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
加入VIP免费下载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

ID:60410

大小:11.8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5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① 人民生活相对贫困,限制了购买力水平; ②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③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打破了供求平衡; (3)直接原因:股市投机,股票哄抬,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2、经济危机爆发的标志:1929年10月下旬,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3、经济危机爆发概况 (1)首发于美国: 银行倒闭 (金融危机首先发生) 工商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破产  (2)波及全世界: 体现:美国开始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                    依赖美国资本  依赖外贸 原因: ① 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纽约是世界金融中心,对各国经济和世界市场有重要影响; ② 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最主要原因) 4、经济危机的特点 (1)来势特别猛; (2)波及范围特别广; ① 经济范围:信贷货币危机、工商业危机、农业危机并发交织; ② 地域范围:从美国蔓延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殖民地半殖民地等不发达国家; (3)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年到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 (4)破坏性特别大: ①“大萧条”、“大危机”成为这次危机的专有名词; ② 美国、德国的工业生产打击最大; (5)影响特别深远: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从而影响国际关系日趋紧张; 5、经济危机的影响: (1)从局部看,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① 各国政坛丑闻不断,政府信誉扫地; ② 广大人民强烈要求发问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阶级矛盾尖锐; ③ 法西斯分子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2)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危机四伏 ① 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国际争夺,矛盾日益尖锐; ② 资本主义列强加紧掠夺,激化了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③ 导致20年代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局面结束,促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走向崩溃; (3)促使垄断资产阶级政府纷纷寻找出路,引起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 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发展为民主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③ 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统治,推动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美国: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 (1)胡佛政府“放任自由”的传统经济政策,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2)人民希望一上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政策,改善经济状况; (3)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美国第32任总统: ① 时间:1932年秋,总统大选取中获得广泛支持; ② 口号:“新政”为竞选口号; ③ 就职:1933年初,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 2、新政目的 (1)直接目的:尽快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克服严重的危机; (2)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3、新政内容 主要措施 具     体     内     容 备         注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①下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建立诚信机制; 新政首要措施 ②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①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各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 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调整了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新政的核心措施 ②规定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 ③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 缓和劳资矛盾; 调整农业政策 ①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政府补偿农民损失; 有利于调整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②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推行“以工代赈” ①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调整了产销矛盾;缓和了劳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②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与苏联的计划经济相似,但并不等于美国是实行计划经济。 4、基本认识 (1)突出特点: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是“新政”与传统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最显著不同点) (2)新政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成功根源:调整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4)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5、新政影响 (1)经济影响: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2)政治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 (4)重要影响: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斗争创造了条件;  ※ 综合归纳: 1、罗斯福新政之“新”: (1)新的理论政策:由放任自由的传统经济政策到政府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凯恩斯主义); (2)新的特点:政府全面干涉国家经济; (3)新的起点: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美国能够避免法西斯专政、维护民主制度的原因: (1)从历史进程看: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专制影响较小; (2)从政治制度看:具有较完善的民主制度,“三权分立”能有效防止独裁; (3)从经济实力看:一战后掌握了经济霸权,金融力量雄厚,国家有能力干预经济;(最主要) 3、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对比: 项    目 苏 俄 新 经 济 政 策 美 国 罗 斯 福 新 政     不同点 主要 目的不同 巩固工农联盟,实现社会主义过渡; 摆脱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侧重点不同 侧重农业; 侧重重工业; 实施手段不同 减轻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反映实质不同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保证私有制的前提下,运用计划经济手段,发展资本主义;   相同 点 ① 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 都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③ 都对世界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模式; ④ 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