的 DBE△ 绕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 ,且 0 60 ° °,其它条件不 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⑴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若将图①中的△DBE 绕点 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  ,且 60 180 ° °,其它条件 不变,如图③.你认为⑴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 AF、 EF 与 DE 之间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1)证明: (2)结论:AF+EF=DE .(填成立还是不成立) E F D A B C 平谷区 2012 年初中毕业考试 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2012 年 4 月 一 、选择题(本题共 32 分,每小题 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A D B C B D 二、填空题(本题共 16 分,每小题 4 分) 9.5 ; 10. ( 2 )( 2 )x y x y  11.  12. 1 2 , 2 2 n      . 三、解答题(本题共 30 分,每小题 5 分) 13. 计算: 01 9 (π 4) sin302       ; 解:原式 1 13 12 2     …………………………………………………………………4 分 2  . ……………………………………………………………………………5 分 14.解方程: 2 1 0.2x x   . 解: 去分母, 得 2( 2) 0.x x   ……………………………………………………2 分 解得, 4.x  …………………………………………………………3 分 经检验, 4x  是原方程的解. ……………………………………………………4 分 ∴ 原方程的解是 4.x  …………………………………………............................5 分 15. 证明:∵ D 为 BC 的中点, ∴ BD=CD. ......................................1 分 ∵ BE⊥AD,CF⊥AD, ∴ ∠E=∠CFD=90°. ....................2 分 ∵ ∠BDE=∠CDF,………………..3 分 ∴ △BDE≌△CDF. .............................4 分 ∴ BE=CF...........................................5 分 16.解:原式 2 2 2( 2 )x xy x xy y     ...................................2 分 2 2 22x xy x xy y     2=xy y .....................................................................................................................3 分 ( )y x y  . ..................................................................................................................4 分 ∵ 0x y  , ∴ 原式 0. .......................................................................................................................5 分 D F C E B A 17.解:(1)设射线的表达式为 y kx b  .................1 分 依题意,得 5 2 7 4 . k b k b      , .......................................................... 2 分 解得: 1 3k b , ............................................... 3 分 ∴ 3y x  .......................................................... 4 分 将 13y  代入上式,得 10x  ..................................................................................... 5 分 答:小明家离学校 10km. 18. 如图,在 ABC△ 中, AB BC ,D、E、F分别是 BC 、 AC 、 AB 边上的中点. (3) 求证:四边形 BDEF 是菱形; (4) 若 12AB  cm,求菱形 BDEF 的周长. (1)证法(一) ∵ D 、 E 、 F 分别是 BC 、 AC 、 AB 边上的中点, DE AB∴ ∥ , EF BC∥ . ............................1 分 ∴ 四边形 BDEF 是平行四边形..................2 分 又 1 2DE AB , 1 2EF BC ,且 AB BC , DE EF∴ . ∴四边形 BDEF 是菱形...................................................................................................3 分 证法(二): ∵ D 、 E 、 F 分别是 BC 、 AC 、 AB 边上的中点, 1 2DE AB∴ , 1 2EF BC . .......................................................................................1 分 又 AB BC∵ , 1 1 2 2BD BF AB BC  ∴ . ........................................................................................2 分 ∴ DE EF BF BD   . ∴ 四边形 BDEF 是菱形................................................................................................3 分 (2) 12AB ∵ cm, F 为 AB 的中点, 6BF ∴ cm. ...........................................................................................................4 分 ∴ 菱形 BDEF 的周长为: 4 6 24  (cm).......................................................5 分 四、解答题(本题共 20 分,每小题 5 分) 19. 解:(1)把 3x   , 1y  代入 my x  ,得: 3m  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3y x   ..................................1 分 把 2x  , y n 代入 3y x   得 3 2n   ......................2 分 x y A B OD C E C O D A B 把 3x   , 1y  ; 2x  , 3 2y   分别代入 y kx b  , 得 3 1 32 2 k b k b       , 解得 1 ,2 1 .2 k b     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1 1 2 2y x   ...............................................................................3 分 (2)C 点的坐标为 10 2     , ,D 点的坐标为 ( 1,0) . ....................................................5 分 20. (1)证明:∵ DE⊥DB,⊙O 是 Rt△BDE 的外接圆, ∴ BE 是⊙O 的直径,点 O 是 BE 的中点. ……………………1 分 连结 OD. ∵ OB OD , ∴ ABD ODB   . ∵ BD 为 ABC 的平分线, ∴ ABD DBC   . ∴ ODB DBC   . ∴ OD ∥BC. ........................................................................2 分 ∵ 90C   , ∴ 90ADO C     . ∴ AC 是⊙O 的切线. ………………………………3 分 (2) 在 Rt△ABC 中, 2 2 15AB AC BC =  . ∵ OD∥BC , ,∴ △ADO∽△ACB. .................................................................................................................. 4 分 ∴ AO OD AB BC  . ∴ 15 15 9 r r  . ∴ 45 8r  . ……………......................5 分 21.(1)50,5 次.................................2 分 (2) 画图..............................................3 分 (3) 16 14 6350 25250    (人)..5 分 答:该校 350 名九年级男生约有 252 人体能 达标. 22. 解:(1) 1(10 8)A , 1(8 5)B , ······································································ 2 分 (2)图形略.(图形正确给满分)·····································································5 分 五、解答题(本题共 22 分,其中 23,24 小题各 7 分,25 小题 8 分) 解:(1)证明:令 2 2 3 0ax ax a   . ∵ 0a  , ∴ 2 2( 2 ) 4 ( 3 ) 16 0a a a a        . ...........................................................................1 分 ∴抛物线 2 2 3 ( 0)y ax ax a a    一定与 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 分 (2)①令 0y  ,得 2 2 3 0ax ax a   . 2 0 2 3 0 a x x       , . 解得: 1 21 3x x  , . ∵ 点 A 在点 B 的左侧 点 A 的坐标 ( 1 0) , ,点 B 的坐标 (3 0), ................ 3 分 ②由 2 2 3y ax ax a   ,令 0x  ,得 3y a  . (0 3 )C a , . 又 2 22 3 ( 1) 4y ax ax a a x a      , ∴ (1 4 )D a, ........................................................................................................................ 4 分 = 4 ( 3 ) 1 1 (0 3) (1 4) DH HC a a a a C D             . . , , , . 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 y kx b  ,把点C ,点 D 的坐标分别代入得: 3 4 b k b     , . 解得 3 1 b k    , . 直线CD 的解析式为: 3y x  ......................................................................................7 分 .................................................................................................6 分 24. 解:(1)抛物线 2( 1)y x k   的对称轴为:直线 1x   .  抛物线 2( 1)y x k   过点 (0 3)C , ,则 23 (0 1) k    , 4k   ....................................................................................................................2 分 (2)如下图,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当 P 点在线段 AC 上就可使 PA PC 的值最小.又因为 P 点要在对称轴上,所以 P 点应为线段 AC 与对称轴直线 1x   的交点................................................................................................................3 分 由(1)可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2 2( 1) 4 2 3y x x x      . 令 0y  ,则 2 2 3 0x x   . 解得: 1 23 1x x  , . 则点 A B、 的坐标分别是 ( 3 0)A  , 、 (1 0)B , ............4 分 设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 y kx b  ,则 3 0 3 k b b       , . 解得 1 3. k b      , 所以直线 AC 的表达式为 3y x   . ..........................................................................5 分 当 1x   时, ( 1) 3 2y       . 所以,此时点 P 的坐标为 ( 1 2) , ...................................................................................6 分 (3)依题意得:当点 M 运动到抛物线的顶点时, AMB△ 的面积最大. 由抛物线表达式 2( 1) 4y x   可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 1 4) , . 点 M 的坐标为 ( 1 4) , . AMB△ 的最大面积 1 (3 1) 4 82AMBS     △ ...................................................................7 分 25.解:⑴连结 BF(如图①). ........................................1 分 ∵ △ABC≌△DBE, ∴ BC=BE,AC=DE. ∵ ∠ACB=∠DEB=90°, ∴ ∠BACB=∠BEF=90°. ∵ BF=BF, ∴ Rt△BFC≌Rt△BFE.............................................2 分 ∴ CF=EF. 又∵ AF+CF=AC, ∴ AF+EF =DE ...........................................................3 分 ⑵画出正确图形如图② ...........................................4 分 ⑴成立..........................................................................5 分 ⑶不成立. 此时 AF、EF 与 DE 的关系为 AF - EF =DE. 理由:连接 BF(如图③). ∵ △ABC≌△DBE, ∴ BC=BE,AC=DE, ∵ ∠ACB=∠E=90°, ∴ ∠ACB=∠E=90°. 又∵ BF=BF, ∴ Rt△BFC≌Rt△BFE...............................................................................................6 分 ∴ CF=EF. ..................................................................................................................7 分 又∵ AF-CF =AC, ∴ AF -EF = DE . ∴ ⑴中的结论不成立. 正确的结论是 AF-EF = DE . ........................................8 分

资料: 4.5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