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早期反法西斯战争
一、共产国际七大 1、背景形势: (1)突出特点:19世纪30年代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2)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逐渐高涨;(中国最早开始反法西斯战争) 2、主要目的:更好地领导人民进行反法西斯的斗争; 3、大会概况:
项 目
基 本 概 况
时间地点
1935年七八月间,莫斯科;(季米特洛夫作重要报告)
中心议题
讨论对法西斯的侵略进行斗争的问题(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策略);
主要
内容
①号召在工人阶级实现团结的基础上,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由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
②加强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性,以适应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的需要;
依据在于各国的具体国情复杂不一;
4、历史意义 (1)突出贡献:提出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策略; (2)指导了各国共产党在本国反法西斯斗争中的行动; (3)推动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 各国主要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西班牙:1936年建立反法西斯人民阵线; (3)朝鲜:金日成领导建立祖国光复会; (4)国际纵队: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由世界各国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组织; 二、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1、侵略目的: (1)转移国内矛盾,争夺世界霸权; (2)抢占更多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2、扩张方向: (1)德国、意大利: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2)意大利:侵略非洲的埃塞俄比亚; (3)日本:侵略亚洲的中国、朝鲜; 3、基本认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使得19世纪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法西斯侵略性质,这一特性不同于以前的民族解放运动。 三、亚非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1、埃塞俄比亚抗意民族解放战争 (1)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项 目
基 本 概 况
时 间
1935年10月;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不宣而战;
条 件
①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本性和战略意图决定;
②埃塞俄比亚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自然资源;
③国际环境有利:英法忙于应付国内危机;
(2)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结果:1936年5月,意大利攻陷亚的斯亚贝巴,不久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亚; (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失败的原因: ① 意强埃弱,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根本原因) ② 塞俄比亚贫穷落后,武器装备落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③ 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寄希望于国联制裁意大利; ④ 帝国主义推行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孤立无援; (4)帝国主义的绥靖政策:
项 目
基 本 概 况
基本含义
30年代,英、法、美等国面对法西斯侵略扩张,实行一种姑息纵容的政策;
主要表现
①国联名不符实的制裁;
一方面:承认意大利为侵略国,宣布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制裁;
一方面:重要战略物资石油未列入禁运范围;
②英、法绥靖纵容政策;
英、法是绥靖政策的主要推行者;
英国掌握下的苏伊士运河照旧供意大利军队使;
③美国推行中立政策;
制定
1935年,通过《中立法》而确定;以防美国卷入战争;
内
容
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
不禁止向交战国输出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
推行
原因
①根本原因: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竭力避免战争,以维护既得利益;
②祸水东引,牺牲苏联以求得西欧无战争;
造成危害
有利于意大利,不利于埃塞俄比亚,助长了意大利的侵略气焰;
2、朝鲜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1)统一战线:祖国光复会; (2)抗日武装:朝鲜抗日义勇队,由流亡中国的朝鲜爱国者组成; (3)抗日活动: ① 朝鲜抗日义勇队同中国抗日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② 1937年,金日成领导取得普天堡大捷,影响极大。 四、西班牙内战 1、西班牙共和国政府 (1)成立:1936年,西班牙左派政党组织的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 (2)改革: ① 分配土地给农民,改善工人生活; ② 解散法西斯组织,打击法西斯势力; 2、西班牙内战爆发 (1)内战爆发:1936年夏,法西斯军官佛朗哥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开始; (2)平叛斗争:在人民的支持下,共和国政府打退了叛军的进攻,控制了局势; 3、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
项目
基 本 概 况
开始
1936年8月;
干涉
原因
①控制 西班牙
①支持佛朗,扩大法西斯影响力,以便未来战争中对己有利;
②西班牙战略地位重要;
①扼大西洋、地中海航路咽喉
②可以形成对法国的战略包围;
③可以控制地中海,切断英法与东方殖民地的联系;
③可以获得西班牙丰富的战略资源:煤和铁;
②把西班牙变成检验德意军事实力的实验场;
基本
认识
① 德意的武装干涉使西班牙内战演变为西班牙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战争;
② 德意在西班牙的侵略严重损害了英法等国的利益;
4、列强的绥靖政策 (1)英法:不干涉政策;
项 目
基 本 概 况
原
因
① 害怕引火烧身;
② 害怕人民革命基于法西斯势力;
表
现
规定:不支持西班牙内战的任何一方;
① 禁止向西班牙运送武器和军用物资;
② 禁止西班牙交战双方购买的武器过境;
基本
认识
① 拒绝援助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任法西斯分子在西班牙胡作非为;
② 实质上是纵容侵略,从中渔利;
(2)美国:中立政策;实际上也是执行不干涉政策,纵容侵略。 5、进步势力的援助 (1)具体表现: ① 共产国际号召各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援助西班牙人民; ② 苏联对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以积极的道义声援和物质支持; ③ “国际纵队”大力支持西班牙共和国; ☆ 组成:包括中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的3万多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组成;
☆ 行动:同西班牙人民一道,直接参加了保卫共和国的战斗; (2)基本认识:西班牙内战是一场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具有一定的国际反法西斯性。 6、西班牙内战结局 (1)内战结局:1939年3月,马德里陷落,共和国政府被颠覆,佛朗哥法西斯政权建立。 (2)共和国政府失败之因: ① 德意侵略军和佛朗哥叛军联合,法西斯势力强大; ② 英法美绥靖纵容,遏制了共和国政府; ③ 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力量弱小;共和国政府内部出现了叛徒; ※ 知识归纳: 1、19世纪30年代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中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
项 目
基 本 概 况
备 注
主要政治力量
①德意法西斯
公开武装干涉,支持叛军;
成为当时国际矛盾的集合点,被称为“二战的彩排”;
②西方大国
绥靖
纵容
① 英法“不干涉政策”;
② 美国“中立政策”;
③苏 联
大力援助西班牙共和国政府;
④国际纵队
与西班牙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势力
认识
表明当时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
教
训
① 以退让换取和平,注定会失败;
② 只有共同联合,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才能制战争。
2、19世纪30年代的民族解放战争:
项目
基 本 概 况
备 注
典
型事件
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突出特点:具有反法西斯性质; (与以前的民族解放运动不同)
②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③ 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
相
同之处
① 性质都具有反法西斯侵略性;
① 表明当时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② 表明反法西斯局部战争无法遏制二战的到来;
② 都受到英法美绥靖政策的抑制;
③ 基本上处于孤立无援,各自为战的状态;
五、法西斯轴心同盟的建立 1、法西斯势力的膨胀 (1)扩张获得了巨大的物力、人力资源,占据了许多战略要地,实力大增; (2)英法美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有恃无恐; 2、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原因 (1)侵略扩张中,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与英、法、美之间矛盾日益加剧; (2)共同对抗英法美利益的需要; (3)主要前提:改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秩序; 3、法西斯轴心同盟建立过程
同盟建立
时 间
主 要 协 定
备 注
柏林-罗马
轴心同盟
1936年10月
《德意秘密协定》
德意加强在对外侵略中的合作
德意日
三国轴
心同盟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同盟)
1936年11月
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打出
反共“旗号”,
结成
侵略性同盟
① 战略意图在于欺骗英法以利于进一步扩张;
② 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想过早刺激英法美;
1937年11月
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法西斯集团初步形成
1940年9月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标志法西斯政治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形成。
4、严重后果: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持,肆意扩大侵略战争,世界大战迫在眉睫。
※ 知识总结: 1、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形势: (1)主要力量: ① 苏联:主张集体安全,以中立自保; ② 英法美:绥靖纵容侵略; ③ 德意日:极力侵略扩张; ④ 弱小国家: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坚决反抗法西斯侵略; (2)世界主要矛盾变化: ① 一战前后:英德矛盾为主演变为英美矛盾为主; ② 三十年代:世界人民与法西斯之间的矛盾成为30年代世界的主要矛盾; (3)30年代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
导 致
决 定
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反法西斯力量未实现联合 局部反法西斯战争
无法遏制世界大战的爆发
(4)30年代世界的基本特征: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 (5)凡-华体系破产的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2、绥靖政策 (1)绥靖政策的类型:
类 型
基 本 概 况
备 注
英法式绥靖政策
①国联名不符实的“制裁”;
英、法是绥靖政策的主要推行者;
②英法的“不干涉政策”;
美国式绥靖政策
“中立政策”;
实质是纵容侵略的政策; 模糊了战争的正义性与非正义性;
苏联式绥靖政策
“中立自保政策”
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① 根本原因: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 ② 直接原因:竭力避免欧洲爆发战争; ☆ 一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极力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论 ☆ 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以满足法西斯的贪欲;
☆ 祸水东引,牺牲苏联以求得西欧和平; (3)绥靖政策的实质: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纵容侵略的政策。 (4)绥靖政策的表现“ ①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联企图置中国东北于国际共管; ②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未受英法制裁; ③ 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制裁”名不符实; ④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未受英法制裁; ⑤ 1936年,德意干涉西班牙革命,英法美实行不干涉政策; ⑥ 1938年,默认德国吞并奥地利; ⑦ 1938年,英法炮制“慕尼黑阴谋”,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⑧ 1939年,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⑨ 二战爆发后,英法推行“静坐战争”“奇怪战争”,坐视波兰灭亡; (5)绥靖政策的影响 ① 客观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导致法西斯日益嚣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② 牺牲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 ③ 推毁了集体安全体系的构建; (6)绥靖政策破产标志:1940年5月,德国入侵法国时,英国首相张伯伦下台;