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文化
加入VIP免费下载

明清时期的文化

ID:60442

大小:14.6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明清时期文化的特点;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的著作成果;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明清小说;《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利玛窦与西学东渐。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理学的演变及早期民主启蒙思潮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对其中反映的观点进行正确分析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明朝中叶,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2.明传奇和明清小说蓬勃发展,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产生了激烈的撞击,一些领域开始注意吸收来自域外的学说和技术。   教学要点   一、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1.程大位的《算法统宗》  2.明安图及《割圆密率捷法》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2.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3.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4.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三、理学的演变  1.程朱理学的盛行  2.王阳明的心学   四、进步的思想家  1.反封建的思想先驱李贽  2.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3.顾炎武的经世致用思想  4.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   五、明传奇和明清小说  1.明传奇  2.明清小说   六、类书、丛书的编纂  1.《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  2.《四库全书》   七、西学东渐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科学技术新成就和科技巨著;具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明清小说。   本节难点:理学的演变;对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的评价。   二、讲述本节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回忆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及这一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由此引入新课。鉴于本节知识点较多,且部分内容已在初中学过,教师讲述中应按照高中教学的要求,侧重于重点问题的分析。   三、“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一目,应讲明四点。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此内容初中已学过,教师可围绕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强调其总结性及其在世界上的影响。该书不仅对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进行了全面总结,是古代医药学的集大成之作,而且是一部生物分类学的经典之作。它所采用的药物分类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本草纲目》于16世纪末刻版印刷后,很快流传到日本、朝鲜,先后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   2.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这部书是农学著作的集大成者。因初中已学过,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其主要内容及成就,并紧扣教材归纳:全书60卷,60万字,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等12类,对有关农业生产问题,从政策、制度、生产技术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论述,所以教材指出:“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该书的一个特点是吸收了西方的科技知识。该书水利类中引《泰西水法》两篇,其中讲汲水具三种:龙尾车、玉衡车、恒升车。后两种和我国传统汲水具(筒车、翻车)相比,由于使用了活塞,科技水平较高。其中恒升车至今仍在我国的北方一些农村使用。   3.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此部分内容因初中学过,亦可围绕教材所述引导学生回忆。首先,该书是一部地理学巨著:徐霞客三十余年间,走遍了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该书即他对祖国地理、地质进行深入考察的科学记录。其次,该书在科学上的贡献最主要的是它记录和揭示了我国西南广大石灰岩地区溶蚀地貌的特征。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对此种地貌进行大规模考察的人,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4.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此部分内容初中学过,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重点要让学生概括了解本书的内容及其学术地位。本书的内容是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其学术地位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四、“进步的思想家”一目,应讲清四个问题。   教师首先应指出,明朝后期一些进步思想家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时代特点,具有民主的因素。此目内容大部分初中学过,应重视理性分析,避免简单重复。   1.反封建的思想先驱李贽。这部分内容初中已学过,教师可在引导学生回忆的基础上,依据教材分三方面进一步分析。第一,批判孔孟儒家思想。他说自己写《焚书》的目的就是将《论语》《孟子》的疵谬逐一揭发。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不应以孔子说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因而表现了强烈的反传统、反教条的精神。第二,批判程朱理学。他揭露了理学家的虚伪,说“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对假人、假言、假事、假文深恶痛绝,要求“真心”“真人”。这是要求个性解放的表现,在当时独树一帜,引起震动。   2.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可依据教材,分三方面分析。第一,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指君主争夺帝位时对天下之害,“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指君主得帝位后只图个人享乐而对天下之害。这里,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激烈的揭露和大胆否定,不但在当时引起震动,而且推动了以后民主启蒙思想的兴起。第二,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他不是主张废除君权,而是主张限制君权,因而提出改革君主专制的办法。他提出君臣共治天下,反对将君主作为绝对权威,这已不是“君为臣纲”的旧规范,而颇具民主色彩了。第三,他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反映了明清之际工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   3.顾炎武的经世致用。依据教材,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他注意对现实的迫切问题进行研究。每到一处地方,均详细调查有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提倡实学,这种学风是值得提倡的。第二,反对君主专制政治,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他把亡国和亡天下区分开来。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则是所有人的事了。这段话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4.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依据教材,从三方面分析。第一,他具有唯物主义观点。他对“气”和“理”关系的论述肯定了精神性的理依赖于物质的气,认为“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反对程朱理学关于物质实体之外,有所谓精神性的“理”存在的说法。在道、器关系上,他认为器是第一性的,道是第二性的。这是唯物主义观点。第二,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世界上的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如水是一种物质,遇寒结成冰,遇热化为汽。他认为事物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这些,都反映了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第三,具有发展的观点。王夫之用发展的观点看历史,批判传统的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趋势,是有历史规律可循的,由上古的野蛮变成后世的文明就是历史的规律。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是进步的。因为郡守、县令如果“残民”就可以罢免,而分封制下则不能变更。他这种发展的观点很可贵。最后教师应指出,王夫之的思想是对理学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否定。   七、“明清小说”一目,应讲清两个问题。   一是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二是六部小说的特点。第一,关于明清小说产生的背景,教师首先应指出,明清小说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元曲并称,是明清文学的代表。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话本是说书人的底本,在说书人口头创作过程中,不断增加生动的故事情节,加工后的底文便作为书写文学在社会上独立流传,成为小说。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第二,关于六部明清小说,教师可让学生按教材所列表格的诸方面谈自己的认识,最后按表格内容掌握。   六、“类书丛书的编纂”一目,应讲清两个问题。   1.《永乐大典》和《古今图书集成》。(1)关于《永乐大典》,教材从时间、主持人、性质、数量几方面进行介绍。教师可补充说明:《永乐大典》是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规模很大,动用官员、文士两千多人,总计三亿七千万字,它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比法国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均早300年。其中所引材料一字不改,保存了宋元前大量文献资料。可惜的是因数量太多,未能刻版。正本约毁于明亡之时,副本至乾隆时尚存9 678册。后因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两次浩劫,《永乐大典》只剩64册。解放后,经多方搜集,现藏215册(世界上现存三百七十多册)。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教师可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关于《古今图书集成》,教材从时间、性质、数量、价值几方面作了介绍。教师不必再补充。该书是我国现存的一部规模最大、体例最好、用处最广泛的类书,全书一亿六千万字,比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多三四倍,是查找康熙前各种资料最主要的工具书之一。最后,通过对以上二书的介绍,请学生看教材注释,归纳类书的特点。   2.《四库全书》。教材从时间、主持人、性质、特点、数量、价值几方面进行了介绍,教师可稍加补充。乾隆编此书的目的,在于他认识到继承和发扬封建道德文化,有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故提倡文治。此书是规模庞大的丛书,收有图书3 461种,79 309卷。篇幅之多可谓集我国古籍之大成。该书对以往学术作了较全面的总结,保留了大量古籍,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重要贡献。教师同时应指出,由于该书是官修书,乾隆帝对不利于封建统治、不利于清朝的图书内容,大肆禁毁。修书期间,全毁两千四百多种,抽毁四百多种,即使收录其中,亦有很多文字被删削、窜改。   七、“西学东渐”一目,应讲清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新航路开辟后,随着欧洲传教士东来,我国与西方思想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直接接触和交流。首先,教师应分析西方传教士来华的目的。16世纪中期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在西欧、北美势力缩小。为了扩张势力,天主教建立了耶稣会,作为传教组织。由于西方的新教势力强大,耶稣会转向东方发展。真正为其在中国传教奠定基础的人是利玛窦。其次,分析利玛窦为何能在中国站稳脚跟,获准留北京传教。主要包括他用西洋器物引起明神宗及官绅们的兴趣;广泛结交朝野人士;语言、装束顺应中国的习惯,重视学习中国语言文化;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因此,他得以在中国顺利开展传教活动。利玛窦前后在中国活动近三十年,他在传教的同时,把西方文化带到了中国。依据教材,可从五方面进行介绍。比如,天文方面有《乾坤体义》,数学方面有《几何原本》和《同文算指》,地理学方面有《坤舆万国全图》,还带来了乐器西洋琴、西洋画圣母像、天主像等。据统计,利玛窦在中国期间著书多达二十余种,其中自然科学方面的十余种,对西学东渐起了突出的媒介作用。随着西方传教士大量来华,明清之际出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高潮。为了在中国传教,利玛窦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和儒家经典,并传回欧洲。他曾译《四书》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以后,在华传教士进一步把儒学介绍到西方。中国儒家经典和历史著作在当时欧洲有广泛的影响。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了解利玛窦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与冲突。最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利玛窦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宣传西方文化知识只是他为顺利传教而采取的方法,传教才是他的目的。尽管如此,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对我国思想界、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是有进步作用的。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