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四、五主题阶段试卷(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顶是符合
题意的,请蒋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931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攻占的城市( )
A、锦州 B、沈阳 C、长春 D、大连
2、下列对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夺取国民党政府的最高领导权 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C、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D、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
3、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4、1937 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 30 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
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5、中共"七大"政治路线提出党的任务是建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 B、社会主义国家
C、工农民主专政国家 D、新民主主义国家
6、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国民党在下面战场上的英勇抗战 B、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上的英勇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7、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其中蒋介石谈判的目的是,( )
A.讨论停战问题 B.签定停战协定
C.争取国内和平 D.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8、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 )
A.孟良崮战役开始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开始 D.渡江战役开始
9、被陈毅元帅称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的战役是指(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结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11 题 6 分,12 题 6 分,13 题 8 分,共 20 分。
11 题,识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是抗日战争中的哪两位指挥官?他们分别指挥了哪场战役?
2、图二战役发动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3、两次战役有什么异同点?
12 题、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一览表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武器装备
接受 100 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步枪
拥有人口
3 亿多
1 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材料二:对这一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了生动的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
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象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
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
胸膛。
请回答:
(1)材料一显示出在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态势如何?
(2)这种态势决定当时中国共产党必然处于什么战略地位?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战役?发生于何时?
(4)这一战役有什么战略意义?
13、对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苏联出兵东北,有人认为是国民党的正面抗战,有人认
为是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全国人民的积极抗战,有人认为是由于美国向日本投掷的原子弹。
还有人认为这四种军事力量各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BACDD CDBBC
二非选择题
11 题、1)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 彭德怀 百团大战 (2 分)
2)原因:为粉碎日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目的是破坏敌人交通线 (2
分)
3)不同点:战场不同,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发动的战斗,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敌后发
动战斗;目的不同,台儿庄战役是被动抵抗日军的侵略,百团大战是主动出击敌人的交通线;战役的战
绩和影响也不尽相同。相同点:都沉重打击了日军的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等。(2 分)
(不同点,相同点,各写出一点即满分)
12、1)国民党军队人数多,装备精良等,中共军队人数少,装备差等(1 分)(言之成理即有分) 2)、
劣势(1 分) 3)、挺进大别山战役 1947 年 6 月(2 分) 4)、挺进大别山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
略进攻的序幕。(2 分)
13、这四种军事力量都起作用。
1)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结果。(2 分)2)中国共产党是团结抗战的中流
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2 分)3)国民党起重要作用。(2 分)4)美国的“原子弹”和
苏联的红军对抗战的胜利起到加速作用。(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