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相关农民问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相关农民问题

ID:60465

大小:316.86 KB

页数:136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大长效热点专题复习 专题一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相关农民问题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的进步     (1)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曹魏马钧创制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5)唐朝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 2.兴修水利     (1)原始社会后期,大禹治水。     (2)夏商周时期,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芍陂;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     (4)秦朝时兴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     (5)隋朝时,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仅江南就超过六朝的总和。     (7)元朝政府先后修治、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关键提示     兴修水利的功用主要有三:用于农田灌溉;减轻洪涝灾害;解决交通运输困难。 3.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1)商周时期,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2)唐朝时,农作物品种增多。     (3)明朝时,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     (4)清朝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跟踪思考     明清时高产农作物的引进有何意义? 4.生产技术提高和经验积累     (1)商周时期,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关键提示     农书是农学理论著作,是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它既属于农业的范畴,也属于科学技术的范畴。 跟踪思考     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中国近代农业的状况 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促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剧了中国农民的破产。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农业生产发展了。 3.抗战时期,日占区大量土地被日军使用,并低价收购农产品,使农村粮荒普遍,饿殍满地。国民政府在农业上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造成农村经济的衰败。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等地开荒成绩显著。 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肆征购军粮和拉夫,造成田地荒芜,人口外流。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农产品,也严重打击了中国农业。这时期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 跟踪思考     中国近代农业遭到破坏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方面? 三、新中国农业的发展 1.建国初期农业的恢复     (1)1950~1952年,我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到1952年,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跟踪思考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农业合作化道路     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走向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一五”计划时的农业     1957年,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因受自然灾害影响,粮棉等增产有限。 4.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 关键提示     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5.“文化大革命”时期     农业遭受严重破坏,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6.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关键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已跃居世界首位。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这就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为促进工业和整个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跟踪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四、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 1.西周的井田制     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周朝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那时耕地沟洫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2.均田制     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的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隋唐时期,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跟踪思考     井田制与均田制在实质上有何不同? 3.更名田     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4.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它并没有得到真正实行。 关键提示     太平天国的分田方案从本质上是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特点是绝对平均主义。 5.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做到“家给人足”。“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6.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7.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关键提示     减租减息并没有改变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8.《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这次土地改革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通过这次土改,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 跟踪思考     近代以来,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提出过哪些土地方案? 五、中国古代农民的赋役负担 1.中国古代农民的赋役负担内容     (1)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     (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     (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田租)。     (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1)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进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公元前594年,鲁国的“初税亩”,国家法律规定把公田交给耕者,“履亩而税”,即是承认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 跟踪思考     “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相同作用是什么?     (2)编户制度: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及无爵位的地主、小官吏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资产多的,要多纳税。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汉朝的田租较轻,但人口税和更赋(代役税)很重。 关键提示     编户制度既是一种户籍管理制度,又是一种赋役制度。     (3)租庸调制: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缴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唐朝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租庸调制使农民的生产时间较有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障。     (4)两税法: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杂税;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两税法的作用:①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③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跟踪思考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5)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方田均税法规定,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这就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6)一条鞭法: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说明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关键提示     一条鞭法让田亩分担了户、丁的役银,并没有免除丁银。     (7)摊丁入亩: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这样,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也逐渐减少。摊丁入亩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跟踪思考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改革方案中,哪些有利于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束缚? 六、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     所谓“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1.农村问题     目前突出表现在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上。以往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与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已不适应。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富余劳动力。但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了的富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消除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的配套措施。 2.农业问题     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目前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目前出现的粮食供过于求,价格低迷不是一个长期现象,而是一个阶段性问题。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中国应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以适应“人世”的新形势。 3.农民问题     可以分为素质、减负和增收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农民收入问题是近几年来“三农”问题的突出焦点。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突出的原因是农民来自农业方面的收入增长缓慢,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化进程滞后,城乡人口分配不合理,城市消费群体比重较低。解决这个问题,特别要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思维拓展     拓展1: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1)土地兼并的根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在封建社会,由于封建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2)土地兼并的影响:政治上,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普遍贫困,使之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重,使其更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     (3)封建政府对土地兼并的限制及作用: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两者的矛盾在于争夺财源,因而历代王朝都采取过抑制兼并的措施。如王莽的王田制、隋唐的均田制、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虽能暂时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不能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农民阶级通过起义的方式,进行均田免粮,来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不能成功。     拓展2: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与发展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的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为了求得生存,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尤其注重改良土壤和施肥,使地力长期保持而不必休耕,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与市场相联系的农民家庭手工业,如棉纺、丝织、制茶等也得到发展。     拓展3:中国古代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1)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将田租减为十五税一,景帝时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2)东汉初,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     (3)唐朝时,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4)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5)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募役法,这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     (6)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7)清初,推行摊丁人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人头税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拓展4: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及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中国古代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如隋唐以来的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原因:①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②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③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④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拓展5:建国后农业经济体制的调整     (1)土地改革     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     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     原因;一些领导入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古代和近现代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党中央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在当今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本专题的内容在专题复习阶段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农业和农民问题在近年的高考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这部分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都是很高的。2000年广东卷出了一道材料解析题;2001年全国文综卷出了一道综合大题,同年广东、河南卷出了一道问答题;2003年,全国卷及江苏、上海卷中共有10余道选择题出自这一内容;2004年高考中,全国卷和上海、江苏、广东等卷中,涉及到“三农”问题的选择题有10余道,非选择题有3道。2005年高考有多题属于农业内容。全国文综卷二从水利的角度出了4道选择题。     农业问题既是一个历史学科内的问题,也是一个跨学科的热点问题。复习时应以历史学科为主线,附带将我国当代重视农业的发展、重视增加农民的收入、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等现实问题进行联系。就历史学科而言,复习时应注意如下视角:     (1)历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对发展农业所采取的政策。     (2)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注意掌握历代统治阶级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采取的是何种土地政策。可适当联系世界史上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采取的土地政策,加强横向联系和学科内综合。     (3)农民的负担问题是农民问题的又一主要内容。要注意纵向把握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负担(在古代主要是赋役负担)的情况,以及对农民负担的减轻和调整情况。     (4)重农政策是中国历代经济政策的重心。要注意理解中国历代推行重农政策的原因。     (5)要注意从中外联系的角度全方位聚焦“三农”问题。2004年高考就指向苏联的农业政策这一内容。要关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解决土地问题的相关内容。 释疑解惑 1.如何掌握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1)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     ①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经济政策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因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的兴修和科学知识的积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④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和中外之间的经济文化与技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经济的发展。⑤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朝代都全部具备这些条件,往往只具备其中的某些条件。在分析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时,要注意从这些方面去思考。     (2)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     古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     ①农业方面: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农作物品种的增多和新品种的引进;粮食产量的提高等。②手工业方面;手工业部门的扩展,中国古代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冶铁业、纺织业、造纸业、制瓷业等;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扩大;手工业制品的工艺水平提高、花色品种增多等。③商业方面:商品种类的增多;集市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货币的发展变化;对外贸易的发展等方面。     在归纳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时,可从上述诸方面去思考。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及原因     (1)六朝时期,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六朝时期,特别是东晋南朝,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那时,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北方大量人口南移。西晋末年以后,上百万北方人口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②南方蛮、俚等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④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     (2)安史之乱后,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时,北方人口部分南迁,主要迁到长江中下游。他们对江南经济的进一步开发起了一定作用。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3)五代时,经济重心继续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局势相对稳定,战争较少,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北方人为了躲避战祸,大量南移,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南方许多政权的统治者采取了一些保境安民、劝课农桑的措施。在这种条件下,南方经济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     (4)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南宋以后,稳定地形成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3.几种赋税制度的比较     (1)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比较     租庸调制是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它的征收标准是以人丁为主,征收的赋税是以实物为主。两税法是唐朝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而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虽然也以征收实物为主,但却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而主要按照土地和财产的多少进行征收,且征税时间也固定为两次。     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最大区别就是征税标准的不同。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反映出封建国家对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     (2)编户制度和摊丁入亩比较     编户制度实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政府把农民编人户籍,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发徭役、兵役。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摊丁人亩实行于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政府把丁税平均摊人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摊丁入亩的实行,废除了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     编户制度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而税收征收的是实物。摊丁入亩实行后,不仅彻底废除了人头税,而且税收也不再征收实物,而是征收银两。这种变化一方面反映出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封建国家对人身的控制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商品经济的逐步发展。 4.封建统治者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原因     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它出现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在封建社会,由于土地占有关系不固定,加之土地买卖盛行,必然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土地兼并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政治上,土地兼并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加剧了社会的贫富悬殊,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爆发,使一些王朝走向灭亡。经济上,对农民来讲,造成农民的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对地主来讲,封建地租较重,使其更乐于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当时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对土地兼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由于国家占有小农的多少直接决定着国力的强弱,而土地兼并与封建政府的矛盾恰恰在于同国家争夺财源。因此历代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长久统治都曾实行过一系列抑制兼并的政策。例如西汉末年王莽实行王田制、北魏和隋唐实行均田制、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等,这些措施对于抑制土地兼并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但是王莽的王田制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均田制是建立在国家掌握大量荒田的基础上,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损害了大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最后也走向失败。土地兼并之所以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抵制政策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在这种制度下,人们可以自由购买土地,而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购买土地,又是由于封建时代只有土地才是“不忧水火,不忧盗贼”的财富之本,只有土地才是各种形态财富的最后归宿。而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这种形势,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     被统治阶级农民起义过程中提出过“均田免粮”,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近代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纲领,但由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这种阶级的局限性,使他们也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完成废除封建制度的任务,实现劳动人民的解放。 专题二  中国古代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冶铸业     (1)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是商朝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商朝青铜铸造规模大;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创造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史上的一大成就;青铜铸造工艺有新的创造,出现了金银错新技术。     (3)魏晋时期: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百炼钢技术相当成熟;发明了灌钢法。     (4)唐朝时期: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5)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生产规模扩大。 跟踪思考     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在哪些方面领先世界? 2.纺织业     (1)商周时期: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刺绣。     (2)曹魏时期:在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等地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锦闻名遐迩。     (3)唐朝时期: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丝织品品种繁多,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有的丝织品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4)明朝中后期:苏州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跟踪思考     魏晋、隋唐时期,我国纺织业的发展有哪些突出的表现?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新经济现象是什么?2005年,美国、欧盟等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能否说明我国的纺织技术仍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3.陶瓷业     (1)商周时期:出现了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2)魏晋时期:制瓷技术日臻成熟。南方盛产青瓷,器皿形制美观;北方创制出白瓷,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3)唐朝时期:出现了唐三彩,为后代彩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还出现了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 跟踪思考     想一想:明清时期,陶瓷业在生产方式上是否有所突破? 4.造船业     唐朝时,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还能制造使用推进器的各型战舰,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雏形。 关键提示     宋朝指南针的发明对我国造船技术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明朝郑和下西洋反映出我国造船技术的高超水平。 5.手工业著作     (1)战国时期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     (2)明朝后期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朝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1.商朝的商业     (1)商朝重视商业,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     (2)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3)商朝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 2.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城市     (1)春秋战国时期,商品交换发展迅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交流频繁。在中原市场上可以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     (2)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经济发达,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关键提示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特点是以政治中心为主,主要是诸侯国的都城。 3.隋唐时期商业的繁荣     (1)隋唐时期的商业比前代更为繁荣,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驿驴”,供客商骑用;运河、长江上商船往来不绝。     (2)隋朝的货币是五铢钱;唐高祖以后,“开元通宝”成为通用的货币,唐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     (3)隋唐的市场较前代更为发达,城市里有固定的贸易场所——市,市中有邸店和柜坊,柜坊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这比欧洲地中海沿岸一带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一些繁华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4)唐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关键提示     古代商业的发展一般从商品种类的增多、市场的扩大、商人的活跃、交通的发达、货币的种类、城市的繁荣等方面表现出来,海外贸易也是商业发展的表现。 跟踪思考     隋唐时期商业繁荣的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 4.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和对外贸易状况     (1)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的表现:国内市场扩大,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2)对外贸易状况: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中国的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关键提示     对外贸易既属于商业范畴,又属于对外关系范畴。 跟踪思考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哪些重要表现? 三、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1.夏、商、西周     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都城都有城门供居民出入,城内有整齐宽广的街道。 2.春秋战国     诸侯国的都城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都聚集着许多人口。 3.隋唐城市的兴旺     隋朝修建了大兴城,唐朝扩建为长安城。该城整体设计合理,建筑规模宏大,体现了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隋唐两朝,长安和洛阳是全国的商业大都会。长江流域的商业城市,以扬州、成都为东西两个中心。唐朝后期,扬州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繁华的夜市是当时扬州城的一个特点。 4.明清时期     明成祖时,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共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 5.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关键提示     关于城镇化进程问题,注意与地理学科的联系,注意联系近代中国城市兴起的区域,并联系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等内容。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十分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1978~2000年,城镇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63个,小城镇由2173个增加到20312个,市镇总人口由1.7亿增加到4.56亿,城镇化水平由17.9%提高到36.1%。     我国城镇化的道路是多样的,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实现向非农业领域转移的重要途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人数大增,使小城镇迅速崛起,在城镇化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2年,政府提出实施积极的城镇化战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跟踪思考     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城市?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展、夭折 1.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工场。如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和机工之间的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关键提示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剥削关系。 2.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在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从明朝中后期出现,到鸦片战争前夕,虽有壮大,却无突破,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究其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因而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晶。第二,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第三,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第四,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数次禁止海外贸易。 4.鸦片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被摧残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受严重摧残。中国旧有的手工作坊多数破产,真正能从手工作坊发展成为近代企业的寥寥无几。 跟踪思考     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清朝前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为何发展缓慢?后来,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否长成一棵近代资本主义的参天大树? 思维拓展     拓展1: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     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农业生产力革新的要求又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产品商品化的趋势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商业的繁荣又反过来刺激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商品生产。所以尽管古代统治者始终把农业看作“本”业加以重视,而把工商看作“末”业来加以限制,但由于农、工、商之间这种互动的关系特点,古代的工商业还是代代有所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     拓展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非常精美。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在中国漫长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引自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     拓展3: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作用     在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起着不同的作用,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①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中很大一部分人就来自拥有雄厚资产的商人。一些商业繁荣的城市,成为封建政权的中心,如临淄、邯郸、大梁、郢等。②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隋、唐、北宋的都城洛阳、长安、开封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商业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大。③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在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在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在思想上冲击着封建制度。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黄宗羲作为民主思想的代表,猛烈抨击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拓展4: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1)农业是我国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重农抑商政策实质上是保护封建地主经济。     (2)评价重农抑商政策,要注意它的历史阶段性。在封建社会前期,它的实行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产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而抑商政策阻碍了产品的流通,妨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到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明清统治者把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采取各种措施,极力压抑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家落后,也就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     拓展5:明清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①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②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③发达的商业。全国30多座大中商业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④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⑤传统科技的发展。     不利条件:①自然经济的顽固性和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②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③封建制度的束缚。重重关卡,征收重税,抑制工商业的发展。④对外转向闭关自守,未能形成海外商品市场。⑤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不能使生产力发生质变。     拓展6: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内容包括: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传统的农村文明向现代化的城市文明转化。城市化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化是在城市化的基础上,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优化的过程。城市化有三个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商业、城市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等,并链接到当前的城市化进程这一热点。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近年来,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城市化进程相关的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在高考中也备受重视。2004年广东卷从唐都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的比较角度出一大题;全国文综卷中“刘家功夫针铺”一题也出自这一热点;上海卷“徐家汇掠影”一题也指向城市化进程这一热点。2005年各地高考题中仍有不少相关题目出现。广东卷从扬州城市商业角度出一材料解析题。     本专题复习时应注意如下几点:①古代手工业要注意掌握冶铸、陶瓷、纺织、造纸等主要手工业部门技术进步的情况,注意联系鸦片战争后传统手工业破产情况和新中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内容。②古代商业的发展要注意从商品、市场、货币等方面掌握每个时期发展的表现,还要注意中国重农抑商经济政策对商业发展的影响。③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要注意联系晚清时期被列强入侵所摧残的内容,并联系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关内容进行综合比较。④城市化问题要注意将古代城市、近代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以及欧美有关工业革命后城市化的内容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释疑解惑 1.古代官营工商业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营工商业,其目的不是为了扩大再生产,而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消费需要和为封建王朝聚敛财富。在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是最奢侈的消费者,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手工业品虽然可以用贡或赋税的方式直接从民间掠夺,但仍有相当大一部分要靠自己的作坊手工业生产。毫无疑问,官办手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基本上是供上层统治集团消费的,因此属于非商品性质。     官办手工业的产品往往具有最高的工艺水平,其原因在于:第一,皇室、贵族、百官需要享用最高级的手工艺品;第二,官营作坊中往往集中了全国的能工巧匠,有条件生产这些产品;第三,官营手工业既然不是商品生产,统治者又具有穷奢极欲的特性。所以,在生产上就不计成本,不惜浪费。     官营手工业扼制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室和官僚集团是最富有的阶层,他们需要的各种生活用品和奢侈品的数量极其庞大,因此,也是社会上最大的消费者。然而,由于其所需要的各种名目繁多的物品绝大部分是由官营手工业直接提供的,致使民间工商业失去了这一巨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同时,由于官府凭借强大的政治特权,直接控制着盐、铁、茶、酒等人民日常生活需求量最多的几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并用严刑峻法禁止民间自由经营,这就进一步缩小了商品生产与流通的范围,限制了自由竞争,严重地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晚清时期我国传统手工业的兴衰情况     鸦片战争后,手工业发生显著变化,一部分手工业部门衰落,另一部分手工业部门则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走向衰落的手工业主要有以下部门:①那些与进口洋货直接对抗的手工业,受到洋货的冲击而衰落。受到打击最严重的是分布最广的农家棉纺织业,其次是土法炼钢、制针、制烛、木版印刷等行业。②有一些行业,虽然没有受到洋货的冲击,但由于自然原因,在鸦片战争后也衰落了。这主要是一些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兴起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业,它们的兴衰随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陕西的采伐业,由于老林伐尽而衰落;广东的冶铁业和云南的铜矿业,因矿藏资源枯竭而衰微。③出现衰落的还有官府手工业。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民战争,摧毁了清政府在江南的官营丝织业机构;还有军火手工业和传统制钱业,逐渐为同类的机器制造业所代替。     也有一部分手工业得到发展。①土洋长期并存、机制品无法完全取代的手工业品。如造纸业,虽然受洋纸进口的冲击,但土纸制造业并未受到严重影响而继续发展,这与印刷业不断进步、纸张市场需求量大,以及国产纸有一定特色有关。②一些较少受外国商品竞争或者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手工业继续发展。③一些依附于国际市场和适应外国资本需要的手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如茶业和丝织业,受出口贸易刺激得到发展。另一部分如铜锡制造业、煅铁业等,主要是为外商轮船和外资船厂提供零部件,从而扩大了生产规模。这些有所发展的手工业大都处于手工业集中、与国外市场联系便利的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     从总的情况看,鸦片战争后,少数手工业衰落了,多数手工行业向前发展着。不过,晚清手工业的部分发展是一种依附性发展,其兴衰随着世界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发展极不稳定,未能在晚清时期大规模地向现代机器工业转变。 3.明朝中后期重商思想出现的原因     明朝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重商思想普遍出现,市民和手工业者的反抗斗争不断爆发。     在对外通商问题上,明初是厉行“海禁”的。到明朝中叶,中央政府内部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斗争相当激烈。以朱纨为中心的一派反对对外通商,主张对海盗采取严厉镇压的政策,由此遭到沿海地主阶级的反对,朱纨一派最后失败。这说明随着商业资本的日益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上升,商人和地主在明政府内有了自己的代言人,代表通商利益的官僚、地主在政治上已经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     明初,官僚不准经商,尤其是禁止四品以上的官员经商。虽然有些官僚尤其是东南沿海一带为官者暗中也从事商业活动,但这是不合法的,是不敢公开的。而到了明中叶,官僚经商比较普遍,不论大官、小官,还是文官、武官,就连皇帝、贵族、外戚都抢着做买卖,经营手工工场。     明中叶后,出现了一些重视商业的政治家、思想家,如徐光启、李贽、许孚远等。在徐光启的思想中,反映了许多保护商人权益的要求;李贽坚持要封建政府减税以“惠。商”;许孚远坚持反对“海禁”,要求进行海外贸易。 4.中国近代现代城市的演变情况     鸦片战争后     (1)概况: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城市的发展也深受影响。《南京条约》规定在东南沿海开辟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这一时期,原有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兴的上海商业贸易最为兴盛。上海位于中国海岸线的中点,是进出长江流域的门户,水陆交通便利,周围物产丰富,商品经济发达,市场广大。到19世纪50年代,贸易中心逐渐由广州移到上海。《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规定增开汉口、九江、烟台、南京、镇江、汕头、琼州、天津等多处通商口岸。与此同时,英、美、俄等国商人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九江、福州和厦门等地开设了许多船坞和工厂。19世纪90年代,《马关条约》又规定沙市、重庆、苏州和杭州为商埠,列强还取得了在内地开设工厂的特权。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大量修筑铁路,建立厂矿企业。②民族工业兴起和发展时期,中国城市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在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上海、天津等地开设了许多军用和民用企业。随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办了许多民族工业。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此时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及平津地区。纺织中心也由长江下游的上海等地向北向西发展,天津、青岛、武汉等地成为新的纺织中心。     (2)特点:①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长江流域和平津等地。②上海成为经济发达城市。③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内地城市也逐渐发展。     (3)原因:①海运、水陆交通便利及铁路运输的发展。②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③众多通商口岸的开辟。④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工矿企业的兴起。     新中国建立后     (1)概况: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迅速增长,1953年比1952年增加660多万人,比1949年增加2000多万人。随着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并在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地区形成了城市轴线,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国家确定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个城市为经济特区,又进一步开放了天津、上海、福建、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此后,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许多内地省区也设立了一些开放城市。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小城镇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些乡镇已经向城市化迈进,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2)特点:①主要分布在东部和沿海地区,并不断向内地扩展。②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发展较快。③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并逐步向城市化发展。     (3)原因:①一些城市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②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 专题三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 知识归纳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战国时期起源     (1)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     (2)商鞅变法时,秦国采取废分封、行县制、统一度量衡等措施,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措施:①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②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驰道。③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关键提示     皇权至高无上,地位不可僭越,权力不可转移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特征。     (2)作用: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秦朝的地主阶级凭借皇帝的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跟踪思考     你如何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 3.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完善     (1)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 跟踪思考     三省六部制有何作用?     (2)创立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北宋中央集权的强化     (1)措施:①集中军权: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实权,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枢密院有调兵权而不直接统领军队,统领军队的将帅无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各地军队的精壮之士都选人禁军。②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派遣文官担任知州,又在各州设通判,两者互相牵制。这样就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③集中财权和司法权:规定地方税收留下一小部分作为开支,其余由转运使全部运送中央,这就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规定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中央。     (2)影响:①积极方面: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消极方面:北宋过分集权带来严重恶果:一是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二是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三是地方上财政困难。这些因素给北宋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跟踪思考     北宋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历史作用? 5.元朝统治机构的健全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元世祖健全了统治机构,在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统治者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 6.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对中央官制调整,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屑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使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2)调整地方官制,实行三司分权。这样使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     (3)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     (4)制定了《大明律》,充分体现了君主的专制意志。     (5)授权锦衣卫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言行。又先后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关键提示     厂卫特务机构是明朝专制主义强化的极端表现。     (6)实行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大兴文字狱,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 7.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1)雍正时设军机处,使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2)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跟踪思考     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 8.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衰落与结束     (1)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批判,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2)20世纪初,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1.汉朝的察举制     (1)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     (2)察举制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它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东汉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2.科举制的创立和演变     (1)隋朝科举制的创立。①背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执行下去。②形成: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唐朝科举制的完善。①完善;唐朝建立,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了定制。②评价: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跟踪思考     科举制的出现有何历史进步作用?     (3)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①发展;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又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②评价: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4)明朝的八股取士。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考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释经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这种文体呆板乏味,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5)科举制度的废除。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巨变,封建的科举制度早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跟踪思考     明朝的八股取士和唐朝的科举制在作用上有何不同? 三、中国古代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 1.分封制     (1)形成和演变: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天子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利和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春秋时期,随着周天子势力的衰微和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分封制名存实亡;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步被郡县制取代。     (2)特点:分封的目的是巩固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主要有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被分封的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也要承担周天子所规定的义务。     (3)影响:分封后的诸侯国环绕周王室,形成众星捧月之势,起到了拱卫周王室的作用;分封制使周朝的势力扩大到边远地区,从而扩充了疆域,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由于分封制维持了地方诸侯国相对独立的地位,因而当周王室势力衰微时,他们便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从而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跟踪思考     周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制在西周初期和后期的作用有何不同? 2.郡县制     (1)形成和演变:春秋后期郡县制开始出现;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诸侯国普遍推行:秦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体制也更为完善,秦以后各朝代,在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上一直沿用郡县制,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变化。     (2)特点:郡县制是在分封制逐步瓦解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地主阶级的集权统治;与分封制不同的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等。     (3)影响: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使君主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跟踪思考     郡县制为什么能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3.行省制度     (1)形成和演变:元政府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明朝虽废行省,设三司,但地方行政区划习惯上仍称行省或省,这种称谓一直延续到今天。     (2)特点:各行省都是中央政府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直接对中书省负责。行省制度作为一种军、政、司合一的地方行政制度,其长官在中书省的直接领导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军政和司法权。     (3)影响:行省制度的建立,适应了元政府管理空前辽阔疆域的需要,从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由于各行省直接隶属于中书省,与中央关系密切,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行省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跟踪思考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哪一趋势? 4.土司制度     元朝时开始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即设立宣慰司等机关,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司长官,可以世袭,但必须效忠于朝廷。明清时期经过“改土归流”,逐渐废除了土司制度。 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1.秦朝的御史大夫     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一。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2.两汉的刺史制度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13个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取得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3.北宋的通判     北宋在各州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 4.元朝的御史台     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5.明朝的按察司和厂卫特务机构     明朝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授权锦衣卫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不受司法部门管辖。又先后设立东厂、西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跟踪思考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能否起到廉政建设的作用?它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五、其他政治制度 1.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     (1)辽的“善汉分治”制度: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     (2)金的猛安谋克制: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3)后金的八旗制度:是一种兵农合一的社会组织。 2.加强对百姓控制的制度     (1)连坐制: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规定“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秦朝时,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     (2)编户齐民制:两汉时对百姓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和兵役。     (3)保甲制度: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实行保甲法。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一保,保丁在平时种田,农闲时练兵,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华北沦陷区实行保甲连坐制度,企图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国民政府在国统区也强化保甲制度,严格控制人民。 3.军事制度     (1)府兵制。     (2)募兵制。     (3)禁军制:北宋将各地方军的精锐之士都选入禁军,半数拱卫京师,另一半驻守各地。     (4)更戍法和将兵法:更戍法规定禁军定期更换驻地,统兵将领并不随军调动,以防止武将专权。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将兵法,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由固定的将官加以训练。 思维拓展     拓展1:如何理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封建专制主义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而中央集权则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两者之间的联系则是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于皇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封建统治者需要用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国家机构统治人民、镇压人民、维护封建制度,同时它也能起到维护国家统一和聚集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的作用。但对不同朝代的措施又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拓展2:如何理解明清封建制度的衰落     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制度开始衰落。从政治上看,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君主权力强化、大兴文字狱、实行八股取士等,表明依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难以维持统治了,君主专权的强化趋势必走向反面,更加证明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从经济上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虽未发展到危及封建统治的地步,但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从经济基础上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从农民起义的口号看,“均田免粮”的提出,表明农民起义已触及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从赋税制度看,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实行,表明了农民对封建依附关系的减弱,也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文化上看,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市民文学和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这是封建制度衰落在文化上的反映。从对外关系看,明中叶后,西方侵略者不断侵扰中国,中国实行消极的闭关政策,这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拓展3:对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评价     在中国明清之交,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此后,西方许多国家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政体,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这种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君主专制,又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引自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     拓展4: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     在中国古代社会,监察官在打击贪官污吏,澄清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历史上出现的封建盛世大都与帝王加强监察有关,如:汉武帝时创立刺史制度,助其实现“大一统”。唐太宗大力提高谏官地位,对谏官之言,“虚己纳之;,从而实现“贞观之治”;唐玄宗前期亦重视监察官,开元十四年建立了“一台三院”,完善了唐的监察体制,因此当时吏治清明。而元世祖非常重视御史台的作用,曾说“中书朕左手,枢密朕右手,御史台是朕医两手的”。多次支持监察官对权臣不法行为的纠举,实现了“大一统”。     但是,古代监察官的作用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当一个封建王朝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或一个王朝进入中后期,出现统治危机时,监察官就难以发挥正常作用,甚至会催化吏治的腐败。如:东汉中后期以后,外戚、宦官轮流专权,操纵监察官的任免,监察机关逐渐成为不法官吏胡作非为的工具;汉灵帝时,监察官竟把与宦官没有关系的26名勤政为公的地方官纠举弹劾。唐玄宗后期,由于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专权,御史直言弹劾的事例就很少见了。而明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在监察机关内安插党羽,当时的监察院实际上成为宦官专权的工具。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正在积极进行,民主政治进程在加快。民主政治进程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高考关注的热点。中国古代政治在高考中的地位较前虽有所降低,但因与民主政治热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高考命题中还未间断过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     在对本专题的复习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角度和思路: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政治都有深刻的影响。既要掌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史实,又要注意从理论上弄清这种政治制度产生的社会根源和这种政治制度的利弊。 2.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它既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范畴,又与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相关联,这种制度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在理清这一制度演变的同时,要注意对这一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利弊进行客观评价。 3.本专题虽然限定在古代史的范围,但可适当向近现代史延伸,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它对中国近代和当代的政治制度有何影响。这就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近代军阀政治、国民党的政治体制等内容联系起来,增加了综合思考的强度,还可以联系西欧国家专制王权的建立等内容展开。 4.郡县制和行省制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方行政制度,在弄清其发展演变史实的同时,还要注意两者在本质上都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巩固。 5.当前,我国正在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提倡制度创新,要注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借鉴意义。注意寻找这部分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 释疑解惑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外国政治制度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①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②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臣效死忠,下级依附上司,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财政、军事和文化教育大权。③人治高于法制。虽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订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制,尤其是君主的言论,可以任意冲击、取代法律。④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相当完备,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法网严密周全。⑤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的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居家为孝,事君为忠,借助父权来加强君权和行政权。⑥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⑦调整伦理关系与等级秩序的礼制,得到行政法的确认而与政治制度结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严密的等级制度,造成严重的官民对立现象。除上述特征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还具有外戚、宦官交替干政祸国,将城市作为统治的中心,“明君”“盛世”的重现,以及在地方实行行政包揽一切的权能主义,等等。 2.如何看待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向心力;受封的诸侯服从周王的命令,并朝贡财物、派兵随从周王作战。诸侯国对周王起到拱卫作用,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但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诸侯听命于周王;另一方面,诸侯国受分封之后,在其境内自成一体,有其相对独立性。随着西周阶级矛盾的尖锐,王室衰微,周王权威下降,各诸侯国便常常不向周王朝贡,尤其是自身经济实力增强之后,更不甘心听命于周王。这种相对于中央朝廷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在此以后,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又演变为争霸战争。 3.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体制的评析     以君主专制体制为核心的政治结构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它的出现和长期存在,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仅形成了相当成熟的政治体系,促进和维护了中国的长期统一,而且促进了封建经济的繁荣,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例如,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就是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特别是科举考试制度体现出的平等竞争和崇尚知识的价值取向更是弥足珍贵。     但是,这种政治结构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政治上,存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世袭的、终身权力不受任何限制的君权,唯君命是从,妨碍了各级行政官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造成国家机器运转的迟滞和缺乏应有的活力。讲“人治”不讲“法制”、重权不重法、官僚主义和家长作风等非理性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妨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经济上,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强化了单一的封闭的经济格局。文化思想上,实行文化专制,强调正统,歧视异说,重阐释、轻创造,束缚了文化科学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在极大程度上扼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与活力;它对社会发展的阻滞凝固作用与日俱增,王朝末期大于王朝初期,封建后期大于封建初期。 4.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主要职权     (1)弹劾权。它是指弹劾群僚结党营私,贪污渎职等非法行为的权力。汉朝御史中丞,“佐天子,专掌纠劾”。而晋南朝时为激发监察官纠劾精神,竟允许“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弹者不必署名,即使弹劾有误,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监察官的弹劾对象可以说包括除皇帝之外的文武百官。监察官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必征求上司如御史台长官的同意,最后裁决由皇帝决定。     (2)谏诤权。这是古代谏官的主要职权。古代谏官主要有散骑常侍、谏议大夫、给事中等。如教材中提到的唐朝谏官魏征是给事中。谏官们常常谏诤政事之得失。唐太宗时下令,凡讨论军国大事“必使谏官随入,预闻奏事”,就是说凡遇朝廷决策,谏官有权闻政事,并对政策得失发表意见。正是因为唐太宗从谏如流,才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3)司法权。这里的司法权,包括司法监察权和司法审判权,前者自秦汉御史就有这种权力,而后者到南朝陈时始有之。陈时建立朝廷重官会审制度,御史中丞也参与司法审判,后为唐所继承。唐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到清时,除沿用“三司推事”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可以说,古代御史既是监察官又是司法官。     (4)审计权。它是指对国家财政预算的执行和决策编制的审核,并稽查财政上的不法行为的权力。唐时,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即有检查屯田、铸钱等内容;宋朝的转运使司,既是掌管财赋的长官,又是监察官,其职权中有“岁行所部,检察储积,稽考帐籍”。到明清尤其是清朝,凡封建衙门机构的收支账目和会计报告,都要送呈都察院检查。     上述所举为古代监察官的主要职权,此外,监察官还有处置权,即允许御史在特殊情况下先行后奏,“随事处置”。如明清御史纠劾文武百官,凡六品以下贪酷显著者就便拿问;此外监察官还有监试权、监军权和调查权。其权力广泛,为世界监察史所罕有。 5.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概况     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进行分级管理。废除分封制之后,以中央对地方统属关系构成的行政组织形式,一般称为郡县制。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层次或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省道府(州)县(州)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长官各设正、副,彼此制约。除主要长官负责制以外,其下还按中央政府组织部门的分工,设有相应的官署机构,在主要长官的指挥下,分工办理各项事务。对主要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引自新课程标准岳麓版教材) 专题四 统一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各族人民共同繁荣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民族的发展及其与内地中央政权的关系 1.匈奴     (1)战国时期,匈奴兴起于我国北方地区。     (2)秦朝时,秦始皇命蒙恬发兵30万出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为巩固北部边防,秦始皇命蒙恬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长城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长城的修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表现。     (3)秦汉之际,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北方草原,占据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4)西汉初,匈奴不断南下进攻,汉政府被迫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     (5)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展开对匈奴的军事反攻,重创匈奴。     (6)后来,呼韩邪单于一部归附汉朝。汉元帝将王昭君远嫁呼韩邪单于和亲,密切了汉匈关系。     (7)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称臣,与汉人杂居,人口增殖。北匈奴退踞漠北,威胁着中原及河西、西域。东汉先后派大将窦固、窦宪出击,大败北匈奴。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最后解除。     (8)西晋时期,匈奴大量内迁。匈奴贵族刘渊于316年灭掉西晋。 跟踪思考    秦汉时期,匈奴有哪些主要活动?魏晋以后为何在历史上消失了? 2.突厥     (1)6世纪前期,突厥兴起于今新疆北部。6世纪中期,建立了突厥汗国,很快统一中国西北地区,中亚各国望风归附。     (2)隋朝初年,突厥被隋打败,分为东西突厥。     (3)贞观初期,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对东突厥的降众,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政策,在不改变原有部落组织、风俗的情况下,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     (4)唐太宗时,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唐高宗时,派兵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武则天时,设置北庭都护府,管辖西突厥故地。 跟踪思考     你怎样评价唐太宗对突厥的政策? 3.契丹(辽)     (1)兴起地域:辽河上游一带。唐末,迁到长城以北,开始农耕和定居生活。     (2)崛起: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国。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3)同内地的关系:①北宋初年,宋对辽用兵,试图夺回幽云十六州,被辽挫败。②1004年,辽大举攻宋。1005年,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此后,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4)辽的灭亡:1125年,女真族建立的金,灭掉辽国。     (5)契丹族的消失:元朝时,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人,已同汉族人没有什么差别,已被称为“汉人”了。 跟踪思考     契丹族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哪些重大影响? 4.回纥—回鹘—维吾尔     (1)兴起地区:色楞格河一带。     (2)回纥同唐朝的关系;①回纥归附唐朝后,唐太宗任命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②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安史之乱时,回纥兵帮助唐政府平定叛乱。     (3)回纥的演变发展:①8世纪后期,回纥改名为“回鹘”。②9世纪中期,回鹘政权瓦解,西迁甘肃、新疆、中亚一带,其后裔包括维吾尔族、裕固族等。③南宋后期,维吾尔族称畏兀儿,臣服于蒙古。     (4)清朝同维吾尔的关系:①清朝称新疆天山南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居住地区为回部。②18世纪,维吾尔族的大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被清军平定。③清政府在新疆各地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5.藏族     (1)兴起地域:祖先吐蕃,居住在青藏高原。     (2)政权: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奴隶制政权,以逻些为政治中心。     (3)同中央政权的关系:①唐朝: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同松赞干布结婚。8世纪初期,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9世纪,吐蕃同唐朝会盟,盟约有“患难相恤,暴掠不作”。②元朝:蒙古政权建立后,吐蕃臣服蒙古。元统一后,在西藏地区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属宣政院管辖。③明朝:把西藏地区称为乌思藏,在此设立卫所,并建立僧官制度。④清朝:顺治帝赐予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政府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跟踪思考     元、明、清三代是怎样对西藏地区实行管辖的? 6.蒙古族     (1)兴起区域:蒙古高原。     (2)建立政权:12世纪,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蒙古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3)军事扩张: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发动对周围地区的征伐战争。向西打到中亚、俄罗斯,向南打到印度河流域。1234年,灭金。后来又招降吐蕃、征服大理。接着,进攻南宋。     (4)建立元朝: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攻灭南宋。1279年,元朝统二全国。1368年,元朝灭亡。 跟踪思考     你怎样评价元朝对南宋的战争?     (5)蒙古同明朝的关系:①明朝,草原上的蒙古族分为鞑靼和瓦刺等部。②永乐年间,鞑靼和瓦刺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③鞑靼首领俺答汗时,同明朝修好,明朝封他为顺义王,恢复封贡互市。     (6)蒙古同清朝的关系;①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部。清军入关前,漠南蒙古归属清朝,其他两部也都臣服清朝。②1757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贵族的割据势力,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和科布多参赞大臣,控制蒙古各部。③1771年,漠西蒙古的一支土尔扈特部发动起义,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受到乾隆帝的热情接待。  跟踪思考     明清(前期)两朝蒙古族的分布情况及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关系如何? 7.黑水靺鞨—女真—满洲     (1)黑水靺鞨     ①唐朝时的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祖先。     ②兴起地域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     ③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2)女真     ①建立政权:11世纪,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1114年,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族抗辽。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立金。     ②金发动的民族战争: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后,金多次兴兵进攻南宋。1141年,宋金议和。     ③女真的汉化:1234年,金政权被蒙古所灭。元朝统一后,进入黄河流域的女真人被称为“汉人”。 跟踪思考     女真族在历史上的·兴衰与契丹族有何相似之处?     (3)满洲     ①满洲的起源:明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金,史称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为满洲。     ②入主北京:后金建立后,攻占明朝辽河以东大片土地,迁都沈阳。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联合吴三桂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大举入关,迁都北京,开始对全国的统治。 跟踪思考     建州女真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壮大并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的? 二、中央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1.对东北地区     ①8世纪前期,唐政府在黑龙江下游两岸建黑水都督府。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②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置了辽阳行省。③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 2.对西北地区     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都护,这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集权的开始。②东汉政府重新设置西域都护。③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④元朝设岭北行省。⑤清朝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分裂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和伊犁两个将军辖区,并在新疆天山南北各地统一驻扎军队,设置哨所,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3.对西藏     ①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②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顺治帝和康熙帝分别册封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清政府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的册封。1727年,清朝设置了驻藏大臣。 4.对西南地区     ①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郡县,加强了西南同内地的联系。②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③唐玄宗支持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其他五诏,并封皮罗阁为云南王。④13世纪,忽必烈攻占大理。元朝统一后,在该地设立了云南行省。 跟踪思考     汉、唐、明、清时期在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先后设立过哪些管辖机构? 三、新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1.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①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②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就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的平等,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2.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一步落实民族政策,在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跟踪思考     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民族政策? 思维拓展     拓展1:汉武帝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相似之处     ①二人都打败了少数民族贵族的骚扰,稳定了北部边境。汉初,匈奴兵经常掠夺西汉北部边郡。汉武帝时,对匈奴展开了长期猛烈的战争,击败了匈奴,西汉北部边郡得到了安定。唐初,东突厥不断发兵南下威胁唐朝,唐太宗大败东突厥。②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汉武帝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族同内地的联系。唐太宗于641年派人送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婚,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关系。③都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与西南的联系。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设置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做都督。     拓展2:唐宋处理民族关系的不同方式和特点     (1)唐朝的主要方式和特点:通过战争挫败少数民族贵族的进攻,如唐太宗打败东突厥的进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及黑水都督府等机构的设置;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渤海郡王、云南王、怀仁可汗的册封;进行和亲活动,如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2)两宋的主要方式和特点:在少数民族进攻和民族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以议和方式缓解冲突;采用支付钱物(岁币)的办法得到边境相对安定。     总之,唐朝以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控制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两宋时内地政权对周边地区没有力量上的优势,控制和管理松弛,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仍然有发展。     拓展3:关于民族融合的问题     (1)民族融合的含义     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是历史上的进步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的前提。     (2)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     ①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②各族人民的联合斗争。③民族迁徙。④婚姻关系。⑤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⑥国家统一局面或实行的有关政策。⑦民族战争。     (3)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特点     ①团结友好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内容。     ②民族融合的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③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反过来国家统一也同样促进民族融合。民族融合体现了历史进步,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④各民族的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丰富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4)古代民族融合的作用     ①提高了民族素质。②加强了民族凝聚力。③推动了历史进步。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拓展4:古代民族战争的类型及性质     (1)民族掠夺战争。这是掠夺其他民族财富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为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民族的掠夺。匈奴与秦汉之间,回纥与唐之间,契丹、女真、党项与宋之间,蒙古与宋、明之间都发生过这样的战争。     (2)民族征服战争。这是一个民族政权为征服其他民族政权而进行的战争。如金灭辽、金灭北宋、元灭南宋等。其结果都是被征服民族政权的丧失,而不是民族的灭亡。     (3)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这是中央政权为巩固统一反对分裂的战争。如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叛乱等。     (4)古代民族间战争的性质,一般不用侵略与反侵略的概念来分析,但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凡实行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凡反抗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都是正义的。分裂国家和民族的战争是非正义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战争是正义的。对民族征服战争要辩证分析,在征服的过程中往往是非正义的,而征服的结果是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客观上起了积极作用。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2000年全国高考题就“蕃汉分治”政策出一材料题;2001年上海卷就老山汉墓西域女子问题出一问答题;2003年江苏卷出一材料解析题;同年上海卷出一材料题。2004年高考中有近10道选择题出自这一内容。天津文综卷从中华民族的复兴思路出一文综题。2005年民族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全国文综卷一出了4道选择题;全国文综卷三出一文综材料题;天津文综卷出一材料题;江苏卷出一问答题。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仍是本专题的重头戏。复习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我国自古就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在我国有56个民族,中华民族是其总称。早在原始社会末期,黄帝、炎帝就与诸多少数民族不断加强联系,共同创造了古代中原文化。秦汉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后历经两千多年,各族人民杂居相处,取长补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2)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进步的历史现象,始终没有停止过。其形式多种多样,如民族迁徙、联合斗争、友好交往、生产活动、联姻、改革等,在秦、汉、唐、元、明、清等统一时期由于和平、稳定的环境而表现得更为突出。民族融合促使民族素质的提高,加强了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民族关系不论是在古代还是近现代,都是重点和热点问题,从古至今历代王朝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民族关系问题。江泽民同志在第二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国的民族关系在世界风云变幻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从历史上分析,中国自古就形成了统一的民族大家庭,虽然几经坎坷,有矛盾,有分歧,甚至有战争,但友好交往和睦相处是主流,历经两千多年,形成了不可分离、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共同的思想感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发扬良好的民族传统,从坚持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出发,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挫败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分裂中国的企图。民族问题是历史学科的内容,也是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复习时要注意与政治学科中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联系。 释疑解惑 1.关于民族关系的几个基本理论观点     (1)民族的定义     斯大林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有关论述,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压迫实质上是阶级压迫     民族对民族的压迫,尽管是以一整个民族对另一整个民族的形式出现,但是,在实际上它主要是压迫民族中的剥削者(统治阶级)对被压迫民族中广大劳动群众的阶级压迫。民族是分阶级的,每个民族内部都有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是民族压迫的最大受益者。同时,在压迫民族中,大多数劳动人民也深受民族压迫之害,因为压迫民族中的统治阶级在对外压迫别的民族时,必然要在国内加强对劳动人民的统治。     (3)汉民族和各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历史     长期以来,我国就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由许多民族结合而成的大国。各民族长期共同处于一个大国之中,共同开发了广大的疆土,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发达,形成主体民族。在共同的发展中,汉民族给予各兄弟民族不少进步的影响,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对汉族也曾给予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祖国的广大疆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共同创造出来的,决不只是某一个民族的功劳。和汉族一样,各少数民族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缔造都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4)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和睦相处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偏见、歧视、隔阂和战争,但也存在着友好合作关系。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局面是比较长久的,分裂局面相对来说是较短的,这就有利于各族之间发生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特别是各民族交错杂居,彼此影响,取长补短,有着相互依存、利害共同的关系。因而各族之间的和睦友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5)关于民族英雄问题     一般说来,凡是在反抗民族压迫的斗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都可称为民族英雄。民族英雄的产生基本上是和民族战争的正义性、进步性相联系的。民族英雄一般具有高尚情操、民族气节、疾恶如仇、大义凛然这样一些品质。民族英雄只属于某一民族本身,在两个民族交战时,代表双方利益的民族英雄是不存在的。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对古代各族之间的矛盾和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都不称民族英雄,将民族的概念界定为中华民族,仅把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中出现的杰出人物称为民族英雄,如戚继光、郑成功等。 2.汉族与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概况     (1)秦朝:迁居中原人与越族杂居,中原铁器和先进技术传人越族地区,开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     (2)两汉: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种子传入内地,西域的良马、骆驼以及各种奇禽异兽、皮毛制品,源源东来。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和井渠法也传到西域。     (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各族与汉族互相学习生产技术;鲜卑政权学习汉族文化,采用汉族地主阶级统治制度。     (4)唐朝:①回纥人到中原经商的不少,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筑宫室、城邑,有鲜明的唐朝风格。②渤海依照唐朝实行州县制,农业采用中原先进技术,手工业以纺织为主,进贡的产品相当精美。渤海与唐朝贸易频繁,唐设渤海馆,专门接待渤海使者和商人。③汉族工匠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当地丝织业水平已赶上蜀地,手工业中的冶炼业进步,出产的浪剑闻名于世。④文成公主人藏后,带去了手工艺品和多种生产技术、医药书籍,大大有利于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⑤唐末契丹人逐步学会种田、纺织和建筑城郭房屋,开始农耕和定居生活。     (5)北宋: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安定,双方贸易兴旺,使者往来不断。     (6)元朝:黄道婆向黎族人民学习先进棉纺织技术。     (7)明朝: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互市,修建呼和浩特城。     (8)清朝: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边疆得到进一步开发。 3.我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经济基础     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疆域辽阔的大帝国,虽盛极一时,却没有一个能够作为统一国家的共同体而维持下来。     古代的中国与上述帝国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各地的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造成了地域之间经济文化面貌的巨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要分别开发和利用不同的自然资源,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这使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民族和多元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与文化,既有隔阂的一面,又有互相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需要。因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得自古以来的各地区与各民族之间,冲破了山河阻隔,一直进行着日益密切的经济交流。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于周边地区。这些地区与汉族聚居的中原(黄河、长江中下游流域)相比,自然条件有巨大的差别。中原气候温和,土地平坦而肥沃,宜于农耕。北方民族居住的地区寒冷干燥,多草原、沙漠和森林,宜于牧业和狩猎。南方民族居住区气温高,潮湿多雨,多高山、丘陵、河流与湖泊,宜于农业与渔业。各个地区相比,中原物产最为丰富,经济文化最为发达,而各边疆地区的经济往往比较单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使得各边疆少数民族都有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与中原地区进行经济交流的迫切愿望。中原地区因此也得到了自己所缺乏的畜牧业等产品的补充。这种交流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有朝贡、赏赐、互市等各种形式。这种经济上的联系,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凝聚力,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几千年来周边少数民族都向中原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国各民族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基础。 4.如何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还有很多民族。作为一个民族,他们都是各为一个民族;但作为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成员,他们都是中国人。因此,我们写中国历史,要注意不要使汉族人民的历史与中国其他各族人民的历史相分离。     各民族一律平等,这是我们对待民族问题的原则。离开这个原则,我们就要犯错误。但应用这种原则去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不是用简单方法把不平等的民族关系从历史上删去,或者从那些不平等的关系中挑选一些类似平等的个别史实来证明这个原则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实现,更不是把历史上的不平等的民族关系说成是平等的。而是要揭露历史上的不平等关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批判的态度,指出这些不平等的民族关系的历史根源和实质。     民族矛盾,实质上是阶级矛盾,必须用阶级观点去分析民族矛盾。使用阶级观点去分析民族矛盾,不是要把历史上的民族矛盾都说成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是阶级矛盾在民族关系方面的表现,但不等于阶级矛盾。     反对大民族主义,是我们对待民族问题的一个原则,但不能因此就否定汉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主导作用。说汉民族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主导作用,并不违反民族平等的原则,因为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汉族的政治特权而是它的高级的生产方法。权利是应该平等的,作用是不可能平等的。     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是我们对待民族问题的另一个原则。但不能因此就说我国古代各民族就没有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好像解放以前,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就是一个民族大家庭而不是一个民族大牢狱。     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但不能说在阶级社会的每个历史时期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就没有矛盾和冲突。要着重写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也要写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学习民族关系时,要区别各族统治阶级与人民。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各族的统治阶级常常以民族的名义发动对另一民族的战争;或者相互勾结,镇压自己民族内部的被剥削阶级。这些战争的策动和政治勾结与各族人民都不相干。但不能因此就说各族人民就只有阶级感情,没有狭隘的民族感情和偏见。由于各族统治阶级的长期挑拨,也由于地域的隔绝,言语不通,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狭隘的民族感情和偏见在各族人民中间也是有的。一直到解放以后,我们还在为了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残余而进行宣传教育,何况古人。     不要把汉族以外的各民族作为外国人对待。凡生存和活动于今日中国领土以内的古代各民族,不论这些民族和当时中原王朝的关系怎样,应该承认他们都是中国人。但也不能因为同是中国人就说他们之间的矛盾不是民族矛盾,甚至可以不分是非。     应该承认民族之间,曾经有过相互侵犯的事实,至于谁侵犯谁,不决定于民族的大小,要根据具体事实进行分析。(翦伯赞《对处理若干历史问题的初步意见》) 5.如何认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大都有一个封建化的过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的规律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始于南北朝时期,以后在封建社会各阶段,这种现象越来越明显突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面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开始了我国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历程。宋元时期,封建生产关系向边疆地区扩展,少数民族大多完成了封建化。     (2)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都是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提倡农耕,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逐步接受中原封建文化,契丹族封建化。党项族仿照宋朝制度,建立官制和兵制,并任用一些汉人担任重要官职,接受了汉族封建文化。     (3)少数民族建立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首先自身封建化是前提条件。如蒙古政权建立后,逐渐封建化,又通过一系列战争,灭西夏、金和南宋,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满族的兴起和建立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也是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建立“八旗制度”,女真族封建化。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了满族对全国的封建统治。     (4)少数民族实现封建化的客观作用是加快了本地区本民族的历史进程,促进了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专题五  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1.两汉时期     (1)与朝鲜的关系: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曾多次派人赴汉;三韩中的辰韩,引进中国文化,语言、称谓与秦相似,有人称之为“秦韩”;中国与朝鲜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2)同日本的交往: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国家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东汉光武帝时,赐给倭奴国使者金印;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3)同越南的交往:越南的象牙、犀牛、珍珠等不断输往中国;中国的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也在越南推广。     (4)丝绸之路的开通: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不断西运;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汉武帝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近世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5)与西亚、欧洲的往来:安息利用陆上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与大秦间进行丝绸转手贸易;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到东汉,将象牙、犀角等礼物送给东汉皇帝。 跟踪思考     两汉时期,我国对外联系的两条主要通道是什么?当时中国对外交往的范围有多大? 2.隋唐时期     (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新罗来唐朝的留学生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长安等城市设“新罗坊”“新罗馆”;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还设立国学,教授儒学;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新罗人喜读唐诗,许多文人会写唐诗;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交往:中日互遣使臣,唐朝时日本10多次派出遣唐使;日本大化改新中的新政制度,大都以唐制为蓝本;都城的建造,仿照长安的样式;各级学校教授儒学;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繁;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鉴真为中日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中国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天竺一再遣使唐朝;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推动了天竺数学的发展;高僧玄奘和义净在中印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中亚一些国家一再遣使前来,带来名马、异药等特产,与波斯互遣使节;大食与唐朝通使达一个半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传到大食;唐与东罗马有使节往返;唐朝和非洲也有来往。 跟踪思考     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唐朝的政治文化对朝鲜、日本有何影响? 3.明清时期     (1)郑和下西洋:从1405~1433年,郑和先后7次航海,访问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     (2)华侨开发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大批中国人迁徙到南洋各岛定居,成为华侨。华侨对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3)戚继光抗倭: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明中期,倭患愈演愈烈。明将戚继光率戚家军在浙东抗倭,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重大胜利。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4)葡萄牙租占澳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向明朝地方官借地晾晒货物。后来,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此后,擅自修筑城垣和炮台,设置“自治”机构,任命官吏,派驻军队,强行租占澳门。     (5)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战舰300多艘,在台湾登陆,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6)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明清之际,俄国侵略者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俄国政府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1689年,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双方经过平等协商,正式签订了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跟踪思考     明清时期,对外关系方面有哪些重大事件?对外关系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二、近代中国与世界 1.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1)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1840~1842年)。     (2)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3)中法战争(1883~1885年)。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6)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1931~1945年)。 跟踪思考     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六次侵华战争的各自目的是什么?中国政府的态度如何?战争的结局如何? 2.近代中国的外交     (1)晚清外交机构的近代化     ①鸦片战争后,清朝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     ②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跟踪思考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不平等条款吗?     ③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通称“总理衙门”,简称总署。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 跟踪思考     总理衙门的设立从外交史的角度看有无进步意义?     ④《辛丑条约》规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跟踪思考     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是清朝中央政府机构半殖民地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2)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     南京临时政府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跟踪思考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中国在外交上实现独立自主了吗?     (3)北洋军阀时的外交     ①1915年,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支持他称帝,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中除第5号内容以外的其他全部要求。     ②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遭到英美等列强的无理拒绝。     ③1924年,孙中山北上宣言中提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     ④五卅运动中,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提出了取消领事裁判权、英日军队从上海永远撤走等谈判条件。     ⑤1927年初,湖北、江西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跟踪思考     北洋军阀时期,中日之间发生了哪些重大外交事件?为何这一时期中日之间的外交冲突特别激烈?     (4)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     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     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对日本侵华奉行妥协退让政策,先后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等。     ③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这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     ④1946年,蒋介石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跟踪思考     南京国民政府在外交上有哪些主要功过?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1.建国初期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第一,“另起炉灶”;第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第三,“一边倒”;第四,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开拓外交新局面(1949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     (1)新中国成立后,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了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新中国不仅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而且在会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跟踪思考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主要成就有:     (1)1972年,中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26届联大上,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     (4)中美、中日建交后,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5)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渐形成了三个世界划分的估计。 跟踪思考     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国外交转机的关键点。  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了哪些重大突破? 4.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1)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看法有了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     (2)在社会主义建设新的时期,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3)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4)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5)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跟踪思考     建国初期和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有何不同? 四、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1.秦汉王朝是东方的一大文明中心,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开始影响世界。 2.隋唐时期,国力强盛,文化辉煌灿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了亚洲,形成了中国文化圈。 3.宋元时期,我国的封建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和文化成就突出,在当时世界上继续处于领先地位。 4.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显示了明朝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明朝中期以后,世界历史进入新的时期,由于封建专制制度束缚了生产力发展,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伍。 跟踪思考     明朝中期以前,中国领先世界表现在哪些方面?明朝中期以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是什么?   5.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6.甲午战争后,中国被日本战败,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7.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高。 8.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9.抗美援朝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10.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有很大提高。1997年,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迅速崛起为发展中的地区大国。 跟踪思考     近代以来,哪些史实能够说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思维拓展     拓展1: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途径、内容和影响     (1)途径:①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②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③通过宗教传播的途径。④通过战争的途径。     (2)内容:①政治上,互派使节,互通友好。②经济上,发展贸易,互通有无。③文化上,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④军事上,有战争、有和平,有侵略与反侵略。     (3)影响:中外之间的交往,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拓展2:中国古代文化与外来文明的双向传播问题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华夏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从来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在与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不断推陈出新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信仰和风俗习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自身,而中国自身的文化也对其他地域和其他民族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正是在这种相互影响中,中国认识了域外,域外也认识了中国。中外文化的差异,促使人们破除思想上的畛域,改造自我经验积累的思维定势,不断借助外来文化丰富自己,发展自己,使自身文化达到新的境界。     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过程。中国的丝绸,改变了西方人的穿着,而西域的物产、音乐,也改变着中国人的日用习惯和音乐风格。中国的儒学,影响了日本朝鲜的学术发展,而南亚的佛教,也冲击着中国的儒学。汉唐时期对外域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和消化,促进了盛世的出现,而唐宋时期中国文化的远播,又影响着东南亚诸国及非洲的发展进程。四大发明传人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文化的双向传播,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表现出积极的历史作用。反过来,历史上有许多一度相当发达的文明,由于与其他地区的阻隔和闭塞,最终衰落甚至毁灭。     拓展3:对闭关政策的认识     (1)闭关政策的实质、原因和影响     闭关政策是清政府实行的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闭关政策出现的社会历史根源在于:①闭关政策是落后的、闭塞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并昏睡在这种自然的庄园中,他们既昧于世界大势,又盲目排斥外国的一切东西。②闭关政策是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由于清朝贵族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斗争,清朝统治者便企图通过闭关的办法将国内的汉人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外国人支持汉人形成反清力量。     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对内加固自身的统治,对外进行民族“自卫”。这种政策的实施,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它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保护了封建的自然经济,有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的心理,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性。     (2)闭关政策的不同评价观点     关于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闭关政策的评价,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①闭关政策起了民族自卫作用。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规定在对外贸易上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当西方殖民主义者以冒险家、海盗的身份在世界上一切他们所到达的地区和国家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的时候,这实际上是当时中国方面所可能采取的自卫措施。②从表现上看来,闭关政策似乎限制了外国侵略者的活动,具有一定自卫作用,实际上它只能束缚中国人民,而不能限制住外国侵略者。资本主义的本性就是要侵略别国,这种政策既不能改变侵略者本性,又不能妨碍侵略者的力量,只能阻碍中国的发展,扼杀中国的生机和进取精神,使得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③对闭关政策应作具体的历史分析,从两个方面评价。以禁海闭关为支柱的清王朝对外贸易政策,它的目的有防止外国侵略的一面,禁海闭关,对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而言,有其不利的一面。     拓展4:清政府的“闭关自守”、帝国主义提出的“门户开放”和现在的对外开放政策在本质上的不同     (1)三者的历史背景不同:“闭关自守”是清朝前期实行的政策,是封建社会趋于衰落,想以此来维护统治的政策。“门户开放”是在19世纪末由美国提出、并得到帝国主义认可的对中国的侵略政策。“对外开放”是作为独立自主的中国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提出的基本国策。     (2)三者的内容不同:“闭关自守”政策是指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承认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已夺得的特权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要求中国内地全部开放,使帝国主义国家都享有投资的权利。“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外国资金,扩大对外贸易,利用各种形式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3)三者的后果不同:“闭关自守”政策阻碍了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伍。“门户开放”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该政策使帝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对外开放”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它发展了我国的经济,使我国更加强盛。     由此可见,三者的性质截然不同:“闭关自守”是作茧自缚的消极落后政策;“门户开放”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侵略政策;“对外开放”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为搞活经济所采取的政策。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白益密切。因此,中外交往是一个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的热点问题。在近年的高考中也比较关注这一问题。2002年全国文综卷就丝绸之路出一综合大题。2002年,全国文 综卷就旅顺、大连的主权问题出一材料解析题。2003年春季高考题,就“18~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着各种观念和主张”问题出一材料解析题,2004年高考题中小题和大题都有出现。2005年高考这部分内容再次成为热点。全国文综卷一从中美关系的角度出了4道选择题、北京文综卷从中外友好往来的角度出一系列选择题。上海卷从中国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变化角度出一问答题。     本专题复习时注意如下视角:①中国古代对外交通发展的情况。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③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④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人物的活动。⑤自古代至今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情况。⑥近现代中国的外交机构和外交政策的变化。⑦中国历史上的闭关政策和当今对外开放政策的比较。⑧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⑨中国历史上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当今和平崛起政策等。 释疑解惑 1.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的4个阶段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大体可以分为4个阶段,即:先秦时期;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     (1)先秦时期: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开始萌生     这一时期,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几个阶段。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中国与周边一些地区(如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中南半岛等)已有某些联系,但是,总的说来,这一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只是间接的、偶发的,中国文献中有关外部世界的记载,大多是传闻和不准确的。     (2)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交往的格局基本形成     秦汉时期,中国国力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居于当时世界的前列。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逐渐展开。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秦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3)隋唐宋元时期: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规模不断扩大     隋唐宋元时期,中国的经济有很大的进步,再加上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发展。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更加密切。     (4)明清(鸦片战争以首)时期: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生重大的转变     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首先是周边的国家,其次是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与欧洲、非洲的交往是很有限的。明朝初期的对外交往,大体上延续前代的格局。但从明朝中期以后,由于西方殖民者纷纷东来,明朝以及代明而起的清朝,对外交往的格局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逐渐成为对外关系的重心。与周边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交往,逐渐退到次要的地位。 2.中国古代几个不同时期对外关系比较     (1)唐,宋,明初对外交往频繁的共同原因     ①政治稳定。唐、宋、明建立后,都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加强,为频繁的对外交往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②经济繁荣。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宋朝科技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经济发达;明朝前期中国仍是世界上的大国强国。③对外交通发达。唐、宋、明三朝的海陆交通能达亚、非许多国家;各国使者、商人纷纷来中国;中国的学者、商人、官员也到外国学习、经商、访问。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宋、明初的统治者比较开明,鼓励对外交往。     (2)汉唐对外交往的异同点     共同点:①朝鲜、日本都是对外交往的主要对象。②都对外进行了经济技术交流。③政府是对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④对外交往都以陆路为主。     不同点:①汉朝的对外交往仅重视陆路,而唐朝的对外交通更加发达,通过海路向东可达朝鲜、日本,向南、向西可达马来半岛、印度、波斯湾。②汉朝的对外交流物品、技术种类较少,而唐朝交流范围更加广泛,并且注重对中外文化的“兼收并蓄”。③唐朝政府比汉朝更加注重对外交往,政策更加开明,同唐朝有交往的国家增多。④唐朝的对外交往比汉朝的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3)唐朝与清朝对外政策的比较     对外政策: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对外贸易。     产生原因:①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唐朝统治者比较开明,注重发展对外交往。②清朝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政治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不断骚扰我国边境地区;清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不同影响:①唐朝的对外交往扩大了唐朝的对外影响,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增强了唐朝的国力。②清朝的闭关自守隔绝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造成了中国的落后,为19世纪中期中国被动挨打局面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3.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朝贡制度     中国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是朝贡制度。朝贡制度在先秦时代已经出现。“朝”指臣下觐见君主,“贡”指臣下向君主献纳礼物。“朝贡”是天子与诸侯之间隶属关系的表现。秦汉以后,中原历代封建王朝将这种关系作为处理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或域外国家关系的基本模式,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     按照这种模式,外国使节来华都被视为前来“朝贡”,也就是承认中国统治者为宗主,自己为藩属。外国使节觐见中国君主必须行臣属之礼,他们带来的礼物被视为贡品。中国君主要授予这些国家统治者以各种名号,并“回赐”各种礼品。中国派往外国的使节,其主要任务是册封名号和赏赐礼品,以建立宗藩关系。凡是有“朝贡”关系的国家,中国允许它们前来贸易。“朝贡”关系是一种政治上的不平等的关系。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长期在亚洲甚至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由此产生了中国是世界中心的思想。视外国为藩属,以“朝贡”关系为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正是这种“中国中心论”的体现。同时也应该看到,与中国存在“朝贡”关系的国家,中国一般不干预对方的内政,双方和平友好,中国要在经济上给予种种优遇(如“回赐”的礼品特别丰厚),以显示自己对属国的关怀。 4.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总的来看,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可归纳为以下4个特点:①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而不是单向传播。这种双向的交流,即中华文明的外传与异域文明的内徙,丰富和发展了双方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积极因素。②中华文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表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接受外来文明和传播中华文明往往都是通过贸易或僧侣等和平进行的,这和早期基督教、早期伊斯兰教一度曾用“剑与火”来传播各自的文明截然不同。同时,中华文明以其源远流长的优越性顽强地延续不断,亦从未为外来文明所征服。③就中华民族主流意识而言,无论是对中华文明的传出,还是对异域文明的导入,一般未见有强烈的保守和排外倾向。中外文化交流的展开,中华文明在不断吸收和消化异域文明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正是中华文明具有极大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④中国历代王朝的对外政策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国力国势和国内社会矛盾状况,对外交往的国际背景,以及最高统治集团(往往以君主为代表)的文化心理状态。对外政策的开放程度往往与中外文化交流的程度成正比。在中国历史上,有的王朝最高统治集团的对外政策是保守的、闭关锁国的,这就在某些时期限制了中华文明的充实和发展。 5.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的比较与思考     郑和下西洋,比迪亚士发现好望角早83年,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发现新航路早93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比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要早。可以说郑和是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最有成绩的航海家。哥伦布在1492年率领自己的船队踏上了美洲的土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于1521年取得了成功。此后,各大陆建立起直接的海上联系,历史舞台扩大了。所谓“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的直接标志,是地理大发现导致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郑君之初航海”虽然在此之前,且有相当的气魄和规模,但是却与这一历史“新纪元”表现出文化的差异,存在着时代的界限。     为什么西方国家能够利用航海业的空前成就,将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时代?美洲的发现和绕过非洲的航行,“使世界市场”得以开拓,于是各国的经济生活,都逐渐成为世界性的了。但在中国,不久反而采取了以“海禁”为标志的自我文化封闭的政策。对于海外交通不同发展方向的这种比较,不能不引起每个关心中国文化进程的人对历史的沉思。究其原因,不但与中国以农业立国的传统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中国专制王朝的封建统治有关。传统的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严重阻碍了近代因素的成长,限制了中国人对海外的探索。郑和下西洋的直接动因与市场和工商业无关,而是专制王朝的政治需要。因此,郑和以后,中国的海外交通始终未能冲破封建末世的藩篱。 6.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从敦煌西去,经玉门关、阳关往西的商路有两条:一条是从鄯善沿南山(今昆仑山)到大月氏、安息诸国,称为南道,再西去可抵大秦(罗马);另一条是沿北山(今天山)南麓西行,越葱岭的北部西向,可以到大宛、康居、奄蔡诸国,称为北道,再往西可抵大秦。这南北两条商路,是当时中国和中亚、西亚经济交流的大动脉,因为运往西方的货物主要是丝绸,所以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中国所产丝绸最初是由这条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的,它的著名虽然由于通商,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沟通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是由这条丝路传人近东再传至欧洲的,后来印刷术、火药的西传也是如此;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由此路向东传人中国。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改变世界历史与文明的大通路,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互相渗透。 专题六    中国近现代济结构的变化和各种经济的发展状况 知识归纳 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3.甲午中日战争后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 跟踪思考     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什么?自然经济解体给中国带来的是灾难,还是历史进步? 二、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 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2.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跟踪思考     什么是近代工业?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三、近代外来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1.鸦片战争后,来华商船增多,为了维修船舶,外商投资擅自设立船坞。为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外商创办了各种加工厂,如砖茶厂、缫丝厂等。 2.从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中国投资经营轮船公司,如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等。 3.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些厂矿企业的特点是:资金充足,规模大,技术新,管理先进,产量高,成本低;在中国近代厂矿企业中,居于垄断地位。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扩大了在华投资办厂的规模。 5.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扩大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金融财政和重工业。 6.1938年,日本在中国成立“华北开发会社”与“华中振兴会社”。日本侵略者将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公司专营。 7.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不同情况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采取合资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吸收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发展起来。 跟踪思考     近代外资企业与改革开放后的外资企业在性质上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上有何不同? 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归宿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条件: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     (2)标志: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都是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912~1919年)     (1)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辛亥革命使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③民国初年出现各种实业团体,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⑤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⑥“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的口号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     (2)表现: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3)特征: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③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挫折     (1)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民族资本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和摧残。     (2)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这对中国的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5.中国民族资本的归宿     新中国建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民族资本又获得一次大发展。1953~1956年,我国完成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跟踪思考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何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五、近代官僚资本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抗战时期,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明显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使其比较完整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并很快恢复了生产。 跟踪思考     什么是官僚资本?新中国为何对其实行没收政策? 六、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时期的经济从整体上看是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经济。其经济结构的突出特征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趋向是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向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过渡。     官僚资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建国后,人民政府迅速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封建地主经济一农民个体经济一社会主义集体合作社经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到1956年底,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达到96%以上。     私营工商业(民族资本)→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重要地位。1950年下半年,中央采取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以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部完成。     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手工业合作社:从1953年起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由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跟踪思考     过渡时期,中国出现了哪五种并存的经济形式? 七、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起步     (1)建国初,没收官僚资本,使官僚资本企业较完整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2)1953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国家“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中规定: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一五”计划公布以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起步了。工人阶级热火朝天地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     (5)“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成就;建成了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精密仪器等近600个重要项目;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大跃进”到“文革”时期的工业建设     (1)大炼钢铁运动: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决定,当年的钢产量要比1957年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为完成钢产量的任务,全国掀起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2)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农业比例失调,重工业畸形发展;工业内部比例失调,钢铁工业生产挤占大量的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工具,使其他部门无法正常生产。     (3)十年工业建设成就: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和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石油工业发展迅速,石油全部自给;电力工业增长很快,农村用电量十年增长70倍;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     (4)“文革”时期,工业生产遭受重大挫折。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有:南京长江大桥、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等。 3.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这批项目的代表有:宝山钢铁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和京九铁路等。 跟踪思考     “一五”计划时期和“文革”前的十年建设时期,我国工业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逐步展开了对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主要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为辅的管理体制。经过改革,城市经济生活出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思维拓展     拓展1:中国的自然经济是怎样解体的?     鸦片战争以后,洋纱输人中国沿海的部分地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的“织”与“耕”分离。这样,一些破产的手工业者,沦为过剩的劳动力,由棉布生产者变为棉布的消费者。那些未破产的手工业者,靠买洋纱织布,其性质已不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引自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     拓展2:民族工业的曲折与萎缩及其原因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民族工业受到沉重的打击。在沦陷区,来不及内迁的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委托经营”“军管理”“租赁”等形式吞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这虽然出于抗战的需要,但掌权的官僚阶层借此垄断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使官僚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大为增加。这就造成官僚资本的膨胀,民族资本的萎缩。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虽曾采取一些措施,推动工矿企业恢复生产,但是,蒋介石为了取得美国的援助发动内战,又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     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此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官僚资本还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残酷挤压民族工业。此外,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拓展3: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变化:①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形成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结构。③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结束,标志着我国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封建剥削制度已经消灭,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形成。     趋势:①封建剥削制度逐渐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②社会经济结构由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向单一的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转变。③所有制形式逐渐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     拓展4:建国后我国工业体制的调整     (1)建国初到1956年,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到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照搬政治斗争的方式;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     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工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结果:使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拓展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不同     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行政审批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为主,甚至有时以长官意志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调节作用的经济,不是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经济。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就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转变。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中国近现代经济内容在历史学科体系中占的比重较大,地位也较为重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中国从此不再大搞阶级斗争,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提高了经济史内容在历史学科体系和高考中的地位。这部分内容也和当今的很多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较为密切。2004年高考题中有多题涉及这一领域,广东卷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一角度出一问答题。2005年各地高考题有多道选择题在这一领域命题,广东卷在这部分内容出一问答题。     本专题内容的复习安排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阶段复习,着重把握每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及阶段特征;二是按照每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演变组织复习。这两种思路各有优势,本书认为后一种思路较符合第二阶段的特点,思路也更为清晰一些。建议以后一种思路为主,同时也把前一种思维方式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换一种方法去思考,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方法。     复习本专题时要注意如下几点:①要紧紧围绕“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状况”两个核心内容,认真掌握经济发展的表现和“经济结构”的含义。②要注意把近现代经济的发展变化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这一国际大背景联系起来,放到国际大背景中去思考和理解中国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和经济新现象。     “振兴民族工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目前中国企业界的口号,要注意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振兴民族经济所进行的努力这一角度去思考。 释疑解惑 1.如何认识“开关”对中国的影响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口通商代替了一口贸易。“开关”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后果呢?除了《南京条约》成为此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与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范本,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因而从一个重要方面规定了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外,并没有立即给中国带来资本主义。资料表明,“开关”以后的二三十年间,列强为了侵略的需要,虽在中国的开放口岸建立了若干加工工业和修造业,但都不是直接影响中国国计民生的大规模的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对中国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英国那时开始工业革命还不到一个世纪,它的经济实力还不允许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它所关心的主要是通过超经济的办法实现其对华掠夺。就贸易关系而言,这期间中国进口的棉布和棉纱较之鸦片战争前,有的只略有上升,有的甚至减少了。列强对华进行经济掠夺最得心应手的手段仍然是鸦片贸易。鸦片在中国的进口贸易中仍占第一位,由于从非法转到公开,进口数量成倍增长。后来,中国兴起近代工业,当然与“开关”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有直接关系,但主要决定于中国内部日益滋生着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所允许的。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决不是要把落后的中国变成先进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或殖民地。中国资本主义是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夹缝中艰难成长的。帝国主义不是要中国发展成为它的商品竞争对手,而是要中国成为它的原料供给地和商品市场。因此,它既要在中国适当发展资本主义,又要使中国基本上保持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国资本主义不能迅速发展和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不能迅速解体,是与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经济利益相合拍的。帝国主义的侵入并没有给中国带来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前景,它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更主要的是起了阻碍和破坏作用。 2.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的特点     (1)浓厚的封建性。洋务派官僚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这些近代兵工厂,从根本上说,是封建的官办军事工业。虽然这些企业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设备,雇用工人从事生产,但是它们还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它们创办的目的不是追求商品剩余价值,而是追求其使用价值。是否追求剩余价值是判断工业生产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标志。洋务派创办这些近代军事工业是为了产品的有用性,况且它们生产的产品如枪炮、弹药、船舰等也不拿到市场上去销售,而是直接调拨给清朝军队使用。按照构成商品的三要素看,它们生产的产品还称不上是商品。工厂本身没有盈亏可言,没有从利润转化来的资本内部积累,没有依靠自身运转而进行的扩大再生产。工厂的繁荣与否取决于政府财政盈绌和拨款多少,不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工厂本身的生产与管理。工厂的管理完全由总办、会办、提调、委员等封建官员决定。这种内部关系,是一切官办工业缺乏生命力的根源,也是它非资本主义一面的突出表现。     (2)严重的依赖性。洋务派官员所办的这些军事工业,在技术、器械设备等方面,处处仰赖外国,具有浓厚的买办性。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不是独立的民族工业或资本主义企业。     (3)不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所创办的这些军事工业,既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企业,也不是传统的封建官营企业,而是不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和工艺,在大机器下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工人们以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是中国早期的工业无产阶级。工厂的产品虽然不以商品形式出卖,但工人的劳动力却以商品的形式购买,这是近代官办的军事工业的独特性所在。这就使这些官办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若干色彩。实际上,它们是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种复杂的混合物,是封建官营工业向资本主义企业转化的过渡形式。因此,这些近代军事工业可以说是不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4)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一方面是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即“剿发捻”;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求强自立,即“勤远略”,具有明显的“制夷御侮”思想。 3.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特点     (1)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仍带有明显的封建性。这些“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民用企业是为“求富”而兴办的。它们以赚钱盈利为目的,采取由官方出面招集商股作为资本的方法,购买新式机器,雇用工人进行生产,产品主要作为商品销售于市场,以牟取利润。因而,这些民用企业与洋务派前期经办的军事工业不同,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不过因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每一个企业为抵挡资本主义列强的竞争、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不得不从企业的外部寻找靠山。企业只有躲进封建政权的隐蔽所里,才能够绕过许多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如请求减税免税的优待、请求政府贷款、获得专利权和特别保护等。只有依靠这些支持,企业才能够有较多的保障,然而这样做势必会使企业受到封建官僚制度的束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2)具有双重作用的近代企业。洋务派在这一时期创办的民用企业,一方面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们具有某种垄断性,因而又有压抑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消极作用。     (3)既有对外资企业的依赖性,又有抵制外资扩张的民族性。 4.关于官僚资本的问题     官僚资本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     官僚资本形成的背景: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帝国主义列强继续向中国扩大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金融财政;大肆倾销过剩商品,严重地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和农业生产。帝国主义在华经济势力的扩张,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官僚资本的形成:在帝国主义加紧对华侵略的同时,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从反革命内战和买办活动中积聚了大量财富,但官僚资本的形成,还取决于种种独占经济活动的完成。首先,四大家族垄断了金融事业。其次,四大家族利用经济、政治势力,开始垄断全国的工商业和农产品购销。总之,1927~1937年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时期。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建立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形成的前提条件,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又成为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国民政府的统治实际上就是四大家族的统治,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主义。它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当时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反动经济力量,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官僚资本的特点:封建性、买办性、垄断性。     官僚资本形成的影响: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民族工商业日益萎缩,加深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造成工人生活恶化。 5.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     新中国成立之前,革命根据地社会的新民主主义性质,是肯定的;由这局部社会逐步推广、扩张而形成的新中国整体社会的新民主主义性质,也是应该肯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现实目标和直接目的就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和新民主主义的新社会。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7年时间,却是一个合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存在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阶段。     根据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和《共同纲领》的表述,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如下观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独立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社会形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但并不等于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3)这个过渡时期的社会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这个过渡时期的国家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能够反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方式,是确定社会性质的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实行在国有经济领导下的各种经济成分共存共荣的经济制度。1956年以前,我国公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因素并不处于国民经济的优势地位。1956年,在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绝对优势。随着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的确立,从1957年开始,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质变,即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专题七   晚清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与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知识归纳 一、晚清政局的演变 1.鸦片战争前夕清朝政治的腐朽     从乾隆后期开始,清朝政治的腐败日益暴露,表现为:①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②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军备废弛,纪律败坏。③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④阶级关系上,阶级矛盾激化,农民的反抗斗争越来越激烈。⑤清朝统治集团中,以“天朝上国”自居,皇帝和大臣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2.19世纪中期,清朝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及政局的变动     (1)内忧外患的形势     ①内忧: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激化,各地起义不断。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太平军建立了同清朝对峙的政权;1853~1856年,太平天国发动北伐、西征和东征,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攻破江南、江北大营,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统治。     ②外患:清王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被迫割地、赔款、通商,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去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英法联军攻占了清朝统治中心北京,火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清朝皇帝弃城出逃。     (2)清朝政局的变动     ①总理衙门的设立。总理衙门是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②辛酉政变和“借师助剿”。1861年慈禧太后和奕沂发动政变,逮捕了辅政大臣,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奕沂为议政王。以辛酉政变为契机,中外反动势力开始走上公开勾结的道路。1862年初,清政府决定向英法两国“借师助剿”,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③汉族官僚势力的扩大。倚重满族官员是清朝的既定方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后,满族官员和八旗军队因腐化堕落丧失了战斗力。清廷转而鼓励地方办团练,汉族官僚开始掌握武装,并成为对抗太平军的主要力量,慈禧太后不得不倚重汉族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汉族官僚的势力在清政府中扩大了。     ④洋务派与顽固派。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慈禧太后认为,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跟踪思考     19世纪中期,清朝面临着怎样的危局?清政府的统治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3.19世纪末清朝统治面临的危机和对策     (1)危机的表现     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助长了列强争夺中国的野心,“瓜分中华帝国”一事,被提上日程。列强掀起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②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等出逃西安。     ③《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造成清政府财政上的严重危机。     ④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涨,控制了京津地区,清政府无力控制局面。     ⑤要求改革现状,变法图强的维新变法运动高涨。     (2)清政府的对策     ①对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看到义和团难以“剿灭”,就改用“招抚”的办法,默许义和团为合法民团,企图控制和利用。慈禧太后向西安出逃途中,命令清军“铲除”义和团。     ②对维新运动: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重用维新派实行变法。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反对变法,发动了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镇压维新志士,废除了新法法令。     ③对帝国主义;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打击下,清政府彻底对外屈服,接受了《辛丑条约》,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 跟踪思考     19世纪末,清朝统治出现了怎样的危机?清政府是怎样应付这些危机的? 4.20世纪初期,清朝实行“新政”和政权覆亡     (1)清末“新政”     为了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     (2)“预备立宪”     为了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清政府决定实行“预备立宪”。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下诏“预备仿行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裁撤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预备立宪”实际上是一个骗局,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 关键提示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是20世纪初在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并渐趋高涨的形势下,清政府为应付局势所采取的变革。这些变革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有一定的进步作用。要注意把“立宪派”的活动与清政府的“骗局”区分开来。     (3)清朝统治瓦解     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4)清朝统治的结束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列强要求清政府起用袁世凯。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新内阁。袁世凯掌握了清朝的全部大权,清朝实际上已徒具虚名。     南北议和后,袁世凯加紧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 跟踪思考     晚清时期,清朝统治出现过哪几次严重危机?每次危机的表现和采取的对策是什么? 二、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性质的逐步变化 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中国独立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受制于西方列强。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冲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等国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后西方侵略者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空前掠夺。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到内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加速了西方侵略者与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勾结。1862年1月,清政府正式确立了“借师助剿”的反动政策,标志着清政府开始以洋人为靠山,成为外国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从此,中外反动势力互相勾结和利用,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3.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中国半封建化的反映     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工人阶级在通商口岸外国资本家的工厂里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产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随之产生,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发展壮大。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在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的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在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这两大基本阶级之外,出现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中国社会在半封建化上迈进了一步。 4.甲午中日战争与中国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清王朝被东方的小国日本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这是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影响至深的卖国条约,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手段的新阶段,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首先,列强通过大量的政治性贷款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财政。其次,列强纷纷在华投资设厂、筑路开矿,加紧经济渗透与控制。更为严重的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夺取“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这样中国在半殖民地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00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发动了以镇压中国革命为直接目的的侵华战争,清政府彻底屈服,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巨额赔款以及除田赋之外的所有税收,均被列强控制,使中国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各国在中国驻军,北京城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武装监视之下。清政府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至此,中外反动势力完全勾结起来,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跟踪思考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三、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1.经济上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     洋务运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19世纪从60年代至7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重心在于建立军事工业,也就是所谓的“求强”活动;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为第二阶段,虽然还继续创办军事工业,但重心转为举办民用工业,也就是所谓“求富”活动。军事工业引进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手工业生产的新的工业形式。它的出现表明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19世纪70年代,在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同时,商办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也开始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直接投资兴办的近代工矿企业;另一种是手工作坊或旧式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缫丝、火柴等轻工业及小型采矿业,机器制造业很少;企业一般投资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企业大部分集中于通商口岸,尤其是上海、广州两地,形成畸形的工业布局。中国工业化举步维艰。 关键提示     经济上的近代化是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主要标志是机器化大生产的近代工业出现。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都是近代工业。 2.晚清的政治民主化运动     (1)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政治上兴民权、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主张,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运动在中国的开端,是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表现。戊戌变法运动失败,君主立宪成为泡影。     (2)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民国”的尝试(民权主义):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创立民国”的纲领,并将其概括为“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此,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即中国近代化在政治上的发展。但辛亥革命并未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只是保留了一个“民主共和”的躯壳。 关键提示     清末“预备立宪”是清政府为抵制革命运动而玩弄的一场骗局,不属于民主政治运动。 3.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1)军事装备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生产枪炮、火药、子弹、炮弹、水雷等武器。     (2)近代海军的建立:从19世纪?0年代中期起,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并成立了海军衙门。     (3)改革军事制度:①戊戌变法时: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②清末“新政”时: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4.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20多所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开设西文和西艺课程,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主要是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新式学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1898年,光绪帝诏准建立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并于第二年废除科举制度。《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完备并付诸实施的法定学制,顺应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要求,具有重大革新意义。它的颁行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形成。 思维拓展 拓展1:清政府政策变化的三个阶段    (1)19世纪4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衰落统治时期,当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皇帝心无定见,压制林则徐等抵抗派,更不依靠人民。腐败的政治制度,落后的军事手段,虚弱的经济力量是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清政府对外来侵略走了一条抵抗——妥协——投降——“借师助剿”的道路。19世纪60年代,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     (2)19世纪60年代,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和政治危机,清政府的政策有所调整。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通过辛酉政变,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此后,清政府实行了两大举措:一是设立总理衙门,二是推行洋务运动以求“自强”。这既是清政府屈服于侵略势力和政治半殖民地化的表现,也是中国近代化的趋势,说明中国开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后来,由于帝国主义侵华的进一步加剧和新的侵略要求,清王朝与列强之间的“和好”局面被打破,于是爆发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一直发展到清政府利用义和团抗击列强(八国联军侵华)。     (3)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完全屈服,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客观上,清政府的反动本质逐渐被人民所认识,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王朝统治。 拓展2:“近代化”与“中国近代化”的含义    从人类社会转型角度看,近代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其核心是工业化。从历史进程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到工业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巩固、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革命。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是政治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变化。其核心是工业化。     拓展3:什么是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器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形态。其主要特征大致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法制化与民主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递加速、非农业生产人口比例大幅增长、经济持续增长等。这些特征也可视为推动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重要因素。近代化则是指工业革命的准备阶段和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拓展4:近代中国社会巨变的表现     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在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中摆脱出来,成为享有完全主权、独立自主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在社会矛盾上,从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矛盾成为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在革命性质和任务上,中国革命从旧式的农民革命时期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4)在阶级结构上,从原来单一的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结构变为多个阶级并存的复合结构,阶级关系更加复杂。     (5)在经济结构上,由原来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发展为半封建与半资本主义并存的局面,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6)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从原来独立自主的世界大国沦落为屡战屡败、任人宰割的东方弱国。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弱国无外交,中国在外交上也备受列强欺凌,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就是明显的例证。     (7)外交和国防观念逐步更新。外交上从原来的闭关自守逐步走向世界,由夷夏之防逐步转变为中外平等交往,国防观念也发生了由重陆轻海到海陆并举的转变。     (8)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由“天朝上国”和“世界中心”的自大观念转变为向西方学习,承认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传统文化在涤荡中得到发展,逐步向近代化转型。     (9)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变。由原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由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一党专政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人民民主专政。     拓展5: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1)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涨。     (2)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3)从1915年开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所谓“思想解放”就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打破它的压迫和禁锢,用资产阶级思想武装人们的头脑。 关键提示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指1840~1919年。关于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潮流,这段材料给予了明确定位,即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和新文化运动。有人将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也列入其中,应当说是不恰当的。所谓“思想解放”是指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教材明确将戊戌变法定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专题的主要知识范围为晚清时期的统治。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时期,中国社会从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社会性质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政治统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这一时期也开始起步并逐步发展。     近年来,由于中国近代化问题成为中国历史学界的热点,本专题在高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连年都有大题出现。2004年江苏卷从袁世凯统治时期中国有识之士的斗争这一角度出一问答题。2005年江苏卷从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角度出一问答题,广东卷从民国时期普通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等角度出一材料解析题,与本专题相关的选择题更多。这表明本专题内容尚处于高考热点状态。     本专题应重点掌握晚清政局的变化、社会性质的变化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     本专题的复习要注意抓住两条主要线索:一是晚清政治的演变,即鸦片战争到清朝灭亡这一时期内清朝的统治政策发生过哪些重大变化;二是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近代化包括的内容很广,经济上的机器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是其基本内容,还包括军事上的近代化、教育上的近代化、外交上的近代化等。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与西方的工业化及政治民主化的内容有不同的特点。复习时要注意与西方近代化的比较。 释疑解惑 1.中国近代化包含的具体层面     (1)经济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时期开始引进西方的机械生产,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刺激下,在洋务运动倡导下,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这可以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始,但发展缓慢。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出现兴办工业的浪潮,到19世纪末才有显著发展。戊戌变法试图推进经济的近代化,但很快失败。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后,民族资本主义才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华民国鼓励和保护工商业和人民办实业,一战期间,中国经济近代化出现一个高潮,民族工商业发展迅速。     (2)政治的近代化:维新时期提出君主立宪,设议院、兴民权,在变法时期对旧的政治制度作了不少改革。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规定了人民享有自由和民主权利,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但很不彻底。     (3)思想的近代化:鸦片战争后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洋务运动时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举起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反对封建专制和礼教。     (4)社会生活的近代化:封建社会里男子蓄辫,妇女缠足,崇信“三纲五常”,主仆等级森严。辛亥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等。 2.如何认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康有为把本来对立的两种思想结合起来,这不是偶然的,是由当时的时代环境和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决定的。当时传统的儒家思想在社会上根深蒂固,但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一筹莫展,这就促使着人们去探索新的出路。而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又日益扩大,日本学习西方进行明治维新的成功也为要求改革的人们提供了榜样。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过严格的封建教育,又身处广东南海这一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不可避免地深受双重影响。     康有为要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本来应该用资本主义思想猛烈地批判封建思想,然而他却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固然有利于减小改革的阻力,但也暴露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3.影响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     (1)先天的不利条件     ①资金准备不足,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缺乏资金储备。     ②技术准备不足,只有手工技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     ③人才准备不足,只有经济型的人才,缺乏通晓国际现代化大势和能经营管理大机器生产的科技人才、管理人才。     ④思想准备不足,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2)面临三大政治障碍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破坏。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取得的关税协定、海关管理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正常的充分的发展;帝国主义还和中国封建势力结合起来,支持反动派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中国封建专制统治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的政治制度特别完善,封建的意识形态特别顽强。当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清醒过来,反而愚昧无知,不思进取,白白延误了20年的宝贵时间。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在中国资本中,官僚资本占有压倒性优势,民族工业无力与之抗衡。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日美等帝国主义势力和官僚资本的摧残、压迫下,日益萎缩。     (3)缺乏正确的道路、科学的决策和安定的环境    从道路上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业化一般是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在工业化的同时,农业都有一个相应的较大变化,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中国的近代化是从重工业领域中开始的,农业始终没有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拖了工业化的后腿。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工业化开始之前,资产阶级都通过政治革命掌握了统治权,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中国的民主革命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最终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从决策上来看,历届统治者都没有把知识结构的变革放到极其重要的地位,致使中国在长时期内一直是一个文盲半文盲的国家。缺乏现代知识的推动,使中国的近代化一直为缺少人才、技术而困扰。由于历届政府都代表了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不可能从发展生产力的主观愿望出发来制定内外政策,因而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正常进行。从环境上来看,战争和革命不断,使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4.对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认识     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是资产阶级对国家政治民主化进行探索的两种理论模式,既对立又统一,是在同一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新的政治模式,其主张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他们同时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爱国是两者的共同起点。虽然他们对帝国主义都缺乏本质的认识,对帝国主义斗争存在一定的软弱性,但都希望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民族独立。他们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作为革新中国与打击旧学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进化论和以实验科学为基础的归纳方法等。他们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反封建又是两者共同的目标。在政治行为上直接表现为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它们构成了晚清反对专制政治的两条阵线。革命派怀着由革命而共和的信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正面力地冲击了清朝专制统治。维新派、立宪派则怀着由改革求立宪的信念,从实业、教育、启蒙等多方面为民主大厦在中国的建成添砖加瓦,赢得了多数工商业资本家和开明绅士的支持。他们利用合法手段从事反专制的斗争,掀起了戊戌变法、请愿运动、抵制美货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保路运动,使清政府陷于困境,进退两难。     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运动,并由此开始了资产阶级参与国家政治的时代,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这是中国政治近代化历程中制度建设上取得的伟大成果。 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主共和制度难以在中国立足的原因     (1)辛亥革命对封建势力的打击不够彻底。革命前,革命派虽对封建专制思想和制度进行过批判,宣传过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进步性和合理性,但由于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封建专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不是一次疾风暴雨式的革命就能彻底摧毁的。而革命党人因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武装起义,对封建专制思想的冲击远没有达到埋葬它的地步,民主共和观念远没有深入人心,以致革命派建立的民主制度缺乏坚实的思想基础。     (2)革命派对政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反满的旗号下,他们认为只要推翻了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建立起一个民主制度,革命就算完成了。有些革命党人有一种功成身退的思想,认为革命不是为了当官发财,只要袁世凯逼清帝退位,拥护共和,就可以让他当大总统。实践证明,失去政权将失去一切。革命派在政权认识上的幼稚病是导致民主共和成果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制度缺乏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支持和坚实的阶级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排挤和压迫,力量弱小,发展缓慢。他们虽有建立民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但没有保障民主制度存在和完善的实力。     (4)民主共和制度不能维持、专制制度死而复生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封建专制思想和制度赖以生存的落后小农经济土壤依然存在。辛亥革命未导致一场深刻的农村革命,未触及中国农村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主体经济结构,革命后的中国仍是一个小农国家。长期浸泡在小农生产方式中的中国民众很难对民主共和表现出真正的向往和拥护,这是民主共和制度难以长存的社会根源。 专题八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与民主政治进程 知识归纳 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中国历史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来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关键提示     反封建反侵略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革命的任务决定了革命的性质。 2.民主革命的准备——太平天国运动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革命斗争内容     ①政治上:在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②军事上:发动金田起义;永安突围;夺取武汉三镇;占领天京;北伐、西征、东征;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破江南大营;安庆保卫战;天京保卫战等。     ③经济上:在太平天国占领区,农民进行抗租斗争,没收地主土地,禁止地主收租等。     (3)特点:发生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关键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所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把太平天国运动纳入民主革命的范畴,是因为大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说明太平天国肩负了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 跟踪思考     你怎样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性质?  3.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1)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     ①组织上:先后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1905年,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②思想理论上:把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与保皇派进行论战;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③武装斗争上: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主要有萍浏醴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推翻了清朝统治。     ④政权建设上:同盟会会员吴永珊等在四川荣县建立革命政府,这是同盟会会员建立的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武昌起义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1912年初成立了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⑤法律建设上:南京临时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12年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关键提示     辛亥革命结束的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能说是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或“封建统治”,一定要用“君主专制”加以限定。     (3)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4.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斗争     (1)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表面上赞成共和,实际加紧专制统治。宋教仁将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不久,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赢得参众两院大多数议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2)二次革命(1913年)     ①起因:袁世凯制造“宋教仁案”;出卖国家主权,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袁世凯罢免国民党籍的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     ②斗争方式:武装起义、宣布独立。     ③力量:国民党人掌握的军事力量。     ④结果:失败。     ⑤失败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阀力量强大。     (3)护国运动(1915~1916年)     ①起因:袁世凯复辟帝制与出卖国家利益。     ②斗争力量:广大人民;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组织的护国军。     ③斗争方式:政治舆论上号召维护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称帝,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和《第二次讨袁宣言》,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军事上,组织武力讨袁。     ④结果: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     ⑤历史启示: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而败亡。     (4)新文化运动     ①起因: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以维持其统治;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反映在思想文化上要打破封建的束缚,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②斗争的目标:反对专制;反对愚昧和迷信;反对旧道德,即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传统道德;反对旧文学。     ③斗争力量:主要是北京大学的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和《新青年》的一些撰稿人。     ④斗争方式:创办《新青年》杂志,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发表一些进步文章。     ⑤特点:既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次文学革命;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作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1)内容:北京大学等学校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2)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3)特点:革命具有彻底性;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4)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关键提示     新旧民主革命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主义革命。两者的主要不同在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动力和革命前途等方面。 跟踪思考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有何主要不同? 6.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指出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跟踪思考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目标与辛亥革命的目标有何异同?所依靠的力量有何区别? 7.国共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运动     (1)主要内容     ①国共合作: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以后,孙中山深感国民党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改组。1921年,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改组国民党。1923年秋,国民党召开特别会议,讨论了国民党改组问题,起草了《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等文件。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大会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实现。     ②创建军队和政权: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第一次东征后,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将所属军队统一编为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中建立政治工作制度。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③进行反帝斗争:1924年,孙中山提出对外要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1925年,掀起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影响最大的是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被侵略的权益。     ④打倒军阀的斗争:1924年,孙中山北上后,为召开国民会议与段祺瑞进行斗争。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进行了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部队。1926年,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的势力。1927年,打垮了直鲁联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⑤发动农民运动:1924年,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骨干。 跟踪思考     想一想: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在纲领、领导、目标、动力、方式等方面有何不同?     (2)特点: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革命运动;广大工农群众参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以新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 8.土地革命     (1)内容:发动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进行反“围剿”斗争,进行根据地建设,即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2)结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和民族矛盾的加深,国内战争转变为中日民族战争。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10.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主要包括: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基本上完成了全国的土地改革;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和进行大规模剿匪作战,全国领土基本解放;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没收官僚资本;在工矿业中进行民主改革等。 跟踪思考     新中国成立时,有哪些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二、近代中国政党的产生与发展 1.保国会     1898年4月,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救亡团体——保国会,它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保国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关键提示     不能把保国会看作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从兴中会到中国国民党     (1)兴中会     1894年孙中山创立,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     (2)中国同盟会     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联合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后阐发为三民主义。它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国民党     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几个小党派,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实际由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主持。政治目的是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3年,国民党被袁世凯下令解散。     (4)中华革命党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集合部分国民党党员成立。     (5)中国国民党     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3年起,孙中山在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中国国民党。1924年,中国国民党改组完成,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6)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48年1月成立,原国民党中爱国民主分子,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独裁统治而组成,是我国现存的民主党派之一,简称“民革”。 关键提示     兴中会是革命团体,还不属于革命政党;1924年以前的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国民党是四个阶级的奉命联盟;1927年“宁汉合流”后的中国国民党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跟踪思考     说一说国民党在组织上和性质上的演变过程。 3.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 4.民主党派     中国大陆上现存在的民主党派主要有: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民主同盟、民主建设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三、近代民主革命政权的演变 1.湖北军政府     武昌起义后成立的地方革命政权,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为“中华民国”。 2.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3月)     1912年1月1日成立于南京,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这是一个以革命党人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3.广州军政府     1917年,孙中山为维护《临时约法》,在广州 召开非常国会,成立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为大元帅。1921年,孙中山在广州任非常大总统以后,组成陆海军大元帅府。 4.广东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     孙中山逝世以后,1925年7月1日,陆海军大元帅府改组为国民政府,通称“广东革命政府”。1927年初,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通称武汉国民政府。1927年“宁汉合流”后,同南京国民政府合并。 关键提示     太平天国政权是农民革命政权,不是民主革命政权。北洋军阀政权,名义上是民主共和国,实际上是封建性、买办性的军阀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汪伪政权虽也打着民国的旗号,但实际上是一个汉奸傀儡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属于民主革命的政权,但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四、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 1.君主立宪制     (1)19世纪60年代,早期维新思想派产生。他们主张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2)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兴起。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主张在中国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的愿望失败。 2.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命运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纲领中,提出了“创立民国”的主张。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成立了临时参议院,南京临时政府诞生。     (3)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4)1912年8月,宋教仁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希望通过国会选举,重组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5)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将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6)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基本统一全国后,国民党实行“训政”,就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实际上是蒋介石独裁统治。     (7)1946年,国民党召开“制宪国大”,并制定了《中华民国宪法》,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 3.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政治建设     (1)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指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     (3)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     (4)1946年,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经共产党的努力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会议通过了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协议。     (5)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6)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这部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跟踪思考     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在中国的历史命运如何?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思维拓展     拓展1:从领导阶级、群众觉悟程度和斗争方式等方面说明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群众基础不同的原因     辛亥革命只依靠会党、新军或立宪派和封建官僚;国民大革命依靠的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革命联盟。     原因:①领导阶级:前者是资产阶级领导,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广泛发动群众;后者是国共两党合作下的统一战线领导,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②群众觉悟程度:辛亥革命前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主义,农民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一些人受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蒙骗,对资产阶级革命手段缺乏认同。国民大革命前,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封建正统思想的批判,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军阀混战,人民生活痛苦不堪,“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③斗争方式:辛亥革命是直接通过武装起义方式进行的,主要依靠新军和革命党人的力量;国民大革命采取工农运动和革命战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依靠军队的力量,又依靠工农的力量。     拓展2: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对南京临时政府性质的评价关系到对整个辛亥革命的评价,史学界目前有三种观点:     (1)三派联合,革命派居领导地位说。这种观点认为:临时政府包括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三种政治势力,革命派在其中居于领导地位。但立宪派、旧官僚有相当大的实力,并控制大多数独立省份的地方政府,牵制身为临时政府总统的孙中山。     (2)资产阶级革命政权说。这种观点认为:一个政权的性质,取决于它由哪一集团掌握和它所实行的政策。临时政府中,革命党人占主要地位,政权基本上掌握在他们手中,临时政府的宣言、法令、措施和《临时约法》都有鲜明的资产阶级阶级性,所以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3)革命派与立宪派联合,立宪思想占优势说。就临时政府的领导者和参加工作的人员来说,它是一个资产阶级占主体的政权,但占优势地位的思想却是资产阶级立宪派思想。     拓展3: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区别及联系     区别:①前者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化运动,后者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②前者的目的是冲破北洋军阀封建统治的束缚,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后者的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无理行径和封建军阀的卖国行为。③前者提倡民主和科学,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否定;后者则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在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同时,注重反对帝国主义。④前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但它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没有给中国人民指明出路;后者则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促成了中国人民新的觉醒,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联系: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①五四运动使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在批判封建腐朽思想的同时,又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潮的主流。②一大批先进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③一大批知识分子走上了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同工农运动相结合的优点。     拓展4: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及失去机遇的原因     第一次机遇:①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并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这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初步尝试。②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胜利果实,并逐步恢复了封建帝制。他死后,北洋军阀继续实行封建专制独裁统治,辛亥革命的民主成果荡然无存。     第二次机遇:①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并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中国再次出现建立民主政治的良机。②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     第三次机遇:①抗日战争胜利后,各民主党派在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联合斗争,通过了和平建国、改组国民政府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决议。②但是,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方针,悍然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全面内战,并压制或解散民主党派,建立民主政治的希望彻底破灭。     拓展5: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框架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这些制度构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近代民主革命和民主政治建设。本部分内容是近代史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民主革命是新课标政治模块的重要内容,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是社会热点内容,都是高考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专题应把握的主要线索为: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近代政党、政权的建立与演变;近代民主制度和法制建设的演变等。     本专题复习中应关注的重点为;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国民大革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内容。 释疑解惑 1.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含义及其评价     民族主义的含义,一是反满,即推翻清政府;二是独立,即建立“民族的国家”。民族主义的提出是民族矛盾的反映,它在客观上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广大爱国者实现民族独立的要求。但是,它把反清与反帝相混淆,既不明确反帝,又容易产生排满情绪。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阶级矛盾尖锐的反映,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实现民主、自由、平等的愿望。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它与民族主义紧密联系,从理论上解决了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对革命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它仅要求推翻封建专制政府,而不是消灭整个地主阶级,因此反专制是不彻底的。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通过核定地价,征收土地税的办法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建立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制。其目的在于消除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因此它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民生主义想用平均地权的办法,改良社会经济,表明孙中山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他对革命思想的重要贡献。但他并不反对地主土地所有制,当然更谈不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因而也就无法把广大农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2.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两次扭转危机的历史性转变     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经历了两次扭转危机的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是由大革命失败后到土地革命的兴起,第二次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面对1927年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先进的共产党人奋起抗争,通过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等,拉开了转变的序幕。一系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确立,表明党实现了工作重心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到1930年,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军队发展到10万人,从而标志着第一次历史性转变的完成。     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开始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了第二次历史性转变,中国革命开始在正确路线的指导下转危为安。红军长征中,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共还制定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到七七事变后,八路军开辟抗日战场,建立一系列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迅速壮大,从而胜利地完成了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即从国内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     这两次历史性转变表明,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那种脱离实际、照抄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或者只凭主观热情而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虽然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由于“左”倾错误而导致革命遭受严重挫折,但党能依靠自身力量来克服各种错误,特别是在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正确把握形势,提出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3.五四运动具有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原因     (1)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五四运动是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新的社会力量进一步增长的条件下发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壮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在斗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表明它已发挥领导作用。     (3)一批赞成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对运动起了思想上、政治上的指导作用。 4.如何认识重庆政协会议上关于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的争论     这是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上国共双方斗争的焦点。政治民主化是针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提出的口号和目标。中共和很多民主党派要求彻底改组国民党独裁政府,而组织民主的联合政府。军队国家化是要求所有军队都应归属国家统辖而不能为党派所拥有。国民党坚持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掌握着国家的政权,共产党建立和掌握的军队应当交由国家掌握。斗争中,共产党并不反对军队国家化,但强调必须首先实现民主化。而国民党则坚持,共产党交出军队后,再考虑政治民主化。斗争的结果是,由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和共产党的努力,以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其中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整编全国军队等原则决议。 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经历了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曲折复杂的斗争阶段。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中,也是在经历了大革命期间陈独秀右的和土地革命期间王明“左”的错误的挫折之后,才寻找到一条正确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以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夺取全国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28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最终取得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其胜利的原因同样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国际大背景来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冲击和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力量,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另一方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又是在二战以后国际人民民主运动高潮的形势下赢得最后胜利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使苏联的国际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从内部来看:①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革命是一场全民族的革命,得到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这就使得这场革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②中国革命所遇到的敌人是古老的封建势力和近代化的买办资产阶级,它们是极端残酷而又极端腐败的阶层,被无数次农民暴动和百年来的革命运动所削弱。无论是北洋军阀还是国民党反动派,都无法阻止中国革命的胜利,因为它们的反动统治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只有投靠帝国主义,只能通过出卖国家的主权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援助,因而必然遭到中国人民更强烈的反抗。③当时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就使中国革命有广阔的回旋余地,存在逐渐地改变敌我力量对比的有利条件。 6.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2)1982年新《宪法》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作了许多新规定,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3)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     (4)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健全和发展。     (5)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专题九  历史的国共合作与对抗及跨越60年的历史握手 知识归纳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合作的原因     (1)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强大而凶残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二七惨案的发生,使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2)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的政党,在民主革命的目标上两党可以达成共识;国民党在社会上有一定威信,又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国民党的领导人孙中山真诚欢迎共产党同他合作。     (3)共产国际极力促进国共合作。 关键提示     国共合作的原因可从共产党、国民党、共产国际三方面分析,也可从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两方面去分析。 2.合作的方式     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的是党内合作的方式,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一方式。之所以采取这种方式是因为:     (1)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使统一战线有了统一的组织形式,便于领导革命。     (2)国民党是当时中国有影响力的大党,这种形式能为国民党所接受,有利于国民党的改组。     (3)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既有利于以合法身份开展革命活动,也有利于保持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3.意义     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使革命统一战线建立起来,推动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的迅速开展。 4.合作的重要成果     (1)1924年,建立了黄埔军校,在大革命期间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2)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创办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广东等省的农民运动逐渐发展起来。     (2)1925年,各地工人纷纷罢工,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4)由于革命运动的发展,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5)国共两党合作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6)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并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跟踪思考     国共合作的实现怎样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5.国共合作的破裂     (1)国民党右派阴谋夺取领导权     孙中山逝世后,以邹鲁、谢持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破坏国共合作,在上海另立“中央”,与广州的国民党中央相对抗。进行排斥共产党,争夺领导权的活动。     1926年,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1926年,蒋介石提出了“整理党务案”,把共产党人排挤出国民党中央领导机关,也打击了国民党左派人士。此后,蒋介石充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务,夺取了国民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权。     (2)“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合作开始破裂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中国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蒋介石右派集团公开投靠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敌人。大革命在蒋介石控制地区遭到失败,国共合作在局部地区破裂。     (3)“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合作完全破裂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分共”会议,正式决定同中国共产党决裂。汪精卫等以“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为口号,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大屠杀。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 关键提示     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阴谋,尚属于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还不是统一战线的破裂。 二、国共的十年对抗 1.中共的武装起义和“工农武装割据”     (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为此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2)从1927年到1932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开创了井冈山、湘赣、湘鄂赣、鄂豫皖、闽浙赣、洪湖、湘鄂边、赣南、闽西、左右江等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展开了“工农武装割据”,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3)从1930年到193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先后进行了五次反“围剿”斗争。 2.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的“围剿”     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三次反革命“围剿”;1933年2月,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1933年10月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反革命“围剿”。接着又对长征的红军实行围追堵截。 3.国共从内战到和平     (1)原因: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国内阶级矛盾下降;1935年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②中共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③爱国民主人士和国民党内爱国力量,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满,纷纷举起抗日反蒋旗帜。     (2)国共对抗结束的标志     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跟踪思考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其影响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1.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主要原因:日本侵华加剧,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从属地位。     (2)主要过程:①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②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式。④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⑤八一三事变的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⑥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⑦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国共配合作战        在太原会战中,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平型关大捷。 3.国民党的反共活动     (1)原因:①日本的政治诱降。②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和发展。③反共反人民是国民党的基本立场,是由其阶级性质决定的。     (2)表现:①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反动方针。②1939年冬至1940年春,胡宗南部队进攻陕甘宁边区,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③1941年,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④在国统区,国民党大力发展特务组织,专门从事残害共产党员、抗日群众和民主人士的罪恶活动。 4.中共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努力     (1)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维持合作。     (2)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军事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坚决予以回击,打退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3)皖南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罪行,采取了坚决回击的方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继续坚持抗日战争;揭露了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     (4)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5)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了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四、国共两党的再次对抗——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1.国共两党之间的政治斗争     (1)重庆谈判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策略,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共同商讨”国内和平问题。为了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中共中央派毛泽东等到重庆同国民党举行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国民党表示同意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通过这场斗争,中国共产党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2)政协会议上的斗争: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围绕政权问题和军队问题,国共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治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     (3)围绕“制宪国大”的斗争:1946年秋,蒋介石下令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并制定了伪宪法。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将拒绝参加。     (4)国共关系彻底破裂:1947年春,蒋介石限令中共撤销驻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代表团,封闭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至此,和谈之门被国民党当局关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5)北平谈判斗争:1949年1月,代总统李宗仁表示愿意和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为实现和平,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双方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在蒋介石操纵下,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国民党假和谈的骗局被彻底揭穿。 跟踪思考     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在背景和结果上有何异同? 2.国共两党之间的军事较量     (1)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先后向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发动大举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粉碎全面进攻:解放区军民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经过八个月的作战,人民军队歼敌70多万,国民党全面进攻的计划被粉碎。     (3)粉碎重点进攻:1947年春开始,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西北野战军采取“蘑菇”战术,通过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等战役,歼敌3万余人。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74师3万余人。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4)解放军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挺进豫陕鄂地区;陈毅、粟裕率领华东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三路大军向中原地区展开战略反攻,其他解放区也转入反攻。     (5)三大战役: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6)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接着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部队。 五、国共两党跨越60年的握手 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 这是胡锦涛同连战(左)亲切握手。     2005年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赴大陆访问。4月27日,访问团拜谒了南京中山陵。在博爱坊前,连战发表讲话,他说,中山先生是两岸共同尊崇的革命先行者,让我们大家一起追随革命先行者的脚步共同努力,共同图强,做一个扬眉吐气的中国人。4月29日上午,连战在北京大学办公礼堂发表演讲。连战表示,所有人民愿意看到两岸对话与和解。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连战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胡锦涛与连战紧紧地将手握在一起。这是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相隔60年的首次握手,是两党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思维拓展     拓展1: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比较     (1)革命统一战线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更广泛,不仅包括上述四个阶级,还包括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爱国人士、海外侨胞以及一切赞同抗日的力量。     (2)合作方式不同:革命统一战线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共两党的党外合作。     (3)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权和军权基本上都由国民党人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双方各自拥有军队和政权,共产党还有抗日根据地。     (4)革命统一战线以新三民主义为政治纲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只有《国共合作宣言》,没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5)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败日本法西斯侵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6)结果不同:革命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中途破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虽有严重矛盾和斗争,但还是坚持到了最后胜利,完成了抗日的伟大历史使命。 拓展2:关于重庆谈判的原因及历史作用 蒋介石提出谈判的主要原因是争取内战的时间,欺骗国内外舆论。其意图是:一方面,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可宣传共产党和平无诚意,把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另一方面,如果毛泽东去了,就可利用机会准备内战,并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以实现其“军令统一”和“政令统一”的目的。     中国共产党赴重庆谈判的原因是顺应全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从捍卫人民的利益出发,尽一切可能制止内战,努力寻求和平、民主、团结的道路。另一方面,通过谈判揭露美蒋假和平的阴谋,向全国人民表明中共的和平诚意,以利于团结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争取那些对蒋介石抱有幻想的中间力量。     重庆谈判的历史作用;①迫使蒋介石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地位,承认了各党派的合法,为全国人民争取了民主权利。②通过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及其和平的诚意,教育了人民,争取和团结了广泛的和平民主力量,特别是争取和教育了中间人士。③通过谈判,揭露了国民党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并迫使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建国方针,使国民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拓展3: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与连战举行正式会谈。会后,胡锦涛和连战以新闻公报的形式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公报称,两党共同体认到: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发扬中华文化,消弭隔阂,增进互信,累积共识。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潮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利益。两党基于上述体认,共同促进以下工作:一、促进尽速恢复两岸谈判,共谋两岸人民福祉;二、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三、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四、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五、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随着连战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大陆访问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和国共两党关系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社会热点。这一热点在2005年高考题中也有所反映。江苏卷从国共关系中出一材料解析题。这一专题无疑会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相继成为热点。     本专题应重点掌握国共历史上的两次合作与两次对抗的历史,尤其是两次合作的历史。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会成为重中之重。复习时应当注意的角度是:两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条件和历史背景;两次合作取得的重大成果和历史的进步,而不应当把重心放在两党之间的矛盾和历史恩怨上。 释疑解惑 1.对新三民主义的理解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说。它对于宣传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曾经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严重缺点。后来,孙中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在1924年1月的国民党一大的宣言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其成为新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的“新”体现在:①新三民主义具有崭新的革命内容。在民族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主要反对清朝的种族压迫,对外只提出谋求“国际平等地位”的模糊口号。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则主张反对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主要是推翻清朝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提出了国民一律“平等”的空口号。新三民主义不仅提出反对封建军阀专制统治,而且主张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许“少数人所得而私”。关于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只空洞地提出“平均地权”。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原则。后来,孙中山进一步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这样民生主义就和扶助农工的政策结合了起来。可见,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蕴含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革命精神之中。②新三民主义和我党的最低纲领基本一致。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这些原则和我党提出的民主革命阶段纲领基本上是一致的。它不仅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符合工农大众当时的基本利益。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对党内合作方式的理解     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并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即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这主要是因为:     (1)孙中山经过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接连失败,深感国民党内的人员过于复杂,应当加以改组。如何改组,其中最为重要的正如孙中山所说:“国民党正在坠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无疑给国民党输人了新的血液。这样才有利于把国民党由单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改造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以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所以,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的策略。     (2)但国共两党还存在很多不同点:①性质不同: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国民党是资产阶级政党,只代表本阶级的利益。②指导思想和斗争目标不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国民党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斗争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又有原则的区别。所以与国民党合作并非两党合并,共产党还须保持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正如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所说:“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须努力从各工人团体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真正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严谨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3.如何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1)从人员组成上看: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依靠江浙财阀的势力建立起来的。掌握南京国民政府实权的人物全是大地主、大军阀、大官僚买办集团的代表。     (2)从内外政策上看:对内残酷剥削和压迫人民,屠杀和镇压共产党员和工农大众;对外勾结和投靠日美帝国主义,与日美签订密约,得到它们的支持。     (3)从经济基础上看:以蒋介石为首的四大家族,凭借手中的政权,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形成官僚资本。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实质上是四大家族的统治;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     由此可见,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4.国民党为何丢掉了中国大陆     蒋家王朝垮台之快不但蒋介石本人始料未及,美帝国主义未曾料到,也超出了中共中央对形势的预料。一个政权由强大一时到迅速崩溃,其原因是什么?国民党败逃台湾后曾进行讨论,那是为了掩饰失败责任而总结“经验”。国民党非常委员会把失败归于国民党内“一部分同志不信任总裁,不服从总裁,不受总裁领导的结果”。美国政府也进行过讨论,那是为美国援蒋政策的失败而辩解。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答案就会不同。蒋家王朝败亡的真正原因究竟有哪些呢?①“失民心者失天下”:抗战胜利后的“接收”成了“劫收”,使国民党在沦陷区完全丧失了民心。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方针,完全不顾人民的和平民主要求,使它人心丧尽,国统区也发生了人民民主运动,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斗争,形成反蒋第二条战线。国民党召开伪国大,制定伪宪法,使蒋介石陷入空前孤立境地。“中正不正,总裁独裁”使原来“中立”的民主党派也与蒋介石彻底决裂,与中共并肩战斗。②国民党在农村的失败:在近代中国,取得政权和失去政权的“终极原因”是什么呢?是看谁搞了“土地改革”。答案是如此简单,内涵又是如此丰富和深刻。正如毛泽东所说:“蒋介石肯定要失败,因为他反对农民的土地要求。如果我们能够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一定会胜利。”国民党的阶级性决定了它解决不了农民的土地问题;相反,共产党把“前方打老蒋”与“后方挖蒋根”相结合,解放区的亿万农民为保卫自己的庄稼地,或争先恐后地参军,或扛着担架,推着小车,加入到解放战争的洪流中。③国统区经济崩溃:国民党发动内战所需的庞大军费开支,贪官污吏的中饱私囊,低下的工农业生产力,使国民政府出现巨大的财政赤字。为此,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导致法币崩溃,后改行金圆券、银圆券,亦挽救不了其经济危机。④国民党内部矛盾尖锐:国民党内部的黄埔系、政学系和CC派等各派系间经常进行“窝里斗”。其实,国民党除了个人派系的利益外,根本没有共同奋斗的目的。国民政府与地方军阀之间、嫡系部队与杂牌军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国民党推行的消灭、吞并杂牌军的政策,加剧了内部矛盾,导致许多官兵起义,加速了其军事崩溃的过程。⑤国民党外交走入死胡同:在国际关系中,国家、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然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推行卖国政策,把自己的命运寄希望于国联而放弃抵抗;抗战时期,它寄希望于美国参战;国内战争时期,它寄希望于美援;败逃台湾,它寄希望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国民党的外交政策是由其反动阶级本性决定的,是以牺牲民族利益为代价的,其后果也必然走入死胡同。 专题十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知识归纳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原因     (1)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形成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斯图亚特王朝厉行君主专制,经常侵犯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厉行宗教专制,迫害非国教徒。这些政策遭到资产阶级的强烈反对,政治局面日趋紧张,导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关键提示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一般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与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矛盾加剧的结果。 2.特点     (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成为革命领导阶级。     (2)在清教外衣的掩盖下进行。     (3)革命过程出现反复与曲折。 3.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1)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4.意义     (1)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2)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跟踪思考     想一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特点?其主要革命成果是什么? 二、法国大革命 1.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1)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封建等级制度下的法国第三等级,特别是其中的资产阶级,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3)反映了资产阶级意识的启蒙思想,为大革命的爆发做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4)为解决财政危机而召开的三级会议,成为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5)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视为封建专制统治象征的巴士底监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2.法国大革命的反封建措施     (1)制宪议会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封建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     (2)制宪议会发布《人权宣言》,颁布了1791年宪法。     (3)国民公会颁布新的土地法,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宣布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主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     (4)国民公会通过了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的决议。     (5)国民公会公开审判并将路易十六以“阴谋反对公众自由和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送上断头台。     (6)雅各宾派统治时期,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颁布限价法令,实行恐怖政策。 3.法国大革命的特点     (1)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2)人民群众显示了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     (3)它不仅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而且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 跟踪思考     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怎样建立的?封建土地制度是怎样逐步废除的? 三、美国独立战争 1.起因     (1)英属北美各殖民地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2)启蒙思想的传播使北美殖民地的民主和民族意识日趋增强。     (3)英国为使北美殖民地永远成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使双方的矛盾日趋尖锐。     (4)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2.特点     北美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它与其他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是革命的对象不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而是反对英国的殖民压迫。他的革命目标不仅是要发展资本主义,而且还要赢得民族独立。 关键提示     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目标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而荚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目标是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这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不同特点。 跟踪思考     为什么说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四、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俄国1861年改革     (1)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农奴制的危机而引起改革。     (2)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废除农奴制度,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得到一块份地。     (3)从性质上看,这是一场由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从作用上看,它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美国内战     (1)从起因上看,是由美国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的矛盾激化而引起。     (2)维护国家的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是林肯政府的目标。     (3)从性质上看,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4)从历史作用上看,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3.德意志统一     (1)德国是通过国家统一的形式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2)德国的统一,是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进步的。     (3)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来实现的。     (4)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带有浓厚的封建军事性。 4.意大利统一     (1)意大利也是通过国家统一的形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2)意大利面临着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双重任务。     (3)意大利的统一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政治上的分裂割据与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结果。     (4)意大利的统一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与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相结合完成的。     (5)统一后的意大利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顽固。 跟踪思考     意大利的统一与德国的统一有何异同? 5.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①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内忧指幕府的统治面临着危机,外患指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纷纷侵入日本。②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的统治。③明治政府采取措施,巩固新政权,向西方学习,建立近代化独立国家。     (2)措施:①政治方面,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②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③军事方面,实行军事改革。④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3)性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4)影响:①改革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②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③保存了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推行军国主义。 跟踪思考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日和德意各是通过什么途径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 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后来,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2.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787年,美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它根据三权分立学说把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3.法兰西共和之路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建立起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大革命后的70余年间,帝制与共和制多次反复,先后出现过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1870年,普法战争导致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随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告成立。1875年,国民议会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法案,颁布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度。 4.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同年春,《德意志宪法》通过。宪法规定,统一后的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 5.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了国家政权。从此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1934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国家元首,集总统、总理和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加强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6年,日本法西斯青年军官发动“二二六”兵变,企图建立军部法西斯政权。不久,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跟踪思考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类型?你认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与德国的法西斯统治各有何弊端? 思维拓展     拓展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及特点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各国国情不同,途径也不同。英法因封建王朝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采取革命的途径。美国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采取独立战争的途径。俄日因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而采取改革的途径。德意是因为政治上的分裂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而采取王朝战争的方式完成统一,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习惯上被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60年代的改革或统一,习惯上被称作晚期资产阶级革命。晚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多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与旧势力达成妥协。一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二是因为资产阶级时刻提防身后日益强大的无产阶级,与其联合人民群众,不如与旧势力妥协。因此,俄国、日本、德意志、意大利等国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这对以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拓展2: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点     (1)历史背景不同:法国是当时欧洲大陆上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最发达的国家,不仅有规模巨大的手工工场,而且有的工场技术水平达到了工业革命开始时的水平。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英国革命前,资产阶级思想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法国的启蒙运动不仅包含反封建的战斗精神,而且从理论高度阐述了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思想、法制思想。其政治学说论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思想。     (2)领导阶级不同:法国资产阶级独立领导了这场革命,资产阶级一开始就提出了以制定宪法来限制王权的政治纲领。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各阶级相继表现了自己的意志,使法国大革命的激烈程度超过了同一时期的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其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领导,最后通过政变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专政。     (3)革命环境不同:法国大革命遭到欧洲许多君主制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因此,革命中出现了违反资本主义的原则,限制资产阶级的现象。而英国革命爆发时,欧洲大陆正在进行战争,英国革命遇到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4)人民群众作用不同:在法国大革命中,人民群众的三次起义,把革命不断推向深入。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资产阶级就无法战胜国内外封建势力。     拓展3:西方国家的代议制度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议会一般分为一院制和两院制。有些国家实行两院制。上院,即参议院,有的是贵族院、联邦院,产生的方式不同。英国上院议员在1999年改革前根本不经过选举,均由贵族担任。美国参议院由各州选举两名代表组成。法国的参议员由省、市议会的议员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下院,又称众议院、平民院、国民议会等,通常由选举的代表组成。当代西方,联邦制国家一般都实行两院制。     西方议会拥有立法权、通过国家预算权和监督权等权力。议会决议事项如法案或其他议案,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由于议员的职责是具体行使议会的职权,这就要求议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立法知识和能力,具有参政议政的素质和经验。过去,有些西方国家在议会至上的思想支配下,赋予议会很大权力,英国曾有“议会万能”之说,认为议会“除了不能把女人变成男人和把男人变成女人外,在法律上什么都能做到”。     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政府中的行政权力日益扩张。行政权扩张的方式,一是控制议会立法,使议会立法实际上变为政府立法;二是行使“委任立法权”,削弱议会的立法功能;三是行使立法否决权。另外,有些国家的司法机构通过自己的司法解释干涉和侵犯议会的立法,甚至有时成为实际上的立法机构。     此外,西方代议制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政党政治。除组织选举外,政党的主要政治活动是议会斗争。各党通过对议席的争夺,来实现本党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拓展4:关于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专政问题     20世纪30年代,德日两国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内独裁和对外扩张的道路。其建立的共同原因是:第一,历史原因,两国在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时,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第二,两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并且受客观环境制约,转嫁危机的回旋余地小,致使社会局势动荡。这些为法西斯上台提供了机遇。第三,两国都对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极度不满,极力想打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对外扩张的要求强烈。     但是,由于历史和国情的不同,两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过程中,也呈现着不同特点。德国法西斯专政是通过建立法西斯政党,经过宣传、竞选,在国会选举中取得胜利后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其特点是:第一,有一个以希特勒为领袖的强大的法西斯政党,并且发动了有群众基础的法西斯运动。第二,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全国政权。第三,对原国家的政治体制作了彻底改变。     与德国相比,日本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日本是通过军部这一特殊国家机器建立起法西斯专政的。第二,日本军部是通过对内发动政变,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而逐步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第三,日本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法西斯统治的。第四,日本的法西斯专政并没有突破近代天皇制的框架范围。     两国法西斯专政还具有共同的特征:第一,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第二,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国家职能无限扩大。第三,以极权制取代民主制,废除了议会制和多党制,实行一党专政和党国合一的独裁统治。第四,都鼓吹极端民族主义,积极对外扩张和侵略。 高考链接 高考分析与教学建议     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世界政治史的最主干、最重要的内容。改革是中国社会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所以改革的内容必然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2003年的上海高考题就从“改革在中外近代史上的作用”的角度出了一道问答题,2004年高考广东卷又从意大利的角度出了一道问答题。2005年高考题涉及到这一内容的题目较多。全国文综卷有两道材料题出自这一专题内容,上海卷有一问答题出自这一专题。     本部分内容在复习思路上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把握每次革命和改革运动的背景、内容、结果、影响等内容。另一种思路是分为改革、革命和制度三条线索来组织复习。     革命和改革是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两种重要途径。传统的观点,对这两种现象的评价往往是革命高于改革。近年来,史学界对改革的评价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甚至超过了革命,这与时代思潮有关。决定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方式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是由它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当时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要正确地评价改革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     本专题应重点掌握的内容: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进程和历史影响。②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各阶段改造法国旧制度的措施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③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性质和意义。④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及成功的原因。⑤1861年俄国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形成的法律、文献。⑦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的不同特征。⑧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特征等。     本专题复习时要注意多采取比较的方法,如: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相似之处;比较美国历史上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比较1861年改革与明治维新的异同;比较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等。 释疑解惑 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所谓早期,是指发生在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革命。主要是指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和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1)其特点有:①它们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美国是反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此外,并不担负别的什么任务。革命所能做到的是使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再用政权这个杠杆,以法律为武器,去摧毁封建制度,奠定资本主义的基本治国原则。②其进程曲折复杂,既有前进甚至超前,又有退缩甚至退得过分,随后再引起新的斗争。革命进程体现出来的这一特点,并不难理解。凡属革命,必定是一场兴师动众的运动,任何单一的阶级都不可能独立地进行一场革命。     (2)由于各阶级、各阶层都受到封建压迫,都有共同的反封建要求,所以在大资产阶级的领导下形成了反封建大军,作为最早的革命领导力量,大资产阶级代表功不可没。与资产阶级同处于领导地位的还有资产阶级化了的贵族,如英国的新贵族和法国的自由贵族,他们实质上已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阶级关系的总特点就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下,一切反封建阶级、阶层结成了联盟。 2.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1)从起因上看,北美独立战争是由于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北美经济的发展与英国宗主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而南北战争是因为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这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的矛盾引起的。     (2)从性质上看,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但独立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南北战争则带有内战的性质。     (3)从阶段特征上看,独立战争属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而南北战争则处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处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确立其统治的时期。     (4)从影响上看,都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前者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后者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3.如何评价革命中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改造     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之一是要将封建主义的所有制改造为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土地所有制来说,就是要将土地绝对私有化,使土地转变为资本。评价的标准应放在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基点上。至于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要具体分析。法国在1789年8月制宪议会颁布的法令中,无偿废除的有封建权利和义务,包括领主的司法权和其他特权,农民的人身义务和残存的农奴制;以赎买方式废除的有直接与土地有关的永佃田的变赋和部分地区加收的实物地租。后来雅各宾派又发展为无偿废除一切封建权利,烧毁原始证件,从而使农民成为永佃田的自由所有者。分小块出卖的只有逃亡贵族的土地。农村公有的土地则按人口分给农民,这些都是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这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性的表现。但这种处理土地的方式,使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经营方式落后,制约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4.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件     (1)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     (2)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最早的“人权宣言”。     (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如联邦制、共和制、三权分立等,是对启蒙思想的首次实践,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4)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发表《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将启蒙学说中关于政治民主的主张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5)1889年日本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了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近代日本天皇制形成的重要标志。其内阁对天皇负责、陆海军大臣直接上奏天皇等规定,体现了浓厚的封建性,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5.当今世界改革潮流的新特点     (1)呈现多元化、民族化和开放性的趋势。西方国家已从单纯地应付危机型改革发展到结构性调整型改革;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从西化、苏化型到开始提出符合本国特色型的改革道路。从封闭性的经济,或两个平行市场经济到对外开放转型与世界市场接轨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一大趋势。     (2)普遍重视国家和市场在改革发展中的互补作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显示出由国家强化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到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特点。而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则从单纯计划经济模式到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或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国家适当干预的模式。     (3)由单一的经济改革逐步发展为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的协调发展。中国近年来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协调发展,从而出现了推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大好形势。     (4)在发展和改革中协调公正和效率的相互关系和协调富裕和贫困共生的现象。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程度不等的国家福利政策;中国十分注意克服社会主义“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弊端,强调提高效率,提出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复习提纲 专题一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相关农民问题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的进步 2.兴修水利 3.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4.生产技术提高和经验积累 二、中国近代农业的状况 三、新中国农业的发展 1.建国初期农业的恢复 2.农业合作化道路 3.“一五”计划时的农业 4.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5.“文化大革命”时期 6.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四、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 1.西周的井田制 2.均田制 3.更名田 4.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 5.孙中山的“平均地权” 6.共产党的土地革命路线 7.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8.《中国土地法大纲》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五、中国古代农民的赋役负担 1.中国古代农民的赋役负担内容 2.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1)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 (2)编户制度 (3)租庸调制 (4)两税法 (5)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6)一条鞭法 (7)摊丁入亩 六、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 1.农村问题 2.农业问题 3.农民问题 拓展1: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拓展2:小农经济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与发展 拓展3:中国古代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 拓展4: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及统治者重视的原因 拓展5:建国后农业经济体制的调整 专题二  中国古代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1.冶铸业 2.纺织业 3.陶瓷业 4.造船业 5.手工业著作 二、古代商业的发展 1.商朝的商业 2.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城市 3.隋唐时期商业的繁荣 4.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和对外贸易状况 三、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1.夏、商、西周 2.春秋战国 3.隋唐城市的兴旺 4.明清时期 5.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四、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展、夭折 1.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4.鸦片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被摧残 思维拓展 拓展1: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 拓展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