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统治1
加入VIP免费下载

秦朝的统治1

ID:60451

大小:6.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      时    教     案           总第 09课时 课     题 秦  朝  的  统  一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秦国完成统一的措施与过程;分析统一的历史条件与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意义。难点:如何看待秦朝长城的修建。 备     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 秦汉时期引言分析: 1.秦汉王朝在中国史上的地位:(1)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3)开创的制度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沿袭。 2.秦汉王朝在世界史上的地位:(1)成为几个并立的强大政权(孔雀王朝、古罗马、安息和秦汉)和东方文明中心;(2)中外文化双向互动(既传播又吸收)。  新课引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就是秦朝,它是一个短暂却影响深远的王朝,也是一个充满罪恶却建树颇多的王朝,人们总是对它忧喜交结、毁誉参半,这就是  教学过程: 第一节  秦朝的统治 一.秦朝的统一 1.历史条件(课本) (1)基础:生产力提高,民族联系加强,有必要的社会基础。 (2)民心:春秋战国长期战乱,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实力: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超过其他国家,具备了统一的条件。 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分析 (1)客观需要: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生产力提高,各地联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社会基础);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郡县制,有的实行中央集权制,为大一统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长期战乱,民不聊生,人民渴望统一(民心所向); ④各地联系加强,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⑤长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局面。 (2)实际可能:秦国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较强; ③秦国统治者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战略; ④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2.统一措施 (1)搜罗外来人才(谋臣良将)。 注意:关于秦国搜罗的外来人才,据不完全统计,统一前,秦国知名的客卿有茅焦、尉缭、王翦、王贲、蒙恬、蒙毅、李信、昌平君、昌文君、王绾、冯劫、王离、赵亥、冯无择、五戊、赵婴、宗胜、隗林等二十多人。另李斯的《谏逐客令》也使秦王重新重视对客卿(外来人才)的安抚与重用。 (2)部署统一策略(远交近攻:张仪的“连横”)。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 3.统一过程 (1)统一中原:灭东方六国。 (2)平定边疆。 ①南方:开凿灵渠(目的:保证南征大军军粮供应;意义:促进岭南开发,加速民族融合;广西兴安,史禄,长江和珠江,陡门——船闸);统一越族;设置三郡(桂林、象郡在广西;南海郡在广州)。 ②北方:击退匈奴;取得河套;修筑长城(大将蒙恬;起止为东起辽东,西至陇西。修长城的目的:遏制匈奴南下掠夺)。  对长城(the Great Wall)的认识 (1)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原因:一是卢生说“亡秦者胡也”;二是匈奴对秦的威胁。 (2)长城的作用:①积极:长城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保障中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②消极:但它也极大地加重了农民的徭役负担,加快了秦朝灭亡。 (3)古人评长城:①汉代贾谊曾评价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②王充《论衡•感虚》:“夫言向城而哭者,实也。城为之崩者,虚也”。③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唐•胡曾)。④《杞梁妻》贯休(唐):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⑤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清•赵翼) (4)近现代人士对长城的评价: ①如果一个多世纪以前几个国家在北部所建的原来的城墙没有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固,蒙恬不可能在10年内建成。大致由西往东列举,原来的城墙包括约公元前300年建造的秦城墙,前353年的魏城墙,约前300年的赵城墙,最后是约前290年的伸向东北辽河下游的燕城墙。魏、齐、楚也在不同时期在其他方向修建城墙以保护自己。似乎可以肯定,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中,中国人比任何其他民族表现出更浓厚的筑垒自固的心理。长城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把定居务农的中国人与塞外游牧的夷族隔开的预期目的,这一直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剑桥中国古代史》) ②(长城)“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鲁迅全集•华盖集》)  4.秦朝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 5.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1)结束战乱局面,符合历史要求,奠定发展基础。 (2)经济恢复发展,各族安定交往,符合人民愿望。   师 生 互 动 记 录                                                                      第    页 课      时    教     案           总第 10课时 课     题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秦朝政、经、文主要制度;分析其历史作用或历史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影响。难点: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备     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 新课引入: 秦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颁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  教学过程: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朝的建立 (1)时间:前221年      (2)人物:嬴政        (3)都城:咸阳 (4)秦朝的性质: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简要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它包括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和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是相对地方分权而言的,特点是地方政府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可以是中央集权国家)。 (2)产生原因:①封建国家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保障封建经济的发展(含大工程的修建);②地主阶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③法家“集权”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3)演变过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逐渐衰落于明清。 (4)实质:地主阶级压迫以农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工具。 (5)评价:①积极: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治,保障经济文化发展。②消极:它使人民遭受的压迫日益沉重;它使皇帝的权力不受约束,容易成为暴君,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政治方面: ①皇: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②官:建立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③法: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中国第一部全国性封建法典)。 (集中体现地主阶级的意志,刑法严酷;但也有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云梦竹简——记载秦律: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县城西部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共1100多支。这批竹简,绝大部分保存完好。简文为墨书秦隶,字迹大部分清晰可辨。云梦出土的秦简,大部分是秦的法律。虽然不是《秦律》的全部,却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古的法律条文。它涉及了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以及秦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发现,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云梦秦简中的《秦律》应是通用于全国的法律。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职务及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从中可以看出其严密繁苛。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 (2)经济方面: ①地:土地私有,按亩纳税。 ②物:统一度量衡(长度、容积、质量)。 (课标插图)秦朝铜权(统一的衡器—称重):1964年,在西安阿房宫遗址出土了一枚秦铜权,铭文有“禾石”2字,据考证,秦1石为120斤,实测权重为20750克,折算每斤重250.3克。此权加刻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诏书,成为标准器。 ③卖:统一货币(齐刀赵铲楚蚁鼻秦半两)(为圆形方孔钱,称“孔方兄”)。 ④运:统一车轨(约1.5M),修驰道(咸阳到各地)。 (3)文化方面: ①字:字同文。〖六国文字—小篆(李斯为“小篆之祖”)—隶书〗 ②书:焚书坑儒。(起因:儒生攻击郡县制。好处:加强了中央集权。坏处: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开文化专制主义先河。) 注意:唐代诗人章竭在《焚书坑》中写道:“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其中,“竹帛烟消”反映当时的书写在丝帛或竹简木片上;“山东乱”指农民起义;“不读书”指缺少必要的儒家经典。全诗主要讽喻了“焚书”对儒家文化的恶劣影响。 ③教:以法为教(内容),以吏为师(老师)(教育官办,严禁私学,愚民政策) (4)评价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影响) ①积极:封建经济发展,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中华民族。 ②消极:凭借专制权威,加强统治力量,人民处境恶劣。  (2007广东历史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C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2008江苏历史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C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2009年重庆文综12)下列关于秦朝历史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D A.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2009广东文科基础19)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D   师 生 互 动 记 录 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 同:实质上都是地方行政体制。 异:郡县制是中央集权体制,分封制是地方分权体制。 分封制是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分封制包含了分裂割据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郡县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郡县制的推行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第    页 课      时    教     案           总第 11课时 课     题 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及经过;分析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难点: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和意义。 备     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 新课引入: 由于秦王朝的暴政,造成民不聊生、矛盾激化,从而引发了农民大起义。  教学过程: 三.秦末农民战争 1.爆发原因 (1)徭役繁重。(2)刑罚严酷。(3)赋税十分沉重。(4)土地兼并严重。 2.战争经过: (1)陈胜、吴广起义 ①大泽乡起义:前209年,大泽乡(安徽宿州),“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大楚兴,陈胜王”(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②建立张楚政权:(河南淮阳,“张大楚国”,名不正言不顺,理不直气不壮)。 ③陈吴被害:吴广被田臧假传陈胜命令杀害,陈胜被车夫庄贾杀害(农民阶级不能保持内部团结,联系太平天国“天京变乱”)。 (2)刘邦、项羽起兵 刘邦,沛县亭长。      项羽:楚国贵族项燕后代。 巨鹿之战(河北平乡):破釜沉舟,三天干粮。 (3)秦朝灭亡 前207年,刘邦至咸阳,“约法三章”; 嬴政—胡亥(矫诏杀太子扶苏)—子婴(赵高“指鹿为马”)。 3.历史意义 (1)直接:第一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统治;打击地主阶级,汉初休养生息。 (2)间接:首创精神树立榜样;“布衣将相”奠定基础。  前206—前202年“楚汉战争”西楚霸王败、汉王胜的原因 (1)刘邦取胜—善于用人:自己承认带兵不如韩信,运筹帷幄不如张良,调兵运粮不如萧何。项羽失败—刚愎自用:“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2)垓下之围(安徽灵壁):四面楚歌(攻心为上)。自刎乌江(安徽和县乌江亭):无颜见江东父老。  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1)功绩:①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②开创众多制度(如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皇帝制、郡县制、监察制、官府办学)。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文字,修驰道。 (2)过错:①农民负担沉重:徭役、赋税、兵役。②刑罚严酷。③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 秦始皇陵 史称“骊山”,在陕西临潼骊山主峰北麓原地上。现存陵体为方锥形夯土台,东西345米,南北350米,高47米,三层。这陵经过两千多年风雨剥蚀,原来的体形应该更为巨大。陵体周围有夯上墙垣两重,内垣周长3.0公里。外垣6.0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 秦始皇陵墓考古新发现 关于秦地宫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通过最新遥感考古和物探勘察,中国第一个帝王陵──秦始皇陵布局的四大谜底正逐步揭开。 (1)地宫在不在骊山?民间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专家用遥感和物探方法进行探测,确认地宫就在秦陵园封土堆下,距地平面35米深。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2)墓室完好与否?探测发现,墓室周围有一圈极厚的宫墙,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这种新发现的墓葬形式被称为“秦陵式”。关中地区历史上曾遭受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与宫墙的坚固程度密切相关。 (3)地宫有无水银?探测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水银,且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弘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 (4)墓道有几条?探测结果表明,秦地宫只有东、西各一条墓道。而从商周到汉代,帝王墓道通常为东南西北四条。这一新发现引起专家极大关注。 陈胜之死 公元前208年12月,秦国大将章邯攻击楚地,陈胜无力抵抗,引兵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一些平时受到陈胜处罚的部下指使陈胜的车夫庄贾杀害了陈胜,就这样,一代英雄最终没能看到秦国灭亡。应该说,陈胜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农民义军领袖,可惜的是他并不具备领袖的才能。当初陈胜在大泽乡举义旗后,一呼百应,他的义军在短短的几天内便招集到了兵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人,士卒几万人,并且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然而,在天下未定之时便不听谋士的劝阻自立为王。随后,对部下赏罚不明,用人不当。尤其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当初曾经说过"苟富贵,无相忘"的陈胜,在称王之后,当年的伙伴来找他,因说了一些他做佣农时的事情,他竟然为了脸面而杀死了伙伴,因为陈胜不想让别人提及过去,更不想让别人把他看作普通人,最后连自己的岳父也气跑了。对于部下,陈胜的要求非常苛刻,经常根据个人的喜怒处置部下。诸将稍有差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样,原来忠于他的人就开始疏远他。而那些得到他信任的人,很多人是花言巧语的阴谋家,以至于矫称陈胜之命杀害吴广的田臧,也被陈胜任命为上将军。   师 生 互 动 记 录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