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
专题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学法导航】
1.抓住两个时代主题:20世纪上半期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时代主题逐渐演变为“和平与发展”。
2.理解三个国际政治格局的含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一超多强。
3.认识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联合国。
4.比较二战期间四次国际会议的内容:德黑兰会议、开罗宣言、波茨坦会议、波茨坦公告。
5.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英、法、美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国家,德日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国主义国家。
【典例1】引发局部战争的因素多种多样,局部战争的危害性也不可低估。
请回答:
(1)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和结束后发生的局部战争各一例,并说明其对当时的国际形势的影响。
(2)二战以来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此起彼伏,但并没有演变为新的世界大战,为什么?
答案:(1)二战前:1931~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影响: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二战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印巴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影响:与大国争霸相互交织,加剧了地区和世界形势的紧张。
(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抑制;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有力地制约着战争;美苏两极格局达到均势和核战争的毁灭性。
解析:第(1)问可选择西班牙内战和朝鲜战争为典型例子。第(2)问可以从联合国、反战和平运动、美苏势均力敌方面分析。
【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
1940年12月,罗斯福总统发表“炉边谈话’’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
请回答: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的“姑息纳粹”有什么重大表现?结台二战初期的形势,分析“姑息纳粹”造成的恶劣影响。
(2)从“姑息纳粹”到合作对抗纳粹产生的不同影响中,你能得出什么重大启示? 答案:(1)表现: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纵容法西斯侵略,英法纵容德意的侵略,参与制造慕尼黑阴谋,战争爆发后出现了“静坐战争”;英法操纵的国联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制止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等。影响:侵犯丁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给大国自身造成了重大伤害;给人类带来了一场血腥的战争灾难。
(2)纵容威胁世界和平的行为,就是养虎为患,玩火自焚;大国必须承担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相关责任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才能持久。
解析:第(1)问从美、英、法三国列举史实,“恶劣影响”可以从对大国、弱小国家、人类角度分析。第(2)问从大国的责任角度分析。
【典例3】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要么就是根本不理它。
———自思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军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乒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的祸秧。
——伯思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右图漫画:联合国秘书长交接
请回答: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评价联合国的作用?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3)从上述材料看,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分析其主要症结。
答案:(1)和平与安全。
(2)赞同。联合国在成立后的30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大国间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没有起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原因:一些大国为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
解析:第(1)问考查两个国际组织的宗旨。第(2)问从“未能制止美苏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分析。第(3)问从“不听”“不理睬”角度思考、总结。
【典例精析】
1.(09年全国卷二)1951年,美、英等国在旧金山召开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对日和约。中国、朝鲜、越南被排斥在会议之外,参加过对日作战的印度和缅甸拒绝参加会议,苏联等国拒绝在合约上签字。该和约的签订违反了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解析】.A
【解析】《联合国家宣言》中规定“缔约国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2.(09年北京卷) 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A.《辛丑条约》 B.《凡尔赛和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答案】B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一战后”、“战胜国”、“中国蒙受屈辱”等有效信息限定词。一战结束后,战胜国于1919年召开了巴黎和会。A项发生1901年,排除。C项签署于1943年,排除。D项签署于1945年,排除。一些列不平等条约的通称《凡尔赛和约》,正确选项为B。
3.(09年浙江卷)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A.①② B. 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历史的消极影响,符合题意的应该是②③④。
4.(09年天津卷)巴以矛盾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当前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巴以矛盾的基本原则是
A.以土地换和平 B.按宗教地区分治
C.大国协助解决 D.联合国托管耶路撒冷
【答案】A
解析:B项会计划巴以矛盾,C项过于笼统,D项不符合史实。
5.(09年安徽卷)图4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越南发表的反映当时战争的漫画,能直接体现作者意图的标题是
w.w.w.k.s.5.u.c.o.m
A.“怎么会这样?” B.“糟糕的战争!”
C.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D.法国侵略者的下场
【答案】C
【解析】在20世纪60年代,在越南发动战争的是美国,结合图片内容:飞机坠毁,士兵陷入泥潭,根据题干中的在越南发表,标题应该是C项美国侵略者的命运。
6.(2009年北京文综)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 A.《辛丑条约》 B.《凡尔赛合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答案:B 解析: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山东转让给日本。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最空上看到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这一行动有何意义?
【答案】 (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决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得分)。
解析:第(1)问抓住关键词“一个和谐整体”“德黑兰会议的背景”“罗斯福”等信息。第(2)问从德黑兰会议内容可知,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8.(09年辽宁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的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答案】(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解析:回答第(1)注意关键词“反对一起战争”“加快研究”。第(2)问考查战争客观上带动了科技的发展。
9.(09年天津卷)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
【答案】 (1)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发表《开罗宣言》。
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建联合国
(4)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解析:回答第(1)问注意关键词“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迅速派兵”。回答第(2)问注意信息“1943年11月”“中美英”“讨论中国”,考查开罗会议的内容。回答第(3)问抓住关键词“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国际共同体”。第(4)问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角度分析认识。
10.(09年海南卷)
材料一:表3伊拉克战争大事记
时间
事件
2003年1月22日
欧盟轮值主席西米蒂斯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2003年3月20日
美、英等国对伊拉克发动全面战争
2003年5月1日
主要战事结束
2003年12月13日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被抓获
2004年6月28日
美国占领当局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
2004年10月6日
美国首席武器核查员迪费尔称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5年10月15日
伊拉克新宪法通过全民公决
2007年2月21日
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英国将从伊拉克撤军
2009年2月27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未来18个月之内从伊拉克撤离大部分美军
——据《世界知识年鉴》等
材料二:世界已经失衡。如果有人曾经怀疑美国的压倒性军事实力,伊拉克战争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美国人常常错误理解自身实力的性质,并且错误地由此推断未来……仅仅讨论各国之间的军事不平衡将是误导的。事实表明,即使在这样的表面结构之下,在20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的“9·11事件“宛若划破夏夜星空的一道闪电,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变化的世界。
------摘自约瑟夫·奈《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美国实力与战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界最后十年发生的标志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三个历史事件。
【答案】(1)海湾战争因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而起,伊拉克战争是美、英等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而发动的;美国等进行海湾战争得到了联合国授权,伊拉克战争未得到联合国授权。
(2)如苏联解体、欧洲联盟成立、科索沃战争。
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有关伊拉克战争的信息来自图表,海湾战争信息来自所学知识。第(2)问答的范围从1990至1999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11.(2008宁夏文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难得冬天是气候恶劣的季节。从1月倒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水堵住了泰晤士河口;运载着食品激扬的火车转眼之间救灾铁轨上;驶往巴黎的运煤船被冰块堵在水上航行不得。在柏林……作为应急措施,每户德国家庭分配到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事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完。政府和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际,就像一具幽雅的尸体”。 ——摘编自(英)•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材料二 我无须对诸位说:世界局势很严重……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注意。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这是欧洲人的事情,最初的意见应该由欧洲提出……这个计划必须是联合性质的,假使不能商得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得商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摘自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1947年6月5日)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的尸体”的原因。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答: (1)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1947年冬季的恶劣气候使民众生活进一步恶化;人们的心理受到冲击。 (2)影响:西欧各国进一步向美国靠拢;加速了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联合与结盟;客观上有利于西欧走向联合;遏制社会主义的影响。 解析:回答第(1)问注意关键词“1947年”“一棵树作为取暖之用”。第(2)问可以从经济、政治角度考虑答案。 12.(2008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有何不同? (2)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 答: (1)追求:和平与安全。基础:国际联盟建立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联合国建立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 (2)联合国成员国多,世界主要大国都参加了联合国;国际联盟主要被少数西方大国控制,在联合国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解析:回答第(1)问从宗旨、战争的性质分析答案。回答第(2)问要从发展中国家数量考虑。 【专题综合】
一、一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行怎样的经济政策?一战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表现?
1.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政府对经济不干预。
2.一战中,各国为达到“总体战”的要求,国家开始对经济干预。
3.表现:各国建立起一整套专门的机构,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定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着哪些内在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与二战爆发有何关系?
1.存在的矛盾:(1)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对德国的处置,激起了德国的复仇心理,希特勒利用这一矛盾上台后,就公开撕毁了凡尔赛和约。(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英法在对德和约和称霸欧洲方面存在矛盾,美国同英日争夺远东问题上矛盾重重。(3)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帝国主义宗主国间的矛盾,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重新高涨。
2.与二战的关系:该体系是以帝国主义实力对比和宰割战败国为基础,重新瓜分世界的。30年代,随着德、日法西斯的上台,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二战爆发。
三、一战至二战期间,欧美主要的矛盾有哪些?30年代至二战期间,这些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1.矛盾及其原因: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之间的矛盾。
2.变化:主要是由过去的几种矛盾转化为法西斯同盟国家与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矛盾。
3.变化的原因: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德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与意大利结成同盟对外侵略扩张。不仅加剧了同英、法、美之间的矛盾,而且也加深了同苏联之间矛盾。后两者由于反法西斯的共同目的,二战中结成同盟,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4.最大影响:这一矛盾的变化,大大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典例1】二战期间,德日法西斯的疯狂侵略和血腥屠杀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回顾那段痛苦的日子,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警惕个别国家右翼势力的危险举动和恐怖主义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该集中营。在瑞典、英国、波兰等许多国家,1月27日已经成为大屠杀遇害者的法定纪念日。1996年,德国也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告诫人们要永远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图1 一群犹太人正被赶往奥斯维辛集中营 图2一名女子在英国爱丁堡点燃蜡烛,纪念 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56周年。 材料二 《联合固宪章))第一次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类身历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弘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法西斯反人类政策。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威辛集中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国际社会为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进行了哪些努力?效果如何? 答案:(1)种族灭绝政策。战争的教训是惨痛的,警示后人不忘战争;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防止战争悲剧重演,维护和平。 (2)成立联合国:调解斡旋国际争端、倡导裁军和军备控制、组建了维和部队。在维护国际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到了少数大国的控制和挑战。反战和平运动兴起;对制止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基础。 解析:回答第(1)问注意关键词“奥斯威辛集中营,共有110万人被杀害”。看法可以从战争的教训方面分析。第(2)问考查联合国、裁军、反战争和平运动等。
四、什么是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1.雅尔塔体系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
2.三者之间的关系:雅尔塔体系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说来,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五、朝鲜战争的性质和对各交战国的影响
1.性质: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而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斗争的继续。
2.影响:(1)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韩国跟随美国加入资本主义阵营,朝鲜加入社会主义阵营。(2)对美国的影响: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失败。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同美国进行了三年战争,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3)对中国而言: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持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对中美而言: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5)对日本而言:利用朝鲜战争,经济迅速复苏,军国主义有所抬头。
【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日本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
材料二 “1950年7月,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声称台湾未来的地位须经联合国决定。”
——《战后美国史》
(1) 材料一中的“三国”是指哪三国?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一的积极意义。
(2) 材料二中杜鲁门为什么“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答案:(1) 三国:中美苏。
意义:三国一致合作战胜日本,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依据该宣言中国收回被日本窃取的台湾,有利于中国的国家统一。
(2) 原因: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对新中国进行威胁和遏制。
后果:造成了海峡两岸的分裂,阻碍了中国的统一。
解析:回答第(1)问注意“开罗宣言”,三国指美苏中。台湾是中国领土被国际法承认。第(2)问从朝鲜战争和台湾问题角度分析。
六、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阻碍和平和发展的因素也很多,当前有哪些因素制约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又有哪些因素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不利因素:(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新殖民主义的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扩大;(3)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处于形成阶段,世界局势出现许多不稳定因素;(4)种族歧视;(5)恐怖组织、极端组织和邪教组织;(6)毒品泛滥;(7)法西斯极右势力沉渣泛滥;(8)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9)领土纠纷;(10)能源危机;(11)局部战争不断等。
2.有利因素:(1)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2)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3)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第三世界联合,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极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5)中国经济崛起,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典例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3年3月1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夜,著名的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伦敦《金融时报》发表《欧洲的力量太强大不能忽略之》的文章,指出,“忽略法德且把他们指责为老欧洲是美国策略上和事实上的一个错误”。“法德代表的恰恰是新欧洲,因为从1870年到1945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而法德轴心共同推动的欧洲整合,一直到现在对整个欧洲都有强大的吸引力。”
材料二:欧洲世界千余年来纷争不已,但今天的欧洲内部很难设想还会发生大规模战争,其中的原因恐怕就与欧洲人从战争中学习到了反对战争的观念和方法有关。
请回答:
(1)列举“1870年到1945年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并分别说明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2)“法德轴心共同推动的欧洲整合”所指何事?试指出其进步意义。
(3)就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关系的历史变化谈谈你对处理国际关系取向的基本认识。 答案:(1)1870年普法战争,因为德意志统一妨碍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两大军事集团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因为德国法西斯的疯狂侵略扩张。
(2)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相关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欧洲和世界和平与繁荣。
(3)战争、对抗必然两败俱伤;和平、合作才能共享繁荣。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原因。第(2)问要从“法德整合”角度分析二战后法德联合进而发展到欧洲联盟。意义部分从对欧洲和世界角度分析。第(3)问涉及法德关系从宿敌到联盟及其影响。 【专题突破】
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了三对基本矛盾,即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是列强间的主要矛盾。从不同角度探究一战,如1题。
1.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作用。
(4)概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总趋势和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答案要点:
(1)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
(2)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出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使人们更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
(3)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使安理会能有效地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4)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局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动荡并存;超级大国插手别国事物和地区争端,在两极格局下掩盖的一些矛盾爆发,导致局势冲突和战争不断。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并进行归纳的能力。对材料一的内容前后进行比较,容易归纳出格老秀斯提出的两项原则的积极意义。解答第(2)问时,先将材料一、二的观点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的新变化。即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对变化原因的回答,需要回顾《国际联盟盟约》产生的历史背景。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制订。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使人们更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因而才有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并建立国际组织维持和平。第(3)问中,《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在历史和政治学科中都有要求,只要知道就能回答。有关安理会的内容在世界史中是用小字表述的。对第(4)问的回答,在世界史“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一节中有明确的阐述,只要进行概括即可。同时,也可以从时政的角度进行分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内容角度探究这一体系,如第2题。
二战摧毁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削弱了英法两国,使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壮大;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战后殖民体系崩溃。认识二战的影响,如。
2.阅读下列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三段史料:
材料一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材料二 伊克斯日记记载了1941年9月美国部长联席会议的情况:“话题转到俄国的黄金储备上来……显然我们是在力求乘他们的黄金没有靠罄之前全部把它弄到手。以抵偿我们提供的货物。从此刻起,我们对苏联采取了租借法案。
材料三 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斯福私下的反映是:“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主国家”指的是哪些国家?罗斯福的这个口号表明什么立场?
(2)材料三中,丘吉尔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
(3)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采取了一些什么政策?美国采取这种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答:
(1)指受法西斯侵略的资本主义国家。表明美国向上述国家提供军事援助。
(2)丘吉尔意在让美国为维护英国利益不惜冒对日作战危险。罗斯福不愿仅为英国的利益对日作战。
(3)尽量避免过早同法西斯国家交战。利用战争机会发展经济,增加黄金储备以发战争财。出发点是维护美国的利益。
解析:回答第(1)问注意信息“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爆发。第(2)问关键词“香港、印度等不放心”“ 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任何借口”。第(3)问多从美国利益角度分析。
雅尔塔体系是美、英、苏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从二战后美苏关系探究雅尔塔体系下战争与和平,如第3题。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总统威尔逊宣称)总统再也不能像在我国如此之长的历史中那样仅仅是个国内人物了。我国在力量和资源上已经上升到头等地位,从今以后,我们的总统必须永远是世界列强领袖之一,……我们要把他看做是每时每刻都在担任海军总司令的人物,他可以命令我们到世界任何地方去。
----摘自布鲁斯特.C.丹尼《从整体考察美国对外政策》
材料二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要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就不理睬它。
材料三 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尚可予人深刻印象……但它在普遍裁减军备方面却一事无成。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威胁……然而,可以论断,联合国主要的贡献在于制止苏美之间发生直接冲突。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有助于防止两个巨人迎面冲突。结果,种种危机愈演愈烈,成为剧烈的争吵,但未形成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祸殃。
----材料二、三均摘自伯恩斯.拉尔夫《世界文明史》
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美国倡导建立国联的真实目的。
(2)据材料二、三,指出作者对于国联和联合国在制止国际危机方面的分析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从材料二、三中看,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分析其原因。
答:(1)目的:依仗美国的经济优势,向世界各地扩展势力,取得在国际事务中的霸主地位。
(2)分析基本正确。理由:20世纪30年代,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起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比较客观、辨证地指出联合国在成立后的三十年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美苏矛盾,但在防止美苏发生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3)问题: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原因:一些大国为谋取霸权推行强权政治,无视有关国际公约。
解析:第(1)问的关键词有“力量和资源上已经上升到头等地位”“ 世界列强领袖”。第(2)问的关键词有“制止美苏直接冲突”“防止美苏迎面冲突”。回答第(3)问注意关键词“不听”“不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