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高考二轮复习历史全案
专题六 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
第三讲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学法导航】
1.本专题重点掌握知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本专题的阶段特征:孙中山在反清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借鉴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创立了三民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那一时代最进步的思想。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思想体系,这就是毛泽东思想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三大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3.误区提醒:
(1)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不敢明确反帝,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2)三民主义的地位: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政治革命);民生主义是革命的补充(社会革命)。
(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的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两者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政治纲领。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要求
(4)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指导思想是新三民主义,不是旧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5)四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不同:三民主义重点解决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后,最终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问题;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如何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问题;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6)四大理论成果的目标:三民主义的目标:资产阶级革命,使中国人民醒过来;毛泽东思想的目标: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觉醒;邓小平理论的目标: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标: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引导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7)中国共产党树立的五面理论旗帜:党的一大,树立起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党的七大,树立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五大,树立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党的十六大,树立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党的十七大,树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旗帜
【典例1】右图是1979年2月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邓来了”。对于“邓来了”,美国政界议论纷纷 下列是议论比较多的话题,其中合乎中美关系长远发展的是:w.w.w.k.s.5.u.c.o.m
①正常化关系 ②国家利益
③资本主义分子尼克松、共产主义分子邓 ④中华文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③项说法错误,尼克松任职于1969—1972年间,排除含③的选项。
【典例2】毛泽东曾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中共“高明些”的表现有 ①工农武装割据 ②一国两制 ③大跃进运动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⑥科学发展观
A.① B.①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⑥
答案:D 解析:③项属于左倾错误造成的,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③的选项
【典例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军队建设、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等理论C.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D.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斗争的理论
答案:D 解析:毛泽东思想是一个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体系,它不包括毛泽东个人的一些错误思想 【典例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公选,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解析:第(1)问中的答案来自“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中华民国宪法”信息的概括 回答第(2)问,一方面要靠材料信息“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另一方面要结合教材所学的知识 第(3)问要分析三民主义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归纳其影响
答案:(1)民权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2)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变化的原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3)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成为当时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典例精析】
1.(2008广东理科基础)“各班会党日昌明,……男子共和争促进”。该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会党”“共和”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会党在辛亥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 B、C、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2008山东基本能力)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一九九二年”信息,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A项发表于1978年,C项发表于1981年,D项发表于1980年,排除。正确选项为B项 3.右图是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先生 A.投身维新变法运动 B.领导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C.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 D.领导北伐战争 答案:C 解析:从图片反映的信息来看是孙中山在革命受 到挫折以后提出来的,选项A与史实不符,错误。选项B的说法错误,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都受到了挫折,不正确。北伐战争时期,孙中山已经逝世,选项D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选项C反映了孙中山先生在接受了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后提出来,并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4.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中华民国 ①提倡女权 ②主张男女平等 ③倡导女子关心国事 ④消灭了性别歧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妇女权力,反映了对特殊人物和弱势群体的考查特点。根据1912年和“匹妇有责”可判断辛亥革命后女性权力意识的觉醒,①②③符合材料,④说法不符合史实且与材料无关 5.1912—1919年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 A.重工业发展迅速 B.轻工业发展迅速 C.民族工业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D.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答案:B 解析:本题的重点落在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上。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6.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B.新民主义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武装斗争的主体是工人阶级
D.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
答案:C
解析:“延安时期”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一系列文章,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C项不符合史实,它属于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范围的问题
7.下列事件促进了新中国“一五” 计划建设的有
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②中国共产党“八大”的召开
③“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提出 ④“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A
解析:“一五”计划建设发生在1953—1957年;①项是1954年;②项是1956年;③项是
1960年;④项是1958年
8.近代中国思想界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答案:D
解析:洋务运动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照搬了西方的生产技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创,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相结合,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
9.毛泽东的诗词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下列诗句反映的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③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④虎踞龙山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①②④③
答案:B
解析:解题时要理解诗歌的含义及与历史事件的联系,①表述红军的长征 ②表述的是井冈山斗争 ③表述的是南京长江大桥 ④表述的是解放南京
10.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下列各项中,与此不相关的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三反”运动
C.“五反”运动 D.1957年整风运动
答案:C
解析: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建国后的“三反”运动、整风运动旨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五反”运动是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的,不是党政机关,答案为C
1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答案:D
解析:B项主张与“特色”矛盾,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C项与邓小平理论矛盾。毛泽东的特色革命道路主要是“工农武装割据”;邓小平理论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四项基本原则”等,这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符合。A项具有迷惑性,但不是“根本的共同点”。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其主要解决的是
A.如何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
B.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围绕“和平与发展”、“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问题
D.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答案:D
解析:A项内容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B和C项符合邓小平理论的主张,“三个代表”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故选择D。
13.2008年5月13日,四川大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迅速组织官兵奔赴灾区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图为地震重灾区北川县的救援现场。这一画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个方面的内容
A.中国先进的生产力
B.中国先进文化
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答案:C
解析:“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十一届三中全会继承了中共八大的正确探索,同时又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全新的思想,其新思想主要表现在
A.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C.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能力,A项是八大的内容,B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决策,C项中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D项是十三大的决定。故选择B。
15.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刊出了陈锡添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文章活灵活现地再现了邓小平1992年1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考察期间的音容笑貌和言谈举止。此后几天,《养城晚报》、《文汇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多家报纸纷纷予以摘登、转载 一个春天的故事由此传遍神州大地。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春”是指中国
A.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B.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C.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D.迈开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答案:D
解析: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后来,在其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春”指的的D项
16.(2008北京文综)主题发言四:世界伟人邓小平
发言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4)请解读上引②、③、④论断,完成主题发言稿
(提示:下文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要求:观点正确,内容具体)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定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
。
关于新时期的外交,
。
总结:
。
解析:从内容或作用角度作答,观点正确,内容具体,可参照“举例”的模式
答案:关于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为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
关于新时期的外交:新时期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这种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既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总结: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专题综合】
一、(1)孙中山的新、旧三民主义思想有什么异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如何?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主要区别?
1.相同点:(1)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2)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3)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
2.不同点:(1)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主张反对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2)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只有自由平等等空洞口号;新三民主义赋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3)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的内容
3.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两者紧密相联
4.区别:(1)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这表明新三民主义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典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告诉)于君(国君),发仓廪以赈(救济)之?而私以尔食馈(救济)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恩惠),而见(显示)已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 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三 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 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实施救济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主张所体现的思想观念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民生主张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重视解决民生问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
解析:第(1)问,孔子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救济体现了“仁”的思想,个人实施救助可能会损害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回答第(2)问要着眼于两人的不同点,从康有为所处的时代和其观点主张等角度分析原因。第(3)问要抓住材料中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这一关键信息来分析原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民主”问题的措施要紧扣问题中的时间“自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这实际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
答案:(1)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体现了等级观念。(2)特点:社会福利制度化,强盗政府救济与社会救济相结合,救济与教育相结合,同时又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3)原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和革命的成败。措施:没收官僚资本,掌握国家经济命脉;进行土地改革,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领导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
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都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是什么?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中心城市革命道路,“走自己的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走俄国人的路”是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走自己的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启示:革命和建设,既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还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典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和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此后,三十税一遂成为汉代定制。文帝时还将丁男徭役减为三年征发一次。农业得到发展,粮价大大降低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的两幅漫画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08年7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西汉前期统治者采取的发展农业的措施是如何促进农业发展的?
(2)根据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遭遇了怎样的挫折?带给我们怎样的教训?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谈谈30年来我国为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采取的措施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30年来我国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
解析:第(1)问抓住西汉前期统治阶级采取的发展农业的措施及其作用即可回答;第(2)
问注意从两幅图片中提取信息;第(3)问要从题目要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作
答;第(4)问概括材料中我国发展农业的各种措施及其经验教训即可
答案:(1)大幅降低租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缩短徭役的时间,保
证了农业劳动的时间 (2)挫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极大地破坏了农村生产力,挫伤
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教训: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规律,变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当时生产
力发展水平 (3)政治上,建立村民自治制度;经济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减免农
业税;文化上,科技兴农。(4)基本经验: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首位,强化农业的基础
地位;推进农村体制创新,解放农村生产力;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
活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任答三点即可)
三、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理论成果有哪些?它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作用?
1.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作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引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一次历史性巨变;毛泽东思想引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创建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邓小平理论引导中国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典例3】在2007年l0月15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上,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和1979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2007年2月7日京西社区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以上述两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什么?各有何现实意义?
材料二 江泽民说:“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确立
了社会主义制度 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005年7月31日中国军网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所发表或提出的重要论著或理论
材料三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07年lO月15日中共十七大报告
(4)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必须继承和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所开创的哪些政治、经济路线或政策?
答案:(1)①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即将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引发中国社会的巨变。②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邓小平的指导下,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上
(2)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②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先导,也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旗帜,也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3)①大革命时期,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②大革命失败后,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③抗战时期,先后发表《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
(4)路线、政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解析:回答第(1)问注意关键词“1949年”“毛泽东”和“1978年”“邓小平”,归纳毛泽东和邓下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就 第(2)问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意义的记忆能力。回答第(3)问注意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限制时期为1921—1949年间,列举毛泽东的成就。第(4)问考查考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就的理解能力
【专题突破】
三民主义明确提出民权主义与《人权宣言》中“天赋人权”的内容是不同的。旧三民主义的民权只为少数人所有,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从民族、民权、民生方面探究三民主义,如1—3题
1.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答案:C
解析:五色旗旗面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即所谓“五族共和”。故选择C
2.“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中的“先行者”指的是
A.洪秀全 B.梁启超 C.孙中山 D.毛泽东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废两千年帝制”、“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等可以判断对联中的“先行者”指的是孙中山
3.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初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都致力于发展民族工业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民族工业这两次发展的相同原因包括
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指导 ②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③中国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 ④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材料给出的是民族资本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初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获得一定发展的史实,要求对这两次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进行概括,联系相关史实可知B是正确的。②与史实无关,排除含②的选项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因而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总结。同时,毛泽东思想是一个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体系,它不包括毛泽东个人的一些错误思想。探究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及评价,如4—6题
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恢复遭受战争破坏的农业生产 B.团结一切团结的力量
C.重新划分根据地的阶级成分 D.执行国民政府的行政命令
答案:B
解析:题干考查的是抗战时期的双减双交政策。战争未结束,谈不上恢复经济,故项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该政策是中共创造的,与D项无关。而当时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因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除汉奸以外的一切人包括地主),建立、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当时的主要任务,故C正确
5.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答案:C
解析:A项错在“已经”,当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只是基本完成,B项错在“彻底”,D项是1954年,不符合题意
6.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6.B 解析:本题考查1950年前的“三面红旗”,题干是问“纠正”的“主要原因”,正是1958年的三大错误,造成了1959至1961年的三年严重经济困难。而A忽视了大跃进,C是1960年“纠正”本身的表现,D是“左倾”错误的继续,与“纠正”无关
“南方谈话”是一个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它把邓小平理论提高到了新高度,也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并形成体系。探讨新时期的理论,如7—9题
7.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邻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答案:B
解析:考查对外开放的史实,珠海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中央对它们实施优惠政策,A作为地理因素不是“主要”原因,C和D在珠海都不具备
8.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 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 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答案:B
解析:本题的解题思路是:首先由题干中的信息“修筑大京九铁路”和“上世纪90年代”可判断本题考查的时间范围;其次,题目的问题是变现实的“主要原因”,比较可判断A、B、C三个选项B是最主要的,D项有一定的迷惑性,但它是修建大京九铁路的目的不是原因
9.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
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答案:B
解析:考查中国几个重要城市,A和C数量有限,分别为5个和14个,D项不能构成城市数量增加的原因,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得非农经济发展迅速,中小城镇随之迅速发展,因此选择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