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市和平中学八年级半期考试
八年级上历史半期学习测评
班级: 考号: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镶嵌着八副汉白玉大型浮雕,第一副的主题反映的是 19 世
纪 30 年代末,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这个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五四运动
2、在清末,有人个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你认为这
种转变会发生在哪件事发生后?( )
A、虎门销烟 B、《南京条约》签订 C、清政府被 推翻 D、新中国成立
3、英国发动鸦片真正的根本原因是: ( )
A、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
B、英国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
C、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 D、鸦片的走私导致中国银荒兵弱,不堪一击
4、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理由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D、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5、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写下了《七子之歌》的著名诗篇,强烈表达了盼望祖国统一富强的
愿望,诗中“七子”,除大连,旅顺,威海卫以外还包括( )
①天津 ②香港 ③宁波 ④台湾 ⑤上海 ⑥澳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④⑥
6、香港是中国民族近代耻辱和现代强大的历史见证,此地人民从盼归到回归愿望实现,经历了多少年?
A、155 年 B、157 年 C、133 年 D、99 年
7、一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
平等条约”。他选择的正确答案应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北京条约》
8、1856 年初,一个英国商人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到广州经商 B、在上海租地建别墅 C、在福州持刀伤中国人,中国的官员对他无可奈何
D、从上海出发,做轮船去南京销售英国商品
9、1860 年,一艘外国商船自由出入南京,你认为这是( )
A、绝对不可能 B、出入有可能,但绝对不自由
C、绝对可能,且绝对自由 D、须经清政府许可
10、“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的大将是指(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张之洞
11、中国“三军败绩”,马关“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在这些联系在一起,
你认为“三军败绩”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的腐朽 B、清政府不抵抗 C、中国人民觉醒 D、日本的强大
12、毛泽东总结中国近代历次运动失败时曾说:“没有农民办不成大事,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
事件属于“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务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13、洋务派是当时清统治集团内部较为开明的官员,其开明之处主要是:( )
A、力图改变清朝内外交困的局面 B、力图改变清朝封建统治状况
C、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在中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近代企业
14、“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于(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有为
15、资产阶级革命创建的第一个革命团体是(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16、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在此纲领下的革命必将
是一场 ( )
A、规模宏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B、改朝换代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C、驱逐满族势力的民族纠纷 D、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17、1902 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
加过武昌起义。”王五说:“我家住在东郊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他们中肯定有
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
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
18、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它们( )
A、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B、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都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D、都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潮
19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反清武装起义,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广东广州 B、江苏南京 C、日本东京 D、湖北武昌
20、如果老师请你查阅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下列刊物中你应首选( )
A、《中外纪闻》 B、《新青年》 C、《民报》 D 、《国闻报》
二、材料题(13 分)
1、全国人大十届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
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回答:(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1 分)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1 分)
(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怀?(1 分)
2、“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入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请回答:(1)、写出此材料的作者是谁?此材料反映了什么事件?(2 分)
(2)、结合你的了解,概括“两个强盗”在“夏宫”的经历。(1 分)
(3)、针对此事件谈谈你的感想。(1 分)
3、材料一 “他们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二 “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
材料三 “他们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请回答:(1)、三则材料分别是那些政治派别的主张?(3 分)
(2)、针对这三种思想,我国当时兴起起了什么运动?(3 分)
三、问答题
1、从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大举侵略中国,中国人民也不断掀起反抗争斗争,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 19 世纪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谈谈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4 分)
(2)、在此期间,中国丧失了那些领土?(3 分)
(3)、中国人民为反对列强侵略掀起了哪几次反侵略斗争?(3 分)
(4)、简要谈谈模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受?(1 分)
2、孙中山是 20 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被尊称为“国父”,据统计,全国仅以孙中山的名字
的大小地名有数千处之多,你知道他为什么被称为国父?写出两处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