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的革新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隋唐制度的革新2

ID:60486

大小:9.2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      时    教     案           总第 23课时 课     题 隋唐制度的革新(一)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教学目标(目的) 识记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主要内容;分析它们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难点:历史作用和意义。 备     注 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 新课引入: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政治稳定、经济兴旺、文化繁荣,历来为人称道。这样的繁荣局面是怎样开创的呢?原因众多,但隋唐的制度革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 一.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 1.背景:综合汉魏官制,加强君主专制。 2.确立与发展 (1)隋文帝确立(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 (2)唐太宗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职权。 3.机构与职能 (1)三省:中书发令(按皇帝旨意),门下审令,尚书行令。 (2)六部:吏(人事);户(财政);礼(教育、外交);            兵(国防);刑(司法);工(水利、道桥、城池)。 4.意义: (1)三省六部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统治。 (2)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二.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选官制度) 1.背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 2.隋朝创立: (1)隋文帝开始有分科考试选官。 (2)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3.唐朝完善: (1)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2)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3)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 4.评价: (1)积极: 抑制门阀士族;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文化发展(唐诗繁荣)。(联系科举制的平等性及文化性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影响) (2)消极: 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到明清时八股取士,逐渐成为维护专制统治、限制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忽视应用性学问,明清文化专制)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及     板     书     要     点 汉代到唐代的选官制度是如何演变的?汉、唐选官制度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演变:汉代察举制和皇帝征召制度,其中察举制最为重要,它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其后逐步发展为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导致士族势力强大。隋唐实行科举制,它是中央政府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 不同:(1)选拔的方法与途径不同,前者为自下而上的推荐,后者为中央政府分科考试;(2)标准不同,西汉至东汉前期以才能和品德(声望)为标准;东汉后期注重出身门第;唐代以才能(主要是考试成绩)为标准。 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2006天津文综13)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B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2007全国Ⅱ卷文综14)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的职能是  D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和尚书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2008山东文综8)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B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2008江苏历史3)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表明他主张   A A.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重心应当下移    D.君主不应实现专制统治 (2009年江苏历史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C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2008全国文综Ⅰ卷37题第(1)问)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下表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       试 二 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6分) 答案要点: (1)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师 生 互 动 记 录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